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想知道有关红外、热重、核磁及质谱等谱图分析的书籍
现代光谱学——modern spectros——J. Michael Hollas
红外——Fout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P. R. Griffiths(好象是这么拼的...)
Raman——Introtory Raman Spectros——J. R. Ferraro
我懒得打了,上面有几本书都有年代了,可能只能找到电子版的。最近看的一本南大薛奇主编的——有机及高分子化合物结构研究中的光谱方法——2011年的,介绍了不少比较前沿的方法,中文的看起来也比较快,可以试试看。
有机化合物光谱和化学鉴定——施耀曾等...
‘贰’ 对波谱分析方法的认识与理解
四大谱:红外、氢谱、碳谱、质谱,对结构的确认是必须的。
‘叁’ 波谱分析的进展
从19世纪中期至现在,波谱分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进入20世纪的计算机时代后,波谱分析得到了飞跃的发展,不断地完善和创新,在方法、原理、仪器设备以及应用上都在突飞猛进。 四谱是现代波谱分析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四种基本分析方法。四谱的发展直接决定了现代波谱的发展。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之后四谱的发展以及应用已渐成熟,也使波谱分析在化学分析中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1.1. 紫外-可见光谱
20世纪30年代,光电效应应用于光强度的控制产生第一台分光光度计并由于单色器材料的改进,是这种古老的分析方法由可见光区扩展到紫外光区和红外光区。紫外光谱具有灵敏度和准确度高,应用广泛,对大部分有机物和很多金属及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都能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且仪器的价格便宜,操作简单、快速,易于普及推广,所以至今它仍是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的重要工具。近年来,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分光、检测及计算机技术,使仪器的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加上各种方法的不断创新与改善,使紫外光谱法成为含发色团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定性和定量分析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
1.2.红外光谱
1947年,第一台实用的双光束自动记录的红外分光光度计问世。这是一台以棱镜作为色散元件的第一代红外分光光度计。到了20世纪60年代,用光栅代替棱镜作为分光器的第二代红外光谱仪投入实用,由于它分辨率高,测定波长的范围宽,对周围环境要求低,加上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使红外光谱的应用范围扩大到络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分析上,并且可以储存标准图谱,用计算机自动检索。20世纪70年代后期,第三代即干涉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投入使用。此种光度计灵敏度、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是目前主要机型。近来,已采用可调激光器作为光源来代替单色器,研制成功了激光红外分光光度计,也就是第四代红外分光光度计,它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广的应用范围。但目前尚未普及。
1.3.核磁共振
自1945年F.Bloch和E.M.Purcell为首的两个研究小组同时独立发现核磁共振现象以来,1H核磁共振在化学中的应用已有50年了。特别是近20年来,随着超导磁体和脉冲傅里叶变换法的普及,核磁共振的新方法、新技术不断涌现,如二维核磁共振技术、差谱技术、极化转移技术及固体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是核磁共振的分析方法和技术不断完善,应用范围日趋扩大,样品用量减少,灵敏度大大提高。
1.4.质谱
早在1912年左右,J.J.Thomson就制成 了第一台质谱装置,并用其发现了20Ne和22Ne。早期,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测定相对原子质量和发现新元素。在20世纪30年代,由于离子光学理论的建立促进了质谱仪的发展。20世纪40年代以后质谱法除用于实验室工作外,还用于原子能工业和石油工业。60年代开始,质谱就广泛地应用于有机物分子结构的测定。近几十年来,质谱仪也发展迅速,相继出现 了多种类型和多种用途飞质谱仪。 波谱分析除了四谱之外还有拉曼光谱、荧光光谱、旋光光谱和圆二色光谱、顺磁共振谱、X射线衍射法等。
由于不同的光谱都有其所长。目前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的联用已应用广泛,旋光光谱、圆二色光谱在测定手性化合物的构型和构想、确定某些官能团在手性分子中的位置方面有独到之处,因此也常和紫外光谱联用以达到更高要求的分析目的。
‘肆’ 帮我推荐一本“有机波谱分析”的书籍
就是有一本《有机波谱分析》阿,很厚的一本,那个不错
‘伍’ 波谱数据处理与分析
7.1.1 低信噪比处理方法
由于测量仪器的敏感性及测量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获取的样本波谱曲线中难免会存在噪音,对于一些特定波段,比如水汽吸收带,在野外光谱测量中,则是信噪比大大降低,有时岩石反射的有用光谱信号完全被噪声所掩盖。针对这种情况,在进行岩矿波谱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对这些信噪比较低的波段进行去除,以减少波谱分析过程中噪声信号的影响。目前波谱库软件系统提供了用户交互式地去除低信噪比方法,由用户指定信噪比低的波段,系统在后期的处理中自动过滤掉这些低信噪比波段的数据。
7.1.2 光谱重采样
对于不同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为了进行波谱运算与分析,需要对波谱的波段范围及波长间隔进行统一化处理,这项处理工作由波谱库的波谱重采样模块完成。光谱重采样通过光谱反射率与波长之间的回归与内插实现。
7.1.3 光谱平滑滤波
对于光谱数据的噪音,如果不进行剔除操作,可能会造成假特征的出现。因此,在进行波谱特征提取及比对分析之前,需要对波谱数据进行平滑滤波。在本系统中,软件提供了滑动平均与S-G滤波的平滑方法。
‘陆’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的图书目录:
前言(本书编写说明及使用建议)
第一篇 总序
第一章 电磁辐射与材料结构
第一节 电磁辐射与物质波
第二节 材料结构基础(一)
第三节 材料结构基础(二)
参考文献
习题
第二章 电磁辐射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各类特征谱基础
第三节 X射线的产生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三章 粒子(束)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 电子束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第二节 离子束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习题
……
第四章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概述
第二篇 衍射分析
第五章 X射线衍射原理
第六章 X射线衍射方法
第七章 X射线衍射分析的应用
第八章 电子衍射
第三篇 电子显微分析
第九章 透射电子显微分析
第十章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与电子探针
第四篇 光谱、电子能谱分析
第十一章 原子光谱分析法
第十二章 分子光谱分析法
第十三章 电子能谱分析法
第五篇 其它分析方法
第十四章 质谱分析法与二次离子质谱分析法
第十五章 色谱分析法
第十六章 电化学分析法
第十七章 热分析法
第十八章 部分分析方法简义
‘柒’ 有机物波谱分析重点识记
现代波谱分析方法
个人简介
林贤福,(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浙江大学化学系副主任,浙江大学分析化学与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化学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科技专家,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非水相酶促合成与生物转化、分子自组装与生物传感器、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与设计等。其中,非水相酶促合成与生物转化主要围绕非水介质酶催化混乱性及其反应机理、手性药物的酶促拆分及选择性衍生化、靶向功能药物的酶促合成、酶催化的组合串联方法、介质工程调控酶催化性质与催化新功能以及探讨酶促反应的区域和立体选择性的规律等具体课题展开。分子自组装与生物传感器方向主要研究发展新的分子组装方法学、生物传感器在复杂体系分析研究、药物靶向微胶囊控释系统构筑、酶组装固定化等方面;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与设计方向主要研究信息记录精细化学品开发以及功能高分子微结构分析等。 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项目2项,浙江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重大招标项目多项。已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Chemica JCOmmunication,Journal Of organjc Chemistry,Biosensor BioeIect ronics,Green Chemistry,Advanced Synthesis&Catalysis上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其中SCI收录八十多篇。近年来,先后获国家发明奖四等奖1项、GM中国科技成就奖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发明专利8项、省部级鉴定成果6项。
内容简介
这本教材内容是多年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从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和质谱等四类谱图特征与有机分子结构关系人手,系统阐述有机分子结构与谱图信息的内在联系;通过大量谱图与各类有机分子结构特征的对照分析,熟悉谱图所表达的有机分子基团、碎片或结构的信息,并较为系统地训练识谱和解谱的方法,从而达到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正确解谱并准确推定有机分子结构的目的。
本书适合化学、化工、材料、环境等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选作教材,并对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例1.用化学方法鉴别丁烷、1-丁炔、2-丁炔。
分析:上面三种化合物中,丁烷为饱和烃,1-丁炔和2-丁炔为不饱和烃,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可区别饱和烃和不饱和烃,1-丁炔具有炔氢而2-丁炔没有,可用硝酸银或氯化亚铜的氨溶液鉴别。因此,上面一组化合物的鉴别方法为:
例2.用化学方法鉴别氯苄、1-氯丙烷和2-氯丙烷。
分析:上面三种化合物都是卤代烃,是同一类化合物,都能与硝酸银的醇溶液反应生成卤化银沉淀,但由于三种化合物的结构不同,分别为苄基、二级、一级卤代烃,它们在反应中的活性不同,因此,可根据其反应速度进行鉴别。上面一组化合物的鉴别方法为:
例3.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化合物
苯甲醛、丙醛、2-戊酮、3-戊酮、正丙醇、异丙醇、苯酚
分析:上面一组化合物中有醛、酮、醇、酚四类,醛和酮都是羰基化合物,因此,首先用鉴别羰基化合物的试剂将醛酮与醇酚区别,然后用托伦试剂区别醛与酮,用斐林试剂区别芳香醛与脂肪醛,用碘仿反应鉴别甲基酮;用三氯化铁的颜色反应区别酚与醇,用碘仿反应鉴别可氧化成甲基酮的醇。鉴别方法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 将化合物各取少量分别放在7支试管中,各加入几滴2,4-二硝基苯肼试剂,有黄色沉淀生成的为羰基化合物,即苯甲醛、丙醛、2-戊酮、3-戊酮,无沉淀生成的是醇与酚。
(2) 将4种羰基化合物各取少量分别放在4支试管中,各加入托伦试剂(氢氧化银的氨溶液),在水浴上加热,有银镜生成的为醛,即苯甲醛和丙醛,无银镜生成的是2-戊酮和3-戊酮。
(3) 将2种醛各取少量分别放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斐林试剂(酒石酸钾钠、硫酸酮、氢氧化钠的混合液),有红色沉淀生成的为丙醛,无沉淀生成的是苯甲醛。
(4) 将2种酮各取少量分别放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碘的氢氧化钠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的为2-戊酮,无黄色沉淀生成的是3-戊酮。
(5) 将3种醇和酚各取少量分别放在3支试管中,各加入几滴三氯化铁溶液,出现兰紫色的为苯酚,无兰紫色的是醇。
(6) 将2种醇各取少量分别放在支试管中,各加入几滴碘的氢氧化钠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的为异丙醇,无黄色沉淀生成的是丙醇。
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
思考:先不要看下面的归纳,在你学过的有机物中那些或哪类有机物可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使溴水褪色的有机物有:
(1)不饱和烃(烯、炔、二烯、苯乙烯等);
(2)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等);
(3)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石油等);
(4)苯酚(生成白色沉淀)。
(5)天然橡胶;
2.因萃取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
(1)密度小于1的溶剂(液态饱和烃、直馏汽油、苯及其同系物、液态环烷烃、液态饱和酯)。
(2)密度大于1的溶剂(四氯化碳、氯仿、溴苯、二硫化碳等);
3.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有:
(1)不饱和烃;(2)苯的同系物;(3)不饱和烃的衍生物;(4)含醛基的有机物:醛、甲酸、甲酸酯、甲酸盐;(5)石油产品(裂解气、裂化气、裂化石油);(6)天然橡胶。
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
1.使溴水褪色的有机物有:
(1)不饱和烃(烯、炔、二烯、苯乙烯等);
(2)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等);
(3)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石油等);
(4)天然橡胶;
(5)苯酚(生成白色沉淀)。
2.因萃取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
(1)密度大于1的溶剂(四氯化碳、氯仿、溴苯、二硫化碳等);
(2)密度小于1的溶剂(液态的饱和烃、直馏汽油、苯及其同系物、液态环烷烃、液态饱和酯)。
3.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有:
(1)不饱和烃;
(2)苯的同系物;
(3)不饱和烃的衍生物;
(4)部分醇类有机物;
(5)含醛基的有机物:醛、甲酸、甲酸酯、甲酸盐;
(6)石油产品(裂解气、裂化气、裂化石油);
(7)天然橡胶。
‘捌’ 波谱分析的应用
1. 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波谱分析的发展趋势 药物波谱分析是当今发展最为迅速的前沿科学之一。波谱分析在药物分析中的重要应用可见一斑。中药的化学成分复杂,有效成分难以确定。仅单方制剂亦为一多种成分的混合物,因此要求更严格和更先进的分离、分析手段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而波谱分析便是中药研究中最为广泛应用的一项技术。质谱法可以提供各种化合物的分子量、结构碎片等信息,是鉴定有机物的有力工具。
2. 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核磁共振是目前唯一能无创性观察组织代谢及生化变化的技术,可以安全有效地研究人体许多部位的生化和能量代谢变化。核磁共振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病、动脉硬化、多发性硬化、肿瘤、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等多种病症的诊断,生化和能量代谢变化的诊断。其中1H—MRS临床应用技术最成熟,应用也最方便、最广泛。 1. 有机物污染的分析
紫外光谱经常用来做物质的纯度检查、定量分析和结构鉴定。在有机物的定量、定性分析中也有其独到之处。在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中应用广泛,如土壤中敌敌畏、敌百虫等农药残留含量的分析。
2. 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质谱法(HPLC-MS/MS)具有灵敏度高、定性准确等优点,近年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食品中残留痕量物质的分析检测。如动物源性食品中噻酰菌胺残留量的检测,蔬菜中敌敌畏、敌百虫、脲和硫脲类衍生物等农药残留的检测。乳液中聚氨酯、聚丙烯酸酯、三聚氰胺等可用紫外光谱进行分析检测。
3. 生物应用方面的分析
可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技术结合常规生理学方法分析某些植物吸收和代谢甲醛的能力及它们响应甲醛胁迫的生理特性。 1. 化工工业中的应用
波谱分析在精细化学品中的应用相当广。波谱在混合物中的分离提纯,样品中各个组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都是很好的工具。如对染料、颜料、涂料、食品添加剂、化学助剂的结构分析。
波谱分析是纺织工业中检测纱线质量的关键技术。通过波谱分析可以了解纱条不匀率的性质,及时找出纺纱工艺的不足或机械缺陷,确定产生疵点的工序及部位,以便迅速改进工艺,调整机械状态,这对改善条干均匀度,保证成纱质量,减少突发性纱疵,使纺纱各工序处于受控状态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2. 地质、材料检测中的应用
陶瓷、钢铁、建筑等材料的无损检测都要用到现代波谱分析的方法。波谱分析在地质方面,海洋波动、地下水检测以及地震等都有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