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安装方法 > 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实验原理

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实验原理

发布时间:2025-08-21 13:37:40

Ⅰ 测量密度的方法有哪些

一、 测固体密度
基本原理:ρ=m/V:
1、 称量法: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
步骤: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
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2。
计算表达式:ρ=m/(V2-V1)
2、 比重杯法:

器材:烧杯、水、金属块、天平、
步骤:1)、往烧杯装满水,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 m1;
2)、将属块轻轻放入水中,溢出部分水,再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m2;
3)、将金属块取出,把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烧杯和剩下水的质量m3。
计算表达式:ρ=ρ水(m2-m3)/(m1-m3)
3、 阿基米德定律法:

器材:弹簧秤、金属块、水、细绳
步骤:1)、用细绳系住金属块,用弹簧秤称出金属块的重力G;
2)、将金属块完全浸入水中,用弹簧秤称出金属块在水中的视重G/;
计算表达式:ρ=Gρ水/(G-G/)
4、 浮力法(一):

器材:木块、水、细针、量筒
步骤:1)、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2)、将木块放入水中,漂浮,静止后读出体积 V2;
3)、用细针插入木块,将木块完全浸入水中,读出体积为V3。
计算表达式:ρ=ρ水(V2-V1)/(V3-V1)
5、 浮力法(二):

器材:刻度尺、圆筒杯、水、小塑料杯、小石块
步骤:1)、在圆筒杯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塑料杯杯口朝上轻轻放入,让其漂浮,用刻度尺
测出杯中水的高度h1;
2)、将小石块轻轻放入杯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h2;
3)、将小石块从杯中取出,放入水中,下沉,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h3.
计算表达式:ρ=ρ水(h2-h1)/(h3-h1)
6、 密度计法:

器材:鸡蛋、密度计、水、盐、玻璃杯
步骤:1)、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水,将鸡蛋轻轻放入,鸡蛋下沉;
2)、往水中逐渐加盐,边加边用密度计搅拌,直至鸡蛋漂浮,用密度计测出盐水的
密度即等到于鸡蛋的密度;
二、 液体的密度:
1、 称量法:
器材:烧杯、量筒 、天平、待测液体
步骤:1)、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
2)、将待测液体倒入 烧杯中,测出总质量M2;
3)、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
计算表达:ρ=(M2-M1)/V

2、 比重杯法

器材:烧杯、水、待液体、天平
步骤:1)、用天平称出烧的质量M1;
2)、往烧杯内倒满水,称出总质量M2;
3)、倒去烧杯中的水,往烧杯中倒满待测液体,称出总质量M3。
计算表达:ρ=ρ水(M3-M1)/(M2-M1)
3、 阿基米德定律法:

器材:弹簧秤、水、待测液体、小石块、细绳子
步骤:1)、用细绳系住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小石块的重力G;
2)、将小块浸没入水中,用弹簧秤称出小石的视重G/;
3)、将小块浸没入待测液体中,用弹簧秤称出小石块的视重G//。
计算表达:ρ=ρ水(G-G//)/(G-G/)
4、 U形管法:

器材:U形管、水、待测液体、刻度尺
步骤:1)、将适量水倒入U形管中;
2)、将待测液体从U形管的一个管口沿壁缓慢注入。
3)、用刻度尺测出管中水的高度h1,待测液体的高度h2.(如图)
计算表达:ρ=ρ水h1/h2
(注意:用此种方法的条件是:待测液体不溶于水,待测液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5、 密度计法:
器材:密度计、待测液体
方法:将密度计放入待测液体中,直接读出密度
6、 用比重瓶测液体密度的方法

在细颈上有一环形记号的小玻璃叫比重瓶。

1.先用天平称量出空瓶的质量m0。

2.在瓶内盛上水面到环形记号的纯水,再称出总质量m1,则纯水质量为m1一m0

3.倒出水,换上要测密度的液体(例如煤油、酒精),使液面仍在环形记号。再称出总质量m2,则被测液体质量为m2-m0。

4.因被测液体与水的体积相等。

故被测液体的密度=

由于水的密度为1(克/厘米3),液体的密度=

Ⅱ 在密度的测量实验中会有哪些误差

“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是初中物理最主要的一个实验。下面就从误差的分类和来源两各方面来分析常见的几种实验方法中的误差产生原因和减小误差的方法。
一、、测量固体密度

(一)测量规则固体的密度:

原理:ρ=m/V

实验器材:天平(带砝码)、刻度尺、圆柱体铝块。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圆柱体铝块的质量m;

2、根据固体的形状测出相关长度(横截面圆的直径:D、高:h),

由相应公式(V=Sh=πD2h/4)计算出体积V。

3、根据公式ρ=m/V计算出铝块密度。

误差分析:

1、产生原因:(1)测量仪器天平和刻度尺的选取不够精确;

(2)实验方法不完善;

(3)环境温度和湿度因素的影响;

(4)测量长度时估读和测量方法环节;

(5)计算时常数“π”的取值等。

2、减小误差的方法:
(1)选用分度值较小的天平和刻度尺进行测量;
(2)如果可以选择其他测量工具,则在测量体积时可以选 择量筒来测量体积。
(3)测量体积时应当考虑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如“热 胀冷缩”对不同材料的体积影响。
(4)对于同一长度的测量,要选择正确的测量方法,读数 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且要多测量几次求平均 值。
(5)常数“π”的取值要尽量准确等。

(二)测量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原理:ρ=m/V
实验器材:天平(带砝码)、量筒、小石块、水、细线。
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内V1;
3、用细线系住小石块,使小石块全部浸入水中,测出总体积V2;
4、根据公式计算出固体密度。ρ=m/V=m/(V2-V1)

误差分析:

1、产生原因:
(1)测量仪器天平和量筒的选取不够精确;
(2)实验方法、步骤不完善;
(3)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2、减小误差的方法:
(1)选用分度值较小的天平和刻度尺进行测量;
(2)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和体积的顺序不能颠倒;
(3)选择较细的细线;
(4)测量体积时应当考虑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如“水的蒸发”等因素对的体积影响。
(5)测量质量和体积时,要多测量几次求平均值。

误差分析:

1、产生原因
(1)测量仪器天平的选取不够精确;
(2)实验方法、步骤不完善;
(3)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2、减小误差的方法
(1)选用分度值较小的天平进行测量;
(2)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和体积的顺序不颠倒;
(3)选择较细的细线;
(4)测量体积时应当考虑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如“水的蒸发”等因素对的体积影响、“水质(选用纯净水)” 因素对水的密度的影响等。
(5)测量质量时,要多测量几次求平均值。

四、测量液体密度
原理:ρ=m/V
方法一: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水、盐。
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调制出待测量的盐水,用用天平测出烧 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
3、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导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
4、根据公式ρ=m/V=(m2-m1)/V计算出固体密度。

误差分析:

1、产生原因:
(1)测量仪器天平和量筒的选取不够精确;
(2)实验方法、步骤不完善;
(3)环境温度和湿度因素的影响;

2、减小误差的方法
(1)选用分度值较小的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
(2)尽量将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
(3)测量体积时应当考虑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如“水 的蒸发”等因素对的体积影响。
(4)测量质量和体积时,要多测量几次求平均值。

说明:
该试验方法中因为无法将烧杯中的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在烧杯内壁上或多或少会残留一些水,还有不好控制水的多少,所以实验误差较大,建议一般不选择此方法测量液体密度。

方法二: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水、盐。

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调制出待测量的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2、将适量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的盐水的体积;
3、用天平测出剩余的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
4、根据公式ρ=m/V=(m2-m1)/V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误差分析:

1、产生原因:
(1)测量仪器天平和量筒的选取不够精确;
(2)环境温度和湿度因素的影响;

2、减小误差的方法
(1)选用分度值较小的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
(2)测量体积时应当考虑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如“水 的蒸发”等因素对的体积影响;
(3)测量质量和体积时,要多测量几次求平均值。

附:
测量误差主要分为两大类:系统误差、随机误差。

(一)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1、测量仪器灵敏度和分辨能力较低;2、实验原理和方法不完善等。

(二)随机误差产生的原因:1、环境因素的影响;2、实验者自身条件等。

1、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

2、完善实验原理和方法;

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阅读全文

与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实验原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暴利产品的方法和技巧 浏览:44
美拍我分享的视频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75
长托使用方法 浏览:174
拱座分析方法以什么为主 浏览:598
郁闷一次性解决方法 浏览:599
微博app水印怎么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960
用什么方法让大脑记忆力好 浏览:215
校园贷款怎么解决方法 浏览:604
295的平方简便方法 浏览:903
模拟地震自救方法视频 浏览:391
电脑介质故障解决方法 浏览:606
食品分析测定水分方法对样品要求 浏览:570
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实验原理 浏览:489
华瑞凯琳真假鉴别方法 浏览:813
流金石瓷鉴别方法 浏览:839
花坛地瓜种植方法 浏览:880
宽面叶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327
17款嘉年华保养灯怎么归零方法 浏览:405
治疗儿童咳嗽的方法 浏览:121
辨识危险源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