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铜离子的检测方法
楼上不要吓我,铜离子与硫酸根离子沉淀???
应该加氨水,适量时成生蓝色沉淀,过量时沉淀溶解成深蓝色溶液(铜氨络合物)
离子方程式:适量Cu2+ +2NH3·H2O=Cu(OH)2↓+2NH4+
过量:Cu(OH)2+4NH3·H2O=[Cu(NH3)4]2+ +2OH- +4H2O
类似方法可用于检验Ag+(适量棕色沉淀,过量溶解),Zn2+(适量白色沉淀,过量溶解)
配合NaOH可检验Al3+(适量白色沉淀,过量无变化)、Fe3+(适量棕褐色沉淀,过量无变化)
② 如何检测铜离子 使用最简单的方法,比如吸光度
使用原子吸收火焰法测定铜的浓度最简单,也很准确。方法是;称取试样0.lg,水湿润,加盐酸15mL,加热分解2分钟,再加硝酸5mL,继续分解2分钟,取下冷却入100mL容量瓶用水定容,澄清或过滤,用原子吸收测定。
③ 用甚么方法来区分铜离子
先看颜色,在水溶液中铜离子呈蓝色,再加氨水,适量时成生蓝色沉淀,过量时沉淀溶解成深蓝色溶液(铜氨络合物)
离子方程式:适量Cu2+
+2NH3·H2O=Cu(OH)2↓+2NH4+
过量:Cu(OH)2+4NH3·H2O=[Cu(NH3)4]2+
+2OH-
+4H2O
以上为中学阶段的方法,工业中使用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离子选择性电极法,荧光探针检测法来测定铜离子,涉及专业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④ 如何测定废水中铜离子的含量具体的测定方法!除了分光光度法
方法很多啊,除了分光光度法还有:
1、火焰原子吸收法
2、APDC-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
3、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4、阳极溶出伏安法
5、示波极谱法
6、ICP-AES法
具体方法参考《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去你们图书馆借一下,或者上网络文库下载,都有的.
⑤ 如何检测铜离子
可以利用化学试剂进行检验
1、在溶液中加入碱:在溶液中铜离子带正电、氢氧根带负电,两者结合形成的产物氢氧化铜是一种难溶于水、颜色为深蓝色的一种沉淀。溶液中的氢氧根负离子、铜离子达到了一定的溶度,两者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
(Cu2+)+2(OH-)=Cu(OH)2↓(沉淀)
2、在溶液中加入苏打水(碳酸钠)
铜离子与碳酸根结合也会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
3、利用氧化还原反应
加入比铜更活泼的金属单质,例如:铁、锌、钙等,会生成红色的单质铜
(5)铜离子分析方法扩展阅读:
向氯化铜溶液中加水,则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变小,水合铜离子相对增多,溶液主要呈现水合铜离子的颜色(蓝色)。所以我们见到的氯化铜稀溶液一般呈蓝色。
同样道理,在硝酸跟铜的反应中,稀硝酸与铜反应所得的溶液呈蓝色,而浓硝酸与铜反应所得溶液呈绿色。这是因为,浓硝酸与铜反应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溶解在溶液中呈黄色,二氧化氮的黄色跟水合铜离子的蓝色混合就出现了我们看到的绿色。
铜离子可以通过还原反应生成铜,铜可以通过氧化反应生成铜离子,铜盐溶于水或熔融也可以得到铜离子,铜离子可以与氢氧根离子生成不溶于水的Cu(OH)2蓝色沉淀,这也是检验铜离子的方法之一。铜离子存在于碱性溶液中就会生成沉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铜离子
⑥ 铜离子定量分析方法
目前常用的铜离子分析检测方法主要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大类。
直接法是一类直接利用铜离子自身物理、化学性质对其进行分析检测的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发射光谱法和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间接法是一类利用铜离子和指示剂(也可称为化学分子探针)之间的特异性化学反应或超分子作用产生的信号变化对铜离子进行分析检测的方法,包括传统的铜离子指示剂和近年来研究较热的铜离子荧光分子探针。
⑦ 最常用的检验氢氧化铜中铜离子含量的方法急!!!
测含量是定量,可用的方法有:
1、比色法:即让铜形成有色物质,再根据颜色深浅,用标准曲线来定其浓度,而确定含量;
2、沉淀法:即让铜生成组成确定而单一的沉淀,再称质量来确定其含量;
3、配位滴淀法:通过生成配合物,用滴定的方法来确定浓度,而确定含量;
4、原子吸收法:要用到原子吸收仪,也是通过标准曲线来定其浓度,而确定含量;
5、氧化还原滴定法:先将Cu(2+)转化为I2,即2Cu(OH)2
+
4H(+)
+
4I(-)
=
I2
+
2CuI,再用Na2S2O3来滴定I2的浓度,从而确定含量。
个人推荐使用方法5,理由是简单,含量准确,使用仪器简单,试剂成本低。
⑧ 如何检测铜离子
应该加氨水,适量时成生蓝色沉淀,过量时沉淀溶解成深蓝色溶液(铜氨络合物)
离子方程式:适量Cu2+ +2NH3·H2O=Cu(OH)2↓+2NH4+
过量:Cu(OH)2+4NH3·H2O=[Cu(NH3)4]2+ +2OH- +4H2O
类似方法可用于检验Ag+(适量棕色沉淀,过量溶解),Zn2+(适量白色沉淀,过量溶解)
配合NaOH可检验Al3+(适量白色沉淀,过量无变化)、Fe3+(适量棕褐色沉淀,过量无变化)
⑨ 怎么检验铜离子
铜离子的检验方法:
加入过量氨水能形成深蓝色的铜氨络离子
还可以用通入H2S的方法,形成黑色不溶于酸的黑色沉淀的就能证明
还可以加入氢氧化钠等可溶性碱,生成蓝色絮状沉淀
可以证明有Cu离子
⑩ 有什么比较简单的化学方法分析金属铜的含量,谢谢
铜含量测定么,就是碘量法。
1、方法提要:
试样经酸分解后,用乙酸铵调节酸度,在PH3.0-4.0的微酸性溶液中铜(Ⅱ)与碘化钾作用游离出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其主要反应如下:
2Cu2++4I-=2CuI↓+I2
I2+2S2O32-=2I+S4O62-
试样中存在的主要干扰元素有砷、锑、铁等,砷和锑用氢溴酸挥发除去,加入氟化氢铵掩蔽铁(Fe3+能将碘化钾氧化产生I2干扰测定,加入氟化氢铵使之形成稳定的FeF63-配合物离子消除干扰)。加入硫氰酸钾使CuI白色沉淀吸附的I2释放出来(CuI↓+SCN-=CuSCN↓+I-)以防结果偏低,只能临近终点时加入否则6Cu2++7SCN-+4H2O=6CuSCN+SO42-+CN-+8H+使结果偏低。NO2-对测定有干扰可在试样分解时加热至冒三氧化硫白烟将其驱除,或加尿素使其分解。五价钒在测定条件下氧化I-严重干扰测定,所以对含钒试样本法不适用。
2、试剂:
2.1 盐酸。
2.2 硝-硫混酸(7+3)。
2.3 乙酸-乙酸铵溶液(PH=5):称取90g乙酸铵于400mL烧杯中,加入150mL水和100mL冰乙酸,待溶解后用水稀释至300mL混匀。
2.4 氟化氢铵饱和溶液:贮存于塑料瓶中。
2.5 淀粉溶液(5g/L):称取1g淀粉用水润湿,加入200mL沸水,,再煮至透明冷却,内加少许碘化汞可防腐。
2.6 KSCN(400g/L):称取40g硫氰酸钾于400mL烧杯中,加100mL水溶解后(PH<7)加2gKI溶解后加2mL(0.5%)淀粉溶液,滴加碘溶液(约0.04mol/L)至恰好呈蓝色,再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
2.7 氢溴酸。
2.8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2S2O3)=0.03mol/L。
3、分析步骤:
称取0.2000g试样于400mL缩口烧杯中,用水润湿,加入10mL盐酸,于低温处加热3-5min取下稍冷加入7mL硝-硫混酸(7+3)摇匀,低温处加热溶解至冒三氧化硫白烟(含碳高的试样应加少量高氯酸破坏碳)。取下稍冷用滴瓶沿杯壁加入3mL氢溴酸蒸发至干,冷却,水洗表皿杯壁体积约至20mL,加热使盐类溶解,取下冷却,补加2mL(100g/L)三氯化铁溶液,向溶液滴加乙酸-乙酸铵溶液(PH=5)至红色不再加深并过量3-5mL,然后滴加氟化氢铵饱和溶液至红色消失并过量1mL,摇匀。向溶液中加入2-3g碘化钾,摇匀,迅速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加入2mL淀粉溶液(5g/L)继续滴至浅蓝色,加入1mLKSCN(400g/L)激烈振荡至蓝色加深,再滴定至蓝色恰好消失,即为终点。
4、计算:
T×V
Cu(%)=—————×100
m
式中:T——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对铜的滴定系数,g/mL。
V——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m——称取试样量,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