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相电星形接法和三角形接法的区别
三相电星形接法和三角形接法的主要区别体现在电动机的相电压、相电流、功率因数、启动特性以及应用场景上。

相电压与相电流:
- 星形接法:相电压等于线电压除以根号3,即V相 = V线 / √3,而相电流等于线电流,即I相 = I线。这种方式下,每个绕组承受的电压相对较低。
- 三角形接法:相电压等于线电压,即V相 = V线,而相电流等于线电流除以根号3,即I相 = I线 / √3。在此接法中,电动机直接看到的是相电压,但电流较大。
功率因数:
- 星形接法:由于电流相位的差异,功率因数较低,通常在0.8左右,这可能导致电动机效率降低。
- 三角形接法:由于电流相位的一致性,功率因数较高,通常在0.95左右,有助于提高电动机效率。
启动特性:
- 星形接法:启动电流较小,约为额定电流的1/3,有利于降低启动时对电网的冲击,但启动转矩也相对较小,适用于对启动转矩要求不高的场合。
- 三角形接法:启动电流较大,约为额定电流的2倍,可以提供较大的启动转矩,适用于对启动转矩要求较高的场合,但可能会对电网造成较大的冲击。
应用场景:
- 星形接法:适用于低功率、远距离传输和需要提供中性点的场合,如电梯、起重机等需要低启动电流的场景。此外,在需要频繁启动和停止的场合也可以选择星形接法。
- 三角形接法:适用于需要较高电压、较大电流的场合以及对启动转矩要求较高的设备,如起重机、输送带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过载情况下电动机容易损坏。
综上所述,三相电星形接法和三角形接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哪种接法取决于具体的电机需求和应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