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心电图机的使用方法
V1:探查电极放在胸骨右缘第4肋间。--红色
V2:探查电极放在胸骨左缘第4肋间。----黄色
V3:探查电极放在V2 与V4连线的中点。-----绿色
V4:探查电极放在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的交点上。-----棕色
V5:探查电极放在左腋前线与第5肋间的交点上。-------黑色
V6:探查电极放在左腋中线与第5肋间的交点上。 -------紫色下面的不知道你需要不?(右手腕---红色, 左手腕----黄色, 左脚腕--绿色, 右脚腕---黑色) 1.标准导联
Ⅰ:为接连左、右臂的电位差,将左臂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右臂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即Ⅰ=左臂(+)→右臂(-)。
Ⅱ:为连接左腿和右臂的电位差,将左腿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右臂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即Ⅱ=左腿(+)→右腿(-)。
Ⅲ:为连接左退和左臂的电位差,将左腿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左臂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即 Ⅲ=左腿(+)→左臂(-)。
2.加压单极肢导联(图1-3-3)将右臂、左臂、左腿各通过5000欧姆的电阻,然后连在一起构成中心电站,这样中心电站的电位几乎等于零,作为无效电极连接于心电图机的负极,构成单极肢导联,分别用VR、VL、VF表示。这种导联能反映不同部位心肌的绝对电位,在描记哪一个导联时将该肢体与中心电站截断,能使描记出的波形振幅加50%,使波形增大、清晰、易于辩认,称为加压单极肢导联,用aVR、aVL、aVF表示。
aVR:即加压单极右臂导联,探查电极置于右臂,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无效电极置于左臂与左腿相连的中心电站上,再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
aVL:即加压单极左臂导联,探查电极置于左臂,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无效电极置于右臂与左腿相连的中心电站上,再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
aVF:即加压单极左腿导联,探查电极置于左腿,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无效电极置于右臂与左臂相连的中心电站上,再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
㈡ 心电图怎么操作
心电图机操作规程
一、简介
心电图机能将心脏活动时心肌激动产生的生物电信号(心电信号)自动记录下来,已成为临床诊断和科研常用的医疗电子仪器。
心脏电生理功能与心电图存在着密切的有机联系,心脏电生理功能失常许多可以从心电图中反应出来。
心脏有节奏的不停运动,便产生一种微弱电信号向人体各个方面传导,将二哥电极置于人体表面上任何不同部位,都可获得多种心电信号波。心电图的导联就是如何将电极放在身体哪个部位以及电极如何与心电图正、负极相连接的方式。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心电图导联(即威尔逊网络导联)有标准导联(I、II、III),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L、aVF)及胸导联(V1~V6);不常用的导联有双极胸导联(CC、CL、CF),右胸导联(V3R、V4R……V8R),以及V7~V9到来那,V’1~V’5导联,VE导联,S5导联,心房导联(A导联),改良CL1导联(MCL1导联),“ABC”导联,食道导联,心房导联等。
二、安放ECG电极注意事项:
1.准备好病人的皮肤。由于皮肤是不良导电体,要获得优良的ECG信号,电极与皮肤的良好接触是很重要的。
――如有必要,请将电极贴附部位的毛发剃掉。
――用肥皂水彻底清洗电极贴附部位。不推荐使用乙醚或乙醇,因为它们会使皮肤干燥,增加电阻。
――用力擦皮肤,使它彻底干燥来增加组织中的毛细血流并出去无用的的皮肤屑和皮肤油。
2.放电极前,要在电极上安夹子或按钮。如果您使用的不是预上胶的电极,请在放电极前,涂上电极胶。
3.按照您所选的导联放置方案,将电极放在病人身上。
三、操作使用注意事项:
1.如果显示的任何一个ECG波形太小或者被削波,则您可以改变屏幕上其中一个或全部ECG波形的大小。改变调整系数只会改变屏幕上ECG波形的目视外观。并不影响监护仪分析的ECG信号。要用固定的调整系数来改变屏幕上所有的ECG波形的大小:
――波幅x0.5可让波形大小减半
――波幅x1 可显示没有缩放的波形
――波幅x2可让波形大1倍
――波幅x4可让波形大4倍
2.ECG滤波设定定义了如何对ECG波形进行平滑处理。滤波减小了对信号的干扰。如果信号受高频或低频干扰,就必须用此设定。
――50Hz交流干扰
――35Hz肌电干扰
――100Hz低频干扰
四、导联分类:
1.标准导联I、II、III
(1) I导联
左上肢电极接心电图机放大器输入的正极,右上肢电极接放大器
负极,所得电位是两上肢电位之差。当左上肢电位较右上肢电位高时,描出的波形向上,反之则向下。
(2) II导联
左下肢电极接放大器输入正极,右上肢电极接放大器输入负极。 当左下肢电位较右上肢电位高时,描写的波形向上,反之则向下。
(3) III导联
左下肢电极接放大器输入正极,左上肢电极接放大器负极。当左
下肢电位高于上肢电位时,描出的波形向上,防止则向下。
2.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1) aVR导联(加压单极右上肢导联)
左上肢电极经电阻连于放大器输入正极,改变后的中心电站连
于放大器输入负极,左上肢电极和左下肢电极分别通过电阻接于改
变后的中性电站上。
(2) aVL导联(加压单极左上肢导联)
左上肢电极经电阻连于放大器输入正极,改变后的中性电站连
于放大器负极,右上肢电极和左上肢电极分别通过电阻接于改变后
的中性电站上。
(3) aVF导联(加压单极左下肢导联)
左下肢电极经电阻连于放大器输入正极,改变后的中性电站连
于放大器输入负极,右上肢电极和左上肢电极分别通过电阻接于改
变后的中性电站上。
3.单极导联
(1) V1导联:胸电极安放在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2) V2导联:胸电极安放在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3) V3导联:胸电极安放在V2与V4连线的中点。
(4) V4导联:胸电极安放在左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
(5) V5导联:胸电极安放在左腋前线与第五肋间。
(6) V6导联:胸电极安放在左腋中线与第五肋间。
㈢ 心电图操作方法
第二节 心脏的导联
一 定义:导联是含有正负电极的线(正极探查)。
二 标准导联:
Ⅰ把探查电极(正极)放在左手,无关的负极放在右手上。
Ⅱ探查电极置于下肢,无关电极放在右手上
Ⅲ探查电极放在下肢,无关负极置于左手上。
三 单肢加压导联
把三个无关的负极用一个线取代,从而使电阻降低而使敏感性上升。把三个探查电极分别放在右手、左手、下肢(注:右手—avR,左手—avL,下肢—avF)
四 胸前导联(横面观察)
V1放在胸骨右缘第4肋间;V2放在胸骨左缘第4肋间,V3放在V2~V4之间,V4放在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V5放在V4水平的腋前线,V6在V4水平的腋中线,V7在V4水平的腋后线,V8在V4水平的左肩胛线,V9在V4水平的正中线。
五 总结记忆
五彩电极手中拿,红与黑来右侧抓;
左上是黄蓝在下,白色导联胸前挂。
第三节 心向量环与导电轴
一 心向量环
向量,有方向和力大小的单位。
每一瞬间心向量都不同,如依次连结它的顶点就形成一个环,把心房除极形成的环称为P向量环,把心室除极形成的环称为QRS向量环,把心室复极形成的环称为T向量环,它们的大方向都是指向左下方。
二 导联轴:暂缺
第四节 心电图基本知识
一 心电图纸
横代表时间,每小格是0.04秒;竖代表电压,每小格是0.1mv
二 心电图波的命名
1 心房除极——P波
2 心室除极——QRS波群
第一个向下的波——Q波,向下波后第一个向上的波——R波,R波之后第一个向下的波——S波,如波形的电压>0.5mv用大写字母,如电压<0.5mv用小写字母。
三 心率
1 规整的心率测量时,则心率=60/心动周期,即心率相当于60/(P-P或R-R间期)
2 不规整的心率的计算:数30个大格内有多少个R波,则R波的10倍就是心率。(或心率=60/5-6个(R-R)或(P-P)间隔的平均时间)
第五节 正常的心电图
正常典型心电图的波形及其意义如下:
1 P波:
意义:代表两心房去极化(除极)过程的电变化,包括窦房结,P波的前半部是右心房,后半部是左心房。
方向:正常P波在Ⅰ、Ⅱ、avF是直立向上的波,在avR导联则是负向的波。
时间小于0.11秒;振幅小于0.25mv
变异:①逆行P波是结性心律。②左心房大则P波呈双峰状、有切迹,时间大于0.11秒,常见于二尖瓣病变,即“二尖瓣P波”。③右心房肥大则P波高尖大于0.25mv,多见于肺心病,即“肺性P波”。
2 QRS波群:
意义:代表两心室去极化(除极)过程的电变化
方向:①额面心电图avR向下,其它大多向上②横面:V1导联R<S,V3导联R=S,V5导联R>S
时间:成人是0.06~0.1秒,儿童是0.04~0.08
振幅:①右室:V1导联上R波<1.05mv、avR导联上R波<0.5mv②左室:V5导联上R波<2.5mv,RⅠ<1.5mv,RⅠ+RⅡ<4.0mv,RavL<1.2mv,RavF<2.0mv
Q波:V1、V2无q波,其它导联均可有Q波。深度<1/4R波,时间<0.04秒。
变异:(QRS波的变异)①QRS宽大畸形者多见于室性心律失常。②左心室肥厚看V5,V5电压超过2.5 mv③右心室肥大看V1,V1电压超过1.05mv④如Q波>1/4R波,即大于0.04秒者称为坏死性Q波,见于心肌梗死,心肌病。
3 T波:
意义:代表两心室复极化过程时的电位变化
方向: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
振幅:最高不超过1.5 mv,最低不低于1/10R波。
变异:
(1)T波高尖>1.5 mv,①见于高血钾,血钾>6mmol/L,有T波高尖②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大量钾离子外流所致)
(2)T波低平,T波<1/10R波①见于低血钾,血钾<3.5 mmol/L,有T波低平②见于慢性心肌缺血。
4 P-R(P-Q)间期:从P波开始到QRS波群起点的时间。
意义:代表从心房开始去极化至心室开始去极化所需时间,即表示兴奋从心房传到心室所需的时间。
时间:0.12~0.20秒,心率快时P-R间期相对缩短。反之,则延长。
变异:
(1)延长>0.20秒,见于房室 传导阻滞。
(2)缩短<0.12秒,见于预激症候群。预激的意义:①心动过速②不能用西地兰治疗
5 Q-T间期:从QRS波群的起点到T波终点的时间。
意义:代表心室开始去极至复极完毕所需的时间
时间0.32~0.44秒,于心率有关,心率快时Q-T间期相对缩短,反之则延长。
变异:
(1)缩短,见于低血钙或洋地黄中毒。
(2)延长,①心肥厚时可延长,与心包积液相区别②判断心梗预后,Q-T间期越长,死亡率越高。③监测药物安全性,如治疗房颤时用奎尼丁和乙胺碘肤酮,如Q-T>0.44秒,就应停药。
6 ST段:自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的时间。
意义:它代表心室已经全部去极。
上下移动(看基线)正常心电图上ST段抬高,不能超过0.1 mv(但V1~V3上可抬高0.2~0.3mv)下移不能超过0.05mv。
变异:
(1)ST段抬高:①急性心肌梗塞最常见,在相应导联ST段抬高,其特点是弓背向上。②急性心包炎,R波为主的导联上ST段广泛抬高,其特点是弓背向下的。
(2)ST段下移>0.05mv。①见于急性心肌缺血—心绞痛,R波与ST段的夹角>90℃时有意义②ST段下移与R波夹角<90℃无意义,偶见于心脏神经官能症。
7 U波:是在T波后出现的振幅很低小的波,方向大体与T波一致,发生机制不清,U波明显增高者见于血钾过低。
意义:①正常人多无此波②低钾或心肌缺血时可出现u波。
位置:T波之后0.02~0.04秒。振幅:0.1~0.3mv
满意就顶一下呵呵呵
㈣ 看的步骤心电图的步骤
先横扫一遍图:
看是不是窦性,窦性P在II直立、avR倒置。
数心率看是否存在快速/缓慢心律失常
看QRS波宽窄 判断室上性/室性
看PR间期、ST段、T波
再一个导联一个导联地看各个波的形态、方向、波幅
特别对有心律失常的,要用分规仔细地量,房扑啊,房室分离什么的有时候就是这样发现的。
㈤ 如何正确做心电图
指导意见:
心电图机操作流程
1.准备用物,将心电图机推至病人床旁。
2.核对床号、姓名,并向病人解释。
3.患者取平卧位,暴露胸部及四肢。
4.用酒精棉球擦拭心电电极贴放部位.
5.将肢体导联4个夹子分别以红黄绿黑顺序依次夹在右上肢/左上肢/左下肢/右下肢,使金属片置于肢体内侧.
6.胸导联6个小球放置如下:V1:右侧胸骨旁线第4肋间.V2:左侧胸骨旁线第4肋间.V3:V2与V4连线中点.V4:左侧锁骨中线第5肋间.V5左腋前线与V4水平.V6:腋中线与V5水平.
7.连接电源线,打开开关,置于AC,晶体灯发出亮光.
8.把光标调志TEST,自动.
9.按动:开始 停止键,即可做常规十二导联.
㈥ 心电图教学操作步骤
学习心电图非一日之功,不可能短期奏效,不过可以告诉你一个学习的窍门,任何学习资料都有效,但必须与临床图片相结合,在看书的同时多做图,返回来在看书保准有效。
㈦ 去医院查心电图步骤
挂号(如果是大医院就挂简易门诊内科,专家号和普号都要排很长时间的队),到科室让医生开心电图单子,缴费,去心电图室排队,做完检查,等5-10分钟左右出结果,去科室给医生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