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品牌战略有哪些方法
大力推进农业品牌战略 发展品牌农业是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应对入世挑战、增强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和提高自身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市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最具活力的生长点和重要突破口。因此推进和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宣传发动,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创建农业品牌意识。品牌意识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市场意识、商标意识、信誉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科技意识、宣传意识和保护意识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进入二十一世纪,农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面临新形势。一方面,国内农产品数量从不足转为区域性、结构性过剩,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农产品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强成为影响农业效益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制约因素;另一方面,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国内市场国际化,市场竞争日趋残酷、激烈,对农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因此,创建农业品牌是农业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农业在新形势下实现在更高层次上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过去,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人们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对加入WTO以后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认识不足,缺乏以创新和质量求生存的危机感,以致品牌意识淡薄,缺乏全方位推进品牌战略的胆识和措施。因此,必须一方面加强对实施农业品牌战略重要意义的宣传,引导广大企业经营者和农户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现代生产经营理念和正确的品牌意识;另一方面加强全市生态资源优势和品牌资源优势的建设,促进潜在优势转变为现实优势,资源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不断推进品牌农业的发展和壮大。 扩张商标总量,加大培育力度,构筑创建农业品牌载体。商标是创建品牌的载体和前提,没有商标的农产品无法成为品牌农产品。首先,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增加商标注册总量。对富有地方特色或已形成一定规模优势或有较高知名度等一切符合商标注册条件的农副产品,要抓住机遇进行保护性注册。这既包含对新兴产品的开发性注册,也包含对传统产品的挽救性注册,还包含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带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农副产品的证明商标注册。其次,要加大商标名牌的培育力度。一方面,要加强对商标知名度和信誉度的培育。在企业名片、商品包装、广告宣传等可以使用商标的每一个环节都应积极使用商标,特别是在包装装潢的设计上更要突出以商标为中心,以扩大对商标的宣传,提高商标知名度;要加强产品质量管理,采用先进适用技术,积极开发富有特色的新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实施全程标准化和安全性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同时,要改进售后服务,尽可能为消费者提供方便,以提高商品品牌的名誉度。另一方面,要强力推进企业名牌商标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在全市广泛开展知名商标和知名产品的申报认定,不断推出宿迁的名牌名品,在此基础上,建立省着名商标、着名产品和国家驰名商标、驰名产品创建后备军,形成争创三级名牌、三级名品科学合理的梯型结构。第三,要重视对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商标权、保护商标权、严厉打击商标侵权的良好氛围,尤其对“三名品牌”要实施重点保护,发现侵权、假冒等不法行为,坚决依法严惩重罚。 提高农产品质量,形成规模优势,夯实创建农业品牌基础。一是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建设。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力争每年制定实施地方农业标准30项,“十五”期末累计达到150项,其中,安全质量标准占50%,特色、优质、高效、主导农产品品质标准占30%。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采用滚动开发的形式,每年建设10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并根据各示范区建设的效果,有选择地推荐上报为省级或国家级示范区,到“十五”期末,全市力争创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0个,国家级示范区2—3个。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尽快建立健全市、县(区)农、畜、水产品质检中心(站),到“十五”期末,基本形成包括农副产品、农用生产资料和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检测在内的,能就近就地进行快速检测的市县两级具有公正性、科学性和权威性的农业检测网络。全面启动安全、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准入试点工作,并不断扩大市场准入覆盖面。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到“十五”期末,全市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种植面积350万亩,力争80%以上农产品实行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基本实现无公害化生产。健全质量评估体系,按照国际通行的质量评定标准和程序,组织开展对农产品质量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质量体系的认证和评价,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IS09000或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体系)的认证。二是切实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申报认定工作。进一步加强申报认定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认定管理机构,强化宣传发动,组织和动员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申报认定;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帮助企业参与申报认定,对申报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获得成功的企业,政府对申报认定费用可给予适当补偿,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定工作的考核,重点对认定工作进展情况、上报项目以及通过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数量等进行检查考核,定期通报,严格奖惩,强力推进认定工作的开展。三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加快主导产业的建立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坚持一手抓农产品质量建设,一手抓规模的扩大,通过商标这一纽带,实现龙头企业(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与农户联合经营,尽快形成品牌农产品的规模优势。扩大招商引资,积极吸纳外来资本、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上级支农资金参与农业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特别要重点扶持和培育各种类型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发展农村专业市场,使其不断得到发展壮大,成长为造就农业名牌的主体和生力军。 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合力,优化创建农业品牌环境。首先,要加强对争创农业品牌工作的组织领导。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培植农业品牌、发展品牌农业作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在人才、资金、政策等各方面予以扶持,充分调动企业和生产经营者创建农业品牌的积极性。要帮助和引导企业及生产经营者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品牌意识,加大创建投入,发展农业品牌。同时,要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级各类农产品展销活动和“三级名牌名品”认定活动,不断扩大农业品牌的知名度和名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其次,要严格督查考核,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强力推进农业品牌争创工作的开展。第三,要组织多部门参与农业品牌创建活动,形成整体推进合力。工商、质监、农业部门要对照“三级名牌名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申报认定的条件、程序、要求等项内容,积极主动帮助基层和企业做好申报工作;经贸部门要把农业品牌创建列入对企业的日常服务和管理,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外经贸部门要为农产品加工生产企业出口商品的境外商标注册做好服务工作;财政部门要拨出专款建立品牌农业发展基金,扶持品牌农业的发展;金融部门对“三级名牌名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企业,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难问题;新闻媒体要加大对发展品牌农业的作用、意义以及“三级名牌名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宣传,为品牌农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B. 如何运用品牌策略
品牌策略主要体现在品牌延伸。对于拥有顾客忠诚的某种品牌来说,怎样才能使品牌永葆吸引力,使其能长期受到顾客的青睐和高度的忠诚,其无疑是拥有该品牌的企业经营者所十分关注的话题,对于这样的疑虑,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回答:流水不腐!企业唯有不断地追求品牌的延伸并准确地把握和运用品牌延伸策略,才能使品牌青春永驻。
那么,什么是品牌延伸呢?品牌延伸(Brand Extensions)是指企业将某一知名品牌或某一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成功品牌扩展到与成名产品或原产品不近相同的产品上,以凭借现有成功品牌推出新产品的过程。而品牌延伸策略是把现有成功的品牌,用于新产品或修正过的产品上的一种策略;此外,品牌延伸策略还包括产品线的延伸(Line Extension),即把现有的品牌名称使用到相同类别的新产品上,推陈出新,从而推出新款式、新口味、新色彩、新配方、新包装的产品。品牌延伸并非只简单借用表面上已经存在的品牌名称,而是对整个品牌资产的策略性使用。品牌延伸策略可以使新产品借助成功品牌的市场信誉在节省促销费用的情况下顺利地进占市场。
当一个企业的品牌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后,该品牌则具有市场影响力,会给企业创造超值利润。随着企业发展,企业在推出新的产品时,自然要利用该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品牌延伸就成为自然的选择。这样不但可以省去许多新品牌推出的费用和各种投入,还通过借助已有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将人们对品牌的认识和评价扩展到品牌所要涵盖的新产品上。
品牌延伸从表面上看是扩展了新的产品或产品组合,实际上从品牌内涵的角度,品牌延伸还包含有品牌情感诉求的扩展。如果新产品无助于品牌情感诉求内容的丰富,而是降低或减弱情感诉求的内容,该品牌延伸就会产生危机。不应只看到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对新产品上市的推动作用,而应该分析该产品的市场与社会定位是否有助于品牌市场和社会地位的稳固,两者是否兼容。
一、品牌延伸的策略
1、在产业上延伸。从产业相关性分析,可向上、向下或同时向上向下延伸;采取这种延伸方式,为材料来源、产品销路提供了很好的延伸方式。
另一种是产业平行延伸,一般适应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目标市场和销售渠道,相同的储运方式,相近的形象特征的产品领域;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新产品的行销,另一方面有利于品牌形象的巩固。
2、在产品质量档次上延伸。包括以下三种延伸方法:
(1)向上延伸,即在产品线上增加高档次产品生产线,使商品进入高档市场。
(2)向下延伸,即在产品线中增加较低档次的产品。利用高档名牌产品的声誉,吸引购买力水平较低的顾客慕名购买这一品牌中的低档廉价产品。如果原品牌是知名度很高的名牌,这种延伸极易损害名牌的声誉,风险很大。
(3)双向延伸,即原定位于中档产品市场的企业掌握了市场优势以后,决定向产品线的上下两个方向延伸,一方面增加高档产品,另一方面增加低档产品,扩大市场阵容。
3、其它相关延伸,也叫扩散法延伸。这对于刚成长起来的名牌非常有意义。它有四层含义:一是单一品牌可以扩散延伸到多种产品上去,成为系列品牌;二是一国一地的品牌可扩散到世界,成为国际品牌;三是一个品牌再扩散衍生出另一个品牌;四是名牌产品可扩散延伸到企业上去,使企业成为名牌企业。
二、品牌延伸的优点
品牌延伸是企业推出新产品,快速占有并扩大市场的有力手段,是企业对品牌无形资产的充分发掘和战略性运用,因而成为众多企业的现实选择。
1、品牌延伸可以加快新产品的定位,保证企业新产品投资决策迅速、准确。尤其是开发与本品牌原产品关联性和互补性极强的新产品时,它的消费与原产品完全一致,对它的需求量则与原产品等比例增减,因此它不需要长地的市场论证和调研,原产品逐年销售增长幅度就是最实际、最准确和最科学的左证。由于新产品与原产品的关联性和互补性,它的市场需求量也是一目了然的。因此它的投资规模大小和年产量多少是十分容易预测的,这样就可以加速决策。
2、品牌延伸有助于减少新产品的市场风险。新产品推向市场首先必须获得消费者的认识、认同、接受和信任,这一过程就是新产品品牌化。而开发和创立一个新品用需要巨额费用,不仅新产品的设计、测试、鉴别、注册、包装设计等需要较大投资,而且新产品和包装的保护更需用较大投资。此外,还必须有持续的广告宣传和系列的促销活动。这种产品品牌化的活动旷日持久且耗资巨大,它往往超过直接生产成本的数倍、数十倍。如在美国消费品市场,开创一个新品大约需要5千万至1亿美元,这显然不是一种新产品能承受的,没有巨大财力支撑就只能被扼杀。品牌延伸,是新产品一问世就已经品牌化,甚至获得了知名品牌赋予的勃勃生机,这可以大大缩短被消费者认知、认同、接受、信任的过程,极为有效地防范了新产品的市场风险,并且可以节省数以千计的巨额开支,有效地降低了新产品的成本费用。
3、品牌延伸有益于降低新产品的市场导入费用。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消费者对商标的选择,体现在“认牌购物”上。这是因为很多商品带有容器和包装,商品质量不是肉眼可以看透的,品牌延伸使得消费者对品牌原产品的高度信任感,有意或无意地传递到延伸的新产品上,促进消费者与延伸的新产品之间建立起信任关系,大大缩短了市场接受时间,降低了广告宣传费用。
4、品牌延伸有助于强化品牌效应,增加品牌这一无形资产的经济价值。品牌原产品起初都是单一产品,品牌延伸效应可以使品牌从单一产品向多种领域辐射,就会使部分消费者认知、接受、信任本品牌的效应,强化品牌自身的美誉度、知名度,这样品牌这一无形资产也就不断增值。
5、品牌延伸能够增强核心品牌的形象,能够提高整体品牌组合的投资效益,即整体的营销投资达到理想经济规模时,核心品牌的主力品牌都因此而获益。
三、准确把握和运用品牌延伸策略,规避品牌延伸风险
品牌延伸策略运用得当,自然能成为企业营销活动带来许多方便和利益,倘若品牌延伸策略把握不准或运用不当,会给企业带来诸多方面的危害。因此企业在运用品牌延伸策略时,要谨防以下情况发生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不利影响,避免损害企业利益的品牌运用风险。
l、损害原有品牌形象。当某一类产品在市场上取得领导地位后,这一品牌就成为强势品牌,它在消费者心目中就有了特殊的形象定位,甚至成为该类产品的代名词。将这一强势品牌进行延伸后,由于近因效应(即最近的印象对人们认知的影响具有较为深刻的作用)的存在,就有可能对强势品牌的形象起到巩固或减弱的作用。如果运用不当的品牌延伸,原有强势品牌所代表的形象信息就被弱化。例如施乐美国公司收购了一家电脑公司,把它改名为“施乐资料系统”。然而“施乐”在顾客心中意味着复印机,他们不接受不能复印的“施乐”电脑,由此,施乐美国公司损失了8400万美元。
2、有侼消费心理。一个品牌取得成功的过程,就是消费者对企业所塑造的这一品牌的特定功用、质量等特性产生的特定的心理定位的过程。企业把强势品牌延伸到和原市场不相容或者毫不相干的产品上时,就有侼消费者的心理定位。这类不当的品牌延伸,不但没有什么成效,而且还会影响原有强势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特定心理定位。
3、容易形成此消彼长的“跷跷板”现象。当一个名称代表两种甚至更多的有差异的产品时,必然会导致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模糊化。当延伸品牌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绝对优势时,消费者就会把原强势品牌的心理定位转移到延伸品牌上。这样,就无形中削弱了原强势品牌的优势。这种原强势品牌和延伸品牌竞争态势此消彼长的变化,即为“跷跷板”现象。
4、株连效应。将强势品牌名冠于别的产品上,如果不同产品在质量、档次上相差悬殊,这就使原强势品牌产品和延伸品牌产品产生冲击,不仅损害了延伸产品,还会株连原强势品牌。当把高档产品品牌用在低档产品上就有可能产生灾难性后果。美国“派克”钢笔以其质优价昂闻名于世,被誉为“钢笔之王”,然而该企业1992年上任的总经理为扩大销售额,决定进军低档笔市场,将“派克”品牌用在仅售3美元的低档笔上,结果形象声誉大受影响,非但没有在低档笔市场上站住脚,高档市场也被竞争对手夺去很大一块份额。
5、淡化品牌特性。当一个品牌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后,在消费者心目中就有了特殊的形象定位,消费者的注意力也集中到该产品的功用、质量等特性上。如果企业用同一品牌推出功用、质量相差无几的同类产品,会使消费者昏头转向,该品牌特性就会被淡化。
6、产品定位与品牌定位的差异化。在品牌延伸中,如果破坏了品牌定位中核心价值的一致性,就会降低品牌的市场影响力。若在品牌延伸中不与该品牌定位一致,会动摇人们心目中对该品牌的思维和情感定势,随着这种状况下的持续,自然给公众传达了不利于该品牌的混乱信息,相应地该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就会降低,严重时会危及该品牌的市场地位。
7、品牌延伸的不一致性。品牌延伸应尽可能避免在类别差异性比较大的产品间进行;在同类产品间延伸时也要注意品牌的市场和社会定位,如果该品牌具有很强的市场影响力,而且品牌和产品已划等号时,就应慎重考虑该品牌延伸到其它同类产品上。
8、品牌延伸时把握不准产品种类、数量的适度性。虽然延伸产品可能保持了与品牌核心价值的一致性,但若不注意量的限制也可能会影响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因为品牌所涵盖的产品过宽会造成管理上的不方便,其中任何一个产品问题的出现都会导致对品牌形象的损害;而且不同产品毕竟在定位上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会或多或少地冲淡或影响人们心目中对该品牌的思维和情感定势。一个品牌定势的建立还是和最初的产品相联系的,产品种类过多往往冲淡这种定势。所以品牌延伸要注意对产品种类、数量的控制;品牌扩展的宽度是必须量力而行的。
四、要注意品牌延伸的时机选择
成功的品牌延伸往往要选择好延伸的时机,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品牌延伸:
1、当延伸产品和同盟产品很相似时;
2、当“多品牌”很重要时,当在不同品牌间转换的消费行为不可避免时,则适合提供不同品牌价值的数种品牌;
3、当多类品牌明显是消费者所需要时,当消费者希望感受多种不同选择,则不适合一个品牌只出一种品类。
当上述条件都符合,企业就应考虑如何进行品牌延伸,发展这个品牌家族系列。
无可否认,成功的品牌延伸能使品牌放大、增势,进而使品牌资产得到充分利用,并在利用中增值,但品牌延伸毕竟有许多陷阱,存在很多潜在的风险。因此,企业必须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审视品牌延伸,切不可只因眼前利益而不顾时机、不考虑延伸条件和可行性,盲目地在新产品上扩用成功品牌。在做出品牌延伸决策时要理智地权衡利弊得失,采取科学、合理及有效的方法规避风险,确保品牌延伸的成功。
C. 品牌战略科学方法论都有哪些
你好,我最近在找品牌咨询公司,正好搜了不少资料,应该对你有帮助。就拿思创客品牌战略咨询为例,思创客有自己一套原创的品牌系统方法论,从品牌系统五力模型为理论原型,延展出一套对应的科学工具,包括品牌画布、品牌定位四分法、创始人故事原型等。具体你可以看他们公司官网或者公众号。
D. 品牌战略科学方法论怎么用
类似思创客、Interbrand、FutureBrand这些公司是做品牌战略的,他们的科学方法论讲究逻辑推理。不能只是给N多图片,最后直接给你一个slogan。我们先以终为始来解题。品牌战略科学方法论第一步,是需要得到一个品牌RTB,即reason to believe, 如果你能先找到你的细分人群及他们的痛点需求,然后确认你能提供什么样的软硬服(软件+硬件+服务),明确你的品牌具备什么样的组织能力或者优势。先把这三个搞清楚,就是落实了品牌战略科学方法论第一步。
E. 品牌战略科学方法论的作用是什么
品牌是一门有理论基础的专业学科,它从USP、符号学、品牌个性、定位理论、品牌资产等不断发展,历经百年,逐渐形成了可视化、数据化、科学化的系统学科。品牌的方法论和数学一样,能够保证在逻辑上是严密的,都是以系统性理论作为指导的。
其次,品牌战略科学方法论第一步,是需要得到一个品牌RTB(reason to believe),力求先找到你的细分人群及他们的痛点需求,然后确认你能提供什么样的软件+硬件+服务,明确自己的品牌具备什么样的组织能力或者优势。先把这三样弄清楚,落实了品牌战略科学方法论第一步。
最后,品牌生命力是品牌建设系统中的“核心指挥官”,在整体战略中起到方向性指导作用。利用品牌画布帮助企业锁定用户群体、行业环境、品牌目标等具象化问题。并基于品牌画布进行定位四分法的深度思考,分别以事实主张、认知主张、情感主张和价值主张深挖行业及用户痛点,由表及里,全方位拆解品牌机制,用品牌战略科学方法论做出科学合理化的品牌判断。
F. 品牌定位战略的方法
提到定位,人的定位就是“摆正自己的位置”。品牌定位呢?就是在消费者的脑海里给品牌找一个定位,占领一个关键词,消费者也会按照这个“定位”给这个品牌贴上若干个标签,以方便自己做出选择。怎么定位才能定地准确呢?在此分享10个方法给大家。
1、品类定位法
这是最经典的定位方法,一个品牌开创一个品类,这家的当家产品就成了该品类的代名词。这样的例子不少,比如邦廸开创了创可贴品类,我们受伤时就会说要拿个“邦廸“来粘伤口。Band指的是绷带,而Aid是帮助急救的意思。后来,强生公司就把Band-Aid(邦廸)作为公司创可贴产品的名称商标。现在邦廸已经牢牢占领了创可贴这一品类,成了这个领域的第一品牌。
2、核心卖点定位法
卖点,也叫USP(独特销售主张),品牌因为理念不同,会有不同特性出来,这些特性,就会成为品牌的“特色”。比如宝马核心卖点就是“驾驶”,不仅把车造的很有驾驶乐趣,还成立BMW精英驾驶中心,教车主把宝马开得更有“驾驶”乐趣。这才支撑得起宝马“终极驾驶机器”的定位话语。
3、精神气质定位法
精神气质是品牌对消费者文化的渗透,比如Nike经典的“just do it ”,连店里的的陈设,也是耐克特有的风格。
4、自我表征定位法
比如百事可乐当年为了和可口可乐的“经典”做出差别,提出了“年轻一代的选择”,来,年轻一代选百事。
5、比附定位法
蒙牛在创立之初,伊利当时是内蒙第一乳业品牌,蒙牛就给自己定了个位——“争创内蒙乳业第二品牌”。
6、情感定位法
太太口服液“做女人真好”;孔府家酒“让人想家”这些都是从感情角度,说出消费者心里的那句话。
7、认知习惯定位法
认知是人们对某些事物的普遍观点,抛开科学层面说,认知就是某种意义的常识。獐子岛口号“天然獐子岛,自然好海参”说出了獐子岛海参的核心优势。
8、市场空白定位法
生意生意,“生”就是市场空白。品牌定位也是这样,比如滋源的广告语“洗了一辈子头发,你洗过头皮吗”在洗头发的市场里,切出了一块“洗头皮”市场。
9、潜意识需求定位法
山叶钢琴有句广告“学琴的孩子不会变坏”,这句话就切中了家长的心理。学琴显性需求,会弹琴。潜意识层面的需求呢?就是培养出音乐素养,培养出真善美。
10、使命定位法
万科的广告语是“赞美生命,共筑城市”,万科始终坚持为普通人提供好产品、好服务,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G. 什么是品牌战略科学方法论
记得之前和思创客合作时,听他们说过,品牌战略科学方法论主要是指已经被验证的方法论+逻辑推理+数据支撑+适合本土企业的系统化的模型。
H. 什么是品牌战略怎么做好品牌战略
企业的品牌战略和架构主要包括单品牌战略、多品牌战略、独立品牌战略和主副品牌战略等。
单品牌战略,是指企业的若干产品都使用同一个品牌。如宝马定位于“驾驶的乐趣”,追求操作性最好的汽车,旗下的全系列均挂着宝马这一品牌,这一品牌价值也深入人心。在全球品牌战略中,宝马坚定复制了这一品牌定位和联想,使得无论中国市场,还是美国市场的消费者都产生了同样的品牌联想。
多品牌战略,是指一个企业为满足更多的需求,在一个邻域建立多个相互独立但又联系的品牌。
采用多品牌战略的最典型代表是宝洁,在同一类产品中,产出多个产品品牌,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独特的品牌定位和联想。消费者的需求复杂不同,多品牌战略通过对每一个品牌进行准确定位,从而有效地占领细分市场。宝洁在洗发水领域推出了三个品牌“海飞丝”、“飘柔”、“潘婷”,但定位并不一样,“海飞丝”是去屑,“飘柔”是顺滑,“潘婷”是营养。
独立品牌战略,是指在公司创建一个全新定位品牌的时候,为能区分母品牌和新品牌的差异,完全采用新的团队、体系和销售来创建一个新的独立品牌,而母公司品牌特意隐蔽。主要原因在于新品牌与母品牌联想和定位完全不同,新品牌必须独立出来,才能更好创建和发展。
I. 品牌战略科学方法论这个词怎么理解
拆开来看。品牌战略,指的是你要从战略高度来看品牌这个事情,上承接商业战略,下指导营销公关落地,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科学方法论,就是在有了品牌战略这个认知之下,而形成的一套系统落地打法。品牌战略和科学方法论这两者是相辅相承,缺一不可的。推荐思创客品牌战略咨询公司,他们是一家有品牌战略科学方法论的咨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