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安装方法 > 测量心室腔容积的方法

测量心室腔容积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2-10-03 06:55:42

1. 什么叫心室容积

心室容积就是心室腔的容量。

2. 左心房容积计算公式

左心房容积计算公式:心脏指数(升/分钟/平方米)=[ 心率(次/分钟)x 每搏指数(毫升/平方米)]/1000。

连续测出3个心搏舒张末左室内径(LVDd),舒张末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得出平均值,然后采用Deiereux的心室重量(LVM)校正公式:LVM(g)=0.8×10.4〔(IVST+PWT+LVDd)3-LVDd3〕+0.6。

进一步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

LVMI(g/m2)=LVM/BSA(体表面积)。

LVH诊断根据: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男性>125g/m2;女性>120g/m2。

心脏:

心脏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人类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体积约相当于一个拳头大小,重量约250克。女性的心脏通常要比男性的体积小且重量轻。人的心脏外形像桃子,位于横膈之上,两肺间而偏左。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脏在胸腔中部,稍偏左下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心脏

3.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方法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方法
时间:
地点:
参加人员:
一.监护仪意义和作用
1. 监护仪是一种以测量和控制病人生理参数,并可与已知设定值进行比较,如果出现超可发出警报的装置或系统。
2.监护仪能24小时连续监护病人的生理参数,检出变化趋势, 指出临危情况,供医务工作者应急处理和进行治疗的依据,使并发症减到最少达到缓解并消除病情的目的。
3.监护仪可选的参数:心电、呼吸、血压(有无创和有创两种)、血氧饱和度、脉率、体温、呼吸末二氧化碳等。
二、心电监护仪外观
(一)各种传感器接口
(二)前面板按键功能
(三)主屏标准界面各种波形及信息
三、心电监护功能
可选用3导联、5导联或12导联(需要选配E8模块),监护参数包括心率(HR)、ST段测量值和心律失常。在每次开始心电监测前要有20秒的稳定时间,心率计对心率变化的响应时间小于10秒,心率计算式对12个R波间隔时间进行平均,参数显示刷新间隔为1秒。
(一)准备
1)皮肤准备:皮肤是不良导体,皮肤准备十分重要,皮肤应无破损,无任何异常部位,必要时剃除毛发,擦洗皮肤,用电极片上的备皮纸去掉死皮。
2)将导线与电极片相连。
3)将电极片安放在病人身上。
4)确认监护仪电源接通。
(二)电极片的安放部位
1)三导联
R/RA(右臂)电极——右锁骨中线锁骨下或右上肢连接躯干的部位
L/LA(左臂)电极——左锁骨中线锁骨下或肢左上连接躯干的部位
F/LL(左腿)电极——左锁骨中线第六七肋间或左髋部
2)五导联
R/RA(右臂)电极——右锁骨中线锁骨下或左右肢连接躯干的部位
L/LA(右臂)电极——左锁骨中线锁骨下或左上肢连接躯干的部位
N/RL(左腿)电极——左锁骨中线第六七肋间或左髋部
F/LL(左腿)电极——右锁骨中线第六七肋间或右髋部
C/V(胸部)电极——心电图胸导联的位置
(三)ECG设置菜单
1)心率来源
可设置为ECG、SPO2、自动、同时。

4. 衡量心脏能力的指标是什么

在心脏内的单方向流动是怎样实现的?②动脉内压力比较高,心脏怎样将血液射入动脉的?③压力很低的静脉血液是怎样返回心脏的?

现以左心室为例,说明心室射血和充盈的过程,以便了解心脏泵血的机制。

室壁心收缩和舒张,是造成室内压力变化,从而导致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主动脉之间产生压力梯度的根本原因;而压力梯度是推动血液在相应腔室内之间流动的主要动力,血液的单方向流动则是在瓣膜活动的配合下实现的。还应注意瓣膜的作用对于室内压力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没有瓣膜的配合,等容收缩相和等容舒张相的室内压大幅度升降,是不能完满实现的。

心脏泵功能的评定

心脏泵功能是正常或是不正常,是增强或减弱,这是医疗实践以及实验研究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因此,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指标来测量和评定心脏功能,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心脏的输出量

心脏在循环系统中所起的主要作用就是泵出血液以适应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不言而喻,心脏输出的血液量是衡量心脏功能的基本指标。

1.每分输出量和每搏输出量一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量,称每捕输出量,简称搏出量。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称每分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等于心率与搏出量的乘积。左右两心室的输出量基本相等。

心输出量与机体新陈代谢水平相适应,可因性别、年龄及其它生理情况而不同。如健康成年男性静息状态下,心纺平均每分钟75次,搏出量约为70ml(60~80ml),心输出量为5L/min(4.5~6.0L/min)。女性比同体重男性的心输出量约低10%,青年时期心输出量高于老年时期。心输出量在剧烈运动时可高达25~35L/min,麻醉情况下则可降低到2.5L/min。

2.心指数心输出量是以个体为单位计算的。身体矮小的人和高大的人,新陈代谢总量不不相等,因此,用输出量的绝对值作为指标进行不同个体之间心功能的比较,是不全面的。群体调查资料表明,人体静息时的心输出时,也和基础代谢率一样,并不与体重成正比,而是与体表面积成正比的。以单位体表面积(m2)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中等身体的成年人体表面积约为1.6~1.7m2,安静和空腹情况下心输出量约5~6L/min,故心指数约为3.0~3.5L/min·m2。安静和空腹情况下的心指数,称之为静息心指数,是分析比较不同个体心功能时常用的评定指标。

心指数随不同重量条件而不同。年龄在10岁左右时,静息心指数最大,可达4L/min·m2以上,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到80岁时,静息心指数接近于2L/min·m2.肌肉运动时,心指数随运动强度的增加大致成比例地增高。妊娠、情绪激动和进食时,心指数均增高。

(二)射血分数

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最大,此时心室的容积称为舒张末期容积。心室射血期末,容积最小,这时的心室容积称为收缩末期容积。舒张末期容积与收缩末期容积之差,即为搏出量。正常成年人,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估计约为145ml,收缩末期容积约75ml,搏出量为70ml。可见,每一次心跳,心室内血液并没有全部射出。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健康成年人搏出量较大时,射血分数为55%~65%。

在评定心泵血功能时,单纯用搏出量作指标,不考虑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是不全面的。正常情况下,搏出量始终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相适应,即当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时,搏出量也相应增加,射血分数基本不变。但是,在心室异常扩大、心室功能减退的情况下,搏出量可能与正常人没有明显判别,但它并不与已经增大的舒张末期容积相适应,射血分数明显下降。若单纯依据搏出量来评定心泵血功能,则可能作出错误判断。

(三)心脏作功量

血液在心血管内流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是由心脏作功所供给的;换句话说,心脏作功所释放的能量转化为压强能和血流的动能,血液才能循环流动。

心室一次收缩所作的功,称为每搏功,可以用搏出的血液所增加的动能和压强能来表示。心脏射出的血液所具有的动能在整个搏功中所占比例很小,可以略而不计。搏出血液的压强能可用平均动脉压表示,约相当于;舒张压+(收缩压~舒张压)×1/3。由于心室充盈是由静脉和心房输送回心的血液充盈心室造成的,计算心室收缩释放的能量时不应将充盈压(可用左室舒张末期压或平均左房压表示,约为0.8kPa[6mmHg])计算在内.搏功单位为g~m。搏功乘以心率即为每分功,单位为kg~m/min。计算左室搏功和每分功的简式如下:

搏功(g~m)=搏出量(cm3)×(1/1000)×(平均动脉压~平均左房压mmHg)×(13.6g/cm3)

每分功(kg~m/min)=搏功(g~m)×心率×(1/1000)

设搏出量为70ml,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平均左房压6mmHg,心纺75次,代入上式,求得左心室搏功为83.1g~m;每分功为6.23kg~m/min。

右心室搏出量与左心室相等,但肺动脉平均压仅为主动脉平均压的1/6左右,故右心室作功量也只有左心室的1/6。

用作功量来评定心泵血功能,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心脏收缩不仅仅是排出一定量的血液,而且这部分血液具有适用高的压强能(以及很快的流速)。在动脉压增高的情况下,心脏要射出与原先同等量的血液就必须加强收缩;如果此时心肌收缩的强度不变,那么,搏出量将会减少。实验资料表明,心肌的耗氧量与心肌的作轼量是相平行的,其中,心输出量的变动不如心室射血期压力和动脉压的变动对心肌耗氧量的影响大。这就是说,心肌收缩释放的能量主要用于维持血压。由此可见,作为评定心泵血功能的指标,心脏作功量要比单纯的心输出量,更为全面。在需要对动脉压不相等的各个人,以及同一个人动脉压发生变动前后的心脏泵血功能进行分析比较时,情况更是如此。

心脏泵功能的调节

机体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 发生和发展了一套逐步完善的循环调节机构,使循环功能适应于不同生理情况下新陈代谢的需要。这种调节是在复杂的神经和体液机制参与下,通过对心脏和血管活动的综合调节而实现的(整体调节机制将后述)。本节主要从心脏本身来阐述控制心输出量的因素的作用机制。

心输出量取决于心率和搏出量,机体通过对心率和搏出量两方面的调节来调节心输出量。

(一)搏出量的调节

心室肌的收缩是面临着动脉压(后负荷)的阻挡进行的。等容收缩相内,心室肌收缩首先引起室内压升高,只有当室内压升高到超过动脉压时,心肌纤维才能缩短,心室容积才能缩小,血液才能射出。由此可见,在心率恒定情况下,心室每次收缩的射血量取决于心肌纤维缩短的程度和速度,这决定了心肌收缩产生张力(表现为心室内血液的压力)的程度和速度。凡是能影响心肌收缩强度和速度的因素都能影响搏出量,而搏出量的调节正是通过改变心肌收缩的强度和速度来实现的。

1.心肌收缩的“全或无”现象 心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一样,收缩反应是由肌膜的兴奋通过兴奋~收缩耦联触发引起的;但是,从整块肌肉来看,在骨骼肌,一个细胞产生的兴奋不能扩布到另一个细胞,只有在支配一个肌细胞有神经纤维发放神经波动时,才会出现收缩效应;若发放冲动的神经纤维数目增加,可以引起更多的肌细胞兴奋和收缩,整块肌肉的收缩增强。因此,如果骨骼肌作单收缩,其收缩强度的改变可以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单个肌细胞收缩强度的改变,另一原因是参与收缩活动的肌细胞数目发生变化。心肌则不同,相邻的心肌细胞是由闰盘的特殊结构和特性,兴奋可以通过它由一个心肌细胞传播到另一个心肌细胞。因此,整个心室(或整个心房)可以看成是一个功能上互相联系的合胞体,产生于心室某一处的兴奋可以在心肌细胞之间迅速传递,引起组成心室的所有心肌细胞几乎同步收缩。从参与活动的肌细胞数目上看,心肌的收缩是“全或无”的。这就是说,心肌据要么不产生,一旦产生则全部心肌细胞都参与收缩。由此可见,心肌收缩的强度,不象骨骼肌那样可以因参加活动的细胞数目的不同而改变;各个心肌细胞收缩强度的变化是整块心肌收缩强度发生的唯一原因。所以搏出量的调节可以从单个心肌细胞收缩功能调控的角度来探讨。

2.搏出量的调节搏出量和搏功的调节,是心脏生理中最基本最重要地课题之一,从世纪末、本世纪初以来,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50年代中期,Sarnoff对这些研究资料进行详细分析之后,将搏出量和搏功的调节归纳为:①由初长度改变引起的异长调节,以及②由心肌收缩能力改变引起的等长调节等方式。

(1)异长调节:前已述,控制骨骼股收缩强度和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肌肉本身的初长度,而初长度是被动地由该肌肉收缩前所随的负荷(前负荷)所决定的。前负荷和初长度对肌肉收缩强度和作功能力的影响是双相的,构成的长度~张力曲线类似抛物线,在前负荷和初长度达最适水平之前,肌肉收缩强度和作功能力随前负荷~初长度的增加而增加;超过最适水平,收缩效果将随前负荷~初长度的继续增加而降低。
后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已知,离体肌肉的后负荷对收缩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心室而言,动脉压起着后负荷的作用,因此,动脉压的变化将影响心室肌的收缩过程,影响搏出量。在心率、心肌初长度和收缩能力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动脉压增高,等容收缩相室内压峰值必然也增高,从而使等容收缩相延长而射血相缩短,同时,射血相心室肌纤维缩短的程度和速度均减小,射血速度减慢,搏出量因此减少。应该看到,后负荷对心肌收缩活动的上述影响,是一种单纯机械效应,并不是某种功能调节机制进行调节的结果。从心肌收缩释放的能量的分配比例上,可以很容易理解这个问题。当心肌收缩能力不变时,收缩释放的能量是恒定的。如果室内压力升高,表示心肌产生张力消耗的能量相对增加,用于心肌纤维缩短将相对减少;如果肌肉作等长收缩,释放的能量几乎全部用于产生张力。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由于动脉压影响了搏出量,又常常继发地引起一些调节机制的活动。如上述,动脉压的突然升高首先导致搏出量减少,结果造成心室内剩余血量增加,充盈量增加,后者又再引起异长调节机制的调节,搏出量可以恢复正常水平,即通过异长调节可以使动脉压增高所招致的搏出量减少的现象得到纠正。但是,既然通过异长调节,搏出量已经恢复原有水平,那么,心室的充盈一不是将同时恢复原水平,异长调节的作用被取消,搏出量不是又因高动脉压状态的存在而减少了吗?这就是说,搏出量是否会出现时而降低、时而恢复的现象?许多实验都证明,随着搏出题的恢复,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确实也恢复到原水平,但此时,搏出量仍然维持高水平,并不出现再次减少的现象。进一步分析发现,后一情况的出现乃是心肌收缩能力增强所致。尽管此时产生的张力随负荷的增加而有所增加,但缩短的程度不但可以不降低,反而可能增加。至于这种情况下心肌收缩能力为什么增强,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是神经机液机制调节的结果。

综上所述,心室后负荷的本身直接着搏出量,随后通过异长和等长调节机制,使前负荷和心肌收缩能力与后负荷相匹配,从而使机体得在在动脉压增高的情况下,能够维持适当的心输出量。这种情况对于机体是有重要生理意义的。但也应看到,此时搏出量的维持,是心肌加强收缩的结果,如果动脉压持续增高,心室肌将因处于收缩强状太而逐渐肥厚,即发生了病理性改变,随后将导致泵血功能减退。

(二)心率及其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健康成年人的安静状态下,心率平均为每分钟75次(正常范围为每分钟60~100次)。不同生理条件下,心率有很大变动,可低到每分钟40~50次,高达每分钟200次。

心输出量是搏出量与心率的乘积,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加;但这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心率增加过快,超过每分钟170~180次,心室充盆时间明显缩短,率盈量减少,搏出题可减少到仅有正常时的一半左右,心输出量亦开始下降。当心率增快但尚未超过此限度时,尽管此时心室充盈时间有所缩短,但由于回心血量中的绝大部分是在快速充盈期内进入心室的,因此,心室充盈量以及搏出量不致于减少或过分减少,而由于心庇护增加,每分钟的输出量增加。反之,如心率太慢,低于每分钟40次,心输出量亦减少。这是因为心室舒张期过长,心室充盈早已接近限度,再延长心舒时间也不能相应增加充盈量和搏出量。可见,心跳频率最适宜时,心输出量最大,心率过快或过慢,心输出量都会减少。

心率受自主神经的控制,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心率增快;迷走神经活动增强时,心率减慢。影响心率的体液因素主要有循环血液中的肾上腺和去甲肾上腺素,以及甲状腺素。此外,心率受体温的影响,体温升高1℃,心率将增加12~18次。

(三)心脏泵功能的贮备

心脏的泵血功能能够广泛适应机体不同生理条件下的代谢需要,表现为心输出量可随机体代谢增长而增加。健康成年人静息状态下心率每分钟75次,搏出量约70ml,心输出量为5L左右。强体力劳动时,心率可达每分钟180~200次,搏出量可增加到150ml左右,心输出量可达25~30L,为静息时的5~6倍。心脏每分钟能射出的最大血量,称最大输出量。它反映心脏的健康程度。由上可以看出,在平时,心输出量产是最大的,但能够在需要时成倍地增长,表明健康人心脏泵血功能有一定的贮备力量。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称为泵功能贮备,或心力贮备。健康人有相当大的心力贮备,而某些心脏疾患的病人,静息时心输出量与健康人没明显差别,尚能够满足静息状态下代谢的需要,但在代谢活动增强时,输出量却不以相应增加,最大输出量较正常人为低;而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心脏的最大输出量远比一般人为主,可达35L以上,为静息时的8倍左右。

5. 心脏左房容积指数如何测量计算

心脏左房容积指数计算:心脏指数(升/分钟/平方米)=[ 心率(次/分钟)x 每搏指数(毫升/平方米)]/1000。

连续测出3个心搏舒张末左室内径(LVDd),舒张末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得出平均值,然后采用Deiereux的心室重量(LVM)校正公式:LVM(g)=0.8×10.4〔(IVST+PWT+LVDd)3-LVDd3〕+0.6。

进一步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

LVMI(g/m2)=LVM/BSA(体表面积)。

LVH诊断根据: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男性>125g/m2;女性>120g/m2。

决定心脏指数的两个因素

心率: 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

心率是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 通常由窦房结的电活动决定。自主神经系统调控着窦房结的放电频率。

决定心率的四个因素:

自有节律:其他因素缺失时,心脏组织自有的放电频率。

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心率。

副交感神经活性:降低心率。

药物:心率的增加和降低可受药物影响。

6. 心功能检查FS、EF是什么意思

一、心彩中的FS :

1、中文名称:左心室缩短分数。

2、计算公式: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即(LVDd-LVDs)/LVDd。

其中LVDd,LVDs分别表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的内径。

3、正常值参考:FS=25-35%。

二、心彩中的EF:

1、中文名称:射血分数

2、临床意义:射血分数 ,就是所谓的ejection fraction,用于判断心脏功能,其中LVEF<40%为收缩期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也是二尖瓣狭窄的手术适应症。

3、正常值参考:EF>50%

(6)测量心室腔容积的方法扩展阅读:

左心室壁内缩短分数(FS)在高血压和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

糖尿病与高血压是常见的相关疾病,两者合并存在时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增加,致残和病死率电增高。

采用一种合理的方法早期发现糖尿病与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以早期干预治疗可望减低糖尿病与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降低住院率、致残率和病死率,节约医疗成本。

采用传统方法评价无症状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腔内收缩功能常常正常,甚至超过正常,尤其在左心室壁增厚时这种情况更为明显。

左心室几何构型异常(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经常发生)患者左心室腔内射血分数(1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缩短分数(fractional shortening,FS)不能正确反映左心室的收缩能力,因此Shimuzu等认为这些指标对高血压患者的预后没有预测价值。

应用左心室壁内缩短分数与室壁内收缩末应力(end―systolic stress,ESS)的关系证实无症状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力已有下降,并能预测出随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FS(左心室缩短分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ef(射血分数)

参考资料来源:知网空间官网——左室壁内缩短分数评价收缩功能及其与舒张功能相关性的研究

阅读全文

与测量心室腔容积的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卫生间吊轨门安装方法 浏览:862
给幼儿讲绕口令属于什么教学方法 浏览:347
锻炼手臂粗壮的方法 浏览:549
侧壁式风机安装方法 浏览:152
手拿陀螺的歪转方法视频 浏览:127
石方除了爆破还有什么方法 浏览:493
如何创建新工作表格有几种方法 浏览:355
仿野香菇的种植方法 浏览:992
如何防止家暴发生自我保护方法 浏览:315
哈密瓜果盘的种植方法 浏览:45
洗美瞳的方法视频 浏览:847
口臭的解决方法小妙招学生 浏览:599
项目过程结算率的计算方法 浏览:721
lg洗脸仪使用方法 浏览:911
标准差的计算方法有哪几种 浏览:568
华为电脑强制重启方法 浏览:377
分数乘除计算步骤方法 浏览:829
天冷膝盖疼的治疗方法 浏览:117
宝宝肠痉挛治疗方法 浏览:49
高年级字词教学方法ppt课件 浏览: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