检测方法:
1、实验准备
Molus单管型多功能检测仪
Blue荧光模块(P/N 9200-040)
微量适配器(P/N 9200-928)
纯化的rAcGFP1蛋白(Clontech,NO.632502)
200ul加样器与20ul加样器
TE Buffer (10 mM Tris-HCl, 1 mM EDTA, pH 8.0)
1.5ml离心管
2、.仪器准备
2.1 关闭Molus的电源,为Molus插入BLUE荧光检测模块.
2.2 打开Molus的电源,仪器预热1min
2.3 按照说明插入微量适配器
3.、制备标准曲线
3.1 对rAcGFP1进行系列稀释
3.2 在微量比色杯中加入100ul的rAcGFP1稀释后溶液。注意:避免在微量比色杯中出现气泡,负责会引起检测误差。.
3.3 将微量比色杯插入到微量适配器中,点"Measure Fluorescence Raw."检测
3.4 记录检测结果,对其他样品重复4.2-4.3的步骤
3.5 利用荧光值(FSU)与样品浓度做出标准曲线
4、 校准
4.1 使用Molus检测未知样品前,你可以使用rAcGFP1稀释液来校准Molus仪器
4.2 使用表1中的5个稀释液来校准Molus。选择"ng/µL"作为测量单位,使用0 ng/µL 作为空白标准;为了尽可能准确,使用接近实际样品的稀释液做其他几个点的校准。
4.3 保存校准,可供以后调用 (可选).
4.4 使用"Measure Fluorescence."开始检测未知样品。注意:在校准后就无需再做标准曲线。
4.5 样品浓度将直接在屏幕上显示.
简介: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是一类存在于腔肠动物体内的生物发光蛋白。1962年Shimomura等首先从多管水母(Aequoria victoria)中分离出一种分子量为20kD的称为Aequorin的蛋白。由于水母整体荧光及提取的蛋白质颗粒荧光都呈绿色,因此,人们将这种蛋白命名为绿色荧光蛋白。
GFP具有多种优点:易于检测,灵敏度高;荧光性质稳定,耐受性强;易于表达,无细胞毒性;可用于活细胞检测。因此,GFP可作为报告基因用于检测基因表达或调控,或作为融合标签来检测蛋白质分子的定位、迁移、构象变化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或者靶向标记某些细胞器
② 鉴定蛋白质纯化产品的纯度,有哪些常用方法
常用色谱法,通过标准品对照图谱进行,分析包括分子筛(大小)、亲和层析(特异性结合)、离子交换(带电性)、疏水(水溶性);或是沉淀法,包括等电点沉淀、差速离子心沉淀、盐析沉淀、亲和沉淀;透析超滤法;电泳法。这些法说不上常不常用 ,都是根据要分析的蛋白性质决定的。
③ 如何鉴定蛋白质
鉴定蛋白质可以用双缩脲试剂。
双缩脲(NH2CONHCONH2)由两个分子脲经180℃左右加热,放出一个分子氨后得到的产物,在强碱性溶液中,双缩脲与CuSO4形成紫色络合物,双缩脲反应产生的紫色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而与蛋白质分子量及氨基酸成分无关,故可用来测定蛋白质含量。
优点: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的测定范围是1~10mg蛋白质,操作简单、快捷。既适合手工操作,又适合自动化分析,重复性好、线性关系好, 双缩脲试剂可以长期保存( 若贮存瓶中有黑色沉淀出现,则需要重新配制)。
缺点:灵敏度差,测定范围窄,样品需要量大,不同的蛋白质产生颜色的深浅相近,因此它常用于需要快速,但并不需要十分精确的蛋白质测定。 干扰测定的物质包括有:在性质上是氨基酸或肽的缓冲液,如TrIs缓冲液,因为它们产生阳性呈色反应,铜离子也容易被还原,有时出现红色沉淀。
蛋白质的作用:
人体内的一些生理活性物质如胺类、神经递质、多肽类激素、抗体、酶、核蛋白以及细胞膜上、血液中起“载体”作用的蛋白都离不开蛋白质,它对调节生理功能,维持新陈代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体运动系统中肌肉的成分以及肌肉在收缩、作功、完成动作过程中的代谢无不与蛋白质有关,离开了蛋白质,体育锻炼就无从谈起。
在生物学中,蛋白质被解释为是由氨基酸借肽键联接起来形成的多肽,然后由多肽连接起来形成的物质。通俗易懂些说,它就是构成人体组织器官的支架和主要物质。蛋白质缺乏:成年人:肌肉消瘦、肌体免疫力下降、贫血,严重者将产生水肿。
未成年人:生长发育停滞、贫血、智力发育差,视觉差。蛋白质过量:蛋白质在体内不能贮存,多了肌体无法吸收,过量摄入蛋白质,将会因代谢障碍产生蛋白质中毒甚至于死亡。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双缩脲试剂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蛋白质
④ 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常用方法
蛋白定量的测试方法有很多种,其中较为常见的有五种,分别是Bradford法、Bradford斑点试验、Coomassie 斑点试验、紫外分光度检测法及BCA法这五种。
在生化实验中,对样品中的蛋白质进行准确可靠的定量分析,是经常进行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蛋白质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它的种类很多,结构不均一,分子量又相差很大,功能各异,这样就给建立一个理想而又通用的蛋白质定量分析的方法带来了许多具体的因难。
(4)蛋白质产品的功能检测常用方法扩展阅读
蛋白定量分析也就涉及到生产科研的多个领域及行业,也是生物学科、食品检验及掺假掺伪、临床检验、诊断疾病和质量检验中最常见的方法。
蛋白定量是生物学实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验证细胞裂解是否成功,或为了将多个样品进行平行实验比较或标准化保存,需对细胞裂解液进行蛋白定量。
为了判定蛋白的产量,需对纯化好的蛋白进行定量。为了将纯化好的蛋白用生物素或者报告酶进行标记,同样需首先对蛋白样品进行定量,以保证标记反应在适当的化学浓度下进行。
⑤ 测定蛋白质的构型和功能要用什么仪器,有哪些步骤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构型这个概念是指 一个有机分子中各个原子特有的固定的空间排列。这种排列不经过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是不会改变的。构型的改变往往使分子的光学活性发生变化。蛋白质的构型就是一级结构,指其氨基酸排列顺序。
测定蛋白质的构型的主要有两种方法:Edman降解(Edman degradation)和质谱法。
EDMAN降解法测序是经典的方法,通过从多肽链游离的N末端(或者C末端,但是很少)测定氨基酸残基的序列的过程。N末端氨基酸残基被苯异硫氰酸酯修饰,然后从多肽链上切下修饰的残基,现在一般都是自动测序仪。
质谱法测蛋白只要是利用生物质谱仪,比如ESI-Q-TOF,ESI-IT-Obitraq。利用特异的酶将蛋白切成肽段, 然后通过质谱方法进行测定,产生数据或通过重头比对,或者通过生物信息学中数据库搜索的方法推断出肽段序列,然后再由肽段序列拼接处蛋白序列。这种方法是近些年来随着蛋白质组学的发展而广泛被使用,但是对于蛋白完整序列测定需要较强的生物信息学技术。
整体而言, EDMAN降解法准确, 但是耗时长, 而且对于所测定的肽段要求很高, 不能太长, 不能太难修饰等等, 一般能测个20-50碱基不错了。而质谱法方法快速,但是准确性比EDMAN降解法略差。
另外,楼主讲的蛋白功能测定,不同的蛋白质功能各异,蛋白功能主要通过生物学实验反复验证次得到,这个比较复杂,没有固定的模式,要逐一研究。
另外,像核磁仪可以用来研究蛋白的构象或者说晶体结构,表面等离子共振仪器可以用来研究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等等,蛋白质是未来有限的生物研究资源,现在全世界对蛋白质的研究热情都很高。也有许多相关的基础科教书,楼主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纯手工打造,希望采纳哦。
⑥ 检测食品中蛋白质最常用的方法
一般是根据产品标准要求选测定方法的,食品中蛋白质测定的最常用方法当然是凯氮测定法:常量凯氏定氮法和微量凯氏定氮法。
我大学时还做过考马斯亮蓝
半微量定氮法,与最新标准一致,我这有稍微简化的方法:
以饼干为例:称取2.000克于定氮瓶中,加20mL浓硫酸,加0.2g硫酸铜,加3.0g硫酸钾,然后进行消化,消化至澄清液体后倒入100mL具塞比色管,3次清洗定氮瓶,洗液并入100mL具塞比色管,蒸馏水加至100mL刻度线,摇匀,取10mL进半微量定氮装置蒸馏,收集瓶中为2%硼酸溶液10mL,以甲基红-亚甲蓝为指示剂2滴,用购置的0.1000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步骤结束。
要点:称量需准确;吸取也准确;玻璃仪器需检定合格。
⑦ 蛋白质结构功能研究的最新方法有哪些
蛋白质结构研究方法进展
X-射线晶体学技术
核磁共振衍射技术
电子显微技术
质谱法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FRET)
同源建模预测蛋白质结构
酵母双杂交,三杂交
CO-IP
双向电泳
目前已经有许多蛋白质结构预测服务通过因特网对公众免费开放。由于结构预测技术本身的局限性,每种预测服务都各有得失。
三级结构预测(同源建模):
• 瑞士生物信息研究所 SWISS-MODEL
• 丹麦技术大学生物序列分析中心 CPHmodels
• 比利时拿摩大学 ESyPred3D
• 英国癌症研究中心 3DJigsaw
二级结构预测(折叠识别):
•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PredictProtein
• 英国瓦卫克大学 PSIpred
• 印度昌迪加尔的微生物技术研究所 APSSP
• 欧洲生物信息研究所(EBI)Jpred
•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SSpro
α-螺旋倾向性预测(从无到有):
• 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 AGADIR
参考文献:
[1] Masatsune Kainosho1, Takuya Torizawa1, Yuki Iwashita1, Tsutomu Terauchi1, Akira Mei Ono1 and Peter
Güntert2 Optimal isotope labelling for NMR protein structure determinations Nature 440, 52-57 (2 March 2006) |
doi:10.1038/nature04525
[2] Liu D, Lepore BW, Petsko GA, Thomas PW, Stone EM, Fast W, Ringe D.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the quorum-quenching N-acyl homoserine lactone hydrolase from Bacillus thuringiensis.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5 Aug 16; 102(33):11882-7
[3]刘买利 张许叶朝辉 提高生物大分子NMR分辨率和灵敏度的有效方法:TROSY和CRINEPT 波谱学杂志2004.9 371-381
[4]李慧林,施丹,任罡,等. 生物大分子的电子显微学[M ]. 见:叶恒强,王元明编. 电子显微学进展.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5]王大能,陈勇,隋森芳. 电子显微学在结构生物学研究中的新进展. 电子显微学报, 2003, 10.
[6]Robinson A New Avenue for Mass Spectrometry 2006 February Vol .3 No 2 Nature publishing
[7]Schleifenbaum, A.; Stier, G.; Gasch, A.; et al. J. Am. Chem. Soc., 2004, 126, 11786.
[8]tockholm, D.; Bartoli, M.; Sillon, G.; et al. J. Mol. Biol., 2005, 346, 215.
⑧ BCA蛋白检测方法的原理是什么
原理简介
BCA(bicinchoninic acid)法蛋白浓度定量试剂盒是在世界上常用的蛋白浓度检测方法之一BCA法基础上改进而成。众所周知,二价铜离子在碱性的条件下,可以被蛋白质还原成一价铜离子(biuret reaction),一价铜离子和独特的BCA Solution A(含有BCA)相互作用产生敏感的颜色反应。两分子的BCA螯合一个铜离子,形成紫色的反应复合物。该水溶性的复合物在562nm处显示强烈的吸光性,吸光度和蛋白浓度在广泛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因此根据吸光值可以推算出蛋白浓度。
产品特点
1.步骤简单,45分钟内完成测定,比经典的Lowry法快4倍而且更加方便。
2.灵敏度高,检测浓度下限达到25μg/ml,最小检测蛋白量达到0.5μg,待测样品体积为1-20μl 。
3.BCA法测定蛋白浓度不受绝大部分样品中的去污剂等化学物质的影响,可以兼容样品中高达5%的SDS,5%的Triton X-100,5%的Tween 20, 60, 80。
4.在20-2000μg/m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5. 检测不同蛋白质分子的变异系数远小于考马斯亮蓝法蛋白定量。
BCA蛋白质定量检测试剂
在蛋白质的表达纯化,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工作中,蛋白质的定量随处可见。但是,什么是理想的蛋白质定量方法?如何准确、快速的对蛋白质进行定量,对于不同的样本,如何选取相应的蛋白质定量试剂和方案?如何避免实验中引入的其它物质对蛋白质定量的干扰,PIERCE为这一切提供了可以信赖的解决方案。
PIERCE的BCA(bicinchoninic acid)蛋白质检测试剂是当前比Lowry法更优越的专用于检测总蛋白质含量的产品。该方法以快速灵敏、稳定可靠且对不同种类蛋白质变异系数甚小而深受专业人士的青睐。其中MicroBCA产品可检测到0.5μg/ml的微量蛋白,是目前已知的最灵敏的蛋白质检测试剂之一。
主要特点:
· 准确灵敏:BCA试剂的蛋白质测定范围是20-2000μg/ml,采用加强方法可检测到
5μg/ml;MicroBCA试剂测定范围是0.5-20μg/ml。
· 快速:45分钟内完成测定,比经典的Lowry法快4倍而且更加方便。
· 经济实用:除试管外,测定可在微孔板中进行,大大节约样品和试剂用量。
· 不受样品中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去污剂影响。
· 检测不同蛋白质分子的变异系数远小于考玛斯亮蓝。
基本原理:
碱性条件下,蛋白将Cu++还原为Cu+, Cu+与BCA试剂形成紫颜色的络合物,测定其在562nm处的吸收值,并与标准曲线对比,即可计算待测蛋白的浓度。
BCA分子式:
原理图:
用PIERCE的BCA试剂盒所得的标准曲线:
MicroBCA蛋白标准曲线
BCA蛋白标准曲线
BCA蛋白质检测流程:
图片点击:
http://www.perbio.com.cn/PIERCE/Protein%20Chemistry/bca.htm
⑨ 检测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
一、蛋白质的检测原理:
基于食品中蛋白质含量与食品中氮含量的比例关系换算的。如乳中蛋白质与氮含量的比值为6.38,大豆中蛋白质与氮含量的比值为5.71,普通食品中蛋白质与氮含量的比值为6.25。因此是通过测定食品中氮含量后再根据换算系数得到食品中蛋白质含量。
二、蛋白质的检测方法:
1、凯氏定氮法:样品在高温浓硫酸的消化作用下,将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无机铵,待消化液冷却后,加入过量的碱,使无机铵转化为挥发性的氨,再将氨蒸出后,利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最后根据消耗的盐酸标液体积推算样品中的氮含量。
2、杜马斯定氮法:样品在高纯氧中充分燃烧的过程中,将氮元素转化为氮气或氮氧化物,再经过高温铜的还原,使所有的氮转化为N2,然后利用热导检测器检测N2的含量来推算样品中氮含量。因此杜马斯定氮法也称为杜马斯燃烧法或燃烧定氮法。
(9)蛋白质产品的功能检测常用方法扩展阅读:
凯氏定氮法通过硫酸高温消化,只能将有机氮转化为无机铵,而对于硝态氮(如硝酸盐、亚硝酸盐)则不能转化。因此凯氏定氮法适用于不含硝态氮的食品、农产品、化妆品、医药等。凯氏定氮法是由丹麦化学家凯道尔于1883年率先提出,由于设备要求简单,自提出后便成为蛋白质测定的经典方法,广泛运用于蛋白质检测中。
杜马斯燃烧法既能将有机氮转化为N2,又能将无机的硝态氮转化为N2。因此,杜马斯的应用更为广泛。杜马斯定氮法是由法国化学家杜马斯在1831年提出,虽然该法比凯氏定氮法早半个世纪提出,但由于当时设备条件难以满足杜马斯定氮法的要求,限制了其发展。
⑩ 蛋白质 功能 验证 的方法有哪些
解析出蛋白结构就可以验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