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自制放大镜的4种方法
方法一:(1)材料:老花镜片一个;薄铁皮;小木条;小圆钉。
(2)制作方法:
①取宽0.5厘米,长为花镜片长1.2倍的薄铁皮一条(罐头桶即可)。
②在铁皮条上画出中线。
③在中线两侧用铁钉各钉出一排突起(如图),注意不要钉透。
④将花镜片放在铁皮两排突起中间,将铁皮沿镜片周长卷起,突起向内。
⑤取长10厘米,0.8~1.0厘米见方的小木条一根,将裹住花镜片的铁皮条两端用小圆钉钉在木条的一端(如图),这样,一个简易的放大镜就制成了。
方法二:(1)材料:圆形花镜片两个;马粪纸一张;三合板或薄木板一块;小镜片一个;铁丝和圆钉若干;乳胶;小木条;
(2)制作方法:
①取长15~20厘米马粪纸(鞋盒即可),宽以花镜片周长为准,宽出1厘米即可,卷成筒状(如图1)。
②用透明胶条将花镜片分别固定在纸筒两端。
③取10厘米×10厘米三合板或薄木板一块,中央开1厘米孔一个。
④在三合板一边的中点和相对的两角处各粘一个高5~8厘米的木条腿(位置如图2)。
⑤在三合板(相当于载物台)的上面两后腿的中间位置竖直粘一个高20厘米的小木条(如图3)。
⑥用铁丝(10号铅丝)弯成一镜筒支架,一端套住镜筒,另一端固定在竖直木条上(手动其一端可使镜筒上下移动)。
⑦在三合板下面,用铁丝弯一个反光镜支架,将小镜片装上,固定在通光孔下(如图4)。
⑧使用时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即可,注意用手上下移动镜筒时要轻慢和稳(放大倍数依花镜片的度数而定)。
Ⅱ 做简易的显微镜
简易显微镜的制作
制作准备.
1. 平面废洗洁精瓶(圆筒形状的)一个。
2. 平面镜一块,玻璃二块。
3. 60CM长的铁丝一根。
4. 废旧小电珠一个。
制作过程.
1. 制作镜头:
把旧电珠的薄玻璃去掉,留下球状部分,就是一个很好的镜头,把洗洁精瓶盖去掉,将小镜头置于瓶口。
2. 制作镜筒:
将洗洁精瓶身靠近底面1/3处挖掉一面,将画有微小圆形的透明纸,对着亮光,通过镜头看圆形在什么位置,看得最清楚,就在对应位置上的瓶身开两个槽口,这两个槽口是用来插进玻璃片的。
3. 制作反光镜:
找一块30mm见方的平面镜片,在后面用胶纸粘在铁丝上,在镜筒上钻两个小孔,将铁丝插入小孔里。这样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制作好了。
Ⅲ 有没有初中小发明小制作视频呀
小制作-水管跷跷板
1.材料
粗细均匀、直径3厘米、长度40厘米的硬塑料管一根;粗细与塑料管相当,长度5厘米的软木棍一根;软木塞两个;薄铁片两块;缝衣针一根。
2.制作工具
小钢锯、剪刀、锥子、刀子各一把。
3.制作步骤
①把塑料管从中间截开,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并在每段管的上下各钻一个小孔。然后用5厘米长的软木棍把两段管连起来,用缝衣针从软木棍中部穿过。
②用薄铁片剪成两个支架和两个小人,将小人固定在塑料管两边,
③向管内注满水并用软木塞塞住,将缝衣针放在支架上,调节此管在支架上平衡。此时水从管下面小孔有节奏地流出。
这时候,只要按下跷跷板的一端,跷跷板就会自动地翘起落下,两边的水轮流地滴出来,直到水全部滴完为止。注意,请把它放在一个盆里,以免水弄湿桌子。想一想它为什么会自动地翘起落下。
火灾报警器
取一只废旧起辉器,拆下铝壳,剪区电容,轻轻砸掉双金属片外的玻璃泡,使双金属片仍留在起辉器底座上.用细长铜丝把座与电池,电铃,小电珠串联成电路,如图所示.
调节动,静触头A,B的距离,当用点燃火柴的火焰靠近金属片时,A即膨胀与B 接触,电路接通,灯亮且铃响.
使用时,用两根长铜丝把双金属片及其座置于易着火处,而灯与铃及电池装在人常活动的地方.当易着火处温度升高到接近着火点时,即出现声光报警.
火柴盒显微镜
这是一台倍数较高的单镜头简易火柴盒显微镜。它携带、使用都很方便。
制作的材料也很好找:火柴盒外壳一个,小玻璃珠一个(可以拿聚光电珠前端的小玻璃珠顶替),火柴内盒两个,一小片玻璃,玻璃镜一小块儿,还有胶布、胶水。
制作的过程也十分简单,先把一个火柴盒内盒挖空,将一端的横栏剪断,在另一端中间扎一个大小正好放玻璃珠的小孔,把玻璃珠放进去后,在上面覆盖一张中心开有同玻璃珠直径大小相等小孔的白纸,第一步算完成了。第二步先把另一个火柴内盒正对镜头开一个一厘米左右的小长孔,孔上粘一块玻璃片,用胶布粘牢,这样载物台算做完了。镜头架只要在商标的一侧剪一个方孔做为入射口就行了。第四步也就是最后一步,装反光镜:把镜子的背面粘上胶布,胶布向后折九十度,粘在火柴盒内盒的下端,使镜子成倾斜状。
使用时把被观察的物体放在载物台上的玻璃上,然后插入镜头架,使小窗口朝着光源。调节高低,就可以看清放大后的物体了。
Ⅳ 潜望镜怎么做
先到街上“划玻璃”的地方,做两面小镜子。
回来把它放置到一根较长的管子两端,按与管子轴线夹45度,两镜面相对固定好,再加两个短些的管子,一起固定,就OK了。
-------------------------------------------------------------------
补充:
图是自己画的,不好看......将就了...
Ⅳ 如何制作一个抛物面式的反光镜聚光用的。材料不限,越简单越好!
方案一:最简单的就是手电筒的反光罩,拿来直接用,聚光点就是小灯泡的位置;
方案二:吃饭用的碗,里面贴上一层反光纸,反光纸贴的越平整效果越好;
Ⅵ 3dmax反光镜效果图怎么制作
很多方法都行 用二维线勾画出道路轨迹 在前视图画一个二维的长方形 然后使用放样拾取放样图形 建模好了后加材质灯光 进去调整渲染 再放到PS中去网络找一张山的图片调下颜色 抠出路面 最后完成
Ⅶ 如何制作简易显微镜(陈述制作方法)
制作简易显微镜的方法简易显微镜结构简单,便于制作,适用于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学校观察微生物。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一、制作方法:简易显微镜是由镜头、镜筒、镜柱、反光镜四部分组成。
1、镜头:将一种聚光手电筒的电珠打碎,取下前面的玻璃球,用钳子把玻璃球周围玻璃片夹掉。选厚为2毫米的硬纸板剪成50×50毫米的3片方块。在中心打一小孔,以玻璃球恰好嵌入为佳,再用粘合剂把三片硬纸板粘在一起。
2、镜筒、镜柱:选宽为50毫米,长度分别是180毫米、175毫米的玻璃各2块。先用透明胶布将4块玻璃粘住(长度相同的2块相对)。然后由上到下至145毫米处用黑胶布缠上或涂料涂黑(留出载物台空间),剩余的部分就是镜柱。
3、反光镜:割一块长55毫米、宽50毫米的长方形镜片,使成45°的角,固定在镜柱的下面。
二、使用方法
1、先将置有标本的载玻片放在镜头下面,然后对准镜头。观察时眼睛与镜头距离约5毫米左右。
2、标本不能大于镜头。如光线不足可转动显微镜。使反光镜迎着光线 。予人玫瑰之手, 经久犹有余香, 如果对你有帮助, 请点击好评哦。
Ⅷ 怎么制作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原理
荧光显微镜是免疫荧光细胞化学的基本工具。它是由光源、滤板系统和光学系统等主要部件组成。是利用一定波长的光激发标本发射荧光,通过物镜和目镜系统放大以观察标本的荧光图像
(一)光源
现在多采用200W的超高压汞灯作光源,它是用石英玻璃制作,中间呈球形,内充一定数量的汞,工作时由两个电极间放电,引起水银蒸发,球内气压迅速升高,当水银完全蒸发时,可达50~70个标准大气压力,这一过程一般约需5~15min。超高压汞灯的发光是电极间放电使水银分子不断解离和还原过程中发射光量子的结果。它发射很强的紫外和蓝紫光,足以激发各类荧光物质,因此,为荧光显微镜普遍采用。
超高压汞灯也散发大量热能。因此,灯室必须有良好的散热条件,工作环境温度不宜太高。
新型超高压汞灯在使用初期不需高电压即可引燃,使用一些时间后,则需要高压启动(约为15000V),启动后,维持工作电压一般为50~60V,工作电流约4A左右。200W超高压汞灯的平均寿命,在每次使用2h的情况下约为200h,开动一次工作时间愈短,则寿命愈短,如开一次只工作20min,则寿命降低50%。因此,使用时尽量减少启动次数。灯泡在使用过程中,其光效是逐渐降低的。灯熄灭后要等待冷却才能重新启动。点燃灯泡后不可立即关闭,以免水银蒸发不完全而损坏电极,一般需要等15min。由于超高压汞灯压力很高,紫外线强烈,因此灯泡必须置灯室中方可点燃,以免伤害眼睛和发生爆炸时造成操作。
超高压汞灯(100W或200W)光源的电路和包括变压、镇流、启动几个部分。在灯室上有调节 灯泡发光中心的系统,灯泡球部后面安装有镀铝的凹面反射镜,前面安装有集光透镜。
国产超高压汞灯GCQ-200型性能良好,可以代替HBO-200等型的进口灯泡,平均寿命在200h以上,价格也比较低。
我国研制的一种简易轻便型高色温溴钨荧光光源装置,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小,交、直流两用(自带直流电源),易于携带,使用方便,已推广应用。
(二)滤色系统
滤色系统是荧光显微镜的重要部位,由激发滤板和压制滤板组成。滤板型号,各厂家名称常不统一。滤板一般都以基本色调命名,前面字母代表色调,后面字母代表玻璃,数字代表型号特点。如德国产品(Schott)BG12,就是种蓝色玻璃,B是蓝色的第一个字母,G是玻璃的第一个字母;我国产品的名称已统一用拼音字母表示,如相当于BG12的蓝色滤板名为QB24,Q是青色(蓝色)拼音的第一个字母,B是玻璃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不过有的滤板也可以透光分界滤长命名,如K530,就是表示压制滤长530nm以下的光而透过530nm以上的光。还有的厂家的滤板完全以数字命名,如美国Corning厂的NO:5-58,即相当于BG12。
1.激发滤板 根据光源和荧光色素的特点,可选用以下三类激发滤板,提供一定波长范围的激发光。
紫外光激发滤板:此滤板可使400nm以下的紫外光透过,阻挡400nm以上的可见光通过。常用型号为UG-1或UG-5,外加一块BG-38,以除去红色尾波。
紫外蓝光激发滤板:此滤板可使300~450nm范围内的光通过。常用型号为ZB-2或ZB-3,外加BG-38。
紫蓝光激发滤板:它可使350~490nm的光通过。常用型号为QB24(BG12)。
最大吸收峰在500nm以上者的荧光素(如罗达明色素)可用蓝绿滤板(如B-7)激发。
近年开始采用金属膜干涉滤板,由于针对性强,波长适当,因而激发效果比较玻璃滤更好。如西德Leitz厂的FITC专用KP490滤板和罗达明的S546绿色滤板,均远比玻璃滤板效果好。
激发滤板分薄厚两种,一般暗视野选用薄滤板,亮视野荧光显微镜可选用厚一些。基本要求是以获得最明亮的荧光和最好的背景为准。
2.压制滤板 压制滤板的作用是完全阻挡激发光通过,提供相应滤长范围的荧光。与激发滤板相对应,常用以下3种压制滤板:
紫外光压制滤板:可通过可见光、阻挡紫外光通过。能与UG-1或UG-5组合。常用GG-3K430或GG-6K460。
紫蓝光压制滤板:能通过510nm以上滤长的荧光(绿到红),能与BG-12组合。通常用OG-4K510或OG-1K530。
紫外紫光压制滤板:能通过460nm以上波长的荧光(蓝到红),可与BG-3组合,常用OG-11K470AK 490,K510。
(三)反光镜
反光镜的反光层一般是镀铝的,因为铝对紫外光和可见光的蓝紫区吸收少,反射达90%以上,而银的反射只有70%;一般使用平面反光镜。
(四)聚光镜
专为荧光显微镜设计制作的聚光器是用石英玻璃或其他透紫外光的玻璃制成。分明视野聚光器的暗视野聚光器两种。还有相差荧光聚光器。
1.明视野聚光器 在一般荧光显微镜上多用明视野聚光器,它具有聚光力强,使用方便,特别适于低、中倍放大的标本观察。
2.暗视野聚光器 暗视野聚光器在荧光显微镜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因为激发光不直接进入物镜,因而除散射光外,激发光也不进入目镜,可以使用薄的激发滤板,增强激发光的强度,压制滤板也可以很薄,因紫外光激发时,可用无色滤板(不透过紫外)而仍然产生黑暗的背景。从而增强了荧光图像的亮度和反衬度,提高了图像的质量,观察舒适,可能发现亮视野难以分辨的细微荧光颗粒。
3.相差荧光聚光器 相差聚光器与相差物镜配合使用,可同时进行相差和荧光联合观察,既能看到荧光图像,又能看到相差图像,有助于荧光的定位准确。一般荧光观察很少需要这种聚光器。
(五)物镜
各种物镜均可应用,但最好用消色差的物镜,因其自体荧光极微且透光性能(波长范围)适合于荧光。由于图像在显微镜视野中的荧光亮度与物镜镜口率的平方成正比,而与其放大倍数成反比,所以为了提高荧光图像的亮度,应使用镜口率大的物镜。尤其在高倍放大 时其影响非常明显。因此对荧光不够强的标本,应使用镜口率大的物镜,配合以尽可能低的目镜(4×,5×,6.3×等)。
(六)目镜
在荧光显微镜中多用低倍目镜,如5×和6.3×。过去多用单筒目镜,因为其亮度比双筒目镜高一倍以上,但目前研究型荧光显微镜多用双筒目镜,观察很方便。
(七)落射光装置
新型的落射光装置是从光源来的光射到干涉分光滤镜后,波长短的部分(紫外和紫蓝)由于滤镜上镀膜的性质而反射,当滤镜对向光源呈45。倾斜时,则垂直射向物镜,经物镜射向标本,使标本受到激发,这时物镜直接起聚光器的作用。同时,滤长长的部分(绿、黄、红等),对滤镜是可透的,因此,不向物镜方向反射,滤镜起了激发滤板作用,由于标本的荧光处在可见光长波区,可透过滤镜而到达目镜观察,荧光图像的亮度随着放大倍数增大而提高,在高放大时比透射光源强。它除具有透射式光源的功能外,更适用于不透明及半透明标本,如厚片、滤膜、菌落、组织培养标本等的直接观察。近年研制的新型荧光显微镜多采用落射光装置,称之为落射荧光显微镜。
二、荧光显微镜标本制作要求
(一)载玻片
载玻片厚度应在0.8~1.2mm之间,太厚的坡片,一方面光吸收多,另一方面不能使激发光在标本上聚集。载玻片必须光洁,厚度均匀,无明显自发荧光。有时需用石英玻璃载玻片。
(二)盖玻片
盖玻片厚度在0.17mm左右,光洁。为了加强激发光,也可用干涉盖玻片,这是一种特制的表面镀有若干层对不同波长的光起不同干涉作用的物质(如氟化镁)的盖玻片,它可以使荧光顺利通过,而反射激发光,这种反射的激发光女可激发标本。
(三)标本
组织切片或其他标本不能太厚,如太厚激发光大部分消耗在标本下部,而物镜直接观察到的上部不充分激发。另外,细胞重迭或杂质掩盖,影响判断。
(四)封裱剂
封裱剂常用甘油,必须无自发荧光,无色透明,荧光的亮度在pH8.5~9.5时较亮,不易很快褪去。所以,常用甘油和0.5mol/l pH9.0~9.5的碳酸盐缓冲液的等量混合液作封裱剂。
(五)镜油
一般暗视野荧光显微镜和用油镜观察标本时,必须使用镜油,最好使用特制的无荧光镜油,也可用上述甘油代替,液体石蜡也可用,只是折光率较低,对图像质量略有影响。
三、使用荧光显微镜的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荧光显微镜出厂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不要随意改变程序。
(2)应在暗室中进行检查。进入暗室后,接上电源,点燃超高压汞灯5~15min,待光源发出强光稳定后,眼睛完全适应暗室,再开始观察标本。
(3)防止紫外线对眼睛的损害,在调整光源时应戴上防护眼镜。
(4)检查时间每次以1~2h为宜,超过90min,超高压汞灯发光强度逐渐下降,荧光减弱;标本受紫外线照射3~5min后,荧光也明显减弱;所以,最多不得超过2~3h。
(5)荧光显微镜光源寿命有限,标本应集中检查,以节 省时间,保护光源。天热时,应加电扇散热降温,新换灯泡应从开始就记录使用时间。灯熄灭后欲再用时,须待灯泡充分冷却后才能点燃。一天中应避免数次点燃光源。
(6)标本染色后立即观察,因时间久了荧光会逐渐减弱。若将标本放在聚乙烯塑料袋中4℃保存,可延缓荧光减弱时间,防止封裱剂蒸发。
(7)荧光亮度的判断标准:一般分为四级,即“一”—无或可见微弱荧光。“+”—仅能见明确可见的荧光。“++”—可见有明亮的荧光。“+++”—可见耀眼的荧光。
四、荧光图像的记录方法
荧光显微镜所看到的荧光图像,一是具有形态学特征,二是具有荧光的颜色和亮度,在判断结果时,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综合判断。结果记录根据主观指标,即凭工作者目力观察。作为一般定性观察,基本上可靠的。随着技术科学的发展,在不同程度上采用客观指标记录判断结果,如用细胞分光光度计,图像分析仪等仪器。但这些仪器记录的结果,也必须结合主观的判断。
荧光显微镜摄影技术对于记录荧光图像十分必要,由于荧光很易褪色减弱,要即时摄影记录结果。方法与普通显微摄影技术基本相同。只是需要采用高速感光胶片如ASA200以上或24。以上。因紫外光对荧光猝灭作用大,如FITC的标记物,在紫外光下照射30s,荧光亮度降低50%。所以,曝光速度太慢,就不能将荧光图像拍摄下来。一般研究型荧光显微镜都有半自动或全自动显微摄影系统装置。
使用中应注意:末装滤光片不要用眼直接观察,以免引起眼的损伤;用油镜观察标本时,必须用无荧光的特殊油镜;高压汞灯关闭后不能立即重新打开,需经5分钟后才能再启动,否则会不稳定,影响汞灯寿命。
标本的制作方法
样品须经过石蜡包埋切片,然后用铁矾苏木精染色,普通光镜观察效果还可以.
作荧光观察需用荧光染料DAPI染色,
石蜡切片的过程:
1. 取材: 刀片要求锋利而薄,组织厚度约2—3mm, 大小1.5×1.5×0.2~0.3cm为宜. 取材时间越快越好.
2. 固定: 组织取下后应立即放入10%福尔马林(相当于4%甲醛)固定.
注意: (1). 固定液量应为组织块体积的40倍.
(2) 固定时间固定时间与使用的固定液种类和组织块大小, 温度等有关. 一般为3—24h.
(3)固定温度大多可在室温固定, 在低温(4℃)时间应延长.
(4)固定容器应大些.
3. 漂洗: 流水冲洗2—10h.
4. 脱水: 从低浓度酒精到高浓度酒精.
70%(数分钟)→80%(60-120’)→90%(60-120’)→95%(60-120’)→95%(60-120’)→100%(60-120’)→100%(60-120’).
5. 透明: 组织块脱水后必须经过一种既能与酒精混合又能溶解石蜡的溶剂, 而使石蜡进入组织块. 常用二甲苯, 一般浸泡30m即可.
6. 浸蜡: 组织经透明后在熔化的石蜡内浸渍的过程称浸蜡. 一般需经2—3次浸渍才能完成, 总时间为3—4h. 用于浸蜡的石蜡熔点为52—56℃.
7. 包埋: 先将熔化的石蜡倒入包埋框再用加热的镊子将组织块放入. 包埋面必须平整. 包埋后石蜡稍凝后可移入冷水或冰箱中加速凝固.
8. 切片: 修块→切片→展片→捞片→烤片.
也可作冰冻切片.
荧光染料的配制:
储藏液:1mg/ml dapi(DMSO、去离子水、pbs都可以溶解)
工作液:通常1μg/ml
染色时须避光,10min左右
用PBS冲去多余染液即可观察。
简易显微镜的制作
制作准备.
1. 平面废洗洁精瓶(圆筒形状的)一个。
2. 平面镜一块,玻璃二块。
3. 60CM长的铁丝一根。
4. 废旧小电珠一个。
制作过程.
1. 制作镜头:如图1
把旧电珠的薄玻璃去掉,留下球状部分,就是一个很好的镜头,把洗洁精瓶盖去掉,将小镜头置于瓶口。
2. 制作镜筒:如图2
将洗洁精瓶身靠近底面1/3处挖掉一面,将画有微小圆形的透明纸,对着亮光,通过镜头看圆形在什么位置,看得最清楚,就在对应位置上的瓶身开两个槽口,这两个槽口是用来插进玻璃片的。
3. 制作反光镜:如图2
找一块30mm见方的平面镜片,在后面用胶纸粘在铁丝上,在镜筒上钻两个小孔,将铁丝插入小孔里。这样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制作好了。
所有图片链接:
http://www.nhkx.net/UploadFiles/200421181238990.doc
Ⅸ 制作简易显微镜的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显微镜的组成部分。简易显微镜是由镜头、镜筒、镜柱、反光镜四部分组成。
首先我们来看如何制作镜头,将一种聚光手电筒的电珠打碎,取下前面的玻璃球,用钳子把玻璃球周围玻璃片夹掉。选厚为2毫米的硬纸板剪成50×50毫米的3片方块。在中心打一小孔,以玻璃球恰好嵌入为佳,再用粘合剂把三片硬纸板粘在一起。其次我们来看怎么制作镜筒、镜柱,选宽为50毫米,长度分别是180毫米、175毫米的玻璃各2块。先用透明胶布将4块玻璃粘住(长度相同的2块相对)。然后由上到下至145毫米处用黑胶布缠上或涂料涂黑(留出载物台空间),剩余的部分就是镜柱。然后开始制作反光镜。割一块长55毫米、宽50毫米的长方形镜片,使成45°的角,固定在镜柱的下面。至此,一个简单的自制显微镜就做好了。
Ⅹ 简易显微镜如何制作
简易显微镜的制作制作准备.1. 平面废洗洁精瓶(圆筒形状的)一个。
2. 平面镜一块,玻璃二块。
3. 60CM长的铁丝一根。
4. 废旧小电珠一个。
制作过程.
1. 制作镜头:
把旧电珠的薄玻璃去掉,留下球状部分,就是一个很好的镜头,把洗洁精瓶盖去掉,将小镜头置于瓶口。
2. 制作镜筒:
3. 制作反光镜:找一块30mm见方的平面镜片,在后面用胶纸粘在铁丝上,在镜筒上钻两个小孔,将铁丝插入小孔里。这样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制作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