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方法技巧 > 快速原型方法

快速原型方法

发布时间:2022-01-22 14:49:53

Ⅰ 快速原型法的具体方法

依据零件的三维CAD模型,经过格式转换后。对其分层切片,得到各层截面的轮廓形状。然后用激光束选择性地固化一层层的液态光敏树脂,或切割一层层的纸或金属箔片,或烧结一层层的粉末材料,以及用喷射一层层的粘结剂或热熔性材料,形成各截面的轮廓形状,再逐点叠加成三维立体零件。

Ⅱ 快速原型制造方法使用的场合有哪些

用快速原型制母模,浇注蜡、硅橡胶、环氧树脂、聚氨酯等软材料,可构成软模具。例如,金属与环氧树脂的混合材料在室温下呈胶体状,能在室温下浇注和固化,因此特别适合用来复制模具。用这种合成材料制造的注射模,其模具使用寿命可达50~5000件。用室温固化硅橡胶制作注射模时,寿命一般仅为10~25件。采用硫化硅橡胶模作低熔点合铸造时,模具寿命一般为200~500件。
用快速原型制作母模或软模具与熔模铸造、陶瓷型精密铸造、电铸、冷喷等传统工艺结合,即可制成硬模具,能批量生产塑料件或金属件。硬模具通常具有较好的机械加工性能,可进行局部切削加工,以便获得更高的精度,并可嵌入镶块、冷却部件和烧道等。
(1)硅胶模具 以原型为原样件,采用硫化的有机硅橡胶浇注,直接制造硅橡胶模具,并且由于硅橡胶具有倒拔模斜度以及具有深凹槽的零件来说,制作浇注完成均可直接取出,这是其相对于其他模具的独特之处。其工艺过程为:制作原型,对原型表面处理,使其具有较好的表面粗糙度→固定放置原型、模框,在原型表面涂脱模剂→将硅橡胶混合体放置在抽真空装置中,抽出其中的气泡,浇注硅橡胶混合体得到硅橡胶模具→硅橡胶固化→沿分型面切开硅橡胶,取出原型,即可得到硅橡胶。如发现模具具有少数的缺陷,可用新调配的硅橡胶修补。
(2)树脂型复合模具 这种方法是以液态的环氧树脂与有机或无机的材料复合作为基体材料,并以原型为基准浇铸模具的一种制模方法。其工艺过程为:原型的制作及表面处理→设计制作模框→选择和设计分型面→在原型表面刷脱模剂(包括分型面)→刷胶衣树脂,目的是防止模具表面受摩擦、碰撞、大气老化和介质腐蚀等,使得模具在实际使用中安全、可靠→浇注凹模→当凹模制造完成后,倒置,同样需在原型表面及分型面上均匀涂脱模剂及胶衣树脂→分开模具,在常温下浇注的模具,一般1~2天基本固化定型,即能分模、取出原型、修模。
低于具有高耐热性、高耐磨性的金属树脂来说,常温固化的环氧树脂常不能满足要求,为此需先用高温固化的环氧树脂。这对于用光敏树脂制作的原型来说,势必带来问题。因为其在70~80℃开始软化,为此需用一个过渡模芯。过渡模芯常用环氧树脂、石膏、硅橡胶、聚氨酯等,以石膏和硅橡胶模芯较多。这种环氧树脂模具制造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模具传导率高、强度高及型面不加工的特点,适宜于塑料折射模、薄板拉深模、吸塑膜和聚氨酯发泡成形模具。
(3)电弧喷涂模 以原型为样模,将熔化金属充分雾化后以一定的速度喷射到样模表面,形成模具型腔表面,背衬充填复合材料,用填充铝的环氧树脂或硅橡胶支撑,将壳与原型分离,得到精密的模具,并加入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等,连同摸架构成注射模具。其特点是工艺简单、周期短;型腔及表面精细花纹一次同时形成;省去了传统模具加工中的制图、数控加工的热处理等昂贵、费时的工序,不需机加工;模具尺寸精度高,缩短了周期,节约了成本。
(4)化学黏结陶瓷浇注型腔模具 其工艺过程为:用快速原型系统制作母模→浇注硅橡胶、环氧树脂、聚氨酯等软材料,构成软模→移去母模,在软模中浇注化学黏结陶瓷(CBC,陶瓷基合成材料)型腔→在205℃下固化CBC型腔→型腔表面抛光→加入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等→小批量生产用注射模。这种化学黏结陶瓷型腔的寿命约为300件。
(5)用陶瓷或石膏模浇注塑钢或铁型腔 其工艺过程为:用快速原型系统制作母模→
浇注硅橡胶、环氧树脂、聚氨酯等软材料,构成软模→移去母模→在软模中浇注陶瓷或石膏模→浇注钢或铁型腔→型腔表面抛光→加工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等→批量生产用注射模。
陶瓷型铸造的优点在于工艺装备简单,所得铸型具有极好的复印性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以及较高的尺寸精度。它特别适合于零件的小批量生产、复杂形状零件的整体成形制造、工模具制造以及男加工材料成形。
(6)熔模铸造法制造铁/钢模
①仅制作单件铁/钢型腔的工艺过程为:用快速原型系统制造母模→浸母模于陶瓷砂液,形成模壳→在炉中固化模壳,烧去母模→在炉中预热模壳→在模壳中浇注钢或铁型腔→
型腔表面抛光→加入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等→批量生产用注射模。
②制造多件铁/钢型腔的工艺过程为:用快速原型系统制造母模→用金属表面喷镀,或铝基合成材料,硅橡胶、环氧树脂、聚氨酯浇注法,构成蜡膜的成型模→在成形模中,用熔化蜡浇注蜡膜→进蜡膜于陶瓷砂液,形成模壳→在炉中固化模壳,熔化蜡膜→在炉中预热模壳→在模壳总浇注钢或铁型腔→型腔表面抛光→加入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等→批量生产用注射模。
它的优点在于可以利用原型制造形状非常复杂的零件。
(7)化学黏结钢粉浇注型腔模 其工艺过程为:用快速原型系统制造纸质母模→浇注硅橡胶、环氧树脂、聚氨酯等软材料,构成软模→与母模分离→在软模中浇注化学黏结钢粉型腔,在炉中烧除型腔内的粘结剂,浇注钢粉→型腔渗铜→型腔表面抛光→加入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等→批量生产用注射模。

Ⅲ 快速原型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运用该方法的前提是什么

快速原型法是一种基于离散和堆积原理的崭新制造技术。它将零件的CAD模型按一定方式离散,成为可加工的离散面、离散线和离散点,而后采用物理或化学手段,将这些离散的面、线段和点堆积而成零件形状。

Ⅳ 快速原型法的其他

利用快速原型技术直接制造模具的最典型的工艺方法是美国DTM公司的RapidToll专利技术,它能在5到10天之内制造出生产用的注射模。这种模具内腔硬度高于75HRC,如正确使用,可注射零件50000件以上,属于能直接用于批量生产的模具。

Ⅳ 快速原型法的特点是什么

快速原型法的特点:
优点:①系统开发效益高,系统开发周期短、速度低、费用低、获得较高的系统开发效益;②系统适用性强,以用户为中心,系统开发符合用户的实际需要;③系统的可维护性好;④系统的可扩展性强。
缺点:系统的开发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开发的标准,难以对系统的开发过程进行控制,同时快速原型法对系统开发的环境要求较高。

Ⅵ 快速原型开发方法的步骤

PERT技术叫做计划评审技术,CPM方法叫做关键路径法,它们都是安排开发进度,制定软件开发计划的最常用的方法。它们都采用网络图来描述一个项目的任务网络,也就

Ⅶ 什么是快速原型法

一个新产品在开发过程中,总是要经过对初始设计的多次修改,才有可能真正推向市场。通常,产品到了经销商或客户的手中,很快就会有各种反馈的意见,认为这个产品如果能够再修改一下就会更好。于是厂家就会根据所搜集到的意见,对产品进行改型。

“修改”,在制造业中,是个谈谈容易做起来难的事。哪怕是外观上的一点修改,往往就要重新制作模具。而模具的制作是一件非常费钱费时的事情,比如,一个制造普通电话机外壳的模具,就要花费好几万元才能做出来。更严重的是,当你在花钱制作新模具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一次是不是一定能够满意。万一再不满意,再花钱是小事,拖延了时间就可能意味着失去市场。

虽然利用电脑的虚拟技术可以非常逼真地再屏幕上显示所设计的产品的外观,但是,视觉上再逼真,也无法与实物相比。只要想一想,单凭广告的精美图片,是没有多少人敢马上花钱去买一件贵重商品的,非要亲自到商场,亲手摸一摸,摆弄摆弄,才敢真的下决心。因此在市场上,眼见还不能为实,非要手摸才能为实。

买一件商品尚且如此,如果是商家成千上万地向厂家定货,就更不是单纯看看电脑屏幕就可以下决心的事了。

由于全球市场一体化的形成,制造业的竞争十分剧烈,产品开发周期的长短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客观上需要一种可以直接地将设计数据快速地转化为三维实体的技术。这样,不但可以快速直观地验证设计的正确性,而且可以向客户、甚至仅仅是有意向的潜在客户提供未来产品的实体模型,从而达到迅速占领市场的目的。

快速原型技术(Rapid Prototyping,简称RP)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于1988年诞生于美国,迅速扩展到欧洲和日本,并于九十年代初期引进我国。

快速原型技术综合应用各种现代技术,直接快速地将电脑设计数据转化为实物,形象地说,快速原型技术实现了所谓“心想事成”的梦想。快速原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快速概念模型制造(比如检验所设计的产品样子好看不好看、新潮不新潮)、快速测试模型制造(比如检验所设计的产品好用不好用、性能怎么样)、快速模具制造(直接制造模具)和快速功能零件制造(直接制造零件)等领域。

Ⅷ 什么是快速原型制造技术

随着全球市场一体化的形成,制造业的竞争十分激烈,产品的开发速度日益成为竞争的主要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自主快速产品开发(快速设计和快速工模具)的能力成为制造业全球竞争的实力基础。同时,制造业为满足日益变化的用户需求,又要求制造技术有较强的灵活性,能够以小批量甚至单件生产,而不增加产品的成本。因此,产品开发的速度和制造技术的柔性就变得十分关键了。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RPM, Rapid Prototyping Manufacturing)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产生于美国并很快扩展到日本及欧洲,是近年来制造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1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原理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是集材料成形、CAD、数控、激光等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是实现从零件设计到三维实体原型制造一体化的系统技术。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没有任何模具、刀具和工装的条件下,根据三维CAD模型的分层数据,对材料进行堆积(或叠加),快速地制造出任意复杂程度的产品原型或零件的一种数字化成形技术,如图2-65所示。快速原型制造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

(1)零件CAD数据模型的构建。构建三维CAD数据模型的方法有两种:①基于构思的三维造型。设计人员应用各种三维CAD造型系统,如Pro/E、UG、Solidworks等进行零件的三维实体造型,即将设计人员所构思的零件概念模型转变为三维CAD数据模型。②基于实体数据的三维造型。设计人员通过三坐标测量机、激光扫描仪、核磁共振图像、实体影像等方法对三维实体进行反求、计算并建立三维模型。

(2)数据转换文件的生成。由三维造型系统将零件CAD数据模型转换成一种可被快速成型系统接受的数据文件,如STL、IGES等格式文件。STL文件是对三维实体内外表面进行离散化后形成的文件,STL文件易于进行模型的分层切片处理,故已成为目前绝大多数快速成型系统所接受的文件格式。目前所有CAD造型系统也均具有对三维实体输出STL文件的功能。

图2-68FDM的作品

Ⅸ 快速原型法的特点

仅供参考:

http://www.examda.com/ncre/Three/Info/20060901/084330373.html

考点(13)概述

20世纪80年代,快速原型法逐渐被信息系统开发者所认可,并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种流行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是一种达成系统需求的定义的策略。其特征为具有译度的迭代性,在开发进程中有用户的密切参与。
原型法具有以下特点:
(1)原型法最显着的特点是引人了迭代的概念。
(2)原型法自始至终强调用户的参与。
(3)原型法在用户需求分析、系统功能描述以及系统实现方法等方面有较大的灵活性。
用户需求可以不十分明确,系统功能描述也可以不完整,对于界面的要求也可以逐步完善:
(4)原型法可以用来评价几种不同的设计方案。
(5)原型法可以用来建立系统的某个部分。
(6)原型法不排斥传统生命周期法中采用的大量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工具,它是与传统方法互为补充的方法。
------------------------------------------------------------------------------------------------------
http://www..com/s?wd=%D4%AD%D0%CD%B7%A8%B5%C4%D6%F7%D2%AA%CC%D8%B5%E3&lm=0&si=&rn=10&ie=gb2312&ct=0&cl=3&f=1&rsp=0

Ⅹ 快速原型的运作方式

由于运用原型的目的和方式不同,在使用原型时也采取不同的策略,有抛弃策略和附加策略。
抛弃策略是将原型用于开发过程的某个阶段,促使该阶段的开发结果更加完整、准确、一致、可靠,该阶段结束后,原型随之作废。探索型和实验型就是采用此策略的。
1、附加策略是将原型用于开发的全过程,原型由最基本的核心开始,逐步增加新的功能和新的需求,反复修改反复扩充,最后发展为用户满意的最终系统,演化型快速原型就是采用此策略。
2、采用何种形式、何种策略运用快速原型主要取决于软件项目的特点、人员素质、可供支持的原型开发工具和技术等,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特点来决定。

阅读全文

与快速原型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树叶剪纸圆圆的简单方法 浏览:418
三菱电饭锅使用方法 浏览:921
金毛幼崽的方法视频 浏览:123
心脏肌桥的治疗方法 浏览:952
有机物共价计算方法 浏览:334
线帘安装方法图解 浏览:945
去黑色素治疗胎记的方法 浏览:465
核酸分析方法视频 浏览:62
隐形眼镜初次使用方法 浏览:639
沉迷手机解决方法作文 浏览:264
羽毛球耐打的解决方法 浏览:889
早期流产治疗方法 浏览:199
治感冒鼻塞的简单方法 浏览:28
3m试纸检测菌落读数方法 浏览:463
日本gc护牙素使用方法 浏览:55
塑料花制作方法大全简单 浏览:592
alura的使用方法 浏览:637
板栗树嫁接后种植方法 浏览:234
财务知识教学方法 浏览:110
文本分析法研究方法 浏览: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