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用吸收系数法定量,公式是什么
A=ECL C=A/EL
A为吸收度;T为透光率;E为吸收系数,采用的表示方法是(E1%1cm),其物理意义为当溶液浓度为1%(g/ml),液层厚度为1cm时的吸收度数值;C为100ml溶液中所含被测物质的重量(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g;L为液层厚度,cm。
在给定波长,溶剂和温度等条件下,吸光物质在单位浓度,单位液层厚度时的吸收度称为吸收系数。
根据比尔定律,吸光度A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和吸收池光程长b的乘积成正比。当c的单位为g/L,b的单位为cm时,则A=abc,比例系数a称为吸收系数,单位为L/g.cm-1;当c的单位为mol/L,b的单位为cm时,则A=εbc,比例系数ε称为摩尔吸收系数,单位为L/mol.cm-1,数值上ε等于a与吸光物质的摩尔质量的乘积。
它的物理意义是:当吸光物质的浓度为1mol/L,吸收池厚为1cm,以一定波长的光通过时,所引起的吸光度值A。ε值取决于入射光的波长和吸光物质的吸光特性,亦受溶剂和温度的影响。显然,显色反应产物的ε值愈大,基于该显色反应的光度测定法的灵敏度就愈高。
(1)紫外屏蔽性能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分子对波长为200nm-400nm这一范围的电磁波的吸收特性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视性好。波长长(频率小)的光线能量小,波长短(频率大)的光线能量大。分光光度测定是关于物质分子对不同波长和特定波长处的辐射吸收程度的测量。
吸收系数可由光度法测量。光度法是利用物质对光吸收的特征及吸收的程度而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类分析方法。根据测定时所用的光源不同,分光光度法可分为可见先分光光度法、紫外先分光光度法及红外光谱法等。
分光光度法灵敏度高,特别适用于微量组分的测定。目前对微量组分的测定已能达到1~10μg/L的数量级,若事先经分离、富集,可测定含量更少的物质。分光光度法测量的相对误差一般为2~5%,精密的仪器可减至1~2%,完全能满足测定微量组分的要求。
⑵ 关于紫外吸收光谱吸收波长最大值的计算方法
红色是共轭多烯主体,“五个环基取代”指的是5个烷基取代(那张图肯能是打字打错了),图中绿色的圈内那个碳分别与共轭多烯主体两个碳连接,要按照2个烷基取代进行计算。
⑶ 屏蔽效应的定量计算
屏蔽效应的定量计算:
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J.C.斯莱特根据实验结果提出计算屏蔽常数的规则:
Z*=Z-σ屏蔽常数,可近似的用斯莱特规则将原子中的电子分成以下几组
(1s)(2s,2p)(3s,3p)(3d)(4s,4p)(4d)(4f)(5s,5p)(5d)(5f)(6s,6p)(6d)(6f)(未完)|
a) 位于被屏蔽电子的右边的各组对被屏蔽电子的σ=0
近似的可以认为外层电子对内层电子没有屏蔽作用
b) 1s轨道上的两个电子之间的σ=0.3,其他主量子数相同的各分层电子之间的σ=0.35
c) 被屏蔽的电子为ns或np时,则主量子数(n-1)的各电子对它们的σ=0.85,而小于(n-1)的各电子对它们的σ=1
d) 被屏蔽的电子为nd或nf时,则位于它们左边各组电子对它们的的屏蔽常数σ=1
在计算某原子中某个电子的σ值时,可将有关屏蔽电子对该电子的σ值相加而得
例1 计算铝原子中其他电子对一个3p电子的值
铝原子的电子结构式为1s22s22p63s23p1 =2×0.35+8×0.85+2×1=9.5
⑷ 紫外_可见分光光度法,用吸收系数法定量,公式是什么
一、原理可见光、紫外线照射某些物质,主要是由于物质分子中价电子能级跃迁对辐射的吸收,而产生化合物的可见紫外吸收光谱。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的特性而建立分光光度法或称吸收光谱法的分析方法。它是以朗伯──比耳定律为基础。1朗伯—比耳定律A=lg—-=ECLT式中A为吸收度;T为透光率;E为吸收系数,采用的表示方法是(E1%1cm),其物理意义为当溶液浓度为1%(g/ml),液层厚度为1cm时的吸收度数值;C为100ml溶液中所含被测物质的重量(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g;L为液层厚度,cm。二、使用范围凡具有芳香环或共轭双键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根据在特定吸收波长处所测得的吸收度,可用于药品的鉴别、纯度检查及含量测定。三、仪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其应用波长范围为200~400nm的紫外光区、400~850nm的可见光区。主要由辐射源(光源)、色散系统、检测系统、吸收池、数据处理机、自动记录器及显示器等部件组成。本仪器是根据相对测量的原理工作的,即先选定某一溶剂(或空气、试样)作为标准(空白或称参比)溶液,并认为它的透光率为100%(或吸收度为0),而被测的试样透光率(或吸收度)是相对于标准溶液而言,实际上就是由出射狭缝射出的单色光,分别通过被测试样和标准溶液,这两个光能量之比值,就是在一定波长下对于被测试样的透光率(或吸收度)。本仪器可精密测定具有芳香环或共轭双键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有色物质或在适当条件下能与某些试剂作用生成有色物的物质。使用前应校正测定波长并按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四、仪器的校正1.波长的准确度试验以仪器显示的波长数值与单色光的实际波长值之间误差表示,应在±1.0nm范围内。可用仪器中氘灯的486.02nm与656.10nm谱线进行校正。2.吸收度的准确度试验3.杂散光的试验4.波长重现性试验5.分辨率试验五、测定方法1.对照品比较法(1)按各品种项下的方法,分别配制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对照品溶液中所含被测成分的量应为供试品溶液中被测成分标示量的100±10%,所用溶剂也应完全一致,在规定的波长测定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吸收度后,按下式计算含量,即得。(2)计算式A样×G对/稀释倍数×100×1含量(%)=————————————--×100%A对×G样/稀释倍数×100×12.吸收系数法(1)按各品种项下的方法配制供试品溶液,在规定的波长处测定其吸收度,再以该品种在规定条件下的吸收系数计算含量。用本法测定时,应注意仪器的校正和检定。(2)计算式A样含量(%)=——————————————-×100%G样/稀释倍数×(E1%1cm)对×100×13.计算分光光度法采用计算分光光度法应慎重。本法有多种,使用时均应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进行。当吸收度处在吸收曲线的陡然上升或下降的部位测定时,波长的微小变化可能对测定结果造成显着影响,故对照品和供试品测试条件应尽可能一致。若测定时不用对照品,如维生素A测定法,则应在测定时对仪器作仔细的校正和检定。六、注意事项1.空白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必须澄清,不得有浑浊。如有浑浊,应预先过滤,并弃去初滤液。2.测定时,除另有规定外,应以配制供试品溶液的同瓶溶剂为空白对照,采用1cm的石英吸收池。3.在规定的吸收峰波长±2nm以内测试几个点的吸收度,以核对供试品的吸收峰波长位置是否正确,除另有规定外,吸收峰波长应在该品种项下规定的波长±2nm以内;否则应考虑该试样的真伪、纯度以及仪器波长的准确度,并以吸收度最大的波长作为测定波长。4.一般供试品溶液的吸收度读数,以在0.3~0.7之间的误差较小。5.吸收池应选择配对,否则要引入测定误差。
⑸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 第一部 附录VA (P附录28): (1) 波长 由于环境因素对机械部分的影响,仪器的波长经常会略有变动,因此除应定期对所用的仪器进行全面校正检定外,还应于测定前校正测定波长。常用汞灯中的较强谱线237.83nm、253.65nm、275.28nm、296.73nm、313.16nm、334.15nm、365.02nm、404.66nm、435.83nm、546.07nm与576.96nm,或用仪器中氘灯的486.02nm与656.10nm谱线进行校正,钬玻璃在279.4nm、287.5nm、333.7nm、360.9nm、418.5nm、460.0nm、484.5nm、536.2nm与637.5nm波长处有尖锐吸收峰,也可作波长校正用,但因来源不同或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微小的差别,使用时应注意。(2)吸光度的准确度可用重铬酸钾的硫酸溶液检定。取在12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重铬酸钾约60mg,精密称定 ,用0.005mol/L硫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1000ml,在规定的波长处测定并计算其吸收系数,并与规定的吸收系数比较,应符合表中的规定。 波长/nm235(最小)257(最大)313(最小)350(最大)吸收系数的规定值 124.5 144.0 48.62 106.6 吸收系数的许可范围 123.0~126.0 142.8~146.2 47.0~50.3 105.5~108.5 (3) 杂散光的检查可按下页表的试剂和浓度,配制成水溶液,置1cm石英吸收池中,在规定的波长处测定透光率,应符合表中的规定。 试剂浓度%(g/ml)测定用波长(nm)透光率 %碘化钠 1.00 220 <0.8 亚硝酸钠5.00340<0.8 测定时,除另有规定外,应以配制供试品溶液的同批溶剂为空白对照,采用1cm的石英吸收池,在规定的吸收峰波长±2nm以内测试几个点的吸收度,或由仪器在规定波长附近自动扫描测定,以核对供试品的吸收峰波长位置是否正确,除另有规定外,吸收峰波长应在该品种项下规定的波长±2nm以内,并以吸光度最大的波长作为测定波长。一般供试品溶液的吸收度读数,以在0.3~0.7之间的误差较小。仪器的狭缝波带宽度应小于供试品吸收带的半宽度,否则测得的吸收度会偏低;狭缝宽度的选择,应以减小狭缝宽度时供试品的吸收度不再增大为准,由于吸收池和溶剂本身可能有空白吸收,因此测定供试品的吸光度后应减去空白读数,或由仪器自动扣除空白读数后再计算含量。当溶液的pH值对测定结果有影响时,应将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pH值调成一致。(1) 鉴别和检查 分别按各品种项下的方法进行。(2) 含量测定 一般有以下几种。 按各品种项下的方法,分别配制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对照品溶液中所含被测成分的量应为供试品溶液中被测成分规定量的100%±10%,所用溶剂也应完全一致,在规定的波长测定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吸光度后,按下式计算供试品中被测溶液的浓度∶ CX=(AX/AR)CR 式中 CX为供试品溶液的浓度; AX为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 CR为对照品溶液的浓度; AR为对照品溶液的吸光度。 供试品溶液加入适量显色剂后测定吸光度以测定其含量的方法为比色法。用比色法测定时,应取数份梯度量的对照品溶液,用溶剂补充至同一体积,显色后,以相应试剂为空白,在各品种规定的波长处测定各份溶液的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再根据供试品的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得其相应的浓度,并求出其含量。也可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同时操作,显色后,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在各品种规定的波长处测定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按上述(1)法计算供试品溶液的浓度。除另有规定外,比色法所用空白系指用同体积溶剂代替对照品或供试品溶液,然后依次加入等量的相应试剂,并用同样方法处理制得。
⑹ 紫外分光光度计计算方法同吸光度、浓度有什么关系吸光度是计算出来的吗计算方式是不是A=abc呢
朗伯—比耳定律(光吸收定律)A=lg(I/I')= a b c 或者A=lg(I/I‘)= εb c(a:吸光系数,L · g-1 · cm-1,ε:摩尔吸光系数,L·mol-1·cm-1;)
⑺ 紫外辐射8小时接触限值怎么计算
日接触时间8小时接触限值为85分贝,4小时为88分贝,2小时为91分贝,1小时为94分贝,参考卫生部、国家劳动总局制定的《工业噪声卫生标准》,2007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噪声部分也有相同标准作为参考。
⑻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灵敏度怎么计算
ΔA/Δc;取浓度相差较小的两组溶液,测其吸光度
⑼ 防紫外线率是怎么计算的
权威的测试方法,用一束紫外线射向该材料,然后在材料后面用光电探测器探测其功率大小,然后跟这个紫外线原来的功率相除一下,就是防紫外线率,看能减弱紫外线多少。
普通百姓的话,有一个不太精确的实验方法,你把你手机放在这个东西里面,抱严实,然后打个电话,看能不能接通,因为紫外线也是电磁波,如果能屏蔽紫外线,也应该能屏蔽一些电磁波,包括手机信号,如果不能接通就是假货!
⑽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计算问题,测出的吸收度系数怎么计算求出吸光度
用已知含量的标准物质测出吸光度,然后再测出你分析样品吸光度,换算后出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