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肩膀下垂怎么办
通过锻炼可以改变的。不过,你得去健身房,用专业的器械进行针对性训练。
肩膀肌肉主要是前中后塑和斜方。锻炼过程中一定主要发力要点,不要把力量都用到斜方肌上面,不然斜方一大,更显得下垂了。
② 肩膀下沉的正确方法
我觉得最主要的是对肩胛骨的控制力,控制好了就可以很好的将肩膀下沉。
③ 练肩宽最好的动作
在健身塑形的过程中,你一定不能忽略肩部的重要性。
从外形上来看,饱满的肩部肌群也会使得手臂线条漂亮,穿衣更加有型。从功能上来说,肩部虽然是一个小肌群,但却是上半身的重要枢纽,肩部肌肉的发达与否,也关乎着上半身的其他肌群发展。
所以,练肩不仅能让我们的体型更加漂亮,对运动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强的意义。
而在实际练肩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有针对性的去安排动作。
对于肩部肌群来讲,前束用的最多,所以前束也相对发达。而后束的使用频率最低,这也让后束比较薄弱。而中束则介于两者之间,但中束的强弱直接决定着肩的宽度。所以在训练过程中也要重点对待中束的训练,尤其是那些想要把肩练宽的伙伴们。
闲话不多说,我们来分享6个肩部训练动作给大家。
动作1:站姿哑铃交替前平举
目标:三角肌前束
首先保持站立,使背部挺直核心收紧,然后双手各握哑铃自然垂在身体两侧。保持手臂伸直,手肘微屈,然后肩部发力向上抬起一只手臂至与地面平行,稍停后慢慢还原,再换手进行动作,重复进行。
每组12-15次,做4-5组。
动作2:站姿交替阿诺德推举
目标:三角肌前束,中束
首先保持站姿,然后挺胸收腹,使双手手心向内各握哑铃于胸前,保持掌心向后,然后肩部发力向上举起一只哑铃,随着哑铃慢慢向上,旋转手臂直至手心向外,在顶点稍停后还原换另一只手进行,还原时旋转手臂回到起始位置。
每组10-12次,做4-5组。
动作3:坐姿器械推肩
目标:三角肌前束,中束
首先保持坐姿,挺胸收腹沉肩,使背部贴紧靠背,双手握住把手,使肘关节呈90度。然后三角肌发力向上推起器械,在顶点稍停后,主动控制重量慢慢还原至大臂与地面平行,依次重复动作。
每组10-12次,做4-5组。
动作4:哑铃侧平举
锻炼目标:三角肌中束
首先保持站姿,选择合适重量的哑铃,然后保持肘部微曲角度固定,注意别让斜方肌发力,然后提肩并带动手臂举起哑铃至与肩水平或略高位置即可,接着控制哑铃缓慢下放至起始位置。
每组10-12次,做4-5组。
动作5:俯身哑铃飞鸟
目标:三角肌后束
俯身哑铃飞鸟是训练三角肌后束的经典动作,后束在日常生活与训练当中被用到的比较少,因此也相对薄弱,但对于肩部的整体美观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肩部锻炼当中要重点对待。
首先双手抓住哑铃放于身体两侧,使双腿分开与肩同宽,保持收腹挺胸,向前做俯身动作,然后三角肌发力带动手肘将哑铃提至手臂与肩同高,大臂与肩成一条直线,感受顶峰收缩,然后缓缓下落至起始位置,注意全程身体不要摇晃。
如果很难控制身体稳定,可以采用坐姿进行,或者趴在斜板椅子上进行均可。
每组10-12次,做4-6组。
动作6:绳索面拉
目标:三角肌后束
首先调整龙门架滑轮的高度至眼睛处,然后选择合适的重量(12-15RM即可)。对握双头绳,双手握紧绳索两头,保持站姿稳定,腰背挺直,双脚并拢上身向前倾斜或略微后仰均可。保持收紧腰腹,然后外展肩部使其带动肘部向外将绳索往面部方向拉,拉到底端时上臂平行于地面,顶峰时感受收缩,然后缓缓收回。
好了,这一期的分享就是这样了。
④ 感觉自己有一点高低肩,如何通过锻炼纠正自己的高低肩
感觉自己有一点高低肩,可以通过纠正高低肩的练习来锻炼、纠正,练习背部的肌肉,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练习肩部的相关运动都可以纠正自己的高低肩。平和也可以做瑜伽来保持良好的体型。
高低肩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外在形象特征,造成高低肩的原因,一般都是由于个人不良的习惯造成的,所以如果感觉到有轻微的高低肩,一定要通过拉伸背部和放松肩部的运动来纠正高低肩。千万不要大意,放任不管时间久了就会难以恢复。
⑤ 肩部运动的主要动作和训练步骤都有哪些,怎样才能拥有性感肩部线条
1.站姿肩部深层激活
步骤
自然站立,挺胸,收紧腹部
大臂抬至与地面水平,手肘微屈,双手握拳,大拇指朝上
屈肘至大臂小臂呈90度角,动作过程中小臂始终平行于地面
保持肩部和肘部的位置不动,向上转动手臂依次回到起始位置动作越流畅越好
呼吸
手臂上行过程中呼气,下放过程中吸气动作
2.仰卧肩关节屈伸
步骤
屈膝仰卧在瑜伽垫.上,保持肩膀的下沉,双臂自然放在身体两侧,掌心向下
吸气,将手臂举起向头顶方向延伸
呼气,腹部收紧,手臂从头顶方向还原至身体两侧
呼吸
吸气,抬手臂至头顶方向 呼气,手臂还原至身体两侧
总之想要身体达到良好的黄金标准就需要不断地锻炼,在身体的锻炼过程中。不仅是磨练你的身体,还磨练了你的意志。趁现在。加油吧!
⑥ 卧推杠铃如何让肩下沉
我以前卧推的时候也容易抬肩膀。造成肩部借力,无法使胸肌得到充分的刺激。
后来努力克服了这个坏习惯,主要有以下的心得:
将肩胛骨(三角肌后束位置)刻意紧贴平面。或者刻意加紧背部,让整个背部紧贴垫子
在缓缓上推杠铃的时候,集中注意力去感觉肩胛骨附近对于身体以及杠铃上推的时的支撑感。
尤其在杠铃推至最远端的时候,感觉背部后拉,胸部加紧。
建议用小重量在史密斯架上体会、练习。找到感觉以后,再逐渐增加重量。
最好不要用桥式我退。平板卧推时,可以把双腿蜷至腹部,后背及腰部均贴近垫子。
主要是是要体会感觉。集中注意力。否则不仅肩部会借力,还会造成提前力竭,甚至肩部受伤。祝你成功。
⑦ 肩膀发紧怎么办怎么沉肩
气沉丹田”为拳家术语。在近世出版的武术刊物和古代流传下来的拳经、拳论上,经常可见。老拳师们教拳时,也常把\“沉气”二字挂在口边。王宗岳在其《太极拳论》中写道:\“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形意拳内功经中有\“龟尾升气,丹田炼神,气下于海,光聚天心。”近代名家郝少如、杨振铎等也都把气沉丹田列入其练功要领的首要地位,可见\“气沉丹田”之重要。然而对于一般习拳者尤其是初学者,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不知其具体做法。为了对这一问题有个明确而深刻的理解,应该首先弄清:什么叫气沉丹田?为什么要气沉丹田?怎样做到气沉丹田等。 一、 什么叫气沉丹田? 郝少如先生说过:“以意引气达于腹部,不使上浮,谓之气沉丹田。\”形意拳家马礼堂先生说:“清升浊降,气归脐下。吸气时会阴轻轻用意上提,气升于顶,呼气时放松,气沉脐下丹田之内。\”太极拳名家郝家俊说:“胸中空洞洞,肚里沉甸甸。\”以笔者愚见,气沉丹田不是别的,乃是采用膈肌上下运动为主的腹式呼吸,并使之与拳式之蓄、发、开、合相结合。吸气时,膈肌向下运动,肺体尽量向下膨胀,两肋微微外开而肋骨则不要上提,下边再提肛缩肾,将腹内脏器托住。呼气时膈肌上升,两胁则向内向下合,腹内脏器自然下垂,胸中真气沿任脉下行入丹田,形成心肾相交以补命门之火的形势。胸、背、肩和腰胯始终放松,腹部则沉甸甸甚为充实。呼吸深长匀缓,作到“先天之气宜稳,后天之气宜顺\”的要求。形意拳大师孙禄堂先生教“鹰熊斗智\”的架子时,要求把“小腹放到大腿上\”,郝家俊先生教太极拳的”单鞭\”时,也要求”正身塌腰,把小腹放到大褪上\”,这些都是气沉丹田的具体体现。这里有两点应该说明:①气沉丹田不同于练硬功时的气贯丹田和入力丹田。“贯\”和“入\”是努力向下压气使其进入丹田,“沉\”则是顺其自然而因势利导。好象东西在静水中随着地心吸力徐徐下降,松静自然,无一毫勉强之意。②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练拳是动功,其势有开有合,有蓄有发;呼吸也必然随之,有入有出,其气也要有升有降,有紧有松,不能总是聚于丹田,僵死不动,要有鼓荡开合,纵横飞腾。这就是《神运经》上所说的“纵横者胁中开合之式,飞腾者丹田呼吸之间\”的意思。 二、为什么要气沉丹田? 练拳之目的,一是为了强身祛病,延年养生;二是为了克敌制胜、抑强御侮。在格斗中如何能发出大力且使此力产生最大效果?如何能使对方失去平衡而倾跌,自己则稳如泰山?欲达到上述目的,必须按照拳经的规定,进行各个方面的练习而综合运用之,“气沉丹田\”则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从健身角度来说,练丹田乃是祛病防病的关键。丹田二字,笼统地说是指从脐下到耻骨这一范围,前列腺、睾丸、女子卵巢、肾脏亦在其附近,它们统统包括于中医所说的“肾\”这一概念之内。人的生长、发育、壮大、衰老等过程,是和肾息息相关的,即是和生殖、泌尿。内分泌的功能紧密相关的。通过腹式呼吸、膈肌上下运动和提肛缩肾的练习,可明显增强这部分脏器的功能,延迟衰老(中医叫补肾)。产生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功能增强后,人就可能变得精力充沛,抵抗外来风寒湿热的能力增强。对运动员来说,还可提高竞赛成绩。这一点笔者在多年教学和为人进行气功医疗中,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从练内气来说,丹田是生气之源,先从丹田结成气丘,然后即沿经络运行,形成人体经络场。所以练丹田者,可起“补肾\”之功,肾气足而后武艺乃得以精进。气沉丹田时的腹式呼吸,使膈肌与腹肌力量增强,加大腹压变化,改善腹腔血液循环,减少体内淤血,可大大改善心脏的工作。从技击角度来看,膈肌大幅度向下运动,肺体大幅度向下膨胀,腹胃等脏器垂注于腹内,以及肩之下沉,胸肌、腹肌、腰、胯之放松、全身肌松肉坠,腹部充实而沉重,可使人体重心降低,在力学上体现了稳定作用,在运动中易于作到中正安舒,桩步稳健,灵活而具有弹性,既便于随对方进攻之势纵横缠绕、引进落空,得势时又便于腰为弓把的使用,发出丹田命门之力。这就是前辈形意拳家刘殿琛先生常说的“活泼于腰,涵蓄在胸,运丹田之力,发肾气以击人。\” 三、怎样作到气沉丹田? 前边已经提到过,练拳过程中的气沉丹田是随着拳势的变化,让气在丹田(气海)与中脘之间,有提有下,起伏鼓荡。对于具有一定功夫的人来说,只要在走架时注意作到:头正而起,肩平而顺,胸出而闭,背圆而正,塌腰松胯,开吸合呼,蓄吸放呼。吸为提,气到中脘,呼为下,气到丹田,自然而然就作到了气沉丹田的要求。对于初学者来说,一时不易掌握,可分三步去做:1、先练松静站立,即自然桩是也。无论采取形意拳的三体式,八卦掌的定劲桩,太极拳的混元桩,或少林拳的马步桩,都是一样。按要求将姿势站好,即将全身放松,要松而不懈,精神贯注,气势腾挪。采取自然腹式呼吸,不加勉强,多着意于放松。每天早晚各站半个小时,练上两个月左右,以达到能够彻底松静为佳。2、仍按第一步所采取的桩法松静站立,采用逆腹式呼吸。吸气时小腹内收,提肛缩肾,两胁微向外张(不可向上提,胸部放松,勿有起伏),将气提到中脘。与吸气同时,两手向回收,但要沉肩坠肘。呼气时,小腹放松,外凸,会阴仍要微微提住,两胁向内向下合,同时两手向外推,以意引气,达于指梢,双脚则五趾抓地。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呼吸时两手向回去收和向外推的幅度也越来越小,最后变为以意领气向回收,以气催力向外推,从外形上看不出手的动作。如此练上半年多(多练更好),即可进行第三步。3、选几个动作简单而蓄发、开合、节奏分明的拳式,如用形意拳的劈、钻、炮,八卦掌的双撞掌、马上开弓、黑熊反背,太极拳的双峰灌耳、掩手肱捶、搂膝拗步,少林拳的挂月撞掌、十方戒、双崩拳均可。将动作与呼吸紧密结合,一定要作到开吸合呼,蓄吸放呼,闪跳为吸,发力为呼。吸为提,呼为下。练时要慢,要自然,不须练多久,就可达到气沉丹田了。这时自己会明显地感觉到:两腿前节有力,腿肚子很沉,双脚有入地之感,每一动作力之源都在脚跟,经踝骨沿腿而上,两膝有力。但大腿与腰胯则松快自如,自腰以上,各处都轻松而灵活,动作幅度增大而灵敏迅速,整个身子好像一根鞭子,鞭把在脚踝处,鞭杆在腰脊,两臂两手如同鞭梢。此后,无论练什么拳套,不论走架快慢,都可保持气沉而不浮,步稳而不乱。动作发劲,整而不散,如同风吹大树,百枝摇曳,妖娆自然,妙趣横生矣!
⑧ 坚持哪些动作训练就能矫正高低肩
跷二郎腿、单肩背包、单手提重物等不良习惯时间长了很容易导致高低肩。高低肩,顾名思义,是指两边的肩膀不一样高。高低肩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由于破坏了左右的平衡,慢慢就会出现高低背、脊柱侧弯、骨盆不正等各种严重的骨骼系统的问题,发展到一定程度,在外观上不仅表现为肩膀一侧高、一侧低,还会引起两侧胸部大小不一,甚至因为脊柱侧弯而压迫部分肺组织,因此,过于严重的高低肩是要通过医疗干预纠正的。
没有哑铃也可以用弹力带代替,双脚踩在弹力带中间,双手握住弹力带两端,配合呼吸做提肩运动。
二、 下犬式拉伸
下犬式是经典的瑜伽体式之一,想必小伙伴们也是很熟悉了。这个动作需要注意的是,背部和双肩一定要在一条直线上。对于刚开始练习的小伙伴,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
先做下犬式难度较低的变式,双腿跪在垫子上,上半身下俯,等身体逐渐适应了这个强度以后,再改为下犬式。这个动作可以帮助我们拉伸肩部,对更紧的一侧肩部拉伸效果更明显,以达到改善高低肩的效果。
三、 俯身飞鸟
这个动作也可以徒手做,负重的话可以从1KG的小哑铃开始。首先取站立位,稍屈膝,向后推髋,上半身向下俯,与大腿夹角约60~90度,双手握住哑铃做侧平举。这个动作是锻炼背部肌肉的。通过锻炼背部,身体会自然调整左右两侧肌力平衡。
这些动作在做的时候,都一定要注意左右锻炼的幅度、力量、次数等一定要相同,否则会导致强的肌肉越来越强,弱的肌肉越来越弱,会加重两侧的不平衡。
⑨ 肩部肌肉难练习,塑造过程很难,有没有好的塑造动作
在我刚开始健身的时候,我以为想要好的健身效果,就要多做复合型的动作。但是经过半年的锻炼,我发现对于肩部肌肉,如果想要得到锻炼,就不能做太高的复合型动作。因为复合型太高的话,就会出现背部肌肉代偿的现象,从而导致肩部的孤立性下降。
哑铃侧平举是锻炼肩部中束很好的一个动作,做侧平举的时候,要保持肩部下沉,这样三角肌就能有更好的收缩感。如果耸肩的话,需要更大的动作幅度,这样才能更好的刺激三角肌。另外,练侧平举的时候,需要手臂内旋。不过要说的是,你要手臂先做内旋的动作,然后再做侧平举的动作,不要一边侧平举一边内旋,这样很容易对肩峰造成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