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每个月都进项大于销项,那你要提交一份有关这种情况的说明。说明你是因为材料或者产品的库存增加而引起的,这种情况时有发生,能够说明原因就行,但是前提条件是你的各项材料、电费等成本项目都很正常。 税负率的计算方法 税负率=应交增值税/销售收入 税负即税收负担。实际交纳的税款占销售收入净额的百分比。 税负可以单指增值税税负、所得税税负、营业税税负等。也可以把所有本年度上交的所有税款加总计算一个总体税负。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税负就是税收负担率,是纳税人对应期间的应纳增值税与销售收入的比例,但如果是出口企业或免税企业,主要把出口收入和免税收入按应税税率算出销项税加入计算就纳增值税,如果有进料加工的话,还要考虑这部份的税金,具体公式如下:增值税税负率=[销项税-免\退税收入适用税率(进项税进项税转出期初留抵期末留抵以及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的计税价格×17%)]/(计征增值税的销售额-免抵退销售额),以上公式是通用的,如果是业务简单的公司 ,上式中没有涉及的就是0税负了。 另外对于免税及出口企业来说,运费税,城建税依然要扣,抵税比例为6%,应计入公式中。 税负率与税率的区别 税负率指纳税人实际交纳税额与其实际收益的比例;而税率则指对课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二者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差别。税率是形成税收负担率的基础,税收负担率则是税率的反映。但税收负担率往往并不直接等于税率。只有当课税对象与纳税人的实际收益额相等(即与税收负坦率的分母项相等)时,税收负担率才等于税率。[1]税负高5倍 国资委首次回应央企垄断质疑 针对一段时间以来社会舆论对央企尤其是垄断行业薪酬过高的质疑,国务院国资委昨日发布《国务院国资委2009年回顾》(下称回顾),重点向社会披露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同时对央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税负、薪酬、垄断等状况进行了回应。 这是国资委首次对外公开发布年度回顾,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表示今后将定期发布。 按照国资委在《回顾》中的统计,2002年到2009年,中央企业上缴税金从2915亿元增加到11475亿元,年均增长21.62%。2009年,央企实现营业收入12.6万亿元;实现利润8151.2亿元;上缴税金1.15万亿元。 通过数据研究得出,国有企业的税负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企业,近年来税负均值为27.3%,是私营企业税负综合平均值的5倍多,是其他企业中税负最高的股份公司的税负平均值的2倍。 而从2006年开始,央企向国家上缴国有资本收益,已累计上缴1371亿元。2009年完成向社保基金转持国有股55.3亿股,对应的市值为429.68亿元。 按照现行规定,央企税后利润收取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烟草、石油石化、电力、电信、煤炭等具有资源垄断型特征的行业企业,收取比例为10%;第二类为钢铁、运输、电子、贸易、施工等一般竞争性行业企业,收取比例为5%;第三类为中国储备粮总公司、中国储备棉总公司等政策性公司,暂不收取。 《回顾》还对目前垄断行业格局进行了分析。其中提到,电力行业通过改革,目前华能等7家电力央企发电总量占全国总量的比重在一半左右,最大的华能集团仅占全国发电量的11%,市场准入早已放开,已形成竞争格局。石油石化行业,中央企业主要有三家石油化工企业。在世界主要50个石油生产国和石油消费国中,76%的国家是一个国家只有一家石油公司,20%的国家是不超过3家石油公司。通信行业,三家央企通过调整重组,实现了全业务经营,形成了竞争格局。 薪酬分配方面,央企已于2008年在4个行业试行了工资总额预算管理,4行业人均工资增长6.9%,比央企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低3.1个百分点。其中,石油石化行业2008年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52%。
⑵ 综合税负怎么算的啊
本期税负率=本期累计应纳税额/ 本期累计应税销售额×100%;
税负率变动率=(本期税负率-上年同期税负率) /上年同期税负率×100%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6%或10%,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
⑶ 怎样计算税负率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计算方法
增值税税负率=实际交纳增值税税额/不含税的实际销售收入×100%
所得税税负率=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销售额(应税销售收入)×100%。
主营业务利润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主营业务利润)×100%
印花税负担率=(应纳税额÷计税收入)×100%
具体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注:1 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 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税负率是分类的,如增值税税负率为:
实际交纳增值税税额/不含税销售收入×100%
所得税税负率为:
实际交纳所得税税额/不含税销售收入×100%
⑷ 什么叫税负率,如何计算
所得税税收负担率(简称税负率) 税负率=应纳所得税额÷利润总额×100%。
所得税税负率,为年度交纳所得税税额占该企业销售额或者营业额百分比。
如:某企业某年度产品销售收入100万,企业会计利润是10万元,该年度交纳所得税3万,则所得税税负率为3/10*100%=30%
企业所得税税负率=应纳所得税额/利润额*100%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5]43号)中所描述的税收负担率,举例说明:
增值税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应税主营业务收入)×100%
所得税税负率=应纳所得税额÷利润总额×100%
印花税负担率=(应纳税额÷计税收入)×100%
资源税税收负担率= [应纳税额÷主营业务收入(产品销售收入)]×100%
总而言之,综合税收负担率,是在宏观层面考察一国的税制情况,各税种的税收负担率是在微观层面考察纳税人税收负担是否正常,各自的衡量目标不同,故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
(4)节税君综合税负率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宏观
在中国,依据税目有: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资源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辆购置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烟草税等等,国家的这些种类繁多的税收收入的总和与整个国家的经济总量(用GDP来代表)的比值,就构成了我们全国的税负水平。
微观
微观上的税负,就是单个纳税人的实际税负负担,包括个人与单个企业,这儿税负承担的主体是实际负税人,不是名义纳税人,负税人即最终负担税收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与纳税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为在微观上,税负的实现是流动的,其中有各种各样的税负转嫁。所以,税负的最后归宿就是微观税负的实际负税人。一个国家的宏观税负水平的高低,同国家的财政政策、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本国企业的生产较率、进出口水平及国内商品价格等等经济因素相联系。
⑸ 税负怎么计算
税负也称为税收负担率。是应交税费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 如果每个月都进项大于销项,那你要提交一份有关这种情况的说明。说明你是因为材料或者产品的库存增加而引起的,这种情况时有发生,能够说明原因就行,但是前提条件是你的各项材料、电费等成本项目都很正常。
税负率的计算方法
税负率=应交增值税/销售收入 税负即税收负担。实际交纳的税款占销售收入净额的百分比。 税负可以单指增值税税负、所得税税负、营业税税负等。也可以把所有本年度上交的所有税款加总计算一个总体税负。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
具体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
—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税负就是税收负担率,是纳税人对应期间的应纳增值税与销售收入的比例,但如果是出口企业或免税企业,主要把出口收入和免税收入按应税税率算出销项税加入计算就纳增值税,如果有进料加工的话,还要考虑这部份的税金,
具体公式如下:增值税税负率=[销项税-免退税收入—适用税率—(进项税—进项税转出—期初留抵期末留抵以及海关核销免税进口料件组成的计税价格×17%)]/(计征增值税的销售额-免抵退销售额),以上公式是通用的,如果是业务简单的公司,上式中没有涉及的就是0税负了。 另外对于免税及出口企业来说,运费税,城建税依然要扣,抵税比例为6%,应计入公式中。
资料拓展:
税负亦称税收负,因国家征税而造成的一种经济负担。税负是国家税收对社会经济发生影响的结果,是国家税收所反映的经济分配关系的一个表现方面。
可用两种形式加以表示:
税负率。即用税额占税基的比重来表示;(2)税负额。即用绝对量来表示。税负与税法上的纳税义务并不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即其可能是由纳税人承担,也可能是由其他人承担。如各种所得税,其税负一般是由纳税义务人承担;而各种流转税,其税负则可能是由消费者承担。税负的确定,各国税法除了以国家财政收入和管理社会、经济的需要为主要根据以外,在各种所得税等直接税中,通常还根据量能纳税的原则,采用各种累进税率加以确定。
税负通常可根据不同情况而分为以下几种:
(1)社会总税负和纳税人个别税负;(2)名义税负和实际税负;(3)直接税负和间接税负。
参考链接:网络 税负
⑹ 企业综合税负率怎么算
既然是综合税负,就将企业应缴纳的所有的税款合计起来,除以营业收入,得到的按百分比计算结果就是综合税负。
⑺ 税负率的计算公式
增值税税负率=实际交纳增值税税额/不含税的实际销售收入×100%
所得税税负率=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销售额(应税销售收入)×100%。
主营业务利润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主营业务利润)×100%
印花税负担率=(应纳税额÷计税收入)×100%
具体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注:
1、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税负率是分类的,如增值税税负率为:
实际交纳增值税税额/不含税销售收入×100%
所得税税负率为:
实际交纳所得税税额/不含税销售收入×100%
税负率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
⑻ 啥叫企业综合税负率,又是多少
企业综合税负率 企业综合税收负担率是指一定期间内(通常为一年)企业所交纳的各项税收总额占企业同期收入总额或实现的利润总额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企业综合税收负担率=企业实际缴纳的各项税收总额 / 企业同期收入总额 * 100%企业实际缴纳的各项税收总额包括各类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等,这一指标反映了企业对国家财政所作的贡献,也反映了国家参与该企业生产成果分配的比例,因此是综合反映企业税收负担状况的重要指标,该指标也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类型企业或不同地区的企业的总体税负状况。所以每个企业的综合税负率都不尽相同。
税负是指实际计缴的税款占相对应的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税负可以单指增值税税负、所得税税负、营业税税负等。也可以把所有本年度上交的所有税款加总计算一个总体税负。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
⑼ 综合税负率的计算公式
增值税税负率=(本期应纳税额÷本期应税主营业务收入)×100%
所得税税负率=应纳所得税额÷利润总额×100%
印花税负担率=(应纳税额÷计税收入)×100%
资源税税收负担率=〔应纳税额÷主营业务收入(产品销售收入)〕×100%
税收的分类:
税收负担率简称“负担率”。分为纳税人负担率、负税人负担率两种:
1、纳税人负担率指一定时期内纳税人依率交纳税额占其实际收益的比例;
2、负税人负担率则指负税人所负税款占其实际收益的比例。
在税收负担不能转嫁的前提下,纳税人负担率亦是负税人负担率。在课税对象与实际收益相等时,税收负担率等于实际税率。税收负担率是衡量纳税人(或负税人)税收负担程度的重要指标,亦是国家确定税率,制定税收政策的重要依据。税收负担率有比例负担率、累进负担率和累退负担率之分。
比例税收负担率指纳税人(或负税人)所负税款占其收入的比例与收入额的变化无关;
累进税收负担率指纳税人(负税人)所负税款占其收入的比率随收入的增加而提高;
累退税收负担率则是指纳税人(负税人)所负税款占其收入的比率随收入的增加而下降,中国没有累退的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