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力法对变压器超容是怎么规定和计算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私下增容处置办法:可按私下增容量部分收取容量电费并按补收电费的三倍违约金,如果按时间算不能超出180天,如果虚报变压器容量已超出180天,超出部分由供电方担责,属供电相关人员不作为;折(减)除私增容量需要可按新装增容补解决相关手续。
当用户单相用电设备总容量不足10千瓦的可采用低压220伏供电。但有单台设备容量超过1千瓦的单相电焊机、换流设备时,用户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以消除对电能质量的影响,否则应改为其他方式供电。
当用户用电设备容量在100千瓦及以下或需用变压器容量在50千伏安及以下者,可采用低压三相四线制方式供电,特殊情况也可采用高压方式供电。
(1)商用电超容罚款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电力运行事故由下列原因之一造成的,电力企业不承担赔偿责任:
1、不可抗力;
2、用户自身的过错。
3、公用路灯由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建设,并负责运行维护和交付电费,也可以委托供电企业代为有偿设计、施工和维护管理。
❷ 今天被供电局查了,说我私自超过合同容量用电,电费怎么算
擅自使用已在供电企业办理暂停手续的电力设备或启用供电企业封存的电力设备的,应停用违约使用的设备。属于两部制电价的用户,应补交擅自使用或启用封存设备容量和使用月数的基本电费,并承担二倍补交基本电费的违约使用电费;其他用户应承担擅自使用或启用封存设备容量每次每千瓦(千伏安)30元的违约使用电费。
合同容量也称认可容量,指供电部门许可并在供用电合同中的用户受电设备总容,。对居民用户而言,指装设的电能表表量;对低压用户而言,指允许装接的用电设备容量;对高压用户而言,指直接接在受电电压线路上的变压器和直配高压电动机容量之和。双电源或多电源用户,应按每路电源可接入容量的最大可能值之和计算;用MD表考核的保安电源容量,按协议确定的容量计算。
❸ 超负荷用电会有什么样的处罚
法律分析:私自超过合同约定的容量用电的,除应拆除私增容设备外,属于两部制电价的用户,应补交私增设备容量使用月数的基本电费,并承担三倍私增容量基本电费的违约使用电费。
法律依据:《供电营业规则》第一百条 危害供用电安全、扰乱正常供用电秩序的行为,属于违约用电行为。供电企业对查获的违约用电行为应及时予以制止。有下列违约用电行为者,应承担其相应的违约责任:
1、在电价低的供电线路上,擅自接用电价高的用电设备或私自改变用电类别的,应按实际使用日期补交其差额电费,并承担二倍差额电费的违约使用电费。使用起迄日期难以确定的,实际使用时间按三个月计算。
2、私自超过合同约定的容量用电的,除应拆除私增容设备外,属于两部制电价的用户,应补交私增设备容量使用月数的基本电费,并承担三倍私增容量基本电费的违约使用电费;其他用户应承担私增容量每千瓦(千伏安)50元的违约使用电费。如用户要求继续使用者,按新装增容办理手续。
3、擅自超过计划分配的用电指标的,应承担高峰超用电力每次每千瓦1元和超用电量与现行电价电费五倍的违约使用电费。
4、擅自使用已在供电企业办理暂停手续的电力设备或启用供电企业封存的电力设备的,应停用违约使用的设备。属于两部制电价的用户,应补交擅自使用或启用封存设备容量和使用月数的基本电费,并承担二倍补交基本电费的违约使用电费;其他用户应承担擅自使用或启用封存设备容量每次每千瓦(千伏安)30元的违约使用电费。启用属于私增容被封存的设备的,违约使用者还应承担本条第2项规定的违约责任。
5、私自迁移、更动和擅自操作供电企业的用电计量装置、电力负荷管理装置、供电设施以及约定由供电企业调度的用户受电设备者,属于居民用户的,应承担每次500元的违约使用电费;属于其他用户的,应承担每次5000元的违约使用电费。
6、未经供电企业同意,擅自引入(供出)电源或将备用电源和其他电源私自并网的,除当即拆除接线外,应承担其引入(供出)或并网电源容量每千瓦(千伏安)500元的违约使用电费。
❹ 商铺用民用电处罚标准
法律分析:1、商业用电用做居民用电通常不会罚款。2、商业用电比居民用电的电价要高,亏的是用电居民。3、因居民用电的价格低于商业用电,私自将居民用电用作商业用电时,被电力部门发现,需要找补差价,并处罚款。通常罚款金额不会超过差价的两倍。4、将居民用电用作商业用电时,应当到当地供电部门办理工商业用电变更手续。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第四十三条 任何单位不得超越电价管理权限制定电价。供电企业不得擅自变更电价。
第四十四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电费中加收其他费用;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按照规定执行。地方集资办电在电费中加收费用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办法。禁止供电企业在收取电费时,代收其他费用。
❺ 咨询一下,我超过了合同约定的用电容量,超过的容量的电费要怎么算
根据您的描述,私自超过合同约定的容量用电的电费追补方式:
1、属于两部制电价的用户,应补交私增设备容量使用月数的基本电费,并承担三倍私增容量基本电费的违约使用电费;
2、其他用户应承担私增容量每千瓦(千伏安)50元的违约使用电费。如用户要求继续使用者,按新装增容办理手续。
希望我们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❻ 关于商业用电的罚款问题
我来解答您的问题吧,我是电力稽查人员,对于您所说的应该是违反了电力法规,简单地说您是低价高用了,就是商业电贵,民用电便宜,凡是以商业为目的的都属于商业电,比如商业电是1元1kwh,那么民用电就是5角1kwh,(kwh代表电量)。所以每度电您就少交了一半电费,一般这样情况首先追补电费,然后用追补电费乘以2倍罚金。在您不知情的情况下我想会从轻处理,也就是补交下电费。希望能帮到你。
❼ 用电超容是按什么计算的 怎么计算的 求解
用电超容是按用电总量计算,用电超容是指用户在某一时段或某儿个时段超过核定容城或变压器容馈运行。超容有3种情况:
一是“低供低计”小用户超容;
二是变压器容量在315kVA及以上实行两部制电价的工业类用户超容,目前供电企业追究的主要是这类用户;
三是其他专用变用户超容。
“超容用电”,即超过合同约定容量用电。供电企业与每个用电客户签订的供用电合同中有明确的条款约定用电容量,是用电客户与供电企业共同履行的职责和义务之一。供电企业随时可以根据电能计量表计等相关数据,判断用电客户是否存在“超容用电”行为。
(7)商用电超容罚款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超容用电”是危害供用电安全、扰乱正常供用电秩序的行为,属违约用电行为。供电企业对查获的违约用电行为应及时予以制止,相关用电客户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第三十条第二项规定:擅自超过合同约定容量用电属危害供电、用电安全和扰乱供电、用电秩序行为。
《供用电营业规则》第一百条第二项规定:私自超过合同约定的容量用电的,除应拆除私增容设备外,属于两部制(电费加基本电费)电价的用户,应补交私增设备容量使用月数的基本电费,并承担3倍私增容量基本电费的违约使用电费;其他用户应承担私增容量每千瓦(千伏安)50元的违约使用电费。
❽ 如果商业用电用做居民用电怎么罚款,有哪些文件
1、商业用电用做居民用电通常不会罚款。
2、商业用电比居民用电的电价要高,亏的是用电居民。
3、因居民用电的价格低于商业用电,私自将居民用电用作商业用电时,被电力部门发现,需要找补差价,并处罚款。通常罚款金额不会超过差价的两倍。
4、将居民用电用作商业用电时,应当到当地供电部门办理工商业用电变更手续。
(8)商用电超容罚款计算方法扩展阅读:
电费算法及规定
一是对变压器容量在315KVA以下的,执行“单一电价”,即用一度电、交一度电的电费;
二是对变压器容量在315KVA及以上的,执行“二部制电价”,除用一度电、交一度电的电费外,还要按照变压器的容量交纳“基本电费(象电话的底费);
对100KW及以上的用户,还要执行力率调整电费,对力率(功率因数)达不到国家标准的,进行奖惩。
按照国家《电力法》规定:
第四十三条 任何单位不得超越电价管理权限制定电价。供电企业不得擅自变更电价。
第四十四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电费中加收其他费用;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按照规定执行。
地方集资办电在电费中加收费用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办法。
禁止供电企业在收取电费时,代收其他费用。
❾ 知不知道用电容量超过变压器容量多少供电局会罚款
这个费用叫做力率调整费,根据国家发改委发改价格(2004)1038号文件
1、 要求客户功率因数不低于0.90;
2、如果用户的功率因数低于0.90,每低1%,在其电费基础上加收0.5%;如果低于0.74,每低1%,在其电费基础上加收1%;如果低于0.64,每低1%,在其电费基础上加收2%;
3、如果客户的功率因数高于0.90,则每高出1%,在其电费基础上少收0.15%;但最多少收0.75%;
所谓供电局罚款,即是加收了力率调整费,此费与电容的装机容量没有直接关系(电容容量与变压器容量有一定的关系),只是根据运行情况来收费。电容欠补和超补,都会导致功率因素降低,低于0.9才会收费。所以电容自动补偿系统故障一定要及时修复,可以少收电费、省钱的。
❿ 工厂超负荷用电罚款
法律分析:居民用户:每日按欠费总额的千分之一计算;违约金总额不足1元者按1元收取。工业、商业及其他用户标准:当年欠费部分,每日按欠费总额的千分之二计算;跨年度欠费部分,每日按欠费总额的千分之三计算。电费违约金收取总额按日累加计收,总额不足1元者按1元收取。
法律依据:《供电营业规则》第一百零二条 供电企业对查获的窃电者,应予制止并可当场中止供电。窃电者应按所窃电量补交电费,并承担补交电费三倍的违约使用电费。拒绝承担窃电责任的,供电企业应报请电力管理部门依法处理。窃电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的,供电企业应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