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手机对孩子学习也有一定好处,作为家长该如何把控呢
互联网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丰富我们生活的同时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房地产产生负面影响。(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网络名言)特别是对很多青少年学生来说,好奇心强,但自制力差。
② 如何把手机改成儿童学习机
想要把手机改成儿童学习机,可以在手机里下一个儿童学习软件,现在很多手机都有儿童模式,可以把手机的这个模式打开,然后给孩子打开儿童学习软件,这样手机就会变成儿童学习机了。
我就曾经把一个手机改成了儿童学习机,当时我的朋友想要一个儿童学习机,但是他没有钱,他就拿了一个手机让我帮他把手机改成儿童学习机,我就把手机的儿童模式打开,下了一个软件就给他了。
③ 小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手机
网课教学让家长是又爱又恨,爱的是不用起早贪黑地送孩子去线下补习班上课了,也不用陪着听课做笔记,在家和孩子通过网络教育一起学习,省时省力。恨的是手机、电脑用得多了,孩子总能找出各种理由,延长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对于高年级段的学生,作为家长你还不能拒绝,因为一旦冠上学习所用的名义,孩子就能冠冕堂皇地用手机。
你无法时时刻刻盯着他到底是在查学习资料,还是在玩手机。有些孩子也不打游戏,但是手机拿在手里听听歌、刷刷小视频,这学习的时间就过去了,等你发现了,再一看,作业没写多少,他还停留在学习资料的那个页面上,动都没动。更有的高年级段的学生,要自己和老师、同学联络,他们有自己的社交关系,家长更不能去阻断孩子们对手机的使用。手机、电脑这类电子产品,就像是“定时炸弹”一样,使用不好,就成为影响成绩的“洪水猛兽”了。
那么有没有正确的适合小学生的使用手机的引导方法呢?让小学生能够明白,手机只是学习的工具,它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也是娱乐工具,可以放松学习的压力,但不是沉迷于其中的游戏工具,让人丧失学习的理性呢?有的,小岛老师想推荐3个正确使用手机的方法,希望给广大家长一些借鉴,在对孩子用手机的问题上,家长应该保持一个什么态度,给孩子制定哪些使用规范呢?
01
明确手机的所有权,培养孩子对物品使用的规范
大部分经济条件还不错的家庭,都会把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电话手表等作为学习奖励给孩子,但是这样就会让小学生认为,你奖励给我的就是我自己的东西了,家长是无权在干涉的。所以在使用手机这个问题上,家长不能把手机的所有权完全送给孩子。我们应该向孩子明确一点:我可以给你使用手机,但是手机的所有权是家长的,物品所有权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
一定要让孩子建立使用家长的手机,不是理所应当,而是家长为了对我学习有所帮助,才使用手机。培养小学生对物品使用的规范,就是对手机使用建立一个界限。我们都知道,爸爸的工具箱是用来修理东西的,不是拿到学校去玩耍的。所以,手机也是一样的道理,手机是家长通联的工具,我可以用来查找学习资料、上网课,但不能用来沉迷于游戏中。
02
规定好时间,每天要上交手机
尽管有很多学校都有规定,小学生是不能佩戴电话手表、手机到学校的,但仍有不少学生偷偷带到教室里来。这其实都是我们家长没有做好规定,没有对手机的使用时间有明确的规范。比如很多家长都会有这个困扰,在网课结束的时候,孩子提出玩一会手机,家长觉得上了这么长时间的课,孩子也可以通过使用手机娱乐来放松一下,结果孩子拿上手机,就没有时间概念了,家长要靠抢会手机,再训斥一顿,孩子才能重新投入学习。
尽管开始学习,孩子还是要和家长讨价还价,期待下一次使用手机的时间能够被延长一些,在家长眼里,这就属于孩子对手机依赖的瘾越来越大了。作为家长,我们要给孩子规定好使用手机的时间,每天什么时间上交手机,需要和孩子明确。有的家长不给孩子手机充电器,那么等手机没电了,孩子自然就能上交手机了。这也是一个办法,目的就是培养孩子对使用电子产品的自律性。
03
制定好收回手机的条款,让孩子确认
手机对我们的学习,确实是有帮助的,这一点我们家长和老师都不能否定。新科技产品一定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但同时也能影响我们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度。如果家长无法控制好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造成孩子对学习和娱乐没有分开,沉迷于玩手机的情况中而荒废了学习。那么我们家长就应该制定好收回手机的条款,也就是在什么情况下,家长可以收回手机。比如考试没考好、发现玩游戏超过了30分钟以上、浏览了不好的网站等等,违反了这些条例,家长就收回手机不能求情和解释,必须改正后做到哪几点学习态度,家长才可以返还使用手机的权利。
④ 网上学习与打卡情况越来越多,家长该如何正确教孩子使用手机
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了,手机已经是普遍化的,这些东西每个人都会拥有手机和电脑一样,非常的有高科技。很多小孩子就已经懂得怎样使用手机和电脑,平时都会用手机查询一些资料。甚至还有的孩子通常会拿着手机玩游戏,这种操作是需要控制的,有可能家长觉得孩子是非常小的,经常玩手机的话并不影响什么。如果想让孩子成为手机控的话,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纠正。
如果想要身心都比较健康的孩子,家长千万不要经常让孩子玩手机,这样的话孩子就会陷入到网络之中,精神也会紧张。关爱孩子的健康就需要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远离游戏,远离手机,让孩子正确的对待生活。这样孩子才会对其他的事物更加的感兴趣,手机是会毁了孩子的。
⑤ 如何让孩子放下手机,疯狂学习
有其父必有其子。
想管教孩子的时候,不妨先照照镜子,看看自己啥德行。
自己每天不是在喝酒就是在泡吧,不是在刷剧就是在打游戏,凭什么要求孩子放下王者荣耀?自己每天工作都马马虎虎应付了事,三五年过去,既不见升值,又不见加薪,凭什么要求孩子疯狂学习,成绩顶呱呱?
做梦一样嘛。
改变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对小孩子来说,小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自制力又差,所以就需要由父母来做榜样,来带着孩子一起改变!你也不要觉得你这种改变是牺牲了什么,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你今天的牺牲,也许会换来你明天在职场上的提升啊。
更何况,你这是为了你唯一的孩子啊,这点牺牲你还做不到吗?你这辈子活啥呢?无非是活自己的人生价值,无非是活自己唯一的孩子啊!你的人生价值不是打游戏!你做父母的使命不是把自己没法完成的梦想遗传给孩子,你的孩子要有自己的人生,而为人父母的你,应该竭力为他实现他的人生梦想而创造有利环境啊!让自己成为他的榜样就是为他创造有利环境的一部分啊!
⑥ 如何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
每个家庭都会有多余的手机,让孩子拿着看视频或者玩游戏,也有不少家长会给孩子买手机,让孩子上学的时候带手机。孩子使用手机本身不是坏事,但是如果孩子自制力差,不能控制玩手机的时间,过度沉迷于游戏、视频等,那么负面影响就太大了!
清华大学的一位心理学专家指出,美国有一项研究让人“触目惊心”,在100个孩子当中,有一半是平时接触不到手机的,另一半是对手机沉迷的,对这些孩子跟踪调查十年后发现,沉迷手机的那些孩子只有两个人考上了大学,不玩手机的孩子只有三个没考上大学!
这个数据给很多中国家长敲响了警钟,当你还在纵容孩子玩手机的时候,是不是忽略了手机给孩子带来的负面负面影响?在中小学生当中,现在很少有不接触手机的,很多家长觉得让孩子放松一下没问题,但是下面这些沉迷手机的后果你考虑到了吗?
过度沉迷手机对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
1.智能手机影响儿童心理
智能手机伤害孩子视力,导致孩子失明或者伤害孩子颈椎,导致孩子颈椎变形的新闻屡见不鲜,这些伤害都是有形的,可以眼见为实的。另外,沉迷智能手机的孩子常常会对运动锻炼表现出消极态度,导致运动能力低下,影响生长发育。
2.手机让孩子患上抑郁症
有专家表示,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越多,越喜欢宅在家里的人,患上抑郁症的几率就越高。经常玩手机的孩子,往往都不喜欢和其他人交流,患抑郁症的比例远高于一般的孩子。
3.孩子的生理构造和生理形态与成人不同,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电设备的电磁波辐射,对健康状况和认知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4.手机耽误孩子学习
喜欢玩手机的孩子,习惯了手机带来的轻松愉悦,对知识学习感到枯燥乏味,学习成绩下降,受到职责后更需要在手机里找到慰藉,形成恶性循环之后,孩子逐渐丧失求知欲,产生厌学情绪。整天沉迷手机世界里,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精力自然就少了,久而久之,学习成绩必然下滑。
知道了孩子沉迷手机的后果之后,相信很多家长都有些担忧,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直接制止孩子玩手机,把手机没收,孩子肯定会反抗,如果继续纵容,又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长。恩诺教育一级心理专家林老师认为,家长应该做到合理引导和干预,可以让孩子适当使用手机,但是一定要合理使用,防止沉迷手机。
家长们应该如何对孩子进行引导和干预呢?恩诺教育一级心理专家林老师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给出了不同的建议,希望家里有中小学生的家长,都认真看看,帮孩子养成合理使用手机的好习惯,不要沉迷手机。
家长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对孩子玩手机进行干预和引导:
1-3岁:尽量不让孩子接触手机
主要原因有二:
1.幼儿的视网膜要到12岁才能发育完善,在此之前都应该尽量少接触手机类电子产品。
2.两三岁接触电子产品(手机游戏电视)越多的小朋友,在七八岁发生注意力障碍(比如多动症)的可能性也越大。
正确的做法:
1.父母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多与孩子互动、主动更新孩子的玩具等。
2.父母手机中拒绝下载任何游戏,以防孩子因游戏上瘾而索要手机玩。
3.如果孩子对手机好奇,可向孩子示范打电话、发语音、拍照片等,建立孩子对手机用途的认知。
3-6岁:尽量不让孩子接触手机游戏
不少父母为了图一时清净,偶尔会把孩子丢给手机游戏“照看”。但3-6岁的孩子还小,自控力不足,一旦接触游戏,极易上瘾。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适当接触手机,如让孩子明白手机可拨打电话、可与人聊天、视频等基本用途,但一定要远离手机游戏。
正确的做法:
1.父母家人去娱乐化,即删除游戏、音乐、视频等各类会吸引孩子的APP。即便孩子想要玩手机,除了翻翻相册、拍拍照、也不会觉得有趣,自然不会一直缠着父母要手机玩。
2.积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多与孩子共读儿童绘本。(绘本的颜色和故事性,对孩子吸引力也比较大。)
3.丰富孩子的生活经历,多带孩子外出体验大自然,鼓励孩子多结交朋友。
7-12岁:针对手机问题不宜强势打压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进入了心理叛逆期的第二阶段,即儿童叛逆期。处在叛逆期的孩子,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会变的固执又脾气暴躁,有时讲起来道理,怼的爸妈都无语。
面对孩子沉迷手机,很多父母常用的方式是:一用父母身份强压;二是用亲子关系威胁。这两种方法,弊大于利。长此以往,不仅会严重破坏亲子关系,还会加重孩子对手机的依赖和沉迷。
正确做法:
1.与孩子协商规定玩手机的时长、次数,作为必须遵守的规则,如若违反,可以承担家务作为责罚手段。
2.家长要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动机,目标是“孩子停止玩手机游戏”,而不是“孩子乖乖地停止手机游戏”。
3.家长要试着理解孩子的感受和立场,如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先完成作业再玩手机,不要说“现在立刻去做作业”,而是说“我知道这个游戏好玩,但你必须先完成作业。”
12-18岁:适当干预,引导孩子合理利用手机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于青春期的前奏,思想认知水平较高,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父母应坚持适当干预、合理利用。直接没收或生气吼骂、甚至是暴打一顿,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手机就像一把双刃剑,能伤害孩子,但也能帮助孩子,关键在于如何使用。
正确做法:
1.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给予孩子一定的个人空间。父母可试探询问并委婉教育,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性知识等。
2.有了沟通和信任后,与孩子一起协商制定玩手机的规则,如是否可以带去学校玩、什么时候可以玩手机、一次可以玩多久、如果超时会有怎样的惩罚等。
3.正确看待孩子使用手机,引导孩子合理利用手机的正面效应,如手机上阅读电子书籍更方便、手机搜索学习信息等。
⑦ 手机是把双刃剑,如何教孩子合理利用手机
我家小孩只有在完成了作业之后才能玩10分钟手机,否则只有他要查资料的时候才能看一下,但是不能玩别的,你可以试试让你的孩子也这么做。
⑧ 想控制孩子玩手机,有什么办法吗
要控制孩子玩手机无非就两种,一种是人工控制,另一种是工具控制。
人工控制:家长要每天跟踪孩子玩手机的时间,比如每天要缴掉孩子的手机,到时间后重新给他,但这样控制的效果不是很好,不仅不能改变孩子玩手机的习惯,而且非常繁琐,对要工作的家长来说更是难受。
除此控制之外,陪伴和沟通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大部分孩子沉迷于手机都是因为无聊,没有人陪伴,只能通过网络找点乐趣,所以家长的陪伴和沟通也是让孩子戒除网瘾的一个突破点。
⑨ 孩子玩手机不能自拔,如何让孩子放下手机好好学习
开篇之前先来一个灵魂拷问:
我们总说孩子爱玩手机,大人不玩吗?我们是不是没事了就想掏出手机来看看,刷下微博抖音微信百家号。我们总说孩子不爱学习,大人有多少爱岗敬业的,有多少真心愿意付出劳动去辛苦工作的?
就说这些吧,希望能够帮到有此困惑的家长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