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网络信息评估方法有哪些
1. 权重评估分析法:
1.1 信息来源评估
一条信息是大媒体公布的还是小道消息,是知名人物说的还是小角色。
是在有https的网站上的内容还是http网站上的。
一般事件大网站,权威媒体一般是比较准确的。
1.2 专业评估
非专业人士如果发表专业领域的看法,笑笑就可以了,别当真。
如果是和专业人士观点背道而驰,那么非专业人士很可能就是在胡搅蛮缠。
你想想看对方和你一样都是不懂这个专业的,怎么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3 能力评估
如果一个人教你做了一件他自己都没做成的事情,你就要值得怀疑。大部分情况下是骗子,少部分情况下是迫于一些现实原因没法完成。
如果一个人本身就混的不成功,来传授“成功”的秘诀,十有八九是这个人想推销“成功学”骗钱。如这个人十分成功,那可能还真是“成功学”(虽然你不一定用得上)。
这里答主有一个正面例子:Ray Dalio,桥水投资的创始人。身价 $18.1 billion 美金
Ray Dalio - Wikipediaen.wikipedia.org
做了一个成功学的短视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9XGUpQZY38www.youtube.com
身价不是上亿美金,不要谈什么狗屁“成功学”。
虽然答主认为这没啥用处,如果各位真想用“鸡汤”找回点信心,去看名人传记,或者这些当代名人的“言论”,会比“职业鸡汤作家”更加接近现实。
2.4 机会成本评估
主要看一个人的时间有多值钱。
这里是考虑机会成本,也就是信息来源的作者如果不去干这件事,他能赚多少钱,而不是他有多少钱!
如果一个人十分繁忙,还在百忙之间来发表评论。那说明可能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
如果结论并没有对其自身利益产生影响,很可能是这个人真的想给大众一个真理。
一个靠写营销文赚钱的和一个名校博士/企业高管,都发表了对一个事件的看法,你觉得应该相信谁?
名校博士/企业高管如果不写文章对他来说毫无影响,用这些时间去工作可以赚得比写文章多得多的回报。之所以这么做,如果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就是真的想传播一下真理。
而营销文不一样, 如果不写,他们就没有工资,所以观点切实的影响了他们的利益。这时候就不要去相信这些观点。(当然不排除某些“用爱发电”的营销号)
2. 逻辑推理分析法
2.1 权威例外&结论利益评估
一般来说权威是准确的,但当这些内容影响到了他们自身利益的时候,他们一般不会说实话和真话。而是用“官话”搪塞或者蒙蔽一些事实,断章取义。
大多数人是理性的动物,是靠利益驱动的。
要会判断两个相反的结论对谁有好处。
屁股决定脑袋,尤其是对一些活在上流社会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他们说得大部分话首先会考虑对自己有没有影响。
如果有影响,他们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观点。
如果没影响,他们会选择较为“正确”的观点,这里的“正确”大部分情况指政治正确。
2.2 影响力原因
很多人喜欢用人数衡量一个人是否权威。有一定道理,但不绝对。
首先要看粉丝是为什么来的,娱乐明星,或者节目主持人,一般粉丝都是因为,颜值,名气而来的,而非这个人有多么专业。所以在科学问题上不要相信这些人的言论,也不要去听信他们对于一些技术,社会问题的解释。
2.2 验证困难性
很多观点有验证困难性。这要归结到一个比较常见的逻辑语句 “→”
比如:事件A→事件B
如果事件A没有发生,那么B无论发不发生,逻辑都是自洽的。
验证建立在事件A几乎不可能发生,或者很难判断A发生了,这种验证就是无效的。
或者是B事件没法精确验证
比如:转发这条说说,就能有好运。
怎么样判断你有没有“好运”就是没法精确验证的事情。
或者是B时间永远正确/在你所能见到的时间尺度上永远正确
那么无论A发不发生,这条逻辑始终成立。
大部分的胡搅蛮缠都是在玩弄这个简单的逻辑符号。
2.3 逻辑自查
有很多文章是前后有逻辑漏洞的,如果你逻辑非常清晰就能很快找出其中的漏洞。当然这需要一定的功底,所以不像上面那些方法简单啊。但用好这一条确是比上面更有用。
2.4 叙述模糊
一些概念如果非常模糊,或闭口不谈,那就是这部分内容没法逻辑上自圆其说,所以故意不写清楚。
2.5 逻辑模糊&叙述模糊:局限性
这个不适用于故事性例子。如果作者功底厉害,完全可以编一个叙述详细,并且几乎没有逻辑漏洞的故事。这个只适用于类似,证明和议论类的观点。
2.6 奥卡姆剃刀 (从简原则)
有些情况下是两种理论都可以完美解释一个现象,这时候选取奥卡姆剃刀原理(选择比较简单的那个),对另一个复杂的原理持怀疑态度。(可能是真的,但是需要对方给出证明)
3. 计算机科学方法
3.1 加权求和
你不会判断,就看其他人怎么判断这个人,你觉得最靠谱的人怎么判断这个人。多听取一些其他人是怎么判断的。
同时判断投票者的价值,也就是加权。
你比较相信的人,从来不说假话的人有较高的权重。
你不相信的人,原来骗过你的人有较低的权重。
有权威出处的,专业的,机会成本高的,能力强的,判断出错率少,和屁股利益没有冲突的,有较高权重。
上文已经介绍了怎么样设置权重在此不错赘述。
3.2 搜索引擎判断法
google搜索靠前的一般是比较靠谱的
wiki上英文词条解释一般是比较靠谱的
网络上搜索靠前的热点事件和ACG文化是比较靠谱的
网络上对于一些中国名人的解释一般会比wiki详细
4. 对错界限模糊判断
4.1 自身利益判断
很多观点对错很难界定,无非就是“谁赚钱,谁亏钱”,“谁吃肉,谁喝汤”的问题。这就要看问题对你有没有影响了。
尤其是你可以改变结果的问题。需要考虑自己的机会成本(时间,金钱)的情况下好好的研究一下该怎么选择,别让自己被骗吃亏。
如果你的选择影响不了结果,那么别浪费时间了。这瓜不甜,把时间花在能改变的结果的事情上。
‘贰’ 如何测试网络是否正常
检测网络是否正常的方法
步骤:
开始 - 运行(输入CMD)- 确定或回车;
打开管理员命令窗口;
我们在管理员命令窗口输入:ipconfig /all,回车。检查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服务器地址是否正确;
我们在管理员命令窗口再输入:ping 127.0.0.1,检查网卡是否能转发数据(如果出现请求超时(Request timed out),则说明:配置可能出了差错,也可能是网络有问题)。
我们再输入nslookup,回车,检测DNS解析是否正确。
通过上述三步检测,没有出现什么问题,证明网络正常。
如果是TCP/IP协议出了问题,我们可以重新安装TCP/IP协议。
步骤是:
开始 - 运行(输入CMD)- 确定或回车;
打开管理员命令窗口;
我们在管理员命令窗口再输入:netsh int ip reset C:\resetlog.txt,回车,
重启计算机,完成操作。
‘叁’ 如何简便检测网线网络信号的有无
使用ping命令查看。操作如下:
1、首先在电脑左下角搜索“cmd”,打开命令提示符;
‘肆’ 有几种网络连接测试命令和方法
Ping是测试网络联接状况以及信息包发送和接收状况非常有用的工具,是网络测试最常用的命令。Ping向目标主机(地址)发送一个回送请求数据包,要求目标主机收到请求后给予答复,从而判断网络的响应时间和本机是否与目标主机(地址)联通。
Tracert命令用来显示数据包到达目标主机所经过的路径,并显示到达每个节点的时间。命令功能同Ping类似,但它所获得的信息要比Ping命令详细得多,它把数据包所走的全部路径、节点的IP以及花费的时间都显示出来。该命令比较适用于大型网络。
Netstat命令可以帮助网络管理员了解网络的整体使用情况。它可以显示当前正在活动的网络连接的详细信息,例如显示网络连接、路由表和网络接口信息,可以统计目前总共有哪些网络连接正在运行。
Winipcfg命令以窗口的形式显示IP协议的具体配置信息,命令可以显示网络适配器的物理地址、主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默认网关等,还可以查看主机名、DNS服务器、节点类型等相关信息。其中网络适配器的物理地址在检测网络错误时非常有用。
‘伍’ 网络分析仪中检测信号的方法有哪些
方法1:二极管检波:二极管检波提取射频信号输入包络电平,输出电压反映输入信号功率。如果输入信号为连续CW信号,为DC检波,如果输入为幅度调制信号,为AC检波。二极管检波只反映信号幅度信息,丢失了射频载波信号的相位信息。
方法2:调谐接收机:调谐接收机将输入信号进行下变频后通过ADC变为数字量后处理。这样可以得到信号的相位和幅度信号。
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到你。
‘陆’ 如何测试电脑网络情况
1、第一步在我们的电脑按"win+R"键打开运行,输入cmd,点击确定。
2、第二步通过ping命令来检测网络是否稳定,在命令提示符中输入“ping .com”。
3、第三步按回车键,我们可以看到ping的统计信息,向网络服务器发送4条信息,接收4条,没有信息丢失,信息传输往返行程时间最短23ms,最长24ms,平均23ms,说明我们的网络是稳定的。
4、第四步我们输入“ping .com -t”进行长时间ping,-t的意思是指定主机,直到停止,长时间ping,可以看到时间在24到25ms之间,数据也没有丢失,代表网络是稳定的,一般在1s钟之内,网络都属于稳定。
5、第五步我们下面来ping一下自己的本机,输入"ipconfig",按回车键,查看电脑的ip地址。
6、第六步输入“ping ip地址”,可以看到ping的统计信息,没有数据丢失,且信息往返时间0ms。
7、第七步我们最后可以看一下ping命令的使用方法,输入"ping",按回车键就可以看到。
‘柒’ 网上负面舆情信息监测的方法有哪些呢
根据网络上舆情监测的定义,舆情监测是指整合互联网信息采集技术及信息智能处理技术,通过对互联网海量信息自动抓取、自动分类聚类、主题检测、专题聚焦,实现用户的网络舆情监测和新闻专题追踪等信息需求,形成简报、报告、图表等分析结果,为客户全面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做出正确舆论引导,提供分析依据。
现在企业或是政府进行舆情监测大多是选用专业的舆情软件来帮助分析,辅助决策,因为在大数据时代人工监测早已完成不工作量这么大的任务。使用舆情软件需要自己自定义监测方案,设置分析词、排除词,所以需要相对专业的人员来完成,当然也可以向软件供应商的相关人员寻求帮助。
舆情软件对负面信息的监测需要抓取数据、数据处理与分析、形成报告。
抓取数据:只要涉及到抓取频率和抓取的数据源,
数据处理与分析:抓取的数据需要进行语义分析,主题聚类
情绪分析:基于深度学习的语义情感分类模型,通过对事件中网民所发布文本内容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实时地对网民的情绪态度进行监测,帮助相关部门在进行善后处理及舆论引导工作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智能传播分析:根据分析数据,深入分析事件的发展趋势、舆情数据量、活跃账号、敏感账号、重要舆情、情感分布、地域分布等,便于掌握事件的发展,做出针对性的反应措施
信源管理:可以对信源重点关注或排除,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个性化进行偏好设置,帮助用户做到深度监测和舆情态势及时了解。
3. 舆情报告:日、周、月多报告方式,也支持用户自定义素材进行报告模板设置,解读舆情时间走势,方便客户及时应对。像清博舆情除了生成日/周/月的定时报告,还可以一键生成舆情报告。
‘捌’ 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有哪些分析这些方法的差异性及其各自的优势
网络信息检索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1、漫游法2、直接查找法3、搜索引擎法4、网络资源指南法1.漫游法
(1)偶然发现。这是在因特网上发现、检索信息的原始方法。即在日常的网络阅读、漫游过程中,意外发现一些有用信息。这种方式的目的性不是很强,具不可预见性和偶然性。
(2)顺“链”而行。指用户在阅读超文本文档时,利用文档中的链接从一网页转向另一相关网页。此方法类似于传统手工检索中的“追溯检索”,即根据文献后所附的参考文献追溯查找相关的文献,从而不断扩大检索范围。这种方法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检出大量相关信息,也可能偏离检索目标而一无所获。
2.直接查找法
直接查找法是已经知道要查找的信息可能存在的地址,而直接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其网址进行浏览查找的方法。此方法适合于经常上网漫游的用户。其优点是节省时间、目的性强、节省费用,缺点是信息量少。
3.搜索引穆检索法
此方法是最为常规、普遍的网络信息检索方法。搜索引擎是提供给用户进行关键词、词组或自然语言检索的工具。用户提出检索要求,搜索引擎代替用户在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并将检索结果提供给用户。它一般支持布尔检索、词组检索、截词检索、字段检索等功能。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检索的优点是:省时省力,简单方便,检索速度快、范围广,能及时获取新增信息。其缺点是:由于采用计算机软件自动进行信息的加工、处理,且检索软件的智能性不很高,造成检索的准确性不是很理想,与人们的检索需求及对检索效率的期望有一定差距。 4.网络资源指南检索法
此方法是利用网络资源指南进行查找相关信息的方法。
网络资源指南类似于传统的文献检索工具————书目之书目(bibliography of bibliographies),或专题书目,国外有人称之为web of webs,webliographies,其目的是可实现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智能性查找。它们通常由专业人员在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鉴别、选择、评价、组织的基础上编制而成,对于有目的的网络信息检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其局限性在于:由于其管理、维护跟不上网络信息的增长速度,使得其收录范围不够全面,新颖性、及时性不够强,且用户还要受标引者分类思想的限制。参考资料:过仕明主编. 信息检索概论.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10
‘玖’ 如何检查电脑网络是否正常
1、第一步在我们的电脑按"win+R"键打开运行,输入cmd,点击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