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孩子感统失调,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正常的孩子,在上大班之后,并不需要经过特别训练,只要让他坐到秋千上试着动一下,很快就能够做出“自己荡秋千”的动作。但是如果孩子的感觉神经信息接收或传递不良,导致他的运动能力运用不良,那么,他就很难在不接受训练的状态下,顺利把秋千荡起来。除非你把荡秋千的动作步骤拆解开来,一步一步教他,他才能慢慢学会。不止荡秋千,这类孩子要执行任何不熟悉的操作都是有困难的,甚至有些已经做过很多次的事,都还要一再地把步骤拆解开来,一点一点的做完。他极有可能连一般的跳绳,穿衣服,梳头发,倒水,上下楼梯等简单的事都做不顺,包括绑鞋带、踢球、做简单的家事等,这些别人看起来很平常的生活能力对他来说也要花很大一番力气。结果他便总是会在努力赶上别人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没有自信,更别说体会到日常操作的乐趣了!
孩子的身体对输入的感觉信息调整不良,主要有“过度敏感”和“过度迟钝”两种不同的情况。
过度敏感的孩子,顾名思义就是会对感觉刺激过度反应,甚至对某些刺激产生“感觉防御”。比如,一般开门的声音对他来说已经太大声,在餐厅里别桌客人正常的谈话声他也觉得太吵,大家都认为霓虹灯很美丽,可他却觉得太刺眼,正常的手扶梯移动的速度对他来说却非常快,大家都不以为意的衣领处标签却让他觉得难以忍受......当正常小朋友都在享受日常生活中游戏的乐趣时,他却在很生气的排斥正常刺激,或满脸恐惧的警戒,甚至看起来特别消极冷漠。
过度迟钝的孩子,和过度敏感的孩子恰恰相反,对某些刺激往往没什么反应,他可能在秋千上玩很久也不觉得累和晕,周围的环境非常嘈杂他也没什么感觉。另外,他还会不断地不由自主地去寻求强烈刺激的活动,比如,不停地旋转、跳跃、扭动身体等。在没有从事什么活动的时候,他们很容易看起来昏昏沉沉,一副很难清醒过来的样子。
特别提示:有些孩子可能同时存在过度敏感与迟钝的问题,他们的某些感觉系统过度反应,但其他系统却有过度迟钝的问题。比如,他可能会在寻求激烈的本体觉与前庭觉的刺激的同时,却又对一些轻微触碰的触觉刺激过度敏感而排斥。
当孩子无法清楚、快速地分辨各种不同刺激的异同时,就会导致感觉统合发生困难。他的神经系统没有办法准确分辨各种不同的感觉信息,因此他无法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将所接受到的感觉刺激信号正确地整合应用到其他事情上。比如,不用眼睛看,他可能就无法分辨口袋里的东西,到底是一枚纽扣还是一枚硬币;他可能常常搞不清楚人行道和马路的落差有多高,所以动不动就跌倒扭伤;他可能不知道嗓门有多大,所以说话声音不是太大就是太小;他不知道自己嘴里塞多少东西是适当的,所以常常在吃饭的时候噎到或呛到等。这些孩子,因为特别容易错判事情的重要性,所以很难像其他孩子一样,从生活操作的经验中学到保护自己的方法及与他人良好互动的诀窍。
各位家长朋友,现在你知道了吧!不是感统失调的孩子不走心,而是他们真的没有能力去做很多事情。所以,当你面对他们的时候,请不要再责备他们”为什么不小心?为什么没做好?“这些空洞的批评真的不如宝贵的指导:比如,在孩子走路的时候,给予口语上的提醒,小心左边有车,转角有楼梯,那里比较高,这里会滑,走得慢一点等。当然,真正能够帮助到他们的,还是专业的感统训练,帮助他们实现感觉统合能力的良好发展!
B. 我儿子现在4岁半,上幼儿园大班,重度感统失调,做过半年的感统训练,现在上幼儿园大班,跟不上课怎么办
请问你在哪里,如果在北京有很多这样的机构,推荐金色雨林,感统失调一定要尽早做训练,而且是针对孩子的情况制定特别的训练计划,你可以先给他报一期课,然后跟据孩子的情况与老师沟通,同时自己学习在家给孩子做训练,会有很大的改变。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还可以进行视动或听动注意力训练,配合感统训练一起做。我家孩子做了半年的注意力和感统训练,效果很好,现在还在做。我的感觉是学习多少的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孩子有学习的能力,把能力培养好,以后他学起来会事半功倍。
C. 大班的孩子胆小做哪些感统训练
调整宝宝的感统失调,最好用一些运动器材来辅助,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挑选儿童运动器材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安全性:很多家长在挑选玩具时会常常会忽略一些基本的问题,比如玩具是不是足够的牢固可靠。是不是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2、互动性:训练调整宝宝的感统训练,家长是最好的陪伴,所以在挑选玩具时,最好能有效的和宝宝互动,这样不仅可以丰富亲子时光,还能让他们感知到家长的陪伴,增加幸福感。
3、趣味性:感统失调的宝宝,绝大多数是拒绝运动的,想要绝对吸引宝宝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主动开心的玩起来,挑选玩具时一定要有趣味性。这样才能足够感受到玩耍时的乐趣。比如:袋鼠跳,这可是亲子活动的保留项目,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跳,在玩乐过程中,调整身体的协调能力。
D. 幼儿园的孩子感统失调怎么办
由于大脑对身体力行感觉器官所得到的信息不能进行正确的组织和分析,以致整个机体不能做出有效动作的现象,称为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在生理学上又称为“神经运动机能不全症”,它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障碍,一般都发生在孩子的身上。3至13岁是治疗感觉统合失调症的最佳时机,如果超过这个年龄,治疗的效果会差很多。儿童感觉统合训练首先由心理专家测查和诊断孩子的感觉统合失调程度和智力发展水平,然后制定训练课程,通过一些特殊研制的器具,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参与,一般经过1~3个月的训练,就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孩子的学习成绩、逻辑推理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动作协调能力、人际关系、饮食和睡眠、情绪等方面均有令人满意的提高和改善。
此外,家长还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孩子走出孤独,让孩子在与人交往与沟通中,刺激、调整与强化自己的各类感觉统合能力。
宝宝感统失调的主要原因有:胎位不正所产生固有平衡失常;活动空间太小,爬行不足所产生前庭平衡失常;父母太忙碌,造成幼儿右脑感觉刺激不足;早产或剖腹生,造成触觉学习不足;过早用学步车,造成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
感觉统合不足或感觉统合失调会影响大脑各功能区、感觉器官及身体的协调发挥,引发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在一般人的概念中,感觉是指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但实际上人类生存需要的最基本而且最重要的感觉却是触觉、前庭觉及运动觉。
感觉统合学习在婴幼儿期几乎已经打下了80%的基础,在所有的感觉器官中,前庭接受器最为敏感,其讯息能否对环境产生顾应,也最为重要。前庭感觉不良,会使孩子经常遭遇挫折,丧失信心,更容易养成恐惧、伤心、生气、过度兴奋等感觉。
感统训练是感觉统合训练的简称,目的是利用一些玩具和器械,让孩子在玩耍中,使手、眼、身体、大脑的协调性得到更好的锻炼,一些体育活动就能起到相应的作用。
拍球、推球:身体协调不良,多动症。
滚垫:触觉敏感或不足,身体协调不良。
平衡台:多动症,自闭症,身体协调不良,前庭失调,手、眼、足、身体主要协调。
爬板:多动症,自闭症,身体协调不良。
滑梯:身体协调不良,多动症,自闭症,五感功能。
袋鼠跳:触觉学习。
独角椅、羊角球:身体协调不良。
平衡木:前庭失调,多动症,身体协调不良。
大笼球:身体不良,自闭症。
网缆:多动症,身体协调不良,手眼协调不良。
圆筒:触觉敏感,多动症,自闭症,身体协调不良等,前庭功能失调。
阳光隧道:触觉敏感或不足,身体协调不足。
跳床:多动症,身体协调不良,自闭症等。
E. 幼儿园老师如果面对感统失调的孩子
摘要 您好,亲在这里,我建议您使用三种训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