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的起源和演变
“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矛盾因人所需求的东西和事物各有不同而产生的。”-----画家黄泽金曾经说过
② 社会矛盾分析方法
1.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分析方法: 社会矛盾的普遍性,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矛盾。2.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注重研究不同领域矛盾的特殊性 ,注重研究不同过程和阶级矛盾的特殊性,注重研究矛盾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注重研究矛盾性质和矛盾斗争形式的特殊性。3.利益分析和阶级阶层分析方法 :利益矛盾与利益分析方法 ,阶级矛盾与阶级分析方法 ,阶层矛盾与阶级分析方法。
③ 运用社会矛盾的研究方法谈谈如何建设和谐社会
运用社会矛盾研究方法指导和谐社会建设应该遵循的原则有三点。分别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相统一的原则,坚持统筹兼顾、合理适度的原则。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对待各种矛盾都要从实际出发,具体矛盾具体分析。一方面,和谐社会应当以承认社会矛盾为前提,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或者是思维领域都无时无刻地存在着矛盾。矛盾的客观性、矛盾的普遍性都要求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同时,不能忽略矛盾、躲避矛盾、掩盖矛盾,而应当以承认矛盾为前提。另一方面,我们在正视矛盾的同时,也不能故意夸大矛盾,更不能忽视当前社会的总体是和谐的这一根本事实,从而对和谐社会的建设丧失信心,迷失方向。
2、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相统一的原则
面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所出现的诸多矛盾,我们首先应该要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重视其它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解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庞大的工程,要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统筹发展,协调进步。
3、坚持统筹兼顾、合理适度的原则
在影响当今社会和谐的诸多因素中,利益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一切的冲突都源于利益,而一切利益冲突又积聚成矛盾。因此,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就是整合利益。人们对物质条件、精神条件、生活条件的直接需求,表现为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所以,要想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就要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加以协调和整合。
④ 社会学有哪些研究方法,这些方法适用于那些社会问题
社会学研究方法有四种: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分析、实地调查。每一种总研究方式都有适用范围,也存在一定优缺点。
调查研究适用于社会生活状况调查、社会问题调查、市场调查、民意调查和学术性调查。
实验研究适用于探索两种现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实验的类型有实验室实验和实地实验、标准试验和准实验。
文献研究适用于研究那些无法接触的研究对象和纵观分析,类型有内容分析、二次分析和现存统计分析。
实地研究适用于研究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特征,它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4)社会矛盾研究方法背景扩展阅读: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事实(客观事实:社会行为、社会结构、社会问题等;主观事实:人性、社会学心理等)的拥有多重范式的学科,起源于19世纪末期。是从社会哲学演化出来的现代学科。社会学是一门具有多重研究方式的学科。主要有科学主义的实证论的定量方法和人文主义的理解方法,它们相互对立相互联系,发展及完善一套有关人类社会结构及活动的知识体系,并以运用这些知识去寻求或改善社会福利为主要目标。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了由微观层级的社会行动(agency)或人际互动,至宏观层级的社会系统或结构,因此社会学通常跟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并列于社会科学领域之下。
⑤ 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及其方法论
1、基本的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
2、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就是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客观要求,分析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适应状况及其性质、特点。
(5)社会矛盾研究方法背景扩展阅读
1978年以来,我们党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就必须进行改革。要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变化来推进社会发展,就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我国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存在部分不适应的状况。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部分。
⑥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具体内容
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它不仅能说明现在,而且能预测未来。尤其对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它独到的作用。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社会现象的矛盾分析步骤
对社会现象作矛盾分析的具体步骤是:首先把社会现象看成是运动中多层次、多方面的矛盾统一体,考察影响这种现象存在的诸多矛盾。其次,从这诸多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社会现象的本质,社会现象是以上诸多矛盾的外部表现。分析矛盾发生变化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同时注意矛盾发展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即主要矛盾发展转化的条件与时机。
⑦ 如何用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当前社会矛盾
对中国当前社会矛盾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进行客观而准确的研究和分析,并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处理,这对中国的现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在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真实典型案例分析现阶段中国社会矛盾中表现的突出问题,并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探索一条全面客观处理社会矛盾的正确途径。
⑧ 论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背景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背景:
1国际:斯大林认为,苏联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剥削阶级已经不复存在,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也消失殆尽,苏联的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完全适应,不存在任何矛盾。认为精神上和道义上的一致是苏维埃社会发展的动力。在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作了关于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不顾基本国情照搬苏联模式的波兰,经济一直萎靡,人们的生活一直无法提高引起了波兰人民的不满。1956年6月28日,波兹南的斯大林机车车辆厂工人要求政府为其增减工资的情愿未能成功,因此引起了工人们的愤怒,导致该厂的工人进行游行示威,也因此引起波兹南枪战,造成人民死伤。7月,波兰政府宣布分期偿还征收工人们的超额税收,至此矛盾得以解决。匈牙利人民政权建立后,照办苏联模式,经济上片面发展重工业;政治上制造个人崇拜,1956年10月23日,布达佩斯近20万名大学生和群众举行示威游行,游击者推到了市内的斯要求政府实行工人自治及撤走苏军。大林铸像,同保安部队发生武装冲突。
2国内:1956年下半年,我国一些地方发生了规模较大的罢工、罢课、退社和请愿等一系列政治事件。有几十个城市发生大、中学校罢课,广东农村先后有10多万户农民退社。
面对国际国内的复杂情况,如何从理论上正确加以总结和概括,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新任务和新课题,也日益成为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意义: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冲破了“社会主义无矛盾”传统观点的长期束缚,科学的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运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改革,自我完善奠定了理论基石。
⑨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尽管眼下十分艰难,可日后这段经历说不定就会开花结果!
最美的青春年华!怎能少了放手去拼搏天涯,即使是一道微弱的光芒,我们也要把它洒向最需要温暖的地方。
⑩ 党作出三次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第一,新中国成立到恢复国民经济的时期。当时的主要任务是肃清反革命残余,实行土地改革,恢复国民经济。这一时期,社会主要矛盾还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和三大敌人的残余势力的矛盾。实质上,是为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彻底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而斗争。
第二,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到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时期。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任务是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第三,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进入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这一时期开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重要的转化。1956年党的八大对此作了比较正确的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并且指出,“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