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室内照明照度怎么计算
利用系数法计算平均照度
平均照度(Eav)
=
光源总光通量(N*Ф)*利用系数(CU)*维护系数(MF)
/
区域面积(m2)
(适用于室内或体育场的照明计算)
利用系数:一般室内取0.4,体育取0.3
维护系数:一般取0.7~0.8
举例
1:
室内照明:
4×5米房间,使用3×36W隔栅灯9套
平均照度=光源总光通量×CU×MF/面积=(2500×3×9)×0.4×0.8÷4÷5=1080
Lux
结论:平均照度1000Lux以上
流明计算法
又称为“利用系数法”
此方法用于计算平均照度
(光源光通量)(CU)(MF)
照射区域面积
适用于室内,体育照明
利用系数:一般室内取0.4,体育取0.3
1.
灯具的照度分布
2.
灯具效率
3.
灯具在照射区域的相对位置
4.
被包围区域中的反射光
维护系数MF=(LLD)X(LDD)一般取0.7~0.8
举例
1:室内照明,4×5米房间,使用3×36W隔栅灯9套
平均照度=光源总光通×CU×MF/面积
=(2500×3×9)×0.4×0.8÷4÷5=1080
Lux
结论:平均照度1000Lux以上
② 什么是照度怎样计算
照度(Luminosity)指物体被照亮的程度,采用单位面积所接受的光通量来表示,表示单位为勒[克斯](Lux,lx) ,即 1m / m2 。 1 勒[克斯]等于 1 流[明](lumen,lm)的光通量均匀分布于 1m2 面积上的光照度。照度是以垂直面所接受的光通量为标准,若倾斜照射则照度下降。
照度的计算
照度的计算方法,有利用系数法、概算曲线法、比功率法和逐点计算法等。
(一)利用系数法
1.利用系数的概念
照明光源的利用系数(utilization coefficient) 是用投射到工作面上的光通量( 包括直射光通和多方反射到工作面上的光通)与全部光源发出的光通量之比来表示,
即u=φe/nφ
利用系数u与下列因数有关:
1).与灯具的型式、光效和配光曲线有关。
2).与灯具悬挂高度有关。悬挂越高,反射光通越多,利用系数也越高。
3).与房间的面积及形状有关。房间的面积越大,越接近于正方形, 则由于直射光通越多,因
此利用系数也越高。
4).与墙壁、顶棚及地板的颜色和洁污情况有关。颜色越浅,表面越洁净, 反射的光通越多,
因而利用系数也越高。
2.利用系数的确定
利用系数值应按墙壁和顶棚的反射系数及房间的受照空间特征来确定。房间的受照空间特征
用一个“室空间比”(room cabin rate,缩写为RCR)的参数来表征。
如图8-12所示,一个房间按受照的情况下不同,可分为三个空间:最上面为顶棚空间,工作面以下为地板空间,中间部分则称为室空间。对于装设吸顶灯或嵌入式灯具的房间,没有顶棚空间;而工作面为地面的房间,则无地板空间。
室空间比 RCR=5hRC(l+b)/lb:
式中 hRC --室空间高度;
l---房间的长度;
b--房间的宽度。
根据墙壁、顶棚的反射系数(参看表8-1)及室空间比RCR,就可以从相应的灯具利用系数表中查出其利用系数。
3.按利用系数法计算工作面上的平均照度
由于灯具在使用期间,光源本身的光效要逐渐降低,灯具也要陈旧脏污,被照场所的墙壁和顶棚也有污损的可能,从而使工作面上的光通量有所减少,所以在计算工作面上的实际平均照度时,应计入一个小于1的“减光系数”。因此工作面上实际的平均照度为
Eav=uKnφ/A
式中 u____利用系数;
K____减光系数(亦称维护系数),参考值如表8-3所列;
n____灯的盏数;
φ____每盏灯发出的光通量;
A____受照房间面积。
③ 普通LED灯具怎么计算照度
照度计算方法
利用系数法
此方法用于计算平均照度 = (光源光通量)×(CU)×(MF)÷ 照射区域面积
利用系数: 一般室内取0.4,体育取0.3
1、灯具的照度分布
2、灯具效率
3、 灯具在照射区域的相对位置
4、 被包围区域中的反射光
维护系数MF=(LLD)X(LDD)一般取0.7~0.8
平均照度(Eav)= 单个灯具光通量Φ×灯具数量(N)×空间利用系数(CU)×维护系数(K)÷地板面积(长×宽) 唯一需要知道的是,LED的一些参数,比如其光束角一般是120度。
光效来说,好的灯理论为100lm/W,100瓦的白炽灯大概为1200lm,也就是说,大概12W的LED灯的光通量就相当于一盏100瓦的白炽灯,这也就是节能的由来。当然实际上只是理论,具体的还要考虑到LED的电源部分损耗,光热发散损耗,还有光衰等等。
(3)照度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根据灯具的功率来推算照度:
1、照射距离跟发光角度关系很大,角度越小光线就越聚,照射距离也越远,功率大小可以大概判断出灯的亮度。
2、一般24W的大功率60度角估计能照15米左右,30度能照射20米开外,用反光杯聚光可以找30米以上。
3、表明照明器材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能力越强,即在提供同等亮度的情况下,该照明器材的节能性越强;在同等功率下,该照明器材的照明性越强,即亮度越大。越高的建筑就选用更大功率的投光灯。
4、目前市面上常用的LED投光灯基本上是选用1W大功率LED(每个LED元件会带有一个由PMMA制成的高光效透镜,其主要功用是二次分配LED发出的光,也就是二次光学)
④ 照度怎么计算
平均照度(Eav) = 光源总光通量(N*Ф)*利用系数(CU)*维护系数(MF) / 区域面积(㎡)(适用于室内或体育场的照明计算)。
利用系数:一般室内取0.4,体育取0.3。
维护系数:一般取0.7~0.8。
举例:
(1)室内照明:4×5米房间,使用3×36W隔栅灯9套。
平均照度=光源总光通量×CU×MF/面积=(2500×3×9)×0.4×0.8÷4÷5 =1080 Lux
(2)体育馆照明:20×40米场地,使用POWRSPOT 1000W金卤灯60套,
平均照度=光源总光通量×CU×MF/面积=(105000×60)×0.3×0.8÷20÷40 =1890 Lux
(4)照度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照度标准值按0.5、1、3、5、10、15、20、30、50、75、100、150、 200、300、500、750、1000、1500、2000、3000 、5000lx 分级。lx(勒克斯)为照度单位。
照度标准值分级以在主观效果上明显感觉到照度的最小变化,照度差大约为1.5倍,该分级与CIE国际发光照明委员会标准《室内工作场所照明》S008/E--2001的分级大体一致。
夏季在阳光直接照射下,光照强度可达6万~10万lx,没有太阳的室外0.1万~1万lx,夏天明朗的室内100~550lx,夜间满月下为0.2lx。
白炽灯每瓦大约可发出12.56 lx的光,但数值随灯泡大小而异,小灯泡能发出较多的流明,大灯泡较少。荧光灯的发光效率是白炽灯的3~4倍,寿命是白炽灯的9倍,但价格较高。
⑤ 室内照明照度怎么计算
照明计算有如下的计算方法有1.平均照度的计算(利用系数法、概算曲线法)2.点光源照度的计算3.线光源照度的计算4.面光源照度的计算亮度的计算
室内照明建议采用平均照度的计算(利用系数法),具体计算方法是:
Eav=NφUK/A
式中Eav——工作面上的平均照度,lx;
φ——光源光通量,lm;
N——光源数量;
U——利用系数;
A——工作面面积,m2;
K——灯具的维护系数,
该方法考虑了由光源直接投射到工作面上的光通量和经过室内表面相互反射后再投射到工作面上的光通量。利用系数法适用于灯具均匀布置、墙和天棚反射系数较高、空间无大型设备遮挡的室内一般照明,但也适用于灯具均匀布置的室外照明,该方法计算比较准确。
应用利用系数法计算平均照度的步骤:
第一步填写原始数据;
第二步计算空间比;
第三步求有效顶棚空间反射比;
第四步计算墙面平均反射比;
第五步查灯具维护系数;
第六步由利用系数表查利用系数(厂家样本或查照明设计手册第四章的表);
第七步计算平均照度。
⑥ 怎么计算房间的照度和应该放多大照度的灯具呀 计算公式是什么
平均照度(Eav) = 光源总光通量(N*Ф)*利用系数(CU)*维护系数(MF) / 区域面积(㎡)。
(适用于室内或体育场的照明计算)。
利用系数:一般室内取0.4,体育取0.3。
维护系数:一般取0.7~0.8。
举例1:
室内照明:4×5米房间,使用3×36W隔栅灯9套,
平均照度=光源总光通量×CU×MF/面积=(2500×3×9)×0.4×0.8÷4÷5 =1080 Lux
结论:平均照度1000Lux以上。
(6)照度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假设像住宅那样整体照度应该在100勒克斯(lx)的情况,而即使是90勒克斯(lx)也不会对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但是,如果是道路照明的话,情况就不同了。
假设路面照度必须在20勒克斯(lx)的情况下,如果是18勒克斯(lx)的话,就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频发。商店也是一样,例如,商店的整体最佳照度是500勒克斯(lx),由于用600勒克斯(lx)的照度。所以,照明灯具数量和电量就会增加,并在经济上造成影响。
⑦ 20W的LED灯的照度是多少流明这个怎么算
80~100流明/瓦。LED日光灯一般光效可以做到>80LM/W,LED球泡灯一般也能做到>75LM/W。
照度计算方法:利用系数法
此方法用于计算平均照度 = (光源光通量)×(CU)×(MF)÷ 照射区域面积
利用系数: 一般室内取0.4,体育取0.3
1、灯具的照度分布
2、灯具效率
3、 灯具在照射区域的相对位置
4、 被包围区域中的反射光
维护系数MF=(LLD)X(LDD)一般取0.7~0.8
平均照度(Eav)= 单个灯具光通量Φ×灯具数量(N)×空间利用系数(CU)×维护系数(K)÷地板面积(长×宽) 唯一需要知道的是,LED的一些参数,比如其光束角一般是120度。
(7)照度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光通量与流明
光源所发出的光能是向所有方向辐射的,对于在单位时间里通过某一面积的光能,称为通过这一面积的辐射能通量。各色光的频率不同,眼睛对各色光的敏感度也有所不同,即使各色光的辐射能通量相等,在视觉上并不能产生相同的明亮程度,在各色光中,黄、绿色光能激起最大的明亮感觉。
如果用绿色光作水准,令它的光通量等于辐射能通量,则对其它色光来说,激起明亮感觉的本领比绿色光为小,光通量也小于辐射能通量。
⑧ 照度应该如果计算
照度的计算方法,有利用系数法、概算曲线法、比功率法和逐点计算法等。
(一)利用系数法
1、利用系数的概念
照明光源的利用系数(utilization coefficient) 是用投射到工作面上的光通量( 包括直射光通和多方反射到工作面上的光通)与全部光源发出的光通量之比来表示,
即u=φe/nφ
利用系数u与下列因数有关:
1)、与灯具的型式、光效和配光曲线有关。
2)、与灯具悬挂高度有关。悬挂越高,反射光通越多,利用系数也越高。
3)、与房间的面积及形状有关。房间的面积越大,越接近于正方形,则由于直射光通越多,因此利用系数也越高。
4)、与墙壁、顶棚及地板的颜色和洁污情况有关。颜色越浅,表面越洁净,反射的光通越多,因而利用系数也越高。
2、利用系数的确定
利用系数值应按墙壁和顶棚的反射系数及房间的受照空间特征来确定。房间的受照空间特征
用一个“室空间比”(room cabin rate,缩写为RCR)的参数来表征。
如图8-12所示,一个房间按受照的情况下不同,可分为三个空间:最上面为顶棚空间,工作面以下为地板空间,中间部分则称为室空间。对于装设吸顶灯或嵌入式灯具的房间,没有顶棚空间;而工作面为地面的房间,则无地板空间。
室空间比 RCR=5hRC(l+b)/lb:
公式中
hRC,代表室空间高度;
l,代表房间的长度;
b,代表房间的宽度。
根据墙壁、顶棚的反射系数(参看表8-1)及室空间比RCR,就可以从相应的灯具利用系数表中查出其利用系数。
3、按利用系数法计算工作面上的平均照度
由于灯具在使用期间,光源本身的光效要逐渐降低,灯具也要陈旧脏污,被照场所的墙壁和顶棚也有污损的可能,从而使工作面上的光通量有所减少,所以在计算工作面上的实际平均照度时,应计入一个小于1的“减光系数”。因此工作面上实际的平均照度为
Eav=uKnφ/A
公式中:
u,代表利用系数;
K,代表减光系数(亦称维护系数),参考值如表8-3所列;
n,代表灯的盏数;
φ,代表每盏灯发出的光通量;
A,代表受照房间面积。
为了对照度的量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下面举一例进行计算,一只100W的白炽灯,其发出的总光通量约为1200Lm,若假定该光通量均匀地分布在一半球面上,则距该光源1m和5m处的光照度值可分别按下列步骤求得: 半径为1m的半球面积为2π×12=6.28 m2, 距光源1m处的光照度值为:1200Lm/6.28 m2=191Lux。 同理,半径为5m的半球面积为:2π×52=157 m2, 距光源5m处的光照度值为: 1200Lm/157 m2=7.64Lux。
⑨ 如何计算灯具照度
照度计算方法有利用系数法和逐点计算法(包括平方反比法、等照度曲线法、方位系数法等) 两大类,利用系数法用于计算平均照度与配灯数,逐点计算法用于计算某点的直射照度。现将这两种计算方法的特点及使用范围对比如下:
利用系数法利用系数计算此法考虑了直射光及反射光两部分所产生的照度计算结果为水平面上的平均照度计算室内水平面上的平均照度,特别适用于反射条件好的房间.查概算曲线一般生产及生活用房的灯数概略计算
逐点计算法平方反比法此法只考虑直射光产生的照度,可以计算任意面上某一点的直射照度采用直射照明器的场所,可直接求出水平面照度等照度曲线法方位系数法,使用线光源的场所,求算任意面上一点的照度
以上这两种计算方法,各文章都介绍的较多了,这里不再复述。从实际使用效果来看,以上两种方法都存在计算繁琐,建筑专业条件众多,适用范围较小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
利用系数法:
1.对众多不同光照特性的控照器,仅仅靠顶棚空间比CCR中的hcc简单划分成两种形式是远远不够的。
2.现有顶棚有效光反射比ρcc曲线不能满足当代建筑丰富多彩的室内装饰材料,而且维护系数的分类较粗糙。
3.它假设了工作面上所有计算点的照度均相同,无法满足一些特殊场合照度的计算。
逐点计算法:
其计算结果仅为最小照度值,仅适用于大面积、高净空、维护结构反射比较低的室内空间。
在缺乏专门照明设计软件的条件下,以上方法很难做到高精确度。随着照明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和建筑装饰的深入,照度计算已被人们广泛关注并为科学工作者所研究。从研究动向来看,照明计算主要向两个方面发展,其一是力求简单迅速,经常是将计算好的在各种可能条件下的结果编制成图表、曲线供设计人员查用,其二是力求准确。由于各种参数的不精确,计算结果有 20%至-10%的误差是允许的。针对非研究场合及一般施工设计,真正实用的方法应该是简便易算且有较高准确度的,比较而言,现推荐一种单位容量法或称为简化版利用系数法。
二、单位容量计算法的概念及步骤
单位容量法适用于均匀的一般照明计算,它主要计算每单位被照面积所需的灯具安装功率: W=P/S P-全部灯具安装功率,瓦; S-被照面积,米2
或直接计算灯具数量N=E*A*φ0*C1*C2/φ,单位容量W决定于下列各种因素:需求照度E,房间面积A,单位面积每LX光通量φ0,修正系数C1、C2,照明灯具光通量Φ。
我们给出一套速查表格以便使用。表格相关说明如下:
1. 室形指数RI=W* L/H*(W L) W-房间宽; L-房间长, H-灯具至工作面高度,并据此室形指数结合灯具配光类型查表得出φ0。见附表1。
2. 室内顶棚、墙面及地面的反射系数分别为ρC、ρW、ρf,根据实际环境不同可加系数C1修正。见附表2。
3. 各灯具效率不同, 可加系数C2修正。见附表3。
附表1
室形指数 RI 直接型配光灯具 半直接型配光灯具 均匀漫射配光灯具 半间接型配光灯具 间接型配光灯具
S<0.9h S<1.3h
0.6 5.38 5.00 5.38 5.38 7.78 8.75
0.8 4.38 3.89 4.38 4.24 6.36 7.00
1.0 3.89 3.41 3.68 3.59 5.39 6.09
1.25 3.41 2.98 3.33 3.11 4.83 5.00
1.5 3.11 2.74 3.04 2.86 4.38 4.83
2.0 2.80 2.46 2.69 2.50 4.00 4.38
2.5 2.64 2.30 2.50 2.30 3.59 4.89
3.0 2.55 2.30 2.37 2.19 3.33 3.68
3.5 2.46 2.12 2.30 2.11 3.18 3.33
4.0 2.37 2.06 2.22 2.03 3.04 3.33
4.5 2.35 2.02 2.17 1.99 2.98 3.26
5.0 2.33 1.97 2.12 1.94 2.92 3.18
附注:S为灯具间距,h为灯具安装高度
直接型照明器允许距高比分类
分类名称 距高比s/h
特狭照型 S/h≤0.5
狭照型(深照型,集照型) 0.5<S/h≤0.7
中照型(扩散型,余弦型) 0.7<S/h≤1.0
广照型 1.0<S/h≤1.5
特广照型 1.5<S/h
附表2
ρC 0.7 0.6 0.4
ρW 0.5 0.4 0.3
ρf 0.2 0.2 0.2
C1 1 1.08 1.27
附表3
灯具效率 0.7 0.6 0.5
C2 1 1.22 1.47
通过以上表格能进行计算的第一步:查出φ0, C1, C2,第二步代入所需照度E及房间面积A,第三步选择合适的光源及其光通量。最后得出布灯数量。
三、单位容量计算法设计实例
某厂房的尺寸为:宽X长X高=20mx50mx8m,顶棚反射比ρC=70%,墙面反射比ρW=50%,地板反射比ρf=20%,采用150W金属卤化物灯宽光束块板面照明灯具,光源光通量10809lm,灯具效率72.9%,现要求室内地面平均照度为100lx,试求室内布灯数?
第一步:求室形指数RI=W* L/H*(W L),代入W=20m,L=50m,H=8m,得出RI=1.78。照明灯具为宽配光金卤灯,属于中照型灯具, 距高比S/h<1.0,查表1得出单位容量光通量最接近数值φ0=2.8。据灯具效率及各反射比可知修正系数C1,C2均为1。
第二步:要求照度标准E=100 lx,厂房面积A=1000m2。
第三步:光通量φ为10809lm,代入公式计算出灯具数量为N=E*A*φ0*C1*C2/φ=25.9<个>。
利用系数法首先要计算室空比、顶空比及地空比,再计算顶棚、墙面、地板有效反射比,确定利用系数加上维护系数。此法计算准确度虽较高,但步骤很繁琐,除非用计算机编程辅助计算,否则工作量很大。而单位容量法的计算结果与采用利用系数法结果(25个)相当接近,但计算步骤要简便许多。在实际设计中常常是灯具并不确定,需要不断计算调整型号及位置以达到满意的效果,此法手工计算花费时间较短,因此在实际中有较广泛的运用
⑩ 照度怎么计算的公式里面的参数怎么确定谢谢!
目前,照度计算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单位容量法,第二种是利用系数法,第三种是逐点计算法。 1、单位容量法所依据的表格由于编制的时间较早,其中的数据已不适应现在新型光源、新型灯具的需要,不能做为计算的依据。希望有关部分尽快制定新的表格。 2、目前,最常用的是利用系数法。此法最关键是如何求得利用系数,正常情况下,灯具厂家应该提供灯具配套的几种典型反射率下的利用系数表,供设计人员根据房间实际情况进行插值求得实际的利用系数,或者由灯具厂家提供灯具的配光分类和灯具效率,由设计人员查找万能固有利用系数表经插值求得固有利用系数后,再与灯具的效率相乘,求得利用系数。 国内的大部分电气软件在求利用系数时,不太注重各空间反射面的属性,有的软件不设置房间各反射面材质的选取或输入,而把顶空间、室空间、地空间的反射比放权给设计人员任意取值;有的软件在灯具安装高度与房间高度不同,工作面高度并非地面的情况下,错误地把顶空间的有效反射比,当成顶棚的反射比;把地空间的有效反射比当成地板的反射比,等等这些误差必然导致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的误差。 有的设计人员不愿意花时间进行有关的计算,为了应付审核、审查,利用系数随意取值,声称是厂家提供的;有的不管房间的具体尺寸,干脆来个大包干,如:教室、办公就统一取0.7,商场、超市统一取0.6,工业厂房就取0.5,这些取法都是没有根据的!其后果将使房间的实际计算照度产生巨大误差。 3、逐点计算法,目前使用得不多,原因是计算比较繁琐,要花较长的时间。但是,在求照度均匀度,校验UGR时,非得用逐点计算法不可。从理论而言,房间的平均照度是指当房间的计算点数值趋于无穷大时,各计算点照度的平均值。无论是用利用系数法还是用逐点计算法,计算出房间的平均照度应该是相近的,如果用两种方法计算出的平均照度相差很大,这说明灯具的参数有误,或计算的公式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