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蛋糕油正确使用方法
蛋糕油的用法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内制作海绵蛋糕时还未有蛋糕油的添加,在打发的时间上非常慢 ,出品率低,成品的组织也粗糙,还会有严重的蛋腥味。后来添加了蛋糕油,制作海绵蛋糕时 打发的全过程只需8—10分钟,出品率也大大地提高,成本也降低了,且烤出的成品组织均匀细腻,口感松软。
1、蛋糕油的添加量和添加方法
蛋糕油的添加量一般是鸡蛋的3-5%。因为它的添加是紧跟鸡蛋走的,每当蛋糕的配方中鸡蛋增加或减少时,蛋糕油也须按比例加大或减少。
蛋糕油一定要在面糊的快速搅拌之前加入,这样才能充分的搅拌溶解,也就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2、添加蛋糕油的注意事项
蛋糕油一定要保证在面糊搅拌完成之前能充分溶解,否则会出现沉淀结块;面糊中有蛋糕油的添加则不能长时间的搅拌,因为过度的搅拌会使空气拌入太多,反而不能够稳定气泡,导致破裂,最终造成成品体积下陷,组织变成棉花状。
蛋糕油的工艺性能
在制作蛋糕面糊的搅打时,加入蛋糕油,蛋糕油可吸附在空气——液体界面上,能使界面张力降低,液体和气体的接触面积增大,液膜的机械强度增加,有利于浆料的发泡和泡沫的稳定。使面糊的比重和密度降低,而烘出的成品体积就增加;同时还能够使面糊中的气泡分布均匀,大气泡减少,使成品的组织结构变的更加细腻、均匀。
蛋糕油的成分用途
蛋糕油的主要成分是化学合成品———单酸甘油酯加上棕榈油构成的乳化剂。其中的棕榈油是一种饱和脂肪酸油,它长期使用会引起人体心血管疾病。在西式糕点行业中,蛋糕油主要被用于同鸡蛋、面粉、水一起搅拌,制成蛋糕,也可同植物油、水、奶粉一起制成所谓的“鲜奶油”,制成各种图案,涂于蛋糕表层和夹层。这种添加剂价格也比较便宜,10公斤一桶的市场零售价也就80元左右。
蛋糕油的安全性
据营养与卫生专家介绍,蛋糕油并非什么营养原料,只是一种毒性较小、相对比较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食品添加剂食用卫生标准(GB2760)》中,对这种添加剂的使用量有明确规定,一般最大使用量为6g/kg。尽管有如此明确的规定,但实际使用中究竟添加了多少,消费者不大好界定。虽然适量食用对人体没什么影响,但毕竟是化学合成品,过量食用都会有副作用。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长期食用加入过量添加剂的蛋糕,容易引起人体高血脂、动脉硬化、心血管等疾病。
⑵ 哈里撒怎么做
一 回族食俗的历史传承与食制
回族的食俗,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七世纪中叶,从陆路来到长安的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商人,他们在经商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带来了许多阿拉伯、波斯地区的清真莱点,如回族的烧饼据说就是唐代传入的,在民间早就有西域回回在长安卖大饼之传说。这些回族先民按照他们原来的饮食方法与饮食制在长安等地长期生活。从海路来到广州、泉州等地的回族先民也同样带进了许多清真面点和菜点。如唐代就盛行“油香”,相传油香是从古波斯的布哈拉和亦思法罕城传入中国的。据僧慧琳在《一切经音义》中说:“此油饼本是胡食,中国效之”。西北回族聚居区的糕点“哈鲁瓦”,原为阿拉伯地区的一种甜食。“哈鲁瓦”为波斯语的“甜”字。后从唐朝长安流行至今。宋代,有一道清真莱叫“冻波斯姜鼓”。相传,这道菜是回族先民从波斯传入中国的,先在沿海一带后传到内地。元代,口回民族形成后,回族饮食更是丰富一多采、这二时期的回族饮食,一是品种花样多,大街小巷及市场”上都有回族饮食摊点。二是具有回国残族的饮食特点,既保留继承了阿拉伯、波斯地区的一些清真菜点,又吸收了中国菜点、面点的一些制作方法,二者结合,为回族所用。如“托饨馍”①就是当时回族人民在阿拉伯烤饼和中国烤饼的基础上,吸收、创造的一种食品。还有“秃秃麻食 ”、“舍而别”(果子露)及其它清真菜点等。
元人着《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十卷,其中有《回国食品》一节,记载了回族食品及其制作方法。如:
设克儿匹刺,胡桃肉温水退皮二斤,控干下擂盆捣碎,入熟蜜一斤,曲昌车烧饼揉碎一斤,三件抖匀,揉作小商团块,用曲昌车烧饼剂包馅捏作接李撒样,入炉贴熟为度。
糕糜,羊头煮极烂提去骨,原汁内下回回豆,候软下糯米粉,成稠糕糜下酥蜜、松仁、胡桃仁匀供。
秃秃麻失,如水滑面和圆小弹,剂冷水浸手掌按作小薄饼儿,下锅煮熟,捞出过汁,煎炒酸肉,任意食之。
哈耳尾,干面炒熟罗过,再炒下蜜,少加水搅成,按片刀裁。
另外,还详细记载了“卷煎饼”、“酸汤”、勺\耳搭”、“古刺赤”、“海螺丝”、“即你匹牙”、“哈里撒”、“河西肺”的制作方法。元代大臣忽思慧编的宫廷食谱《饮膳正要》记载了不少回族民间的清真菜点,如“河西米汤粉”、“河西肺”、“抑蒸羊”等等。其中绝大部分以羊肉为原料,宫廷大臣也已认识到羊牛肉对身体的益处、疗效。明代回族饮食较元代又有了新的发展,在菜肴配制、烹调、面食的制作上有许多创新,饮食品种多样。特别是这一时期,回族在烙饼、蒸馍馍、做长面时,继承先人的传统,喜欢在面里调香料,使烙或蒸出的馍馍,味道极香,这在当时汉族和其他民族当中还不多见。煮稀饭,煮羊牛肉也用香料,这种香料用在菜饭中,不仅能调味,还能消毒,去毒,对人体有疗效作用。如明朝马愈《马氏日钞记》中说“回回人食事之香料,云,回族茶饭中,自用西域香料,与中国不同。共拌姐酿,用马思答吉,形类地树,极香 —·二··又有咱夫兰,状如红花同,云即阿魏根…彦中用回回豆子,状如棒子肉,味极香美,磨细和于面中,味香,去面毒。”这些习俗一直影响到今天。现在许多有名的回族厨师的独特的烹调技术与风格,都是从古到今,代代流传下来的。明代黄正《事物组珠》、书,也记载了不少回族食品,如“设克儿匹刺”、“卷煎饼 ”、“糕糜酸汤”、“八耳塔”、“哈尔尾”、“古刺赤”、“海螺丝”等等。清代回族的“碗豆黄”、“塔斯蜜”很有特点。清以后,回族善于学习、引进别的民族的烹调技术,并不断发展、创新。如现在闻名全国的西安羊肉泡馍,就是明末清初长安回族在烧饼和煮羊肉的基础上创新的。西安老童的腊羊肉,据说也是清初回回独创的。还有像牛肉拉面、馄馍等食品,也都是回族在长期的饮食实践中独创的。清末明初,回族的饮食越做越细,越做越精,越做越讲究。“全羊席”就是在清朝盛行起来的,是一种规格很高的回族宴席。“涮羊肉”也是清末在回族当中盛行的一道高级待客莱,在北京的“东来顺”经营,后来传到西安清雅斋饭店等,一直经营到现在,赢得了中外宾客的赞誉。这些回族清真菜肴、面点,经过历代回族厨师带徒传艺,发展到今天,现在回族饮食品种繁多,绚丽多彩,独具风味。许多名厨师,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有的已将多年的烹任经验与技术加以整理出版,有的正在积极抢救将要失传的一些回族清真菜谱。据统计,现在全国已有清真菜谱近二千余种,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回族人民的生活,受到了广大回族人民的欢迎。同时,也使汉族及其他民族大开胃口,受到好评。
回族饮食有其自己的惯制。一般都是一日三餐制,分早、午、晚三顿。早餐较简单,年轻人多吃点烧饼之类;上了年纪的人却很讲究,一般在做完晨礼后,要泡上一盅盖碗茶或熬罐罐茶,吃些饼、馄馍、花卷之类的;有的还要早上喝油茶。中餐、晚餐作为正式餐,要吃饱吃好。但到了喜庆日子或家里来客人或过节,一般吃饭比较讲究。回族有个良好的习惯,就是客人来后,先倒茶,定干果碟子。一般都定五六个碟子,多者十几个,如葵花籽、花生、水果糖、枣子、核桃、苹果等,再加一把撒子。边喝、边吃、边聊天。等饭做好时,再正式吃饭。
回族让客人时,一般说请“口到”,客人开始吃时要先用右手拿起食品或饮料,念一声“太斯米”,然后才吃。这些都是回族在饮食上的习惯,且稳定性很强,多少年来也未改变。
⑶ 回民桂花糕制作方法
桂花糕
⑷ 糕点的制作方法
1.绿豆糕
食材:绿豆粉、白糖
做法:
1、绿豆粉直接倒在碗里放进锅内蒸上30分钟,记得在碗上加个盖子哦。
2、半小时后关火,然后拌入白糖、开水,浓稠度自己掌握。
3、铺平装进方形餐具,再蒸15分钟。
4、取出来晾凉,切块,大功告成!
2.驴打滚
食材:糯米粉、红豆沙、黄豆粉、植物油
做法:
1、糯米粉适量,加入温水(不烫手为宜)
2、把糯米粉揉成面团,尽量多揉几下。
3、盘里放少许植物油,为了蒸面后不粘盘,其实放了也会粘,只是效果要好些而已。
4、把面团放在盘里,摊平,入锅隔水蒸20分钟。
5、这时就可以炒黄豆粉了,把黄豆粉倒入平底锅里。
6、小火翻炒至浅棕色,有豆香味即可。
7、炒好的黄豆粉,过筛在案板上放凉。面团蒸好后取出,倒在黄豆面上。
8、面团上盖上保鲜膜,擀成薄面片。
9、在擀好的面片上抹上红豆沙。
10、从一边往里卷起,改量卷紧点,卷成一条长圆条,快刀切成小段就成啦!
3.牛奶紫薯凉糕
食材:蒸熟紫薯片、牛奶、糖、玉米淀粉、兰莓QQ糖、开水、椰蓉
做法:
1、将紫薯、牛奶、糖、玉米淀粉放入料理机搅拌至细腻的浆,倒入奶锅小火煮至浓稠(边煮边搅拌)微沸立即离火。
2、QQ糖1包放入小碗加40克开水,放微波炉叮20秒至融化,搅拌均匀倒入牛奶紫薯糊中搅拌均匀,再倒入方形容器放凉后入冰箱冷藏过夜。
3、第二天取出,用小刀沿容器四周划-圈,再划成小方块,翻面扣在盘子里裹上椰蓉即可食用。
4.咖啡蒸糕
食材:鸡蛋、自发粉、糖、咖啡粉、油、芝麻粒
做法:
1、把鸡蛋的蛋黄和蛋白分到两个碗里(蛋白一定要大的盆子)。
2、加入糖,把蛋黄打匀,蛋白打到有很多白色泡沫的样子。
3、把自发粉过筛。
4、把咖啡粉倒入小碗里,倒入一点点的水能把咖啡融化就好(一点点就够,太多就太稀了)
5、把自发粉,蛋黄和咖啡浆倒入装蛋白的盆子,不停的搅动,把面粉和蛋白调均匀,
6、在模具上刷油,放入蒸锅里面蒸,以中小火蒸约20分钟,取出后表层撒上芝麻粒装饰即可。
5椰汁糕
食材:粟粉25克,澄面25克,白砂糖100克,牛奶100克,椰浆100克,清水200克
做法:
1、用清水将粟粉、澄面调开。
2、将牛奶、椰汁或橙汁、白砂糖放入锅内,倒入粟粉糊一起搅拌均匀。
3、开小火加热,用顺时针方向不停的搅拌,看到粉浆変稠时,更要快手搅拌,别糊了。
4、待粉浆开始起泡泡即煮滚了,就可以息火了。
5、把煮好的糊糊倒入模具里,待凉透后放入冰箱冷藏30分钟即可。
6.芸豆卷
食材:白芸豆、红豆沙、白糖
做法:
1.白芸豆泡一夜后去外皮;
2.放高压锅加水煮二十分钟以上,取出沥干水待凉后放搅拌机打成豆泥;
3.然后用纱布包好放烧开的蒸锅蒸五到十分钟左右取出,如果觉得纱布底比较湿可以挤去水分,这一步必做,否则豆泥太湿是卷不起来的;
4.稍凉用寿司帘垫底上面放保鲜膜,把豆泥慢慢推开成一块面皮样,上面铺上相同大小的红豆沙,跟卷寿司一样卷起整理成方形;
5.放冰箱冷藏,吃时用刀切块,如果喜甜,还可在吃时洒上白糖哦。
⑸ 糕点制作流程
1、南瓜蒸蛋糕
材料:
南瓜200克面粉40克、鸡蛋2个、白糖45克
做法:
1、南瓜切成块,放在微波炉转熟。然后过滤200克
2、蛋白分次加入白糖放入无油无水的容器中打至硬性发泡,打蛋盆倒扣不倒
3、南瓜泥加入两个蛋黄
4、搅拌均匀后,再加入过筛的面粉、搅拌均匀再加入蛋白
5、用刮刀自下而上成均匀的面糊、倒入活底蛋糕模具中
6、上蒸笼,盖上保鲜膜,蒸38分钟左右。蒸好后,会涨高一点
7、取出从蛋糕底部将蛋糕取出来
2、玉米面发糕
材料:
玉米面150克,小米面50克,普通面粉200克, 干红枣20个,葡萄干20克,白糖40克,干酵母5克,水约280ML
做法:
1、干红枣洗净后用温水浸泡一个小时,葡萄干洗净
2、将玉米面、小米面、面粉与白糖、干酵母混合
3、倒入水,调成稀稠适中的面糊
4、模具内薄薄涂一层油(防沾),放上一些葡萄干
5、将面糊倒入模具内一半高,放在温暖处发酵,约40分钟
6、等面糊发至模具9成满就可以了
7、表面再放上一些红枣和葡萄干,放入蒸锅大火蒸35-40分钟
3、糯米糕
材料:
糯米(江米)500克,枣泥馅250克、白糖100克,清水500克
做法:
1、将糯米用清水淘洗干净,放入小盆内,再加入清水500克,上笼蒸约40分钟,即成糯米饭
2、将蒸好的糯米饭倒在湿洁布上包住,蘸以凉水,反复揉搓,使米饭变成泥状
3、手蘸凉水揪一块面团(约1/30),压扁,包入适量枣泥馅(制法见枣泥包子)收口按成小圆饼形,投入热油锅内炸至金黄色捞出。食时放盘内撒上白糖即可
⑹ 天津清真糕点做法槽子糕点的做法
步骤
1.材料过称准备好
2.鸡蛋打到盆中
3.白糖倒入盆中
4.用电动打蛋器开打
5.打成糊糊状,写上字都不会消失的样子
6.过筛面粉
7.搅拌均匀
8.倒入油
9.搅拌均匀
10.烤盘上放上锡纸
11.将鸡蛋糊糊倒入烤盘中
12.放入预热180度的烤箱中,我家烤箱小,15分钟
13.出锅
⑺ 糕点应该怎样做
1、椒盐桃酥
桃酥是川式糕点中主要的酥类点心之一。其特点是香甜可口,酥脆化渣。一般的桃酥都是甜味,而椒盐桃酥中因为加入了少量的精盐,故使成品在香甜中略带咸味。
配方:特级面粉2500克
白糖1250克
化猪油�或香油1250克
鸡蛋5个
精盐20克
小苏打15克
臭粉10克
制作:
1�将白糖、精盐、小苏打、臭粉放入盆中,磕入鸡蛋,搅拌均匀�机器搅5分钟,手工揉搓10分钟至松泡后,再下入化猪油,继续搅拌至猪油与其它原料融和,然后下入面粉,拌和均匀成酥松的面团。
2�将和好的面团搓成长条,用刀切成厚薄均匀的片�或将面团放入模具中压成圆形、椭圆形或长方形的片,即成桃酥生坯。
3�将桃酥生坯放入烤盘中�上下烤盘之间的间距为3厘米,入160~180℃的烤箱中烘烤约8分钟,至桃酥表面呈金黄色且有自然裂缝时,取出晾凉即成。
〔注〕臭粉的化学名称为碳酸氢铵,是一种化学膨松剂。但臭粉的用量须少,否则成品会有异味。
2、葱油酥
在川式糕点中,葱油酥因带有浓郁的葱香味而备受现代都市人的喜爱。制作葱油酥时,需将大葱切碎后取汁,使成品既有葱的味道又不见葱的影子。且甜中带咸,酥松滋润,爽口宜人。
配方:特级面粉1600克
熟面粉500克
化猪油500克
白糖800克
精盐15克
熟芝麻300克
熟碎花仁150克
大葱500克
鸡蛋2个
精炼油250克
制作:
1�将面粉1000克放入盆中,加入化猪油250克、热水250克、冷水100克,搅拌均匀后,揉成表面光滑滋润的水油面团,置于案板上,用湿纱布盖上,饧约15分钟;将剩余的面粉放入盆中,加入剩余的化猪油,揉搓均匀后,即成油酥面团。
2�大葱择洗净,切成葱花,再用洁净纱布包住,挤出葱汁,然后将葱汁装入盆中,加入熟面粉、白糖、精盐、精炼油、熟芝麻�150克及熟碎花仁,拌和均匀后,即成馅心料;鸡蛋磕入碗中,搅打均匀成蛋液。
3�将水油面团在案板上压扁擀开,再将油酥面团包入水油面团中,将面团用滚筒擀成椭圆形片,折叠几次后,擀成0�3厘米厚的面皮,然后将拌和好的馅心料压成片状,铺在面皮的一半上,再将面皮的另一半折过来盖在馅心上,然后用滚筒将包好馅心的面皮压至厚薄均匀,再用刀将面皮切成长12厘米、宽5厘米的条,在表面刷上鸡蛋液,撒匀剩余的熟芝麻,即成葱油酥生坯。
4�将生坯放入刷油的烤盘中,入180~200℃的烤箱中烘烤约7分钟,取出晾凉即成。
3、豆沙菊花酥
豆沙菊花酥是一种大众化的酥饼类糕点,因形似菊花、酥脆化渣、香甜可口而备受人们喜爱。这种糕点既可用油炸的方法制熟,也可用烘烤的方法制熟,两种方法制成的成品各有特色。
配方:特级面粉1000克 化猪油300克 豆沙馅600克 食用黄色素、红色素各少许
制作:
1�将面粉600克放入盆中,加入化猪油150克,热水250克及食用黄色素,揉和均匀成淡黄色的水油面团;将剩余的面粉放入盆中,加入剩余的化猪油,揉和均匀成油酥面团。
2�将水油面团在案板上压扁擀开,再将油酥面团包入水油面团中,将面团擀成长方形的面皮,反复折叠和擀开三次,然后将面皮卷成圆柱状,用刀切成面剂,将面剂擀成若干张小圆皮;将豆沙馅搓成若干个小圆球。
3�取一张小圆皮,包入一份豆沙馅,再收口捏紧,然后用手按成圆饼状,用刀在圆饼四周呈放射状划10~12个刀口子�刀距要均匀,刀口离饼心相距1�5厘米成菊花瓣状,用手将每个菊花瓣翻起以使馅心露出,另用红色素在饼心点一个小点,即成豆沙菊花酥生坯。
4�依法逐一制完后,放入烤盘中,入150~170℃的烤箱中烘烤约9分钟,取出晾凉即成。
〔注〕如用油炸的方法制熟,其水油面团的用油量需减少一些。
4、萨其玛
萨其玛本是满族人的点心,后经满人带入关内,融合了汉族的糕点制作技术,从而形成了今天的样子。川式萨其玛吸取了京式萨其玛的某些制作特点,同时还特别用蜜饯或金丝蜜枣点缀其表面。
配方:特级面粉1500克 白糖850克 饴糖850克 鸡蛋25个 化猪油�或精炼油1000克 蜜饯�或金丝蜜枣250克
制作:
1�鸡蛋磕入盆中,搅打成蛋液后加入面粉揉和均匀,用压面机压成�或用擀面杖擀成0�4厘米厚的面皮,再用刀切成7~8厘米长、0�4厘米粗的面丝,下入五六成热的油锅中炸至金黄酥脆时捞出;蜜饯�或金丝蜜枣切成细丝。
2�将白糖和饴糖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熬至溶化且温度达到120℃时,将炸好的面丝倒入锅中翻拌均匀。
3�将粘匀糖液的面丝起锅装入方形框具内,摊平压成5厘米厚的大方块,再用刀切成小的长方块,最后在表面撒上蜜饯丝,晾凉即成。
〔注〕如在和面时加入了可可粉,即变成了可可萨其玛。
5、豆腐糕点
原料配方 豆腐渣12公斤 淀粉4公斤 小麦粉1公斤 砂糖1.8公斤 食盐100克 芝麻50克
制作方法 将上述原料、辅料混合,按需要加500~1 000克豆浆混合揉搓,第二步以用剁碎等方法制成粉沫,再用压延机轧延成带状平面,然后切成所需形状,经油炸即得一种油炸糕点。
产品特点 品质柔软,香甜可口,别有一番风味。
注意事项 用豆腐渣为主要原料制作糕点类时,按照需要加入豆浆,又由于豆腐渣本身含有80%的水分,在混合工序过程中没有必要加水。如果含水量少而不易揉搓时,可以再加入豆浆,以便于揉搓。并可提高豆渣制品的营养和风味。
⑻ 糕点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女性朋友们大多喜欢吃点小零食,主要是瓜子,糕点,糖果,水果这一类的。外面买的小糕点虽然种类多,味道也好,但是有些小点心的脂肪或是糖类含量过高,或是人工的材料太多,对人的身体并不好。其实女性朋友们可以在家自己做点心,那么女性做小点心有哪些方法?
1蛋煎饭团
原料:米饭、鸡蛋、植物油。
做法:1.做好的米饭稍稍晾凉后揉成饭团(手上沾些水就不粘手了)。2.鸡蛋打匀后加少许盐,将饭团在蛋液中滚一下。3.平底锅倒入适量油,放入饭团,再煎至焦黄就可以了。
2紫薯饼
原料:紫薯、白芝麻、少许植物油。
做法:1.紫薯去皮,切厚块,蒸笼蒸熟。2.用勺将紫薯捣成泥,搓成丸子,再压成饼。3.不粘锅放少许植物油,小火两面各煎五分钟。4.出锅时可以在撒点芝麻。
3蛋奶薯仔饼
材料:薯仔(黄皮)200克,鸡蛋75克,牛奶50克,小麦面粉10克,盐2克,白砂糖10克,鸡精2克
做法:1.将鸡蛋去壳,入碗打散;2.加入牛奶、盐、糖、鸡精,拌成蛋奶汁。3.将薯仔蒸熟去皮,捣烂成泥;4.薯仔泥加入面粉、蛋奶汁搓成粉团;5.将粉团加工成直径为1厘米的小圆球,用手轻轻压扁;6.入油锅煎至两面呈金黄色,盛起排放碟上即成。
小诀窍:蛋奶薯仔饼以薯仔为主,加入鸡蛋、牛奶,使营养更加丰富,是家庭中老幼皆宜、可以常吃的点心。
4香芒双皮奶
食材:鲜牛奶500g、蛋白3个、芒果2个、糖20g。
做法:1.牛奶煮到微沸,倒入碗中放凉。2.用筷子挑起凝结的奶皮,倒出下面的牛奶。3.倒出的牛奶加糖搅拌融化,过滤打散的蛋白,搅匀。4.蛋奶液重新倒进碗中,让奶皮漂浮起来,封保鲜膜上蒸锅,水开后小火蒸15分钟,凝固即可。5.芒果打成泥,浇在放凉的双皮奶上,冷藏后更爽滑哦。
5木瓜撞奶
食材:新鲜木瓜、牛奶。
做法:1、木瓜削皮去籽,放到滤网里碾碎得到果汁。2.牛奶烧开倒进果汁里,果汁和牛奶的比例为1:3。3.放量凝固即可使用。
6药泥甜品
食材:山药、牛奶、蓝莓酱、蜂蜜。
做法:1.山药带皮清洗乾净,切成段放锅中隔水蒸熟(大概15-20分钟)。2.将山药压成泥,加一点点盐,如果山药太干,可以放些牛奶稀释。3.装入裱花袋中,挤成自己喜欢的形状。4.蓝莓酱加适量清水和蜂蜜调和均匀,一点要充分搅拌均匀,淋在山药泥上。
7香蕉酥
原料:南瓜、糯米粉、香蕉、面粉。
做法:1.南瓜去皮去籽后切小片放入微波炉6分钟,压成泥,喜欢吃甜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