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安装方法 > 古人用什么方法测量地球

古人用什么方法测量地球

发布时间:2022-06-12 04:53:17

A. 在古代,人们用什么方法测量地球

两千年前,伟大的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
两千年后,1798年,卡文迪许利用“扭秤”终于称出地球的质量。
地球的质量约为5.98*10^24kg,这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测定的。
详细请参见网络“地球质量”

B. 古人如何测量地球半径

公元前三世纪时希腊天文学家厄拉多塞内斯(Eratosthenes,公元前276—194)首次测出了地球的半径。
他发现夏至这一天,当太阳直射到赛伊城(今埃及阿斯旺城)的水井S时,在亚历山大城的一点A的天顶与太阳的夹角为7.2°(天顶就是铅垂线向上无限延长与天空“天球”相交的一点)。他认为这两地在同一条子午线上,从而这两地间的弧所对的圆心角SOA就是7.2°。又知商队旅行时测得A、S间的距离约为5000古希腊里,他按照弧长与圆心角的关系,算出了地球的半径约为4000古希腊里。一般认为1古希腊里约为158.5米,那么他测得地球的半径约为6340公里。
其原理为:
设圆周长为C,半径为R,两地间的的弧长为L,对应的圆心角为n°。
因为36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就是圆周长C=2πR,所以1°的圆心角所对弧长是,即。于是半径为的R的圆中,n°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L为:
当L=5000古希腊里,n=7.2时,
古希腊里)
化为公里数为:(公里)。
厄拉多塞内斯这种测地球的方法常称为弧度测量法。用这种方法测量时,只要测出两地间的弧长和圆心角,就可求出地球的半径了。
近代测量地球的半径,还用弧度测量的方法,只是在求相距很远的两地间的距离时,采用了布设三角网的方法。比如求M、N两地的距离时,可以像图2那样布设三角点,用经纬仪测量出△AMB,△ABC,△BCD,△CDE,△EDN的各个内角的度数,再量出M点附近的那条基线MA的长,最后即可算出MN的长度了。
通过这些三角形,怎样算出MN的长度呢?这里要用到三角形的一个很重要的定理——正弦定理。

即: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就是说,在△ABC中,有。

在图2中,由于各三角形的内角已测出,AM的长也量出,由正弦定理即可分别算出:
∴MN=MB+BD+DN。

如果M、N两地在同一条子午线上,用天文方法测出各地的纬度后,即可算出子午线1°的长度。法国的皮卡尔(Pi-card.J.1620—1682)于1669—1671年率领他的测量队首次测出了巴黎和亚眠之间的子午线的长,求得子午线1°的长约为111.28公里,这样他推算出地球的半径约为6376公里。

或者用向心力与速度关系的公式测出.

C. 古代人如何测量地球

早期的地理学家埃拉托色尼 (Eratosthenes,约公元前 275— 前 194)是埃及亚历山大大图书馆的馆长,他绘制了一幅已知世界的地图,包括从不列颠群岛到斯里兰卡和从里海到埃塞俄比亚的地域。他利用子午线和平行线发明了一套测绘系统,成了经纬线系统的前身,而经纬线直到一个世纪之后才被真正构想出来。埃拉托色尼还准确估算了地 球 的 周 长 :比 起 39976 千 米( 约 24840 英里)的实际测量值,他的计算误差小于 6437 千米(约 4000 英里)。他在 2 个不同的地点记录了 夏至那天太阳的位置,并假定地球呈 圆球,用两点的间距乘以这一距离代 表的圆弧度。误差很小,但不断累积 从而导致他的估算值过高。然而鲜有地理学家认可他的计算结果,他们更倾向另一位地理学者算出的小一些的数值。然而,对埃拉托色尼而言,地球圆周偏大说明所有 已知的大海必定与一个大洋相连。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Hippa-rchus,约公元前 190—前 125)也 为测绘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喜帕恰 斯利用经纬线绘制了恒星的方位,然后开发出一套以 360 度为基准的测量 系统,据此来绘制地球表面的位置。

查看更多《美国国家地理自然人文网络》

D. 在古代,人们是借助什么成功测量出了日地距离

古人对于日月距离的最有成就的一点是利用三角算出了日地距离和地月距离的比例。 在现代的科学的天文学发现之后,天文学家利用了更为科学的方法来精确的求出日地距离和地月距离。


1726年哈雷就提出利用不同地点观测金星凌日来测量日地距离的方法。21岁的哈雷对将要发生在1761年的金星凌日作了预报,他明白,自己是无法亲自看到那年的金星凌日了。但哈雷相信,只要通过观测金星凌日得到了金星的视直径,并且知道金星的公转周期,则太阳视差可以很容易地由开普勒第三定律推算出来,从而计算日地距离。

E. 古人是如何利用月食测得地球与月球间的距离的

第一个利用月全食来算出地球与月球距离的是古希腊的托勒密.他是根据月食的时候地球投影算出地月距离的.
大概方法是这样的:当时已经知道地球直径(亚里士多德测得).月亮绕地球周期也早已知道.地球的阴影应该和地球几乎一样大,那么只要测出月球表面某一点进入地球阴影到离开地球阴影的时间,就可以知道地球阴影所占的弧度,进而计算出月球与地球的距离.

F. 古人怎样测地球赤道周长

都是间接推算的,主要是根据不同地区的日影长度差异来推算地球周长。

最早根据日影长度计算地球周长的是古希腊科学家埃拉托斯特尼,约公元前240年,他根据亚历山大港与阿斯旺之间不同的正午时分的太阳高线及三角学计算,以斯塔蒂亚(stadia)为单位出地球的直径。斯塔蒂亚乃是古希腊的长度单位,各地不一。如按雅典的长度算,则地球周长为46620公里,多了16.3%,若按埃及的长度算,则地球周长为39690公里,其误差小于2%。

伊斯兰世界最早的子午线实测是在公元814 年,由天文学家阿尔·花剌子米(约783—850)参与组织,在幼发拉底河平原进行了一次大地测量,测算结果得出子午线一度长为111.815 公里(现代理论值为110.6 公里),相当精确。子午线共计360°,所以,地球周长就是40253.4公里。

我国在元代由僧一行也组织了一次这种测量活动。当时测量的范围很广,北到北纬51 度左右的铁勒回纥部(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南到约北纬18 度的林邑(今越南的中部)等十三处,超出了现在中国南北的陆地疆界。这样的规模在世界科学史上都是空前的。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在黄河两岸平原地区测量的四个点,由北向南有滑州白马(今河南滑县)、汴州浚仪太岳台(今开封西北)、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豫州上蔡武津馆(今河南上蔡)。其中白马在黄河北,其他三点都在黄河以南。它们均介于东经114.2度—114.5 度之间,差不多在同一经度上。总计白马至上蔡526 里270 步,北极高度相差1.5 度,从而得出大约三百五十一里八十步,北极高度相差一度的结论。这实际上给出了地球子午线一度的长度。由于对唐尺数值的大小,人们目前的看法还不一致,故评价一行这次子午线测量的精度受到限制。初步的估计结果是,一行的测量值与现代值相比,相对误差大约为11.8%。

G. 古人如何测量地球半径

古希腊的测量方法大约在公元前 2 2 5年 ,古希腊亚历山大(Alexandria)城的图书馆馆长、地理学家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is,2 73~ 192 )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巧妙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半径

H. 看古人怎样测量地球周长

希腊里
(1希腊里。巧8.5m),就到了另一个叫赛恩的城市(S点),赛恩城恰好处
于北回归线上,在夏至日的正午,这里的太阳光真正是当头照,因此直射
到了城里一口深井的底部.亚历山大城图书馆的馆长埃拉多塞(前275一
前195)就选择这一天在亚历山大城竖直地立起了一根杆子.他根据杆在
地上投下影子的长与杆长的关系,求出太阳光线与这根杆子的夹角0=
7.20.又因为照到地球的太阳光是平行光线,
所以0也是地心O与A、S的两条连线的夹
角.这样,只要测出圆弧AS的长度,就可以
计算出地球的周长.现在请你回答:
1.怎样根据杆的投影长与杆长的关系求
出8?
2.埃拉多塞馆长求得的地球周长相当于
多少千米?
3.他求得的地球的半径是多少?
蕙惠禹国——一
舀勺

1。tan口=
投形的长度
杆子的长度
2。39
625
km.3。6
300
km.
匕攀孰户少柑几忘@王代殊$北京工业大学

I. 古代人们是怎样测量的

在古代,人类为了测 量田地等就已经进行长度测量,最初是以人的手、足等作为长度的单位。但人的手、足大小
不一,在商品交换中遇到了困难,于是便出现了以物体作为测量单位,如公 元前2400年出现 的古埃及腕尺,中国商朝出现的象牙尺和公元九年制造的新莽铜卡尺等。
数学明珠
古代埃及的丈量师与长度的测量
在5000多年以前,古埃及尼罗河每年都要洪水泛滥,淹没大片的田地,洪水带来的泥土覆盖在 田地上,使原有的田地界限无法辨认,所以每当洪水退去以后,人们就要重新丈量土地,于是产生了最 早的几何学.几何学的愿意是”土地丈量” 测量长度的方法有很多,用手掌,脚步等.但是这些方法在测量结果不需要很精确下使用.目前, 世界上主要用各种量尺来测量长度.常见的量尺有直尺,卷尺游标卡尺和测量器等.游标卡尺适合测量
一般尺难以测量的圆形物品,零件的孔径,厚薄等.精密度较高.
长度的计量单位是米,记作M.1978年,法国规定:以地球北极与南极之间相距长度的千万分 之一为一米.这项规定经过推广,现已作为国际通用的长度单位.
我们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长度单位的由来
我国已经统一使用米制作为长度单位.人类为了找到一个适用的长度单位,费了不少周 折.人们很早就想找到一种可靠的,不变的尺度,作为量度距离大小的统一标准.最初是以人体作为标 准.从3000多年前古埃及的纸草书中,发现了人前臂的图形.用人的前臂作为长度单位叫”腕尺”.
埃及着名的胡夫的前臂作为腕尺建造的,塔高为280腕尺.公元9世纪撒克逊王朝亨利一世规定, 他的手臂向前平伸,从鼻尖到指尖的距离定为”1码”.10世纪英国国王埃德加,把他 的拇指关节之间的长度定为”1寸”
相传我国古代大禹治水时,曾用自己的身体长度作为长度标准进行治水工程的测量.
唐太宗李世民规定,以他的双步,也就是左右脚各一步作为长度单位,叫做”步”.并 规定一步为五尺,三百步为一里;后来又规定把人手中指的当中一节定为”1寸”.
到了公元18世纪,人们开始感受到这种用人身体作为长度标准缺点很多,由于人的高 矮不同,形成长度单位的长短不同,非常混乱.人们迫切希望找到一种长度固定的度量单位, 终于想起了地球.当时认为地球的大小和长度不会变化,如果用地球上的一段距离作为长度 单位,就可以得到固定不变的度量单位.
我国清朝的康熙皇帝,于1709-1710年在东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土地测量.由 于当时的长度单位不统一,康熙皇帝规定去地球子午线1度为200里,每里为1800尺.
1789年,法国科学院的着名数学家达兰贝尔和海谢茵进行实地测量,得出1米等于 0.512074督亚士(法国古尺).米尺采用十进制,长度固定,使用方便,因此很快 得到其他国家的承认.1875年,17个国家的代表在法国签署了<米制公约>,正式 确定米尺为国际公用尺,并用铂金做成长1020毫米,宽和高各为20毫米的X型标准尺, 在尺的中间面的两端各刻三条线,在0摄氏度时,其中两条线的距离恰好为1米.随着科学 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发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也在变化,因此米尺也不够准确;另外,国际米 尺原型在刻画上也存在着缺陷,影响了米尺的准确性.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大会上,决 议废除1889年以来所沿用的国际米尺原型,把同位素气体放电时产生的一种橙色光谱波 长的1650763.73倍作为米.这种光米.尺精确度很高,误差只有十亿分之二。
参考资料: http://..com/question/118845312.html

J. 地球的大小是如何测量出来的

是根据同一高度的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在地球的不同地方,影子的长度不同计算出来的。

据史料记载,最早测算地球大小的人是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埃拉托色尼受亚里士多德《天论》思想影响很深,深信大地为一球体。他依着自己博学的数理知识构想,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测出了地球的大小。

他的测地方法是这样的:

1、在地面上,他首先选择了两个南北基本上在一条经线上的城市——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居北)和阿斯旺城(居南)。

2、然后在夏至(6月21日)这天的正午时分,对两地水井的太阳照射情况同时加以观测,发现在阿斯旺,阳光可以直射到井底,而在亚历山大港,阳光只能照到井壁,光线与井壁的直立方向有一个7.2°的夹角。这个夹角的产生不是别的,正是因为亚历山大港和阿斯旺城两地间的地面呈曲面(地球球面的一部分)所致。

3、埃拉托色尼根据商队在通过两城时在路上所用的时间,算出了两地的距离,其值为5000斯台地亚(古埃及的一种长度单位)。既然亚历山大港和阿斯旺大体位于同一经线,它们这间又存在着7.2°的差角(相当于整个圆周角360°的1/50),根据几何定理,埃拉托色尼求出了地球的圆周长:

4、据考证,大约10斯台地亚相当于1英里或1.609公里。250000斯台地亚则约相当于40225公里,这个数值,和目前测量的经线圈长度(40008.6公里),已经是较接近了。埃拉托色尼当时是把地球作为正球体(半径都相等)来考虑的,故有了经线圈的长度,就可以求出地球的半径,以及地球的体积大小。

公元723年,我国唐代天文学家一行(张遂),曾指导测量队,在河南省黄河南北的平原地带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测地工作,测得纬度一度的距离为唐制351里50步。此距离与现代理论算出的仅差20.7公里。堪称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地球纬度一度弧长的测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测地方法日臻完善。在现代,除用大地测量方法外,科学家们还可通过测量人造卫星轨道,将更精确地测定地球的大小。

从1980年起,国际上所采用的地球大小参考数值(如赤道半径值为6378137米,地球扁率为1/298.257),就是通过大地测量、人造卫星测量等互相配合,而取得的地球大小精确值。

地球的体积,也并非是恒定的。随着时间的演进,它会发生“膨胀”。据科学家推算,地球从诞生至今,半径已增长了1/3。地球变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原因之一,是与地内物质上涌,促使地球上部物质增多有关。因此,地球体积的测定,也绝不是一劳永逸的。

地球的体积测算出来以后,我们可以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地球的总质量,同样可以算出地球平均密度等等相关数据。

(10)古人用什么方法测量地球扩展阅读

地球(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现有40~46亿岁,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

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呈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

地球内部有核、幔、壳结构,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气圈以及磁场。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体,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

阅读全文

与古人用什么方法测量地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板条箱的使用方法视频 浏览:896
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和特点 浏览:922
烙铁海绵使用方法 浏览:897
颈椎疼医院采用什么方法 浏览:176
库函数C语言连接方法 浏览:625
冷料解决方法 浏览:535
贵妇眼膜正确使用方法 浏览:317
偏头痛的治疗方法及针灸 浏览:473
物质分类方法和技巧高中 浏览:346
羟基鉴定醛酮最常用的方法是 浏览:740
教学方法是指进行教学的计划吗 浏览:126
朗逸刹车片安装方法 浏览:336
正确的母乳保存方法 浏览:436
手机免流上网方法 浏览:113
还有另外解决方法吗 浏览:917
金毛快速长大方法 浏览:663
治牙疼的快速方法有什么 浏览:628
降低安装成本的方法 浏览:81
剪掉头发的最佳方法 浏览:356
下午二怎么减少方法 浏览: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