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割法怎么计算
这个就是把该图形分割成两个长方形
一个长为8,宽为4,另一个长为13,宽为4。则面积为8×4+13×4=84
2. 黄金分割的正确计算方法
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其比值是一个无理数,取其前三位数字的近似值是0.618。由于按此比例设计的造型十分美丽,因此称为黄金分割,也称为中外比。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数字,我们以0.618来近似,通过简单的计算就可以发现:
1/0.618=1.618
(1-0.618)/0.618=0.618
这个数值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诸如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艺术领域,而且在管理、工程设计等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 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
1、分割法
把一个组合图形根据它的特征和已知条件分割成几个简单的规则图形,分别算出各个图形的面积,最后求出它们的面积的和。
2、旋转法
把原图形进行一次或多次旋转,使它变成我们所熟悉的新图形,然后再进行计算。
{圆形(扇形)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扇形角度/360}
4. 计算组合图形面积时,常用的方法有分割法和添补法. ____ .
分析:分割法,就是先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学过的几个简单图形,然后分别算出每个图形的面积,最后把这些图形的面积加起来,得到组合图形的面积.添补法,就是把原图形添补成一个大图形,大图形中包含小图形,计算时先算出每个图形的面积,然后从大图形面积中减去小图形面积,就是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组合图形面积时,常用的方法有分割法和添补法.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常用的方法.
5. 急救!黄金分割法的步骤或方法,就是怎样算
在分割时.在长度为全长的约0.618处进行分割.就叫作黄金分割.这个分割点就叫做黄金分割点
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其比值是一个无理数,用分数表示为(√5-1)/2,取其前三位数字的近似值是0.618。由于按此比例设计的造型十分美丽,因此称为黄金分割,也称为中外比。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数字,我们以0.618来近似表示,通过简单的计算就可以发现:
1/0.618=1.618
(1-0.618)/0.618=0.618
这个数值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诸如绘画、雕塑、音乐、建筑等艺术领域,而且在管理、工程设计等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让我们首先从一个数列开始,它的前面几个数是:1、1、2、3、5、8、13、21、34、55、89、144…..这个数列的名字叫做"菲波那契数列",这些数被称为"菲波那契数"。特点是即除前两个数(数值为1)之外,每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之和。
菲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有什么关系呢?经研究发现,相邻两个菲波那契数的比值是随序号的增加而逐渐趋于黄金分割比的。即f(n)/f(n-1)-→0.618…。由于菲波那契数都是整数,两个整数相除之商是有理数,所以只是逐渐逼近黄金分割比这个无理数。但是当我们继续计算出后面更大的菲波那契数时,就会发现相邻两数之比确实是非常接近黄金分割比的。
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是五角星/正五边形。五角星是非常美丽的,我们的国旗上就有五颗,还有不少国家的国旗也用五角星,这是为什么?因为在五角星中可以找到的所有线段之间的长度关系都是符合黄金分割比的。正五边形对角线连满后出现的所有三角形,都是黄金分割三角形。
由于五角星的顶角是36度,这样也可以得出黄金分割的数值为2Sin18度。
黄金分割点约等于0.618:1
6. 传统的图像分割方法有哪些
1.基于阈值的分割方法
灰度阈值分割法是一种最常用的并行区域技术,它是图像分割中应用数量最多的一类。阈值分割方法实际上是输入图像f到输出图像g的变化
其中,T为阈值;对于物体的图像元素,g(i,j)=1,对于背景的图像元素,g(i,j)=0。
由此可见,阈值分割算法的关键是确定阈值,如果能确定一个适合的阈值就可准确地将图像分割开来。阈值确定后,阈值与像素点的灰度值比较和像素分割可对各像素并行地进行,分割的结果直接给出图像区域。
阈值分割的优点是计算简单、运算效率较高、速度快。在重视运算效率的应用场合(如用于软件实现),它得到了广泛应用。
2.基于区域的分割方法
区域生长和分裂合并法是两种典型的串行区域技术,其分割过程后续步骤的处理要根据前面步骤的结果进行判断而确定。
(1)区域生长
区域生长的基本思想是将具有相似性质的像素集合起来构成区域。具体先对每个需要分割的区域找一个种子像素作为生长的起点,然后将种子像素周围邻域中与种子像素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像素(根据某种事先确定的生长或相似准则来判定)合并到种子像素所在的区域中。将这些新像素当作新的种子像素继续进行上面的过程,直到再没有满足条件的像素可被包括进来。这样一个区域就长成了。
(2)区域分裂合并
区域生长是从某个或者某些像素点出发,最后得到整个区域,进而实现目标提取。分裂合并差不多是区域生长的逆过程:从整个图像出发,不断分裂得到各个子区域,然后再把前景区域合并,实现目标提取。分裂合并的假设是对于一幅图像,前景区域是由一些相互连通的像素组成的,因此,如果把一幅图像分裂到像素级,那么就可以判定该像素是否为前景像素。当所有像素点或者子区域完成判断以后,把前景区域或者像素合并就可得到前景目标。
3.基于边缘的分割方法
基于边缘的分割方法是指通过边缘检测,即检测灰度级或者结构具有突变的地方,确定一个区域的终结,即另一个区域开始的地方。不同的图像灰度不同,边界处一般有明显的边缘,利用此特征可以分割图像。
4.基于特定理论的分割方法
图像分割至今尚无通用的自身理论。随着各学科新理论和新方法的提出,出现了与一些特定理论、方法相结合的图像分割方法,主要有:基于聚类分析的图像分割方法、基于模糊集理论的分割方法等。
5.基于基因编码的分割方法
基于基因编码的分割方法是指把图像背景和目标像素用不同的基因编码表示,通过区域性的划分,把图像背景和目标分离出来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处理速度快的优点,但算法实现起来比较难。
6.基于小波变换的分割方法
小波变换是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的数学工具,它在时域和频域都具有良好的局部化性质,并且小波变换具有多尺度特性,能够在不同尺度上对信号进行分析,因此在图像处理和分析等许多方面得到应用。
基于小波变换的阈值图像分割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由二进小波变换将图像的直方图分解为不同层次的小波系数,然后依据给定的分割准则和小波系数选择阈值门限,最后利用阈值标出图像分割的区域。整个分割过程是从粗到细,由尺度变化来控制,即起始分割由粗略的L2(R)子空间上投影的直方图来实现,如果分割不理想,则利用直方图在精细的子空间上的小波系数逐步细化图像分割。分割算法的计算会与图像尺寸大小呈线性变化。
7.基于神经网络的分割方法
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识别技术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应用于图像分割。基于神经网络的分割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训练多层感知机来得到线性决策函数,然后用决策函数对像素进行分类来达到分割的目的。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神经网络存在巨量的连接,容易引入空间信息,能较好地解决图像中的噪声和不均匀问题。选择何种网络结构是这种方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7. 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1、分割法
把一个组合图形根据它的特征和已知条件分割成几个简单的规则图形,分别算出各个图形的面积,最后求出它们的面积的和。
2、旋转法
把原图形进行一次或多次旋转,使它变成我们所熟悉的新图形,然后再进行计算。
3、割补法
把图形的某一部分割下来补到另一部分上,使它变成一个我们已学过的几何图形,然后再进行计算。
4、挖空法
把多边形看成是一个完整的规则图形,计算它的面积以后,再减去空缺部分的面积。
5、折叠法
把组合图形折成几个完全相同的图形。,先求出一个图形的面积,再求几个图形的面积之和。
8. 人的黄金分割法怎样计算
理论上说,人体的大部分外部结构都是黄金比例。
1)手指所在的直线与手掌的比!
2)前臂与整条手臂的比!
3)小腿与腿的比!
4)以腰部为切割点的分段与身高的比!
9. 什么叫做割补法和分割法
割补法和分割法都是计算平面几何图形面积的推导方法,也是一种思考方法.在面积和体积教学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割补法是指:把一个图形的某一部分割下来,填补在图形的另一部分,在原来面积不变的情况下,使其转化为已经掌握的旧的图形,以利于计算公式的推导.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可转化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梯形通过割补可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圆通过割补可转化为近似长方形等.(1)平行四边形割补后转化为长方形:(2)梯形割补后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分割法是指:对一些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不能使用割补法,可以利用不规则图形的凹凸特点,将其分割成若干个可以计算的规则图形(如: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先将各个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出来,然后再把这些规则图形的面积加在一起,总面积就是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这种计算不规则图形的方法,叫做分割法.下面两个图形就采用了分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