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
1.病因要查清
在修改病句之前,先要查清句子究竟是什么毛病,所以面对一个病句,先要认真读几遍,再做进一步分析,只有确定病因,才能对症下药。
✍ 2.修改尽量少
修改病句时,要使用“增、删、调、换”等方法,尽量少动、小改。
✍ 3.原意必保留
在修改病句时,不管你使用什么方法,修改后句子的表达形式可以小有出入,但句意不能有丝毫改变。
辨析病句方法
(1)读句子,明确错误的类型。
(2)找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看是否有残缺,搭配是否得当。
(3)理清枝叶,定语,状语,补语是否恰当。
(4)体味语境,看句子的语序是否合理,前后是否矛盾。
(5)弄清关系,复句要看关联词语搭配是否得当。
(6)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来意思基础上修改,这是根本原则。
几种务必注意的病句类型
✍ 1.“是”和“成为”要小心,前后是否一回事。
“避免”“预防”“忌”“仿造”,看看是否说反了。
①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北京”是“季节”,搭配不当。应改为“北京的秋天”才对)
②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不要恼怒,二忌卧处不要当风,三忌不要吃得太饱。(“三忌”与后面的“忌”矛盾)
✍ 2.分数倍数要注意,减少不能用倍数;
搭配介词要想清,是否意思有问题。
①今年增产50%,成本降低近两倍。(“降低两倍”不通)
②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10%。
✍ 3.“是否”“可否”“优劣”“好坏”“成败”含有两方面,不能呼应就出错。双重否定表肯定,多用一个又否定。
①有没有意志是成功的关键。(“成功”之前应加“能否”)
②新旧体制交替,不免不出现管理漏洞。(多了一个“不”,意思弄反了)
✍ 4.习惯错用的词:
“目的是为了”“大多以……为主”语意重复
①美国对伊进行军事打击的目的的为了摧毁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目的”与“为了”重复)
②这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是以大学里的青年师生为主的。(“以……为主”就含有“大多”的意思,属重复)
“约……左右”“近……左右”“余……左右”“达……多(以上)”“超过……以上”表意矛盾
③近一半左右的年青人不相信这个。(“近”是“接近”的意思,“接近”就是“不足”;与“左右”矛盾)
④载重量达十吨以上。(“达”指的是数量向上或向多达到的最高点,与“以上”矛盾)
⑤通过这次普法学习,使我增强了法制观念。(“通过”和“使”同时使用,把句子主语淹没了,应该去掉其中一个。)
2. 小学生关于修改病句的技巧与方法
小学语文病句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九种:
一、成分残缺:
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
例如:“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谁做了许多好事,不明确。
二、用词不当:
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例如:“他做事很冷静、武断。”“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果断”。
三、词语搭配不当:
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包括一些关联词语的使用不当。
例如:“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听到”与“优美的舞蹈”显然不能搭配,应改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例如:“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 显然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改为“即使我们生活富裕了,也不应该浪费。 ”
四、前后矛盾:
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
例如:“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前半句估计是不够肯定的意思,而后半句又肯定他错了,便出现了矛盾,到底情况如何呢?使人不清楚。可以改为“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或“我断定他这道题做错了。”
五、词序颠倒:
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例如:“语文对我很感兴趣。”“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六、重复罗嗦:
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
例如:“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可删去其中一个。
七、概念不清:
指句子中词语的概念不清,属性不当,范围大小归属混乱。
如“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这里的“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归属概念不清,应改为“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八、不合逻辑不合事理:
句子中某些词语概念不清,使用错误,或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理,也易造成病句。
例如:“稻子成熟了,田野上一片碧绿,一派丰收的景象。”稻子成熟时是一片金黄色,而本句中形容一片碧绿,不合事理。
九、指代不明:
指句子中出现多个人或状物时,指代不明确,含混不清。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儿……]和疑问代词[谁、哪里]三种,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词使用错误。这类病句主要有二类。一类是一个代词同时代替几个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乱。二类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误用。
例如: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应将“他经常约他去打球”改为“刘明经常约陈庆去打球”。
修改病句的符号及作用:
1.删除号:用来删除字、标点符号、词、短语及长句或段落。
2.恢复号:又称保留号,用于恢复被删除的文字或符号。如果恢复多个文字,最好每个要恢复的字下面标上恢复号。
3.对调号:用于相临的字、词或短句调换位置。
4.改正号:把错误的文字或符号更正为正确的。
5.增添号:在文字或句、段间增添新的文字或符号。
6.重点号:专用于赞美写得好的词、句。
7.提示号:专用于有问题的字、词、句、段,提示作者自行分析错误并改正。
8.调遣号:用于远距离调移字、标点符号、词、句、段。
9.起段号:把一段文字分成两段,表示另起一段。
10.并段号:把下段文字接在上文后,表示不应该分段。
11.缩位号:把一行的顶格文字缩两格,表示另起段,文字顺延后移。
12.前移号:文字前移或顶格。
修改病句是有方法可寻的,一般需掌握好“一读二找三改四检查”。
一读,读通句子,弄清原句的本意。本意是指原句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修改病句的前提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本来意思,只有弄清句子的本意,才可能正确修改。
二找,确定句子的病症。要修改病句,先要找到句子的病证,确定病因。一般我们可以根据所学过的几种病句的常见原因,帮助查找病症。
三改,对症下药。根据语句的病症及原因,经过认真思考,采用增、删、调、换等方法,动手把错的地方改正。
四检查。改完后还得重读一两遍,看看有毛病的地方是否都修改了,修改的是否恰当,是否保持了句子的愿意……
修改病句是小学语文科目不可忽视的重点内容,也是在小学阶段教学比较常见和重要的一项内容。小学生掌握了修改病句的方法后,就可以在造句、写文章时避免或少出错误,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文章中出现的病句,这将对其今后的写作有很大帮助。
3. 怎么检查错别字
打开你要检测错别字的word文档。如下图所示:
注意事项
对于大量写稿的写作者来说,每次写完一篇文章,最好都做一次校对,以免出现低级错误。
4. 纠正错别字的方法
一、教学时首先读准字音
1、利用汉语拼音识记字音。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的有效工具,在小学语文
生字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在课堂上检查纠正读音。
2、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推知字音。形声字在汉字中占 80%左右,它具有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在识字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声旁的表音作用。
例如以“丁”
为声旁的字就有“盯、叮、钉、顶”等 18 个,以“方”为声旁的形声字就有“放、
房、访、仿”等 10 个,让学生识记一个声旁,便可以识记十几个,甚至几十个
的汉字,这种见一斑窥全豹的识字方法简单有效。
二、认清字形
汉字是方块字,数量多,字形复杂,有各种笔画和结构,有的字差别小。
1、对难写的、笔画又多的字,运用笔画、部件拆分法,从繁到简,一笔一画地进行书空练习。如:碧、臂等,在书空时,教师要特别指出这些字的难点及易犯的错误,这样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平时书写时使学生准确地掌握这些字形结构。
2、对学生写字时容易多笔画或少笔画的字,运用顺口溜帮助学生无意注意的心理活动,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如教“喜”字,为了便于学生掌握,可以编顺口溜,并一边说一边形象地板书:“十粒豆,掉进口”,学生一看,一说,一写,就学会了。
3、利用字谜悟出字形。汉字是典型的表意文字,猜谜语是小学生感兴趣的文字游戏,也是帮助学生分析字形的一种方法。如“一个小孩子,在方形的游泳池游泳,头上戴着一顶帽子”(游)“眼睛垂下”(睡)等等。
三、理解字义
1、结合课文理解字义。
2、利用造字法理解字义。汉字的基本造字法有四种: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其中前三种是纯表义文字,从字形上可以看出或悟出字义,如“日、刃、
尘”等字可以通过形了解字的大体意义。
如带“女”的字,字义大都与女人有关,
带“扌”的字,字义大都与手或手的动作有关,带“艹”的字,字义大都与植物
有关。
(4)查改文字差错的方法和技巧扩展阅读:
错别字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无中生有,即在字的笔画、笔形或结构上写错了,似字非字,这称之为“错字”。如有人将“染”字右上角的“九”写成了“丸” ,将“猴”字的右半部分写成了“候”,将“曳”字的右上角多写了一点,或者将“滤”下面的“心”写成了“业”,这些都是错字。
一种是张冠李戴,本该用某个字,却写成了另外一个字,这称之为“别字”。如“戊戌政变”写成了“戊戍政变”、“按部就班”写成了“按部就搬”,或者将“建议” 写成了“建意”,其中的“戍”、“搬”、“意”等都是别字。
5. 怎么改正错别字的方法
1、分清字义:字义决定汉字的正确使用,明了字义是明辨字形正误的基础。如果明白了易混字的意义,就能有效地避免错别字。“坚”是结实、硬、坚固的意思;“艰”是困难的意思,学生先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再用到“坚固、坚强、艰难、艰辛”等词就能区分清楚了。
2、推想字形:汉字中有百分之八十的字是形声字,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推想形旁,学生明了字义所属,就能大致判断字在词中运用正确与否。如“讴歌”是歌颂的意思,左边是“讠”旁;“沤肥”要用水泡,左边是“氵“。
3、注重第一印象:第一次和某个生字见面,一定要让学生形成清晰、准确的印象,要从音、形、义三方面结合起来理解记忆,不然错误印象会顽固地留在学生脑中,不易抹去。
错别字分为两种类型:
错字
一种是无中生有,即在字的笔画、笔形或结构上写错了,似字非字,这称之为“错字”。如有人将“染”字右上角的“九”写成了“丸” ,将“猴”字的右半部分写成了“候”,将“曳”字的右上角多写了一点,或者将“滤”下面的“心”写成了“业”,这些都是错字。
【经典名家案例】: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给《美文》杂志题辞时将“茂”的下部分写成“戍”。
别字
一种是张冠李戴,本该用某个字,却写成了另外一个字,这称之为“别字”。如“戊戌政变”写成了“戊戍政变”、“按部就班”写成了“按部就搬”,或者将“建议” 写成了“建意”,其中的“戍”、“搬”、“意”等都是别字。
郑渊洁把“寒暄”误成“寒喧”,“股掌之间”误为“鼓掌之间”。
6. 在 WORD中怎样查看错别字
一、首先,打开Word程序,打开要检查错别字的文档。
7. 短文改错解题技巧口诀
1高中英语短文改错答题口诀
动词形,名词数;注意形和副;非谓动词细辨别;习惯用法要记住;句子成分多分析;逻辑错误须关注。
一.动词形
主要包括两类错误:动词的时态和语态错误,以及主、谓不一致的错误。例如:
My favourite sport is football. I was member of our school football team. (is)
Now my picture and prize is hanging in the library. (are)
上述两例分别属于时态错误和主、谓不一致错误。找出此类错误的关键是树立牢固的时态概念,注意短文内容发生或存在的时间,保持时间概念的一致性。
二.名词数
指名词单、复数形式的用法错误。常表现为将名词复数写成单数。例如:
…so that I’ll get good marks in all my subject. (subjects)
三.区分形和副
及区分形容词和副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具体用法。这也是高考短文改错的常考点。例如:
I’m sure we’ll have a wonderfully time together. (wonderful)
Unfortunate, there are too many people in my family. (Unfortunately)
需要注意的是,形容词多用来做定、表、补语等,而副词只能在句子中作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第一例中的wonderful作定语修饰time,第二句的Unfortunately作状语修饰整个句子。
四.非谓动词细辨别
这是考查最多的错误形式之一。主要有分词和动名词类错误,也包括不定式类错误。例如:
…in my spare time, but now I am interesting in football. (interested)
Play football not only makes us grow up tall and strong but also … (playing)
My parents love me… and will do all they can ∧ make sure… (to)
上述二、三例分别是动名词作主语,和不定式作目的状语。一般的,现在分词有主动态和进行时的含义,而过去分词具有被动态和完成时的含义,不定式有将来时态的含义。
五.习惯用法要记住
主要考查习惯搭配方面的基础知识。这也是历年高考的常考点,其错误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多词、少词和搭配错误。 例如:
It was very kind for them to meet me at the railway station and… (of)
We must keep in mind that we play for the team instead ∧ ourselves. (of)
六.句子成分多分析
不同的句子成分要用不同的词类;不同的语景要选择不同的词语。这些都有待我们对句子结构和句子成分作细致的分析,才能找出用词不当的错误。例如:
They ∧eager to know everything about China and… (were)
I live in Beijing, where is the capital of China. (which)
第一例漏掉了谓语动词were,这是受寒于习惯的影响而导致的错误;第二例则是词类与它在句子中的成分不相符,where是副词,不能作主语。
七.逻辑错误须关注
与句子的上、下文不一致,甚至相矛盾,属于逻辑性错误。如称谓上的张冠李戴,人名、地名、时间、方位等方面的错误,常是这类错误的考查对象。例如:
The Smiths did his best to make me feel at home. (their)
First, let me tell you something more about myself. (去掉more)
… no way of setting the matter except by selling the set.Now someone at home reads instead. (everyone)
上述第一例中的主语是Smiths(史密斯夫妇俩),因此后面的his不合逻辑。第二例中的more在这儿表“再”的意思,才开始告诉别人,怎么能说“再告诉你一些事”?第三例讲的是为了解决看电视时的争端,“我们”把电视机卖了;晚上没电视看了,所以与从前一样,大家又都读书了,所以该用everyone。
除了上述错误类型外,常考的错误形式还有:连词but, and, or和so的用法错误(可以归类为逻辑错误),以及冠词的用法错误等。
2短文改错解题思路和检查原则
1.句中各部分的结构是否完整,特别是每个句子要有动词;
2.谓语动词的时态、语态;
3.非谓语动词的用法;
4.名词的单、复数,格的使用是否正确;
5.定冠词和不定冠词是否正确;
6.代词的格和性的使用是否有误;
7.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副词是否准确无误;
8.并列句中的并列连词、主从复合句中的从属连词用的是否得当。短文改错解题四原则:改动以最少为原则; 虚词以添加或删除为原则; 实词以改变词形为原则以保持句子原意为原则。短文改错解题步骤:通读全文,掌握大意; 整句分析,逐行推敲。
以上《高中英语短文改错技巧有哪些》由高三网小编整理。短文改错解题四原则:改动以最少为原则;虚词以添加或删除为原则;实词以改变词形为原则;以保持句子原意为原则。短文改错解题步骤:通读全文,掌握大意;整句分析,逐行推敲;反复通读,复查验证。
8. 修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口诀
1、定语位置不当。如:
(1)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应该为: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
(2)广大的农村青年表现出无比的社会主义热情。
(定语“无比”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而造成病句,应该将“无比的”放至“热情”之前)
2、状语位置不当。如:
(3)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分子充分的作用。
(状语“充分”错放在定语的位置,应该将之放在“发挥”之前)
3、虚词位置不当:
一、副词“不”的位置不对。例如:
(4)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不”句字否定副词应该在“把”字之前)
(5)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不”应移至“趁”字前)
二、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复句中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如果颠倒,就属位置不当。例如:
(6)不但他好好学习,而且还帮助其他同学。(“他”应移至“不但”前)
(8)查改文字差错的方法和技巧扩展阅读
1、了解病句的几种常见类型,特别是《考试说明》中指出的6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要熟悉改病句的常规方法。
2、修改病句时,必须保留原意,不可改走样了。 因为修改病句是为了使句子表达准确,语句明白无误。
3、从语法角度入手,抓住句子主干。无论是单句、复句,抓住了句子主干,也就抓住了句子的基本意思,在改病句时有利于保留原意。抓住主干时要注意辨认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是否有成分残缺,主谓、动宾搭配不当等毛病。
9. 病句修改的方法和技巧
以下是我网上搜的。
修改病句是针对句子的病因,用增减调换的方法把病句改成正确句子的练习。下面是从网上查阅到的改病句的方法和技巧,应该可以解答你的问题。1.先读一遍句子,通过语感感受一下这个句子是否通畅,如果不,那就可能意味着这个句子是病句。2.看主干,缩句。看句子主干有无问题,主谓宾是否都有,是否搭配不当。3.看语序,尤其是形容词的顺序问题。4.看搭配,比如说可以提高能力,却不能养成能力;可以提高水平,却不能培养水平。5.有关联词的复句,主语相同,关联词置于主语后;主语不同的句子,关联词置于主语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