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红薯是一种天然无害的保健蔬菜,那么栽种红薯有什么好的方法呢
要选择排水性比较好的,优质土壤,土壤要有肥力, pH值要适中,经常浇水施肥,修剪枝叶,要选择合适的农药和化肥,一定要注意种植的密度和间距。
❷ 种植红薯应该如何施肥怎样让红薯又大又多
在刚种下去的时候给它施肥,然后等它长出幼苗的时候再给它施肥。平时应该多给红薯浇水,多给它补充一些有机肥,这样种出来的红薯就会又大又多。
❸ 红薯的种植时间和方法
1、坚持起垄栽培
红薯起垄栽培,不但能加厚和疏松耕作层,而且容易排水,吸热散热快,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块根的形成和膨大。尤其夏红薯在肥力高的低洼田块多雨年份起垄栽培,增产效果更为显着。一般66cm垄距栽一行红薯,120cm垄距的栽2行红薯。
2、适时早栽,合理密植
在适宜的条件下,栽秧越早,生长期越长,结薯早,结薯多,块根膨大时间长,产量高,品质好,所以,应根据情况适时早栽。麦套春薯在4月份扦插;夏薯在5月下旬足墒扦插。采用秧苗平直浅插的方法较好,能够满足红薯根部好气喜温的要求,因而结薯多,产量高。合理密植是提高产量的中心环节。一般单一种植亩密度在4000株左右,行距60~66cm,株距25~27cm。与其他作物套种,根据情况而定。
栽好红薯的标准是:一次栽齐,全部成活。栽插时间的早晚,对产量的影响很大,因为红薯无明显的成熟期,在田间生长时间越长,产量越高。据试验栽插期在4月28~5月10日之间对产量影响不大;5月10~16日,每晚栽1d,平均每亩减产21.3kg,5月16~22日,每晚栽1d,平均每亩减产32.6kg。夏薯晚栽,减产幅度更大,一般在6月底以后就不宜栽红薯了;遇到特殊情况也应在7月15日前结束栽植。
3、合理施肥,及时浇水,中耕除草
红薯生长期长、产量高、需肥量大,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趋势是前中期吸收迅速,后期缓慢,一般中等生产水平每生产1000kg鲜薯约需吸收氮素4~5kg、五氧化二磷3~4kg、氧化钾7~8kg;高产水平下,每生产1000kg鲜薯约需吸收氮素5kg、五氧化二磷5kg、氧化钾10kg。但当土壤中水解氮含量达到70mg/kg以上时,就会引起植株旺长,薯块产量反而会下降;速效磷含量在30mg/kg以上、速效钾含量在150mg/kg以上时,施磷钾的效果也会显着降低,在施肥时应注意。生产上施肥可掌握如下原则:高肥力地块要控制氮肥施用量或不施氮肥,栽插成活后可少量追施催苗肥,磷、钾、微肥因缺补施,提倡叶面喷肥。一般田块可亩施氮素8~10kg、五氧化二磷5kg、氧化钾6~8kg;磷、钾肥底施或穴施,氮肥在团棵期追施。另外,中后期还应叶面喷施多元素复合微肥2~3次。
红薯是耐旱作物,但绝不是不需要水。为了保证一次栽插成活,必须在墒足时栽插,如果墒情不足要浇窝水,根据情况要浇好缓苗水、团棵水、甩蔓水和回秧水,特别是处暑前后注意及时浇水,防止茎叶早衰。
在红薯封垄前,一般要中耕除草2~3次,通过中耕保持表土疏松无杂草。杂草对红薯生长危害很大,它不但与红薯争夺水分和氧分,也影响田间通风透光,而且还是一些病虫寄主和繁殖的场所。中耕除草应掌握锄小、锄净的原则,在多雨季节应把锄掉的杂草收集起来带到田外,以免二次成活再危害。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化学除草方法省工见效快,灭草效果好。
4、搞好秧蔓管理
红薯生长期间,科学进行薯蔓管理,防止徒长,是提高红薯产量的一项有效措施。一般春薯栽后60~110d,夏薯栽后40~70d,正处于高温多雨季节,土壤中肥料分解快,水分供应充足,有利于茎叶生长,高产田块容易形成徒长,这一阶段协调好地上和地下部生长的关系,力促块根继续膨大是田间管理的重点。应克服翻蔓的不良习惯,坚持提蔓不翻秧,若茎叶有徒长趋势,可采取掐尖、扣毛根、剪老叶等措施,也可用矮壮素等化学调节剂进行化学调控。
5、适时收获、贮藏
红薯的块根是无性营养体,没有明显的成熟标准和收获期,但是,收获的早晚,对块根的产量、留种、贮藏、加工利用等都有密切关系。适宜的收获期一般在15℃左右,块根停止膨大,在地温降到12℃以前收获完毕,晾晒贮藏。
❹ 栽种红薯想要提高成活率,都该掌握哪些技巧
首先,要保证红薯秧苗的茁壮度,土地肥沃,种植时间建议选下午傍晚时分,其次一定要在雨季种植,保证土地的潮湿度,有助于缓苗和生长。
❺ 种红薯的方法与技术
你好,红薯的栽培技术
1、育苗方法
红薯需在移栽种植前2个月育苗,即春薯在1月下旬开始育苗,秋薯在6月中下旬育苗,早冬薯在8月上中旬育苗。可采用一次性育苗,也可以分次繁殖。
每年进行选种育苗提纯复壮。要在无病毒病和疮痂病病区,且品种一致的田块选种,选择薯形长、匀、无棱沟、直、皮光滑、无病虫斑和伤痕的中型种薯做种。
苗床基肥要施足,一般每667平方米施自沤制有机肥500~1000kg、矿质钾镁肥50kg。下种前用石硫合剂或石灰对苗床进行消毒或闷棚消毒。
2、苗期管理
红薯育苗期间根据苗情适时追肥,肥料用经有机认证的或经有机认证机构许可使用的生物有机肥(NPK养分总含量≥6%,有机质含量≥40%),育苗期追肥总量每667平方米一般为250kg。第1次“红芽”期,一般施稀薄肥水;当苗高10~13cm时,可进行第2次追肥。每次施肥后,都要用清水泼浇洗苗,防止肥料粘附幼苗而引起烧苗现象。
培土可分2~3次进行,苗高10cm左右,即可进行第1次培土,隔7d进行第2次培土,共培土3~5cm。培土最好用肥沃疏松细土拌和焦泥灰或腐熟堆肥,均匀撒入苗床中。培土可与施液态肥料结合进行,做到先培土后施肥,使土壤和幼苗基部密切结合,以利早发、多发新根。
苗床管理还要抓好保温、保湿、通风等措施,以温度为主。出苗前,晚上要盖草帘,保持床温25~35℃。出苗后温度控制在20~25℃,要防止高温灼苗,如膜内温度超过30℃,要及时通风散热,防止烧苗。寒潮来临时要做好保温工作。
种薯出苗前一般不浇水,以利高温催芽、防病和出苗。如苗床过干,可用喷雾器在苗床上喷清水。出苗后要注意苗床湿度,当苗床发白时要及时浇水,湿润床土和浇洒稀肥水,以促进薯苗生长;苗床过湿时,及时揭膜通风。
3、肥水管理
红薯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求因生育时期不同而异。氮肥以茎叶生长时期吸收较多,块根膨大时期吸收较少;磷肥在茎叶生长中期吸收较少,块根膨大时期吸收较多;而钾肥的吸收从栽插到收获都比氮、磷多, 以块根膨大时期更为显着。
红薯有机种植禁止施用任何化学肥料,以基肥施用为主,一般基肥用量占总施肥量的60%~80%,基肥结合整地起垄施入。
待移栽苗活棵后,结合补苗追施1次沼液或充分腐熟的稀薄粪水,作为提苗肥。第2次在红薯结薯期,即春、秋植种后60d左右,冬植种后70d左右追施1次催薯肥。催薯肥以海餐沃高钾肥为主。
红薯在定植时浇了定苗水后,在栽插后30~40d,开始分枝、拖蔓,需水量增大,此时若遇干旱,要及时浇水,可采取沟灌方式,但灌水量不能超过垄高1/2。整体来看,水分管理掌握土壤基本湿润为宜。若遇雨天应及时排涝,以防积水造成薯苗徒长,出现只长柴根不结薯的现象。
❻ 红薯的种植方法
1、选种
红薯种植虽然看起来简单,但选好种子也是红薯高产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它生根发芽的基本要求。在选种的时候我们一般会选择比较大的红薯,首先是观察红薯种薯有没有什么缺陷,或者是哪里有被虫子老鼠咬过,如果没有那就继续看红薯长出的芽点多不多,生命力旺不旺盛,这样基本上就可以啦。
2、播种
播种的时候将红薯种薯放在多灵菌溶液中浸泡十来分钟,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一些疾病,同时也可以避免种薯在还没发芽前被老鼠偷吃,然后就是进行播种了,播种的时候我们要分清楚头和尾,不然到时苗长不出来,如果实在分不清也就可以斜放,最后就是在种薯上面盖上一层枯草腐木,然后用一层薄薄的土掩盖即可,如果怕温度没达到要求我们可在上面覆盖一层薄膜。等到红薯苗长出三四十厘米的时候我们就要将它们剪下来,然后以三片叶子为一节剪成小节据可以去扦插了,扦插的时候一般每株间隔三十厘米左右即可。
3、施肥
在定植之后就需要进行第一次施肥了,此次施肥主要是为了让扦插的红薯苗长出新的根系,所以一般就是施用人类的粪尿水,第二次施肥是在红薯成活之后,因为长势不一,所以看上去参差不齐,这次主要是为了齐苗,一般使用尿素,第三次施肥是提苗肥,也是尿素,但是需要加点复合肥,最后就是最重要的壮果肥,一般是使用钾肥和硼肥。
4、顺苗
为了方便后续的采收以及使不必要的枝叶消耗养分,所以我们要对田间的红薯苗进行顺苗,将田间的红薯藤往一个方向理清,让它们往一个方向长,这样到时收割的时候会方面很多,其次在顺苗的时候将一些多余的枝叶给摘掉就好。
5、防病
危害红薯生长的一般就是卷叶虫还有蚜虫以及蛴螬和田鼠。卷叶虫和蚜虫一般是危害红薯叶,影响光合作用,而蛴螬和田鼠一般就是比较喜欢吃田地里的红薯了,它们会将田间的红薯一个个咬坏。一般对于危害枝叶的害虫使用敌百虫溶液进行喷杀就好,但对于田鼠这种东西喷杀的效果不大,所以一般采用诱杀,在田间放入田鼠最爱的食物拌上灭鼠药来诱杀。
6、采收
采收一般也就到了九十月份了,首先我们要将红薯苗割除,然后再将红薯挖出来,挖出的红薯一般需要放在地窖储存,不然水分很容易流失,并且很容易腐烂。
❼ 红薯的种植方法
1、整地
整地要在晴天进行,土要打碎、打细。整平后,肥料条施在垄底,垄距80厘米,垄高20厘米左右。肥料可使用专用有机复合肥。
2、育苗
选择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无病虫害的种薯,薯块100-250克。排种密度为薯块间隔3厘米左右,种薯排好之后覆土,厚度2-3厘米,不能超过5厘米,以免影响出苗。
3、栽种
薯苗长20-25厘米,有6-8张完整叶片时,可以剪苗栽种大田。栽种时,将4个节位水平插或斜插入土中,干旱时将两叶一心露出地面,其余叶片埋入土中,以利薯苗成活和结薯分散均匀,提高商品率和产量,种植密度4000株/667平方米,株距20厘米。
4、田间管理
番薯耐旱适应性强,土壤持水量宜控制在60-70%,遇雨天要加强管理,注意减少田间积水现象。在插后15天左右结合第一次中耕施提苗肥。结薯肥在分枝结薯阶段追肥,一般在插后一个月内结合第二次中耕进行,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
5、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病毒病、黑斑病、紫纹羽病;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番薯叶甲。发现病虫害及时对症防治。
(7)养红薯的正确方法和技巧扩展阅读
红薯生长条件:
1、温度:红薯喜温、怕冷、不耐寒,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2-30℃,温度低于15℃时停止生长。
2、光照:红薯喜光,是短日照作物。植株生长过程中对光能要求高,属不耐阴的作物,从茎叶期开始光能时间长生长期就长、光合效率就越高,反之则会降低光合效率,影响植株生长。
3、水分:红薯耐旱适应性强,土壤持水量宜控制在60-70%,适宜的水分条件可以满足不同生长期的需求。芽期、苗期、茎叶期、分枝结薯期等阶段土壤持水量宜在60-80%。
4、土壤:红薯耐酸碱性好,土壤环境适应性强。其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宜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土质良好、灌排能力强、pH值在4.2-8.3之间的地块。
❽ 地瓜的种植方法
1、整地施肥:整地要在晴天进行,土要打碎、打细。整平后,肥料条施在垄底,垄距80厘米,垄高20厘米左右。肥料可使用专用有机复合肥,种植面积较大时,要求测定土壤n、p、k和有机质,南方还要测定土壤pH值。不提倡使用普通复合肥。
2、整枝打顶:对分枝较多、生长较旺的薯田可用剪刀剪掉二三个分枝,如此可使养分回流,让薯块得到更多养分。打顶可调节养分运转,促使养分向根部输送。当薯苗长到40-60厘米时摘去嫩尖,分枝生长过旺时也要摘去嫩尖。
3、及时追肥:提苗肥在插后15天左右结合第一次中耕每667m²追施稀薄人畜粪750-1000kg或尿素2.5kg。结薯肥在分枝结薯阶段追肥,一般在插后一个月内结合第二次中耕进行,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坼缝肥在茎叶封行以后,块根生长速度较快,地面出现裂缝时追肥。
每667m²追尿素1.5kg、过磷酸钙浸出液10kg、硫酸钾3kg兑水150-200kg配成营养液,在阴天或晴天的下午进行顺缝浇灌,要求追肥均匀。
种植红薯应选择土质疏松略带坡度的土地进行种植,黄沙土更好。土质松散排水性好红薯就长的得形状好看,又表皮光溜,红薯个大,而黄沙土种植出来的红薯拥有以上所有优势外色泽还相对好看,口感也相对较好。
而排水性不好,泥土紧实的土地种植红薯,种植出来的红薯个小,表面凹凸不平,可能出现凹槽炸裂的次品薯,不仅卖相不好,而且产量还不高。
❾ 种红薯的方法和步骤
红薯是人们比较爱吃的食物之一,在农村地方种植非常常见。但是只有真正了解红薯正确的种植管理方法,才能实现红薯优质高产。那么怎样进行红薯种植管理,才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标呢?
温度、光照
红薯喜欢温暖环境,但是却又比较怕冷,一般地温在10℃以下,根部就会停止发育和生长。它的根部最佳生长温度为17~30℃,因此种植过程中的土壤温度对红薯来说也是非常的重要。温度越高,红薯生长就越快,但是要实现红薯根块的膨胀,也并不是温度越高越好。一般在21~26摄氏度的低温最适宜,红薯根块膨大生长。
红薯也是一种喜欢充分光照的植物,在有充分光照的条件下,红薯的颜色会比较的浓郁,而且茎蔓长的也比较粗壮。这样就更有利于红薯手快对于养分的吸收,促进薯块的迅速膨大。因此在选择种植地时,一定要选择具有充分阳光光照的地方,至少每天光照10小时以上更有利于对于根块发育。
土壤和水分需求
红薯是一种喜肥植物,它对于养分的需求也是比较高,特别是在薯块膨大期间,它对于氮磷钾需求之外,对于铁、钙、镁等营养元素需求也比较旺盛。因此我们在施加基肥的时候,要施足足够的腐熟的农家肥,并且是农家肥和土壤充分混合,最后做垄、开沟,在栽植之后及时浇透水。
其次到了红薯膨大期间,要不间断的进行施肥浇水,以保证其营养的需求,同时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发现虫害,比如卷叶螟、小象甲、金龟子、地老虎等虫害要及时购买药物进行喷洒防治。
最后到了收获时节,就要及时收获。收获的时间点,对于红薯的产量,储藏,加工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我们都会在气温下降到14℃左右的时候就开始进行开挖,而且最好要在寒露节气前要收获完毕。这样的红薯营养更丰富,而且更耐储存,品质也更好。
❿ 红薯管理与施肥技术有哪些
红薯种植施肥分三期,第一是底肥,要足,第二是追肥,要快,第三是收成肥,量少。
在红薯种植下去后,要用脚踩实土,方式薯苗晒枯,在红薯块结块根之后,定期培土,防止虫害祸害块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