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口老龄化的解决措施是什么
1、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
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道路。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辅助,公共福利设施养老手段为补充,社会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把老年人自身、家庭、社会和国家作用有机的组合起来,使之发挥出效用。具体建议是:
2、落实到各地的发展计划中
要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把该地区老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根据国家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纳入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采取分工负责和齐抓共管方式,对老龄工作有管理、有服务、有措施、有检查。
3、提高对老龄化问题的认识
要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强调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严峻性,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紧迫性,以及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的重要性,提高各级政府和领导的思想认识,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
4、努力降低为老服务产业发展成本
要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发展老龄产业,多层次、多渠道筹集发展老龄产业的资金,努力提高资金利用率。充分利用金融杠杆作用,在税费征收政策上,考虑扶持为老服务产业的发展。
5、以老龄产业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城乡养老社会化服务要逐步走产业化发展路子,在财政给予必要资助的同时,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启动老龄产业机制来兴办社会福利设施,实行谁投资谁管理,依法进行经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⑵ 如何解决人口老龄化
根据中国确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结合老龄工作的实际,特提出21世纪前十五年的国家老龄工作宏观政策措施建议。
1.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长期规划。
2.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长期规划。
我们提出 健康老龄化战略内涵,主要包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内容,这是对中国老龄工作的综合概括,是促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好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主体思路。具体建议是:
3.提高对老龄化问题的认识
要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强调中国人口 老龄化趋势加快的严峻性,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紧迫性,以及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的重要性,提高各级政府和领导的思想认识,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
4.明确国家老龄工作的方向
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国家的五年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结合经济发展进程和城乡不同情况,精心设计和构筑中国老龄的工作体系,明确提出目标要求、工作重点、投入力度、检查标准。
5.落实到各地的发展计划中
要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把该地区老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根据国家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纳入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采取分工负责和齐抓共管方式,对老龄工作有管理、有服务、有措施、有检查。
6.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
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道路。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 区养老服务网络为辅助,公共福利设施养老手段为补充,社会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把老年人自身、家庭、社会和国家作用有机的组合起来,使之发挥出效用。具体建议是:
7.居家养老环境
为了使老年人起居方便,住宅设计要充分考虑方便老年人和满足老少户可分可合的需求,公共设施要安排方便老年人活动的场所,使得绝大多数老年人生活在自己的家庭里,继续发挥家庭养老功能,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完善具有尊老敬老传统的家庭养老体系。
8.加快社区老年服务建设
在城镇建设规划中,要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趋势,合理规划社区蓝图,使老年人能就近得到咨询、购物、清扫、陪伴、护理、紧急救护等各种服务,并为老年人学习、文体、康乐、交往等社会活动的需求提供条件,逐步建成适合城乡不同特点、多层次、多功能、多项目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体系。
9.适度发展公共养老的福利设施
对政府设立的敬老院等养老、安老机构和设施,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需要公共福利机构抚养的老人情况,政府要继续增加投入,努力改善设施条件,逐步提高居养水平。
鼓励和扶持社会民办公共养老设施,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发展福利性公共养老设施,形成对家庭养护困难老人的救助保障体系。
10.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
要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城镇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相对独立的养老金经办机构,负责养老金的征收、给付、营运和管理,用发国债形式探索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保证全额按期予以支付。
农村要逐步推行自我储蓄和家庭保障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并积极推进城乡养老、医疗方面的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逐步建立起城乡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
11.积极发展老龄产业
老龄产业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而 形成的产业,既包括生产性产业,也包括服务性产业,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手段。
发展老龄产业,一是要从中国实际出发,以满足老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为目的;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经济规律办事,三是要保证养老费用的合理使用,提高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具体建议是:
12.市场机制带动老龄产业发展
国家要根据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围绕老年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对一些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开发生产适用对路的各种老年用品,鼓励和引导老年产品市场的发展。经济管理部门应运用市场机制,制定一些必要的优惠政策,扶持具有福利性质的为老服务产业发展。
13.以老龄产业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城乡养老社会化服务要逐步走产业化发展路子,在财政给予必要资助的同时,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启动老龄产业机制来兴办社会福利设施,实行谁投资谁管理,依法进行经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14.努力降低为老服务产业发展成本
要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发展老龄产业,多层次、多渠道筹集发展老龄产业的资金,努力提高资金利用率。充分利用金融杠杆作用,在税费征收政策上,考虑扶持为老服务产业的发展。
15.主动提高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
中国的养老保险已经覆盖了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以及相应的其他的一些公民,在制度上已经是全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大概覆盖的人数也达到大概3亿,中国我们养老保障制度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
而由于中国人人均寿命的提高,中国慢慢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2010年11月的数据,中国的老龄化率已经达到了13.6%,褚福灵认为,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延长退休年龄就成为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但是他认为延长退休年龄应可选择的是弹性退休或者柔性退休,让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有选择确认退休年龄的权利。
“单位有用的意愿,个人也有继续工作的这种愿望,那么我们说他们达成共识或者达成一个什么协议,继续工作,继续缴纳养老金,继续交纳社会保险费,到这个年龄之后,再按规定领取养老金”。
(2)老龄化加剧解决方法扩展阅读:
中国情况
现状
由于人口惯性的作用,尽管每对夫妇生育的子女数已经很少,但由于育龄夫妇的数量依然庞大,未来30多年时间里,人口总量仍将增长到15亿左右才能静止下来。
根据联合国的人口预测结果,到2040年前后,印度人口数量将超过中国,中国将不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中国仍将长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达2.1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15.5%,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总量最多的国家。
2015年2月2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数据显示,2014年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数为2124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5.5%;
65周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3755万人,占比10.1%,首次突破10%。数据显示,2014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49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全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出生率为12.37‰;死亡人口977万人,死亡率为7.16‰;
自然增长率为5.21‰。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98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53亿人。老年人数量超2亿
2015年11月29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等5家机构联合发布了《2015中国职工养老储备指数大中城市报告》。《报告》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已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
⑶ 中国老龄化情况越来越严重,如何做好养老措施
我觉得需要首先意识到一点,我们养老的问题是一个大问题,而且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进一步加剧,以后的关于老年人的产业也会兴起,这也是我们发展的一个趋势。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不知道生活条件变得越来越好了,同时生产力也越来越强了,在这样的前提下,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我们的老龄化情况也在越来越严重,而且这个比例是在呈一个加深的态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都会关注我们的社会人口老龄化现象,认为这样的现象可能会影响到我们以后的社会生活。
中国的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以前我们在提到老龄化问题的时候,首先会想到日本,认为日本的社会老龄化问题特别严重,同时我国的人口比较年轻,但是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会发现现在60岁以上的人口特别多,而且这个情况也会越来越严重,有一个数据显示到2050年左右,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25%~30%,这个数据是非常夸张的,所以怎么样去解决养老措施也被提上了日程。
⑷ 人口老龄化的解决措施是什么
人口老龄化的解决措施是:
一、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
要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城镇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增长机制,加大对养老的投入。投入资金与硬件基础设施,在基层社区中,组织社区集体提供帮助,给社区老人提供一些生活必需品。例如蔬菜、水果等。
完善养老机制,集社区、个人、家庭、社会合力共同养老,争取社会组织的帮助,形成多元化养老,分散压力。
二、积极发展老龄产业
老龄产业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而形成的产业,既包括生产性产业,也包括服务性产业,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手段。发展老龄产业,要从中国实际出发,以满足老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为目的。
三、应将逐步实行奖励生育政策
放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转变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劳动力储备不足的严峻形势。通过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随后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解决老龄化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必然要求,它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必然发展,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⑸ 人口老龄化应如何解决
人口老龄化的解决办法:
1、政府鼓励生育,像欧美很多发达的国家,妇女多生孩子会有一大堆政府补贴,甚至会被认为是英雄呢。
2、放宽移民限制,鼓励外国人加入本国国籍。像俄罗斯 英国都是很欢迎移民的。其中英国今年来人口有了一定的增长,其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那每年几百万的移民人口。
3、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充分利用国际劳动力资源。人口老龄化往往意味着劳动力不足,企业生产的全球化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4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就日本而言,它本国劳动力是奇缺的,但它发展高效益而对劳动力要求很低的产业,把那些对劳动力要求高的都转移到了中国和东南亚地区。
PS:我是用手机打字的,很慢很累T_T,但没功劳也有苦劳吧,希望采纳,谢谢!
顺便讲下,一般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7%以上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⑹ 解决人口老龄化的具体措施(要简洁的)
1、鼓励生育。适当放开计划生育政策,鼓励人们生养二胎,从根本上增加劳动力人口数量,解决老龄化问题。
2、延迟退休。改革退休制度,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让老年人继续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余热,缓解老龄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3、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完善居民养老福利保障体系,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之外提供其他的养老保障体系,如养老基金等商业的养老保障。
4、医疗健康改革。改革医疗保障体系,让老年人充分享受医疗条件进步的福利,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延长老年人的寿命。
5、发展经济。大力发展经济,通过经济的增长抵消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6、发展老龄产业。布局老龄产业,开发老年人产品市场,既满足了老年人的需求,同时可以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
(6)老龄化加剧解决方法扩展阅读:
根据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确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严重老龄化。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我国出现了关于老年人的市场,这就是所谓的“银发市场”。老年人是有市场需求的,比如对健康的需求,以及对一些衣食住行等的需求,那么针对于老年人的需求,就会有市场供给,这便形成了老年市场。
比如,保健品市场,医疗服务业,敬老院,以及现在的高校培育出来的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和照顾的专业人才,这都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迅速发展。老龄化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老年人的市场。
⑺ 面对人口逐渐老龄化问题你认为该如何解决
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第一,重新界定老年人口标准,从主观上改变60即为老人的心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年人口健康状况不断改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且增长速度也不断加快。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零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68.55岁,较1982年提高0.78岁;2000年再次延长2.85岁,提高到71.40岁,2010年和2015年分别再次提高到74.83岁和76.34岁。
随着零岁平均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以60岁为老年人界定的初始年龄,以零岁预期寿命为终点,60岁与零岁预期寿命的差值占零岁预期寿命的比重从1982年的11.5%(7.77/67.77=0.115)提高到2015年的21.4%。如果以65岁为老年人口的起始年龄,其与零岁预期寿命的差值所占比重从1982年的4.1%提高到2010年的13.1%,2015年再次提高到14.9%。这证明继续用“60岁”或“65岁”作为老年人口的标准过于年轻,尽管客观、便于比较,但是已经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步伐,未来还需要根据人口情况的变动做进一步调整。
通过对老年人口标准的重新界定,可以让人们从主观上意识到自身健康状况及预期寿命的延长意味着劳动能力等的不断延长,改变群众“60岁即为老年人口”的传统观点,这应该是积极应对老龄化最关键、最核心的第一步。
第二,创造有助于老年人发挥余热的社会环境
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提高退休年龄、发挥老年人余热是最直接的方式。延迟退休年龄,在短期内是应对劳动力短缺的有效措施。但是从长期看,如果单纯推出这一项政策将是“治标不治本”的方式。我们需要制定政策体系、推出配套措施,让人们意识到延缓退休作为对自身能力的认可,从而积极主动重返劳动力市场,并扭转“延长工作年限弥补劳动力不足”认知的被动局面。
⑻ 中国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现代人的结婚意愿和生育意愿越来越低,这也造成中国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老龄化的加快不只是现在的问题,未来几十年会面临更严重的结果。想要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国家需要出台相关政策保证年轻人的结婚意愿和生育意愿,完善各种福利让人愿意生孩子。
年轻人之所以存在生育意愿低下的原因无非是生活状态、经济条件较差,许多人纷纷说出“人间不值得”这样的悲观语录。只要让国民感受到充分的幸福感和满足感,那么人们就会提高生育意愿。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工作的养家糊口就让很多人自顾不暇,家庭不再是避风的港湾。家庭与工作无法得到平衡,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放弃家庭、专心于工作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让人们生活在当今社会可以感觉到愉悦和轻松,人们才会选择生育。
⑼ 如何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解决措施:
1、提高对老龄化问题的认识
要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强调中国人口 老龄化趋势加快的严峻性,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紧迫性,以及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的重要性,提高各级政府和领导的思想认识,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
2、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长期规划
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长期规划。我们提出 健康老龄化战略内涵,主要包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内容,这是对中国老龄工作的综合概括,是促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好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主体思路。具体建议是:
3、明确国家老龄工作的方向
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国家的五年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结合经济发展进程和城乡不同情况,精心设计和构筑中国老龄的工作体系,明确提出目标要求、工作重点、投入力度、检查标准。
4、落实到各地的发展计划中
要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把该地区老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根据国家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纳入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采取分工负责和齐抓共管方式,对老龄工作有管理、有服务、有措施、有检查。
5、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
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道路。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 区养老服务网络为辅助,公共福利设施养老手段为补充,社会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把老年人自身、家庭、社会和国家作用有机的组合起来,使之发挥出效用。具体建议是:
6、居家养老环境
为了使老年人起居方便,住宅设计要充分考虑方便老年人和满足老少户可分可合的需求,公共设施要安排方便老年人活动的场所,使得绝大多数老年人生活在自己的家庭里,继续发挥家庭养老功能,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完善具有尊老敬老传统的家庭养老体系。
7、加快社区老年服务建设
在城镇建设规划中,要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趋势,合理规划社区蓝图,使老年人能就近得到咨询、购物、清扫、陪伴、护理、紧急救护等各种服务,并为老年人学习、文体、康乐、交往等社会活动的需求提供条件,逐步建成适合城乡不同特点、多层次、多功能、多项目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体系。
8、适度发展公共养老的福利设施
对政府设立的敬老院等养老、安老机构和设施,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需要公共福利机构抚养的老人情况,政府要继续增加投入,努力改善设施条件,逐步提高居养水平。鼓励和扶持社会民办公共养老设施,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发展福利性公共养老设施,形成对家庭养护困难老人的救助保障体系。
9、健全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
要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城镇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相对独立的养老金经办机构,负责养老金的征收、给付、营运和管理,用发国债形式探索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保证全额按期予以支付。农村要逐步推行自我储蓄和家庭保障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并积极推进城乡养老、医疗方面的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逐步建立起城乡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
10、加大有关老年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
法律部门要坚决制裁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依法合理调整老年群体与其他群体、老年人之间的关系,加强民事调解工作,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稳定。
11、加快完善老年立法步伐
在2005年左右时间,国家要尽快出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济、老年人福利等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使老年人的生活获得切实保障,在2010年左右时间,制定出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法、新的老龄事业发展纲要等大部分老年法律法规,形成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基本法的老年法律体系。
(9)老龄化加剧解决方法扩展阅读:
1、为引起各国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视,1990年12月14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从1991年起每年的10月1日为“国际老年人日”。
2、1992年,第4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老龄问题宣言》,并决定将1999年定为“国际老年人年”。
3、2002年,第二次老龄化问题世界大会通过了《马德里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以回应21世纪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促进多年龄社会的发展。
4、2011年10月1日是“国际老年人日”。
5、由于2012年是《马德里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通过10周年纪念日,为了彰显这一即将到来的里程碑,2011年的“国际老年人日”主题被确定为“启动马德里+10:全球老龄化的机遇与挑战日增”。
⑽ 当今的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如何解决老龄化问题
现在的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解决老龄化问题势在必行。在我看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并加以宣传,推动相关政策的落实。
首先,国家应该大力宣传二胎政策,年轻人也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随着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年人比例变得越来越大,我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老年人的衣食出行都需要照顾,但是年轻人工作忙,护工人员也持续短缺,如何更好的照顾老人成为难题。而且,随着老年人的增加,国家所要提供的养老保险金也就相应增加,这也增加了国库的负担。同时,国家也需要年轻人去建设,老年人比例的上升也意味着国家的就业可能会面临越来越大的缺口。所以,国家应该大力支持二胎政策,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去生二胎。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年轻人的比例,减轻年轻人赡养老人的压力。同时,它也增加了市场活力,为国家提供了更多的人才。总结而言,二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老龄化问题。
再者,国家也应该适当的延迟退休年龄,给更多的老年人工作的权利。医疗条件的改善使人类寿命得以延长,五六十岁也将成为工作的好时机。比如医生这个职业,五六十岁的医生可能更有经验,更是国家所需要的人才。在这次疫情中,钟南山老先生展示出的能力也让我们信服。培养一名优秀的人才很不容易,我们也应该让他们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且,对于很多即将退休的老人而言,他们也不想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比起无所事事的老年生活,他们更喜欢这种奋斗的感觉。所以,在老龄化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我们应该让他们继续工作,让他们更好的为社会做贡献!
最后,中国的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但我们要选择相信国家、相信政府,我相信国家会制订出很好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