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用存在主义批评方法分析祥林嫂

用存在主义批评方法分析祥林嫂

发布时间:2022-06-14 02:10:24

‘壹’ 用文学批评知识分析一部文学作品

网络
文学评论概述

文学评论是一种以作家、作品、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潮作为评论对象的理论文体。写作者通过写作评论,表达自己对该作品美学价值的认识和评价,启发和帮助读者提高欣赏水平,对作品的作者提出正确而有益的批评和建议。俄国诗人普希金说过:“批评是科学。批评是揭示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和缺点的科学。”(《论批评》)这种评论,“是一种洞察过去,启发未来的礼物”。“只有当评论是苛刻的、有破坏性的、不辨是非的或使人误解的时候,它才是有害的。在多数情况下,人们欢迎评论,并且接受有益的(富于建设性的)评论”。(威廉·W·韦斯特《提高写作技能》)

评论一部文学作品、一个作家或一种文学现象,必须掌握批评的标准。文学评论的标准有政治标准、思想标准、历史标准、社会标准、艺术标准、美学标准等等。用不同的标准来评论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我们应该用美学标准和历史标准来衡量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所谓美学标准,指的是艺术规律和美的原则。别林斯基指出:“确定作品美学上的优劣程度,应该是批评家的第一步工作。当一部作品经不住美学分析的时候,也就不值得对它作历史的批评了。”(《关于批评的话》)美学标准的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四点:

一、形象的真实性和生动性。没有形象就没有文学艺术,分析作品要从分析艺术形象体系入手,才能完整地把握住作品,考察它是否真实、生动。这里讲的真实性,不仅包括“客观真实”,也应包括“主观真实”。如卡夫卡的《变形记》把人写成一条虫,仍是来自对现实的人的思考。它是对“客观真实”的一种“变形反映”,渗入了作者“主观真实”的成份,仍然是真实地揭示了现实关系中人的本质的某一方面。

二、典型化的程度。典型性是作品艺术性的重要标记,要考察作品在典型化上所达到的高度,看是否达到“以一当十”的境界。典型化不仅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也包括典型情绪、典型心理等。

三、形式的完美性。文学作品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形式的优劣好坏影响着内容的表达和艺术感染力的高低强弱。要考察作家对艺术形式的探求,看是否具有独创性,是否达到完美的程度。忽视形式美的观点是版面的,因为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是互为表里、相依相存的。

四、作品的美感效果。文学作品是以情感人的,缺乏艺术感染力的作品是发挥不了文学的特殊功能的,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创作,是“为情而造文”,而不是“为文而造情”。创作需要激情批评也需要激情。没有激情,没有审美感觉,就无法进入美学的批评。所谓历史标准,指的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即把作品放到它所产生和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历史实际中去考察。文学作品总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离开一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氛围,就无法对它作出公正的评价和科学的说明。这就要求我们把作家、作品放在历史的发展中,放在一定时代的、社会的、民族的生活环境中去考察。用中国的古话讲,就是“知人论世”。用历史标准去衡量作品,要考察作品产生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方面,要考察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是否真实,深广程度如何,有没有表现出深刻的历史感和新鲜的现实感。此外,还要考察作家主观方面的情况,研究作家的创作实践和创作个性,弄清作家是在什么情况下,怎样写出这部作品的,他的思想、性格、气质如何等等。总之,要把这一切作综合分析,而不能抓住一点,以偏概全,任意褒贬。美学标准和历史标准是统一的,两者不应该也不可能分离开来。前面分开来说,是为了表述的方便。如果把批评标准表述为“美学——历史”标准,就更贴切。总之,文学评论作者应该把美学标准与历史标准结合起来,把思想和艺术、内容和形式结合起来进行评论和写作。

文学评论的写作

文学评论的写作大致有四个步骤:阅读——定题——评论——写作。

(一)阅读阅读对于文学评论来说,是占有材料、调查研究的过程。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1.阅读范围。从文学评论的写作要求看,阅读既要做到点面结合,又要做到深浅结合。

所谓点面结合的“点”,是指作品。所谓“面”是指作家生平、作家其它作品、其它作家的作品等。在这里,作品的阅读是最重要的,这是获得评论权的最重要的依据。只有阅读作品,才能使自己对评论的对象了如指掌,评论时说到点子上,切中要害,避免片面性。所谓深浅结合,是指作品的阅读要深一点,钻得透一点,深到能产生真知灼见为止。为了深,就要多读几遍。恩格斯为了对拉萨尔的《弗兰茨·冯·济金根》一剧本进行评论,先后将作品至少读了四遍,他在《致斐迪南·拉萨尔》中说:“为了有一个完全公正、完全‘批判’的‘态度’”,为了“在读了之后提出详细的评价、明确的意见”,所以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我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再如,列宁为了对小说《怎么办》进行评论,在一个夏天把这部小说读了五遍,“每一次都在这个作品里发现了一些新的令人激动的思想。”(《列宁论文学艺术》第897页)毛泽东也说过,《红楼梦》要读五遍,不读五遍就没有发言权。

这说明,浮光掠影、晴蜓点水式的阅读是不行的。对于被评论的对象,一定要研究得透彻一些,对作品象对人一样,要知心、知音。对其他作品和材料的阅读不妨浅一点,浏览一遍,有一个直觉印象即可,否则,不能保证“点”的深。2.阅读方法。一般采取“总体——部分——总体”的步骤。一、总体,就是从头至尾通读。得出初步而概括的印象。二、部分,是要对重要部分仔细地读,分析研究,加深印象,发现特色(或发现问题),初步形成观点。三、总体,是要获得完整的本质的认识,对作品的倾向和艺术性作出自己的判断。在阅读过程中,要及时做好摘记工作。有一种“评点法”的评论,就是一手拿笔,一边阅读,一边评点的。如金圣叹评点《水浒》、《三国演义》。还要通过阅读培养复述节录作品内容的能力。这是因为评论中常要概述作品内容,以作评论的依据。

(二)定题所谓定题,就是在读书、搜集材料的基础上,选择并确定评论的题旨(中心)。定题也称为“选题”。

初学写作文学评论的人在定题时常犯以下几种毛病:第一种,为评而评,无的放矢。评论者随便拿一篇作品,自己没有明确的目标,未经过认真思考,就去评论。第二种,贪大求全,面面俱到。一开始就写《论×××的小说创作》这样大的题目,往往无从下笔而流于一般、平庸、肤浅。第三种,缺乏新意,老生常谈,步别人的后尘,拾人牙慧。应该怎样定题呢?首先要选准作品。应该选择什么人的哪一篇作品,这是有标准的。标准就是:

(1)作品的价值。一篇作品拿到手,要掂一掂份量,权衡一下,问问自己:这作品有没有价值?值不值得评?俄国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假使你要做一个彻底的人,那么就应该特别注意作品的价值,而不必拘泥于你以前觉得这同一位作家的作品是好还是坏。”(《谈批评中的坦率精神》)这说明:文学评论要评的是文学作品,作品本身的价值才是我们确定评论与否的重要依据。所谓作品的价值,指的是它的美学价值,也就是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的水平应是很高的,或比较高的;另外,是某一种作品代表着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或者就是坏作品。这两类作品都是值得评论的。因为,评论好的,可提高读者的审美水平,使读者获得美的享受,也可使作者认识到自己的特色,向好的方面发展,提高一步;评论坏的,可以防微杜渐,给作者敲警钟,使读者也能认识假、恶、丑。

(2)现实的需要。现实的需要指的是:国家事业的需要,人民生活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凡是现实需要评论的作品,我们作为评论者,就应该负起评论的责任。

(3)个人的专长。选作品要根据自己的爱好、专长来定。也就是说,要选自己有所研究的,有把握的,有心得的,能评论的来评。尤其是初学评论写作的,更要扬长避短,否则评起来困难,也不容易评好。其次要定好中心。要确定评的论中心,有两个原则要遵守:第一、不同体裁,区别对待。体裁不同,确立评论中心的角度也应有所不同。如:叙事文学的评论,评论的角度应信笺于人物塑造、矛盾冲突等方面。抒情文学的评论,评论的角度应偏重于艺术意境、感情抒发等方面。第二、应有真知,贵在创新。评论的中心,必须从自己对作品的独到见解、真知灼见出发来确立。由于是自己的真知灼见,就可避免雷同,就能创新,评出新水平。对一篇作品,是评人物形象,还是评情节安排,是评某一细节,还是评全篇结构,是评思想意义,还是评语言风格,都需要评论者具有一双慧眼。培养“眼力”,可以采取两个办法:一是选取。选取作品有意义之点来评。因为作者在写作时就是这样选材的。鲁迅说:“选取有意义之点,指示出来,使那意义格外分明,扩大,那是正确的批评家的任务。”(《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应该使自己能够熟练地从评论的作品中选取有意义之点。在开始时,可以选择一些名篇,自己确定一个具体的范围,选取一些有意义之点。如评价鲁迅的小说《祝福》,可以确定一个范围:评论祥林嫂的形象塑造技巧。这样,既可以从总的方面——祥林嫂是一个什么样的典型,成功在哪里等方面来选取;也可以从局部的方面——鲁迅怎样刻划祥林嫂的眼睛、语言、性格等方面来选取。二是甄别。主要从三方面锻炼自己的甄别能力:一,作品中什么是应选取的有意义之点,什么是要舍弃的无意义之点;二,什么是自己对于作品的真知灼见,什么是拾人牙慧的旧调重弹、老生常谈;三,哪些是自己评论时能够驾驭的,而哪些是偏大偏难自己力不胜任的。总之,定题是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通过评论者的思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要顺利完成这个“飞跃”过程,需要花大力气、下深功夫。一些批评家能定题定得准,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三)评论多数评论是基于以下五个问题:

1.这部作品说些什么?

2.这部作品意味着什么?

3.这部作品是如何表达的?

4.这部作品表达得好不好?

5.这部作品值得创作吗?

第一个评论的问题,只涉及到作品的一些表面现象。主要应对“谁”、“什么”、“何处”、“何时”、“为何”和“如何”给予正确的答案。目的在于明确作品所反映的具体内容,并且把作者所经验的与自己所经验的联系起来。

第二个评论的问题,在于阐明作品的主题。这种能力只有在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有了丰富的经验之后才能具备。要正确评论作品的主题,一般要从:一、内容释义;二、感觉感情;三、语言调整;四、作者意图等四个方面去理解作品。

第三个评论的问题,涉及到作者为了在读者中得到预期反应所运用的技巧。技巧是作者要达到他的目的而使用的手段和工具,作为文学作品来说,除非能够注意并运用这些特殊的技巧,否则,读者就不可能充分理解和评价它。评价作品的表达技巧是读者和作者都会感兴趣的。

第四个评论的问题,是建立在对前三个问题的刻苦研究之上的,是为了公平、正确地评价一部文学作品与读者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能力。这种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观的——评论者对这部文学作品的个人感受。但是他如果能正确判断作者艺术手法表达的成功程度,对作品的技巧的运用作出应有的评价,将会得到作者和许多读者的赞同。

第五个评论的问题是关于作品的价值的。一篇文学评论只有正确地指出作品的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才称得上是一篇好的文学评论。“使文学作品获得写作价值的,除了带来愉快,扩大知识领域,提供新的见识,促进积极行动,促进对生活有更正确的态度等等以外,还有语言的描绘(通过色彩、形状、明暗、场景的描写),思想、结构或语言的宏伟,历史性(对于另一时间的描述),以及存在于许多散文和诗歌中的韵律。”(威廉·W·韦斯特《提高写作技能》)

在《文学评论》、《文艺报》等报刊上发表的评论作品,为我们学习评论提供了范文,我们可以从这些评论中学习到有益的评论方法。

(四)写作文学评论属于议论文。它必须具有议论文的一般特点,这是它与其它议论文相同的共性。但是由于它是对文学作品发表的评论,所以又不同于其它的议论文,而要有点文学色彩,这是它的个性。因此,一篇好的文学评论,既要具有一般论说文的特点,又要讲究文学性。

1.要有正确而鲜明的观点(论点)。我们对一篇文学作品发表议论,总要有个基本看法:是好还是坏?是基本上好的还有缺点,还是基本上不好但尚有某些可取之处?这个基本看法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而这个论点必须是正确的、鲜明的。

2.要有准确、充分而有说服力的论据。文学评论的论据,主要应从作品的人物、情节和艺术描写中去找,也就是说,要对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艺术描写和语言运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具体的分析。从而引用足以说明自己论点的材料来作为论据。这些论据一定要准确可靠,不能想当然,更不可曲解,甚或断章取义,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3.要运用科学的符合逻辑推理的论证方法。是用归纳法,还是用演绎法,或者是类比法,应深思熟虑。而且,是写成一篇立论的评论,还是一篇驳论的评论,也需要根据写作目的,从作品实际和读者需要出发来确定。

4.要具有文学批评的当代意识,能按照文学规律和特性结合作品实际进行写作。必须运用学过的文学理论知识、文学史知识、美学知识、语言学和修辞学知识,针对具体作品进行具体分析。否则,在文章中尽讲外行话,或者对文艺作品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这样的评论肯定难以服人。

5.在创作上文学观念在不断更新,因此文学评论的理论和术语也随之不断更新。为此,就要努力使评论的语言既准确、严密、有科学性、理论性,又要鲜明、新颖、有文学性、形象性。要通过语言的运用将评论的理、情、文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

‘贰’ 对祥林嫂、卡西莫多、阿Q的介绍与评析

祥林嫂

一、 悲惨弱者的呼号————被侮辱被损害的形象

纵观祥林嫂的一生,是一个充满血和泪的一生,是令人心酸肠断的一生。祥林嫂的一生是在神权、政权、族权、夫权重重枷索下痛苦挣扎的一生。在鲁四老爷所代表的政权,婆家所代表的夫权,以及堂伯所代表的族权,形成了宰割祥林嫂的硬刀子。在这把刀子下:她先是被卖改嫁;再是丧夫失子,被堂伯剥夺房屋,失去独立生活的权力;当带着丧夫失子之痛的祥林嫂再次来到鲁镇,鲁四老却把祥林嫂看成伤风败俗之物,剥夺了她参与祝福的权力;而跟她同样地位的群众给与她的是冷漠与嘲讽。他们一步步把祥林嫂逼上了人生的绝境。而以封建迷信、封建礼教所形成的软刀子,则是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无形的噬血者。出格的反抗几乎早早断送她年轻的生命。对地狱的恐惧与向往、灵魂有无的困惑,压倒了这个农村妇女,使她处在人生困境之中。在这两把有形与无形的屠刀联合绞杀下,使祥林嫂成为十字架上任人宰割的羔羊;使她带首世人的讥讽与嘲笑,在那风雪交加之夜、在别人都沉浸于祝福声中之时,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个令她历尽苦难的世界。祥林嫂本是勤劳能于、食物不论、力气不惜的劳动妇女,可以比得上一个男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对生活没有任何奢求的人,却不为那个社会所不容,得不到做人的资格与尊严。可见当时社会的残酷,人世的冷漠,以及劳动妇被侮辱、被损害的生存状态。

二、我意识的迷失————反抗的无柰

做为一个旧时代的妇女,可以说祥林嫂是一个丧失自我意识的人,是鲁迅笔下不觉醒的一类人物形象,祥林嫂把自己的人生价值绑附在封建礼教的战车上,她拼命所维系的是不被从封建礼教的战车上甩下来,如果说祥林嫂有反抗性的话,那么她的反抗性正是她的可悲之处。她的反抗正是封建礼教影响在她身上的演绎,使她在封建礼教的泥潭里越陷越深。她的反抗使她的人生悲剧愈加的惨劣。祥林嫂在改嫁的过程中的“出格”的反抗,维系的是“好女不嫁二夫”的封建礼教的信条,而不是象刘芝那样为了维护对爱情的忠贞而勇敢的反抗。刘兰芝所体现的是对爱情的追求,是对自我人生价值的追求。而祥林嫂所做的是想茯得封建秩序的认可,从而使自己做稳奴隶的位子。祥林嫂对封建礼教的顶礼膜拜使她的反抗只能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她越是在封存建礼教的轨道上前行,则越是对自我价值的背叛。至于祥林嫂对灵魂有无的怀疑也并非表明她已觉醒。虽然鬼神之说在她心并未根深蒂固,正象文中所说“这是在山里所未曾知道的”。但对灵魂有无的怀疑只能是她欲生不能,欲死不敢的心理状态的反映,连死都不能自主,可见封建礼教害人之残酷。正象文中所说“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希望其有,是想在死后能够见到一家人;希望其无,是怕在死后被锯成两半分给两个男人。无论希望其有其无都是相信地狱是存在的。虽然遭受了丧夫失子的沉痛打击,但祥林嫂并没有完全丧失对生活的信心。她还是企图通过“捐门槛”的方式为自己在那个社会争得一席之地,然而一句“你放着吧,祥林嫂!”,却把她推向了无底的深渊,并使她最终走上了人生的末路。丧夫失子没有使她绝望,而失去祝福的权力却使她绝望,可见她的人生价值的倒置,这样错置的人生价值,无论祥林嫂怎样抗争,最后也只能走向毁灭,走向失败的误区。

三、 由人到非人的转化——传统文化意识的积淀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妮娜》的开篇语中写到;“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个个不同。” 祥林嫂的不幸既有旧社会劳动妇女共同的不幸,也有她个人所具有的不幸。她用自己那不幸的一生演奏着一曲哀婉的悲歌。就是在这曲哀歌之中,她逐渐由人转化到非人的境地。由一个勤劳能干的劳动妇女异化成一个麻木不仁的活死尸。在这个异化过程中,祥林嫂不仅表现出中国妇女服务于男权社会传统意识积淀,也表现了祥林嫂深深的奴性意识。从孔子开始到宋明理学的形成,在长达几千年的社会流程中,妇女所处的地位早已使妇女成为男权社会所压迫奴役的对象。可以说,祥林嫂悲剧的根源旱已在她来到这个人世之前,便已在冥冥中注定。而另一方面,正是由于男权社会对妇女几千年的奴役,使祥林嫂表现出强烈的奴性意识。可以说她一生为之争取的便是要做稳奴隶的位子。如祥林嫂初到鲁镇时彻夜的煮神速福礼,全是一人当担,竟没有添短工,她竟满足,嘴角上还有了笑影。而再次来到鲁镇时,由于丧失了祝福的权力,从而丧失了做人的权力,成为一具尚有一丝气息的活死尸。可以说在由人到非人的异化过程中,封建社会加在中国妇女身上的奴性意识是其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总的说来,祥林嫂的一生是悲惨的一生,是不幸的一生,是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把祥林嫂由人世推向地狱,由人变为非人,成为封建成时代劳动妇女人生悲剧的缩影

阿Q

《阿Q正传》写于1921年,是鲁迅唯一的中篇小说,也是他最着名的作品之一。鲁迅写《阿Q正传》“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是想“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

《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闭塞落后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迫害的农民的典型。作品突出地描绘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同时又表现了他的性格里其它许多复杂的因素。

阿Q质朴愚味但又圆滑无赖。阿Q靠出卖劳力聊以度日,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几乎是凭着本能劳动和生活。但另一方面,阿Q又表现出圆滑无赖。你看,“口讷的他便骂,力气小的他便打;他偷尼姑庵的萝卜,被尼姑发现了,死皮赖脸不承认,还说:“你能叫得它答应吗?”颇有善于应变的“圆机活法”。
自尊自大而又自轻自贱。所有未庄的居民,阿Q全不放在眼里,对赵太爷和钱大爷也不表格外的崇奉。他的名言是:“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达到自负自傲的地步。但另一方面,阿Q又很能自轻自贱,打败了就轻易承认自己是虫豸而求饶;赌博赢来的钱被抢走,竟然自打嘴巴,用自贱的手段来消除失败的痛苦。
蛮横霸道而又懦弱卑怯。阿Q欺软怕硬,在比他弱小者面前表现得十足的霸道。他被王胡打败,遭假洋鬼子的哭丧棒,就无端迁怒小尼姑;他受赵太爷的迫害,丢了生计,就把不满发泄到小D身上;革命到来,他不许小D革命。在这些弱者面前,阿Q俨然如赵太爷的威风。但在强者面前他又十分懦弱卑怯。对于赵太爷和假洋鬼子是骂不还口、打不还手,被抓进县里的公堂,他的膝关节自然而然的宽松,便跪下去了。
敏感禁忌而又麻木健忘。阿Q对自己的弱点神经过敏,那头上的癞疮疤成了他的禁区,因而犯了禁忌症,但一面对实际的屈辱却又麻木健忘。求爱之后,刚刚挨了赵秀才小竹杠的痛打,却很快就忘了,反倒跑去看热闹。最后被把总抓进大牢,判了死刑,他仍不知死期已到,反而因圆圈画得不圆而后悔。示众时还想设法去博取观众的喝采。真是惊人的麻木。
鲁迅曾评价阿Q“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恨其骨子里没有一点精神。阿Q时代的终结并不说明阿Q式的人物不复存在了,并不说明所有的弱者不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处境。现在社会上有很多这样的人:宁可向政府骗取低保而不积极就业,不学无术还不思进取,眼高手低混沌度日……也许他们的贫困是客观造成的,但是他们主观努力了么?好几回我以为自己是做了善事,后来证明这份同情心是被利用了,被挥霍了!

卡西莫多

卡西莫多有着丑到极点的相貌: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似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雨果塑造的绝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丑八怪”,他赋予了卡西莫多一种“美丽”,一种隐含的内在美。卡西莫多的外貌丑陋,但是他的内心却是高尚的。他勇敢地从封建教会的“虎口”中救出了爱斯梅拉达,用“圣殿避难”的方法保住了姑娘的性命。在圣母院中,卡西莫多无微不至地照顾爱斯梅拉达。最后,卡西莫多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戴上了“丑人王”的花环;他誓死保护爱斯梅拉达却又是道貌岸然的克洛德的帮凶;他刚在钟楼上目视着自己心爱的姑娘嫁给了“绞架”,却又不得不再将自己的“再生父母”摔成碎片……作为一部浪漫主义着作,戏剧性的场面即给我们以扣人心弦的震撼,又把人物之间和自身内心和的矛盾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

‘叁’ 祥林嫂悲惨命运探索

祥林嫂是鲁迅根据生活的若干真实原型塑造出来的典型。其一是单妈妈,她是个寡妇,却又有同居的男人;其二是乌石山上看坟的女人,儿子在门口剥豆被马熊拖去吃了;其三是宝姐姐,山里人来抢亲,宝姐姐逃走,失足落水,被捞起带走。祥林嫂的形象比原型更集中更概括,是旧中国贫苦农妇悲惨命运高度典型化的体现。

祥林嫂的悲剧显示了“四权”绳索对农村劳动妇女的捆缚。

族权,不允许祥林嫂守节。祥林嫂的前夫祥林比祥林嫂小十岁,丈夫死后,祥林嫂不愿再嫁,宁可辛勤劳动养活自己,所以她逃到鲁镇做工。她的全部希望和渴求,便是要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生存的权利。所以当她来到鲁家做工时是“食物不论,力气不惜的……到年底,扫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鲁家)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反而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但是,好景不长。在鲁家做工不到半年,她婆婆恃凭着族权的威势,不但把她像逃犯一样抓回去,且逼她嫁到深山野坳里。因为要用卖她所得的钱,买一个女人给她叔子做老婆。祥林嫂始终没有挣到一个“人的资格”,却像一年赚钱的货物一样被卖掉了。

夫权,要祥林嫂守节。在旧社会,依照旧礼教,“女子一而”,不得再嫁;“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所以,祥林嫂在她前夫祥林(一个比她小十岁的男人)死后,不肯再嫁;被婆婆抓回去逼嫁贺家坳,“在花轿上,她一种只是嚎,骂,抬到贺家坳,喉咙已经全哑了。拉出花轿,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的捺住她也还拜不成天地。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这是夫权要祥林嫂守节造成的后果。再婚后,丈夫死于伤寒,她又要为后夫守节,只能跟儿子阿毛相依为命。

神权、政权要惩罚祥林嫂不守节。祥林嫂再嫁虽非自愿,但毕竟是再嫁了,就是“不守节”。“不守节”就是大逆不道,罪孽深重;不是小罪,而是“大罪”,就要受到惩罚。柳妈因受了封建迷(神权)的影响和毒害,无意之中成了统治者的帮凶,她那有关“阴司”的话(“这种人活着要受苦,死后还要受刑:阎罗王将她锯开,分给前后两个男人”)使祥林嫂在精神上蒙受极大的压力。而政权的逼害尢烈,“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的代表,是政权的化身,他支持或利用其他三种权力逼上梁山害祥林嫂。祥林嫂第一次来鲁镇做工时,鲁四老爷知道她是寡妇后就“皱了皱眉”,不愿意留她。但祥林嫂凭着自己的刻苦耐劳、能干,还能分配祭祀用的酒杯和筷子;当祥林嫂再奶再寡后,即第二次来鲁镇做工时,她的遭遇就大不一样了:她不但不能再碰那“神圣”的酒杯和筷子,而且成为人们日常的笑料;更为甚者,当她到土地庙捐了门槛,神气舒畅、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时,四婶慌忙大声喝道:“你放着罢,祥林嫂!”一句话彻底地对祥林嫂“判了刑”,令到“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地看着。直到四叔来上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可见,此时的祥林嫂所受到的打击是何等之巨大!这就样,勤劳、善良的祥林嫂被鲁四老爷代表的地主阶级迫害得精神失常,丧失了劳动能力,又被一脚踢开,沦为乞丐,最后倒毙在漫天的大雪之中。封建“四权”的绳索有如千斤铁链,紧紧地捆缚着祥林嫂戕害着祥林嫂:夫权要她守节,族权不允许她守节,政权和神权又惩罚她的“不守节”。这深入骨髓的苦楚,使祥林嫂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鲁迅抨击的予头直指封建制度,具有鲜明的独创性。

晕鲜明的独创性,体现 在鲁迅刻划了祥林嫂的几个“不甘于”:祥林嫂不匡于受婆家虐待,逃跑出来到鲁镇做工,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来争得做人的资格;祥林嫂不甘于被人强逼改嫁,用生命来抗婚。在逼嫁的路上,她不但又哭又闹,拜堂时还用头撞香案角企图自杀。虽然没有死,但也撞到头破血流,结果在额头上留下了一个“大家以为耻辱”的伤疤;祥林嫂不甘于百般受人歧视,捐门槛以“赎罪”。为了“捐门槛”,祥林嫂用了在鲁家的全部劳动所得十二元鹰洋;祥林嫂不甘于死后受阎王惩处,临死时怀疑灵魂的有无。她希望没有鬼,死去不用锯开身子来分给两个丈夫,但她又希望有鬼,死去可以在阴间见到惟一亲爱的儿子阿毛,可以一家人团聚。这五个“不甘于”是祥林嫂自发反抗精神独特而鲜明的体现。祥林嫂反抗了族权、夫权,怀疑神权,惟独对压在头上的掌握政权的地主阶级没有明确的反抗表现,这是祥林嫂反抗的局限性。

祥林嫂是鲁迅塑造的“熟悉的陌生人”。“熟悉的”是指:这个形象具有概括性、普遍性,看起来似曾相识;“陌生的”是指:这个形象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

祥林嫂的一生是苦苦挣扎的一生,其结果,却被地主阶级诬蔑为“谬种“。鲁四老爷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个谬种!“地主阶级年终”祝福”,作为酬神祈福的盛举,是要“吉利的”,他们嫌恶穷人在这时死去。鲁迅在刻划地主阶级丑恶嘴脸的同时,也深刻地写出了祥林嫂是被黑暗势力吞没的。鲁迅不但写祥林嫂在物质上、肉体上的被剥削、摧残,而且写她心灵深处的痛苦。通过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作品深刻地揭露旧社会、旧制度的黑暗。祥林嫂的死,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对黑暗的封建制度、残酷的封建礼教血和泪的控诉,她的悲剧更代表着封建宗法社会里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命运。可以说,在中国文学史上,无论哪一个时期的作品,还没有象鲁迅这样真正写出一个中国农村妇女的灵魂。因而,鲁迅在这方面的成就是前无古人的。

从敢于闹事到妥协的爱姑

爱姑是鲁迅塑造的又一个典型。这个典型,也是鲁迅根据生活的真实人物塑造出来的,是旧中国中产阶层妇女悲惨命运的高度典型化的集中体现。

爱姑是有点“身份”的人,但没有过高的身份。说她有点“身份”,是因为她有“体面”的娘家和“高门大户都走得进的,脚步开阔”的父亲。但爱姑又没有过高的身份,她父亲庄木三到底还不能与慰老爷平起平坐,更不能跟七大人平起平做。庄木三父女到慰老爷家去,只能先进门房喝年糕汤,走进客厅里去也只能站着。爱姑看见七大人的头顶是秃的,可是那脸和脑壳都红润,便以为那一定是擦着猪油。对于“屁塞”以及那上面的“水银浸”,对于鼻烟,爱姑都一无所知。这些细节描写都说明不能把爱姑的身份估计得过高。所以应该说爱姑是中农以上,地主以下的身份。

爱姑的被迫离婚,说明当时在农村处在中产阶层的妇女,处境仍然是悲惨的。夫权、族权有绝对的权威,丈夫姘上小寡妇,不管原配夫人是三茶六礼写来的、花轿抬来的,也不会受法律保护。只要公婆不喜欢,不管你是否低头进、低头出,是否一礼不缺,也只得走。政权是夫权、族权的基础,夫权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闹了几处的离婚事件,只经豪绅七大爷(在地主慰老爷家)两句话就解决了。一句是:“公婆说‘走!’就得走。”七大爷还振振有辞,吓唬爱姑说:“莫说府里,就是上海北京,就是外洋,都这样。”公婆为什么不喜欢爱姑呢?那是因为“‘老畜生’只知道帮儿子”,这说明,在当时衙门八字开,维护的只是夫权、族权的利益;另一句是:“来——兮!”七大爷这一高大摇曳的声音,连爱姑也感觉到“大势已去”,晴天霹雳。爱姑刚才的放肆,刚才的“闹事”、想计回“公道”,已荡然无存。可见,由于七大爷的“威严”,爱姑只好妥协。接着,便是两家互换了“红绿帖”(订婚时交换的帖子),取消了婚约。可见,“来——兮!”这两个字裨就是离婚的判决书。这就告诉爱姑,即使拼出命来,施家也不会家破人亡,封建政权是绝对维护夫权、族权和地主阶级利益的。

爱姑具有“母夜叉”的性格,撒野、泼辣。丈夫“小畜生”姘上“小寡妇”,“老畜生”又袒护儿子,爱姑要回娘家搬兵讨伐,要出这口“恶气”,要把施家搞得家破人亡。因为爱姑是地方上很有点权势,“沿海居民都有几分惧怕”的土乡绅庄木三的宠女,有一个土乡绅父亲作为靠山,所以她受不得别人的钳制,更不知天高地厚。爱姑能说会道,撒野、泼辣,从她闹离婚“一闹就是三年”即可见一斑。爱姑只知道压在自己头上的正是她所信奉的封建主义制度。所以她一开始在七大人面前力数“小畜生”的不是,在七大人面前据理力争,满以为七大人“知书识礼,顶明白的”。最后还是七大人的一席话使爱姑如梦初醒,“觉得自己是完全孤立了”,也使明白了封建主义的真实面目,可惜为时已晚。爱姑外强中干,对弱者逞强,对强者软弱,从敢于闹事到妥协,这就是爱姑的经历。她为了与施家“赌气”,又是吵,又是骂,又是砸,非把施家搞个“家破人人亡”而后快。但当她在地位比她更高贵的七大人面前,心“突突地乱跳,仿佛失足掉在水里一般”,显得那么软弱、无能。当七大人说出最后一句话:“来——兮!”后,她不由自己地说:“我本来是专听七大人的吩咐……。”爱姑的态度一百八十转弯,从敢于闹到彻彻底底的妥协,最终变得恭恭敬敬,唯唯诺诺。

爱姑的悲剧,充分说明了处在中产阶层的妇女,同样逃脱不了遭人践踏的悲惨命运。这种现象在旧中国是普遍存在的,是“熟悉的”;爱姑亦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因而又是“陌生的”,是与众不同的这个。

从追求个性解入到走上绝路的子君

《伤逝》的女主人公子君是鲁迅先生塑造的又一个成功的妇女形象。子君是现代文学作品中一个具有反抗精神、最终被旧制度吞噬的女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伤逝》写的是知识妇女的悲剧。

子君受过良好的教育,是为“五四”革命狂飙所唤醒的女知识青年。她常“谈伊孛尔,谈泰戈尔,谈雪莱”,并以这些资产阶级个性主义者的民主革命思想来激励自己,子君和涓生终于结合了,也曾经有过安宁和幸福。但婚姻自主胜利后,子君却步不前,变得浅薄、庸俗、怯弱,与涓生在人生态度上主生分歧,爱情终于出现了裂痕。成家后的子君,不但没有像涓生一样继续学习和探索,争取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才能,做一个自立于社会的女子;而是终日全力理家治内,甘心情愿作一个举案齐眉的贤妻良母,她变得浅薄、庸俗和怯弱。在家庭中所处的从属地位,更滋生了她的自卑心理。她常常看涓生的恨色得事,连一颦一笑也受制于人。当她现现涓生开始冷淡她时,也不敢询问,终日提心吊胆,生怕涓生抛弃她。她自觉但又不自觉地走上千百年来中国妇女走过的老路,最后连已经实现的婚姻自主也不能自主下去。涓生终于与子君分手,子君在绝望中,又回到了父亲的封建家门,在无爱的人间郁郁而死。

子君在追求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与封建势力的斗争中,曾表现出无所畏惧、超人的勇气,是个勇士。当她的行动受到家里原极力反对和阻挠时,她坚定地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何等勇敢!何等坚强!何等自信!这句话显示了子君鲜明独特的个性,这是“五四”新思潮对子君的影响。子君还从易卜生《玩偶之家》娜拉的形象中得到启发和精神支持。热恋时期的子君,对于路人的蔑视、老东西和小东西的侮辱,表现出出大无畏的井然和平静,如入无人之境。但子君是在封建正统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小姐,她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她的反抗虽然坚决,但不彻底。随着时间的推移,子君的个性解放终于逐渐显出它的旧面目来。当涓生拿出一张雪莱的半身裸体铜板像给她看时,妇君”只草草一看,便低了头,似乎不好意思了“,这显示出旧首先观在她身上的作用。涓生失业了,子君立即显出软弱性,在经济重压之下,他们爱情的裂缝越来越大。涓生离开她后,她没有争辩,更没有反抗,而是静静地让她父亲接回原来那个封建家庭里。她最终没能走上与旧制度彻底决裂的革命道路上来。

子君的这些个性特点,是与她所外的时代和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子君的爱情悲剧显示了个性解放的巨大局限性。形象地说明只有进行社会革命,在社会解放的前提下,妇女才能获得真正的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个性解放是人格独立的必要前提,个人的经济独立是人格独立的物质基础,失去了这个基础,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人格独立。而人格独立也只有在彻底的个性解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子君的爱情悲剧说明,没有经济独立,妇女解放就如同空中楼阁,迟早是要倒塌的。而以个性解放为武器,单枪匹马同整个封建势力进行斗争,其结果只能是失败。鲁迅先生在《关于妇女解放》中进一步指出:“解放了社会,也就解放了自己”。妇女真正彻底的解放必须是在整个社会变革之后,必须把妇女解放同社会革命融为一体,必须把个性解放与社会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祥林嫂、爱姑、子君三个代表不同阶层的妇女形象中,鲁迅深刻而鲜明地显示了自己对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路:

妇女要获得真正的解放,必须首先取得政治上的翻身,经济上的独立权;要达到解放的目的,必须推翻封建制度,必须进行深沉韧性的战斗。

鲁迅的作品,像匕首、像投枪,直指封建制度。鲁迅的这些思路,也印证了恩格斯的精辟论述:“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劳动中去。”

‘肆’ 阅读鲁迅《祝福》中的片段,回答下列问题。……她(祥林嫂)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

(1)“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2分)。鲁迅不想为末路的人添堵,所以回答“也许有吧”,说明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4分)。
(2)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灵魂)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分);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2分);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主观映象)(2分)

‘伍’ 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死去的本质原因

第一.封建制度是导致祥林嫂死亡的根本原因。
关于祥林嫂的姓氏。“那大概就姓卫了”,可见她地位的卑微。她二十多岁时,遵从父母旨意.嫁给比她小十岁的祥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但丈夫却不幸早逝,祥林嫂二十六七岁时,逃出家门,依靠卫老婆子找到了独立生存的机会。从不闲着,反而非常满足。在鲁四老爷家做32---个月,却又被婆婆威逼,尽管她拼死反抗,还是被“抬到贺家填”。嫁给贺老六,“年底就生了孩子”。不料贺老六却很快死去,幼小的孩子又被狼叼去.大伯又来收屋。祥林嫂再次陷入孤独境况。
当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四老爷家门前。已经失去先前的精神了。她这个再嫁的寡妇被斥为败坏风俗的“不干不净”。祭祀时她的“劳动”权利被剥夺,“终于没有事情做”。虽受众人的嘲笑,但她继续劳作。在柳妈的怂恿下,用积攒了一年的血汗钱捐了一条门槛。封建礼教永远歧视再嫁寡妇!“你放着,祥林嫂!”这最后希望的破灭,对祥林嫂来说.比过去任何一次打击都沉重。祥林嫂精神全面崩溃,最终流落街头成为乞丐,在“祝福”中结束苦难的生命。
祥林嫂是鲁迅笔下封建宗法制度的零余人!正如鲁迅说:“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祥林嫂处于封建社会佣工地位;经济上受鲁四老爷的剥削;恪守着儒家礼教之下的“三从四德”的道德规范。森严而又分明的封建壁垒.把祥林嫂推向生命的绝路。
第二。周围人群是导致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
两千年以来“儒释道”主导的封建社会。鲁迅说:“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0心理学认为:人对社会关系有一种本能的依赖感。小说描写了祥林嫂生存环境中的周边人物,揭示了个人与社会环境的严重对立:是祥林嫂之死的必然原因。
先看鲁四老爷:小说在两次不同的“祝福”描写中。展开鲁四老爷与祥林嫂的矛盾,揭露了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精神的压迫和摧残。鲁四老爷这位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他所代表的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淫威,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了死亡的道路。鲁迅运用“六次开口”仅近百字。展现了鲁四顽固、虚伪、自私、阴险的性格。
再看婆婆:婆婆是族权的象征。她直接导致了祥林嫂的人生悲剧。一是,清算了祥林嫂一千七百五十文的工钱,强行把她绑回老家;二是,使用暴力把祥林嫂嫁到贺家燠。对当时现实的真实描写,使我们看到封建族权对人权的践踏。试想,如果没有婆婆的两次介入。祥林嫂便是一个忠实的奴隶,平平安安度过底层人的一生。
最后看柳妈:柳妈同祥林嫂一样,是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劳动妇女。她精神的低下,表现为对祥林嫂说话的态度甚至嘲弄。同时又对祥林嫂寄予同情,想出“捐门槛”的办法,使千人踩万人踏,实施赎罪。免去死后被撕成两半的痛苦。然而,并非柳妈所言,祥林嫂于是“近乎木偶人”。 、
第三。“我”的困惑是导致祥林嫂死亡的催化剂。
见到祥林嫂时。“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一个人死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她把最后的一线希望寄托于我了。灵魂深处的浅薄与脆弱,使我作出等同于放弃式的回答。生成祥林嫂之死的催化剂。
若“我”回答灵魂是有的。这不会“增加末路人的苦恼”,对于深陷于迷信中的“铁屋子”的劳动妇女来说。无疑是得到一剂催眠药,使弱者慰藉,但善意的谎言无法代替科学的现实。若有了灵魂,也就有了地狱,在完全等级化的社会中,再嫁的女人,依照夫权制的灵魂秩序.她只能下地狱。无疑“我”又加入了鲁四老爷等的阵营。
若“我”回答灵魂是无的,免除了祥林嫂的地狱之苦,拒绝了宗教迷信和礼教所设立的灵魂秩序.完成了知识分子高举“科学”的使命。那么,没有了灵魂,也就没有了地狱.祥林嫂就不能见到朝思暮想的儿子,我同样无法面对祥林嫂孤独而无助的眼神,使自己陷入不道德的境地。
鲁迅的新文化启蒙思想:鲁迅的文学主题重在反对尊孔读经,批判儒家文化;反对封建压迫.揭露封建罪恶。他用两个字概括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本质:“吃人!”从小说《祝福》,可见鲁迅的启蒙思想。他关注民间大众的生活,“哀其不幸”,具有人道主义的关怀:“对人民力量认识不足的弱点”,使他又站在与大众不同的水平线。举棋不定,左右“彷徨”.充满斗争与人道主义,行为上的随和态度,体现了鲁迅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孤独。
从“我”与鲁镇关系的线索来看:“我”于腊月二十三日回到“故乡”鲁镇,鲁镇并非亲切.尤其是对鲁四老爷的印象。他本是“我”的四叔,“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寒暄“之后即大骂其新党”。因此,我感到“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到他的书房看看。摆在案头的一堆“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一个不学无术信奉宋明理学的没落腐朽的乡村地主形象便鲜明地呈现出来了。鲁迅作为新文化主义的倡导者。推崇“科学与民主”,鲁四是与“我”格格不入的,到鲁镇两天后就发出“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的感叹。
从“我”与祥林嫂关系的线索来看:偶遇祥林嫂。这位近乎木偶的下层劳动妇女,她临终前问“我”的问题。竟是对封建神权的大胆质疑,使我一方面同情她,却又难以正视现实.“我”陷入两难选择之中。“我”想坚持科学。却不想伤害她,最后不明不白的答案,混淆了科学与愚昧的界限。这正是当时那个时期中真实的鲁迅。鲁迅专攻文学,他的笔锋是犀利的。同情劳苦大众,却远离政治,成为政治剧变中一个消极的看客。
文章在写“我”听到祥林嫂之死的消息时。这样描述了他的心理状态:“我的惊惶却不过暂时的事。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心地已经渐渐轻松”,这种漠然的态度.表现为独立的知识分子心态。同时产生了对祥林嫂之死的自我谴责感,“不过偶然之间。还似乎有些负疚”,这是人道主义的心态,可惜的是,“我”明天离开鲁镇和“我”最后的再离去.多少又含有对家乡现实所提出的生存困境逃避的性质了。

‘陆’ 祥林嫂的死和社会有什么关系

祥林嫂是一个善良、朴实、淳厚的贫苦农村妇女,她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用自己诚实、勤恳的劳动,换取一种最起码的“人”的生活。然而,诚如鲁迅在杂文《灯下漫笔》中指出的那样,中国人民在历史上从来只有两种命运: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祥林嫂的一生,便始终在这两者之间浮沉。祥林嫂本是卫家山一家以打柴为生的农户的儿媳,当比她小十岁的丈夫死去后,为了逃避婆家的转卖,她逃到鲁镇,做了鲁四老爷家的女工。她食物不论,干活不停,“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这在她,似乎是“暂时做稳了奴隶”。但“好”景不常。不久,她就被跟踪而来的婆家人抢走,捆绑着塞进花轿,以八十千大钱的价格卖给深山里的农民贺老六做老婆。绑架式的买卖婚姻,以暴力强逼再嫁的遭遇,再次表明了祥林嫂的奴隶地位。幸而新丈夫“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加上有了孩子,她就又感到满足了。旁人也认为她“交了好运了”。可这种“满足”和“好运”,其本身就带有悲剧的性质。因为她所感到满足的,并非是不受压迫的“人”的地位,而是“安分耐劳”的奴隶式生活。但即便是这种奴隶式的生活也不得长久。第二个丈夫不久死于贫病,儿子阿毛又被狼活活地吃掉了,族中的大伯收去了房屋。祥林嫂走投无路,只好再次到鲁家帮工。她虽然蒙受了如此巨大的不幸,封建宗法势力却不能谅宥她的再醮兼再寡。最后竟将她当牛做马的资格也剥夺了,使她落到了“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更加可悲的境地。可见,这种自觉的奴隶性格,正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内在原因。 祥林嫂的悲剧,还表现在她不仅受到封建主义政治上、经济上的压迫,更遭致封建礼教与神权迷信的残酷精神虐杀。封建礼教要求妇女“从一而终”,但封建族权又允许出卖守寡的媳妇。祥林嫂要遵奉礼教守寡,可宗法势力又强迫她再嫁,她无论如何行事都是错的。由此可见封建礼教的极端虚伪。小说中的鲁四老爷── 一位“讲理学的老监生”,便俨然是封建礼教的化身。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家帮工,鲁四老爷就皱起了眉头,分明“讨厌她是个寡妇”。祥林嫂被婆家抢走,鲁四老爷只说了句:“可恶!然而……”佣人被绑架,他不免感到有损自己的尊严和役使的利益,但一想到祥林嫂的婆家有权处置守寡的媳妇,他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他的一言一行,完全是从维护封建礼教出发的。因此,当第二次失去丈夫、死了孩子的祥林嫂再来帮工时,鲁四老爷便视之为“败坏风俗”的“谬种”,吩咐祭祀、祝福之类的事情决不许祥林嫂沾手。祥林嫂周围的世界,也被封建伦理道德所支配。“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祥林嫂全不理会这些事,她心中怀着一位仁慈母亲的巨大悲哀,只是直着眼睛,和大家讲述儿子阿毛被狼吃掉的惨事。开始,镇上的人们颇有些同情,但不久,“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祥林嫂哪里知道,在那个冷漠的世界里,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正当她被心灵的创痛苦苦地折磨时,迷信的柳妈又对她讲述阴间的惩罚,这更使她感到极大的恐怖。为了“赎罪”,祥林嫂不惜将积年的工钱到土地庙去捐了一条门槛,自以为能够恢复“人”的地位。不料,在冬至祭祖时,她又一次遭到主人的断喝:“你放着罢,祥林嫂!”这一打击使她的精神趋于崩溃。从此,她的记忆与体力大不如前,终被鲁家赶走,沦为街头的乞丐。到了这等地步,鬼魂和地狱的梦魇仍然咬噬着她的心。她不仅生前哀苦无告,还须怀着更大的恐惧走向死亡。从肉体到精神都被封建礼教与神权迷信摧残虐杀,正是祥林嫂悲剧的根本所在。 祥林嫂的悲剧还在于,她一生顺从封建礼教,到头来却被封建礼教活活吞噬;她受尽封建礼教与迷信的迫害,却又被摧残麻木得自觉和不自觉地去维护封建礼教与迷信。比如,她反抗再嫁,固然表明不愿被婆家当做牲口一样地出卖,要维护自己作为“人”的起码的尊严,但支配她采取“出格”的反抗的内在原因,还是那种“从一而终”的封建观念。祥林嫂花了极大的代价去捐门槛,也表明她信服了神权迷信,要以门槛作为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好赎了自己一世的“罪名”,免得死后到阴间再受酷刑。封建势力的高压与愚弄,就是这样残害、扭曲了祥林嫂的灵魂。通过这一完整的悲剧性格,《祝福》异常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道德极端虚伪、残酷的本质,向整个封建宗法制度提出了强烈的控诉。 (选自《中国现代文学采英》,湖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柒’ 祥林嫂悲剧的根源

从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封建的宗法制度正是用政权、族权、神权、夫权这四条绳索把祥林嫂活活地勒死的。叼走阿毛的是狼,夺走贺老六的是疾病,把善良的祥林嫂逼上死路的是比狼和疾病还要凶残的封建礼教。祥林嫂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而具有深刻的社会性
良的祥林嫂逼上死路的是比狼和疾病还要凶残的封建礼教。祥林嫂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而具有深刻的社会性
2.造成祥林嫂的痛苦与不幸,“天命”与“人事”相比,“天命”是否也占一定的比例成分?如果祥林嫂没有这带偶然性的不幸,这个形象是否有那么巨大的悲剧意义?
倘若我们姑且承认一个人丧夫丧子是一种“偶然”, 而“偶然”又暗契了一种“天命”, 但实际上我们看到,《祝福》揭示祥林嫂的痛苦是以丧夫失子这种偶发事件为起点的, 小说对她丧夫失子当时的痛楚并没有正面叙写。如果我们仅从她丧夫失子的遭遇以及她倒毙雪地的结局来判断她的不幸, 那我们看到的仅是一个悲剧轮廓而已。鲁迅把视点意味深长地投向了丧夫失子这种偶发性的大的人生波澜之后的相对平静的日常生活中。生活中“丧夫失子”往往以剧烈的形式表现出来, 但鲁迅无意表现这一点,《祝福》不是关于一个妇女如何丧夫失子的故事。《祝福》叙述的是祥林嫂成了寡妇之后的一般生存状况, 是那个社会对一个理当同情的寡妇作出怎样的反应, 我们正是从这个恶劣而固执的反应中, 看到那个社会的阴冷、病态、朽坏, 进而完成对那个社会的道德评判
祥林嫂的悲剧正是以“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的最终“毁灭”而结束。 祥林嫂的悲剧充满了悲哀的情调,不俱备崇高美的特点。鲁迅说:“灭亡于英雄的特别的悲剧者少,消磨于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乎没有事情的悲剧却多在鲁迅的笔下,祥林嫂这类凡人悲剧人物大大多于夏瑜那种英雄悲剧人物。显然,祥林嫂的悲剧使人“哀其不幸”,顿生同情和怜悯之心,促使人们去进行历史和现实的反思,认清封建制度,特别是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去进行某种自我反省——决不能企求做一个坐稳奴隶位子的奴隶,从而得到真的启迪。这正是祥林嫂这种善的凡人悲剧的审美价值所在
《祝福》中人物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是非常正常的, 没有兵祸、水灾等, 社会正常运转, 腐而未朽, 祥林嫂倒毙雪地时鲁镇一片祥和; 鲁镇上的人们也并没有加害祥林嫂的存心,“之乎者也”的鲁四老爷也实在算不上险恶的歹人, 四婶一声“放着罢, 祥林嫂”, 虽然击碎祥林嫂绝望前细心培植的最后一丝希望, 但如实说, 那声断喝不能算十足的歹人的恶音, 那个社会绝大多数人在那种情况下都会那样反应, 或许, 我们今天还有很多人仍有那样反应的潜质吧? 那个趋利避害的小伎俩, 并非惶急的四婶的杜撰、发明, 那是社会教给她的。所以, 推动祥林嫂的悲剧不断发展的力量, 是那个正常运转的社会的内在矛盾和深层痼疾, 而不是什么偶然的神秘不可知的力量。这也是鲁迅写小说“揭出病苦”的初衷。关于这种悲剧学者杨义认为:“《祝福》是描写病态社会中正常悲剧的典范之作如果按照鲁迅的说法则是“几乎无事的悲剧”, 他说:“这些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 正如无声的语言一样, 非由诗人画出它的形象来, 是很不容易觉察的。然而灭亡于英雄的特别的悲剧者少, 消磨于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却多
从情节设计来看, 作者以祥林嫂的丧夫失子为故事端点, 以她两次鲁镇帮佣生活构成故事主体, 主体部分直接、详细叙述, 鲁镇以外, 一律概述、略述或转述, 也就是说, 丧夫失子是被置于情节主体之外或边沿的, 作品并不赖以生发意义; 特别是作品以倒叙, 将祥林嫂的死这个结局提前, 开篇即抖落谜底, 似乎刻意消弭故事的戏剧性, 我们就有了一种面对祥林嫂的一切变故的心理准备。而在有的作家那里写法是截然相反的, 仿佛在你未防备时要吓你一跳。鲁迅如此开篇的写作心理我们已无从知晓, 但这种写法对偶然性的消解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鲁迅特意把祥林嫂放在一般、普通的情况下, 而非偶然、特殊的情况下, 人物在一般情况下所遭受的痛苦、不幸更能反映“必然”的东西, 这种必然不是天命的不可逃避, 而是操纵着人物的一般生存状况的社会本真面目, 是社会对一个两度丧夫失子的寡妇的“必然”伤害以及祥林嫂的“必然”的命运走向。正如现代作家丁玲指出的:“我读这篇作品觉得这是真正的悲剧。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 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的把她往死里赶, 是一样把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因为并不是这一个人, 或那一个人才造成她的悲哀的命运的
丁玲的感悟同时为我们引出同“偶然”“必然”相关的悲剧效果问题。正因为《祝福》舍“偶然”、取“必然”, 才使丁玲感到它是一出“真正”的悲剧, 反之,《祝福》则不具备这种悲剧力量; 鲁迅的好友许寿裳对这一点表达得更深刻而醒豁:“人世的惨事, 不惨在狼吃阿毛, 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 作为偶然事件的“狼吃阿毛”的悲剧意义是有限的, 尽管它使祥林嫂这个不堪一击的生命雪上加霜, 但作为一个孤立、偶发事件, 它就像有时发生的溺水、雷击、车祸等偶发事件, 并没有多少社会意义。所以《祝福》刚刚涉及阿毛惨剧, 惨剧本身实际已经结束, 而思想家鲁迅敏锐地洞察到, 祥林嫂又一场真正的悲剧才刚刚悄然开始, 那就是阿毛惨剧的“余波”、“余绪”, 小说对它进行了浓墨重彩、精雕细刻的叙述: 祥林嫂絮叨着阿毛故事, 鲁镇人的短暂的同情很快转而为猎奇、取笑, 封建礼教的伪善很快裸露成狰狞、刻毒,……紧接着, 封建礼教又借手四婶、柳妈步步为营, 以招招“辣手”将对祥林嫂的伤害引向深入。所以, 这“余波”、“余绪”才正是社会悲剧, 我们在其中领略了封建礼教对祥林嫂的有点近乎“凌迟”古刑的“蚕食”过程
如何处理好偶然与必然的关系, 是文学家一直思考的问题, 不同时代、不同派别的作家,在这个问题上派生出不同的文学理念。在古希腊命运悲剧的典范之作《俄狄浦斯王》里, 不可抗拒的“定数”使俄狄浦斯王杀父娶母并最终刺瞎自己的双眼, 我们看到了偶然、天命对人生的损害; 到了浪漫主义作家那里, 夸张、戏剧化的情节为其主要表达手段之一。被时人称为“情节加工厂”的大仲马, 有一次将自己同儿子小仲马作了有趣的比较:“我从幻想中汲取情节, 而我儿子却到现实中去寻找它们。我创作时闭着眼睛——而他, 眼睛却睁得大大的。我描绘——他摄影而到了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那里, 作品的情节同幻想、偶然性、戏剧性就拉开了距离, 他们关注的是社会, 在文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上持唯物主义态度, 处理故事的偶然性、戏剧性小心谨慎, 以反映生活为原则, 总要将偶或性降低到最小、最适宜的限度
鲁迅小说完美地承袭并发扬了批判现实主义传统, 它以对现实的深刻、精确、艺术的描写, 显示了鲁迅不愧为对中国社会把脉最准的伟大思想家、小说家, 鲁迅小说绝不以夸张、乖戾来媚俗、邀宠, 表现出一派大家风范。《祝福》作为鲁迅小说中的典范之作更是如此, 祥林嫂的悲剧不以偶然性为支点,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已经看到鲁迅是如何将偶然的成分剥离的
3. 祥林嫂的痛苦主要是精神痛苦
祥林嫂的痛苦主要是精神痛苦er。她像牲口一样被卖到贺家土奥是一次严重的精神摧残, 再寡以后回到鲁镇, 遭受的是一场群体性的恶毒的精神迫害er。鲁镇社会的迫害是那么成功有效、斯斯文文! 社会借手的诸如鲁四老爷、四婶、柳妈以及其他的一律仇视的面孔们, 巨大的思想惯性使他们不会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异样, 他们有谁会承认或意识到迫害了祥林嫂呢? 小说里祥林嫂的精神呈现了一道忧惧、哀恸、痛苦、痴木、崩溃的令人颤栗的辙印。那是怎样的碾轧留下的呢?
《祝福》的开头部分写祥林嫂的人生尾声具有撼人心魄的力度。被恐怖越揪越紧的祥林嫂, 其恐怖并非因为迎面而来的死神, 饥寒交迫、心力交瘁、至微至陋、目不识丁的祥林嫂, 迸发出仅存的一丝活力, 却强烈关注起了灵魂的有无这个原本大是大非的问题! 这里包蕴着鲁迅的一个大发现, 人世间居然有凌乎死神之上的大恐怖! 那个被大恐怖笼罩着的末路人, 还有谁比她面对死神更“坦然”!
归结起来, 祥林嫂的精神痛苦表现在想做人而失败。她的全部的希望就是能够过平常的起码的生活,但就连这个希望也终于全部破灭。如果祥林嫂所希望的生活是她不应该达到或者是她想从一个侥幸的机会达到的,那么,她的失败也许会成为喜剧,或者带着眼泪的喜剧,但祥林嫂却完全不是这样。她是这样纯朴,这样善良,这样安分,在她的生活中几乎没有什么幻想。她在来到鲁四老爷家里的时候,就连表面也看到她带着刚死去了丈夫的悲哀。单现在这种繁重的劳动,便使她感到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如果这样的生活并不受到侵扰,并没有很快便遭到破坏,祥林嫂也许便这样安然地度过她的一生er。“我们读到这里的时候,自然也为她欢喜,但同时也感到悲哀,因为她所希望的,所感到满足的生活,只是这样起码的生活,其实对于她来说还是很不公平的生活,因而这希望和满足本身,便是带着悲剧性的)后来她生了阿毛,又“白胖”了一次,可见,她的所谓“做人”也就是有活做、有饭吃地做稳有点生物意义的奴隶而已。正如写过《祝福》一年多之后鲁迅在杂文里指出的: 中国人在历史上从来只有两种命运,“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做稳奴隶是祥林嫂一生中孜孜以求的最高理想。她第一次到鲁镇, 鲁四老爷的“皱眉”清楚的显示了她的作人之“虞”, 所以当鲁四老爷接受了她, 她祥林嫂还有什么理由不“白胖”呢? 随着她日常生活的展开, 我们看到她的作人之“虞”, 被她所属的那个社会, 不断恶性扩张、膨胀, 直至一顶奴隶的桂冠让祥林嫂不可企及, 于是她的生命只剩下了死。祥林嫂作奴隶而失败的过程, 伴随着她强烈而深刻的精神痛苦, 使她生命里的每一个日子无不苦涩而艰难
作为最底层的农村寡妇, 她当然有物质痛苦, 寒冷、饥饿、疾病随时就能袭击她, 她第一笔工钱被婆婆掳走, 第二笔工钱被土地庙掠去,《祝福》略提了这两次“洗劫”; 但是她的精神至哀至痛, 顾不上、感不到物质的痛苦, 她被捆在贺家土奥的花轿里哪里会记起婆婆拿去的那笔工钱? 相对于物质痛苦, 精神痛苦是更深层次的。在习惯观念中, 旧时代的农民备受的是物质的痛苦, 而《祝福》向我们展现的却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旧时代中国农妇的一部令人揪心的精神灾难史, 此前恐怕还没有任何一个中国文人以如此悲天悯人的情怀, 屏息体察了一个农妇的精神的苦难历程。我们应当把这视为《祝福》的成就之
4. 祥林嫂的痛苦也是一种相对比较清醒、自觉的精神痛苦
祥林嫂的痛苦也是一种相对比较清醒、自觉的精神痛苦。我不太同意视她为麻木、愚昧的观点。难道祥林嫂要对自己的悲剧负一部分责任吗?人们习惯将鲁迅笔下的很多小人物贴上“麻木”的标签, 其实我们应该根据作品实际分析, 否则我们自己倒有点“麻木”了
鲁迅比那个面对祥林嫂的询问支支吾吾的“我”更同情祥林嫂, 对她只有“哀其不幸”的一面er。但一种有代表性的由来已久的观点认为, 鲁迅对祥林嫂也有“怒其无争”的一面, 换句话说, 她和诸如阿Q、闰土之流一样, 是麻木而愚昧的。我看不出什么矛盾, 对祥林嫂的所作所为我更多的倒是理解。同在底层, 她比阿Q、华老栓、闰土等都要清醒。作为一个旧时代的农妇, 她可算得一个“明白人”, 并没有多少糊涂的成份。如果我们因为她不斗争、迷信、不知痛苦的根源等, 就认定她愚昧、麻木, 那是荒唐可笑的, 一个农妇, 哪里知晓“悲剧根源”之类形而上的东西? 我们不应超出一个旧中国“农妇”的身份特别要求她什么。正如鲁迅所说“我们也不能责成人人都是战士”,很多情况下, 祥林嫂的抉择是唯一的、“正确”的、“合理”的, 只是社会不因此就轻饶了她。她的抉择也是明智的, 她是一个温顺的妇人。也有人认为她有“反抗”的一面, 其实那不是“反抗”, 而是“挣扎”, 挣扎是对社会的顺应。她的一切都是在困境中趋利避害。她新寡来到鲁镇, 是为了躲避婆婆的威权, 仿佛铁树开花, 祥林嫂在鲁四老爷家竟真的“白胖”了一回; 她不愿再醮, 是她明智地感到如果不守住节操, 就不为社会所容, 所以她撞破额头也要保住寡妇身份; 十二块鹰洋, 一年劳动所得, 对她已不是一笔小数, 捐了一道虚无的“门槛”, 她很清醒: 必须这样。她一直是非常清醒的, 一直在闪闪躲躲, 但一次次受到伤害, 总让她在劫难逃。阿Q 的痛苦是不同类型的, 为了生存他令人心酸地长出一层“精神胜利法”的精神铠甲, 一般他在被碰响头、揪小辫、找不着活儿又寒又饥时才能感到确切的阵痛; 虽然阿Q 并无一丝幸福可言, 但我们可否称他比祥林嫂更“幸福”一些, 或者说祥林嫂更为疼痛? 阿Q 在《阿Q 正传》前后, 形容并无多大改变; 而《祝福》三次集中肖像描写以及十多次写到她的眼睛, 每次都有变化, 形象地凸现了一个清醒的苦苦挣扎的妇女, 面对纷至沓来的打击、剜割灵魂的钝刀, 内心所产生的急遽可怕的裂变! 最终两个形象以不同的死亡形式走到结局, 也显示了鲁迅的精确。设若阿Q 也倒毙雪地, 则可能是冻饿而死吧?
5. 祥林嫂的痛苦恒久而深广
祥林嫂的痛苦恒久而深广, 它不因事过境迁而消匿, 也不是什么不幸就只相应地引起什么样的痛苦。人生的至哀至痛, 其形式总是如此, 仿佛核聚变一样。
祥林嫂的悲剧是善的凡人悲剧。在祥林嫂身上,“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呢?是普通人对于象普通人一样生活下去的权利的追求。这样的悲剧多发生在只为满足小小的生活上的善的功利需求的普通人物身上。鲁镇上的祥林嫂正是这样的人物。她有着劳动农民特有的勤劳和纯朴的美德。丈夫死后,她以逃跑的方式来挣脱苦境。在鲁家当佣人,她的人生要求是极为低微的,很易于知足。被逼改嫁时,她闹过,闹得“真出格”。当她再一次成了寡妇又来到鲁家时,她的身体和精神已大不如前了。捐门槛是她抗拒厄运的又一种方式。临死前,她的询问表明她对灵魂和地狱的怀疑。总之,祥林嫂为了能够活下去,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次次挣扎,却一次次失败。她没有起码的生活权利,连最卑微的生活需求也难以保障。而祥林嫂的不幸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精神上的。寡妇再嫁是“大罪名”,何况她是两次死了丈夫的寡妇;在鲁家,她既受到鲁四老爷“皱眉”的冷遇,更被视为“败坏风俗”、“不干不净”的“谬种”。鲁镇上的人们抛给她的也只是“鄙薄”、“嘲笑”、“烦厌和唾弃”。这些给她精神上的损伤太大了。然而,世间的岐视和侮辱还不够,残酷的现实又在她的头上压下了鬼神的威严。捐了门槛,也摆脱不了这种鬼神恐怖。她“木偶人”似的,眼睛只能间或一轮。她的精神上受到了何等致命的摧残。活着,她哀苦无告,死去,磨难更深重。在鲁镇喜庆的祝福声中,她背负精神重压,终于死在街头。在《祝福》中,强大的封建势力从四面八方向祥林嫂重压下来,使得她生活贫困,处世艰难,精神上遭受着无法忍受的巨大痛苦,心灵上得不到片刻安宁。她被剥夺了自由生活的权利,被剥夺了独立的人格,她的那点卑微的求生欲望被残酷的现实压得粉碎。所以,她追求无用,挣扎失败,“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注定遭到无情的“毁灭”她因为死了第一个丈夫, 婆婆依据族权堂而皇之将她卖了, 使她无节可守, 而额角撞出的伤疤反又成了日后的笑柄、罪证; 死了第二个丈夫和儿子阿毛, 更确证了她的命硬、克夫克子、污秽不净, 于是大悲大哀后的祥林嫂的生存状况更为险恶: 鲁镇的人们不约而同地鄙视她, 唯其如此, 人们才能获得一种合乎封建道德律的内心平和。精神高压使她“记性尤其坏, 甚而至于忘却了去淘米”, 这样, 她做人的资格被人们“又冷又尖”的目光否决了, 同时她作为一个佣人的基本能力条件也一并丧失

‘捌’ 鲁迅课文《祝福》简单介绍

鲁迅课文《祝福》简单介绍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 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鲁迅全集》第二卷。

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这一时期的鲁迅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有时就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他把这一时期的小说集叫做《彷徨》,显然反映了其时自己忧愤的心情。但鲁迅毕竟是一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决不会畏缩、退避,而是积极奋斗。

《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祥林嫂是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丈夫死后,狠心的婆婆要将她出卖。她被逼出逃,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受尽鄙视、虐待。很快她又被婆婆家抢走,卖到贺家成亲。贺老六是个纯朴忠厚的农民,很快又有了儿子阿毛,祥林嫂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然而命运多舛,贺老六受地主的身心摧残饮恨死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经受双重打击的祥林嫂,丧魂落魄,犹如白痴,可是人们还说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不然到了“阴间”还要受苦。她千辛万苦积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最后,她沿街乞讨,在除夕的鞭炮声中,惨死在街头。

此文在如泣如诉的血泪控诉中,对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特别是对封建礼教,给予了强烈的鞭挞通过描写祥林嫂悲剧的一生,表现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

如果肯定我的回答 请选为最佳答案 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
如果肯定我的回答 请选为最佳答案 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

‘玖’ 怎样可以将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婚姻形象(祥林嫂,子君,爱姑)与现代婚姻做对比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现代文学的奠基者,以改造社会、改良人生为其创作的终极目标,以尖锐、犀利的笔触对国人灵魂,国民精神给予严峻的剖析,对人的命运、价值以及生命意义给予了冷静的思索。先生笔下塑造的栩栩如生的祥林嫂、爱姑、子君三个女性形象,是其笔下女性形象的代表。这是一群不甘命运摆布,却又无法摆脱现实社会束缚的女性,表现了先生对妇女问题特别是妇女婚姻问题的关注。鲁迅先生站在现实主义的历史高度,给了祥林嫂们悲剧缘因以明确答案,并借女性命运探索给黑暗的封建制度及其赖以生存的封建势力和封建思想以有力的揭露和无情的鞭鞑。
祥林嫂是鲁迅先生《祝福》中的旧式农村妇女,勤劳善良。年青时嫁给了一个比她小十岁,打柴为生的男人。这个小丈夫死后,因不堪婆母虐待,逃到鲁四老爷家做工,希望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这是的她,“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干起活来,“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虽作仆人,“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可是没过多久,婆婆为了准备聘礼给小叔子娶老婆,派人把她从鲁家抢走,像牲口一样卖到深山墺。第二位丈夫贺老六不幸死于伤寒,儿子阿毛又被狼叼走,贺家大伯收了屋,又赶她走。走投无路的祥林嫂又回到鲁家做工。鲁四老爷虽然收留了她,却又认为她嫁过两次人,“不干不净”,伤风败俗,一切祭品不让她沾手。镇上的人们也冷落她,讽刺她,咀嚼鉴赏她的悲哀。柳妈笃信鬼神,拿阴司死鬼吓唬她,劝她到土地庙里捐一条“千人踏,万人跨”的门槛。然而,捐了门槛满以为可以重新作人的祥林嫂,在新年祭祀时,坦然去安排酒杯和筷子,不料主人轰然一声“你放着吧,祥林嫂!”从此使她失魂落魄,重新掉入精神地狱,“象是一个木偶人”。后来被逐出鲁家门,终至沦为乞丐。在新年的鞭炮声中,怀着对地狱的极大恐惧和疑惑,惨然离世。
和祥林嫂一样,《离婚》中的爱姑也是一个旧式农村妇女,所不同的是,爱姑比祥林嫂有家富人旺的娘家。父亲庄木三的名字“这里沿海三六十八村,谁不知道?”“高门大户都走得进的脚步开阔”,“平时沿海的居民对他都有几分惧怕”。爱姑有弟兄六个,可说是人多势众。爱姑十五岁就嫁与施家作媳妇,“自从嫁过去,真是低头进低头出,一礼不缺”,但施家人就是专和我作对,一个个像个气杀钟旭”。连黄鼠狼咬死匹大公鸡,丈夫也“不分青红皂白,就夹脸一嘴巴”。还姘上了寡妇,“开口‘贱胎’闭口‘娘杀’”。当婆家提出要休掉爱姑时,不忍被休之辱的爱姑坚决不同意,“已经闹了三年,打过多少回架,说过多少回和,总是不落局….”,甚至和父兄一道把施家的灶都拆掉了。得了施家一桌酒席的慰老爷,直说是“走散好走散好’”,爱姑仍是不依,“要细细地对七大人说一说”,“说说我这几年的艰难,且看七大人说话不说”,满怀希望的爱姑却在七大人一声高大摇拽的“来——兮”中,就觉得“实在是自己的错”,拿了施家九十元赔款,便被丈夫休掉,从此回到娘家,在世俗的眼光中屈辱地苟活。
《伤逝》是鲁迅小说唯一的以爱情悲剧为题材的杰作,是一首以男主人公的手记方式写成的悲情缱绻的悼亡散文诗。小说女主人公子君是接受过“五四”新思潮影响的青年知识分子。为了争取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敢于蔑视封建礼教,反抗封建家庭,和胞叔闹翻,和父亲断绝关系,并且敢于面对社会上的一切讥笑、冷遇和轻蔑,不顾一切和涓生相爱,终于建立了一个满怀希望的小小家庭。然而,婚后子君的梦想和追求却仅仅停留在一个夫唱妇随充满爱意的小家庭。终日沉湎于小家庭的安宁和幸福,除了“相对温习”和“自修旧课”来回忆涓生对他求爱的情景外,早把全副精力都倾注在养鸡喂狗,吃饭筹钱等家庭琐事上。“似乎将先前所知道的全忘了”,“终日汗流满面,短发都粘在脑额上”。为了小油鸡和房东小官太太明争暗斗,管了家务便连谈天的功夫也没有,何况读书和散步。然而,生活是现实的,在失业、贫困的打击下,涓生还有挣扎求生的勇气,而子君却很怯弱,显得颓唐、凄苦和无聊。涓生和她由疏远、隔膜到视之为累赘,终于下决心抛开子君,对她说出“我已经不爱你了”这样绝情决义的话。这也是“休妻”。失去了爱,子君只能回到她曾经不惜一切出发的起点—父亲的家,在她父亲烈日一般的严威和旁人赛过冰霜的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的路,很快便凄然死去。
总之,在鲁迅先生笔下,无论是旧式农村妇女祥林嫂、爱姑、还是“五四”新知识女性子君都最终没能卸掉命运的枷锁,逃不掉封建礼教屠刀的宰杀,成为封建势力的牺牲品。
祥林嫂、爱姑、子君是不幸的,她们是其所处的时代和各自阶层的广大妇女姐妹命运的缩影。然而,先生在深切同情她们不幸的同时,却对她们身上或多或少,或自觉不自觉表现的那一点点叛逆充满希翼,“知道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的那样无计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的”。
祥林嫂最初来鲁镇,是从婆家“逃”出来的,在那个“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时代,从婆家出逃,是需要勇气的,由此可见祥林嫂对命运抗争的一面。虽然鲁四老爷家的活也并不轻松,需要她“整天地做”,“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地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然而,她反满足。婆母绑架祥林嫂,逼她再嫁贺老六时,她反抗强烈,“她一路只是嚎骂,抬到贺家墺,嗓子全哑了”。“一头撞在香案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可见,对别人为自己安排的命运,祥林嫂誓死抗争。虽然,她的抗争,说到底,也是一种“从一而终”的思想在作祟,但于当时,也是对其婆母所代表的家长制家庭的一种积极反抗。以及后来对人死后灵魂有无的质疑,都是其不安心命运安排的一种积极反抗。
较之贫困无助的祥林嫂,爱姑更大胆、泼辣得多,不甘忍受被休之辱。爱姑虽然口里说“并不贪图回到那边去”,但为了女性的尊严和挽回面子,她不惜闹一闹,在乡亲们的面前毫不讳言,“要撇掉我,是不行的,七大人也好,八大人也好,我总要闹得他们家败人亡!”“七大人怎样?难道和知县大人换帖,就不说人话了吗?”在气氛肃穆的慰大人家,在高深莫测的七大人面前,来“平时沿海居民都有几分惧怕”的父亲也“说不出话”的局势下,爱姑勇敢陈述,说出自己所受的不公正待遇,并言明:“要赶我出去…那么容易吗?…我一定要给他们一个颜色看,就是打官司也不要紧。”“实在不行,那我也要拼出一条命,大家都家败人亡。”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自己的父亲“连人情世故也不懂,称公公和丈夫“老畜生”“小畜生”,在那个“从父”“从夫”的封建社会,恐怕这一点也不是常人能做得到的。
知识女性子君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她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说出了“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振聋发聩的反封建宣言,表现出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反封建的决绝态度。为了争取恋爱自由和婚姻自由,敢于蔑视封建礼教,反抗封建专制家庭。对脏玻璃后鲇鱼须,连鼻尖都挤成小平面的老东西和擦着加厚雪花膏的小东西,“她目不斜视地骄傲地走了”。面对讥笑、猥亵和轻蔑的世俗目光,即便涓生也“一不小心,便使我的全身有些瑟缩”,然而子君“却是大无畏的,对于这些毫不关心,只是镇静的缓缓前行,坦然如入无人之境”。为争取幸福,甚至和胞叔闹翻,和父亲断绝关系。这些,没有坚韧的反抗性是绝对做不到的。
在孤立无援,毫无出路的现实面前,反抗以失败告终。为什么面对生活和命运,这些善良,勤劳而又不乏抗争精神的女人,竟如此艰难,结局都如此不幸呢?鲁迅先生站在现实主义的历史高度,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悲剧缘于黑暗的封建制度及其赖以生存的封建势力和对国民影响至深的封建思想。
首先,它揭示了封建专制权威是戗杀中国女性的元兇。强大的封建专制统治是黑暗社会最大的恶势力。政权、族全、神权、夫权,权权相互,“三纲五常”维系封建等级制度,权威人士的意志就是法律,形成一只无形的巨手,扼着下层人民命运的咽喉。整部封建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人吃人的历史,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历史,在鲁迅先生笔下,封建阶级的统治人物以及他们的走狗,在政治上极端保守,在道德上极其虚伪丑恶。鲁四老爷、七大人就是这类人中的一员。
祥林嫂第一任丈夫死后,成为婆母虐待的对象。面对她的不幸,鲁四老爷虽觉“可恶”但一句“然而…..”充分体现了他的封建卫道者的立场,他认为祥林嫂不安分守寡,再次婚嫁便是“不干不净”,失去了正常人的资格,连备祭礼的资格也没有了。在祥林嫂捐出门槛,充满幻想重新作人时,一句“祥林嫂,你搁着吧”就打碎了这个不幸女人所有的梦想,精神世界全线崩溃,祥林嫂就是年三十死去时,这个冷漠的卫道者还觉得死得不是时候,称祥林嫂为“谬种”,可憎面目跃然纸上。
爱姑本是抱着“拼出一条人命,大家家败人亡的决心来抗争被休之辱的,可在慰大人等级森严的家中,连见多识广的庄木三在权威面前也“竟说不出话来”。在老百姓眼中,和县太爷换过贴的七大人就是县太爷,代表着真理和法律,他的话便是“圣旨”,不能不听。七大人在一片闪光的马褂中,说着高深莫测,爱姑们闻所未闻的如“屁塞”、水银浸”一类话,人为制造着威严的气氛,对爱姑父女产生了莫大的精神压力,“两眼忽然向上一翻,圆脸一仰,细长胡子围着的嘴里发出一种高大摇曳的声音来一兮,便使爱姑觉得大势已去,局面都变了,仿佛失足掉在水里一般,但又知道这实在是自己的错,反抗力量全无。当慰老爷传达七大人的意思也是走散好,只是再添十块钱,庄木三竟乖乖点头同意,互换了红绿帖子,宣告了爱姑抗婚的全面溃败。
“雪花膏”赌友的当局长的父亲,对子君和涓生的迫害是间接的,却也无异于当头一棒。他用了让涓生失业,断了他们生活来源的经济手段。经济基础是重要的,生活的窘况,生存的无奈,消磨了涓生的爱,也摧残了子君反叛的勇气,最终失去了爱,由坚强、勇敢、骄傲到怯弱、凄苦、恐怖的子君,最后不得不回归封建家庭聊度残生。
第二,封建思想对国民灵魂的深层侵蚀和渗透,形成的封建的社会舆论环境是扼杀子君们的有力帮凶。中国的封建社会有漫长的历史。延续了两千多年,形成了一整套腐朽落后的封建思想体系。封建思想长期毒害和摧残着劳动人民,在强大的封建专制精神统治下,人们内心苦闷麻木,或对他人的不幸报以极端冷漠,或向更弱者发泄积蓄于胸的怨愤之气,或在中心悲剧人物周围充当着有名无名的“看客”。对女性,人们更是用“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封建伦理观去评价和衡量她们的言行。这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造成妇女精神上的极大痛苦。鲁迅先生对下层人民灵魂深处的病态的弱点来揭露和批判的,暴露和鞭挞这些严重的精神痼疾,这正是作为思想家和革命家的鲁迅的不朽贡献。
《祝福》中的祥林嫂的不幸遭遇集中地概括了当时广大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尽管她不断挣扎反抗,表现了最大的韧性,依旧冲不破层层罗网。封建宗法制度的精神虐杀,造成了这位勤劳善良的劳动妇女的不幸的悲剧。祥林嫂的不幸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关心和爱护,而是遭到村里人的奚落和愚弄,成为她们的谈资和笑料。卫道者鲁四老爷鄙薄她,认为她“不干不净”,是“谬种”;同是下层佣人的柳妈也不自觉地坑害她。祥林嫂承受的不仅是贫困和丧父失子的悲痛,而是“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对她的精神裁决,正是这种自觉不自觉的精神摧残将祥林嫂推向了绝路,这是何等的悲哀!
爱姑对被休之辱的反抗也遭到人们的非议和轻视,当人们听说连比慰老爷地位还高的与知县大人换过帖的七大人也出面调停时,连起初一同拆了的施家灶台的八三也认为“爱姑回到那里去,也没有什么味”,开始打瞌睡;船里的两个老女人是乡间“看客”的代表,她们“又都看爱姑,而且互视、努嘴、点头”,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对爱姑泼辣言辞和反叛性格极大的不满,蔑视以及对封建礼教的维护和支持,对受害者的冷漠,麻木。对七大人的宣布,慰家仆人的毕恭毕敬,自己的弟兄不敢来,爹也不敢说话,连受过洋教育的少爷也低声下气。爱姑对“公婆说走就得走”的反抗受到众口一词的抵制,这种无形的力量使爱姑的自信心和本能的斗争精神彻底全无,理所当然地败下阵来。
走着反叛道路的子君,路上不时遇到的是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目光,受到鲇鱼须的老东西和雪花膏的小东西时常在玻璃窗后的窥视。子君就被这可怕的封建眼光随时撕剥着。失去爱情重返家庭的牢笼,可以想象,子君该是受着多少世俗的眼光和何其沉重的压力,走向另一个世界。
第三,女性自身深层意识的积淀和传统的女性角色定位,是子君们悲剧命运的又一根源。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意识,给妇女造成极大的心狱,“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从一而终”的妇道规范,是几千年来加在妇女头上的紧箍咒,致使她们软弱,妥协,麻木,千百年来社会和传统分配给女性的角色就是做个贤妻良母,这样,她们自觉不自觉地做了男人的附庸。因此,祥林嫂在嫁给贺老六时的誓死反抗,也是以“从一而终”的封建纲常作为思想武器的,对人死后灵魂的有无的质疑也是源于对封建人伦道德的恐惧。她的反抗是出于其封建思想制约下的一种本能,有着浓厚的封建色彩。
作为旧式农村妇女的爱姑,她的反抗也并非是自我意识的觉醒。“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使爱与婚姻分离。爱姑的婚姻是不幸的,丈夫不喜欢她,公婆也对她象“气杀钟馗”,在那个家庭,她的地位极其低下,毫无幸福可言。不甘被休,不是争取婚姻自由,离婚自由,而是多出于“面子”考虑,继续争得的,也是遭受公婆和丈夫欺凌虐待的奴隶地位,维护毫无爱情的婚姻关系。敢骂公婆、丈夫,是借着娘家人多势众,对七大人抱希望,也是出于认为“知书达理的人是专替人家讲公平道话的”这种在权势和财富面前的一种奴性心理。因此,在其心目中代表权威的七大人面前,她只能面对失败投降的局面。
受过“五四”思想洗礼的知识女性子君,仍未能摆脱女性对男性的依附心理和婚后“贤妻良母”的角色定位。冲出家门摆脱对父亲依附的同时,另一只脚马上又踏入丈夫的门槛,继续成为丈夫的附庸,这种爱情的获得是以独立人格的丧失为代价的。德国精神分析家弗洛姆认为:“爱是自由之子,若失掉个性和尊严,也必将失去爱”。婚后的子君,终日沉湎于昔日幸福的回忆,苟安于现状,视野束缚在锅台灶边,热衷于与官太太明争暗斗,她的功业,完全建立在这吃饭中,饲鸡喂狗,将先前所知道的全忘掉了,生命追求从文化层次跌入生存层次。失去了远大的理想,爱情也失去了附丽。正如列宁所说:“妇女在琐碎的工作上,在家务方面单调、劳累而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工作上弄得疲惫不堪,她们的眼界因此而变得更加狭窄了,头脑迟钝了,心脑跳得缓慢了,意志薄弱了”。所有这些,让把理想的爱情看做走向新的人生驿站的涓生失望疲惫,产生真的隔膜,有了与倪焕之(叶圣陶《倪焕之》)一样的叹息“有了一个妻子,失去了一个恋人,一个同志”,涓生感到了被人拽着衣角的痛苦和悲哀,后来只得明确告诉子君不再爱她了,最终导致了子君生命的终结。
马克思曾说: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丑的也包括在内)的社会地位来衡量。鲁迅先生塑造的祥林嫂、爱姑、子君这三个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体现了先生作为文坛巨擎对妇女命运的深切关注,这也可看作先生站在文明的基础上对自身的一种反省。鲁迅先生旅居东京时,母亲在老家为其物色了一个从外到内都是旧式女子的朱安,并作主为他订了婚。这时的中国,仍是父母包揽子女婚姻,决定他们一生幸福和命运的时代。接受过新教育并对封建制度深恶痛绝的鲁迅,清楚地知道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吃人的历史,不希望自己和他人又作为牺牲品。出于对母亲的孝顺,为不伤母亲的心,他违心地接受了母亲的“礼物”。同时,鲁迅先生也更清楚家乡的传统习俗:订了婚的女子,一旦被夫家辞掉,便再难以出嫁。于是,他回国成亲。然而,结婚仅四天,鲁迅便尝到了无爱婚姻的痛苦,于是又返回东京。后来鲁迅自已作主,选择与许广平结婚,对朱安,鲁迅则一直抱着歉疚之情,予以经济上的供养。他在《热风随感录四十》中,写下这样的话:“我们既然自觉地看人类的道德,良心上不肯犯他们小的老的罪,又不能责备异性,只好陪着一生牺牲,完结了四千年的旧账。”“我们还要叫出没有爱的悲哀,叫出无所可爱的悲哀”。深刻的思想,献身文艺的抱负,对纯真爱情的向往与强烈的家庭责任感,浓重的亲情观念,就这样复杂地交织在鲁迅的性格和生命中,饱尝封建婚姻之苦的鲁迅深沉地认识到几千年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和思想观念导演了他的婚姻悲剧。因此,他不断地口诛笔伐,大声疾呼要掀掉这“吃人”的筵席。
妇女解放的程度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文明程度的标志。虽然,祥林嫂、爱姑、子君的时代已不复存在,但为“无路可走的女人们”寻找真正出路的课题在中国却还远未结束,这或许就是人们说“鲁迅是中国的医生,中国永远需要鲁迅”的缘故吧。

‘拾’ 鲁迅《祝福》中的“我”为什么不帮助祥林嫂

《祝福》是鲁迅写的小说,所以里面的人物都是塑造的人物形象其次也是作者批判的对象。作者对这个“我”是持有批评的态度。


总结:《祝福》从不同角度表达出了封建社会对人们思想的约束和制约,导致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出现。通过祥林嫂和富人们完全不同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用富人的生活热闹忙碌来烘托祥林嫂的悲惨和痛苦,突出了反封建的主题和思想。

与用存在主义批评方法分析祥林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咬肌最好的锻炼方法男生 浏览:642
男性锻炼心脏最好的方法 浏览:162
戒指的折叠方法视频 浏览:148
电脑强制进去桌面的方法 浏览:761
剪星星的方法视频 浏览:920
最简单的破土方法 浏览:497
维e淡斑使用方法 浏览:358
淋巴细胞计数有哪些方法 浏览:461
用黏土做蛋糕的方法视频 浏览:317
真假盐的辨别方法视频 浏览:80
浅谈思想政治教学方法论文 浏览:405
几种快速练出腹肌的方法 浏览:259
研究方法跟途径一样吗 浏览:774
华为手机怎么开机方法 浏览:833
列举工业工程概念中所述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浏览:175
上课时想睡觉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 浏览:312
木床的安装方法 浏览:989
早晨吃青菜的正确方法 浏览:638
变性淀粉的使用方法 浏览:682
异地警告违章怎么处理方法 浏览:112
© Arrange www.lostcanyon.org 2012-2022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