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计算方法 > 初中物理杠杆功率的计算方法

初中物理杠杆功率的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22-04-24 11:11:36

A. 初中物理学过的计算公式有哪些

公式
1.速度v=s/t; 2.密度ρ=m/v; 3.压强P=F/s=ρgh;
4.浮力F=G排=ρ液gV排=G(悬浮或漂浮)=F向上-F向下=G-F’ ;
5.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6.功w=Fs=Gh(克服重力做功)=Pt;7.功率p=W/t=Fv;
8.机械效率η=W有/W总=Gh/Fs=G/nF=G/(G+G动) =fL/Fs(滑轮组水平拉物体克服摩擦力作功);
9.热量:热传递吸放热Q=cm△t;燃料完全燃烧Q=mq=Vq;电热:Q= I^2Rt
10.电学公式:电流:I=U/R=P/U 电阻:R=U/I=U^2/P 电压:U=IR=P/I
电功:W=Pt =UIt =I^2Rt=U^2t/R 电热:Q= I^2Rt(焦耳定律)=UIt=U^2t/R
电功率:P=W/t= UI=I^2R=U^2/R
串联电路特点:I=I1=I2,U=U1+U2,R=R1+R2 U1:U2=P1:P2=Q1:Q2=W1:W2=R1:R2
并联电路特点:I=I1+I2,U=U1=U2,1/R=1/R1+1/R2 I1:I2=P1:P2=Q1:Q2=W1:W2=R2:R1

B. 初二物理关于杠杆的计算方法~~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可以写成:
F1*L1=F2*L2
动力臂和阻力臂就是支点到力的垂线的距离

C. 初中物理功与功率的公式

1、功:W=Fs(功的定义式)

W-功,F-力,s-距离

功是指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移动的距离s的乘积。

2、功率:P=W/t(功率的定义式)

为了表示做功的快慢,把功除以时间。

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由P=W/t=F*s/t=Fv,这是一个数学运算没有多少物理意义,一般用来运算。

3、功率的意义:

(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物理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功率。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初中物理杠杆功率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1、测量功率有4种方法:

(1)二极管检测功率法;

(2)等效热功耗检测法;

(3)真有效值/直流(TRMS/DC)转换检测功率法;

(4)对数放大检测功率法。

2、功率的产生原因:

开关电源的输入端通常采用由整流二极管和滤波电容组成的整流滤波电路,220V交流输入市电整流后直接接电容器滤波,以得到波形较为平滑的直流电压。

但是由整流二极管和滤波电容组成的整流滤波电路是一种非线性元件和储能元件的组合,虽然交流输入市电电压的波形Vi是正弦的,但是整流元件的导通角不足180o,一般只有60°左右,导致输入交流电流波形严重畸变,呈脉冲状。

D. 功。功率。杠杆。滑轮所有定理公式

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称为机械功(mechanical work),简称功。功定义为力与位移的内积[1]。
其中,W 表示功,F 表示外力,而dx 表示与外力同方向的微小位移;上式应表示成路径积分,a 是积分路径的起始点,b 是积分路径的终点。为了了解物体受力作用,经过一段距离后所产生的效应,而定义出�1�8功�1�9的概念。
普通的与物体位移同线同向的功的计算:
W=F s
s 表示力使物体位移的距离即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任何机械都只能省力不能省功。
下面是不同物理位移线方向的功:
W = F x S x cos α(初中学阶段只考虑在一条直线上做的功所以cosα只考虑取1)
其中,W 表示功, F 表示力, α为力与位移之间的夹角。
由于物体的运动具有相对性,对不同参照系,位移不同,所以力所做的功与参照系的选取有关
功为标量,功的正负仅表示动力或阻力做功,不表示大小或方向,功的表达式是一个状态式,是一个过程量。
在国际单位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为J,单位为J 1J=1N·m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即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的数量一定,时间越短,功率值就越大。
求功率的公式为功率=功/时间
求功率的公式也为P=W/t =UI=I²R=U²/R
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符号是“s”。因为W=F(f 力)*s(s位移)(功的定义式),所以求功率的公式也可推导出P=F·V(当V表示平均速度时求出的功率为相应过程的平均功率,当V表示瞬时速度时求出的功率为相应状态的瞬时功率)。
功率越大转速越高,汽车的最高速度也越高,常用最大功率来描述汽车的动力性能。最大功率一般用马力 (PS)或千瓦(kw)来表示,1马力等于0.735千瓦。
1w=1J/s
功率的计算公式:P=W/t(平均功率) P=FV(瞬时功率)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在生活中根据需要,杠杆可以做成直的,也可以做成弯的。
阿基米德[1]在《论平面图形的平衡》一书中最早提出了杠杆原理。他首先把杠杆实际应用中的一些经验知识当作"不证自明的公理",然后从这些公理出发,运用几何学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得出了杠杆原理。这些公理是:(1)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相等的重量,它们将平衡;(2)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将下倾;(3)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不相等距离处挂上相等重量,距离远的一端将下倾;(4)一个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的作用来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变。相反,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可以用一个悬挂在它们的重心处的重物来代替;似图形的重心以相似的方式分布……正是从这些公理出发,在"重心"理论的基础上,阿基米德又发现了杠杆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时,它们离支点的距离与重量成反比。"
阿基米德对杠杆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方面,而且据此原理还进了一系列的发明创造。据说,他曾经借助杠杆和滑轮组,使停放在沙滩上的桅船顺利下水。在保卫叙拉古免受罗马海军袭击的战斗中,阿基米德利用杠杆原理制造了远、近距离的投石器,利用它射出各种飞弹和巨石攻击敌人,曾把罗马人阻于叙拉古城外达3年之久。
这里还要顺便提及的是,在我国历史上也早有关于杠杆的记载。战国时代的墨家曾经总结过这方面的规律,在《墨经》中就有两条专门记载杠杆原理的。这两条对杠杆的平衡说得很全面。里面有等臂的,有不等臂的;有改变两端重量使它偏动的,也有改变两臂长度使它偏动的。这样的记载,在世界物理学史上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编辑本段]杠杆的定义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lever).
杠杆不一定必须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但是必须保证是硬棒。
跷跷板、剪刀、扳子、撬棒等,都是杠杆。
滑轮是一种变形的杠杆,且定滑轮是一种等臂杠杆,动滑轮是一种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的杠杆 [编辑本段]杠杆的性质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做支点
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动力,(施力的点叫动力作用点)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做阻力,(施力的点叫阻力作用点)
当动力和阻力对杠杆的转动效果相互抵消时,杠杆将处于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叫做杠杆平衡,但是杠杆平衡并不是力的平衡。
杠杆平衡时保持在静止或匀速转动。
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
从支点O到动力F1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1叫做动力臂
从支点O到阻力F2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2叫做阻力臂
杠杆平衡的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写做
F1×L1=F2×L2
[编辑本段]杠杆平衡条件使用杠杆时,如果杠杆静止不动或绕支点匀速转动,那么杠杆就处于平衡状态。
动力臂×动力=阻力臂×阻力,即L1F1=L2F2,由此可以演变为F2/F1=L1/L2
杠杆的平衡不仅与动力和阻力有关,还与力的作用点及力的作用方向有关。
假如动力臂为阻力臂的n倍,则动力大小为阻力的n/1
"大头沉"
力臂越长省力 [编辑本段]生活中的杠杆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一根结实的棍子(最好不会弯又非常轻),就能当作一根杠杆了。上图中,方形代表重物、圆形代表支持点、箭头代表用,这样,你看出来了吧?在杠杆右边向下杠杆是等臂杠杆;第二种是重点在中间,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第三种是力点在中间,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费力杠杆例如:剪刀、钉锤、拔钉器……杠杆可能省力可能费力,也可能既不省力也不费力。这要看力点和支点的距离:力点离支点愈远则愈省力,愈近就愈费力;还要看重点(阻力点)和支点的距离:重点离支点越近则越省力,越远就越费力;如果重点、力点距离支点一样远,如定滑轮和天平,就不省力也不费力,只是改变了用力的方向。
省力杠杆例如:开瓶器、榨汁器、胡桃钳……这种杠力点一定比重点距离支点近,所以永远是省力的。
如果我们分别用花剪(刀刃比较短)和洋裁剪刀(刀刃比较长)剪纸板时,花剪较省力但是费时;而洋裁剪则费力但是省时。
1.剪较硬物体
要用较大的力才能剪开硬的物体,这说明阻力较大。用动力臂较长、阻力臂较短的剪刀。
2.剪纸或布
用较小的力就能剪开纸或布之类较软的物体,这说明阻力较小,同时为了加快剪切速度,刀口要比较长。用动力臂较短、阻力臂较长的剪刀。
3.剪树枝
修剪树枝时,一方面树枝较硬,这就要求剪刀的动力臂要长、阻力臂要短;另一方面,为了加快修剪速度,剪切整齐,要求剪刀刀口要长。用动力臂较长、阻力臂较短,同时刀口较长的剪刀。
天平是特殊杠杆,它的动力臂与阻力臂相同。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够绕轴转动的小轮。
【由可绕中心轴转动有沟槽的圆盘和跨过圆盘的柔索(绳、胶带、钢索、链条等)所组成的可以绕着中心轴转动的简单机械叫做滑轮。】
滑轮是变形杠杆,属于杠杆类简单机械,用途很广。在我国早在战国时期的着作《墨经》中就有关于滑轮的记载。中心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是变形的等臂杠杆,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中心轴跟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是变形的不等臂杠杆,能省一半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实际中常把一定数量的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滑轮组。滑轮组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工厂中常用的差动滑轮(俗称手拉葫芦)也是一种滑轮组。滑轮组在起重机、卷扬机、升降机等机械中得到广泛应用。 [编辑本段]滑轮的种类滑轮分为:定滑轮(费力滑轮)和动滑轮省力滑轮[1],多个滑轮(包括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而成的机械叫滑轮组。
滑轮组的数目不固定。 [编辑本段]定滑轮定义:使用滑轮时,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
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但可改变作用力方向.
定滑轮的特点
通过定滑轮来拉物体并不省力。通过或不通过定滑轮,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一样的。可见,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在不少情况下,改变力的方向会给工作带来方便。
定滑轮的原理
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动力臂(L1)、阻力臂(L2)都等于滑轮半径。根据杠杆平衡条件也可以得出定滑轮不省力的结论。 [编辑本段]动滑轮定义: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称为动滑轮。
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省1/2力多费1倍距离.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费距离。这是因为使用动滑轮时,钩码由两段绳子吊着,每段绳子只承担钩码重的一半。使用动滑轮虽然省了力,但是动力移动的距离大于钩码升高的距离,即费了距离。
不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的原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L1)为阻力臂(L2)二倍的杠杆。(省力) [编辑本段]滑轮组滑轮组:由定滑轮跟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绳子的自由端绕过动滑轮的算一段,而绕过定滑轮的就不算了.
使用滑轮组虽然省了力,但费了距离,动力移动的距离大于重物移动的距离.费距离的多少主要看定滑轮的饶绳子的段数.
滑轮组的用途:
为了既节省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可以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省力的大小
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滑轮组的特点
用滑轮组做实验,很容易看出,使用滑轮组虽然省了力,但是费了距离——动力移动的距离大于货物升高的距离。
几个关系(滑轮组竖直放置时):(1)s=nh (2)F=G总 /n(不计摩擦)
其中 s:绳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上升的高度
G总:物体和动滑轮的总重力
F:绳端所施加的力 n:拉重物的绳子的段数
F=1/n×(G物+G动)
在进行连接滑轮组时,要一个动滑轮一个定滑轮的连,否则将连接失败

E. 如何计算功,功率还有杠杆(要详细点的)

功=力乘上距离 或功率乘上时间 功率=功除以时间 杠杆什么意思,是不是公式啊 动力乘以动力臂=阻力乘以阻力臂

F. 初中物理计算公式大全,(含推导式)

1、功:W=Fs=Gh2、功率:p=W/t=Fv3、机械效率=W有/W总=P有/P总4、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5、动滑轮(滑轮组):F=G/n(n为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股数)6、斜面的机械效率=Gh/(Gh+fl) (h为斜面高,f为物体受摩擦力,l为斜面长)7、电功率:P=UI8、电功:W=Pt=UIt9、电流的热效应:Q=W=I^2Rt电功率实用公式1、对于同一用电器而言:U实P额2、电路中(包括串联和并联)所有用电器的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3、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功率之比等于它们的电阻之比,也等于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4、在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功率之比等于它们的电阻的倒数之比,也等于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5、对于同一用电器而言,它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比,等于相应电压的平方比6、对于额定电压相同的两个用电器,串联在同一电路中时,他们的实际功率之比等于他们的额定功率的倒数比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串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 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1/R =1/R1 +1/R2 +……欧姆定律: I= U/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t (Q:电荷量(库仑);t:时间(S) )电功:W (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

G. 高赏求初三物理杠杆滑轮知识点,计算公式公式,越细越好

杠杆平衡条件 F1 L1 = F2 L 2 杠杆平衡条件也叫杠杆原理
滑轮组 F = G / n
F =(G动 + G物)/ n
SF = n SG 理想滑轮组
忽略轮轴间的摩擦
n: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
功 W = F S = P t 1J = 1N?m = 1W?s
功率 P = W / t = Fυ 1KW = 103 W,1MW = 103KW
有用功 W有用 = G h(竖直提升)= F S(水平移动)= W总 – W额 =ηW总
额外功 W额 = W总 – W有 = G动 h(忽略轮轴间摩擦)= f L(斜面)
总功 W总= W有用+ W额 = F S = W有用 / η
机械效率 η= W有用 / W总
η=G /(n F)
= G物 /(G物 + G动) 定义式
适用于动滑轮、滑轮组

H. 初中所有物理计算公式与定理,拜托

初中物理公式
质量 m 千克 kg m=ρ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3 kg/m3 ρ=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Pa 帕斯卡(帕) P=F/S
功 W J焦耳(焦)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热: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

初中物理公式汇编
【力 学 部 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 学 部 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 学 部 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常 用 物 理 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声速:V=340m/s (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6、单位换算:
(1)、1m/s=3.6km/h
(2)、1g/cm3 =103kg/m3
(3)、1kw?h=3.6×106J

重力G (N) G=mg m:质量g:9.8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N) F合=F1+F2 方向相同
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方向相反:
浮力F浮(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动滑轮 F= G物+G轮
压强p(Pa) P= F/S
热量Q(J) Q=cm△t
机械功W(J) W=Fs
功率P(w) P=W/t
机械效率 η= ×100%
液体压强p(Pa) P=ρgh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 Q=mq m:质量q:热值

物体漂浮或悬浮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W:功 t:时间

F:压力 S:受力面积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 t:温度的变化值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η= ×100%
功率P(w) P=W/t W:功 t:时间
压强p(Pa) P= F/S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热量Q(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串联电路: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电阻R(Ω) R=R1+R2+……
并联电路: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电压U(V) U=U1=U2=……
并联电路电阻R(Ω) R= 1/R1+ 1/R2+……
欧姆定律 I= U/R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Q/t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J)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真空中的光速

I. 初中物理计算公式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

密度:ρ (kg/m3) ρ= m/v (m:质量; V:体积 )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 F1:动力 ;L1:动力臂;F2:阻力; L2:阻力臂 )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2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

有用功:W有 =G物h

总功:W总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00%

功率:P (w) P= w/t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 F/s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

热量:Q (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串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 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1/R =1/R1 +1/R2 +……

欧姆定律: I= U/R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t (Q:电荷量(库仑);t:时间(S) )

电功:W (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 λ:波长; ν:频率 )

需要记住的几个数值: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 b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
c.水的密度:1.0×103kg/m3 d.水的比热容:4.2×103J/(kg•℃)
e.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f.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
g.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J.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7、理想斜面:F/G=h/L

8、理想滑轮:F=G/n

9、实际滑轮:F=(G+G动)/n (竖直方向)

10、功:W=FS=Gh(把物体举高)

11、功率:P=W/t=FV

12、功的原理:W手=W机

13、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4、机械效率:η=W有/W总

15、电功率:P=W/t=UI(普适公式);P=I2R=U2/R(纯电阻公式)

阅读全文

与初中物理杠杆功率的计算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法论集 浏览:414
情感渗透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749
用牛尿洗头的正确方法 浏览:893
抓羽毛球拍子正确方法 浏览:766
三星显示器感应开关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938
吸入硝酸怎么处理方法 浏览:618
如何撩帅哥最有效的方法 浏览:767
小型投资者最佳方法 浏览:500
国内罗西尼自动手表如何调试方法 浏览:786
装修支线的连接方法 浏览:747
经常爱放屁有什么方法可以治疗吗 浏览:781
浙江应变测量系统方法指南 浏览:172
简单的折纸信封的方法 浏览:678
可暖使用方法 浏览:444
物理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浏览:85
双元音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80
素麻花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566
旅游失温的解决方法 浏览:345
敲木架陶瓷瓦的安装方法 浏览:317
2连续乘以十个2的简便方法 浏览: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