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绘本的教学方法7个步骤
1、 人 物
在孩子的心目中,书中的主人公其实就是他们自己。老师或家长也可以借助孩子的这个期待,在读一些角色突出的故事时,采用“角色自居”的方法,让孩子变成书中的角色。
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就可以让孩子当小兔子,尽管他们都不喜欢最后“输”给大兔子,但作为其中一个角色这件事本身会让孩子阅读的参与性更强。
2、 预 测
一般来说,从看封面开始就可以预测故事。比如《我是一条喷火龙》,从图画入手预测这是一条怎样的龙?它什么时候会喷火?又比如《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可以从题目入手,这只猫竟然活了一百万次,预测它有什么特异功能,它是否会一直活着。
3、推 理
有一些绘本中的细节,文字中并没有给出解释,可以让孩子去观察然后推理出原因。比如我们熟悉的《大卫上学去》中,大卫回家的时候是光着屁股的,文中并没有解释原因,那么孩子会如何根据绘本中的内容进行推理呢?所有类似的未知问题都可以运用推理解决。
4、 复 述
根据图片、文字和自己的观察在“讲故事”,其实这也在“复述”。孩子在复述的时候也需要借助图片,特别是低段的孩子,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梳理故事的脉络。另外,最好是给孩子找到一个倾听的对象,你讲给我,我讲给你,一个相同的故事便有了两个不同表达的版本,这样的表达交流才是复述的意义。
5、 建立联系
阅读只有与孩子的生活产生链接才会更好地影响孩子,否则就是生活之外的知识,也无法学以致用。 将孩子与故事联系起来,这个故事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而是成长的一部分。
② 绘本教学的方法有哪些
绘本教学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老师给孩子们读绘本,然后根据绘本内容跟孩子进行互动 。
一老师的作用
(1)教学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师要明确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遵循教育与教学规律,在认真钻研教材,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组织好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并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师的经常性工作之一。教师应通过教学活动、课外活动、班主任工作等多种途径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具有明确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
二学习的方法
(1)排除干扰,静心学习。现在有些父母这边要求孩子要用心做作业,而一边又跟别人聊天或者看电视,甚至在家里打牌或打麻将,同学们要学会找个地方让自己安安静静地学习,使自己有一个高度集中自己思想的小天地,同时要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用于学习,养成专心学习的习惯。
(2)我们做完作业后,必须认真仔细地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数学要看一看计算是否准确,单位换算是否搞错,应用题的算式列得可对,训练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立即改正过来;语文要看看字是否写错,作文写好后自己读一读,看语句是否通顺。
③ 绘本的教学方法7个步骤分别是
绘本的教学方法7个步骤分别是
第一步:封面和封底开始讲故事
封面,是图画书的脸好的封面,是一本图画书的灵魂,一眼就能吸引人们的注意,让人产生一种想把它拿在手里,好好看一看的冲动。
第二步:藏在环衬里的秘密
精装图画书一般都有环衬,平装书有的根本就没有环衬,翻开封面,直接就是扉页了。
只有当环衬是一张白纸的时候,你才可以想都不想地一下子翻过去要是环衬有颜色,请你至少花上10秒钟,看看它是什么颜色作者选择的颜色,一定最贴近故事的主题和氛围。
第三步:文字和图画怎样讲故事
图画书不只是图画讲故事,文字也讲故事如果只看图画,那只是唤醒了故事的一半生命同样,只看文字不看图画,也只是唤醒了图画书的一半生命。
第四步:是什么力量推动翻页
图画书是翻页的艺术,是按照书页的顺序来连续地表现整个故事的,为了吸引读者迫不及待地往后翻页,创作者在文字和图画里都做了巧妙的设计好的图画书,边边角角都渗透着作者的精心设计和安排,需要读者反复研读,用心体会。
第五步:反复多看几遍
想真正读懂一本图画书,没有别的捷径可走,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反反复复地细读文本(包括文字和图画),至少要读到十遍以上。
图画书把太多的东西都悄悄隐藏起来了,留待你去寻找去发现去感受只要你多读几遍,就会发现许多你第一遍看时没有发现的东西。
第六步:要看版面设计
图画书从头到尾都充满了迷人而卓越的版面设计,是一门平面设计的艺术。作为没有学过平面设计的常人来说,那就是对着图画书的页面版式不停地发问。
第七步:一起讨论
图画书可以讨论的话题很多,最难的莫过于这本图画书的背后告诉了我们什么?有的图画书的主题思想观点藏在一个你看不见的地方,要用思考力才能把它们找出来。
01.兴趣是最好的保质期
孩子的阅读一定要从兴趣开始,只有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才有可能静静的坐下来,和父母一起读完一本书。父母可以通过生活中孩子的喜好来做判断:喜欢玩车,父母就可以买一些内容与车有关的绘本;喜欢动物,就可以从动物书开始。总之,有吸引力的书,才可以吸引孩子。
02.经典永流传
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选,那选择经典的绝对不会错!经典绘本也就是那些经久不衰,始终畅销的绘本,包括-些名家的绘本,一些获得过大奖的绘本。这样的绘本一般都比较通俗易懂,具有令人感悟的哲理,动人的故事和精美漂亮的图画。除了学习语言外,还能在绘画上得到双重的享受。父母和孩子可以反复阅读,搭配小游戏,充分调动孩子阅读的积极性。
④ 如何组织绘本教学的教学的策略
一、深情导读,在妙趣横生的故事中激发幼儿绘本阅读的兴趣
不管是日本最久负盛名的绘本阅读的推广者松居直,还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洛姆布鲁纳,他们都一致认为:教师得先为儿童读故事,慢慢地,用比较戏剧化的方式,来呈现整个作品。在儿童还没有能力完全自我阅读之前,教师利用“最近发展区”,协助儿童了解故事,帮助他们逐渐成为一位真正的读者。在我们的绘本 阅读教学中,当教师把绘本所表现的最好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投入感情读故事,用动作、神态辅助语言来“演”故事,用生动、夸张的手法来呈现故事,阅读的这种 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永远地留在幼儿的记忆当中。
如在非常幽默滑稽的《小猪变形记》的阅读中,我运用夸张的语言,演绎小猪的所作所为时,孩子们便开怀大笑、兴趣高涨,同时在轻松愉快中感悟主题。如 指导幼儿阅读《猜猜我有多爱你》时,教师可以让孩子也来猜猜看,大兔子听到小兔子说自己对妈妈的爱有自己张开的手那么大,有自己跳得那么高时,兔妈妈会怎 么回答;在读完故事后问问孩子,要是你,你想对谁说“猜猜我有多爱你”?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他的爱呢?通过角色替换,孩子很自然地以主人公的身份 进入故事,感受故事,思考故事。
二、指导看图,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教给幼儿绘本阅读的方法
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的。在绘本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一本好的图画书,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孩子仅看画面也能“读”出其中大意。手捧绘本,机灵的小猴、憨厚的狗熊、可爱的兔子还有百无聊赖的小猪、色彩斑斓的变色龙一一跃入眼帘。在童话世界里,它们 和孩子们一样高兴的时候眉开眼笑,伤心的时候哇哇大哭,愤怒的时候暴跳如雷,烦恼的时候眉头紧锁。生动的形象、鲜艳的色彩、熟悉的感觉一下吸引了孩子的眼 球。
如在《逃家小兔》的导读中,我是这样引导孩子关注彩图,指导孩子读懂彩图所传达的妈妈的爱:出示第一幅彩图,小朋友仔细看看这幅图片,想想妈妈为什 么用红萝卜来钓小兔子呢?使孩子从中明白只有妈妈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在读第二幅彩图中,引导孩子想:妈妈为了找到小兔子,面对那么危险的山,已经做了哪些充分的准备?从中体会母爱无惧艰险,母爱可到天涯海角。
三、巧妙设疑,鼓励幼儿大胆地猜想,培养幼儿绘本阅读的能力
好的绘本不仅仅在讲述一个故事,同时也是在帮助孩子提升观察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游移在儿童意识中的泛灵论是童话、神话之 所以具有永久魅力的哲学依据,是儿童文学之所以特别需要幻想、拟人、夸张和变形等艺术手法的根本原因,也是‘小儿科’永远需要小花小草(动植物形象)、蛇 狼鹿虎、山精树怪(神魔形象)的直接注脚。”简明的文字与细腻浪漫的图画能让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以自由驰骋。所以,在绘本阅读过程中,可以选择最富想 象、最动人的图画引导学生细细地观赏图画中的形象、色彩、细节等,感受画面所流露的情感、所表达的意蕴,遐想文字以外、图画以外的世界。
比如在绘本《逃家小兔》的教学中,当教师问到“为什么小兔会逃跑?”时,孩子们的积极性特别高,但由于经验的局限,回答还是比较集中,妞妞:“这应 该是只调皮的小兔,老喜欢玩咯!”苗苗:“妈妈让它弹钢琴,它不想就逃了!”教师又问:“它会遇到什么危险呢?”娜娜说:“它肯定会遇上大灰狼,幸亏有兔 妈妈帮助!”这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大家都奔着这个主题展开讨论了,茜茜:“对呀!说不定大象伯伯也会来救小兔的!”亚明:“小青蛙会开着直升飞机来救小 兔,大灰狼就吃不到了,呵呵!”袁帅:“小兔钻进树洞,大灰狼就吃不到它了!”……大家紧紧地围绕着娜娜小朋友的回答展开热烈的讨论。
四、创设情境,引发幼儿在游戏中充分感受绘本阅读的快乐
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预设一些游戏的情节或是安排游戏的方式引发幼儿主动探究,当阅读引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时,幼儿常常会以角色扮演和身体 动作等方式对绘本作出回应。在游戏的情境中幼儿理解故事相对而言会比较容易些。如果设置了游戏的场景,并给孩子提供相应的服装等物品,再配上幼儿的语言、表情、感情动作,幼儿就能通过多种感官进入故事的情境。游戏的情境随幼儿自己把握,幼儿可以在某一感兴趣的情节、或是疑惑的部分不断徘徊,直到问题和兴 趣得以满足再进行接下来的游戏,充分感受绘本阅读的快乐。
如我们在阅读《逃家小兔》之后开展了语言游戏《兔妈妈找兔宝宝》。活动中,我们利用将教材中记载着小兔和兔妈妈的想法小卡片分发给幼儿,让这些幼儿 扮演不同变形的小兔,另请一名幼儿当兔妈妈进行接龙式的语言游戏,如:“如果我是小兔,我就变成小鱼游得远远的!”兔妈妈就来找相应的小兔:“如果你变成小鱼,那我就变成捕鱼人来抓你。”接着就由手持相应卡片的幼儿继续练习对话。当游戏进行了比较熟练的时候,我们还准备了空白的卡片,教师以简笔画的方式记录,记录幼儿精彩的讲述。
五、迁移经验,感悟内涵,在阅读绘本中得到情感的升华
在绘本里,虽然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在里面,但娓娓道来的却是犹如清泉的关于情感认知以及生命哲理的洗礼。它没有一句教条,却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 没有一丝说理,却能启发孩子的深入思考;没有一点儿喧闹,却能激起孩子的会心一笑。在这里,孩子们能够找到自己生活中的影子和情感的共鸣点。通过阅读绘 本,儿童不断进行着情感的体验,凭借着阅读,情感得到了提高和升华。在孩子的世界里,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埋下影响终生的良好的情感。
如在《我爸爸》、《我妈妈》的阅读中,孩子们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丰富了孩子的情感,激发孩子的爱心。在《我有友情要出租》的阅读中,让孩子明白友情 就在身边。在《鼠小弟,鼠小弟》的阅读中,能让孩子在趣味中会心一笑。又如在《再见了,艾玛奶奶》中,作者用摄影的方式,从一只猫的视角见证了一位坚强的 老人在面对死亡时的从容,书中饱含生命之爱,令人读后感动不已……这样,当阅读把快乐带给儿童时,就把无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财富带给了他们,就为他们建造起 了自由的精神空间与心灵家园。
“绘本阅读”这种阅读方式正在各地幼儿园逐渐掀起,在推广绘本阅读的今天,我们教师要充分认识其特点与优势,理性地开展绘本阅读实践。通过深情导 读、指导看图、巧妙设疑,创设情景、迁移经验,引导幼儿层层深入,体会和感悟绘本阅读的快乐和奥妙,使幼儿学会阅读并爱上阅读。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 当把握好时机,在绘本阅读中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与良好的品质,让幼儿在阅读中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