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有哪些
所谓功率因数,是指任意二端网络(与外界有二个接点的电路)两端电压U与其中电流I之间的位相差的余弦。功率因数可以表示为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
由于功率因数提高的根本原因在于无功功率的减少,因此功率因数补偿通常称之为无功补偿。在平常遇到的电感性负载的电路中,例如日光灯电路,一般采用并联合适的电容器来提高整个电路的功率因数,称为电容补偿。
Ⅱ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主要有哪两种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主要有:
1.采用人为补偿提高功率因数
2.提高负载的自然功率因数
Ⅲ 提高企业功率因数的方法有那些
1、合理选用异步电动机。异步电动机在额定负载(功率)时的功率因数为0、85-0、9,而在空载时的功率因数仅为0、2-0、3。空载或轻载时的效率肯定也要降低。因此,应根据负荷特牲和运行工况,合理选择异步电动机的容量,使其在高效率、高功率因数范围内工作。
2、轻负荷电动机降压运行。轻负荷电动机降压运行可以降低其无功功率的需要量,从而提高了供电系统的功率因数。当然,降压运行也使电动机的输出转矩减小,这一点必须充分考虑到。
一般认为,电动机负荷系数在0、45以下时。可将正常运行时为△接线的电动机改为Y形接线更为合理,从而使功率因数及效率都会有所提高。
(3)为提高功率因数采用什么方法扩展阅读:
用电设备的有功功率不仅随电压与电流的大小变化,而且也随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而变化。当电路中有功功率恒定时,无功需要量越大,其视在功率也就越大,而为满足用电设备的需要,势必要增大变压器及线路的容量。
这样不仅增加了投资,而且增大了设备和线路的损耗,浪费了电力。另外无功功率需要量的增大,还使变压器及线路的电压损失增大,劣化电能质量,为此,必须提高功率因数,才能减少无功损耗。
Ⅳ 如何提高功率因数
1、合理选用异步电动机。异步电动机在额定负载(功率)时的功率因数为0.85~0.9,而在空载时的功率因数仅为0.2~0.3。空载或轻载时的效率肯定也要降低。因此,应根据负荷特牲和运行工况,合理选择异步电动机的容量,使其在高效率、高功率因数范围内工作。
工矿企业中异步电动机使用数量很多,而且在选择时总希望电动机有较大的裕量,很多情况下形成了 “大马拉小车” 的现象。这是造成工业企业功率因数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2、轻负荷电动机降压运行。轻负荷电动机降压运行可以降低其无功功率的需要量,从而提高了供电系统的功率因数。当然,降压运行也使电动机的输出转矩减小,这一点必须充分考虑到。
一般认为,电动机负荷系数在0.45以下时。可将正常运行时为△接线的电动机改为Y形接线更为合理,从而使功率因数及效率都会有所提高。
3、电力变压器的合理运行。电力变压器不宜轻载运行,因为变压器一次侧的功率因数不仅与负荷的功率因数有关,而且与负荷率有关。
若变压器满载运行时,一次侧的功率因数仅比二次侧低3%~5%;若变压器轻载运行,当负荷率小于0.6时,一次侧的功率因数将显着下降,可达11%~18%。所以,电力变压器在负荷率0.6以上运行时才较为经济,一般在75%~80%比较合适。
4、合理安排和调整工艺流程。合理安排和调整工艺流程,以改变电动机设备的运行状况,限制电焊机和机床电动机的空载运转,即采用空载自动延时断电装置。
5、异步电动机同步化运行。对于负荷率不大于0.7及最大负荷不大干90%的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必要时使其同步化运行,即当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在启动完毕后,向转子三相绕组输入直流励磁,即产生转矩把异步电动机转入同步运行。
其运行状态与同步电动机相似,在励磁过剩的情况下,电动机可向电网输送无功功率,从而达到提高功率因数的目的。
Ⅳ 提高功率因数的原则
提高功率因数的原则是补偿前后(有功电流)不变。
要求电容器输出的无功功率与待补偿的设备的无功功率大体相等
电容器输出的无功功率单相:Q=2*π*f*C*U^2=314*48400*C/1000000
C的单位是μF,Q的单位是Var(相当于W)
1。电容的额定电压要与你的补偿线路的电压相符。
2。电容的单台容量及分组要适当,以便电容投切后,功率因数能满足要求。
3。要选择正规厂家质量好的,以免经常损坏造成损失。
加在原负载上的电压和负载的有功功率不变。
功率因数提高的原则_ …… 问:满载为300a的混合线路,要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9,需要多少kvar的电容来补偿.注(现在没有任何补偿措施) 答:混合线路一般为感性负载,要将功率因数提高需要并联补偿电容. 电容补偿量的大小只有电流值是不够的,因为:功率因数,反映的是线路中有功功率在视在功率中的比份.若不想计算又没有功率因数表,可以试补电容来确定:方法是,让混合线路负载稳定,并记录电流值,试投一组电容,可以看到:线路总电流在减小、总电压在升高,如此实验,当继续投入电容器组,线路总电流、总电压无明显升高时,便可以认为达到了你地要求.
功率因数的提高的原理和方法_ …… 原理:中和电路的电感成分,使电路总阻抗趋于电阻型,减少无功损耗.方法:并联电容器,以中和电路感性负载.
提高功率因数的要求_ …… 一般来说,要求功率因数不低于0.85,有些地方的供电部门要求在0.9以上,如果接近1,则会有奖励!如果功率因数过低,则会有以下影响:(1)增加供电线路的损失;(2)增加线路上的电压损失,降低了电压质量; (3)降低发、供电设备...
提高功率因数的原则是补偿前后( )不变. …… 提高功率因数的原则是补偿前后(有功电流)不变.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有哪些?_ …… (3)可以降低电力系统的电压损失,减少电压波动,改善电压质量.(4)可减少输、变、配电设备中的电流,因而降低了电能输送过程的电能损耗.(5)可减少企业电费开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主要有人工调整和自然调整两种方法.
提高功率因素,可以提高什么_ …… 在电力系统中,电力用户由于大量采用感应电动机和其它电感性用电设备,除吸收系统的有功功率作功外,还需要电力系统供给大量无功功率.这些无功功率经过多级送电线路、变压器的输送和转换,又造成无功功率的损失,使电网功率因数下降.这不但降低了发供电设备的出力,造成电网电压的波动,也增大了电能损耗,因此,在电力用户中,提高功率因数,减少无功电力消耗,对节能降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功率因数是指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cosφ=p/s功率因数的大小,是随负荷的性质和有功功率在视在功率中所占的比例决定的.在感性负荷的电路中,功率因数在0与1之间变化,即0
如何提高功率因数_ …… (1)提高自然功率因数.自然功率因数是在没有任何补偿情况下,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方法有:①合理选择异步电机;②避免电力变压器轻载运行;③合理安排和调整工艺流程,改善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④在生产工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同步电动机代替异步电动机. (2)采用人工补偿无功功率.装用无功功率补偿设备进行人工补偿,电力用户常用的无功功率补偿设备是电力电容器,又称并联电容器、移相电容器、静电电容器.
【什么是功率因数?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是什么?提高功率因数的措施有哪些?】作业帮 …… 功率因数cosφ,也叫力率,是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即 cosφ=P/S 在一定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下,功率因数越高,有功功率所占的比重越大,反之越低.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分两个方面:在发电机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一定时,...
提高功率因数的措施?_ …… 提高功率因数的主要措施有:调整无功补偿装置;尽量减少变压器和电动机的浮装容量,减少大马拉小车现象;动机不是满载运行时,在不影响照明的情况下,适当降低变压器的二次电压等.具体可咨询专业技术人员.
提高功率因数的措施有哪些_ …… 提高功率因数的措施有: 合理地选择和使用电气设备,用户的同步电动机可以提高功率因数,甚至可以使功率因数为负值,即进相运行.而感应电动机功率因数很低,尢其是空载和轻载运行时?,所以应该避免感应电动机空载或轻载运行. 安装并联补偿电容器或静止补偿等设备,使电路中总的无功功率减少.
Ⅵ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及其意义
方法:
1). 恰当选择电动机容量,减少电动机无功消耗,防止“大马拉小车”。
2). 对平均负荷小于其额定容量40%左右的轻载电动机,可将线圈改为三角形接法(或自动转换)。
3). 避免电机或设备空载运行。
4). 合理配置变压器,恰当地选择其容量。
5). 调整生产班次,均衡用电负荷,提高用电负荷率。
6). 改善配电线路布局,避免曲折迂回等。
意义:
1) 提高用电质量,改善设备运行条件,可保证设备在正常条件下工作,这就有利于安全生产。
2) 可节约电能,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企业的电费开支。例如:当cosØ=0.5时的损耗是cosØ=1时的4倍。
3) 能提高企业用电设备的利用率,充分发挥企业的设备潜力。
4) 可减少线路的功率损失,提高电网输电效率。
5) 因发电机的发电容量的限定,故提高cosØ也就使发电机能多出有功功率。
(6)为提高功率因数采用什么方法扩展阅读:
发电机振荡失去同步时应注意以下几条:
1)要通过增加励磁电流来产生恢复同步的条件;
2)要适当地调整该机的负荷,以帮助恢复同步;
3)当整个电厂与系统失去同步时,该电厂的所有发电机都将发生振荡,除设法增加每台发电机的励磁电流外,在无法恢复同步的情况下,为使发电机免遭持续电流的损害,应按规程规定,在2分钟后将电厂与系统解列。
供电部门为了提高成本效益要求用户提高功率因数,那提高功率因数对用户端好处:
① 通过改善功率因数,减少了线路中总电流和供电系统中的电气元件,如变压器、电器设备、导线等的容量,因此不但减少了投资费用,而且降低了本身电能的损耗。
② 良好的功因数值的确保,从而减少供电系统中的电压损失,可以使负载电压更稳定,改善电能的质量。
③ 可以增加系统的裕度,挖掘出了发供电设备的潜力。如果系统的功率因数低,那么在既有设备容量不变的情况下,装设电容器后,可以提高功率因数,增加负载的容量。
④ 减少了用户的电费支出;透过上述各元件损失的减少及功率因数提高的电费优惠。
Ⅶ 如何提高功率因数
提高功率因数的几种方法
可分为提高自然功率因数和采用人工补尝两种方法:
提高自然因数的方法:
1). 恰当选择电动机容量,减少电动机无功消耗,防止“大马拉小车”。
2). 对平均负荷小于其额定容量40%左右的轻载电动机,可将线圈改为三角形接法(或自动转换)。
3). 避免电机或设备空载运行。
4). 合理配置变压器,恰当地选择其容量。
5). 调整生产班次,均衡用电负荷,提高用电负荷率。
6). 改善配电线路布局,避免曲折迂回等。
人工补偿法:
实际中可使用电路电容器或调相机,一般多采用电力电容器补尝无功,即: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容器。一下为理论解释:
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容器的方法可用电容器的无功功率来补偿感性负载的无功功率,从而减少甚至消除感性负载于电源之间原有的能量交换。
在交流电路中,纯电阻电路,负载中的电流与电压同相位,纯电感负载中的电流滞后于电压90º,而纯电容的电流则超前于电压90º,电容中的电流与电感中的电流相差180º,能相互抵消。
电力系统中的负载大部分是感性的,因此总电流将滞后电压一个角度,如图1所示,将并联电容器与负载并联,则电容器的电流将抵消一部分电感电流,从而使总电流减小,功率因数将提高。
并联电容器的补偿方法又可分为:
1. 个别补偿。即在用电设备附近按其本身无功功率的需要量装设电容器组,与用电设备同时投入运行和断开,也就是再实际中将电容器直接接在用电设备附近。
适合用于低压网络,优点是补尝效果好,缺点是电容器利用率低。
2. 分组补偿。即将电容器组分组安装在车间配电室或变电所各分路出线上,它可与工厂部分负荷的变动同时投入或切除,也就是再实际中将电容器分别安装在各车间配电盘的母线上。
优点是电容器利用率较高且补尝效果也较理想(比较折中)。
3. 集中补偿。即把电容器组集中安装在变电所的一次或二次侧的母线 上。在实际中会将电容器接在变电所的高压或低压母线上,电容器组的容量按配电所的总无功负荷来选择。
优点:是电容器利用率高,能减少电网和用户变压器及供电线路的无功负荷。缺点:不能减少用户内部配电网络的无功负荷。
实际中上述方法可同时使用。对较大容量机组进行就地无功补尝。
Ⅷ 如何提高电路中的功率因数
1、提高自然功率因数:自然功率因数是在没有任何补偿情况下,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可以通过合理选择异步电机、避免变压器空载运行、合理安排和调整工艺流程、采用同步电动机代替异步电动机的手段改善自然功率因数。
2、采用人工补偿无功功率:对无功功率进行补偿可以提高功率因数,可以使用电力电容器等设备对无功功率进行人工补偿。
电流在实用上有两个含义:
第一,电流表示一种物理现象,即电荷有规则的运动就形成电流。
第二,本来,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来表示,而电流强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积的电荷量,其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用大写字母A表示。但电流强度平时人们多简称电流。
习惯上总是把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作为电流的方向,这就是电流的实际方向或真实方向,它是客观存在,不能任意选择,在简单电路中,电流的实际方向能通过电源或电压的极性很容易地确定下来。
Ⅸ 功率因数提高有什么简单方法吗
(1)提高自然功率因数。自然功率因数是在没有任何补偿情况下,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方法有:
①合理选择异步电机;
②避免电力变压器轻载运行;
③合理安排和调整工艺流程,改善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
④在生产工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同步电动机代替异步电动机。
(2)采用人工补偿无功功率。装用无功功率补偿设备进行人工补偿,电力用户常用的无功功率补偿设备是电力电容器,又称并联电容器、移相电容器、静电电容器。
Ⅹ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提高功率因素的方法如下:
1、合理安排和调整工艺流程,改善电机设备的运行状态, 限制电焊机和机床电动机的空载运行, 例如可采用空载自动延时断电装置流程等;
2、异步电动机同步化运行。对于负荷率不大于0.7及最大负荷不大于百分之90的额定功率的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必要时可使其同步化,即当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在起动完毕以后,向转子三相绕组中送入直流励磁。
意义如下:
1、提高用电质量,改善设备运行条件,可保证设备在正常条件下工作,这就有利于安全生产;
2、可节约电能,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企业的电费开支;
3、能提高企业用电设备的利用率,充分发挥企业的设备潜力;
4、可减少线路的功率损失,提高电网输电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