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压敏电阻的使用 怎么接
管脚最大承受电压6V ?选了20K 471的压敏电阻?你没事吧?471的压敏电阻击穿电压大概是470V,我不明白你选471干什么?你6V的过压保护为什么不用稳压二极管.3~5.8V都可以.
并联保护是将压敏电阻并联在电路中,当电压大于一定值的时候(471K就是470V左右),压敏电阻击穿短路,将电压限制在击穿电压下,瞬间(容量小于压敏电阻极限电流)的浪涌是不会烧掉压敏电阻的,但是长时间或容量大于压敏电阻短路容量的,就会损坏压敏电阻,甚至会炸裂压敏电阻.因为电路的上级一定会有短路保护元件,所以压敏电阻击穿短路后会引起上级短路保护动作.保护作用是有的,关键是用的人的技术...
② 压敏电阻应该如何连接
1.天线避雷不用保险丝,容量不够可换大的.压敏电阻电容很大.有的天线本身要直接地线.
2.主要是零线与火线之间的压敏电阻起作用,火线与地线及零线与地线都应接压敏电阻.火线的压敏电阻之前,必须有过流保护,其它没必要.必须保证压敏电阻容量,否则雷击时,压敏电阻有可能也烧坏.
③ 继电器控制电机,压敏电阻怎么接
压敏电阻只能够保护电源电压过高时候烧马达这个作用,对触点而言微乎其微;阻容吸收电路会有点效果,但我认为也没有太大用处,不如你多花点钱,买好点的接触器,或者采用大一号的继电器
④ 压敏电阻如何接在固态继电器线路图
这个可以很简单,也可以设计得周全一些(不计成本,哈哈)。
我来试试:
1)固态继电器的输入端一般是用微小的控制信号,大概3-12VDC,达到直接驱动大电流负载。我简称它SSR。
不同的SSR就是额定电流不同,根据不同的负载类型来选用SSR的额定电流。
固态继电器(我认为用SSR好表示些)由三部分组成:输入电路,隔离(耦合)和输出电路。输出电路开关是一般采用晶闸管的。
(1)输入部分,那SSR控制信号(如3~32V)是采用恒流电路驱动的,这保证在整个电压变化范围内电流在大于5mA就可以可靠工作。在输入端加上直流或脉冲信号到一定电流值后,输出端就能从断态转变成通态。
(2)输出电路,是开关大电流大电压负载的。被控负载在接通瞬间会产生很大的浪涌电流,又因为SSR采用固体器件,所以切换速度可从几毫秒至几微妙。很坏啦。
2)好了,了解SSR后,设计加装压敏电阻来保护它。其实就用压敏电阻是远远不行的。
(1)SSR输入回路保护。考虑在输入端口并接压敏电阻,起分流电阻作用,以使输入信号不超过其额定参数值。这里用三个压敏电阻,一个并联在输入端口,起保护输入端口的触发信号电压,不会外来高压信号损坏输入电路;另2个压敏电阻是2输入端口各与地线并接。
输入回路保护的能量级一般要求不大,设计用5K560(就是5mm直径的,56V压敏电压的)就行。(压敏电阻的体积大小主要是体现在能够吸收的能量的多少。氧化锌压敏电阻(MOV)直径面积大小决定吸收功率,厚度决定保护电压值。氧化锌材料的压敏电阻,他是一种体积型的压敏电阻,体积越大,能承受的能量冲击就越多(允许通过压敏电阻器上的最大脉冲(峰值)电流值)。压敏电阻器动作是能够重复的,在不超过其耐受能力的范围内,冲击后会马上恢复。如果有大于其能承受的能量冲击将完全击穿损坏,无法再自行恢复,那它就坏了。 那么选择体积大小根据的是,你保护的那个电路中有异能量的情况是如何),也可以用不同尺寸的,如果有高压电在附近的,选10-20D为好。一般的选5-14D就能应付了。反正,越大越好越耐用。压敏电阻可以计算,直流电路的话,选取压敏电压的主要依据是工作电压,压敏电压与工作电压的关系可以经验地定为:min(U1mA) ≥(1.6~2)Udc 式中Udc为回路中的直流额定工作电压。取值原则主要是为了保证压敏电阻在电源电路中应用时,有适当的安全裕度。在 信号回路中时,应当有:min(U1mA)≥(1.2~1.5)Umax,式中Umax为信号回路的峰值电压。
(2)输出电路了。这个SSR 的输出回路必须用快速熔断器和压敏电阻(或RC阻尼电路)对其进行过载保护。避免过大的冲击电流和过电压,对器件性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坏。这个是重点。
SSR在不同负载的应用,情况是变得有点复杂的,又难建立模型进行计算。我经验的可行的办法,就是通过示波器去测量SSR 的输出回路在动作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浪涌电流和电压,从而选用合适的SSR保护措施。
因为过流和负载短路会造成SSR固态继电器内部输出可控硅永久损坏,我是设计在控制回路中增加快速熔断器和空气开关予以保护型(选择SSR也要应选择有输出保护的),在熔断器后端并联压敏电阻吸收回路,这样可吸收浪涌电压和提高dv/dt耐量;
(1)快速熔断器和空气开关,是通用的过电流保护方法。快速熔断器可按额定工作电流的1.2倍选择,一般小容量可选用保险丝。特别注意负载短路,是造成SSR产品损坏的主要原因。
(2)采用压敏电阻并联在输出端的熔断器后,作为组合保护。交流220V的SSR,选用430V的压敏电阻;380V选用750V压敏电阻;较大容量的电机变压器应选用原则是220V选用500V-600V压敏电阻,380V时可选用800V-900V压敏电阻。同时选择体积大小根据的是,你保护的那个电路中有异能量的情况是如何,选14-20D为好。一般的选14-18D就能应付了。反正,越大越好越耐用。压敏电压的选择至关重要,它关系到保护效果和使用寿命,如果不确定容差,则将受保护设备或器材的工作电压乘以1.8到2.5(即高于工作电压值80—150%)。为保证压敏电阻在感性电路中应用时有适当的安全裕度,压敏电压的选取可按下述原则:U1mA)min ≥(2.2~2.5)Uac.Uac为交流回路额定电压的有效值。
不会上图,看明白就行,图很简单的。
⑤ 关于压敏电阻的接线问题
电源防雷的保护模式有共模和差模两方式。共模保护指相线-地线(L-PE)、零线-地线(N-PE)间的保护;差模保护指相线-零线(L-N)保护。如下电路:
L、N线间压傲虎敏电阻一般为14D471K或14D561K。线-大地间的保护选择14D182K。
压敏电阻MOV是一种限压型保护器件。利用压敏电阻的非线性特性,当过电压出现在压敏电阻的两极间,压敏电阻可以将电压钳位到一个相对固定的电压值,从而实现对后级电路的保护。压敏电阻主要可用于直流电源、交流电源、低频信号线路、带馈电的天馈线路。
⑥ 压敏电阻使用方法。
1、因为10D241还有7D271,他们的电压是标称电压,即240V和270V。 2、现在最关键的地方在于这个标称电压不是交流电,而是直流。即:240Vdc,270Vdc。 3、而压敏电阻的标称电压和电路实际电压的换算,1.414的倍数并不是最准确的数值,最为接近的是1.6倍。 4、240Vdc÷1.6=150Vac。270Vdc÷1.6=168Vac。
⑦ 我想问下,三相A,B,C与PE 用4个压敏电阻,有几种连接的方法,各个连接方法有什么注意事项吗请教!
呵呵,如果只计划用4个压敏的,那只能做差模保护,就是在A相对PE、B相对PE、C相对PE安装3个压敏就行了,省了一个。当然最好的方案是除了安装上面的3个压敏外,还要在A相与B相间、B相与C相间、A相与C相间安装3个;要注意的是相间电压高于相对PE,所以压敏电阻的选用也应该不一样的。
⑧ 压敏电阻的接法
压敏电阻过流有限,就算电压过高压敏电阻通过的电流只会击毁也不能使空开跳闸的。建议采用漏电断器作为控制开关,其内部有完善的过电压触发跳闸功能。
并联保护是将压敏电阻并联在电路中,当电压大于一定值的时候(471K就是470V左右),压敏电阻击穿短路,将电压限制在击穿电压下,瞬间(容量小于压敏电阻极限电流)的浪涌是不会烧掉压敏电阻的,但是长时间或容量大于压敏电阻短路容量的,就会损坏压敏电阻,甚至会炸裂压敏电阻.因为电路的上级一定会有短路保护元件,所以压敏电阻击穿短路后会引起上级短路保护动作.保护作用是有的,
⑨ 压敏电阻在 空气开关后的具体接法
压敏电阻过流有限,就算电压过高压敏电阻通过的电流只会击毁也不能使空开跳闸的。建议采用漏电断器作为控制开关,其内部有完善的过电压触发跳闸功能。
⑩ 压敏电阻一般在电路中是串联还是并联串联和并联有什么区别
压敏电阻是并联在电路中的。压敏电阻器通常是和被保护器件或装置并联在一起进行使用的,一般来说在常规情况下,压敏电阻器的两端直流或者是交流电压应低于标称电压,即便是在电源波动情况最坏的时候,也不会高于额定值中选择的连续工作电压,该连续工作电压值所对应的标称电压值即为选用值。
区别:
1、性质不同:串联是将电路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用电器等)逐个顺次首尾相连接。并联是元件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其特点是将2个同类或不同类的元件、器件等首首相接。
2、特点不同:并联是将二个或二个以上二端电路元件中每个元件的二个端子,分别接到一对公共节点上的连接方式。串联是将二个或二个以上元件排成一串,每个元件的首端和前一个元件的尾端连成一个节点,而且这个节点不再同其他节点连接的连接方式。
3、计算不同:线性时不变电阻元件并联时,并联组合等效于一个电阻元件,其电导(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电导之和,称为并联组合的等效电导,其倒数为等效电阻。n个电阻器串联在一起。现将电源连接于这串联电路的两端。按照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从电源给出的电流等于通过每一个电阻器的电流。
(10)压敏电阻连接方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电路板选定:氧化铝电路板的使用性能可能因热冲击(温度循环)而劣化。在使用时要确定电路板对品质是否存在影响。
2、焊盘尺寸的设定:如果焊合量越多,压敏电阻遭受的压力也将增大,而且还会引发电子元件的表面的裂纹和质量品质。因此在进行电路板焊盘设计时,须根据焊合量设定相应合适的形状和尺寸。
3、电阻发热:关于压敏电阻的温度需要保持在规格书上规定的工作温度,也要考虑电子元自身发热导致温度上升。导致压敏电阻温度上升,要以实际的使用设备工作状态下进行。
4、使用电压:外加于压敏电阻端子间的电压请保持在大容许电路电压以下。若错误使用,将导致产品故障、出现短路,可能会产生发热现象。使用电压为额定电压以下,但在连续施加高频率电压或脉冲电压的电路中使用时,务必充分研讨压敏电阻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