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吞吐率和吞吐量如何计算
吞吐率是一种关于计算机或数据通信系统(如网桥、路由器、网关或广域网连接等)数据传输率的测度。吞吐率通常是对一个系统和它的部件处理传输数据请求能力的总体评价。例如,一个服务器的吞吐率依赖于它的处理器类型、网络接口卡的类型、数据传输总线的大小、磁盘速度、内存缓冲器的体积,以及软件对这些部件进行管理的有效程度。在通信系统中,这个测度通常基于每秒能处理的数据位数或分组的数目,它依赖于网络的带宽和交换部件(如路由器或集线器)的速度。网络上两个端点设备间的吞吐率依赖于计算机、网络接口卡和连接它们的网络。
吞吐率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最主要应用在并行处理上,属于系统结构中最重要的一个变量,它的定义是:单位时间的吞吐量。所以它的详细定义参见吞吐量。
http://ke..com/view/1517421.html?wtp=tt
吞吐量 (throughput)
定义:
对网络、设备、端口、虚电路或其他设施,单位时间内成功地传送数据的数量(以比特、字节、分组等测量)。
㈡ 交换机吞吐量是怎么算的
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
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上去。
但是,我们如何去考察一个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否够用呢?显然,通过估算的方法是没有用的,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1、所有端口容量x端口数量之和的2倍应该小于背板带宽,可实现全双工无阻塞交换,证明交换机具有发挥最大数据交换性能的条件。
2、满配置吞吐量(mpps)=满配置ge端口数×1.488mpps其中1个千兆端口在包长为64字节时的理论吞吐量为1.488mpps。例如,一台最多可以提供64个千兆端口的交换机,其满配置吞吐量应达到
64×1.488mpps
=
95.2mpps,才能够确保在所有端口均线速工作时,提供无阻塞的包交换。如果一台交换机最多能够提供176个千兆端口,而宣称的吞吐量为不到261.8mpps(176
x
1.488mpps
=
261.8),那么用户有理由认为该交换机采用的是有阻塞的结构设计。
一般是两者都满足的交换机才是合格的交换机。
背板相对大,吞吐量相对小的交换机,除了保留了升级扩展的能力外就是软件,专用芯片电路设计有问题;背板相对小,吞吐量相对大的交换机,整体性能比较高。不过背板带宽是可以相信厂家的宣传的,可吞吐量是无法相信厂家的宣传的,因为后者是个设计值,测试很困难,并且意义不是很大。
交换机的背版速率一般是:mbps,指的是第二层,
对于三层以上的交换才采用mpps
模块化集线器,就是具有大量的可扩充槽,可以添加功能模块的集线器
㈢ 如何计算网络内最大吞吐量
网络的吞吐量只要把单位时间内所有类型的包的数量都加起来就行。
IP协议被称为是尽最大努力提供服务的协议,但它无法保障数据包一定能到达目的地。当丢弃数据包时,IP协议将发送一条ICMP报文,告诉发送端这个数据包已经被丢弃。
所以,丢包率(Packek Loss Rate)=单位时间内ICMP个数/单位时间内所有报文的个数。
㈣ 交换机每个端口吞吐量怎么算的
1、所有端口容量X端口数量之和的2倍应该小于背板带宽可实现全双工无阻塞交换
证明交换机具有发挥最大数据交换性能的条件。
2、满配置吞吐量(Mpps)=满配置GE端口数×1.488Mpps其中1个千兆端口在包长为64字
节时的理论吞吐量为1.488Mpps。例如一台最多可以提供64个千兆端口的交换机,其满
配置吞吐量应达到 64×1.488Mpps = 95.2Mpps,才能够确保在所有端口均线速工作时,提供无阻塞的包交换。如果一台交换机最多能够提供176个千兆端口而宣称的吞吐量为不到
261.8Mpps(176 x 1.488Mpps = 261.8),那么用户有理由认为该交换机采用的是有阻塞的结
构设计。一般是两者都满足的交换机才是合格的交换机。
比如
2950G-48
背板=2×1000×2+48×100×2(Mbps)=13.6(Gbps)
相当于13.6/2=6.8个千兆口
吞吐量=6.8×1.488=10.1184Mpps
4506
背板64G
满配置千兆口
4306×5+2(引擎)=32
吞吐量=32×1.488=47.616
一般是两者都满足的交换机才是合格的交换机。(转)
㈤ cpu吞吐量怎么计算
一个系统的吞度量(承压能力)与request对CPU的消耗、外部接口、IO等等紧密关联。
单个reqeust
对CPU消耗越高,外部系统接口、IO影响速度越慢,系统吞吐能力越低,反之越高。
系统吞吐量几个重要参数:QPS(TPS)、并发数、响应时间
QPS(TPS):每秒钟request/事务
数量
并发数:
系统同时处理的request/事务数
响应时间:
一般取平均响应时间
(很多人经常会把并发数和TPS理解混淆)
理解了上面三个要素的意义之后,就能推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QPS(TPS)=
并发数/平均响应时间
另外:
1.
吞吐量、响应时间
(1)
吞吐量:单位时间内的数据输出数量。
(2)
响应时间:从事件开始到事件结束的时间,也称执行时间。
2.
CPU时钟周期、主频、CPI、CPU执行时间
(1)
CPU时钟周期:机器主频的倒数,Tc
(2)主频:CPU工作主时钟的频率,机器主频Rc
(3)CPI: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平均时钟周期
CPI=总时钟周期数/IC
(
程序执行过程中所使用的指令数,记为IC)
(4)CPU执行时间:
TCPU=In×CPI×Tc
In执行程序中指令的总数
CPI执行每条指令所需的平均时钟周期数
Tc时钟周期时间的长度
注意:每类指令的CPI和该程序的CPI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CPU性能公式
程序的执行时间称为CPU时间,即:
CPU时间=时钟周期数/时钟频率
程序执行过程中所使用的指令数,记为IC,则:
CPI=总时钟周期数/IC
程序执行的CPU时间就可以表示为:
CPU时间=CPI×IC/时钟频率=CPI×IC×时钟周期数
这个公式就是通常所称的CPU性能公式。
上面的公式是计算有百分比的指令系统的CPI
3.
MIPS、MFLOPS
(1)MIPS:(百万条指令每秒)
MIPS(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
MIPS
=
In/(Te×106)
=
In/(In×CPI×Tc×106)
=
Rc/(CPI×106)
Te:执行该程序的总时间
In:执行该程序的总指令数
Rc:时钟周期Tc的到数
MIPS只适合评价标量机,不适合评价向量机。标量机执行一条指令,得到一个运行结果。而向量机执行一条指令,可以得到多个运算结果。
(2)
MFLOPS:(百万个浮点操作每秒)
MFLOPS(Million
Floating
Point
Operations
Per
Second)
MFLOPS=Ifn/(Te×106)
Ifn:程序中浮点数的运算次数
MFLOPS测量单位比较适合于衡量向量机的性能。一般而言,同一程序运行在不同的计算机上时往往会执行不同数量的指令数,但所执行的浮点数个数常常是相同的。
㈥ 网络吞吐量如何计算
QPS(TPS)=并发数/平均响应时间
一个系统吞吐量通常由QPS(TPS)、并发数两个因素决定,每套系统这两个值都有一个相对极限值,在应用场景访问压力下,只要某一项达到系统最高值,系统的吞吐量就上不去了。
相关知识
吞吐量的大小主要由网络设备的内外网口硬件,及程序算法的效率决定,尤其是程序算法,对于像防火墙系统这样需要进行大量运算的设备来说,算法的低效率会使通信量大打折扣。
因此,大多数防火墙虽号称100M防火墙,由于其算法依靠软件实现,通信量远远没有达到100M,实际只有10M-20M。纯硬件防火墙,由于采用硬件进行运算,因此吞吐量可以接近线速,达到90-95M,是真正的100M防火墙。
㈦ 港口吞吐量怎么计算什么因素影响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港口的吞吐量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计算:
1.
散杂货,包括矿石、粮食、化肥等大宗散货,单位(吨)
2.
集装箱,所有的进口和出口集装箱的箱量,单位(TEU,20尺小柜)
3.
商品车,包括工程车、家用汽车等,单位(辆)
港口会有专门的统计部门,统计每周、每月进出口的
总件数、重量等,年底的时候核算一下,就能得到总数了。
影响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原因很多:
1.
整体的进出口市场环境,这是主要原因,大环境好,进出口的贸易量就增加,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就增加。
2.
港口的大船数量,港口有了大船挂靠,会省去支线船中转的时间,客户更容易接受,吞吐量自然会增加。
3.
港口的装卸能力,港口设备的提升,意味着港口的装卸能力加强,即便是同时挂靠多艘大船,港口也能合理装卸,节省时间,也能增加港口的吞吐量。
4.
港口的地理位置,位置也很重要,海运重要的中转港从地理位置上就得到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大船都要经过,装卸数量自然就增加。
㈧ 白云机场问鼎吞吐量“全球第一”,吞吐量到底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一、白云机场
由于疫情的原因,美国民航和国内北京、上海的客流量受到了严重影响,而白云机场作为国际机场,国际客流因此涨幅了不少。正是在这种此消彼长的情况下,白云机场的吞吐量才会问鼎”全球第一“。
㈨ 港口货物吞吐量怎么计算
港口吞吐量的计算方法
(1)货物吞吐量以实际必须装卸全部船舶货物为依据,在办理交接手续后统一结算;
(2)由水路到达港口,经装卸又从水路驶离的转口货物,分别按进港和出港各计算一次吞吐量;
(3)牲畜、家禽无法预估实际重量的货物,按系数进行换算;
(4)由水路运进港口卸货,计算一次进港吞吐量;自本港装船运出港口的货物,计算一次出港吞吐量。
【拓展】
哪些情况不属于吞吐量:
(1)在港口内装船,运至区域以外倒入海中的废弃物,不纳入
(2)港口范围内的轮渡、短途运输,以及为运输船舶装卸服务和各码头之间的驳运量,不纳入
(3)同一船舶装运进港,未经装卸直接出港的货物(包括原驳船换拖),不纳入
(4)港口进行疏浚,运出港外的废弃泥沙,不纳入
(5)由同一船舶卸下,又装上同一船舶运出港口的同一批货物,或装船未运出,又卸回本港的货物,不纳入
影响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因素
(1)世界经济
(2)港口外部环境
(3)码头供求关系
(4)港口自身条件
扩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方法
(1)港口取消不合理收费,降低价格
(2)改进集装箱操作,提升服务质量
(3)加强与船舶公司的合作,达到“双赢”
(4)加大重视力度,改善港口外部环境
(5)灵活运用港口价格是关键
集装箱装箱量的计算
20尺集装箱内径:5.89x2.34x2.38(长宽高)
40尺集装箱内径:12,03x2.34x2.38
用包装箱尺寸,去吻合集装箱的长宽高,一定要小于集装箱的长宽高。即可。
例:
高:1.140x2层=2.28m,小于集装箱的高。
宽:1.080x2排=2.160m,小于集装箱的宽。
长:0.5x11排=5.5m , 小于集装箱的长。
长宽高都可以保证装进去。
数量:2x2x11=44箱。
集装箱计算单位,简称:TEU,是英文Twenty Equivalent Unit的缩写, 又称20英尺换算单位,是计算集装箱箱数的换算单位。也称国际标准箱单位。通常用来表示船舶装载集装箱的能力,也是集装箱和港口吞吐量的重要统计、换算单位。
各国大部分集装箱运输,都采用20英尺和40英尺长的两种集装箱。为使集装箱箱数计算统一化,把20英尺集装箱作为一个计算单位,40尺集装箱作为两个计算单位,以利统一计算集装箱的营运量。
在统计集装箱数量时有的一个术语:自然箱,也称实物箱"。自然箱是不进行换算的实物箱,即不论是40英尺集装箱,30英尺集装箱,20英尺集装箱或10英尺集装箱均作为一个集装箱统计。"
㈩ 关于吞吐量的计算
网络中的数据是由一个个数据包组成,防火墙对每个数据包的处理要耗费资源。吞吐量是指在没有帧丢失的情况下,设备能够接受的最大速率。其测试方法是:在测试中以一定速率发送一定数量的帧,并计算待测设备传输的帧,如果发送的帧与接收的帧数量相等,那么就将发送速率提高并重新测试;如果接收帧少于发送帧则降低发送速率重新测试,直至得出最终结果。吞吐量测试结果以比特/秒或字节/秒表示。
吞吐量和报文转发率是关系防火墙应用的主要指标,一般采用FDT(Full Duplex Throughput)来衡量,指64字节数据包的全双工吞吐量,该指标既包括吞吐量指标也涵盖了报文转发率指标。
随着Internet的日益普及,内部网用户访问Internet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一些企业也需要对外提供诸如WWW页面浏览、FTP文件传输、DNS域名解析等服务,这些因素会导致网络流量的急剧增加,而防火墙作为内外网之间的唯一数据通道,如果吞吐量太小,就会成为网络瓶颈,给整个网络的传输效率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考察防火墙的吞吐能力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评价其性能表现。这也是测量防火墙性能的重要指标。
吞吐量的大小主要由防火墙内网卡,及程序算法的效率决定,尤其是程序算法,会使防火墙系统进行大量运算,通信量大打折扣。因此,大多数防火墙虽号称100M防火墙,由于其算法依靠软件实现,通信量远远没有达到100M,实际只有10M-20M。纯硬件防火墙,由于采用硬件进行运算,因此吞吐量可以达到线性90-95M,是真正的100M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