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肺的有效通气量是指什么
指每分钟吸入或呼出肺泡的气体总量,它是与直接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气体进出肺泡必经呼吸道,呼吸道内气体不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构成解剖无效腔。正常呼吸中,呼吸性细支气管以上的气道仅起气体传导作用,不参与肺泡气体交换,是为解剖无效腔或死腔。
部分进入肺泡的气体因无相应的肺泡毛细血管血流与之进行气体交换,则亦无法进行气体交换,正常情况下因通气/血流比例正常,肺泡死腔量极小,可忽略不计,因此生理死腔量基本等于解剖死腔量。
(1)肺总通气量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临床意义
肺泡通气量能确切反映有效通气的增加或减少。生理死腔量的增大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血管床减少、肺血流量减少或肺血管栓塞,反映换气功能的异常。 肺泡通气量减少见于肺通气量减少和/或生理死腔量增大。
若VE不变,呼吸浅快时潮气量(VT)少,而解剖死腔不变则肺泡通气量下降。故从VA的角度考虑,深而慢的呼吸较浅而快的呼吸为好。
❷ 肺活量和用力肺活量的含义是什么每分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的计算公式是什么这几个指标是怎样反映肺通气功
【肺活量】是指最大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即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三者之和。【肺活量并不是肺的总容量,肺活量=肺总容量-肺残容量】
【每分通气量】指安静时,每分钟进肺或出肺的气体总量。 即: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肺泡通气量】从气体交换的角度考虑,真正有效的通气量应是肺泡通气量。其计算方法如下:每分肺泡通气量=(潮气量-解剖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❸ 肺活量时间肺活量和肺泡通气量的概念
【肺活量】是指最大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即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三者之和.【肺活量并不是肺的总容量,肺活量=肺总容量-肺残容量】
【每分通气量】指安静时,每分钟进肺或出肺的气体总量. 即: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肺泡通气量】从气体交换的角度考虑,真正有效的通气量应是肺泡通气量.其计算方法如下:每分肺泡通气量=(潮气量-解剖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❹ 肺活量体重指数的计算公式
肺活量体重指数计算公式:肺活量体重指数=肺活量(ml)/体重(kg)
肺活量体重指数是人体自身的肺活量与体重的比值,即每千克体重肺活量的相对值来反映肺活量与体重的相关程度。
肺活量是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气量,健康状况愈好的人肺活量愈大,肺组织损害、脊柱后凸等都可能使肺活量减小,因此,肺活量明显减小是限制性通气障碍的表现。
(4)肺总通气量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肺活量体重指数的评价标准:
优秀:男75ml/kg以上,女74~70ml/kg;良好:男69~64ml/kg,女63~57ml/kg。
及格:男56~54ml/kg,女53~44ml/kg;不及格:43ml/kg以下。
由于肺活量的测定方法简单,重复性较好,故是健康检查常用的指标。测定肺活量因不限呼气的速度。而测不出呼吸道通气不畅的疾病,因此采用时间肺活量测定法,作为肺功能的动态指标较为理想。
❺ 肺活量怎么测其测量的简单方式
肺活量用肺活量计测量,将9VDC专用稳压器插入220V电源,导线一端插入数据处理装置上的接线座,开机后,肺活量计通电,LCD闪烁数次后显示0,开始第一次测试,测试完毕待3秒自动显示2,数次后显示0,开始第二次测试,依次测试3次后显示的数值是所测的肺活量值。
测试者必须将显示器向上,不可倒置,注意不可堵住文氏管的出气口。测试者要学会深呼吸气,避免耸肩提气,应该像闻花式慢吸气;学会吸气后屏住气再对准口嘴吹气,防止此时从嘴处吸气。吹气时应徐徐用力,一气呵成,以免中途停顿,数据锁定。
使用时,应小心轻放,避免碰撞、摔跌。测试过程中应保持文氏管的畅通,如有异物必须消除,测试结束后,要用酒精棉球擦拭气管部。
吹气嘴不能重复使用,预防交叉感染,吹气嘴的消毒可选用器械消毒液洗净浸泡3~5分钟,消毒后的吹气嘴,用清水冲净晾干,包装待用。停用时,应取出电池,以免电池腐蚀仪器。
(5)肺总通气量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根据科学研究和长寿者的实践经验,有助于老年人增加肺活量的方法有:
扩胸运动:每天做两次扩胸和胸部伸展动作50次,最好每天起床后和临睡前进行,可有效防止肺活量下降。
挺起胸膛:长期坚持抬头挺胸直腰的正确姿势,肺活量可增加5%~20%,而身体各组织所获得的氧气量也随之增加。坚持挺胸还能增强大脑的记忆力。
水中漫步:如果不会游泳,则建议水中漫步,要有一定的速度,水深最好过腰。快速一次15分钟,休息5分钟,再走10分钟,休息5分钟,再走15分钟。每周练习两次,效果明显。
一展歌喉:唱歌也不失为一种增加肺活量的好方法。歌曲优美的旋律,能使人陶醉其中,乐而忘忧;发声时讲究运气调神,呼吸均匀深长,有利身心。
常吃苹果:英国诺丁汉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苹果和西红柿最有助于帮助人体更畅快地进行呼吸。每周至少吃5个苹果或是3个西红柿可以显着提高人体的肺功能。同时,经常吃香蕉也不会遇到呼吸困难的情况。
❻ 肺活量怎么算
人体测量复合指标之一。为重要的人体呼吸机能指数。主要通过人体自身的肺活量与体重的比值,亦即每1kg体重的肺活量的相对值来反映肺活量与体重的相关程度,用以对不同年龄、性别的个体与群体进行客观的定量比较分析。在有关氧代谢项目运动员选材和学生体质综合评价中有一定参考作用。其计算公式为:肺活量/体重。计量单位:肺活量用毫升(ml),体重用公斤(kg
❼ 肺在人体的大致位置,形态结构,胜利动能,卫生保健
肺的功能主要是进行血液中的氧气和废料的交换,所以包括本身肺的换气功能和肺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可以找找高中的肺动脉和肺静脉的血液循环部分作为参考,这是网络的不知道能不能帮上忙。
肺位于胸中,上通喉咙,左右各一,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故称肺为五脏之华盖。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脏”。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互络属于肺与大肠,故肺与大肠相为表里
功能
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左右各一。
结构
肺上端钝圆叫肺尖,向上经胸廓上口突入颈根部,底位于膈上面,对向肋和肋间隙的面叫肋面,朝向纵隔的面叫内侧面,该面中央的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处叫肺门,这些出入肺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在一起叫肺根。左肺由斜裂分为上、下二个肺叶,右肺除斜裂外,还有一水平裂将其分为上、中、下三个肺叶。
肺是以支气管反复分支形成的支气管树为基础构成的。左、右支气管在肺门分成第二级支气管,第二级支气管及其分支所辖的范围构成一个肺叶,每支第二级支气管又分出第三级支气管,每支第三级支气管及其分支所辖的范围构成一个肺段,支气管在肺内反复分支可达23-25级,最后形成肺泡。支气管各级分支之间以及肺泡之间都由结缔组织性的间质所填充,血管、淋巴管、神经等随支气管的分支分布在结缔组织内。肺泡之间的间质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膜与肺泡共同组成呼吸膜,血液和肺泡内气体进行气体交换必须通过呼吸膜才能进行,呼吸膜面积较大,平均约70平方米,安静状态下只动用其中40平方米用于呼吸时的气体交换,因此,在因疾病等原因导致呼吸膜面积小于40平方米之前,肺换气不会出现明显的障碍。肺表面覆被一层光滑的浆膜,即胸膜脏层。
胎儿降生前,肺无呼吸功能,构造致密,比重大于1(1.045-1.056),入水则下沉。降生后开始呼吸,肺泡内充满空气,呈海绵状,比重小于1(0.345-0.746),故可浮于水中。法医常利用这一点,鉴定胎儿死亡的时间。
肺有二套血管系统:一套是循环于心和肺之间的肺动脉和肺静脉,属肺的机能性血管。肺动脉从右心室发出伴支气管入肺,随支气管反复分支,最后形成毛细血管网包绕在肺泡周围,之后逐渐汇集成肺静脉,流回左心房。另一套是营养性血管叫支气管动、静脉,发自胸主动脉,攀附于支气管壁,随支气管分支而分布,营养肺内支气管的壁、肺血管壁和脏胸膜。
【肺容量】肺容量是指肺容纳的气体量。
【潮气量】是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补吸气量】是指平静吸气末,再用力吸出的最大气体量。
【补呼气量】是指平静呼气末,再用力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余气量】是指最大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体量。
【肺总容量】是指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体量。即余气量、最大吸气量、最大呼气量和潮气量四者之和。
【肺活量】是指最大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即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三者之和。
【时间肺活量】是指最大吸气后以最快的速度呼出的最大气量。测定时,让受试者先作一次深吸气,然后以最快速度呼出气体,同时分别测量第1、2、3、秒末呼出的气量,计算其所占肺活量的百分数,分别称为1、2、3秒的时间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是一种动态指标,不仅反映肺活量容量的大小,而且反映了所遇阻力的变化,所以是评价通气功能的较好指标。
【每分通气量】指安静时,每分钟进肺或出肺的气体总量。
即: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每分最大通气量】指以最快的速度和尽可能深的幅度进行呼吸时,所测得的每分钟通气量(测定时,一般只测15秒,将测得值乘4即可)。每分钟最大通气量,代表单位时间内呼吸器官发挥了最大潜力后,所能达到的通气量。它是评价一个人所能从事运动量大小的一项重要指标指标。
【无效腔】由于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等没有气体交换的机能,其腔内的气体就气体交换来说是无效的,故这部分空腔称为解剖无效腔。此外进入肺的气体还可因血液在肺内分布不均匀等原因,不能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这部分不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肺泡腔,称为肺泡无效腔。解剖无效腔加上肺泡无效腔,合称为生理无效腔。
【肺泡通气量】从气体交换的角度考虑,真正有效的通气量应是肺泡通气量。其计算方法如下:每分肺泡通气量=(潮气量-解剖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编辑本段]主要疾病——肺结核
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肺结核是结核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从临床上大致可分四种类型:原发性肺结核、粟粒性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和空洞性肺结核。原发性肺结核是指初次感染结核杆菌引起的疾病。我国有80~90%是通过呼吸道感染肺部的。原发性肺结核常无明显体征,有的伴有轻度全身症状如倦怠、低热、食欲减退等。原发性肺结核如能及时彻底治疗,一般预后良好。粟粒性肺结核是由于结核杆菌的血液散播引起的,病情严重。浸润性肺结核一般认为是原发结核的发展,多见于受过结核感染的成年人。空洞性肺结核是由于诊断延误,治疗不彻底的慢性肺结核。肺结核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除上述症状外,重者有高热盗汗等,最好能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结核病的预防措施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定期进行肺部健康检查,隔离结核病人,特别是在集体生活的人应接种卡介苗。
19世纪的“白色瘟疫”——肺结核 “面色苍白、身体消瘦、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在19世纪的小说和戏剧中不乏这样的描写,而造成这些人如此状况的就是当时被称为“白色瘟疫”的肺结核,也即“痨病”。
[编辑本段]肺实验
肺实验: 76号切片,牛肺切面,H.E染色。
肺胸膜覆盖的结缔组织伸入实质,将实质分隔为许多肺小叶。
(1)肺内的导管部:
小支气管: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固有膜很薄,无粘膜肌层,有弹性纤维层(易被误认为粘膜肌)。粘膜下层内有大量气管腺。外膜又称为软骨纤维膜,其中有透明软骨环或片,以及致密结缔组织。有肺动脉和肺静脉分支伴行。
细支气管:管腔面上许多纵行皱襞,粘膜上皮为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平滑肌显着增厚,软骨片消失。
终末细支气管:粘膜层纵行皱襞消失,为单层柱状纤毛上皮,外包一层平滑肌。
(2)呼吸部
呼吸性细支气管:管壁不完整,有肺泡开口。单层立方上皮,逐渐移行为扁平上皮。
肺泡管:是肺泡囊到呼吸性细支气管的通道,也由肺泡围成。有小团状的平滑肌断面和单层扁平上皮。
肺泡囊:是由相邻几个肺泡围成的空腔。
肺泡:肺泡壁是由单层扁平上皮构成,有三种细胞:
A. 扁平上皮细胞(I型细胞),其基膜紧贴毛细血管。
B. 分泌上皮(II型细胞),该细胞突向管腔或夹在扁平上皮细胞之间,可分泌表面活性物质。
C. 隔细胞:位于肺泡间隔中,当进入肺泡腔内就叫尘细胞。在尘细胞的细胞质内有大量尘埃颗粒,属于吞噬细胞。
D. 肺泡隔:是相邻肺泡壁之间的结构,由结缔组织和丰富的毛细血管组成。
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体内的物质运输。血液循环一旦停止,机体各器官组织将因失去正常的物质转运而发生新陈代谢的障碍。同时体内一些重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将受到损害,尤其是对缺氧敏感的大脑皮层,只要大脑中血液循环停止3~4分钟,人就丧失意识,血液循环停止4~5分钟,半数以上的人发生永久性的脑损害,停止10分钟,即使不是全部智力毁掉,也会毁掉绝大部分。临床上的体外循环方法就是在进行心脏外科手术时,保持病人周身血液不停地流动。对各种原因造成的心跳骤停病人,紧急采用的心脏按摩(又称心脏挤压)等方法也是为了代替心脏自动节律性活动以达到维持循环和促使心脏恢复节律性跳动的目的。
[编辑本段]血液的作用
在人的体内循环流动的血液,可以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处,并将人体内的废物收集起来,排出体外。当血液流出心脏时,它把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各处;当血液流回心脏时,它又将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输送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大约相当于体重的8%。血液把氧气、食物、营养素和激素运输到全身各处,并把代谢出来的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血液还能保护身体,它能产生一种叫“抗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能黏附在微生物上,并阻止其活动。于是,血液中的其他细胞会包围、吞噬、消灭这些微生物。血液也能够凝结成块,帮助我们堵住出血的伤口,防止大量血液流失以及微生物入侵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中的毛细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血液循环路线:左心室→(此时为动脉血)→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后变成静脉血)→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后变成动脉血)→肺静脉→左心房→最后回到左心室,开始新一轮循环
其中,从左心室开始到右心室被称为血液体循环,从右心室开始到左心房被称为血液肺循环
血液循环的发现
早在1800多年前,古罗马名医盖伦(Galen,129~199)就提出: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如潮水一样一阵一阵的向四周涌去,到了身体的四周后自然消失。由于当时盖伦是医学界的最高权威,因此人们认为这是不容质疑的。一直到16世纪中叶,才有人对此产生了质疑。
17世纪初,英国医生哈维(W.Harvey,1578~1657)做了这样的实验:他把一条蛇解剖后,用镊子夹住大动脉,发现镊子以下的血管很快瘪了,而镊子与心脏之间的血管和心脏本身却越来越胀,几乎要破了。哈维赶紧去掉镊子,心脏和动脉又恢复正常了。接着,哈维又夹住大静脉,发现镊子与心脏之间的静脉马上瘪了,同时,心脏体积变小,颜色变浅。哈维又去掉镊子,心脏和静脉也恢复正常了。
哈维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周密的思考,最终得出结论:心脏里的血液被推出后,一定进入了动脉;而静脉里的血液,一定流回了心脏。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液是相通的,血液在体内是循环不息的。
后来,意大利人马尔比基(Marcello Malpighi,1628~1694)用显微镜观察到了毛细血管的存在,正是这些细小的血管将动脉与静脉连在了一起,从而进一步验证了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
❽ 人体器官“肺”有关知识问题
肺位于胸中,上通喉咙,左右各一,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故称肺为华盖。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脏”。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互络属于肺与大肠,故肺与大肠相为表里. 【肺容量】肺容量是指肺容纳的气体量。
【潮气量】是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补吸气量】是指平静吸气末,再用力吸出的最大气体量。
【补呼气量】是指平静呼气末,再用力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余气量】是指最大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体量。
【肺总容量】是指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体量。即余气量、最大吸气量、最大呼气量和潮气量四者之和。
【肺活量】是指最大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即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三者之和。
【时间肺活量】是指最大吸气后以最快的速度呼出的最大气量。测定时,让受试者先作一次深吸气,然后以最快速度呼出气体,同时分别测量第1、2、3、秒末呼出的气量,计算其所占肺活量的百分数,分别称为1、2、3秒的时间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是一种动态指标,不仅反映肺活量容量的大小,而且反映了所遇阻力的变化,所以是评价通气功能的较好指标。
【每分通气量】指安静时,每分钟进肺或出肺的气体总量。
即: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每分最大通气量】指以最快的速度和尽可能深的幅度进行呼吸时,所测得的每分钟通气量(测定时,一般只测15秒,将测得值乘4即可)。每分钟最大通气量,代表单位时间内呼吸器官发挥了最大潜力后,所能达到的通气量。它是评价一个人所能从事运动量大小的一项重要指标指标。
【无效腔】由于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等没有气体交换的机能,其腔内的气体就气体交换来说是无效的,故这部分空腔称为解剖无效腔。此外进入肺的气体还可因血液在肺内分布不均匀等原因,不能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这部分不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肺泡腔,称为肺泡无效腔。解剖无效腔加上肺泡无效腔,合称为生理无效腔。
【肺泡通气量】从气体交换的角度考虑,真正有效的通气量应是肺泡通气量。其计算方法如下:每分肺泡通气量=(潮气量-解剖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❾ 试述肺通气的机能指标测定意义和评定方法
肺通气量取决于呼吸的深度。是单位时间内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肺通气机能的指标包括:
1)肺活量:肺活量反映了肺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也是测定肺通气功能简单易行的指标,应用较普及,常用于评定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开展国民体质测定。
2)连续肺活量:通过测得连续5次肺活量的结果,可以简单、快速的判断呼吸肌的疲劳及身体的机能状态。若肺活量后一次比前一次大或与前一次的一致,表示呼吸肌的机能能力强,肺活量越测越下降,则认为呼吸肌处于疲劳状态。表示身体机能状况恢复不佳。
3)时间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是一个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动态指标。它不仅反映肺活量的大小,而且还能反映肺的弹性是否降低、气道是否狭窄、呼吸阻力是否增加等情况。
4)最大通气量:以适宜快和深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进行呼吸时所测得的每分通气量。称最大通气量。可了解肺通气功能的贮备能力。
(9)肺总通气量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肺容量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潮气量:每一呼吸周期中,吸入或呼出的气量称为潮气量,亦称呼吸深度。与年龄、性别、体表面积及情绪等因素有关,运动时潮气量增大。
(2)补吸气量和深吸气量:平静吸气之后,再做最大吸气时,增补吸入的气量,称为补吸气量;补吸气量与潮气量之和称为深吸气量,是衡量最大通气潜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补吸气量受胸廓形态和呼气肌发达程度的影响。
(3)补呼气量:平静呼气之后,再做最大呼气时,增补呼出的气量,称为补呼气量。其大小反应了呼气的贮备能力。
(4)肺活量:最大深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时所呼出的气量,称为肺活量(vitalcapacity,VC)。肺活量为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或为深吸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
大小与性别、年龄、体表面积、胸廓大小、呼吸肌发达程度以及肺和胸壁的弹性等因素有关,有较大的个体差异。肺活量的绝对值尚不能全面地反映人的通气功能,有时用肺活量的相对值,即肺活量除以体重(ml/kg)或身高(ml/cm)来评价肺通气功能水平和做横向的比较研究。
(5)余气量和功能余气量:尽量大力呼气之后,仍贮留于肺内的气量,称为余气量。
平静呼气之后,存留于肺中的气量,称为功能余气量。
(6)肺总容量: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量称为肺总容量,是肺活量和余气量之和。个体差异。
2、肺通气量:单位时间内吸入(或呼出)的气量称为肺通气量(ventilation volume,VE),一般以每分钟为单位计量,故也称每分通气量。若呼吸深度一致,则:每分通气量=呼吸深度(潮气量)x呼吸频率(每分钟呼吸次数)
3、肺泡通气量(VA):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实际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鼻、咽、喉、气管等管腔内的气体就气体交换来说是无效的,称为解剖无效腔。
未能发生气体交换的这一部分肺泡容量称为肺泡无效腔。解剖无效腔与肺泡无效腔之和称为生理无效腔。若呼吸深度一致,则: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呼吸深度-生理无效腔)x呼吸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