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是多少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实质上是评估企业期末资产状况相较于期初的一个重要指标。它通过计算企业期末扣除特定因素后的所有者权益与期初权益的比率来衡量。其计算公式为:资产保值增值率=期末净资产总额 / 期初净资产总额 × 100%。若比率等于100%,则表示资本保持稳定,称为资本保值;大于100%意味着资本增值,小于100%则表明资本在减损。
在实际应用中,评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时,需要剔除一些非正常性因素的影响。比如,投资者的新投资、国家专项拨款增加的资本公积、税收返还增加的资本金、评估增值或减值的变动、捐赠带来的资本公积增加,以及其他非常规性所有者权益变动,这些都是在计算时需要排除在外的。
以上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考虑的调整因素。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和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
Ⅱ 国有资产保值率的计算方法
国有资产又称国家所有者权益,包括四个方面内容,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国有资产(国家所有者权益)=国家资本金+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公益金+未分配利润。
国有资产保值,是指企业在考核期内,期末国家所有者权益等于期初国家所有者权益;国有资产增值,指企业在考核期内,期末国家所有者权益大于期初国家所有者权益。
公式: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期末国家所有者权益 / 期初国家所有者权益×100%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等于100%为国有资产保值考核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保障国家所有者权益,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
(2)资产保值率的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分类
经营性国有资产
经营性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作为出资者在企业中依法拥有的资本及其权益。具体的说,经营性国有资产,指从事产品生产、流通、经营服务等领域,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依法经营或使用,其产权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
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特征 :
运动性,增值性,经营方式的多样性。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由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包括:国家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行政单位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收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
资源性国有资产
资源性国有资产指国家拥有的土地、森林、矿藏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