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看动物的方法和技巧

看动物的方法和技巧

发布时间:2022-02-28 14:01:57

① 观察动物有哪些方法

观察分析动物特点
1、观察:从各种角度仔细地观察各类动物的外形特征,并加以比较与鉴别。如牛、羊、鹿有坚硬的角,大象有很长的鼻子和高大的身躯,骆驼有突起的驼峰,长颈鹿有很长的颈子等。禽鸟嘴的形状及长短因食性不同差异很大;翅膀的大小和形状等因种类不同差异很大;禽鸟的腿因取食方式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其差异也很大等。

由于畜兽、禽鸟和鱼虫的种类很多,差异很大。要画好简笔画就必须熟悉各种动物的结构特点,深入观察,细心揣摩,找出其各自的规律和共同规律,总结出图形特征,再去大胆概括、反复练习,达到随心所欲。

2、了解动物的习性和生活环境:各种动物有不同的习性和生活环境。如金丝猴,在海拔1400米~3000米的阔叶林和外阔混交林中以家族结群方式生活。它们的主食有树叶、嫩叶枝、花果,也吃树皮和草根等,爱吃昆虫、鸟和鸟蛋。它们长年生活在树上,因此练就了一套攀树爬岩的好本领。知道金丝猴的生态习性和活动规律后,就能更好地表现它的特点。

3、抓住动物的形体特征:动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头、身子、四肢、尾巴、脖子、耳朵、毛色及斑纹上。为了突出动物的特征,可采用夸张手法进行艺术处理。如狐狸尾巴可画得长一些,兔子耳朵画得大一些。又如画金鱼时,要突出其尾大、眼大、身躯圆短的特点。

4、把握动物的动态特点:抓住主要矛盾,画出动物动态中关键的部分。先画表现动物头、颈、躯体关系的动态线;再根据对动物结构和运动规律的理解,将其余部分画上;画好后,再修正那些画得不够准确的地方,这样才能把生动、活泼、动态中的动物画好。

如何学好初一生物的方法和技巧

初一生物的七大学习方法
一、课前预习的方法

课前预习是上课的基础和准备,有利于学生主动学好课程和自学能力的提高,特别是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课前预习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阅读教材,理解教材的含义,对重点内容、名词概念要画出来,进行比较、分析。例如:《细胞的结构》中,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虽然字面比较接近,但各指不同的结构,各自作用不同,应通过预习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预习是将下次课要学的内容事先熟悉一下,做到心中有数即可,不必花费大量时间,遇到难于理解、理论性比较强的问题,可在书上做一记号,以便上课时注意听老师的讲解、分析。例如: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遗传和变异等这些都是比较难于理解的问题,可以等待课堂上注意听教师讲解。

预习时可以写预习笔记,可以把书上的内容归纳成几个问题。如对《显微镜使用方法》一节预习时可以归纳成:显微镜由哪几部分组成,每个部件的名称及作用,每个部件的位置,能够区别目镜和物镜。预习后,看书后面的习题是否会做,检验一下预习的效果。实际上对生物课感兴趣的学生在上课前五分钟左右就能把上述内容预习完。

二、如何提高听课效率

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上课占了大部分的时间,无论哪个学生要想学习好,都要寄希望于课堂。怎样提高听课的效率呢?

上课的目的性要明确,要带着预习时不懂的问题听讲;听课时精力一定要集中,跟上老师的思路,特别要注意老师的语气和所强调的关键内容;认真记笔记,笔记要记重点、要点。板书既能反映知识的要点,又能体现知识的内在联系,是应该记录的。如果听课与记笔记发生矛盾,应该先以听懂为目的,可以暂时不记,课后再回忆、补充、整理;上课要动脑筋、想问题,特别是老师提问,要积极思考,举手回答,一个经常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的灵敏性、流畅性,都比不举手回答的同学强得多;听课要抓住重点,一节课讲的知识太多,但对每个知识点要求不同,老师会教给学生区分重点和非重点的方法,对于重点内容学生要很好掌握,学好教材最基本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时掌握基本观点和原理,比如"进化"的原理:进化规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统一的原理:生物与环境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矛盾的原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等。

三、课上注意巩固

教师授课如果用15~20分钟,剩下的时间留给学生巩固复习。巩固内容可以由教师带领,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复习。学生自己复习时,对教材内容要先理解,再尝试记忆。学会识图,对图是否理解,是否会画,各部分名称是否记住了。觉得自己对教材问题不大,可以做题检验效果。

四、要注重观察和实验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没有观察和实验,生物学就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同样,不重视观察和实验,也不可能真正学好生物课。在做每个实验之前,要认真阅读实验指导。在做每个实验时,要仔细观察、如实记录,认真分析,得出结论。

五、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学是一门与生产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科学。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将生物知识跟实际生活相联系。例如,我们在学习食物链的时,首先要搞清楚“食物链”的定义是什么?谁是被食者?谁是捕食者?他们之间是怎么样构成一个完整的食物链的?然后再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列举出2个简单的食物链。如果忘记了,你便可以及时地看书回忆,这样又就巩固了知识。 学习生物科学是一件很有趣又很有意义是事情。

③ 描写动物的方法有哪些

描写动物的方法有哪些
想要把动物写的活灵活现,有灵性,通常都是用比喻和拟人这两种手法。
比如:
1、松鼠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机灵.只需要有人触动一次树干,它们就躲在数枝底下,或连蹦带跳地逃到其他树上.晴朗的夏夜,松鼠在树上高兴的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嬉戏.它们貌似怕强烈的日光,白天常常躲在窝里歇凉;只在树枝被风刮得乱摇晃的时候,它们才到地面上来.然而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
2、小白兔很可爱,胖乎乎的小白脸上镶嵌着一双红宝石似的眼睛,三瓣嘴上还长着小猫一样的胡子,特别是它总把那两只长长的大耳朵竖得直直的,显得十分神气。
3、刺猬身体胖胖的,四脚短小,长着锐利的爪,适合于掘土,尖红的长嘴很便于捕捉小虫。
4、狐狸的尾巴像深红的火焰的舌头一样,松弛、柔软地拖 在雪地上。
5、羊群聚集在一起,像一片白云;羊儿散开去,又像只只白蝴蝶。
等等

④ 写一种观察动物的方法,有悬赏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可分为两类:观察法和实验法。
观察法
要求观察者精确、真实、详尽、客观地反复观察,并作好观察记录。也就是说要求观察者在观察某种动物时,将这种动物的所作所为不加渲染的如实记录,即见到什么就记下什么。在研究动物行为的初期,这种观察、记录工作几乎全部由观察者去做。如:19世纪着名的法国昆虫学家亨利·法布尔(1823年12月22日—1915年10月11日)是用观察法研究昆虫生活的第一位科学家,他被称为“昆虫世界的荷马”。伟大的进比论创始人查理·达尔文说法布尔是一个“卓越的观察家”,他研究的是活着的动物,他是在“蓝色的天空下、蝉儿的歌声中”观察和研究它们本能的最高表现。只要天气晴好,法布尔就带上一把洋伞、一个放大镜、一支笔、一个记录本、一块面包和一个苹果,一大早就出发去观察,天黑时才返回家。他就是这样辛辛苦苦地工作着、探查着。他观察每一种昆虫都花去大量的时间,如观察土蜂20年、地胆过渡变态25年、隧蜂30年、蜣螂(屎克螂)40年,最后才写成一篇材料。他是如此的认真负责,怕观察中出现漏洞。对当时不理解他的科学家们的议论,他采用了一种很别致的方法加以答辩。他对他的昆虫朋友们说“来,你们一齐来,你,带刺的,还有你,长着鞘翅和甲胄的,你们都来帮我答辩解释。告诉他们,我是怎样密切地和你们生活在一起,告诉他们我是用了怎样的耐心来观察的,以及怎样谨慎地记载你们的叙述,不任意增减;无论谁,他们愿意来研究你们的话,一定会得到同样的结果。”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可以借助于摄影机、录音机、摄像机等现代化手段去记录观察对象的一切,必要时可以重放、再现当时的场景,以利进一步观察研究。
实验法
这是运用各种手段将行为的主体(动物)或行为的环境条件(各种有关刺激)加以改变,来分析研究动物行为的一种办法。如:有一种泥蜂科昆虫在砂地上掘穴产卵后就将洞门封住,此后雌泥蜂会定期将幼虫所需要的食物──小毛虫,运到洞内供其食用,离开时泥蜂会将洞口再封好。有位行为专家采用了一个很巧妙的实验法对泥蜂的这种抚幼行为进行研究:他在清晨当雌泥蜂“察看”每个洞穴之前,将一个洞穴中的泥蜂幼虫取出,放入另一个洞穴中,这样一来,有的洞穴中幼虫数量增加了,而另一个洞穴中却没有了幼虫。雌泥蜂发现这种新情况后,会很快地加以适应,于是运到洞穴中的食物量也会随着改变。由此可以看出雌泥蜂并不是盲目的单凭“记忆”来饲喂每个洞穴中的幼虫的,而是根据每次“察看”洞穴后,所收集到的信息来决定当天应该向每个洞穴中的幼虫提供多少小毛虫。假如你在雌泥蜂清晨“察看”洞穴之后,移走它的幼虫,那么它仍会将小毛虫运入空洞穴,它的抚幼行为也不会改变。
动物行为学家们,通常都是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这就是平常说的综合法。

⑤ 用观察和描写动物的方法,写写小动物,要写得生动具体。(给我写一个例子)

仔细观察,写外貌
写小动物,一般都先从外貌下手。经过认真观察,再动笔。先看看那小家伙长得什么样,浑身上下有几种颜色,再按照顺序写下来。可以从头写到尾,也可以先写主要部位,后写次要部位。
观察的时候,不单要认认真真地看,有些动物还可以动手摸摸,用鼻子闻闻,听听动静……在观察的同时还要开动脑筋,想想用什么词语最恰当;用什么比喻才能把小动物写得生动、活泼。下面这篇"写话"字虽不多,却写得有模有样。
小乌龟
去年寒假的一天,爸爸带我去花鸟鱼虫市场,看见一位叔叔正卖乌龟。缸里的乌龟特别可爱,它们的背上都背着坚硬的铠甲,一只只小脑袋偷偷地从壳里探出来,露出两粒黑芝麻一样的小眼睛。壳后的小尾巴摇着,真逗人。我用手轻轻地碰了一下,没想到那只乌龟的头马上就缩进了壳里,半天也不出来……
(双桥河一小二年级 吴晓瑫)
抓住特点,写习性
公鸡打鸣,母鸡下蛋,小狗啃骨头,小猫睡懒觉……这些,都是它们的
习性。练习写小动物,只有抓住它们的特点,才能写得准确无误。所谓特点,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看完下面这篇小文章,你一定会受到启发。
蝈蝈
一天放学回家,我看见暖气边放着好几个小葫芦。我好奇,拿起来一瞧,发现里面趴着一条深绿色大肚子的虫子。爸爸说,这是蝈蝈。
爸爸每天精心地照顾它们。只见他拿起葫芦,打开盖,轻轻地转几下,蝈蝈就探出头来了。爸爸顺势把它放在桌子上,将准备好的小黄虫子放到它嘴边。蝈蝈猛地叼住虫子,嚼碎后咽了下去。吃完了虫子,爸爸还要帮助蝈蝈做健身运动——等蝈蝈爬到葫芦口外沿上,爸爸就把葫芦横过来,慢慢地转。蝈蝈也随着爸爸转动的节奏,不断地往前爬,那样子真像站在跑步机上慢悠悠地散步。
慢慢地蝈蝈长大了,每天"嘟嘟"地叫个不停,为冬天里的我家增添了乐趣。
(双桥河一小二年级 王宣予)
字里行间,显爱心
写小动物要挑喜欢的写。你爱它,对它有感情,恨不得把全部的喜爱之情都倾倒出来。有了这种激情,写出来才感人。
可爱的小白兔
表哥家养了只小白兔,长长的绒毛,红红的眼睛,又尖又长的耳朵,走起路来总是蹦蹦跳跳的。有一次,我学着它的样子往前蹦,逗得家里人直乐。
我特别喜欢小家伙那温顺的性格。每当抱起它的时候,小白兔总是乖乖地依偎在我的怀里,有时候还伸出舌头来舔我的手心,舔得我心里痒痒的。
小白兔吃起东西来可就不一样了,它那三瓣嘴一动一动的,利索极了。长长的胡子也跟着晃动,两只大门牙呲着,好像怕谁把它的食物抢走似的。
表哥家的小白兔,我可喜欢它了。

⑥ 小学生写动物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1.写外形
首先,观察小动物(包括昆虫)的外形,一般是写小动物的静态。在观察时,包括颜色、长相、个头都要如实写出来。其次,要抓住特点,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写。三是按顺序:先整体一再局部一最后整体。概括写整体,具体写局部,用总分关系的句群。最后,为使描写更形象、具体,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恰当地运用比喻。特别要注意提醒小学生“像——”、“犹如——”、“仿佛——”等喻词的使用。
2.写习性
写小动物,还要细心观察它们的动作、静态和生活习性,这些是小动物的动态方面。例如写它们吃食物、嬉戏的样子,相互追逐争斗的情形,如何筑巢、休息的情况,等等。
小动物也有感情、情绪,这要靠小学生从它们的叫声和动作中,用拟人的方法去体会和想象,这样就能写出小动物的性格,显示出它们的活泼和可爱,实际上也就写出了小学生自己的感情。

⑦ 你还知道哪一些动物的生存技巧

动物的保护色,警告色,伪装术,模仿术等等。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漫长的进化中,人类的36计在动物中都能找到体现。

⑧ 欲钱看有技巧的动物十二生肖

猴,能耍大把戏,

⑨ 描写动物的方法

想要把动物写的活灵活现,有灵性,通常都是用比喻和拟人这两种手法。
比如:
1、松鼠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机灵.只需要有人触动一次树干,它们就躲在数枝底下,或连蹦带跳地逃到其他树上.晴朗的夏夜,松鼠在树上高兴的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嬉戏.它们貌似怕强烈的日光,白天常常躲在窝里歇凉;只在树枝被风刮得乱摇晃的时候,它们才到地面上来.然而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
2、小白兔很可爱,胖乎乎的小白脸上镶嵌着一双红宝石似的眼睛,三瓣嘴上还长着小猫一样的胡子,特别是它总把那两只长长的大耳朵竖得直直的,显得十分神气。
3、刺猬身体胖胖的,四脚短小,长着锐利的爪,适合于掘土,尖红的长嘴很便于捕捉小虫。
4、狐狸的尾巴像深红的火焰的舌头一样,松弛、柔软地拖 在雪地上。
5、羊群聚集在一起,像一片白云;羊儿散开去,又像只只白蝴蝶。
等等

⑩ 写出五种观察小动物的方法

可以通过眼睛来进行观察,动物有近距离观察,远距离观察,或者通过耳朵来听动物的声音,这也算是一种观察方式,用嗅觉来秀动物的味道,这也算是一种观察动物的方式,或者用触感,用手去触摸,也算是观察小动物的方法。

阅读全文

与看动物的方法和技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剪辑视频的方法 浏览:592
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环己烷和苯胺 浏览:539
浙江菜烹饪方法有哪些 浏览:382
星战模拟器怎么找到自己的家正确方法 浏览:766
2020洪灾原因和解决方法 浏览:828
长期失眠睡不着怎么办最好的方法 浏览:109
哪些激励方法可以激励员工 浏览:336
达尔文作用什么方法得出进化论 浏览:632
鼓楼区干货离心机操作方法有哪些 浏览:393
30公分最佳找点方法视频 浏览:285
球圆度的测量方法 浏览:910
机动车牌正确安装方法 浏览:418
防盗门的安装方法 浏览:508
剪映的学习方法在剪映哪里 浏览:724
快速制作葡萄酒的方法步骤 浏览:438
ipad连接pencil方法 浏览:903
鸟笼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478
用什么好方法提高成绩 浏览:975
古玩铜钱鉴别方法 浏览:145
薪酬设计制作方法和步骤 浏览: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