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秧苗的使用方法视频

秧苗的使用方法视频

发布时间:2022-05-07 07:19:50

A. 蔬菜苗怎么育苗呢

温床育苗温床育苗根据人工增温方式不同,分为酿热温

床和电热温床两种形式。现在普遍使用的是电热温床育苗,它是在冷床的基础上,通过铺设电热加温线来为苗床增温,从而能保证苗床较高而且稳定的地温,可以培育出根系发达、植株健壮的优质秧苗。目前主要是在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中使用,冬季为了加强保温效果,还可以在苗床上搭建小拱棚。

(3)容器育苗容器育苗是指利用各种容器进行蔬菜育苗的方法,是现代蔬菜育苗的主要方式。其最大优点在于育苗及移栽、定植时,秧苗根系能得到有效保护,不会发生损伤,定植后没有缓苗期或缓苗期短,秧苗成活率高,植株生长旺盛。常见的育苗容器有育苗钵(营养钵)和育苗盘,生产上经常使用的育苗钵为塑料营养钵,育苗盘包括育苗穴盘和普通平底育苗盘。平底育苗盘一般只用于需要分苗的育苗生产中,如果是一次播种即成苗的应使用穴盘作为育苗容器.

(4)无土育苗所谓无土育苗,即在育苗过程中不使用土壤,而采用其他方法(营养液或基质)为秧苗提供水分和矿质营养。现在基质育苗已经普遍应用于我国蔬菜生产中,它是在营养液育苗的基础上,以透气性好的固体材料作为基质,利用穴盘或营养钵为容器、通过浇施含有各种必需营养元素的营养液,为秧苗供应营养和水分的二种育苗方式。无土育苗具有以下优点秧苗株体健壮,整齐一致,素质好生长迅速旺盛,能显着缩短育苗时1司;能减轻土传病害的危害,克服育苗中出现的连作障碍;能对育苗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重量轻,便于运输。

(5)嫁接育苗嫁接育苗是利用不同植物体之间的亲和性,把个植物体的适当部位转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通过愈合使之成为新植物体的育苗方式。其中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的部分为接穗,承接接穗的植株为砧木。蔬菜嫁接育苗是减轻土传病害,提高品种对环境适应性的有效措施。尤其是瓜类和茄果类蔬菜,包括黄瓜、西-4瓜、甜瓜、番茄和茄子等,目前已经普遍采用嫁接育苗。嫁接的方习法有靠接法、插接法、贴接法和劈接法等,生产上可以根据不同蔬菜种类和不同嫁接要求选用不同的方法。

(6)遮阳网和防雨棚覆盖育苗蔬菜秋延后栽培一般需要在夏季育苗,为了避免高温、强光、暴雨和病虫伤害蔬菜秧苗,生产上常采用遮阳网、防雨棚覆盖育苗。夏秋季节蔬菜育苗采用遮阳网覆.盖。

B. 插秧的方法是什么

插秧的方法主要有3种,分别为手动插秧、机插秧、抛插秧。

1、手动插秧

(1)该方法要注意插秧深度,若深度超过5厘米,则低节位的分蘖数量较少,若超过7厘米,则之后几乎不会出现分蘖。因此插秧时稻田的水位不能过深,水位以不露出地皮即可。

(2)稻田的硬度也是保证插秧质量的重要因素,若地块较软,则插秧后容易因秧苗自身的重量发生下沉情况,若地块较硬,则插秧后容易出现飘苗的情况。

(3)插秧时以2个手指接触地面为宜(横着贴向地面),如此即可保证浅插秧,还能防止飘苗。

2、机插秧

(1)该方法的插秧标准为驱使插秧机时不可影响已插过的秧苗,并在汪泥汪水中正常插秧。机插秧时做到均匀出苗、四边整齐便可有效减少空插率。

(2)插秧时,稻田四周需保留走1次插秧机的宽度,然后从外往里进行插秧,最后再向外面及四周插秧。

(3)插秧后,需坚持“有苗就不补,缺2棵补1穴,缺1穴无需补”的原则。若本田秧苗缺1穴,通常不会对产量造成太大的影响,此时无需补太多的秧苗。

3、抛插秧

(1)使用该方法进行插秧需准备较多的秧苗,需比手动插秧多准备10%左右。抛秧时间需合理,若地块过暄,则抛秧过深,影响分蘖;若地块较硬,则抛秧过浅,容易倒伏。

(2)抛秧的时机以秧苗根部能够进入土中2厘米为宜,抛秧时应向空中抛至3-5米的高度,使根部直落于地。

(3)抛秧后,每隔5米拉1条30厘米宽的作业道,再将作业道的秧苗抛至苗稀的地方,然后要梳理整个稻田内的秧苗密度,使抛秧的密度尽量一致。

插秧的季节

插秧的季节一般为夏季。以南方地区为例,早稻一般在3月份底至4月份初播种,4月份下旬至5月份上旬插秧。

中稻一般在4月份中旬播种,5月份中旬插秧;晚稻一般在6月份底播种,7月份下旬插秧。早稻、中稻、晚稻的秧龄一般不能超过1个月。

C. 什么时候播种秧苗

水稻种植可分早、中、晚稻,种植时间大概如下:

1、早稻一般于3月底4月初播种,7月中下旬收获;

2、中稻一般4月初至5月底播种,9月中下旬收获;

3、晚稻一般于6月中下旬播种,十月上中旬收获;

(3)秧苗的使用方法视频扩展阅读

插秧,农村莳秧的一种方法,又叫插田。一般秧苗长到3~5寸长时即可移栽,即叫插秧。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有一种新方法叫抛秧,农村普遍使用。

第一天插秧,称为“开秧门”。主妇要备好饭菜酒肉,供家人和帮工者聚餐。餐间,每人要吃一个鸡蛋,意谓“讨彩头”。蹲下去拔秧,先用缚秧苗的稻草在秧田上面横扫几下,意谓防止“发秧疯”。

发秧疯即手背发肿。插秧结束,称“关秧门”,有的户主绕田走一圈,拔一把秧苗带回家,扔在门墙边,说是“秧苗认得家门,丰收由此进门。”插秧结束那天的晚餐,主人家要宴请帮工者,称“打散”。插秧种田时,一天三餐外,还要加两次点心。

D. 草莓秧子怎么种植

在进行种植之前要先备好使用的土壤,草莓适合在透气能力好、疏松的酸性土里生长。花盆最好是带有排水孔的,且生长空间也不能太小。可以在盆底里放一层小石子,可增强透气性。

要尽可能选择生长状态好的幼苗,幼苗上面最好是带有一些根系和叶子,这样它会更容易生长。不要伤害到草莓的根系,尽量是带有一些土壤。

若是用幼苗种植,直接将选好的草莓幼苗放进盆土里面,将其固定好就行了。若是用种子种植,就要将种子均匀一些的播种好,并给它覆盖一层土壤,适当的浇水就行了。

在种植幼苗的时候,不能栽种的太深,只要将它的根部能埋进土中即可。栽种后浇透水,不要浇水太多,吸收不了是很容易烂根的。

(4)秧苗的使用方法视频扩展阅读:

生长环境

草莓喜温凉气候,草莓根系生长温度5~30℃,适温15~22℃,茎叶生长适温为20~30℃,芽在-15~-10℃发生冻害,花芽分化期温度须保持5~15℃,开花结果期4~40℃。草莓越夏时,气温高于30℃并且日照强时,需采取遮荫措施。

草莓为喜光植物,但又有较强的耐荫性;光强时植株矮壮、果小、色深、品质好;中等光照、果大、色淡、含糖低,采收期较长;光照过弱不利草莓生长。

草莓宜生长于肥沃、疏松中性或微酸性壤土中,过于粘重土壤不宜栽培,沙土多施厩肥,勤灌水,也可种草莓。

E. 大型插秧机在地里怎么插秧。要视频

机插秧进程中,在正常机械作业状态下,秧苗质量和大田耕整质量是影响栽插作业质量的主要因素。1是秧苗质量。插秧机所使用的是以营养土为载体的标准化秧苗,简称秧块。秧块的标准长×宽×厚尺寸为58厘米×28厘米×2厘米。长宽度在58厘米×28厘米范围内,秧块整体放入秧箱内,才不会卡滞或脱空造成漏插。秧块的长×宽规格,在硬塑盘及软塑盘育秧技术中,用盘来控制;在双膜育秧技术中,在起秧时通过切块来保证规格。在适合播量下,使用盘育秧或双膜育秧,促使秧苗盘根,保证秧块标准成形。土块的厚度2—2.5厘米,铺土时通过机械或人工来控制。床土过薄或过厚会造成秧爪伤秧过量或取秧不匀。机插秧所用的秧苗为中小苗,1般要求秧龄15—20天、苗高12—17厘米。由于插秧机是通过切土取苗的方式插植秧苗,这就要求播种均匀。标准土块上的播种量,俗称为每盘的播种量,1般杂交稻每盘芽谷的播量为80~100g,常规粳稻的芽谷播量为120~150g。插秧机每穴栽插的株数,也就是每一个小秧块上的成苗数,1般要求杂交稻每平方厘米成苗1~1.5株,常规粳稻成苗1.5~3株,播种不均会造成漏插或每穴株数差距过大。为了保证秧块能整体提起,要求秧苗根系发达,盘根力强,土壤不散裂,能整体装入苗箱。同时根系发达也有益于秧苗地上、地下部的调和生长,因此,在育秧阶段要10分重视根系的培养。2是耕整质量。高性能插秧机由于采取中小苗移栽,因此对大田耕整质量要求较高。1般要求田面平整,全田高度差不大于3cm,表土硬软适中,田面无杂草、杂物,麦草必须压旋至土中。大田耕整后需视土质情况沉实,沙质土的沉实时间为1天左右,壤土1般要沉实2~3天,粘土沉实4天左右后插秧。若整地沉实达不到要求,栽插后泥浆沉积将造成秧苗过深,影响分蘖,乃至减产。

F. 怎样种旱秧苗种旱秧苗的过程

床培肥的实质是提高苗床内腐殖质的含量。因为腐殖质不仅能使土壤形成较好的团粒结构,使苗床疏松通气,而且由于腐殖质分解释放出的铵态氮,在土壤内分布均匀,浓度低,肥效长,能使秧苗叶片保持较高的含氮浓度,长期维持较高的同化能力。因此,培肥的方法是施大量的稻麦秸秆和有机肥。

床土培肥以在秋冬季节施用充分腐熟而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农家肥最为理想。特别是对于新选定的苗床,尤其是在最初的2—3年,应提倡在每年的秋冬季节培育床土。

目前有一种三段(期)培肥法,分别在秋冬季、春季和播种前分三次对苗床进行培肥。秋冬季培肥用秸杆培肥,春季培肥用有机肥料,播种前培肥是在前两期施足有机肥料的基础上再次施用化肥。

秋冬季培肥的具体方法为:

首先,在床地四周开好深沟(50厘米以上),以利于排水。在床地面积大时,除围沟外,还应在床地中间设置排水沟,以使雨后床地内不易积水。

其次,在初秋至晚秋将肥料(每亩苗床约用3000千克稻麦秸秆、1000—1500千克畜栏肥及150千克过磷酸钙)分3次按下列作业方式混入到床土中:施肥一翻地一施肥一翻地一施肥一翻地。在施肥前,将稻麦秸秆先切成10厘米左右的小段,使用的畜栏肥要求充分腐熟,并且在翻施混合过程中要求床土与肥料充分混合均匀,肥料混入的深度在10—15厘米左右。

培养2—3年后,培肥床土所需的肥料用量可适当减少到每亩用稻麦秸秆与畜栏肥各1500千克左右及60千克过磷酸钙。培肥作业完成后可在苗床地上种植冬季养地作物作绿肥,在开花期将其翻入床土中,但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除草,不能把杂草种子留在床内。在水稻育秧期外,也可在床地上种植蔬菜等,以提高苗床地的利用率及有利于床地的固定使用。

G. 水稻插秧时需要注意什么插多深最好呢

小麦收获后,水稻插秧工作就要陆续开展了,那么关于插秧前后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看看下面的内容就知道了!

插秧之前看这里

结合水稻秧苗实际情况,抢抓农时,适期早栽。

1、温度

插秧时当地气温稳定通过13℃,地温14℃时开始插秧。

2、日期

结合温度情况、插秧面积、插秧机力量、劳动力数量等因素,可适时开始试插。宿迁地区最佳插期6月10~25日,也是高产插秧期。

3、沉浆

本田沉淀要好,泥浆层不宜过厚,如果沉降不好,不管使用国产还是进口插秧机,都会导致插后秧苗自然下沉或者插秧过深,致使低位节分蘖减少,高位晚生分蘖增多,分蘖延迟,分蘖质量差,影响产量。

五、做好二次封闭除草

杂草生长快,吸收养分能力强,会与水稻争水分、肥料、光照,影响水稻正常生长,二次封闭可选择丙草胺、莎稗磷、苯噻酰草胺、吡嘧磺隆、苄嘧磺隆等安全性高的药剂,主要防除稗草、千金子、三棱草、牛毛毡、野慈姑等杂草。

H. 无人机插秧,效果好吗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有人拿着无人机在玩,不过大多数人用无人机是为了娱乐,有的人用无人机进行拍照,摄影等,不过每一样东西的用途并不是单一的,就看你如何去使用。用无人机来帮助人们插秧的视频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那么,无人机帮助人们插秧的效果好吗?

一、无人机是如何帮助人们插秧的呢?

大家都知道现在机械化程度比较高,很多农活走使用机械来完成,比如在插秧的时候,很多地方都使用插秧机来插秧,这样就给人们省了不少事,而且效率还高。但是这些秧苗从田间地头运送的插秧机,还是需要人力来完成的。于是有人就想了一个办法,用无人机来运送这些秧苗。人们只需要在载有秧苗的车上将秧苗装进袋子里,然后用无人机将袋子挂在无人机上,再操纵无人机,将这些秧苗送到插秧机那边。就完成了一次秧苗的运送。

关于“无人机插秧,效果好吗?”这个话题,各位有什么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I. 插秧的方法(要详细一点,用先····然后····再···的方法解答)

用左手拿秧苗,然后右手从左手秧苗中分一小份出来,用食指和中指钳住秧苗的根部,掌心朝向秧苗,食指和中指顺着秧苗的跟朝下插入泥土中。

分析:先根据给定词汇或进行联想,寻找关联词汇,再由此确定说话的主题。先了解一下插秧的过冲,再加入给的关键字,使写出来的句子通顺流畅。

(9)秧苗的使用方法视频扩展阅读:

句子的写法要点

1、完整: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单一的完整的意思。它不包含并不紧密相关的意思,也不表达本身不完整的意思。

2、连贯:句子中的词语和部分应恰当地衔接,它们之间的关系应十分清楚。不连贯的句子通常有以下几种毛病:平行结构有缺点,代词指代不清楚,修饰语和被修饰语的关系不明确,在人称、数、语态、时态或语气上有混乱之处。

3、简洁:句中不应有任何不必要的词。只要意思充分 地表达了,用词越少越好。用词过多只会使意思模糊不清,而不是更加明晰。人们常常用不必要的词,所以最好在写完一篇文章之后,仔细检查一两遍,看看有没有一些词可以删去而又不影响意思的表达。

4、强调:凡是重要的意思都应在表达时予以强调。为此说话时人们可用各种方法,如提高声音、放慢语速、使用短句或加上手势。写文章时,也可以使用倒装、感叹、重复、反问等方法对应该强调的词语和句子加重语气。

5、多样:句型的多样化,对好的文章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好几句长短相同、结构相似的句子连在一起,如又用同一个名词或代词作主语,必然会显得很单调。为多样化起见,短句和长句,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圆周句和松 散句都应错杂使用。

阅读全文

与秧苗的使用方法视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打开鸡蛋的方法 浏览:441
路由vpn怎么设置方法 浏览:465
吊车头的拉线安装方法 浏览:80
番茄灰霉病治疗土方法 浏览:423
oppo手机耳线的包装方法 浏览:711
如何寻找正确的工作方法 浏览:736
羊布病普遍治疗方法 浏览:894
研究方法论是谁写的 浏览:530
婴儿肚子胀怎么办有哪些方法 浏览:335
苹果手机的感应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614
香碗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00
北京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 浏览:790
有哪些方法稀释油漆 浏览:191
可以替代焊锡的sma头连接方法 浏览:474
剪辑视频的方法 浏览:599
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环己烷和苯胺 浏览:546
浙江菜烹饪方法有哪些 浏览:389
星战模拟器怎么找到自己的家正确方法 浏览:775
2020洪灾原因和解决方法 浏览:833
长期失眠睡不着怎么办最好的方法 浏览: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