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操作数控车床对刀的方法是什么
1.一般对刀是指在机床上使用相对位置检测手动对刀。下面以Z向对刀为例说明对刀方法。刀具安装后,先移动刀具手动切削工件右端面,再沿X向退刀,将右端面与加工原点距离N输入数控系统,即完成这把刀具Z向对刀过程。
2.机外对刀仪的本质是测量出刀具假想刀尖点到刀具台基准之间X及Z方向的距离。利用机外对刀仪可将刀具预先在机床外校对好,以便装上机床后将对刀长度输入相应刀具补偿号即可以使用。
3.自动对刀是通过刀尖检测系统实现的,刀尖以设定的速度向接触式传感器接近,当刀尖与传感器接触并发出信号,数控系统立即记下该瞬间的坐标值,并自动修正刀具补偿值。
B. 数控车床镗孔车刀装刀及对刀步骤有哪些
和外圆刀是一样的 只不过外圆刀是轻碰外圆测量外圆
内孔刀是轻碰内孔测量内孔
C. 数控铣床到底怎么对刀
数控铣削加工的对刀 当工件以及刀具(或对刀工具)都安装好后,可按下述步骤进行对刀操作。 先将方式开关置于“回参考点”位置,分别按 X 、 Y 、 Z 方向按键令机床进行回参考点操作,此时屏幕将显示对刀参照点在机床坐标系中的坐标,若机床原点与参考点重合,则坐标显示为( 0 , 0 , 0 )。 1)以毛坯孔或外形的对称中心为对刀位置点 (1) 以定心锥轴找小孔中心 (2) 用百分表找孔中心 (3) 用寻边器找毛坯对称中心 将电子寻边器和普通刀具一样装夹在主轴上,其柄部和触头之间有一个固定的电位差,当触头与金属工件接触时,即 通过床身形成回路电流,寻边器上的指示灯就被点亮。逐步降低步进增量,使触头与工件表面处于极限接触(进一步即点亮,退一步则熄灭),即认为定位到工件表 面的位置处。 2) 以毛坯相互垂直的基准边线的交点为对刀位置点 ( 1) 按 X 、 Y 轴移动方向键,令刀具或寻边器移到工件左(或右)侧空位的上方。再让刀具下行,最后调整移动 X 轴,使刀具圆周刃口接触工件的左(或右)侧面,记下此时刀具在机床坐标系中的 X 坐标 x a 。然后按 X 轴移动方向键使刀具离开工件左(或右)侧面。 ( 2) 用同样的方法调整移动到刀具圆周刃口接触工件的前(或后)侧面,记下此时刀具在机床坐标系中的 Y 坐标 y a 。最后让刀具离开工件的前(或后)侧面,并将刀具回升到远离工件的位置。 ( 3) 如果已知刀具或寻边器的直径为 D ,则基准边线交点处的坐标应为( x a +D/2 , y a +D/2 )。 3) 刀具 Z 向对刀 当对刀工具中心(即主轴中心)在 X 、 Y 方向上的对刀完成后,可取下对刀工具,换上基准刀具,进行 Z 向对刀操作。 Z 向对刀点通常都是以工件的上下表面为基准的,这可利用 Z 向设定器进行精确对刀,其原理与寻边器相同。如图 8-5 所示,若以工件上表面为 Z=0 的工件零点,设 Z 向设定器的标准高度为 50 ,则当刀具下表面与 Z 向设定器接触致指示灯亮时,刀具在工件坐标系中的坐标应为 Z=50 ,将此时刀具在机床坐标系中的 Z 坐标值减于 50 后的结果记下来。 1.
D. 法兰克数控机床如何对刀求详细步骤
FANUC数控机床对刀方法:
进入手动模式,安装工件和刀具,主轴正转。以下以1号刀为例进行讲解:
1、车一刀外圆,X方向不动,沿Z方向退出刀具,停主轴。
2、测量刚才车的外圆,假设测量值是Φ36.72。
3、按offset按键,找到001号刀补,将光标移动到这一行。
4、输入“X36.72”,在屏幕下方按“测量”软键。(X方向对刀完毕)
5、手动平一刀端面,Z方向不动,沿X方向退出。
6、假如此时刀尖正好在Z0的位置,按offset按键,找到001号刀补,将光标移动到这一行。
7、输入“Z0”,在屏幕下方按“测量”软键。(Z方向对刀完毕)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及时采纳为最佳答案,谢谢!
E. 数控车床怎么对刀
以下为数控车床的对刀方法:
装上要加工的材料,把材料加紧,把平面切平整
装上要用上的刀具,这时候要注意就是刀具一定要对准主轴卡盘的中心
转动主轴一般材料600转可以了,
移动要对的刀具,在工件z轴平面轻轻切去一点设为z0,
F. 数控机床对刀详细的过程
方法是多种的,而且互有联系,没办法只介绍一种。
1、对刀方法:数控加工的对刀,对其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加工零件的精度,还会影响数控机床的操作。
所谓对刀,就是在工件坐标系中使刀具的刀位点位于起刀点(对刀点)上,使其在数控程序的控制下,由此刀具所切削出的加工表面相对于定位基准有正确的尺寸关系,从而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在数控加工中,对刀的基本方法有试切法、对刀仪对刀、ATC对刀和自动对刀等。
2、试切法:根据数控机床所用的位置检测装置不同,试切法分为相对式和绝对式两种。在相对式试切法对刀中,可采用三种方法:
一是用量具(如钢板尺等)直接测量,对准对刀尺寸,这种对刀方法简便但不精确;
二是通过刀位点与定位块的工作面对齐后,移开刀具至对刀尺寸,这种方法的对刀准确度取决于刀位点与定位块工作面对齐的精度;
三是将工件加工面先光一刀,测出工件尺寸,间接算出对刀尺寸,这种方法最为精确。在绝对式试切法对刀中,需采用基准刀,然后以直接或间接的方法测出其他刀具的刀位点与基准刀之间的偏差,作为其他刀具的设定刀补值。以上试切法,采用“试切——测量——调整(补偿)”的对刀模式,故占用机床时间较多,效率较低,但由于方法简单,所需辅助设备少,因此广泛被用于经济型低档数控机床中。
3、对刀仪对刀:对刀仪对刀分为机内对刀仪对刀和机外对刀仪对刀两种。机内对刀仪对刀是将刀具直接安装在机床某一固定位置上(对车床,刀具直接安装在刀架上或通过刀夹再安装在刀架上),此方法比较多地用于车削类数控机床中。
而机外对刀仪对刀必须通过刀夹再安装在刀架上(车床),连同刀夹一起,预先在机床外面校正好,然后把刀装上机床就可以使用了,此方法目前主要用于镗铣类数控机床中,如加工中心等。
采用对刀仪对刀需添置对刀仪辅助设备,成本较高,装卸刀具费力,但可节省机床的对刀时间,提高了对刀精度,一般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数控机床中。
4、ATC对刀:AIC对刀是在机床上利用对刀显微镜自动计算出刀具长度的方法。由于操纵对刀镜以及对刀过程还是手动操作和目视,故仍有一定的对刀误差。
与对刀仪对刀相比,只是装卸刀具要方便轻松些。自动对刀是利用CNC装置的刀具检测功能,自动精确地测出刀具各个坐标方向的长度,自动修正刀具补偿值,并且不用停顿就直接加工工件。
与前面的对刀方法相比,这种方法减少了对刀误差,提高了对刀精度和对刀效率,但需由刀检传感器和刀位点检测系统组成的自动对刀系统,而且CNC系统必须具备刀具自动检测的辅助功能,系统较复杂,投入资金大,一般用于高档数控机床中。
5、自动对刀:自动对刀是利用CNC装置的刀具检测自动修正刀具补偿值功能,自动精确地测出刀具各个坐标方向的长度,并且不用停顿就直接加工工件。自动对刀亦称刀尖检口功能。
在加工中心上一次安装工件后,需用刀库中的多把刀具加工工件的多个表面。为提高对刀精度和对刀效率,一般采用机外对刀仪对刀、ATC对刀和自动对刀等方法,其中机外对仪对刀一般广泛用于中档铿铣类加工中心上。
在采用对刀仪对刀时,一般先选择基准芯棒对准好工件表面,以确定工件坐标原点,然后选择某一个方便对刀的面,采用动态(刀转)对刀方式。
(6)如何安装对刀方法扩展阅读
例子如下:
例如,当加工零件时,如果按φ38㎜→φ36㎜→φ34㎜的次序安排车削,不仅会增加刀具返回对刀点所需的空行程时间,而且还可能使台阶的外直角处产生毛刺(飞边)。
对这类直径相差不大的台阶轴,当第一刀的切削深度(图中最大切削深度可为3㎜左右)未超限时,宜按φ34㎜→φ36㎜→φ38㎜的次序先近后远地安排车削。
G. 操作数控车床怎样对刀
用外圆车刀先试车一外圆,记住当前X坐标,测量外圆直径。
用外圆车刀先试车一外圆,记住当前X坐标,测量外圆直径后,用X坐标减外圆直径,所的值输入offset界面的几何形状X值里。用外圆车刀先试车一外圆端面,记住当前Z坐标,输入offset界面的几何形状Z值里。
通过对刀将刀偏值写入参数从而获得工件坐标系。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可靠性好,他通过刀偏与机械坐标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只要不断电、不改变刀偏值,工件坐标系就会存在且不会变,即使断电,重启后回参考点,工件坐标系还在原来的位置。
(7)如何安装对刀方法扩展阅读:
操作数控车床的相关要求规定:
1、在对刀时,将显示的与参考点偏差值个加上100后写入其对应刀补,每一把刀都如此,这样每一把刀的刀补就都是相对于参考点的。
2、G92起点设为X100 Z100,试验后可行。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每一次加工的起点都是参考点,刀具移动距离较长,但由于这是G00 快速移动,还可以接受。
3、在对基准刀时将显示的与参考点偏差及对刀直径都记录下来,系统一旦重启,可以手动的将刀具移动到G92 起点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