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环境可靠性检测都包含哪些内容
环境可靠性一般包含气候环境可靠性和机械环境可靠性两类。
气候环境可靠性的影响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雨水、盐雾、气压等方面的影响。气候环境可靠性测试项目主要有:高温测试、低温测试、快速温变测试、冷热冲击测试、恒定湿热测试、交变湿热测试、温湿度组合循环测试、光老化测试、防水测试、防尘测试、盐雾测试、低气压测试等。
机械环境可靠性测试项目主要有:振动测试、机械冲击测试、碰撞测试、跌落测试。
另外包括综合性的环境可靠性测试:综合环境测试,如温度+湿度+振动三因素相结合的测试。
温湿度实验箱
图为环境可靠性实验室中温湿度测试设备。
‘贰’ 请问货架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是那个机构啊
国内只专业做货架检测的叫稳图WESAFE,您这边可以看下。相关的货架安全规范及检测技术都非常完善,只能帮你到这了。
‘叁’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一)
第一章 总 则
第1.0.1条 为正确鉴定民用建筑的可靠性,加强对已有建筑物的安全与合理使用的技术管理,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在下列情况下的检查与鉴定。
1建筑物的安全鉴定(其中包括危房鉴定及其它应急鉴定)。
2建筑物使用功能鉴定及日常维护检查。
3建筑物改变用途、改变使用条件或改造前的专门鉴定。
第1.0.3条 地震区、特殊地基土地区或特殊环境中的民用建筑的可靠性鉴定,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2.1 术语
第2.1.1条 已有建筑物existing building
已建成二年以上且已投入使用的建筑物。
第2.1.2条 已有结构existing structure
已有建筑物中的承重结构及其相关部分的总称。
第2.1.3条 结构适修性repair-suitability of structure
残损的或承载能力不足的已有结构适于采取修复措施所应具备的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的总称。
第2.1.4条 鉴定单元appraiser system
根据被鉴定建筑物的构造特点和承重体系的种类,而将该建筑物划分成一个或若干个可以独立进行鉴定的区段,每一区段为一鉴定单元。
第2.1.5条 子单元sub-system
鉴定单元中细分的单元,一般可按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结构和围护系统划分为三个子单元。
第2.1.6条 构件member
子单元中可以进一步细分的基本鉴定单位。它可以是单件、组合件或一个片段。
第2.1.7条 主要构件dominant member
其自身失效将导致相关构件失效,并危及承重结构系统工作的构件。
第2.1.8条 一般构件common member
其自身失效不会导致主要构件失效的构件。
第2.1.9条 一种构件kindred member
一个鉴定单元中,同类材料、同种结构型式的全部构件的集合。
第2.1.10条 相关构件
与被鉴定构件相连接或以它为承托的构件。
第2.1.11条 构件检查项目
针对影响构件可靠性的因素所确定的调查、检测或验算项目。
第2.1.12条 子单元检查项目
针对影响子单元可靠性的因素所确定的调查、检测或验算项目。
2.2 符号
第2.2.0条 R—结构构件的抗力;
S—结构构件的作用效应;
γ0—结构重要性系数;
l0—受弯构件计算跨度;
lc—受压构件计算长度;
ls—空间结构的短向计算跨度;
H—柱、框架或墙的总高;
Hi—多层或高层房屋第i层层间高度;
W—受弯构件的挠度;
Δ—柱、框架或墙的顶点水平位移值;
δ—构件测弯矢高。
au、bu、cu、—构件或其检查项目的安全性等级;
Au、Bu、Cu、Du—子单元或其中某组成部分的安全性等级;
Asu、Bsu、Csu、Dsu—鉴定单元安全性等级;
as、bs、cs—构件或其检查项目的使用性等级;
As、Bs、Cs—子单元或其中某组成部分的使用性等级;
Ass、Bss、Css—鉴定单元使用性等级;
a、b、c、d—构件可靠性等级;
A、B、C、D—子单元可靠性等级;
Ⅰ、Ⅱ、Ⅲ、Ⅳ—鉴定单元可靠性等级;
A′r、B′r、C′r、D′r—子单元或其中某组成部分的适修性等级;
Ar、Br、Cr、Dr—鉴定单元适修性等级。
第3章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3.1 鉴定分类
第3.1.1条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可分为安全性鉴定和正常使用性鉴定。
1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可靠性鉴定:
1)建筑物大修前的全面检查;
2)重要建筑物的定期检查;
3)建筑物改变用途或使用条件的鉴定;
4)建筑物超过设计基准期继续使用的鉴定;
5)为制订建筑群维修改造规划而进行的普查。
2在下列情况下,可仅进行安全性鉴定:
1)危房鉴定及各种应急鉴定;
2)房屋改造前的安全检查;
3)临时性房屋需要延长使用期的检查;
4)使用性鉴定中发现的安全问题。
3在下列情况下,可仅进行正常使用性鉴定:
1)建筑物日常维护的检查;
2)建筑物使用功能的鉴定;
3)建筑物有特殊使用要求的专门鉴定。
3.2 鉴定程序及其工作内容
第3.2.1条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应按下列框图规定的程序(图3.2.1)进行。
图3.2.1:鉴定程序
第3.2.2条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的目的、范围和内容,应根据委托方提出的鉴定原因和要求,经初步调查后确定。
第3.2.3条 初步调查宜包括下列基本工作内容:
1)图纸资料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设计计算书、设计变更记录、施工图、施工及施工变更记录、竣工图、竣工质检及验收文件(包括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定点观测记录、事故处理报告、维修记录、历次加固改造图纸等。
2)建筑物历史如原始施工、历次修缮、改造、用途变更、使用条件改变以及受灾等情况。
3)考察现场按资料核对实物调查建筑物实际使用条件和内外环境、查看已发现的问题、听取有关人员的意见等。
4)填写初步调查表(格式如本标准附录A所示)。
5)制定详细调查计划及检测、试验工作大纲并提出需由委托方完成的准备工作。
第3.2.4条 详细调查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下列工作内容:
1结构基本情况勘查:
1)结构布置及结构形式;
2)圈梁、支撑(或其他抗侧力系统)布置;
3)结构及其支承构造;构件及其连接构造;
4)结构及其细部尺寸,其他有关的几何参数。
2结构使用条件调查核实:
1)结构上的作用;
2)建筑物内外环境;
3)使用史(含荷载史);
3地基基础(包括桩基础)检查:
1)场地类别与地基土(包括土层分布及下卧层情况);
2)地基稳定性(斜坡);
3)地基变形,或其在上部结构中的反应;
4)评估地基承载力的原位测试及室内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5)基础和桩的工作状态(包括开裂、腐蚀和其它损坏的检查);
6)其它因素(如地下水抽降、地基浸水、水质、土壤腐蚀等)的影响或作用。
4材料性能检测分析:
1)结构构件材料;
2)连接材料;
3)其它材料。
5承重结构检查:
1)构件及其连接工作情况;
2)结构支承工作情况;
3)建筑物的裂缝分布;。
4)结构整体性;
5)建筑物侧向位移(包括基础转动)和局部变形;。
6)结构动力特性。
6围护系统使用功能检查。
7易受结构位移影响的管道系统检查。
第3.2.5条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评级的层次、等级划分以及工作步骤和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全性和正常使用性的鉴定评级,应按构件、子单元和鉴定单元各分三个层次。每一层次分为四个安全性等级和三个使用性等级,并应按表3.2.5规定的检查项目和步骤,从第一层开始,分层进行: 层次
一
二
三
层名
构件
子单元
鉴定单元
安
全
性
鉴
定
等级
au、bu、cu、
Au、Bu、Cu、Du
Asu、Bsu、Csu、Dsu
地基
基础
—
按地基变形或承
载力、地基稳定性
(斜坡)等检查项目
评定地基等级
地基
基础
评级
鉴定单元安全性
评级
按同类材料构件
各检查项目评定单
个基础等级
每种基础评级
上部
承重
结构
按承载能力、构
造、不适于继续承载
的位移或残损等检
查项目评定单个构
件等级
每种构件评级
上部
承重
结构
评级
结构侧向位移评
级
—
按结构布置、支
撑、圈梁、结构间连
系等检查项目评定
结构整体性等级
围护系统
承重部分
按上部承重结构检查项目及步骤评定围护系
统承重部分各层次安全性等级
正
常
使
用
性
鉴
定
au、bu、cu、
Au、Bu、Cu、Du
Asu、Bsu、Csu、Dsu
地基
基础
—
按上部承重结构和围护
系统工作状态评估地基基
础等级
上部承
重结构
按位移、裂缝、风
化、锈蚀等检查项目
评定单个构件等级
每种构件评级
上部承
重结构
评级
鉴定单元正常使
用性评级
结构侧向位移评
级
围护系
统功能
—
按屋面防水、吊
顶、墙、门窗、地下防
水及其他防护设施
等检查项目评定围
护系统功能等级
围护系
统评级
按上部承重结构检查项目及步骤评定
围护系统承重部分各层次使用性等级
可
靠
性
鉴
定
等级
a、b、c、d
A、B、C、D
Ⅰ、Ⅱ、Ⅲ、Ⅳ
地基基础
以同层次安全性和正常使用性评定结果并列
表达,或按本标准规定的原则确定其可靠性等级
鉴定单元可靠性
评级
上部承重
结构
围护系统
注:
表中地基基础包括桩基和桩
1)根据构件各检查项目评定结果,确定单个构件等级;
2)根据子单元各检查项目及各种构件的评定结果,确定子单元等级;
3)根据各子单元的评定结果,确定鉴定单元等级。
2各层次可靠性鉴定评级,应以该层次安全性和正常使用性的评定结果为依据综合确定。每一层次的可靠性等级分为四级。
3当仅要求鉴定某层次的安全性或正常使用性时,检查和评定工作可只进行到该层次相应程序规定的步骤。
第3.2.6条 在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过程中,若发现调查资料不足,应及时组织补充调查。
第3.2.7条 民用建筑适修性评估,应按每种构件、每一子单元和鉴定单元分别进行,且评估结果应以不同的适修性等级表示。每一层次的适修性等级分为四级。
第3.2.8条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工作完成后,应提出鉴定报告。鉴定报告的编写应符合本标准第11章的要求。
3 .3 鉴定评级标准
第3.3.1条 民用建筑安全性鉴定评级的各层次分级标准,应按表3.3.1的规定采用。
安全性鉴定分级标准
表3.3.1
层次
鉴定对象
等级
分级标准
处理要求
一
单个构件或其
检查项目
au
安全性符合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
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不必采取措施
bu
安全性略低于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
尚不显着影响承载能力
可不采取措施
cu
安全性不符合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
显着影响承载能力
应采取措施
安全性极不符合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
已严重影响承载能力
必须及时或立即
采取措施
二
子单元的检查
项目
Au
安全性符合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
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不必采取措施
Bu
安全性略低于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
尚不显着影响承载能力
可不采取措施
Cu
安全性不符合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
显着影响承载能力
应采取措施
Du
安全性极不符合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
已严重影响承载能力
必须及时或立即
采取措施
子单元中的每
种构件
Au
安全性符合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
不影响整体承载
不必采取措施
Bu
安全性略低于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
尚不显着影响整体承载
可能有极个别构
件应采取措施
Cu
安全性不符合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
显着影响整体承载
应采取措施,且
可能有个别构件必
须立即采取措施
Du
安全性极不符合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
已严重影响整体承载
必须立即采取措
施
子单元
Au
安全性符合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
不影响整体承载
可能有个别一般
构件应采取措施
Bu
安全性略低于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
尚不显着影响整体承载
可能有极少数构
件应采取措施
Cu
安全性不符合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
显着影响整体承载
应采取措施,且
可能有极少数构件
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Du
安全性极不符合本标准对Au级的要求,
严重影响整体承载
必须立即采取措
施
三
鉴定单元
Asu
安全性符合本标准对Asu级的要求,
不影响整体承载
可能有极少数一
般构件应采取措施
Bsu
安全性略低于本标准对Asu级的要求,
尚不显着影响整体承载
可能有极少数构
件应采取措施
Csu
安全性不符合本标准对Asu级的要求,
显着影响整体承载
应采取措施,且
可能有少数构件
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Dsu
安全性严重不符合本标准对Asu级的要求,
严重影响整体承载
必须立即采取措
施
注:
1.本标准对au级、Au级及Asu级的具体要求以及对其它各级不符合该要求的允许程度,分别由本标准第4章、第6章及第8章给出;
2.表中关于“不必采取措施”和“可不采取措施”的规定,仅对安全性鉴定而言,不包括正常使用性鉴定所要求采取的措施;
第3.3.2条 民用建筑正常使用鉴定评级的各层次分级标准,应按表3.3.2的规定采用。
‘肆’ 仓库货架验收的标准是什么
仓库货架在交货时到底该怎么验收呢?这个问题始终是不少客户心中大大的疑问
第一步:确认收到的货架是否数量按订单的交货,各种配件齐全,颜色对样品,包装符合要求
第二步:货架整体安装精度检测:
1、货架片垂直偏差不大于10mm;
2、同层横梁高度偏差±10mm;
3、相邻货架片立柱底部中心距偏差±2mm;
4、同一巷道同列货架片错位偏差不大于5mm;
第三步:货架制造精度检测
1、采用进口数控机床冲制滚轧成型的立柱,首尾孔误差±2mm
2、在满载荷时,立柱内外侧弯度应小于H/1000,横梁载荷挠度应小于L/250;
3、货架刚性和强度符合机械行业标准GB/5323-91;
4、货架焊接工艺参照国家标准执行,无脱焊、虚焊现象,每个焊接部位均人工去焊渣及飞溅物;
第四步:表面处理工艺
黑坯-除去表面脏物--化学除锈--磷化--喷塑--流平固化--包装检验入库
涂层厚度60微米
关于这些问题还是先了解再去做,或者咨询锐记货架何森等方式
‘伍’ 仓库货架验收的标准是什么
摘要 仓库货架验收第一:确认收到的货架是否数量按订单的交货,各种配件齐全,颜色对样品,包装符合要求。
‘陆’ 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与评估的一般方法
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与评估的一般方法主要有三种:传统经验法、实用鉴定法和概率法。
其中,传统经验法,主要以原设计规范为依据,是按个人经验观察及计算结果来评估结构可靠性的一种经验方法。其特点是荷载计算以实际调查为准,材料取值以经验评定为依据,对原设计采用的规范依据、理论计算、计算图形加以分析,判定其与实际结构是否相符,是否可靠。这种方法主要是凭借专家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对结构可靠性做宏观评价,其具有鉴定程序少、花费低、方法简单、速度快等特点。但结构比较粗糙保守,与专家的水平密切相关。
实用鉴定法,是在传统经验法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检测手段和试测技术,对结构材料强度等实测值进行分析和计算,按规范要求进行综合性鉴定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初步分析事故原因的基础上,进行详细调查、材料试验和结构检验。然后逐项评价、综合评定,对建筑物作出较准确的鉴定。这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比较广,且有效性较高,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可靠性鉴定方法。
概率法,是运用概率和数理统计原理,采用非定值统计规律,对结构的可靠性进行鉴定。其是将结构抗力和作用效应之间建立一定的数量关系。只要计算出失效概率,也就能得出建筑物的可靠度。但失效概率是建立在大量统计数据基础上的,而建筑物事故鉴定事先恰恰缺乏这些资料的收集,因而概率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柒’ 穿梭车货架能承重多重的货物
穿梭式货架系统是由货架、台车以及叉车组成的高密度储存系统,这种高效率的储存方式是为了提高仓库空间的利用率,为客户带来的全新存储选择!
载重大概1-1.5吨,适用范围:
1、多量少样:食品、饮品、化工、烟草等单品种批量大,品项相对单一的行业
2、冷库作业:减少低温作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作业安全性
3、 期限管理:对物品批次有严格要求,需要先进先出作业管理的仓库
4、增加库容:存储空间有限,需要最大化利用空间的仓库
‘捌’ 货架安全检查项目有哪些
1、从货架的表面维护来看。货架在仓库中,特别是中小仓库中,不确定的因素居多,容易受到很多的干扰而出现表面的问题。如,潮湿,生锈,灰尘等。如果货架出现脱皮以及生锈的问题,应该及时的将这些地方处理下,进行保护漆的喷涂处理,把这些部分处理均匀,预防二次问题的出现。同时,仓库做好及时的有针对性的通风等处理,保持一定的空气流动,以预防过度的潮湿或者其他情况发生。同时,落在货架上灰尘等也是维护的一项必做的事情,灰尘不仅容易污染产品,而且对货架的使用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如对货架的上标牌,或者的固定零部件的污染以及管理人员的操作等造成麻烦,在不严重的时候应及时有效的清理。
2、从货架的物理防护上进行维护。这种维护主要表现在让货架在合理的承重内运行,避免不必要的货架安全的问题的发生等。尤其是仓储货架,每种类型都要自己的设计标准,承重范围都有限制。在实际的使用中应该遵循这种要求,尽量的不要超出标准,避免货架出现的变形以及其他的自身安全问题等。要遵循货架底重上轻的原则,即底层放重物,高层放轻物。此外,对待货架,一定的时候场合要采取必要的防创措施,以预防物理上的意外破坏的发生。如防撞网、防撞栏等的设置。
3、从日常细节上的货架维护。细节上的维护往往起到关键的效果。货架这东西往往表面上看不到为什么问题,注重细节上的搭理,可以避免很多问题的出现。以人为本,日常操作应该严格按照指定好的仓储管理的规范从事,做到制度规范,操作规范,细节规范。避免出现轻视、侥幸的管理问题。
‘玖’ 维护货架应检查哪些内容
货架的维护检查可以保证货架的安全使用,甚至是延长货架的使用寿命,下面,苏州柯瑞德货架总结了维护货架检查的八项内容:
1.检查货架螺栓连接的松紧。
2.检查横梁与立柱连接处,是否有损坏现象。
3.检查导轨的弯曲变形成度和通道两端导轨的相平度。
4.检查牛腿变形程度,是否有开裂现象、是否与地面相平。
5.检查护柱的情况,是否有损坏情况。
6.检查货架零部件表面是否有刮痕等等。
7.检查货架的稳定性,检验其受力的稳定性。
8.检查货架的垂直度,看看是否有倾斜现象。
‘拾’ 测验的可靠性体验在什么方面
1、可靠性测试是什么?
为了评价分析电子产品可靠性而进行的试验称为可靠性试验。对于不同的产品,为了达到不同的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可靠性试验方法。可靠性测试:也称产品的可靠性评估,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产品在设计、应用过程中,不断经受自身及外界气候环境及机械环境的影响,而仍需要能够正常工作,这就需要以试验设备对其进行验证,这个验证基本分为研发试验、试产试验、量产抽检三个部分。可靠性试验包括:老化试验、温湿度试验、气体腐蚀试验、机械振动试验、机械冲击试验、碰撞试验和跌落试验、防尘防水试验以及包装压力试验等多项环境可靠性试验。
2、可靠性试验有多种分类方法
1. 如以环境条件来划分,可分为包括各种应力条件下的模拟试验和现场试验;
2. 以试验项目划分,可分为环境试验、寿命试验、加速试验和各种特殊试验;
3. 若按试验目的来划分,则可分为筛选试验、鉴定试验和验收试验;
4. 若按试验性质来划分,也可分为破坏性试验和非破坏性试验两大类。
5. 但通常惯用的分类法,是把它归纳为五大类:A. 环境试验B. 寿命试验C. 筛选试验D. 现场使用试验E. 鉴定试验 1. 环境试验是考核产品在各种环境(振动、冲击、离心、温度、热冲击、潮热、盐雾、低气压等)条件下的适应能力,是评价产品可靠性的重要试验方法之一。
3、可靠性测试标准
可靠性试验
1.温度下限工作试验:受试样品先加电运行测试程序进行初试检测。在受试样品不工作的条件下,将箱内温度 逐渐降到0℃,待温度稳定后,加电运行测试程序5h,受试样品功能与操作应正常,试验完后,待箱温度回到室温,取出样品,在正常大气压下恢复2h。
推荐检验标准:受试样品功能与操作应正常,外观无明显偏差。
2.低温储存试验 将样品放入低温箱,使箱温度降到-20℃,在受试样品不工作的条件下存放16h,取出样 品回到室温,再恢复2h,加电运行测试程序进行最后检验,受试样品功能与操作应正常,外观无明显偏差。 为防止试验中受试样品结霜和凝露,允许将受试样品用聚乙稀薄膜密封后进行试验,必 要时还可以在密封套内装吸潮剂。
推荐检验标准:受试样品功能与操作应正常,外观无明显偏差。
3.温度上限工作试验 受试样品先进行初试检测。在受试样品不工作的条件下,将箱温度逐渐升到40℃,待温 度稳定后,加电运行系统诊断程序5h,受试样品功能与操作应正常,试验完后,待箱温度回到室温,取出样品,在正常大气压下恢复2h。
推荐检验标准:受试样品功能与操作应正常,外观无明显偏差。
4.高温储存试验 将样品放入高温箱,使箱温度升到55℃,在受试样品不工作的条件下存放16h,取出样 品回到室温,恢复2h。
推荐检验标准:受试样品功能与操作应正常,外观无明显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