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间接测量方法有
直接测量:利用测量工具(测量仪器)并按一定操作程序,将被测对象与测量工具所提供的标准量进行比较并直接读出测量结果的测量方法.
间接测量:将一个被测量转化为若干可直接测量的量加以测量,而后再依据由定义或规律导出的关系式(即测量式)进行计算或作图,从而间接获得测量结果的测量方法.
间接测量由于所依据的公式条件、理论近似,以及计算或作图过程等因素而再次引入误差。一般情况下直接测量会误差更小,但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只有用间接测量来实现了。所以间接测量是对直接测量的补充和扩展,不光是权宜之计,也常常是柳暗花明。
❷ 物理学中常见的测量方法
1. 控制变量法
当某一物理量受到几个不同物理量的影响,为了确定各个不同物理量的影响,要控制某些量,使其固定不变,改变某一个量,看所研究的物理量与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
2. 理想模型法
在用物理规律研究问题时,常需要对它们进行必要的简化,忽略次要因素,以突出主要矛盾。用这种理想化的方法将实际中的事物进行简化,便可得到一系列的物理模型。如:电路图是实物电路的模型;力的示意图或力的图示是实际物体和作用力的模型。
3. 转换法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如:奥斯特实验可证明电流周围有磁场;扩散现象可证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4. 等效替代法
等效的方法是指面对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提出一个简单的方案或设想,而使它们的效果完全相同,将问题化难为易,求得解决。例如:在曹冲称象中用石块等效替换大象,效果相同。
5. 类比法
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逻辑思维。如: 用抽水机类比电源。
6. 比较法
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如:比较发电机和电动机工作原理的异同。
7. 实验推理法
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忽略次要因素,进行合理的推想,得出结论,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如:研究物体运动状态与力的关系实验;研究声音的传播实验等。
8. 比值定义法
就是用两个基本的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其特点是被定义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质的最本质的属性,它不随定义所用的物理量的大小取舍而改变。如:速度、密度、压强、功率、比热容、热值等概念公式采取的都是这样的方法。
9. 归纳法
从一般性较小的前提出发,推出一般性较大的结论的推理方法叫归纳法。如;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反复做了三次实验来验证F1 L1= F2 L2
10.估测法
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或数量关系,可以不精确计算,而经分析、推理或进行简单的心算就能找出答案的一种解题方法。它的最大优点是不需要精确计算,只要对数据进行粗略估计或模糊计算,就能使问题迎刃而解。(1)解答时应了解一些常用的物理数据:家庭照明电压值220V、每层楼高3m左右、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成人身高约1.60~1.80m、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人的心跳约1秒70~80次、人体电阻约为几千~几百千欧、人正常步行的速度1.4m/s、自行车一般行驶速度约5m/s、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230g、一张报纸平铺在桌面产生的压强约0.5Pa等。(2)记住一些重要的物理常数: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水的密度、水的比热容等。
❸ 间接测量法是什么直接测量法是什么详细
直接测量法:应用测量工具直接测量得到结果的方法。
。间接测量法:利用被测量与其它之间的关系,通过计算得到的数据,
测量高山,河流,我们可以用三角形相似。全等,三角函数,
❹ 什么是直接测量法什么是间接测量法
1、直接测量法是指用测量精确程度较高的仪器直接得到测量结果的方法。简单的讲,直接测量法是指无需通过数学模型的计算,通过测量可直接得出结果。如用卡尺测工件的内径,卡尺的读数值就是工件的外径。
2、间接测量法是需要通过数学模型的计算得出测量结果。利用被测量与某些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先测出这些物理量(间接量),再得出被测量数值的方法。如检定一块压力表,测量结果是被检表示值减去压力计的示值而得。
提高直接测量法的措施
1、测量时采用高精度的仪器。
2、温度校正。
3、多次测量求平均。
4、多次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5、在测量时同时测量坐标和方位角(距离)计算对比。
6、尽量保证前后视距相等。
❺ 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组合测量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直接测量:它是指直接从测量仪表的读数获取被测量量值的方法。
间接测量:利用直接测量的量与被测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间接得到被测量量值的测量方法。
组合测量:当某项测量结果需用多个参数表达时,可通过改变测试条件进行多次测量,根据
测量量与参数间的函数关系列出方程组并求解,进而得到未知量,这种测量方法称为组合测量。
❻ 对物理量的测量有直接测量和_________测量两种方法。
A、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已知电压和电流,利用公式P=UI计算得到灯泡功率,所以属间接测量法;
B、物体的长度可以利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得出,所以属于直接测量法;
C、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量筒直接测量得出,所以属于直接测量法;
D、大气压强可以利用气压计直接测量得出,所以属于直接测量法.
故答案为:A;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已知电压和电流,利用公式P=UI计算得到灯泡功率,所以属间接测量法.
❼ 常用的测量仪器
常用的测量仪器非常多,首先介绍经纬仪,按读数设备分为游标经纬仪、光学经纬仪和电子经纬仪。经纬仪广泛用于控制、地形和施工放样等测量。中国经纬仪系列有:DJ07、DJ1、DJ2、DJ6、DJ15、DJ60六个型号。在经纬仪上附有专用配件时,可组成激光经纬仪、坡面经纬仪等。此外,还有专用的陀螺经纬仪、矿山经纬仪、摄影经纬仪
水准仪广泛用于控制、地形和施工放样等测量工作。中国水准仪的系列标准有:DS05、DS1、DS3、DS10、DS20等型号(“DS”表示“大地测量水准仪”,“05仪、1、3、……”分别为该类仪器以毫米为单位表示的每公里水准测量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在水准仪上附有专用配件时,可组成激光水准。
平板仪,地面人工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主要仪器。由照准仪、平板和支架等部件组成。在照准仪上附加电磁波测距装置,可使作业更为方便迅速。
电磁波测距仪,应用电磁波运载测距信号测量两点间距离的仪器。
测程在5~20公里的称为中程测距仪,测程在5公里之内的为短程测距仪。精度一般为 5mm+5ppm,具有小型、轻便、精度高等特点。60年代以来,测距仪发展迅速。
近年来,生产的双色精密光电测距仪精度已达0.1mm+0.1ppm。电磁波测距仪已广泛用于控制、地形和施工放样等测量中,成倍的提高了外业工作效率和量距精度。
电子速测仪,由电子经纬仪、电磁波测距仪、微型计算机、程序模块、存储器和自动记录装置组成,快速进行测距、测角、计算、记录等多功能的电子测量仪器。
有整体式和组合式两类。整体式电子速测仪为各功能部件整体组合,可自动显示斜距、角度,自动归算并显示平距、高差及坐标增量,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组合式电子速测仪,即电子经纬仪,电磁波测距仪,计算机及绘图设备等分离元件,按需要组合,既有较高的自动化特性,又有较大的灵活性。
❽ 什么叫直接测量什么叫间接测量
被测量直接与标准量比较而得到测量值的出来方法,叫直接测量。
已知被测量与某一个或若于个其它量具有一定的涵数关系,通过直接测量这些量值用涵数式计算出被测量值的测量方法,叫间接测量。
❾ 什么是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区别是什么
直接测量,就是指直接从测量工具的读数获取被测量量值的方法。直接测量的特点是不需要对被测量与其他实测的量进行函数关系的辅助运算。
间接测量:将一个被测量转化为若干可直接测量的量加以测量,而后再依据由定义或规律导出的关系式(即测量式)进行计算或作图,从而间接获得测量结果的测量方法。测量与被测物理量有确定函数关系的量,由函数关系表达式运算,得到所需的被测物理量。
区别:直接测量不用通过计算,
能够直接从测量工具上直接得出结果;间接测量需要通过相应的公式和函数进行计算后才能得出结果。
❿ 捕捉宇宙“黑势力”——暗物质与暗能量探测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缪子文化 崔二亮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众里寻他千网络。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关于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研究由来已久,自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暗体”的概念提出至今,作为可能占宇宙绝大部分质量的存在,我们又是如何对它们进行探测的呢?
暗物质和暗能量或占宇宙绝大部分质量
许多大尺度和精确的天文观测表明,宇宙中存在大量的暗能量和暗物质。通过对比发光物质、X射线示踪和引力透镜构建的质量分布,发现引力透镜构建的质量分布与星系分布重合,远优于前两种情况。这就表明,宇宙中存在大量“看不见的”物质。
遥远星系红移现象的精确观测表明宇宙膨胀过程的后半段是加速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CMB)的观测表明宇宙是平坦的,这意味着宇宙整体的物质密度近似等于宇宙大爆炸理论中提出的临界密度。但是,把现有暗物质和普通物质的观测总量加起来远不够这个临界密度,这就需要有额外的物质即暗能量来贡献额外质量。
宇宙大尺度质量密度的傅立叶谱也支持暗能量存在的假设。由欧洲空间局(European Space Agency, ESA)2009年发射升空的普朗克卫星在2013年传回的最新的各向异性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图以目前能达到的最高精度显示,整个宇宙的质量能量成分为:4.9%的普通可见物质,26.8%的暗物质以及68.3%的暗能量。这意味着,暗物质占物质总量的84.5%,而暗能量和暗物质加起来占整个质量能量成分的95.1%。也就是说,对于占宇宙绝大部分质量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我们竟然毫无知觉!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