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蜂蜜的真假怎么辨别
最直观的五种辨别方法:闻、捏、滴纸、冰冻、拉丝
一、冰冻法:真蜜含糖量较高,含水量少。将其放入冰箱冷冻一晚后会出现结晶现象,但可以轻易用勺子盛起来。而如果是调制而成的假蜂蜜,冰冻一晚后你会发现放进去的”蜂蜜“已经被冻得和冰块差不多,无法用勺盛起。
二、滴纸法:将蜂蜜滴在卫生纸上,纸上的蜂蜜基本保持滴下后的初始形状,说明是真蜂蜜。如果滴在卫生纸上的蜂蜜渐渐全部渗开,说明此“蜂蜜”是调制而成的假蜜。特别说明:由于洋槐蜜的波美度是所有蜂蜜中最低的一个蜂蜜品种,所以不适用于本条测试方法。
三、拉丝法:真蜂蜜香甜可口,有黏稠糊嘴感,有轻微的淡酸味,后味悠长,品尝结晶块时牙咬即酥,含之即化。假蜂蜜仔细品尝有苦涩味或化学品怪味,无芳香味,结晶块咀嚼如砂糖,声脆响亮。放于手中揉捏会发现有较大颗粒状物体。但也并非有颗粒就是一定假蜜。特别说明:【结晶后的蜂蜜】结晶后的蜂蜜无论是用嘴偿还是用手捏都会出现极其颗粒状物体,虽然可以感觉到有颗粒状物体的存在。用手细揉会渗入皮肤,皮肤上不会出现突起物状结晶蜜;用嘴偿会很快被融化,不会出现如咀嚼白砂糖时的声响。【半液态状蜂蜜】无论是手细揉还是直接用嘴偿均不会出现任何颗粒头物体。
四、品捏法:真蜂蜜香甜可口,有黏稠糊嘴感,有轻微的淡酸味,后味悠长,品尝结晶块时牙咬即酥,含之即化。假蜂蜜仔细品尝有苦涩味或化学品怪味,无芳香味,结晶块咀嚼如砂糖,声脆响亮。放于手中揉捏会发现有较大颗粒状物体。但也并非有颗粒就是一定假蜜。特别说明:由于不同蜜种蜂蜜的蜜源不同,所以在花香味上有着不同的特点。例如洋槐花蜜的香味是淡淡的花香,油菜 花蜜有着一股动物脂肪油类的油腻味,五蓓子花蜜有着浓香味,桉树花蜜的香味更奇异(略带臭味)……所以如果你买到两瓶不同蜜的蜂蜜,但花香味极其相似,但色泽又有着明显的区别。那么只能说明你买到的蜂蜜是香精调和“蜜”。
五、闻其味:成熟的真蜂蜜气味纯正、自 然,有淡淡的植物花香味。浓缩蜜经过特殊处理,会失去这一特点。假蜂蜜闻起来有刺鼻异味或浓烈的水果糖味。特别说明:由于不同蜜种蜂蜜的蜜源不同,所以在花香味上有着不同的特点。例如洋槐花蜜的香味是淡淡的花香,油菜 花蜜有着一股动物脂肪油类的油腻味,五蓓子花蜜有着浓香味,桉树花蜜的香味更奇异(略带臭味)……所以如果你买到两瓶不同蜜的蜂蜜,但花香味极其相似,但色泽又有着明显的区别。那么只能说明你买到的蜂蜜是香精调和“蜜”。
如果有这方面的需要也可以通过名字后五位找到我们,好蜂蜜的承诺:30天包退,好蜂蜜就是这样任性!
‘贰’ 蜂蜜的鉴别
看
。真蜂蜜颜色看起来不是很清亮,呈白色、淡黄色或琥珀色,以浅黄色为佳;假蜂蜜色泽鲜艳,
一般呈浅黄或深黄色。真蜂蜜呈黏稠状,挑起可见柔性长丝,不断流;假蜂蜜有悬浮物或沉淀,挑起时滴流而下,有断流。
闻
。真蜂蜜有淡淡的花香,
假蜂蜜闻起来有刺鼻异味或水果糖味。
尝
。真蜂蜜香味醇正,口感微酸,黏嘴,结晶块牙咬即酥、含之即化;假蜂蜜有苦涩味或化学品怪味,
结晶块咀嚼如砂糖,嚼声脆响。
热水溶
。将蜂蜜放入热水中溶化,静置3~4
小时后如无沉淀发生,则为纯蜜、佳蜜。
清
。蜂蜜滴在白纸上,如果蜂蜜渐渐渗开,说明掺有蔗糖和水。掺有糖的蜂蜜其透明度较差,不清亮,蜜液混浊,花香味亦差。掺红糖的蜂蜜颜色偏深,掺白糖的蜂蜜颜色浅白。
滴黄酒
。掺有面粉、淀粉或玉米粉的蜂蜜,色泽较差,味道也不够甜。将少量蜂蜜放入杯中,加适量水煮沸,待冷却后滴入几滴黄酒摇匀,如果溶液变成蓝色或红色、紫色,说明蜂蜜中搀有淀粉类物质。
铁丝烙
。用烧红的铁丝插入蜂蜜中,如果铁丝上附有黏物,说明蜂蜜中有杂质;如果铁丝仍很光滑,说明蜂蜜不含杂质。
加酒精
。取1
份蜂蜜,加入2
份冷开水及4
份95%的酒精,混匀后放置一昼夜,如无杂质沉淀,说明蜂蜜品质纯正。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蜂蜜资料请访问:
http://www.maochiyu.com/category/m/fengmi
‘叁’ 怎样用纸巾识别蜂蜜
一、蜂蜜直接滴在纸巾上,如渐渐渗开,说明掺有糖水,蜂蜜质量较差;如果没有渗开,说明蜂蜜质量较好。
(3)用卫生纸蜂蜜真假鉴别方法扩展阅读:
蜂蜜的功效:
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滋养食品,也是最常用的滋补品之一,因此蜂蜜已经越来越受大家的欢迎。蜂蜜的成分除了葡萄糖、果糖之外还含有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1000克的蜂蜜含有2940卡的热量。
蜂蜜是糖的过饱和溶液,低温时会产生结晶,生成结晶的是葡萄糖,不产生结晶的部分主要是果糖。
蜂蜜的功效与作用:护肤美容、抗菌消炎、促进组织再生、促进消化、提高免疫力、促进长寿、改善睡眠、保肝作用、抗疲劳、促进儿童生长发育、保护心血管、润肺止咳等。
1、蜂蜜的功效一:护肤美容。
新鲜蜂蜜涂抹于皮肤上,能起到滋润和营养作用,使皮肤细腻、光滑、富有弹性。
用法:蜂蜜面膜;甘油蜂蜜面膜;蛋蜜膜;葡萄汁蜂蜜面膜;冬季皮肤干燥,可用少许蜂蜜调和水后涂于皮肤,可防止干裂,可用蜂蜜代替防裂膏。
2、蜂蜜的功效二:抗菌消炎、促进组织再生。
优质蜂蜜在室温下放置数年不会腐败,表明其防腐作用极强。实验证实,蜂蜜对链球菌、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等革兰阳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用法:在处理伤口时,将蜂蜜涂于患处,可减少渗出、减轻疼痛,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感染。
3、蜂蜜的功效三:促进消化。
研究证明,蜂蜜对胃肠功能有调节作用,可使胃酸分泌正常。动物实验证实,蜂蜜有增强肠蠕动的作用,可显着缩短排便时间。
用法:蜂蜜对结肠炎、习惯性便秘有良好功效,且无任何副作用。蜂蜜可使胃痛及胃烧灼感消失,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数值长高。患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人,常服用蜂蜜,也有辅助作用。
4、蜂蜜的功效四:提高免疫力。
蜂蜜中含有的多种酶和矿物质,发生协同作用后,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实验研究证明,用蜂蜜饲喂小鼠,可以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
用法:国外常用蜂蜜治疗感冒,咽喉炎,方法是一杯水加2匙蜂蜜和1/4匙鲜柠檬汁,每天服用3-4杯。
用法:蜂蜜最好使用40℃以下的温开水或凉开水稀释后服用。
‘肆’ 如何利用蜂蜜滴纸法鉴别蜂蜜真假
这种方法很简单,但是很有局限性,就是这种方法只能鉴别出蜂蜜的含水量的大小,对于蜂蜜的真假却是无能为力。那我们就看看蜂蜜的含水量,我们姑且先把市场上的蜂蜜分为4类,分别是假蜂蜜,浓缩蜜,天然成熟蜂蜜和天然未成熟蜂蜜,如果按照好坏来排名,那么应该是这样的排序天然成熟蜂蜜-天然未成熟蜂蜜-浓缩蜜-假蜂蜜。
我们用滴纸法依次鉴别这4种蜂蜜,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天然未成熟蜂蜜100%会浸透纸张,天然成熟蜂蜜会有部分会浸透纸张,剩下的浓缩蜜和假蜂蜜完全不会浸透纸张,对于这样的结果您是否会感到惊异。
这种鉴别方法其实就是鉴别蜂蜜的含水量,含水量的大小并不能显示出蜂蜜的真假,因为目前国内的蜂农生产的蜂蜜大部分都是天然未成熟蜂蜜,波美度很低,含水量大,一定会浸透纸张;成熟蜂蜜根据生产的季节和地区,有的波美度也并不高,所以即使是天然成熟蜂蜜,有的也会浸透纸张;至于剩下的两种蜂蜜,属于工业产品,含水量严格得到控制,绝对不会有浸透纸张的情况发生,所以这个滴纸法检测蜂蜜真假的鉴别结果并不完全可信
‘伍’ 怎样用餐巾纸来辨别蜂蜜真假
真假蜜之识别方法如下表:! 性状 真蜂蜜 合成蜜 外观鉴别 手指放在玻璃瓶后,看不清手指(龙眼蜂蜜),表面有少许气泡。 五指一清二楚,表面无气泡 气味及结晶 具特有植物的花香味,细致呈乳白色。因蜜源不同,结晶度不一。 特有香精味,不结晶 品尝 有特有花香味、口感甘润、生津回味久,结晶体入口即化。 无花香味,只有糖水味 冲热开水 香甜有酸味感 味甜,无酸味 理化检验 淀粉值高(>8U)
花粉粒多(每克蜂蜜>2000个) 淀粉值低或无
花粉粒少或无
‘陆’ 如何鉴别蜂蜜真假
我把常见的一些鉴定方法归纳了一下,把不借助仪器的“鉴定方法”拎出来,分析一下:
1、看颜色:真蜂蜜颜色呈透明或半透明色,所以看起来不是很清亮,呈白色、淡黄色或琥珀色,以浅淡色为佳。假蜂蜜由于是用白糖熬成或用糖浆冒充,故色泽鲜艳,一般呈浅黄或深黄色。
评:极品洋槐蜜呈水白色,越是清亮质量越高。蜂蜜的颜色由浅入深,分为白色、黄色、黄褐色、棕红色等几大类。深色蜜中,如枣花蜜、野菊花蜜呈黄褐色或棕红色,如荞麦蜜、桉树蜜、板栗蜜呈深琥珀色。假蜜是浅黄色或深黄色,但浅黄色和深黄色的蜜未必都是假蜜。
2、看形状:真蜂蜜呈黏稠液体,挑起可见柔性长丝,不断流。假蜂蜜有悬浮物或沉淀,黏度小,挑起时呈滴状下落,有断流。若蜂蜜极稀,容易流动,则可能是掺了水的。
评:拿一瓶麦芽糖来试一下,可见“柔性长丝”,且“不断流”,那麦芽糖算是蜂蜜吗?而至于“黏度小,挑起时呈滴状下落,有断流”,就不能作为假蜜的鉴定依据:一是这个技术“难题”早被造假者攻克;二是有些蜂场未成熟蜜,极稀,却应算作是蜂蜜,而不是假蜜,不过是质量次一些而已。而掺水的说法,更是误导,掺水做吗,让它更像假蜜?造假者有这么傻吗?
3、看标签:有一些蜂蜜产品的配料表中注明蔗糖、白糖、果葡糖浆等成分,而纯正的蜂蜜产品不允许加入这些物质。
评:更不靠谱了。你想造假者如果直接标明“假蜂蜜”岂不更好鉴别?那造假者有这么傻吗?造假者根本不标明这些成分,而标明这些成分的,标签上会写“蜂蜜膏”、“蜂蜜露”之类的。蜂蜜膏、蜂蜜露不等于蜂蜜,更不能把它们当假蜂蜜当头一棍,只能怪消费者不明白:掺入任何物质的蜂蜜都不能再叫蜂蜜,但可以叫蜂蜜膏、蜂蜜露。人家掺入其他物质了,人家没叫“蜂蜜”,你凭啥说人家是造假蜂蜜呢?
4、闻气味:真蜂蜜气味纯正、自然,有淡淡的植物花香味,而假蜂蜜闻起来有刺鼻异味或水果糖味。
评:荞麦蜜,有浓烈的刺激(臭)气味;椿树蜜,有椿花臭气味(类似于坏红薯)。这些可都是真蜂蜜。有人说我这样举例是抬杠,但多数人的鼻子却不能像猎犬那样灵敏,能清晰地分辨出什么是正常香味,什么是异样香味。浓缩蜜,基本上淡然无味,多数还有一些并不清香的怪味,那能把它们当假蜜吗?中国的蜂蜜市场,浓缩蜜占到90%以上呀!
5、尝口感:真蜂蜜香甜可口,有黏稠糊嘴感,有轻微的淡酸味,后味悠长,品尝结晶块时牙咬即酥,含之即化。假蜂蜜仔细品尝有苦涩味或化学品怪味,无芳香味,结晶块咀嚼如砂糖,声脆响亮。
评:浓缩蜜的口感也并不好,很多根本品不出来花香味,也没有悠长的后味。而对涩,也要具体分析,涩口可能假,而不涩喉的也可能假——蜂蜜含有生物碱,要涩喉才正常。至于结晶,也不是所有蜂蜜都结晶如砂糖。举个极端的例子,云南野坝子蜜,结晶粒粗,质地坚硬,有“云南硬蜜”之称,难道也被视为假蜜吗?
6、渗水法:将蜂蜜滴在卫生纸上,若纸上的蜂蜜渐渐渗开,说明掺有蔗糖和水。
评:未成熟蜜比较容易渗开,但不是假蜜;麦芽糖渗不开,却不是蜜。天然成熟蜜,不易渗水,优质蜜;浓缩蜜,不易渗水,劣质蜜;麦芽糖,不易渗水,不是蜂蜜;未成熟蜜,易渗水,真蜜(当然也是劣质蜜)。情况还是比较复杂的。
7、铁丝法:用烧红的铁丝插入蜜中,如果冒出来的是黑色的烟,则是掺了白糖;如果冒出来的是汽,且说明是真蜜。如果铁丝上附有黏物,说明掺有杂质;如铁丝上仍很光滑,说明没有杂质。
评:这种方法,后半句还可以试一下,但前半句就不靠谱了。烧红的铁丝插入蜜中,不管是汽是烟,会有多大的量?你能分辨得出来吗?当然,大片的烟和大团的汽是能分出来的,但一丝微弱的烟或气,你怎么能够清晰分辨?
8、结晶:真蜂蜜的结晶和假蜂蜜的沉淀很容易区分,真蜂蜜的结晶较为松软,用筷子很容易插入,而假蜂蜜则用筷子不容易插下去。蜂蜜的结晶,用手捻即化,含之即化;假蜂蜜的结晶块,手捻时磨手,有沙砾感,咀嚼如砂糖,生脆响亮。
评:有些蜂蜜结晶较粗,如乌桕蜜、芝麻蜜、桉树蜜;有些蜂蜜结晶较硬,如狼牙刺蜜、野坝子蜜、棉花蜜。我同样是找了一些稀奇古怪的蜜来作例,属于抬杠,但多少人能清晰地分出来“手捻即化”和“手捻磨手,有沙砾感”的不同。至于“咀嚼如砂糖,生脆响亮”也就描写得太夸张了。
其实假蜜的情况异常复杂,有全是糖浆的全假,有糖浆蜂蜜各半的半假,也少量糖浆的“微假”……而造假,也不仅仅是糖浆一种,仅依靠这些不借助仪器的手工鉴定,能辨别出来才真是见鬼呢!很多借助高端仪器都难以鉴定,你怎么可能用这种“一看二闻三尝”就辨出真假呢?所以,这种鉴定真假的方法,各位消费者看了一笑而过,当真了,难免不会被误导。
‘柒’ 怎样辨别蜜糖的真假
方法很多:
1.用手捻,粘手、发黏的是真蜂蜜,如果捻开后有颗粒、硌手、不发黏,说明糖的含量较多。
2.口尝鼻嗅。观察蜂蜜是否有油味或异味。一般质量好的蜂蜜味甜且具有清淡的与花香一致的气息,如果香气太浓郁,则有可能掺入香精,质量差的蜂蜜则带有苦味、涩味、酸味甚至臭味。
3.质量好的蜂蜜含水量少,黏稠性大,用消毒棒将蜂蜜挑起,蜂蜜会成丝状,极为绵长。含水量高的蜂蜜感觉很稀。
4.取蜂蜜滴在试纸或卫生纸上,观察蜜滴边缘有无水的渗润环。若是优质的高浓度蜜在蜜滴周边无水的渗润环;若蜜滴周边有渗润环,证明含有较高的水分。
5.观察蜂蜜上层是否有气泡,如果有,说明蜂蜜中水分大、浓度不够或存放时间太长,导致蜂蜜发酵,这样的蜜保存期短,容易坏。
6.很多人以为结晶的蜂蜜不好,其实,除了槐花蜜、枣花蜜等不易结晶外,多数加工后的蜂蜜在低温下都容易出现结晶现象,不结晶的反而可能是假蜜。
7.如果想吃当年的蜜,可以去蜂场购买,但最好选择本地蜂农,农贸市场和野外摆摊卖散装蜜的不可信。
‘捌’ 纸怎么鉴别蜂蜜真假
首先准备一张纸巾,然后放蜂蜜在纸巾上如果快速穿透纸巾就是假的,如果短时间没有穿透纸巾就是真的,这只是其中一种辨别方法。
‘玖’ 真蜂蜜怎么鉴别
1、凉水鉴别法
准备一个玻璃瓶子或矿泉水瓶,先取一勺蜂蜜加入瓶子里,再倒入1/3自来水或者凉开水,盖好瓶盖使劲摇晃瓶子一会,静置观察:如果瓶子里的蜂蜜水顶层出现大量泡沫,而且泡沫久久不消退,打开瓶盖时还有气体冲出,可以鉴定为真蜂蜜。如果没有上述的现象就是假蜂蜜,假蜂蜜在强烈摇晃后的液体会很清澈,而真蜂蜜会变得浑浊。泡沫的多少跟蜂蜜与水的比例有关,加的蜂蜜越多泡沫就越多。
2、热水鉴别法
用40-60度的热水冲稀,真蜂蜜会产生酸味,口感是香甜中夹杂着微酸。假蜂蜜的口感没任何变化,始终只有一股甜味,除了甜还是甜。
二、拉丝鉴别法
真蜂蜜呈黏稠液体,挑起可见柔性长丝,不断流。假蜂蜜有悬浮物或沉淀,黏度小,挑起时呈滴状下落,有断流。在暴晒后真蜂蜜变稀薄,而假蜂蜜无变化或更黏稠。若蜂蜜极稀,容易流动,密度不一致,则可能是掺了水的,如下图我自己拍的,细细的流水柱子就是拉丝的蜂蜜。
三、气泡鉴别法
此方法跟上面的拉丝鉴别法有所不同,就是不用倒出来,直接使劲摇晃瓶子几下,能产生大量细小气泡的,就是真蜂蜜,不能产生大量气泡的就是假蜂蜜。原理就是真蜂蜜里含有一种蛋白质叫葡萄糖氧化酶,会分解出不稳定的过氧化氢,在摇晃下容易分解出氧气而产生气泡。假蜂蜜含有这种蛋白质很少或者没有,气泡鉴别法适用于液态的蜂蜜。
另外这个气泡其实是蜂蜜自身带的一种天然杀菌和防腐剂,这也是为什么纯天然无添加蜂蜜能常温保存几年不坏的真正原因了
四、结晶鉴别法
除了少部分蜂蜜不易结晶外,大部分蜂蜜会在气温14度以下开始慢慢结晶。在冬天天气冷的时候,蜂蜜放在室内看到结晶现象,在夏天我们可以把蜂蜜放进冰箱冷藏,观察是否有结晶,能结晶的可以肯定是真蜂蜜。
真蜂蜜的结晶柔软、细腻、均匀,用手捏沙粒感易化。有的假蜂蜜也会出现类似结晶物,其实这是沉淀物不是结晶,用手捏有沙粒感会硌手不融化。
‘拾’ 怎样鉴别真假蜂蜜
网络上流传的那些鉴定假蜜的方法很不靠谱,它又不仅不能鉴别出假蜜,还故意误导消费者。而这不仅止于网络,又有媒体将这些方法搬到报纸上,危害巨深,流毒甚广。很有必要对这些鉴定方法,逐一清理,以正本清源,给消费者提个醒。
我把常见的一些鉴定方法归纳了一下,把不借助仪器的“鉴定方法”拎出来,分析一下:
1、看颜色:真蜂蜜颜色呈透明或半透明色,所以看起来不是很清亮,呈白色、淡黄色或琥珀色,以浅淡色为佳。假蜂蜜由于是用白糖熬成或用糖浆冒充,故色泽鲜艳,一般呈浅黄或深黄色。
评:极品洋槐蜜呈水白色,越是清亮质量越高。蜂蜜的颜色由浅入深,分为白色、黄色、黄褐色、棕红色等几大类。深色蜜中,如枣花蜜、野菊花蜜呈黄褐色或棕红色,如荞麦蜜、桉树蜜、板栗蜜呈深琥珀色。假蜜是浅黄色或深黄色,但浅黄色和深黄色的蜜未必都是假蜜。
2、看形状:真蜂蜜呈黏稠液体,挑起可见柔性长丝,不断流。假蜂蜜有悬浮物或沉淀,黏度小,挑起时呈滴状下落,有断流。若蜂蜜极稀,容易流动,则可能是掺了水的。
评:拿一瓶麦芽糖来试一下,可见“柔性长丝”,且“不断流”,那麦芽糖算是蜂蜜吗?而至于“黏度小,挑起时呈滴状下落,有断流”,就不能作为假蜜的鉴定依据:一是这个技术“难题”早被造假者攻克;二是有些蜂场未成熟蜜,极稀,却应算作是蜂蜜,而不是假蜜,不过是质量次一些而已。而掺水的说法,更是误导,掺水做吗,让它更像假蜜?造假者有这么傻吗?
3、看标签:有一些蜂蜜产品的配料表中注明蔗糖、白糖、果葡糖浆等成分,而纯正的蜂蜜产品不允许加入这些物质。
评:更不靠谱了。你想造假者如果直接标明“假蜂蜜”岂不更好鉴别?那造假者有这么傻吗?造假者根本不标明这些成分,而标明这些成分的,标签上会写“蜂蜜膏”、“蜂蜜露”之类的。蜂蜜膏、蜂蜜露不等于蜂蜜,更不能把它们当假蜂蜜当头一棍,只能怪消费者不明白:掺入任何物质的蜂蜜都不能再叫蜂蜜,但可以叫蜂蜜膏、蜂蜜露。人家掺入其他物质了,人家没叫“蜂蜜”,你凭啥说人家是造假蜂蜜呢?
4、闻气味:真蜂蜜气味纯正、自然,有淡淡的植物花香味,而假蜂蜜闻起来有刺鼻异味或水果糖味。
评:荞麦蜜,有浓烈的刺激(臭)气味;椿树蜜,有椿花臭气味(类似于坏红薯)。这些可都是真蜂蜜。有人说我这样举例是抬杠,但多数人的鼻子却不能像猎犬那样灵敏,能清晰地分辨出什么是正常香味,什么是异样香味。浓缩蜜,基本上淡然无味,多数还有一些并不清香的怪味,那能把它们当假蜜吗?中国的蜂蜜市场,浓缩蜜占到90%以上呀!
5、尝口感:真蜂蜜香甜可口,有黏稠糊嘴感,有轻微的淡酸味,后味悠长,品尝结晶块时牙咬即酥,含之即化。假蜂蜜仔细品尝有苦涩味或化学品怪味,无芳香味,结晶块咀嚼如砂糖,声脆响亮。
评:浓缩蜜的口感也并不好,很多根本品不出来花香味,也没有悠长的后味。而对涩,也要具体分析,涩口可能假,而不涩喉的也可能假——蜂蜜含有生物碱,要涩喉才正常。至于结晶,也不是所有蜂蜜都结晶如砂糖。举个极端的例子,云南野坝子蜜,结晶粒粗,质地坚硬,有“云南硬蜜”之称,难道也被视为假蜜吗?
6、渗水法:将蜂蜜滴在卫生纸上,若纸上的蜂蜜渐渐渗开,说明掺有蔗糖和水。
评:未成熟蜜比较容易渗开,但不是假蜜;麦芽糖渗不开,却不是蜜。天然成熟蜜,不易渗水,优质蜜;浓缩蜜,不易渗水,劣质蜜;麦芽糖,不易渗水,不是蜂蜜;未成熟蜜,易渗水,真蜜(当然也是劣质蜜)。情况还是比较复杂的。
7、铁丝法:用烧红的铁丝插入蜜中,如果冒出来的是黑色的烟,则是掺了白糖;如果冒出来的是汽,且说明是真蜜。如果铁丝上附有黏物,说明掺有杂质;如铁丝上仍很光滑,说明没有杂质。
评:这种方法,后半句还可以试一下,但前半句就不靠谱了。烧红的铁丝插入蜜中,不管是汽是烟,会有多大的量?你能分辨得出来吗?当然,大片的烟和大团的汽是能分出来的,但一丝微弱的烟或气,你怎么能够清晰分辨?
8、结晶:真蜂蜜的结晶和假蜂蜜的沉淀很容易区分,真蜂蜜的结晶较为松软,用筷子很容易插入,而假蜂蜜则用筷子不容易插下去。蜂蜜的结晶,用手捻即化,含之即化;假蜂蜜的结晶块,手捻时磨手,有沙砾感,咀嚼如砂糖,生脆响亮。
评:有些蜂蜜结晶较粗,如乌桕蜜、芝麻蜜、桉树蜜;有些蜂蜜结晶较硬,如狼牙刺蜜、野坝子蜜、棉花蜜。我同样是找了一些稀奇古怪的蜜来作例,属于抬杠,但多少人能清晰地分出来“手捻即化”和“手捻磨手,有沙砾感”的不同。至于“咀嚼如砂糖,生脆响亮”也就描写得太夸张了。
其实假蜜的情况异常复杂,有全是糖浆的全假,有糖浆蜂蜜各半的半假,也少量糖浆的“微假”……而造假,也不仅仅是糖浆一种,仅依靠这些不借助仪器的手工鉴定,能辨别出来才真是见鬼呢!很多借助高端仪器都难以鉴定,你怎么可能用这种“一看二闻三尝”就辨出真假呢?所以,这种鉴定真假的方法,各位消费者看了一笑而过,当真了,难免不会被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