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钢筋地梁计算方法

钢筋地梁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22-04-27 01:28:43

A. 地梁基础钢筋如何

①地梁是通长的梁,题目没有示出跨数、跨度、全长,怎能有详细计算及步骤? ②纵筋 共计8根HRB400的直径18mm,全长加两端锚固长再加搭接长,总长乘2.0=纵筋总重; ③构造腰筋 共计4根HRB400的直径16mm,全长加搭接长,总长,1.58=腰筋总重; ④箍筋 HPB300直径8mm,全长÷100+1=总个数,总个数×每个长×0.395=箍筋总重; ⑤拉钩 HPB300直径6mm,﹙全长÷300+1﹚×2=总个数,总个数×每个长×0.222=箍筋总重; ①②③④⑤重相加得钢筋总重量。

B. 怎么算这个地梁钢筋呢

计算方法:直钢筋: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钢筋搭接长度。弯起钢筋: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搭接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外墙地圈梁的工程量=外墙地圈梁中心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内墙地圈梁的工程梁=内墙地圈梁净长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地梁:约定俗称为基础连梁,圈起来有闭合的特征,与构造柱共成抗震限裂体系,减缓不均匀沉降的负作用。与地圈梁有区别,(地梁)基础梁主要起联系作用,增强水平面刚度,有时兼作底层填充墙的承托梁,不考虑抗震作用。

C. 地梁钢筋计算!希望能详细解释,步骤很重要!

钢筋计算原理
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

钢筋长度=净长+节点
+搭接+弯钩(一级抗震)



〈=2000mm时,
长度=
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2000mm时,
长度=
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
HN/3+首层
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
HN/3+max(二层
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顶层:

: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
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1.5LAE
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
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
+LAE
其中
取值: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
=
-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
=梁高-保护层,

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
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
中柱:纵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

其中
长度取值: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梁的平面表示方法:
集中标注-
1、 梁编号
2、 截面尺寸
3、

4、


5、 侧面
或受扭钢筋
6、

7、
上部筋
8、 梁下部钢筋
9、



钢筋公式
上部
:长度=净跨长+左
锚固+右
锚固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LaE时,必须弯锚,
算法1:hc-保护层+15d
算法2:取0.4LaE+15d
算法3:取Max(LaE ,hc-保护层+15d)
算法4:取Max(LaE ,0.4LaE+15d)
左、右

第一排长度=左或右
锚固+净跨长/3
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
如有第三排筋伸入跨内1/5,如果一共两排,第一排为
,则第二排按LN/3计算
中间
长度
上排长度=2*净跨长/3+支座宽
下排长度=2*净跨长/4+支座宽
注:净跨长为左右较长的跨

长度=净跨-左负筋伸入长度-右负筋伸入长度+ 150*2
注:当

同时存在时,搭接值取150MM。

长度=净跨长+2*15d

长度=净跨长+2*锚固长度
拉筋长度=
-2*保护+2*1.9d+2*max(10d,75mm)
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

≤350时,拉筋直径为6mm;
>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
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下部钢筋
下部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长度=净跨长-0.1*2*净跨长
下部非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长度=(梁宽-保护层*2 +梁高-保护层)*2+1.9d*2+max(10d,75mm)*2
根数=2*【(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
当结构为一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2*梁高,500),当结构为二到四级时,加密长度为max(1.5*梁高,500)

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
斜段角度:高度
高>800mm a为60度

高<=800mm a为45度


底筋长度=净长+2*max(支座宽/2,5d)+2*6.25d(
)+搭接
根数=(净长-2*50)/间距+1
面筋长度=净长+2*la+2*6.25d(
)+搭接
根数=(净长-2*50)/间距+1
la:非抗震; lae:抗震

长度=净长+la+6.25d+(板厚-2*保护层)
根数=(净长-2*50)/间距+1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左净长+右净长+2*(板厚-2*保护层)
根数=(净长-2*50)/间距+1

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
根数=左标注/间距+右标注/间距(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不减1)

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2*6.25d(

根数=(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间距-1(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减1)
板中开洞:洞口左端长度=净长-保护层+max(支座宽/2,5d)+6.25d+(板厚-2*保护层)+5d
洞口右端长度:同左端
根数=洞口宽/间距+1
悬挑:悬挑长度(一端在柱子里)=净长+la+(板厚-2*保护层) +6.25d(一级钢筋)
悬挑长度(两端都在板里)=(板厚-2*保护层)+净长+(板厚-2*保护层)+5d

钢筋计算
1、暗柱钢筋计算
(A)纵筋长度计算:

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层高+1.2Lae,采用机械连接(如
)时,长度=层高-500+500
(B)顶层:
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层高-500-板厚+Lae采用机械连接(如
)时,长度=层高-500-板厚+Lae
(C)纵筋根数:按图数
(D)箍筋计算:(梁宽 + 梁高 - 4 * 保护层) * 2 + 11.9*d*2+8*d
(E)拉筋长度:墙厚-保护层*2+2d+1.9d*2+max(75,10d)*2
根数:层高/拉筋间距+1(端柱同暗柱)
(2)
中的

纵筋长度=
净长+两端锚固:
(3)箍筋长度=暗梁宽+暗梁高)*2-8*保护层+8*d+2*11.9*d;箍筋根数=暗梁净长/间距+1
(4)
中的

纵筋长度=洞口宽+左右两边锚固max(Lae,600)

箍筋根数=(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
顶层连梁箍筋根数(两端为直锚时)=(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连梁锚固直段长-100/150+1)*2
连梁箍筋的长度=(梁宽 + 梁高 - 4 * 保护层) * 2 + 11.9*d*2+8*d
(5)拉筋长度= 梁宽-保护层+2*11.9*d+2*d;根数=排数*((洞口宽-100)/间距)
2、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暗柱)
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15d
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端柱
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内水平筋照设
墙身纵筋计算

=弯折长度a+锚固竖直长度h1+搭接长度1.2LaE或非连接区500
• 中间层纵筋=层高+搭接长度1.2LaE或非连接区500
• 顶层纵筋=层高-板厚+锚固
• 根数=(墙净长(墙长-暗柱截面长)-2*s/2)/间距
3、墙身垂直钢筋
(1)墙身竖向
根数=墙身净长-1个竖向间距s/2(或2*50)/
间距+1
墙身垂直
是从暗柱或端柱边开始布置
(2)遇有洞口时,需要分段计算根数
墙梁钢筋与墙身钢筋的关系
当设计未注明时,侧面构造纵筋同剪力墙水平
;拉筋直径:当梁宽≤ 350时为6mm,梁宽>350时为8mm,拉筋间距为两倍箍筋间距;当连梁截面高度>700时,侧面
直径应≥10mm,间距应 ≤200;

D. 地梁钢筋搭接长度计算方法

摘要 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要分抗震(LlE)和非抗震(Ll)结构。并应按钢筋的级别、规格、抗震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来 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纵向搭接接头面积的百分率进行计算。

E. 梁的钢筋工程量怎么算啊

框架梁钢筋计算公式: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 Lae时,必须弯锚,算法为:hc-保护层+15d;取0.4LaE+15d。

下部通长钢筋计算: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左、右支座锚固同上框架梁下部纵筋可在柱支座外内力较小处搭接,即距边缘Ln/3范围内连接。抗震框架梁须避开箍筋加密区。

箍筋和拉筋的计算: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2*1.9d+2*max(10d,75mm)+2d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弧形梁箍筋加密区范围按弧形梁中心线,箍筋间距按弧形梁凸面度量。

(5)钢筋地梁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由梁和柱连接而成的,梁柱交接处的框架节点应为钢结构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刚接即梁的两端与框架柱(KZ)固定相连。框架梁的作用除了直接承受楼屋盖的荷载并将其传递给框架柱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根,就是它和框架柱刚接形成梁柱抗侧力体系,共同抵抗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等水平方向的力。

据建筑材料的不同,框架结构可分为:混凝土结构框架、钢框架、钢-混凝土框架。即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建筑钢材或者钢-混凝土制作框架梁或框架柱。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根据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3-2010第7.1.3条规定,两端与剪力墙刚接相连但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宜按照框架梁设计。

F. 地圈梁钢筋怎么计算

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宜与墙厚相同。当墙厚h≥240mm时,其宽度不宜小于2h/3 。圈梁高度不应小于120mm。纵向钢筋不宜少于4φ10,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按受拉钢筋考虑。箍筋间距不宜大于300mm。现浇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圈梁兼作过梁时,过梁部分的钢筋应按计算用量另行增配。

采用现浇楼(屋)盖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当层数超过5层,在按相关标准隔层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时应将梁板和圈梁一起现浇。未设置圈梁的楼面板嵌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120mm ,其厚度宜根据所采用的块体模数而确定,并沿墙长配置不少于2根直径为10mm的纵向钢筋。

(6)钢筋地梁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圈梁一般设置在基础墙处,檐口处,楼层处。圈梁在建筑中往往不是设置一道,其数量应视建筑物的高度,层数,地基情况和抗震要求而定,单层建筑至少设置一道,多层建筑一般隔层设置一道,在抗震设防地区,往往要层层设置圈梁。

除了在外墙和承重内纵墙中设置之外,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防震要求每隔16m至23m在横墙中设置圈梁,能使圈梁的腰箍作用充分发挥。

按照要求,圈梁应当连续封闭的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方或下方设置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圈梁的搭接的长度不应小于二垂直净距的2倍,且不应小于1m。



G. 地梁怎么计算工程量

1、算混凝土的时候梁长就是梁净长度,两个独立基础承台之间的距离(梁高度范围在承台范围)。即梁的混凝土量要扣除承台混凝土量。主要是扣减关系要明确。

2、算钢筋的时候要看设计说明梁是以哪个(柱还是承台)为支座,遇中间支座是否连续通过。

3、这个说明与算量有直接关系:

(1)标高可以知道与承台关系,算混凝土钢筋都用到;

(2)画图时定位;

(3)套定额有关,钢筋锚固长度有关。

施工图是原始设计的图纸,竣工图往往是有修改设计变更的,所以要按修改变更后的几合尺寸来进行计算,两者的工程量就存在了差数。地梁的支座有承台及柱,在计算工程量时都应该按净尺寸来进行,不得重复,才能达到精确。

(7)钢筋地梁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地梁的纵向钢筋应该在支座锚固,筏基地梁因之延性要求,所以纵筋的接头位置、接头百分率的控制,纵向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按抗震构件的构造要求执行。

基础拉梁与基础梁-1001:拉梁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1、取拉梁所拉结的柱子中轴力较大者的1/10,作为拉梁轴心受拉的拉力或轴心受压的压力,进行承载力计算。按此法计算时,柱基础按偏心受压考虑。基础土质较好,用此法较节约。

2、以拉梁平衡柱底弯矩,柱基础按中心受压考虑。拉梁正弯矩钢筋全部拉通,负弯矩筋有1/2拉通。此时梁的截面高度宜取下面的取值较高者。

H. 基础梁配筋图预算计算公式是什么

上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左、右支座负筋:
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
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
如有第三排筋伸入跨内1/5,如果一共两排,第一排为通长筋,则第二排按LN/3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
上排长度=2*净跨长/3+支座宽
下排长度=2*净跨长/4+支座宽
注:净跨长为左右较长的跨
架立筋长度=净跨-左负筋伸入长度-右负筋伸入长度+ 150*2
注:当贯通筋和架立筋同时存在时,搭接值取150MM。
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筋长度=净跨长+2*锚固长度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2*1.9d+2*max(10d,75mm)
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
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下部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长度=净跨长-0.1*2*净跨长
下部非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箍筋长度=(梁宽-保护层*2 +梁高-保护层)*2+1.9d*2+max(10d,75mm)*2
根数=2*【(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
当结构为一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2*梁高,500),当结构为二到四级时,加密长度为max(1.5*梁高,500)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
斜段角度:高度 主梁高>800mm a为60度
主梁高<=800mm a为45度

I. 地梁钢筋量怎么计算 求结果

你的问题有两种理解,1,怎么计算地梁需要配多少钢筋?这要根据设计的方案来计算,一般和普通梁的弯矩方向相反,计算方法是一样的,满足抗弯、抗剪、抗压、抗扭以及裂缝宽度等全部受力要求就可以了。2,有地梁图纸,怎么根据配筋图计算用钢量?这个就简单,先看懂图、熟悉规范,确定每根钢筋是从什么点开始到什么点结束,再根据保护层厚度、混凝土强度、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值的一些规定,一根根、一种种计算出钢筋的长度,再计算钢筋的重量。
如果你学会了钢筋计算软件,那就比较方便了,很多规定在软件中自动生成。好了,祝你顺利。

J. 地梁荷载如何计算啊

一、地梁计算方法有两种:
1、取拉梁所拉结的柱子中轴力较大者的1/10,作为拉梁轴心受拉的拉力或轴心受压的压力,进行承载力计算。按此法计算时,柱基础按偏心受压考虑。(基础土质较好,用此法较节约)
2、以拉梁平衡柱底弯矩,柱基础按中心受压考虑。拉梁正弯矩钢筋全部拉通,负弯矩筋有1/2拉通。此时梁的截面高度宜取下面的取值较高者。

二、地梁约定俗称为基础梁,圈起来有闭合的特征,与构造柱共成抗震限裂体系,减缓不均匀沉降的负作用。与地圈梁有区别,(地梁)基础梁主要起联系作用,增强水平面刚度,有时兼作底层填充墙的承托梁,不考虑抗震作用。地梁(也有称弹性地基梁):

1、地梁一般指梁板式筏形基础和柱下条基中的梁,该梁的最大弯矩在上部跨中及下部支座处,纵向钢筋的接头尽量避免在内力较大的地方,选择在内力较小的部位,宜采用机械连接和搭接,不应采用现场电弧焊接。
2、地梁的纵向钢筋应该在支座锚固,筏基地梁因之延性要求,所以纵筋的接头位置、接头百分率的控制,纵向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按抗震构件的构造要求执行。
地基梁:通常是指用以承担围护结构荷载的梁,如厂房的围护砖墙下,有时不做墙基础,而是设基础梁将其荷载传至柱基础。这时,可以和地圈梁,拉梁一起考虑,一梁多用!
基础梁或者地基梁就是承担地基反力的梁,例如柱下条形基础,例如梁筏中的梁。它们的梁底都在持力层上。
拉梁仅仅是一种联系梁或者构造梁。例如专门承担上部填充墙的联系梁,例如承台之间的梁,例如一些重要独基之间的拉梁。它们的特征就是,梁底一般都可以不在持力层上,因为它们不需要承担地基反力。

阅读全文

与钢筋地梁计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勃起功能障碍治疗方法 浏览:676
现有检测甲醛的方法 浏览:802
食疗手抖最佳治疗方法 浏览:547
经济学中规避风险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274
房颤的中医治疗方法 浏览:761
6缸活塞安装方法 浏览:351
常用应用题解题方法介绍 浏览:777
路亚竿鱼钩的连接方法 浏览:852
柔性防水胶带安装方法 浏览:418
硅胶怎么用香蕉水去除最简单方法 浏览:187
鸡蛋茶的食用方法 浏览:973
ppr带水接管方法视频 浏览:1001
钢丝绳安装三通的方法 浏览:965
40除32简便方法 浏览:331
测出自己怀孕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475
汽车平面轴承安装方法 浏览:571
学唱相声的技巧和方法 浏览:904
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杂化方法 浏览:846
桃木剑打磨方法视频 浏览:645
脑神经用什么方法治疗 浏览: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