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男物耗扰什么意思
耗扰,是骚扰的意思,源自 后汉书
2. 生化分析仪的仪器分类
自动生化分析仪有多种分类方法,最常用的是按其反应装置的结构进行分类。按此法可将自动生化分析仪分为流动式和分立式两大类。
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是指测定项目相同的各待测样品与试剂混合后的化学反应在同一管道流动的过程中完成。这是第一代自动生化分析仪。过去说得多少通道的生化分析仪指的就是这一类。存在较严重的交叉污染,结果不太准确,现已淘汰。
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与流动式的主要差别是每个待测样品与试剂混合间的化学反应都是分别在各自的反应皿中完成的,不易出现交叉污染,结果可靠。 空气分段系统
这种分析仪的特点是通过比例定量泵挤压弹性样品管、空气管和试剂管(通称“泵管”),将样品依次连续地吸入并沿样品管输送,另一方面由空气管吸入的气泡将由同样原理吸入并在试剂管道中连续流动的试剂分成均匀的节段,样品流和试剂流在连续向前流动的过程中相遇、混合、透吸(必要时)、保温、反应及被测定。整个分析过程是液流在管道中连续流动的过程中完成的。
非分段系统
非分段系统是靠试剂空白或缓冲液来间隔每个样品的反应液,这样,在管道中连续流动的液体不被分段。非分段系统可再分为流动注入系统和间隙系统。
1、流动注入系统:该系统的组成与空气分段系统相似,但某些结构和工作原理有所不同,空气分段系统是利用气泡分段来防止管道中各反应液在流动过程中的交叉污染,而流动注入系统则是通过将样品依次注入连续流动的试剂流管道中来达到防止交叉污染的目的的。
2、间隙系统:该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与流动注入系统相似,但其特点是每一次进样都必须在前一样品的分析过程结束后(包括管道的清洗)才能开始,而不能连续地依次进样,每次进样间有一时间间隙,故有人称为不连续流动式分析仪。 分立式为第二代自动生化分析仪,它与流动式的主要差别是每个待测样品与试剂混合间的化学反应都是分别在各自的反应皿中完成的。
称为第三代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也应属于分立式。因为在离心式分析仪中,每个待测样品都是在离心力作用下,在各自的反应槽内与试剂混合,并完成化学反应,继而被测定的。离心式分析仪属于“同步分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各待测样品几乎同时与试剂混合、反应并被测定后打出报告;而其它分析仪是“顺序分析”,即各待测样品依次与试剂混合、反应先后被测定。
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也应属于分立式,它是用试剂袋代替反应管和比色皿,测定时每个待测样品在各自的试剂袋内进行反应并被检测。还有一种称为“干式自动生化分析仪”也属于分立式。它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固相化学技术,即将试剂固相于胶片或滤纸小片等载体上。测定时使一定量的待测样品分布于一张试纸片上,一定时间后用反射光度计测定。
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是目前各实验室普遍使用的自动生化分析仪,一般都可以任意选择测定项目,故称为任选式自动生化分析仪。下面将重点介绍任选式自动生化分析仪。 加样系统
1、样品转盘:可放置小型样品杯数十只。有的分析仪可直接用盛样本的试管,有的还附有条形码阅读装置,能识别样本试管上的条形码信息,不需给样本编号,也不必输入病人资料即可打印出该病人的化验报告。
2、试剂室(仓):不同的分析仪试剂室可容纳的试剂盒数量不同,一般可容纳20多种试剂。有的试剂室带有冷藏装置,带有条形码识别装置的试剂室试剂可以任意放置试剂盒位置。
3、取样装置:有的分析仪取样本和取试剂公用同一采样针,由内部的分流阀控制取样本和取试剂;有的仪器有两套取样装置,分别取样本和取试剂。采样针前端有液面传感器防止空吸或采样针外壁液体挂淋,采样臂中有预温装置。如果采用多试剂分析方法,将占用试剂室中试剂盒位置,会减少测定项目。
样本系统
1、样本库:有65个样本位,可放置多种原始采血管、试管及微量样本杯。并有两个样本盘,可任意交换使用。
2、样本量:2.5ul~40ul,项目编制时确定,仪器自动取样,0.05ul递增。
3、样本针:具有液面自动检测和防碰撞安全保护功能。
4、样本针清洗:除专用的清洗液对样本针的内外表面冲洗外,还用温的蒸馏水冲洗样品针的外表面,热风吹干。
操作系统
1、软件操作系统:Windows XP
2、数据处理:储存,输出各种检测数据和图表(包括项目的计算结果)没有时间和储存量的限制。
比色系统
1、光源:大多数分析仪使用卤素钨丝灯,工作波长325~800nm。有的分析仪使用氙灯,工作波长285~750nm。
2、比色杯:有分立式比色杯、分立式转盘式比色杯、离心式比色盘、流动池。干式生化仪不需要比色杯,袋式生化仪由试剂袋经挤压自动形成比色杯。比色杯光径6-7mm,少数为10mm。
比色杯中的反应液需要恒温,有37℃、30℃、25℃三档可选择,有的固定为37℃。多数用吹入恒温空气的方式,也有用恒温水浴或半导体温控装置的。
为了保证比色杯中反应液有±0.1℃的精确度,分析仪的环境温度必需保持18~30℃,室温波动不宜超过2℃。
3、单色器:(1)干涉滤光片(2)光栅
4、检测器:(1)光电倍增管,已很少用。(2)列阵固态光敏二极管。
供排水系统
自动生化分析仪中有很多供水管道与电磁阀。只读存储器中软件参数控制电磁阀与输液泵供给各个部件的冲洗与吸液,最后排出机外。随机存储器内的分析参数控制电磁阀与注射器的步进电机,供应样本、试剂和稀释用水。有的生化仪还能自动冲洗比色杯供反复使用。
数据处理系统
每个项目的检测结果暂时储存在随机存储器中,待某个样本所需的项目全部检测完毕,由微机汇总打印出综合报告单。微机的存储器中可以存储相当数量的病人数据与逐日的室内质控数据,随时可以按指令调出,在荧光屏上显示或打印,也可存储在软盘中长期保存,随时调阅。
分析顺序
每份样品可以任选试剂室内预置试剂盒的一项或全部项目的检测。微机按输入的指令,安排项目检测次序,一般先做孵育时间长的终点法,后做监测时间短的速率法,以便恒速打印综合报告单。当指定样本进入待测位置时,微机指令试剂盒进入试剂取样位置,按所测项目的参数由加样系统定量取样,同时比色杯按微机的指令到达指定位置加样。生化仪的分析速度与仪器加样周期的时间有关。加样周期的时间越短分析仪的速度越快。双试剂法占用两个加样周期,分析速度减半。
分析参数
1、试验代号 14、连续监测时间
2、试验名称 15、标准液数量
3、试验方法 16、标准液浓度
4、试验类型 17、重复校标次数
5、温度 18、计算因子(F值)
6、波长:可选择主波长和次波长。 19、计量单位
7、反应类型 20、小数点位数
8、终点法零点读数 21、底物耗尽
9、样本量与稀释水量 22、线性度
10、试剂量与稀释水量 23、试剂吸光度上限与下限
11、样本空白 24、线性范围
12、孵育时间 25、参考范围
13、延迟时间
分析参数的使用
(一)仪器厂家提供的测定项目
1、着名仪器公司自己生产常用项目试剂盒、定标液(定值血清型标准液)与定值质控血清,提供30种左右常用项目的分析参数,供用户直接使用。另外还有数十个空白项目参数表,由用户自己开发新项目。
2、有的着名仪器公司自己不提供试剂盒,但有合作的试剂公司,由合作试剂公司提供分析参数。因此,在购买仪器时必须购买一定数量指定试剂公司的试剂盒(包括定标液与定值质控血清)。
3、小型仪器公司既不生产试剂盒,也没有合作试剂公司,分析参数表是空的,需要用户自己设计分析参数,因此难度很大。不过国内代理商一般提供他们的设计参数,往往个别参数不恰当,用户自己应逐条核实。
(二)最好使用厂家的原装参数
1、原装分析参数不应修改,仅计量单位要选用我国法定单位。用原公司指定的试剂盒、定标液与定值质控血清作室内质量控制,除非分析仪没有调试好或有故障,一般能一次通过。
2、不同公司的定标液在定值时所用原始标准的来源不同,其定值可以稍有差异。方法学相同的试剂盒配方也有差异,所以其它公司的定标液或用水剂标准液作仪器定标,使用非指定试剂盒作质控,测得的数值与质控血清的的预计值会有差异,这种情况不表示原装分析参数不合适。
3、国产试剂盒的产品质量已大有提高,可选择方法学相同的优质国产试剂盒与原公司指定试剂盒作并行检测,实验样品应包括低值和高值,结果作相关分析。符合要求的可以使用。少数项目的方法学没有符合要求的国产试剂盒,只有另行安排该项目的国产试剂分析参数。但原参数要保留或备份,等待合格的国产试剂盒出现。
4、不论用原公司或国产试剂盒,原分析参数不应随意修改,尤其是主要参数;如血清试剂比(包括稀释水量)、孵育时间、延迟时间、检测时间,因为这些参数一旦改变,线性范围和各种限额参数都将发生改变,严重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5、双试剂两步法的方法学有很多优点,如果分析仪为双试剂式,最好用双试剂两步法。
6、底物耗尽参数不能删去,否则高浓度结果出现低值;线性范围如果删去,高浓度结果也会偏低;试剂吸光度上下限如被删去,分析仪将接受变质试剂。
(三)自己设计分析参数的原则
如果仪器公司不提供分析参数或测定项目的方法学不同,可以自己设置分析参数。主要设计以下几个参数。
1、样本试剂比例。 6、计算因子。
2、孵育时间。 7、底物耗尽限额。
3、延迟时间。 8、线性度。
4、监测时间。 9、线性范围。
5、试剂吸光度上下限。
以上这些参数试剂盒说明书一般都会提供,可按此填入分析参数表,定标后即可进行日常工作,有些参数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修正。
3. 总胆红素偏高
1.谷丙是1?谷草和其他肝功项目结果是多少?谷丙这么低的比较少,要警惕谷丙过高时发生底物耗尽而假性降低(这是试验方法学问题,如果检验医生没有经验就发现不了)
2.你有肝区痛或有病毒性肝炎或肝B超异常的话,建议你在去大医院复查,
3.如果以上异常都没有,可以休息几天,正常饮食,不要过度劳累,在复查,可能是误差
4. 什么是电子漏,什么是线粒体电子漏
对线粒体质子漏(proton leak)和电子漏(electron leak)的研究,是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才在生物力能学(Bioenergetics)和自由基生物与医学(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领域内开始进行的。生物力能学家通过大量实验发现,质子漏对机体的基础代谢率、能量转移过程的调节和能量分配可能起着重要作用〔1,2〕。自由基生物学家发现线粒体电子传递过程中电子漏所产生的氧自由基,是一类活性极强的物质,对组织、细胞具有较强的损伤性。它在生物衰老、疾病发生发展(如肿瘤、心肌梗塞、炎症等)及细胞程序死亡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3,5〕。对质子漏及电子漏的研究在其它学科尤其是运动科学中尚未涉及。所以研究运动与线粒体质子漏及电子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课题。
1 线粒体质子漏
1.1 质子漏的发现与概念
Nicolls于1974年在观察鼠肝线粒体的ΔP(质子电化学势能)与4态呼吸(线粒体呼吸底物耗尽时缓慢摄氧)速度的关系时发现:在ΔP达到一定数值以后,呼吸速度与ΔP之间呈非线性关系。4态呼吸对ΔP建立的贡献,在高ΔP时远小于低ΔP时。从而提示,在高ΔP时,有相当一部分已建立的ΔP被消耗掉了〔6〕。Nicolls认为,在高ΔP时,线粒体内膜的质子导性(proton conction)增加了。内膜在此时表现为非欧姆特性的导体。也就是说,在高ΔP条件下,线粒体内膜允许已被质子泵泵出的质子以某种特殊的机制重新返回基质,而发生质子漏现象,因此使线粒体电子传递产生的质子电化学势能,在此时被质子漏所消耗。
在目前的文献报道中,已将静息呼吸状态(态4)的线粒体内膜在高ΔP时质子导性增加的现象称为质子漏。Murphy(1989)给质子漏下了这样的定义:“质子漏是指质子不通过F0F1-ATPase进行ATP合成,而直接通过线粒体内膜回到基质的过程,其结果导致贮存在ΔP中的自由能被消耗”〔2〕。
1.2 质子漏的可能机制
加解偶联剂到线粒体中可产生典型的质子漏〔7〕,其原因被认为是这些解偶联剂增加了线粒体内膜的质子导性。在生理条件下,在棕色脂肪组织线粒体中发现了一种增加其线粒体内膜质子导性的解偶联蛋白或称产热蛋白。这种蛋白质与线粒体内膜结合后可转变为有效的质子漏,这个漏可能是个氢离子通道〔8〕。上述过程可以消耗由游离脂肪酸氧化所产生的ΔP,并以热的形式释放自由能。解偶联蛋白通道的开通可使线粒体内膜的质子导性增加20倍。不过,这种解偶联蛋白在其它组织的线粒体中并未被发现。
除了上述解偶联蛋白可形成质子漏外,研究者还提出了氢键链模型〔9〕,电击穿模型〔10〕,质子移位体理论〔11〕等来解释质子跨越脂膜漏回基质的机制。我国学者刘树森提出线粒体态4呼吸中的电子漏产生的超氧阴离子可能作为内源性载体,即电子漏引起质子漏〔12〕。
总之,高膜电位时质子导性增强,质子漏回基质现象的发生,可笼统地解释为是由于高ΔP改变了质子跨膜势能障碍所致,但其分子机制并不清楚。
1.3 质子漏的生理意义
Nobes(1990)等人在完整肝细胞中观察了质子漏在总细胞耗氧所占的比例。他们测出约20~25%的细胞耗氧(或25~30%的线粒体耗氧),用于驱动线粒体质子漏而产热,质子漏的耗氧量占线粒体总耗氧量的1/4~1/3〔13〕。
从能量转换的意义上来看,ΔP与4态呼吸速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在由底物自由能转化为ΔP后,在低ΔP与高ΔP时是不同的,高ΔP时的能量耗散高于低ΔP。在3态呼吸时,能量从ΔP到ΔG(磷酸化势能)的转换增加,有利于更多的氧耗被用于ATP的合成。Ernster(1963)发现,增加己糖激酶的量,加快ATP的转运,也会增加ADP/O比〔14〕,因为加快ATP→ADP的转化,其结果同样可以降低ΔP。
较高的ΔP更利于引发质子漏,导致贮于ΔP的自由能以热的形式释放。应该认为,在生物体内,这种释放热能的形式并非能量的浪费,而可能是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产热、保持体温、维持基础代谢。Brand认为:人体90%的静态热产生是来源于只占体重8%的内脏(如:肝、肾、心脏、脾、肠等),而这些内脏的热产生可能是来源于其线粒体伴随氧化磷酸化过程中的质子回漏〔1〕。
虽然直到目前质子漏的生理意义尚未被肯定下来,不过很多的研究者发现,在生理条件下,线粒体质子漏的发生,会使氧化磷酸化得到最优的偶联系数,并使产热和氧化磷酸化这两个对机体十分重要的过程之间达到精确的平衡〔1,2,15〕。
2 线粒体电子漏
2.1 电子漏的概念及发现
体内大部分的氧耗发生在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上。一个氧分子在此接受由呼吸链传递来的4个电子后被还原,并与4个H+作用生成2个分子水,但在呼吸过程中,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会“漏出”少量的电子直接与氧结合形成超氧自由基(superoxide radical,),这一现象被称为线粒体电子漏(electron leak)〔16〕。
随着对生物体内氧自由基检测手段的提高,如电子顺磁共振(ESR)的应用,人们逐渐发现了线粒体电子漏出的部位、数量及其在各种生理病理条件下的变化〔17,18〕。Loschen(1971)首先证明了线粒体呼吸链产生氧自由基〔19〕。Turrens等人(1980)发现线粒体中H2O2主要来自的歧化〔20〕。不同组织分离的线粒体在代谢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检测到有的存在,因此线粒体已被肯定地认为是产生的重要场所〔18〕。
2.2 电子漏的可能部位
线粒体内膜呼吸链上的4个复合物中,复合物Ⅰ和Ⅲ被认为是电子漏产生的主要部位〔20〕。在生理条件下,复合物Ⅰ产生电子漏总量的2/3,复合物Ⅲ产生总量的1/3〔17,20〕。一般认为,细胞色素氧化酶能够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氧的中间产物——氧自由基牢固地结合在蛋白质上,而不游离到周围的环境中〔16〕。不过,在特定的条件下,如Ksenzenko(1992)用ESR检测发现,在H2O2存在时,细胞色素氧化酶可能催化H2O2产生〔21〕。徐建兴(1995)观察到外加H2O2浓度低于10-7M(接近生理浓度)时,仍可观察到电子通过细胞色素C直接传递给H2O2的现象。认为在细胞色素C处也存在一个电子漏,这个电子漏可能起着生理上清除和H2O2的作用〔22〕。
电子是如何从呼吸链漏出的,机制尚不清楚。有人认为从泛半醌(Ubisemiquione,QH*)自氧化生成〔23〕,也有人认为由还原性细胞色素的自氧化产生电子漏〔24〕。无论电子漏是由于泛半醌,还是由于还原型细胞色素的自氧化形成的,这两个电子传递体都具有较高的还原势能,都位于线粒体内膜的胞浆一侧。因此,从它们对产生的贡献来看,其机制可能是相似的。
2.3 电子漏的生理意义
目前,对于电子漏现象产生的在线粒体中的作用,报道最多的是关于它对生物体的损伤作用,如的进一步转化导致脂膜的过氧化,蛋白质的交联,核酸的破坏等等〔16〕。而对产生与存在的生理意义报道极少。但已有人观察到炎症反应时在中性白细胞中产生的有抵抗细菌、病毒的生理作用〔25〕。这些在细胞水平上观察到的的生理意义提示我们,在线粒体中,经长期进化后,依然有少量可躲避SOD的作用而存在着,势必有其特殊的意义。
3 电子漏与质子漏的相互作用
刘树森等(1995)提出了电子漏导致质子漏的假想模型〔12,26〕,其理论为:电子漏与质子漏是线粒体电子流与质子流这一能量转换基本反应相伴随的过程,电子传递和质子转移相偶联建立ΔΨ和ΔpH,ΔΨ的高电位可能是导致电子漏产生的条件,从而缓冲由于高ΔΨ所造成的电子传递障碍;而ΔpH的建立使膜表面pH下降,与质子结合形成易透膜的HO2*。HO2*可能作为体内的质子移位体,通过pH依赖的质子转运过程,将质子从内膜外侧转移到内侧,从而为质子漏提供条件以维持态4呼吸再循环,二者共同分配和调节ΔP以保持ATP合成与ΔP耗能产热之间的平衡。
4 运动与质子漏、电子漏的关系
按照Mitchell的化学渗透学说,线粒体通过电子传递和耗氧,建立跨线粒体内膜的质子电化学梯度,用于驱动ATP合成〔27〕。当高能质子由F0F1-ATPase复合体重新进入线粒体基质时,能量转化合成ATP。若线粒体内膜通透性改变时,质子可由非特异性部位渗漏回基质,即形成质子漏时,ADP/O将降低〔28〕。有假说认为:在运动时,由于体温升高,将增加质子通过线粒体内膜的特异性渗漏〔29〕。Brooks等人(1971)发现在寡霉素(质子通过F0F1-ATPase复合体的阻滞剂)存在的情况下,温度升高,线粒体态4呼吸耗氧也增加〔30〕。Kozlowski等人(1985)〔31〕报道高热可降低运动狗的能量态(energy state)。ATP需求一定时,能量态降低说明化学渗透质子环中存在短循环(质子漏)〔28〕。Willis等人(1994)观察到当温度从37℃升高到40℃时,线粒体ADP/O比下降10%〔29〕。朱丽萍等人也观察到随温度升高质子漏增加,30℃以上时增加更快〔32〕。
Klug等人(1980)观察到大鼠耗竭性跑台跑后,以琥珀酸为底物启动的肝脏线粒体态4呼吸明显增加,这直接表明耗竭运动可导致肝脏质子漏增多〔33〕。其原因除了温度影响之外,运动性内源自由基及线粒体钙反常应该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运动可导致自由基生成增多及线粒体钙反常〔34,35〕。自由基及其引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可对线粒体膜造成多方面的损伤,如攻击膜蛋白和脂类,改变多种膜蛋白的脂微环境,使膜流动性下降,通透性增加〔36〕,这显然会导致非特异性质子渗漏的增多。线粒体钙反常也会损伤线粒体膜,如Ca2+可激活PLA2,使膜脂降解〔37〕,其产物FFA、溶血磷脂又会产生类似去垢剂样作用,从而使线粒体内膜通透性改变,推测也会导致质子漏形成。
虽然有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运动后线粒体膜受到损害,但仍缺乏足够证据说明质子漏形成增加是运动后线粒体ADP/O比降低,ATP合成减少的原因。
从Davies等人(1982)〔38〕首次用ESR捕捉到急性耗竭运动大鼠肝脏、骨骼肌的自由基信号后,运动性内源自由基生成增多已为国内外大量研究所证实。运动性内源自由基的产生目前认为有两条途径:黄嘌呤氧化酶途径和线粒体呼吸链途径〔39〕。电子传递过程中电子漏形成的是自由基的重要来源。由于运动时耗氧剧增,而超氧自由基生成与线粒体氧利用率成正比〔23〕,故推测电子漏所形成的自由基在运动性内源自由基中应占相当比例。从目前对运动后自由基的ESR检测来看,都是观察肌肉或肝脏匀浆,没有能够对线粒体直接观察,所以,在对运动性内源自由基形成的贡献上两条途径孰重孰轻,尚需进一步研究。
由于缺血—再灌注损伤与运动性脂质过氧化损伤机制相似,因此有关缺血—再灌注的研究或许对运动导致线粒体损伤的问题有所裨益。张桦等(1993)观察到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质子转位发生变化,呼吸链复合物Ⅰ和Ⅲ复合物的H+/2e比下降〔40〕。H+/2e直接反映了线粒体能量转换的情况〔41〕。H+/2e下降说明缺血—再灌注的鼠心肌线粒体能量转换的偶联程度下降。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质子回漏增加或电子传递与质子泵出发生脱偶联所导致的。刘树森的研究表明这种偶联下降可能是由于电子漏产生的引起的〔12〕。
综上所述,线粒体质子漏与电子漏可能通过对线粒体能量转换过程及膜结构的影响,而在运动性线粒体功能下降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迄今为止,仍缺乏直接的实验证据。此外,运动中线粒体质子漏、电子漏的产生是否还有其它积极的生理意义,如质子漏是否可通过调节产热和氧化磷酸化平衡,起到保护性抑制作用等等,都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5. 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任选式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参数的使用
1、着名仪器公司自己生产常用项目试剂盒、定标液(定值血清型标准液)与定值质控血清,提供30种左右常用项目的分析参数,供用户直接使用。另外还有数十个空白项目参数表,由用户自己开发新项目。
2、有的着名仪器公司自己不提供试剂盒,但有合作的试剂公司,由合作试剂公司提供分析参数。因此,在购买仪器时必须购买一定数量指定试剂公司的试剂盒(包括定标液与定值质控血清)。
3、小型仪器公司既不生产试剂盒,也没有合作试剂公司,分析参数表是空的,需要用户自己设计分析参数,因此难度很大。不过国内代理商一般提供他们的设计参数,往往个别参数不恰当,用户自己应逐条核实。 1、原装分析参数不应修改,仅计量单位要选用我国法定单位。用原公司指定的试剂盒、定标液与定值质控血清作室内质量控制,除非分析仪没有调试好或有故障,一般能一次通过。
2、不同公司的定标液在定值时所用原始标准的来源不同,其定值可以稍有差异。方法学相同的试剂盒配方也有差异,所以其它公司的定标液或用水剂标准液作仪器定标,使用非指定试剂盒作质控,测得的数值与质控血清的的预计值会有差异,这种情况不表示原装分析参数不合适。
3、国产试剂盒的产品质量已大有提高,可选择方法学相同的优质国产试剂盒与原公司指定试剂盒作并行检测,实验样品应包括低值和高值,结果作相关分析。符合要求的可以使用。少数项目的方法学没有符合要求的国产试剂盒,只有另行安排该项目的国产试剂分析参数。但原参数要保留或备份,等待合格的国产试剂盒出现。
4、不论用原公司或国产试剂盒,原分析参数不应随意修改,尤其是主要参数;如血清试剂比(包括稀释水量)、孵育时间、延迟时间、检测时间,因为这些参数一旦改变,线性范围和各种限额参数都将发生改变,严重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5、双试剂两步法的方法学有很多优点,如果分析仪为双试剂式,最好用双试剂两步法。
6、底物耗尽参数不能删去,否则高浓度结果出现低值;线性范围如果删去,高浓度结果也会偏低;试剂吸光度上下限如被删去,分析仪将接受变质试剂。 如果仪器公司不提供分析参数或测定项目的方法学不同,可以自己设置分析参数。主要设计以下几个参数。
1、样本试剂比例。 6、计算因子。
2、孵育时间。 7、底物耗尽限额。
3、延迟时间。 8、线性度。
4、监测时间。 9、线性范围。
5、试剂吸光度上下限。
以上这些参数试剂盒说明书一般都会提供,可按此填入分析参数表M249602[1],定标后即可进行日常工作,有些参数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修正。
6. 迈瑞生化BA-88A能测几项,哪几项
迈瑞BA-88A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广泛适用于医疗机构定量分析血清、血浆等样本的临床化学成份,如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心肌酶、无机离子等生化项目的检测
内置高速计算机和实验室管理软件,精确控制进样、保温、比色分析、计算结果、校准及质控等过程
可进行比色法及比浊法测定,支持单\双试剂和单\双波长;具有线性和非线性校准;具有测试全过程自动声音及文字报警功能
Windows中文操作软件,打印中文包括病人完整信息的生化检验报告单
全开放系统,测试项目及参数可按需增加或修改,支持国产或进口合格试剂
一体化半导体温控系统,升温快而稳定;光源灯具自动休眠功能,使用寿命长
储存两年以上的中文生化检验结果,支持统计、查询和打印检验报告
Teflon内涂层不粘附管道系统,减少携带污染,且日常维护工作极少
功能全面:分析项目按肝功、血脂、肾功、离子、心肌酶类等分类排列可用于常规生化分析、特种蛋白及药物浓度等测定。
高效实用:独特的实验室管理系统
测试项目可任意增加或修改,并可永久储存
自动实时监测分析过程(如气泡、底物耗尽等)并报警,可重新测定
自动审核检测结果,自动对比该病人历史数据,动态监控
能储存十万份以上的中文检验报告及各种标准曲线、质控结果,随时查询,并能统计任意时间段的工作量及检测收入
主要技术指标
主要配置:分析仪主机、PC计算机、打印机、实验室数据管理系统
操作语言:中文Windows
光源:OSPAM石英卤素灯12V/20W,可设置为分析时启用
波长范围:304-700nm,已内置7个波长的干涉滤光片(340nm、405 nm、492 nm、510 nm、546 nm、578 nm、630 nm)
波谱宽度:80-12nm
波长精度:±2nm
吸光度:0.000-2.500ABS
分辨率:0.001ABS
漂移:0.002ABS/H
比色池:不锈钢/石英窗流动式32μl,光径10mm
温度精度:±0.1℃
交叉污染:<2.0%
杂散光:<1%(340nm)
进样量:200μl-2000μl可调
分析方法:动态法、终点法、初速率法、线性和非线性测定等
测试项目:模式化全开放程序设计,由用户自行编制测试项目,可任意扩展
质控功能:L-J图,X、SD、CV%
操作控制:电脑实时控制,主机内置大容量硬盘驱动器及USB接口
显示器:15”高分辨率彩色显示器
输出:RS232,外接标准PC计算机
环境温度:15-30℃
湿度:20%-85%
电源:220VAC±10% 50/60Hz
常用生化测试项目
肝功
ALT/GPT谷丙转氨酶
AST/GOT谷草转氨酶
ALP碱性磷酸酶
GGT谷氨酰转移酶
T.BILI总胆红素
D.BILI直接胆红素
TP总蛋白
CHE胆碱脂酶
血脂
CHOL胆固醇
TRG甘油三脂
HDL-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APOAI载脂蛋白A
APOB载脂蛋白B
GLU葡萄糖
心肌酶
CK肌酸激酶
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
LDH乳酸脱氢酶
α-HBDHα-羟丁酸脱氢酶
肾功
CO2二氧化碳
BUN尿素氮
Cr肌酐
UA尿酸
离子
Ca2+钙
P磷
Mg2+镁
其它
AMS淀粉酶
LPS脂肪酶
β-HBβ-羟基丁酸
7. 怎么审核生化检验报告单
看质控是否在控
看结果和之前的结果相差大不大,这种差异是否能合理解释。
出现危急值,先复查并且查看标本状态是否有凝块等,结果一致就报危急值。
一些项目过很高是注意是否有底物耗尽,注意结果是否在仪器线性范围类。
特殊标本要标注标本状态,比如脂血,溶血,黄疸等。
8. 自动生化参数的选择线性范围
自动生化分析仪参数设置
自动生化分析仪是一种把生化分析中的取样、加试剂、去干扰物、混合、恒温反应、自动监测、数据处理以及实验后清洗等步骤进行自动化操作的仪器,它完全模仿并代替了手工操作,目前已经成为医疗机构进行临床诊断所必可不少的仪器之一。它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生化检验的准确性、精密度和工作效率,适应了临床医学发展对检验医学的要求,然而这一切不仅需要生化分析仪的技术基础,也需要仪器内每个项目都有一组最优化的分析参数。并且目前大多数生化分析仪为开放式,封闭式的仪器一般也会另外留一些检测项目的空白通道由用户自己设定分析参数,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生化分析仪各个分析参数的基本含义以及设置方法。
1.试验名称常以项目的英文缩写来设置,如总蛋白设置为TP,白蛋白设置为ALB等。 2.方法类型生化分析仪常用的方法有终点法、连续监测法、比浊法等,根据被检物质的检测原理等选择其中一种分析方法。
2.1终点法又称为平衡法,是基于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产物的吸收光谱特征及其对光吸收强度的大小对物质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类方法,有一点终点法和两点终点法两类。一点终点法的特点是使用一种或两种试剂,当待测物与试剂反应达到终点时,测定混合溶液的吸光度来计算待测物的浓度,该法常用的有总蛋白双缩脲法、白蛋白溴甲酚绿法、葡萄糖氧化酶法等,手工操作的大多数方法都是一点终点法。两点终点法也称固定时间法,如果是单试剂分析,当测定波长同干扰物质的吸收光谱有重叠时,通过选用两点终点法可消除样品空白引起的干扰,其分析过程是在样品与试剂混合后经过一段延滞期读取一个点A1,一定时间后再读取A2,然后比较标准和测定的ΔA(ΔA=A2-A1)值,求得待测物的浓度。肌酐苦味酸法就是一个典型的单试剂两点法的例子。如果是双试剂分析,选用二点终点分析法除了可消除样品空白引起的干扰外,还可消除内源性干扰物质的干扰,其分析过程是加入试剂1后读取A1,加入试剂2后读取A2,A1相当于读出样品空白值,A2才是实际呈色反应,然后比较标准和测定的ΔA(ΔA=A2-A1)值,求得待测物的浓度。为了提高终点法检测的准确性,选择该法时应设置终点法零点读数、样品空白等两个分析参数,前者是在反应前即开始读数,可以扣除反应前试剂和样品混合液的空白读数;后者是样品加空白试剂所得到的吸光度,反应需要占用一个比色杯。
2.2连续监测法又称动态分析法、速率法等,基本原理是在酶促反应的最适条件下,用物理、化学或酶促反应的分析方法,在反应速度恒定期(零级反应期)内连续观察和记录一定反应时间内底物或产物量的变化,以单位时间酶反应初速度计算出酶活力的大小和代谢物的浓度。具体方法有两点速率法和多点速率法:两点速率法是通过观察在零级反应期内两个时间点的吸光度,用两个点的吸光度的差值(ΔA)除以时间(分),计算出每分钟的吸光度变化值;多点速率法是在零级反应期内每隔一定时间(2-30s)进行一次监测,连续监测多次,求出单位时间内的反应速度,这种方法又可分为最小二乘法、多点δ法、回归法、带速率时间法等。该法具有明显的优点就是大大提高了分析速度和准确性,主要适用于酶活性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在连续监测法过程中,即使不加样品,试剂中的底物也会自动降解得到一个结果,因此应设置试剂空白速率,不同批号试剂的试剂空白速率不一样,其值为以水代样品测得的项目结果,样品测定结果应扣除试剂空白速率的数值。
2.3比浊法自动生化分析仪一般只能做透射免疫比浊分析,当光线通过一定体积的含免疫复合物的溶液时,由于溶液中存在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粒子对光线的反射和吸收,引起透射光的减少,测定的光通量和抗原抗体复合物的量成反比。它常用于终点法测定,目前主要用于血清特种蛋白的检测,如载脂蛋白、微量蛋白、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以及某些药物监测等。但是如果样品中待测抗原浓度过高,抗原与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分子将会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void function(e,t){for(var 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a=+new Date,i=[],o=function(){this.removeEventListener&&this.removeEventListener("load",o,!1),i.push({img:this,time:+new Date})},s=0;s< n.length;s++)!function(){var e=n[s];e.addEventListener?!e.complete&&e.addEventListener("load",o,!1):e.attachEvent&&e.attachEvent("onreadystatechange",function(){"complete"==e.readyState&&o.call(e,o)})}();alog("speed.set",{fsItems:i,fs:a})}(window,document);
变小,而且易发生解离,使浊度反而下降,因此免疫比浊分析过程中必须设置前区检查,比较分析过程中后两个读数点的差别,如果后一点比前一点的吸光度低,则表示抗原已过剩,应将样品稀释后重测。
3.反应温度自动生化分析仪通过温度控制系统保持温度恒定,以保证反应的正常进行,其保持恒温的方式有三种:干式恒温器加热、水浴式循环加热、恒温器循环间接加热。恒温控制器可以对25℃、30℃、37℃三种温度进行恒温,根据需要可以任意选择,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恒温器属于这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温度控制器一般只能控制37℃一种温度,少数也可以控制30℃和37℃两种温度。
4.反应波长当测定体系中只有一种组分或混合溶液中待测组分的吸收峰与其他共存物质的吸收波长无重叠时,可选用单波长,如果待测物质有几个吸收峰,可选用吸光度最大的一个波长,或者选择在吸收峰处吸光度随波长变化较小的某个波长。当被检溶液混浊或存在较多的干扰物质时,测定过程中会出现光散射和非特异性光吸收,从而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此时可用双波长甚至多波长测定,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而在实际应用中选择辅助波长主要用于消除脂血、溶血、黄疸的干扰。由于脂质、血红蛋白、胆红素在较宽的波长范围内有较强的光吸收,常常同测定波长有重叠,此时测得的吸光度包含待测物质的吸光度和干扰物质的吸光度,因此必须选用合适的辅助波长来消除干扰物质的吸光度。辅助波长的设置原则是根据测定波长选择辅助波长,要求干扰物质在测定波长同辅助波长有相同的吸光度。
5.反应方向有正向反应和负向反应两种,反应过程中吸光度增加为正向反应,吸光度下降为负向反应。
6.样品量与试剂量样品与试剂量的确定一般按照试剂说明书上的比例,并结合仪器的特性进行设置,亦可根据手工法按比例缩减或重新设计,但要考虑到检测灵敏度、线性范围,尽可能将样品稀释倍数大些,以降低样品中其他成分的影响。在样品与试剂量的设置过程中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稀释水量,添加样品稀释水的是为了洗出粘附在采样针内壁上的微量血清,减少加样误差,添加试剂稀释水是为了避免试剂间的交叉污染,两种稀释水的量应在复溶试剂时按比例扣除。如果采用液体试剂盒时因不再用水,无法扣除稀释水量,所以两种稀释水应尽量减少,以免试剂被过量稀释。②最小样品量,即分析仪进样针能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吸取的最小样品量,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仪器的最小样品量逐渐减小,目前有少至1.6μl的。在样品含高浓度代谢产物或高活性酶浓度的情况下往往需采用分析仪的最小样品量作为减量参数,从而使仪器的检测范围上限得以扩大。③总反应容量,在不同的分析仪有一个不同的规定范围,在设置的时候样品量和试剂量之和不能超过这一范围。该值受仪器的光路系统所影响,直射式光路由于光束较宽,难于减少所测试反应液体积,集束式光路则是通过一个透镜使光束变窄,可检测低至180μl的反应液混合体,近年来又出现了点光源技术,它的光束更小,照射到样品杯时仅为一个点,可使反应液的量降至120μl.④试剂量/样品量比值,不要为节省试剂而过分地减少试剂用量,因为在终点比色法中,缩小试剂量/样品量比值会降低线性范围,遇高浓度样本会因试剂量不足而使结果偏低。
7.分析时间分析时间包括孵育时间、延迟时间、监测时间等,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应选择相应的分析时间。
7.1孵育时间选择终点法时设置,在一点终点法是样品与试剂混匀开始至反应终点为止的时间,在两点终点法是第一个吸光度选择点开始至第二个吸光度选择点为止的时间。在设置孵育时间时,有些分析方法要特别注意,如选择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白蛋白时,由于血清中α1-球蛋白、转铁蛋白等也可与溴甲酚绿呈色,尽管其反应速率较白蛋白为慢,但是实际上当血清与白蛋白混合时,“慢反应”已经发生,因此为减少非特异性结合反应,应在溴甲酚绿与血清混合后30s读取吸光度。当选择酶法的Trinder反应测定葡萄糖、总胆固醇、甘
var cpro_psid ="u2572954"; var cpro_pswidth =966; var cpro_psheight =120;
油三酯时,由于37℃酶反应较慢,因此必须测定这些酶试剂反应达到终点的时间,自动分析仪用试剂盒一般可以在全部加样后5分钟内反应完全,所以应选择分析仪的最大反应时间。
7.2延迟时间选择连续监测法或两点终点法时设置,即在样品与反应试剂(第二试剂)混匀开始至第一个吸光度选择点之间的时间。在连续监测法过程中,当酶与底物混合后需要一定的时间让酶激活,直至线性反应期才能开始监测,有的项目需要用工具酶将内源性代谢产物耗尽,消除干扰。一般单试剂法只需要30s,常用项目中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需要特别注意,但是对于双底物反应或需要辅酶参与者,通常为1-3min.7.3监测时间酶促反应延滞期后,在过量底物的存在下,反应速率加快并达到稳定的阶段,即酶促反应以恒定的速率进行,不受底物浓度的影响,这段时间称为线性反应期或零级反应期,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监测时间即为此期。连续监测法在零级反应期至少应监测90-120s或至少4点(3个ΔA),少于3个ΔA不能称为连续监测法,因为不能计算线性度;监测时间过长则容易发生底物耗尽,可测范围变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8.计算因子(F值)和实测F值用连续监测法进行酶活性测定时,不需作标准管或标准曲线,根据摩尔吸光系数很容易进行酶活性浓度的计算。先测定在线性范围内每分钟吸光度的变化(ΔA/min),以U/L代表酶活性浓度时,则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U/L,t℃=△A/min×F==△A/min×V×106/(ε×V×L)
式中V:反应体系总体积(ml);106:将mol换算成μmol;ε:摩尔吸光系数(cm2/mol);v:样品体积(ml);L:比色杯光径(cm)。当条件固定时,从理论上讲V、v和L均为固定值,ε值为常数,所以F值是恒定的。F值对酶的测定十分重要,过高虽然测定的线性较宽,但重复性差,反之精密度虽好,但检测线性窄,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置和应用。但是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仪器诸多因素如波长的准确性、半波宽的大小、比色杯光径及磨损与清洁度、温控的准确性、加样系统状况等若不符合要求或发生变化都会影响指示物的ε值或上述公式中的相关项,因此应在具体仪器条件下,定期检查和实际测定指示物的实测ε值和F值。因为纯NAD(P)H溶液不稳定,所以NAD(P)H的ε值需用葡萄糖己糖激酶法实测,实际操作为将某一浓度的葡萄糖溶液重复5-10次测定,得到相应的一组吸光度A值,求出Aˉ±s,注意s必须低于规定的批内允许值,再根据下面两个公式分别计算出NAD(P)H的实测ε值和F值:
式中C为标准液浓度(mol/L)。其他一些色素源指示物在不同的介质环境中,其ε值会发生程度不等的变化,对5-硫代-2-硝基苯甲酸、对硝基苯酚、对硝基苯胺等这些可得到高纯而稳定的指示物,可将其配制在一定的介质中,按临床标本用的现场试剂和仪器测定吸光度求实测ε值及F值。
9.线性度是非线性比率的界线,常用%表示,其计算公式为,式中:k1为连续监测时间2/3内前读数时间的斜率,k2为后2/3读数时间的斜率,k3为总的斜率,一般设置为15%.对一些酶活性项目,可以适当放宽,当不需要设置检查界限时,设置其为0.线性百分数大,说明Δk之间已不成线性;超过极限值说明底物不足,检测结果会变低,应稀释后重测。 10.底物耗尽限额选择连续监测法或两点终点法时设置,不同型号分析仪的设计不一样,有的为零点与监测第一点吸光度的差额,有的为吸光度上升或下降至指定吸光度(MAX-OD/MIN-OD)的数值。超过限额说明样品的酶活性非常高,底物消耗太快,在仪器程序规定的线性反应期内吸光度的变化往往不代表真正的酶活力,导致结果偏低,该样品应稀释一定的倍数重新测定。
9. 生化分析仪测试质控品和标准品都超线性范围是怎么回事
1:检查设置的项目和试剂说明书上的添加量,反应时间,波长等是否相符。有时候时间长了,试剂批次更换多次之后试剂厂家有改进的时候这些可能会有改变。
2:检查反应曲线是否正常如果反应过早结束有可能是底物耗尽,适当增加试剂量或者减少测量的反应时间会有所改善。
3:仪器有污染或者故障,请排除。
10. 底物耗尽是什么意思
连续监测法或固定时间法中,在测定时间内吸光度一点或多点超过设定的底物耗尽值,称为底物耗尽。如迈瑞生化仪谷丙底物耗尽限为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