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测量电容的方法有哪些
使用电阻档测,先短接电容的二个脚进行放电,然后红表笔接正极,黑表笔接负极,如果有数据并且这个数据一直在增大,最后显示1,一般就是好的。
1、估测微波法级电容容量的大小:可凭经验或参照相同容量的标准电容,根据指针摆动的最大幅度来判定。
2、估测皮法级电容容量大小:要用R×10kΩ档,但只能测到1000pF以上的电容。对1000pF或稍大一点的电容,只要表针稍有摆动,即可认为容量够了。
3、测电容是否漏电:对一千微法以上的电容,可先用R×10Ω档将其快速充电,并初步估测电容容量,然后改到R×1kΩ档继续测一会儿,这时指针不应回返,而应停在或十分接近∞处,否则就是有漏电现象。
4、把功能开关调到20uF或200uF档,表笔在中间两个孔中,表笔分别去测电容两极,这时就会显示其容量。如果是用过的电容,测量前一定要先放电。
(1)电容器检测方法扩展阅读:
数字万用表电容测试
连接待测电容之前,注意每次转换量程时,复零需要时间,有漂移读数存在不会影响测试精度.
1、将功能开关置于电容量程C(F)
2、将电容器插入电容测试座中
注意事项:
1、仪器本身已对电容档设置了保护,故在电容测试过程中不用考虑极性及电容充放电等情况.
2、测量电容时,将电容插入专用的电容测试座中.
3、测量大电容时稳定读数需要一定的时间.
4、电容的单位换算:1μF=106pFlμF=103nF
B. 如何检查电容器的好坏
如何检查电容器的好坏,有以下两种方法:
用万用表检查电容器的好坏
当怀疑- -个电容器是否损坏或质量有问题时,可用指针式万用表来粗略判定。请参考下图。单相电动机常见故障与处理方法及判断电动机不起动的办法
将万用表设置在电阻栏的Rx1k(或Rx 100)挡。用两只表笔分别接触被测电容器的两个电极。观看表针的反应,并按反应情况确定电容器的质量状态。
1)指针很快摆到零位(09处)或接近零位,然后慢慢地往回走(向∞2←侧),走到某处后停下来。说明该电容器是基本完好的,返回停留位置越接近∞9点,其质量越好,离得较远说明漏电较多。
这是因为万用表测量电阻的原理实际上是给被测导体加一个固定数值的直流电压(由表内安装的电池提供),此时将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的关系将此电流转换成电阻数值刻度在表盘上。例如电压为9V时电流为0.03A, 则导体的电阻为9V/0.03A= 30092,在表盘上的0.03A位罟刻度为3009即可以了。
对于一个好的电容器,在其两端刚刚加上一一个直流电压时,开始充电,电流将瞬时达到最大值,对万用表电阻档的电阻而言就是接近于09,随着充电过程的进行,电流也将逐渐减小,从理论上来讲,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之间应该是完全绝缘的,所以上述充电过程的最终结果应该是电流到零为止,反映到电阻上,最后应该返回到∞2点处(即电流等于零的位置)。但实际上所有的电容器极板之间都不是完全绝缘的,所以在外加电压下都会有一个较小的电流, 被称为电容器的“漏电电流”,这就是指针不能完全返回到∞2点的原因。万用表表针返回的多少则说明漏电电流的大小,返回多则漏电电流小,返回少则漏电电流大。漏电电流不可太大,否则将造成电路的一些不正常现象,严重时将不能正常工作。漏电电流较大时,电容器将比正常时热得多。
2)指针很快摆到零位(09处) 或接近零位之后就不动了,说明该电容器的两极板之间已发生了短路故障,该电容器不可再用。
3) 表笔与电容器的两个电极开始接通时,指针根本就不动,说明该电容器的内部连线已断开(-般发生在电极与极板之间的连接处),自然不可再使用。
C. 测电容的方法
1、万用表检测法
对于O.01μF以上的固定电容器。可用万用表的R×1k挡直接测试电容器有无充电过程以及有无内部短路或漏电,并可根据指针向右摆动的幅度大小估计出电容的容量。测试操作时,先用两表笔任意触碰电容的两引脚,然后调换表笔再触碰一次,如果电容是好的,万用表指针会向右摆动一下,随即向左迅速返回无穷大位置。电容量越大,指针摆动幅度越大。如果反复调换表笔触碰电容两引脚,万用表指针始终不向右摆动,说明该电容的容量已低于0.01μF或者已经消失。测量中,若指针向右摆动后不能再向左回到无穷大位置,说明电容漏电或已经击穿。
2、熔断器简易检测法
用熔断器(其熔丝的额定电流In由下式确定:IN=0.8/C(A),其中C是电容器的电容量)和待检测的电容器串联接在220V的交流电源上,如果熔断器的熔丝爆断,说明电容器内部已经短路。如果熔断器的熔丝不爆断,经过几秒钟的充电后,切断电源,用带绝缘把的螺丝刀把电容器的两极短路放电,有火花发生说明电容器是好的。反之,表示电容器的电容量已经变小或已经开路。用此法判断电容器的好坏应重复几次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3、白炽灯泡和电容器串联检测法
把白炽灯泡和电容器串联接在220V的交流电源上,如果白炽灯泡的亮度比把它直接接在220V交流电源上暗一些,说明电容器是好的;如果白炽灯泡不亮,说明待测电容器的内部已经断路;如果白炽灯泡的亮度和它直接接在220V交流电源上的亮度一样,说明电容器的内部已经短路。
4、兆欧表检测法
也可用兆欧表(250V级)来进行检测。摇动手柄,如指针指在无穷大处,表示电容器内部断路;如指针指在零处,表示电容器内部短路。还可做电容器的通地试验,方法是:把兆欧表的接线柱分别接于电容器的接线端子和外壳。摇动手柄,如指针指在零处,表示电容器内部通地。
5、电容器电容量的测量
在没有专用仪表的情况下可用万用表测量电力电容器的电容量。具体方法是:用熔丝(其规格由电容器的电容量而定)和待测电容器串联接入220V交流电源上。用万用表的交流电压档测出电容器两端的电压U(V)。
用万用表的交流电流档测出通过电容器的电流I(mA)。因为I=U/XC而XC=1/(2πfC),其中f是交流电的频率。所以电容器的电容量CC=3.18×(I/U)(微法)。
D. 电容的好坏如何测量
电容器既是最常用的电器元件。也是容易损坏的电器元件,在没
有特殊仪表仪器的情况下检测电容器的好坏,可用以几种方法:
5、电容器电容量的测量
在没有专用仪表的情况下可用万用表测量电力电容器的电容量。具体方法是:用熔丝(其规格由电容器的电容量而定)和待测电容器串联接入220V交流电源上。用万用表的交流电压档测出电容器两端的电压U(V)。
用万用表的交流电流档测出通过电容器的电流I(mA)。因为I=U/XC而XC=1/(2πfC),其中f是交流电的频率。所以电容器的电容量CC=3.18&TImes;(I/U)(微法)。
E. 电容怎么测量
电容测量方法:
A、检测10pF以下的小电容 。因10pF以下的固定电容器容量太小,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只能定性的检查其是否有漏电,内部短路或击穿现象。测量时,可选用万用表R×10k挡,用两表笔分别任意接电容的两个引脚,阻值应为无穷大。若测出阻值(指针向右摆动)为零,则说明电容漏电损坏或内部击穿。
B、检测10PF~0 01μF固定电容器是否有充电现象,进而判断其好坏。万用表选用R×1k挡。两只三极管的β值均为100以上,且穿透电流要小。可选用3DG6等型号硅三极管组成复合管。万用表的红和黑表笔分别与复合管的发射极e和集电极c相接。由于复合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把被测电容的充放电过程予以放大,使万用表指针摆幅度加大,从而便于观察。应注意的是:在测试操作时,特别是在测较小容量的电容时,要反复调换被测电容引脚接触A、B两点,才能明显地看到万用表指针的摆动。C 对于0 01μF以上的固定电容,可用万用表的R×10k挡直接测试电容器有无充电过程以及有无内部短路或漏电,并可根据指针向右摆动的幅度大小估计出电容器的容量。
(5)电容器检测方法扩展阅读:
万用表测试电容好坏的步骤:
1、判断极性,先把万用表调到100或1K欧姆档,假定一极为正极,让黑表笔与它连接,红表笔与另一极连接,记下阻值,然后把电容放电,即让两极接触,然后换表笔测电阻,阻值大的一次黑表笔连接的就是电容的正极。
2、把万用表调到欧姆档适当档位,档位选择的原则是:1μF的电容用20K档,1-100μF电容用2K档,大于100,μF的用200档。
3、然后用万用表的红笔接电容的正极,黑笔接电容的负极,如果显示从0慢慢增加,最后显示溢出符号1则电容正常,如果始终显示为0,则电容内部短路,如果始终显示1,则电容内部断路。
F. 电容坏了怎么测出来
电容器坏了是可以测试出来的,测试方法是:
1,电容器容量检测,判断是否正常。每只电容器的壳体上都有容量及耐压等参数标注,用万用表的电容容量档测试其引脚之间,表头的读数等于或略小于标注的容量,证明是正常的电容器,否则不能使用了;
2,电容器具体充放电特性,用万用表的R×1K电阻档测试其引脚,刚接触时表针大幅度偏转后主即返回,该电容器是正常的,否则就不能用了、容量越大,放电速度越慢,表针摆幅越大,反之表针摆幅越小、不充放电的电容器是失容或内部开路了,是坏的电容器;
3,还有的电容器两引脚之间直接是通路状态,说明该电容器内部击穿短路己损坏。
G. 电容怎么测好坏
有两种方法:
1、用万用表电阻档可检查它动、定片之间有否碰片,用红、黑表笔分别接动片和定片,旋转轴柄,电表指针不动,说明动、定片之间无短路(碰片)处;若指针摆动,说明电容器有短路的地方。
2、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查电解电容器的两根引线有正、负之分,在检查它的好坏时, 对耐压较低的电解电容器(6V或 l0V),电阻档应放在R×100或 R×1K档。
把红表笔接电容器的负端,黑表笔接正端,这时万用表指针将摆动,然后恢复到零位或零位附近。这样的电解电容器是好的。电解电容器的容量越大,充电时间越长,指针摆动得也越慢。
(7)电容器检测方法扩展阅读:
由于电容器的两极具有剩留残余电荷的特点,所以,首先应设法将其电荷放尽,否则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处理故障电容器时,首先应拉开电容器组的断路器及其上下隔离开关,如采用熔断器保护,则应先取下熔丝管。
此时,电容器组虽已经过放电电阻自行放电,但仍会有部分残余电荷,因此,必须进行人工放电。放电时,要先将接地线的接地端与接地网固定好,再用接地棒多次对电容器放电,直至无火花和放电声为止,最后将接地线固定好。
同时,还应注意,电容器如果有内部断线、熔丝熔断或引线接触不良时,其两极间还可能会有残余电荷,而在自动放电或人工放电时,这些残余电荷是不会被放掉的。
故运行或检修人员在接触故障电容器前,还应戴好绝缘手套,并用短路线短接故障电容器的两极以使其放电。另外,对采用串联接线方式的电容器还应单独进行放电。
H. 电容测量方法是什么
1.固定电容器的检测.
A 检测10pF以下的小电容 。因10pF以下的固定电容器容量太小,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只能定性的检查其是否有漏电,内部短路或击穿现象。测量时,可选用万用表R×10k挡,用两表笔分别任意接电容的两个引脚,阻值应为无穷大。若测出阻值(指针向右摆动)为零,则说明电容漏电损坏或内部击穿。
B 检测10PF~0 01μF固定电容器是否有充电现象,进而判断其好坏。万用表选用R×1k挡。两只三极管的β值均为100以上,且穿透电流要小。可选用3DG6等型号硅三极管组成复合管。万用表的红和黑表笔分别与复合管的发射极e和集电极c相接。由于复合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把被测电容的充放电过程予以放大,使万用表指针摆幅度加大,从而便于观察。应注意的是:在测试操作时,特别是在测较小容量的电容时,要反复调换被测电容引脚接触A、B两点,才能明显地看到万用表指针的摆动。C 对于0 01μF以上的固定电容,可用万用表的R×10k挡直接测试电容器有无充电过程以及有无内部短路或漏电,并可根据指针向右摆动的幅度大小估计出电容器的容量。
2.电解电容器的检测
A 因为电解电容的容量较一般固定电容大得多,所以,测量时,应针对不同容量选用合适的量程。根据经验,一般情况下,1~47μF间的电容,可用R×1k挡测量,大于47μF的电容可用R×100挡测量。
B 将万用表红表笔接负极,黑表笔接正极,在刚接触的瞬间,万用表指针即向右偏转较大偏度(对于同一电阻挡,容量越大,摆幅越大),接着逐渐向左回转,直到停在某一位置。此时的阻值便是电解电容的正向漏电阻,此值略大于反向漏电阻。实际使用经验表明,电解电容的漏电阻一般应在几百kΩ以上,否则,将不能正常工作。在测试中,若正向、反向均无充电的现象,即表针不动,则说明容量消失或内部断路;如果所测阻值很小或为零,说明电容漏电大或已击穿损坏,不能再使用。
C 对于正、负极标志不明的电解电容器,可利用上述测量漏电阻的方法加以判别。即先任意测一下漏电阻,记住其大小,然后交换表笔再测出一个阻值。两次测量中阻值大的那一次便是正向接法,即黑表笔接的是正极,红表笔接的是负极。
D 使用万用表电阻挡,采用给电解电容进行正、反向充电的方法,根据指针向右摆动幅度的大小,可估测出电解电容的容量。
3.可变电容器的检测
A 用手轻轻旋动转轴,应感觉十分平滑,不应感觉有时松时紧甚至有卡滞现象。将载轴向前、后、上、下、左、右等各个方向推动时,转轴不应有松动的现象。
B 用一只手旋动转轴,另一只手轻摸动片组的外缘,不应感觉有任何松脱现象。转轴与动片之间接触不良的可变电容器,是不能再继续使用的。
C 将万用表置于R×10k挡,一只手将两个表笔分别接可变电容器的动片和定片的引出端,另一只手将转轴缓缓旋动几个来回,万用表指针都应在无穷大位置不动。在旋动转轴的过程中,如果指针有时指向零,说明动片和定片之间存在短路点;如果碰到某一角度,万用表读数不为无穷大而是出现一定阻值,说明可变电容器动片与定片之间存在漏电现象。
I. 如何检查电容器的好坏
卸下电容器,拿到完好车上,将电容器放在缸体_匕使
外壳搭铁,然后打开车上分电器盖,拔下中央高压插线,用
起子开闭触点3-4次,对电容器导线接头作跳火充电。取下
电容器,使导线端头弯过来接近外壳,若有强蓝火花跳过,说
明电容器完好,反之,则为损坏。
也可用试灯法检查电容器,一个触针触电容器外壳,另
一触针触电容器导线端头,试灯发亮,说鱿电容器损坏短路;
若试灯发暗,断开电路,再用电容器火线对壳自行放电,发
出强蓝火花,则表示电容器正常;若无火,灯不亮,说明电
容器线头松脱断路。
车上检查,打开点火开关后,可一手触电容器外壳,一
手动触点臂,觉得麻手,说明电容器短路损坏。也可将分电
器中央插线拔下,用手使其端头距缸体7- 8mm,拔动触点,
察看高压火花情况,再将电容器导线卸下重新试火,两次火
花强度相似,说明电容器损坏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