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输液过程中静脉推注方法视频

输液过程中静脉推注方法视频

发布时间:2022-04-24 23:15:27

⑴ 静脉滴注药品的步骤

持续静脉滴注与静脉推注持续静脉滴注一般是比较多瓶的药,比如几瓶葡萄糖加几瓶盐水。所以可能就滴完一瓶换上另一瓶,这样针头是一直在手上的,如果真的是需要很长时间,我们一般用软的静脉留置针,这样就不会经常在静脉上穿孔了。普通的就像是门诊输液,打完一瓶拔针,明天再打。静脉推注一般是用静脉针加注射器,一般是剂量比较小要求在一定时间内注射完的,比如全身麻醉的麻醉前给药。比如低血糖发作时静脉推注高浓度葡萄糖。静脉滴注的速度静脉滴注的速度应合理调节,以满足临床病情,较快获得疗效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输液反应为宜。按照医护教科书,一般药物静脉滴注的速度为30~60滴/分钟。但临床上应用药个体化,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调节输液速度。依据药物的量效关系,在安全用药的浓度(治疗窗)范围,药物效应随血药浓度增加而增强。输液速度过慢,血药浓度低于有效治疗浓度,达不到治疗和急救效果。输液速度过快,血药浓度升高超过安全范围产生毒性作用,特别是一些治疗指数窄,毒性作用大的药物。特别注意,如输注速度过快,对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特别是小儿、老年、胸部外伤、心力衰竭的患者易发生输液反应,严重时可成为致死的严重反应。因此,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用药品种和病理生理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宜的输液速度并加强用药监护,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及治疗效果。在充分理解量效关系与滴注速度的影响到基础上,在临床实践中多学习借鉴和总结提高。静脉滴注后不适现象静脉滴注速度过快,滴注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或者长期滴注都会引起不适现象,临床上称之为“输液反应”,严重的会造成“静脉炎”,甚至于“过敏”,乃至“休克”。静脉滴注期间或者静脉滴注后有时会出现输液部位疼痛、红肿等不适,一般采用的缓解方法有:减慢滴流速度,自然消失;暂停滴注,临床观察;使用药物治疗或者抢救。

⑵ 静推到底是什么,在输液过程中怎么操作的

静推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注射一定的药物量。静推确实是注射到血管里面的,如果你已经有留置针管,也可以通过留置针管进行静推。静推一般是有专门的仪器来进行定点定时定量的操作。现在对于静推这一块运用的是很好的,不用太过于担心。

扩展知识:
哪些注射剂不宜静推?只能静滴?不能静脉给药?

1. 哪些药物不宜直接静脉推注?

高浓度电解质

如氯化钾、硫酸镁等。10%氯化钾注射液 10ml内含氯化钾1g,推注后血钾浓度立即上升,损害心肌,可引起患者猝死。10%或25%硫酸镁注射液应稀释后静脉注射,否则可能引起呼吸抑制,甚至导致呼吸麻痹。

利尿药

如呋塞米、利尿酸钠等,静脉推注速度过快可引起突发性耳鸣、耳聋。

神经肌肉接头阻滞药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阿米卡星、庆大霉素、链霉素、核糖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等,以及多黏菌素B、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直接静脉推注可发生神经肌肉接头阻滞,引起呼吸抑制。

非水溶剂药物

如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氯霉素注射液的溶剂为乙醇溶液,禁止静脉推注。

氨茶碱、苯妥英钠、利多卡因、维生素K1等

静脉推注速度过快可引起死亡。

局部刺激明显的药物

①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局部刺激强烈,可引起局部剧痛、静脉炎和组织坏死,静脉推注易增加药品的不良反应率,如“红颈综合征”、血栓性静脉炎、低血压等;

②氟喹诺酮类、乳糖酸红霉素、磷霉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等,静脉推注易发生静脉炎,故采用静脉滴注并控制滴速。

供肌内注射的药品

如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标示用法为肌内注射的药品,仅供肌内注射,不能静脉推注。

2. 哪些注射剂只能静脉注射而不宜肌内注射?

部分注射剂只能静脉注射,不能肌内注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局部刺激性大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酸性较强,肌内注射具有较强的局部刺激,浓度过髙可引起局部剧痛、炎症和坏死,故不可肌内注射,宜用稀浓度缓慢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葡萄糖酸钙(包括其他各种钙盐)、氯化钾(包括其他各种钾盐)、维生素C、酚磺乙胺、氨甲苯酸(包括其他各种酸类药物)、碳酸氢钠(包括其他各种碱类药物)、去甲万古霉素、两性霉素B、磷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阿昔洛韦及某些抗肿瘤药物等,如果肌内注射可引起局部强烈刺激性疼痛,甚至局部组织坏死。因此,以上局部刺激性大的药物均不适宜肌内注射。

局部吸收差

药物肌内注射后,溶于组织液,进入毛细血管网,再汇入静脉或者直接进入小静脉或者进入淋巴液再汇入大静脉,进入体循环才能发挥作用。地西泮等药物,肌内注射吸收慢而不规则,不完全,如果采用肌内注射给药不能达到有效药物浓度, 起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因此不宜肌内注射。

药物体积大

部分药物,如膦甲酸钠、甲硝唑等,由于溶解度低等原因,需要大量溶剂才能溶解,造成正常治疗剂量的药物溶液体积过大,不适宜肌内注射。

3. 哪些注射剂只能肌内注射而不能静脉注射?

由于肌内注射药物与静脉注射药物的不同,部分注射剂只能肌内注射,不能静脉给药。

油溶液型注射剂

有的药物因在水中不溶解或不稳定或为了延缓药效而采用非水溶剂如注射用油制成油溶液型注射剂,这类注射剂仅供肌内注射或局部注射,不得用于静脉给药。如维生素A、维生素D2、维生素D3、黄体酮注射液均为灭菌油溶液。

混悬型注射剂

激素类药常用其醋酸酯,多在水中不溶,常制成混悬剂型,如甲泼尼龙醋酸酯混悬剂,仅供肌内、关节腔内注射,不能静脉注射。

加入局部止痛药或抑菌药的注射剂

有的药物注射时可引起剧烈疼痛,有时会加入局部止痛剂(如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一般仅限于肌内或皮下注射,如普鲁卡因青霉素注射液,而有的注射剂制备时不加入局部止痛药,使用前在专用溶剂里加入局部止痛药,如青霉素钾以0.25%利多卡因作为溶剂。这些药物不能经静脉注射给药。

可引起严重不良后果的注射剂

氨基糖苷类静脉推注时,血药浓度骤然升高,可引起呼吸抑制作用,只可肌内注射和静脉滴注。

因剂型特点或其他原因不能用于静脉给药的注射剂

包括肾上腺素注射液、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B2、维生素K1、硫酸软骨素注射液、预混胰岛素制剂等。

4. 哪些药物静脉给药时发生血管外渗漏会引起不良后果?

静脉给药时如不慎发生渗漏,有些药物会引起不良后果,应引以注意。

抗肿瘤药

包括细胞毒类、抗代谢类、生物碱类、抗生素类等抗肿瘤药,外周静脉给药外渗的发生率为0.5%~6%。多次注射可引起血管变硬、疼痛及血栓性静脉炎,如药液外溢可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化疗药物的种类越来越多,在应用化疗药物时对注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以减少或防止药物外渗。

钙盐制剂

包括葡萄糖酸钙、氯化钙、亚叶酸钙等,尤其是给药速度过快时,注射部位出现发红、皮疹、疼痛,甚至脱皮和皮肤坏死。发现渗漏应立即停止注射,并用氯化钠液局部注射,氢化可的松、利多卡因、透明质酸局部封闭,同时抬高患肢及热敷。

外周α-受体激动药

包括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多巴胺等。静脉输注时会出现沿静脉径路皮肤变白,注射局部皮肤脱落、发绀、发红等。如发生药液外渗,应在渗漏处迅速用10mg酚妥拉明加氯化钠注射液作局部封闭浸润注射。

高渗性药品

包括20%甘露醇注射液、5%碳酸氢钠注射液、50%葡萄糖注射液、10%氯化钠注射液等,外渗可致组织水肿和皮肤坏死。

其他

如加压素等,可使周围血管收缩引起血栓形成和坏疽。

⑶ 静脉注射的具体步骤

(1)用途

药液直接注入于静脉内,随血液而分布全身,可迅速发生药效;由于其排泄也快,因而在体内的作用时间较短;能容纳大量的药液,并可耐受(被血液稀释)刺激性较强的药液(如氯化钙、水合氯醛等)。主要用于大量的补液、输血;注入急需奏效的药物(如急救强心等);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等。

(2)用具

少量注射时可用较大的(50~100毫升)注射器,大量输液时则应用输液瓶(500毫升)和一次性输液胶管。

(3)静脉注射的部位及方法

依动物种类而不同。

①牛、羊的静脉注射

多在颈静脉实施,个别情况也可利用耳静脉注射;羊多用颈静脉。

由于牛的皮肤较厚,所以刺入时,应用力并突然刺入。其方法是:局部剪毛、消毒,左手拇指压迫颈静脉的下方,使颈静脉怒张;明确刺入部位,右手持针头对准该部后,以腕力使针头近似垂直地迅速刺入皮肤及血管,见有血液流出后,将针头顺入血管1~2厘米,接连注射器或输液胶管,即可注入药液。

②猪的静脉注射

常用耳静脉或前腔静脉(图1-6)。

图1-6猪的耳静脉注射

A.耳静脉注射法

将猪站立或横卧保定,耳静脉局部按常规消毒处理。

一人用手指捏压耳根部静脉处或用胶带于耳根部结扎,使静脉充盈、怒张(或用酒精棉反复于局部涂擦以引起其充血);术者用左手把持猪耳,将其托平并使注射部位稍高;右手持连接针头的注射器,沿耳静脉管使针头与皮肤呈30°~45°角,刺入皮肤及血管内,轻轻抽活塞手柄如见回血即为已刺入血管,再将注射器放平并沿血管稍向前伸入;解除结扎胶带或撤去压迫静脉的手指,术者用左手拇指压住注射针头。另手徐徐推进药液,注完为止。

B.前腔静腔注射法

可应用于大量的补液或采血(图1-7、图1-8)。

图1-7猪站立保定时前腔静脉注射

图1-8猪仰卧保定时前腔静脉注射

注射部位在第1肋骨与胸骨柄结合处的直前。由于左侧靠近膈神经而易损伤,故多于右侧进行注射。针头刺入方向呈近似垂直并稍向中央及胸腔方向,刺入深度依猪体大小而定,一般在2~6厘米,依此而选用适宜的16~20号针头。注射时,猪可取仰卧保定或站立保定。

站立保定时,针头刺入部位在右侧由耳根至胸骨柄的连线上,距胸骨端1~3厘米;稍斜向中央并刺向第一肋骨间胸腔入口处,边刺入边回血,见有回血即标志已刺入并可注入药液。

猪取仰卧保定时,可见其胸骨柄向前突出并于两侧第1肋骨与胸骨接合处的直前、侧方各见一个明显的凹陷窝。用手指沿胸骨柄两侧触诊时更感明显,多在右侧凹陷处进行穿刺注射。仰卧保定并固定其前肢及头部,局部消毒后,术者持接有针头的注射器,由右侧沿第1肋骨与胸骨接合部前侧方的凹陷处刺入,并稍偏斜刺向中央及胸腔方向,边刺边回血,见回血后即可徐徐注入药液;注完后拔出针头,局部按常规消毒处理。

③马的静脉注射

多在颈静脉实施,特殊情况下可在胸外静脉进行。

颈静脉注射多在颈上及颈中1/3部的交界处进行。柱栏保定,使马颈部稍前伸并稍偏向对侧,局部进行剪毛、消毒。术者用左手拇指(或食指与中指)在注射部位稍下方(近心端)压迫静脉管,使之充盈、怒张。右手持注射针头,沿颈静脉使与皮肤呈45°角,迅速刺入皮肤及血管内。见有血液流出后,即证明已刺入;使针头后端靠近皮肤,以减小其间的角度,近似平行地将针头再伸入血管内1~2厘米,撒开压迫静脉的左手,排除注射器内的气泡,连接注射器或输液胶管,并用夹子将胶管近端固定于颈部毛、皮上,徐徐注入药液。注完后,以酒精棉球压迫局部并拔出针头,再以5%碘酊进行局部消毒。

④犬、猫的静脉注射

犬多在后肢外侧面小隐静脉或前肢正中静脉实施。猫多用后肢内侧面大隐静脉。

A.后肢外侧面小隐静脉注射法(图1-9)

图1-9犬后肢外侧小隐静脉注射法

此静脉在后肢胫部下1/3的外侧浅表皮下。由助手将犬侧卧保定,局部剪毛、消毒。用胶皮带绑犬股部,或由助手用手紧握股部,即可明显见到此静脉。右手持连有胶管的针头,将针头向血管旁的皮下先刺入。而后与血管平行刺入静脉,接上注射器回抽。如见回血,将针尖顺血管腔再刺进少许,撤去静脉近心端的压迫,然后注射者一手固定针头,一手徐徐将药液注入静脉。B.前肢正中静脉注射法(图1-10)

图1-10犬前肢正中静脉注射法

此静脉比后肢小隐静脉还粗一些,而且比较容易固定,因此一般静脉注射或取血时常用此静脉。注射方法同前述的后肢小隐静脉注射法。

C.猫后肢内侧面大隐静脉注射法

此静脉在后肢膝部内侧浅表的皮下。助手将猫背卧后固定,伸展后肢向外拉直,暴露腹股沟,在腹股沟三角区附近,先用左手中指、食指探摸股动脉跳动部位,在其下方剪毛消毒;然后右手取连有51/2号针头的注射器,针头由跳动的股动脉下方直接刺入大隐静脉管内。注射方法同狗的后肢小隐静脉注射法。

(4)静脉注射的注意事项

①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对所有注射用具、注射局部,均应严格消毒。

②要看清注射局部的脉管,明确注射部位,防止乱扎,以免局部血肿。

③要注意检查针头是否通顺,当反复穿刺时,针头常被血凝块堵塞,应随时更换。

④针头刺入静脉后,要再顺入1~2厘米,并使之固定。

⑤注入药液前应排净注射器或输液胶管中的气泡。

⑥要注意检查药品的质量,防止有杂质、沉淀;混合注入多种药液时注意配伍禁忌;油剂不能做静脉注射。

⑦静脉注射量大时,速度不宜过快;药液温度,要接近于体温;药液的浓度以接近等渗为宜;注意心脏功能,尤其是在注射含钾、钙等药液时,更要缓慢注射,同时注意观察动物的反应。

⑧静脉注射过程中,要注意动物表现,如有骚动不安、出汗、气喘、肌肉战栗等现象时应及时停止;当发现注射局部明显肿胀时,应检查回血,如针头已滑出血管外,则应整顺或重新刺入。

⑨若静脉注射时药液外漏,可根据不同的药液,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

A.立即用注射器抽出外漏的药液。

B.如为等渗溶液,不需处理。如为高渗盐溶液,则应向肿胀局部及周围注入适量的灭菌蒸馏水,以稀释之。

C.如为刺激性强或有腐蚀性的药液,则应向其周围组织内,注入生理盐水;如为氯化钙溶液可注入10摩尔/升硫酸钠溶液或10%硫代硫酸钠溶液10~20毫升,使氯化钙变为无刺激性的硫酸钙和氯化钠。

⑩局部可用5%~10%硫酸镁溶液进行温敷,以缓解疼痛;如为大量药液外漏,应作早期切开,并用高渗硫酸镁溶液引流。

⑷ 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

静脉输液是护士应具备的最基本的,
1
/9
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根据医嘱取药,核对药液瓶签(药名、浓度、剂量、使用方法、有效期),检查液体质量(药液有无沉淀、混浊、变色、絮状物;瓶体有无裂缝,瓶口有无松动),贴输液卡。
2
/9
配液:将铝盖中心部分打开,常规消毒瓶口,按医嘱再次查对药名、浓度、剂量、使用方法、患者姓名、床号;抽吸药液加入所需药物,瓶口压瓶贴,再次查对并签名,无误后放于治疗车上,空安瓿置于盒内。
3
/9
推车至床旁,持执行本对床号、姓名,解释、询问需要,嘱排便。
持输液架到床边调高度60-2000px。
铺治疗巾、扎止血带、选血管、松止血带。
4
/9
再次查对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检查质量。打开输液器,针头插入液瓶口,关调节夹、挂输液架上、排气一次成功,要求液面在莫菲氏滴管的1/3—1/2 处,液面以下皮管内无气泡、接头处无液体流出,管道挂滴管处。
5
/9
常规0.5%碘伏棉签消毒皮肤2 次,直径8 ㎝,备胶布,在穿刺点上方10-15 ㎝处扎止血带。
取下输液管道,再次检查皮管内有无气泡,排尽针头内气体。
6
/9
嘱病人握拳,持针柄与皮肤呈15-30°穿刺,见回血后,将针头少送少许,松止血带,松拳、松调节夹,胶布固定,收回治疗巾、止血带。
调节滴数:成人60-80 滴/分,儿童20-30 滴/分,观察穿刺局部情况,询问病人感觉。
7
/9
再次查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时间、用法,整理衣被,交待注意事项。填写输液巡回卡,填写输液者姓名于输液瓶签上。整理用物归位、洗手。
8
/9
输液完毕,启胶布,反折皮管(或关调节器),快速拔针,压迫1-2 分钟至不出血为止,记录输液结束时间。
9
/9
整理衣被,询问病人需要,放下输液架,提瓶,将输液架放于妥当位置。
排尽余液,处理输液器,将输液器针头等锐利部分剪下放于锐器盒内,其它部分放于医用垃圾袋内。洗手。

⑸ 静脉注射的操作步骤

静脉注射的操作步骤

⑹ 静脉输液正确操作步骤

1、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2、根据医嘱取药,核对药液瓶签(药名、浓度、剂量、使用方法、有效期),检查液体质量(药液有无沉淀、混浊、变色、絮状物;瓶体有无裂缝,瓶口有无松动),贴输液卡。

3、配液:将铝盖中心部分打开,常规消毒瓶口,按医嘱再次查对药名、浓度、剂量、使用方法、患者姓名、床号;抽吸药液加入所需药物,瓶口压瓶贴,再次查对并签名,无误后放于治疗车上,空安瓿置于盒内。

4、推车至床旁,持执行本对床号、姓名,解释、询问需要,嘱排便。

5、持输液架到床边调高度60-80cm。

6、铺治疗巾、扎止血带、选血管、松止血带。

7、再次查对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检查质量。打开输液器,针头插入液瓶口,关调节夹、挂输液架上、排气一次成功,要求液面在莫菲氏滴管的1/3—1/2 处,液面以下皮管内无气泡、接头处无液体流出,管道挂滴管处。

8、常规0.5%碘伏棉签消毒皮肤2 次,直径8 ㎝,备胶布,在穿刺点上方10-15 ㎝处扎止血带。

9、取下输液管道,再次检查皮管内有无气泡,排尽针头内气体。

10、嘱病人握拳,持针柄与皮肤呈15-30°穿刺,见回血后,将针头少送少许,松止血带,松拳、松调节夹,胶布固定,收回治疗巾、止血带。

11、调节滴数:成人60-80 滴/分,儿童20-30 滴/分,观察穿刺局部情况,询问病人感觉。

12、再次查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时间、用法,整理衣被,交待注意事项。

13、填写输液巡回卡,填写输液者姓名于输液瓶签上。

14、整理用物归位、洗手。

15、输液完毕,启胶布,反折皮管(或关调节器),快速拔针,压迫1-2 分钟至不出血为止,记录输液结束时间。

16、整理衣被,询问病人需要,放下输液架,提瓶,将输液架放于妥当位置。

17、排尽余液,处理输液器,将输液器针头等锐利部分剪下放于锐器盒内,其它部分放于医用垃圾袋内。

18、洗手。

⑺ 静脉输液方法

1)按静脉输液法准备输液器,静脉留置针及其它用物携至床旁。

(2)按密闭输液法操作。

(3)取出静脉留置针,拔去护帽,检查静脉导管和针头各部位。右手捏紧留置针的回血室部,左手旋紧套于导针外的导官中枢部,切忌导管上移,使管顶超越针头。

(4)右手取静脉留置针,使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成40度角进行静脉穿刺,当回血室内见第一次回血后,随即调节留置针使之呈10度角,将导管向静脉内推进0.5~1cm,确保导管进入静脉中,即可见第二次回血入导管。

(5)松开止血带,用左手拇、食指握住导管的中枢部,以小指紧压远离留置针的静脉,以阻止血流。

(6)右手握住留置针回血室部使导针固定,同时左手将导管缓慢向前推进,使之全部进入静脉内,方可将导针完全拔出脱离导管,右手取肝素帽迅速插入导管内。

(7)常规消毒肝素帽橡胶塞部,将已备好的静脉输液器针头(排尽管内气体)插入肝素帽内。固定留置针,调节滴速,即行持续输液。

(8)如需暂停输液,可将输液器卸下,然后用注射器(预先备好肝素100mg,稀释成4毫升),向肝素帽内注入肝素0.4~0.6ml,用无菌纱布覆盖肝素帽及导管中枢部并加以固定,以备再次使用。

输液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防止发生差错。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并发症。输液器及药液应绝对无菌,连续输液超过24小时应更换输液器。

(3)预防空气栓塞。输液时必须排尽管内空气,防止液体流空;及时更换输液瓶及添加药液,输完后及时拔针。

(4)注意观察输液情况。针头有无滑脱,局部有无肿胀,有无输液反应。

(5)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抗生素类药物应现配现用;青霉素G钠(钾)盐与四环素、红霉素合用可出现沉淀、混浊、变色,效价降低,输液中需同时加入四环素、维生素C时应先溶解稀释四环素,再加入维生素C。

(6)注意保护血管 对长期输液者可采取:①四肢静脉从远端小静脉开始,手足交替。②穿刺时掌握三个环节;选择静脉要准;穿刺要稳;针头固定要牢,提高穿刺成功率。③输液中加入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如红霉素等,应待穿刺成功后再加药,宜充分稀释,输完药应再输入一定量的等渗溶液,以保护静脉。

⑻ 静脉输液操作步骤

1.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根据医嘱取药,核对药液瓶签(药名、浓度、剂量、使用方法、有效期),检查液体质量(药液有无沉淀、混浊、变色、絮状物;瓶体有无裂缝,瓶口有无松动),贴输液卡。
2.配液:将铝盖中心部分打开,常规消毒瓶口,按医嘱再次查对药名、浓度、剂量、使用方法、患者姓名、床号;抽吸药液加入所需药物,瓶口压瓶贴,再次查对并签名,无误后放于治疗车上,空安瓿置于盒内。
3.推车至床旁,持执行本对床号、姓名,解释、询问需要,嘱排便。
持输液架到床边调高度60-2000px。
铺治疗巾、扎止血带、选血管、松止血带。
4.再次查对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检查质量。打开输液器,针头插入液瓶口,关调节夹、挂输液架上、排气一次成功,要求液面在莫菲氏滴管的1/3—1/2 处,液面以下皮管内无气泡、接头处无液体流出,管道挂滴管处。
5.常规0.5%碘伏棉签消毒皮肤2 次,直径8 ㎝,备胶布,在穿刺点上方10-15 ㎝处扎止血带。
取下输液管道,再次检查皮管内有无气泡,排尽针头内气体。
6.嘱病人握拳,持针柄与皮肤呈15-30°穿刺,见回血后,将针头少送少许,松止血带,松拳、松调节夹,胶布固定,收回治疗巾、止血带。
调节滴数:成人60-80 滴/分,儿童20-30 滴/分,观察穿刺局部情况,询问病人感觉。
7.再次查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时间、用法,整理衣被,交待注意事项。填写输液巡回卡,填写输液者姓名于输液瓶签上。整理用物归位、洗手。
8.输液完毕,启胶布,反折皮管(或关调节器),快速拔针,压迫1-2 分钟至不出血为止,记录输液结束时间。
9.整理衣被,询问病人需要,放下输液架,提瓶,将输液架放于妥当位置。
排尽余液,处理输液器,将输液器针头等锐利部分剪下放于锐器盒内,其它部分放于医用垃圾袋内。洗手。

⑼ 静脉推注是怎么做,直接用针筒注射还是连接一次性输液针推注啊,注射部位怎样选择,不懂的请不要乱回答谢

是用注射器连接一次性输液针,一般选择比较粗大的上肢静脉血管推注。

阅读全文

与输液过程中静脉推注方法视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循环水中铜离子检测方法 浏览:59
钛的快速治疗方法 浏览:888
龙胶囊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 浏览:358
鼻漏的治疗方法 浏览:387
哄老婆的方法有哪些现实 浏览:508
一氧化氮有哪些检验方法 浏览:95
日本电池检测方法 浏览:102
如何快速让心跳加速的方法 浏览:117
餐巾纸盒图片制作方法 浏览:499
野钓小罗非闹窝解决方法 浏览:285
木扶手与立柱连接方法 浏览:533
打伊藤的最佳方法 浏览:369
来电显示位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01
单元阀安装方法 浏览:549
一个口腔里溃疡最快解决方法 浏览:652
鱼石脂软膏的使用方法 浏览:525
苹果手机的通知声音怎么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69
七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计算方法 浏览:579
sbs包管子简单方法 浏览:83
鱼贝类品质评定方法有哪些 浏览: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