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網校12個最常用的修辭方法

網校12個最常用的修辭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03 22:57:02

『壹』 常見修辭手法有哪幾種

常見的修辭手法有以下幾種: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體的、淺顯的、熟悉的、形象鮮明的事物去說明或描寫抽象的、深奧的事物。這樣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寫得更生動、具體。
2、擬人
擬人是藉助想像力,把事物當作人來寫。即賦予它們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排比
排比運用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結構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關,語氣一致的句子或片語,排成一串。這樣的句子可以加強語言的氣勢,表達強烈的感情,增強語言的感染力。
4、誇張
誇張對描寫的事物有意識地加以誇大或縮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徵,表達作者的感情,引起讀者的聯想,加深印象。
5、設問
設問為了引起讀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問題,再自己進行回答。即自問自答。
6、反問
反問將明確的意思用問句的形式表達出來,即只問不答,問中有答。 6.排比
(1)排比的特點及其作用
排比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組合而成。常用強調的同一詞語重復出現在各個短語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其作用在於加強語勢,強調內容,加重感情。
(2)排比的幾種形式
a、成分排比。例如:好像失了東三省,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誰也不響,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只有幾個學生上幾篇「呈文」,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誇獎,永遠「國」下去一樣。
b、句子排比。例如: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7.設問
設問的特點
「無疑而問」。往往明知故問,自問自答或提出問題不需要確定答案。目的是強調問題,以引起人們注意,啟發人們進行思考。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麼色素呢?白色的花什麼色素也沒有。
又如:社會生產力有這樣巨大的發展,勞動生產率有這樣大幅度的提高,* 的是什麼?最主要的是*科學的力量、技術的力量。
8.反問
反問的特點也是「無疑而問」,用疑問句的形式表示確定的意思,以加強語氣,增強表達效果,句末一般打問號,有的也可打感嘆號。
反問的形式有兩種:

『貳』 常用的12種修辭手法有哪些例句

名稱
說明
★主要作用




明喻
用「像、如、彷彿」等比喻詞。
生動形象地描寫事物的特徵,使人容易理解,並引起想像。/ 使語言生動形象,還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淺顯、具體地表達出來。

暗喻
用「是、成為、等於」等比喻詞。

借喻
直接用喻體代替本體,本體和比喻詞都不出現。

博喻
把一個本體比作幾個喻體。

通感




擬人
把物當作人來描寫,賦予物以人的感情、動作、狀態和語言等的修辭方法。
擬人使事物人格化、具體化了。/ 加強語言的形象性、生動性和感染力。/ 擬物則常常表現出作者對被描寫對象的憎恨和蔑視。

擬物
把人當作物來寫,使人具有物的動作或情態等的修辭方法。

誇 張
根據表達需要,對客觀事物作擴大或縮小的描述。
突出特徵或作者的想像,加強表達效果,表達強烈的感情。

引 用
直接引用原文要加引號,概述大意的不能加引號。
加強真實性,豐富文章內容,幫助說明論理,增強表現力,說服力。

排 比
排比必須是內容相關、結構相同或相近,語氣一貫的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短語、句子連起來用。
加強語勢,使思想內容層層深入,增強說服力和感染力。

設 問
設問一般是採取自問自答形式來引起讀者的注意,啟發思考,加深理解。
引起讀者注意,啟發思考,加深理解。在結構上起到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反 問
為了加強語氣,用問而不答的疑問句的形式來表示確定的意思。
比直接說出答案更鮮明有利,更富啟發,語氣更確定,感情更強烈。

對 偶

(對仗)
把字數相等、結構相同(或相近)、內容相近、相反或相關的兩個短語或句子對稱排列在一起。
使兩方面的意思互相補充和映襯,形成鮮明的對照,加強語言的感人效果。

反 語
使用語本意相反的話語來表達本意。多數是表示諷刺嘲弄的。
可以取得幽默、諷刺的效果,增強戰斗性。

反 復

(重復)
為了突出某個意思,強調某種感情,有意讓某個詞語或句子或段落一再出現,就是反復。
強調突出思想,加強與氣,渲染感情。富有音樂性,加強節奏感。/ 間隔重復起到前後、首尾的呼應作用

對 比

(對照)
把兩種相反或相對的事物,或把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的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較,對照。
對照比較使相反或相對事物的特徵或本質突出出來,表現作者鮮明的態度情感。

借 代
不直接把人或事物的名稱說出來,而用跟它有密切關系的事物名稱或它本身的某種屬性來代替,這種修辭方法叫做借代。
使語言多變,豐富多彩,具體形象,揭示出人貨物的特徵,並引發讀者聯想。

『叄』 最常用的修辭手法有哪些

最常用的修辭手法有8種。
1、比喻
2、擬人
3、誇張
4、對偶
5、排比
6、反復
7、設問
8、反問
這8種常用的修辭手法,也是中學階段要求學生掌握的。

『肆』 求十種常用的修辭手法

比喻擬人

『伍』 常見的修辭手法 有哪些 11種

修辭手法

修辭手法,就是通過修飾、調整語句,運用特定的表達形式以提高語言表達作用的方式或方法.(共有六十三大類,七十八小類.)
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比擬(分為擬人、擬物)、借代、誇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又名激問、反詰、詰問)、引用、反語、對比、反復、雙關、聯想、頂真、通感、互文、回環、移情、呼告等.
1.比喻:
它是用某一具體、淺顯、熟悉的事物或情境來說明另一種抽象、深奧、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種修辭方法.
比喻由三部分構成:〈1〉本體、〈2〉喻體、〈3〉比喻
(比喻和擬人最大的不同在於比喻含有喻體,擬人沒有.)
作用:將表達的內容說得生動具體形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根據事物的相似點,用具體、淺顯、常見的事物對深奧生疏的事物解說,即打比方,幫助人深入理解.(事物間有相似性)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種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簡縮為:甲(本體)如(喻詞:像、似、若、猶、好像、彷彿)乙(喻體).暗喻的形式可簡縮為:甲是(喻詞:成、變成、成為、當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關系,暗喻則是相合關系.借喻:只出現喻體,本體與比喻詞都不出現.如: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具體見下表:
類別 特點 本體 比喻詞 喻體 例句

明喻 甲像乙 出現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猶如 出現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樣.
暗喻 甲是乙 出現 是、成為 出現 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就是一幅青山綠水畫.
借喻 甲代乙 不出現 無 出現 地上射起無數的箭頭,房頂上落下萬千條瀑布.

例句: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老舍《濟南的冬天》
2.比擬:
藉助豐富的想像,把物當成人來寫,或把人當成物來寫,或把甲物當成乙物來寫.
作用:能啟發讀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動.
比擬分為擬人和擬物
(1)擬人:
把物當做人寫,賦予物以人的動作、行為、思想、感情、活動,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
作用:把禽獸鳥蟲花草樹木或其他無生命的事物當成人寫,使具體事物人格化,語言生動形象.
例句:
〈1〉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春》朱自清
〈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望》杜甫
〈3〉太陽的臉紅起來了.——《春》朱自清
(2)擬物(借物喻人):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
例句:
〈1〉人群不顧一切,涌了上來.
〈2〉在群眾的呼喝聲中,那個惡霸夾著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當成乙事物來寫.
例句:
〈1〉火山發出一聲咆哮.
〈2〉她們看見不遠的地方,那寬厚肥大的荷葉下面,有一個人的臉,下半截身子長在水裡.(《荷花澱》孫犁)
3.借代:
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有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借代種類:特徵代事物、具體代抽象、部分代全體、整體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徵,增強語言的形象性,使文筆簡潔精煉,語言富於變化和幽默感;引人聯想,使表達收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效果.
方法:
①部分代整體.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體事物.
例如: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望天門山》②特徵代本體.即用借體(人或事物)的特徵、標志去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圓規一面憤憤的回轉身,一面絮絮的說,慢慢向外走去……——《故鄉》
③具體代抽象
例如:南國烽煙正十年.——《梅嶺三章》
④工具代本體.
例如:等到驚蟄一犁土的季節,十家已有八戶亮了囤底,揭不開鍋.——《榆錢飯》
⑤專名代泛稱.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專用名稱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朴,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朴站起來!——《最後一次講演》
4.誇張:
對事物的形象、性質、特徵、作用、程度等故意地誇大或縮小描繪的一種修辭方法.
作用:提示事物本質,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聯想效果.
(1)擴大誇張:對事物形狀、性質、特徵、作用、程度等加以誇大.
例句:柏油路曬化了,甚至鋪戶門前的銅牌好像也要曬化.
(2)縮小誇張:對事物形象、性質、特徵、作用、程度等加以縮小.
例句: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塊天地.
(3)超前誇張:把後出現的說成先出現,把先出現的說成後出現.
例句:她還沒有端酒杯,就醉了.
5.對偶:
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或相近,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對稱排列起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易於記憶,有音樂美感.
主要方式:
〈1〉正對.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補、相襯的對偶形式.
例如: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對.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對的對偶形式.
例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3〉串對(流水對).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系的對偶形式.
例句:.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
6.排比:
把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和長度均類似、語氣一致、意義相關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來.
作用:加強語勢、語言氣氛,使文章的節奏感加強,條理性更好,更利於表達強烈的感情(或增強表達效果).
例句: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7.設問:
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或突出所說的內容,把它用問話的形式表示出來.即故意先提出問題,然後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啟發讀者思考;有助於層次分明,結構緊湊;可以更好地描寫人物的思想活動.
例句: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首先有它的物質基礎.
8.反問(激問、反詰、詰問):
用疑問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只問不答,答案暗含在反問句中.
作用:加強語氣,發人深思,激發讀者感情,加深讀者印象,增強文中的氣勢和說服力.
例句:我呢,我難道沒有應該責備的地方嗎?
9.引用:
引用現成的話(成語、詩句、格言、典故等)來提高語言表達效果,分為明引和暗引兩種.
作用:使論據確鑿充分,增強說服力,富啟發性,而且語言精煉,含蓄典雅.
〈1〉明引(直接引用).
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2〉暗引(間接引用).
例句:失敗乃成功之母,你千萬不要氣餒.
10.反語:
即通常所說的「說反話」,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表達本意,以說反話的方式加強表達效果.有的諷刺揭露,有的表示親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國留學生)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
11.對比:
對比是把兩種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的一種辭格.
例如: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臧克家
運用對比,必須對所要表達的事物的矛盾本質有深刻的認識.對比的兩種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應該有互相對立的關系,否則是不能構成對比的.
12.反復:
為了強調某個意思,表達某種感情,即根據表達需要,使同一個詞語或句子一再出現的方法.
〈1〉連續反復(中間無其他詞語間隔).
例句:山谷迴音,他剛離去,他剛離去.
〈2〉間隔反復(中間有其他的詞語).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誰也不響,黨國倒愈像一個國.
作用:主要運用在詩文中,起到反復詠嘆,表達強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時,反復的修辭手法還可以使詩文的格式整齊有序,而又回環起伏,充滿語言美.
13.雙關:
利用詞的多義及同音(或音近)條件,有意使語句有雙重意義,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雙關.
作用:可使語言表達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語意,給人以深刻印象.
〈1〉諧音雙關.
例如:「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楊」實際上是指楊開慧,「柳」實際上是指柳直荀)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絲」即「思」的意思,以此來表達男女之間的愛情)
〈2〉語音雙關.
是一種根據詞的多義條件而故意導致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辭方式.這種修辭在歇後語中經常出現.
例如:
茶壺里煮餃子——心裡有嘴倒不出
老太太抹口紅——給你點顏色瞧瞧
14.聯想:
看到某事物,從而聯想到一些事物,也就是想像.
例如:太陽出來了,地上好像著了火.
15.頂真:
頂真也作頂針.
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開頭,首尾相連兩次以上,使鄰近接的語句或片斷或章節傳下接,首尾蟬聯,用符號表示就是「ABC,CDE」.這種修辭手法,叫做頂真,又叫頂針或聯珠.
運用頂真修辭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結構整齊,語氣貫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間環環相扣的有機聯系.
例句:
友情是花,引來群群之蝶.
友情是蝶,兩人翩翩起舞.
友情是舞,舞出激情之火.
友情是火,永恆地在燃燒.
夢想是翅,飛翔永恆藍天.
夢想是天,遮住茫茫大海.
夢想是海,還是小船悠悠.
夢想是船,海上乘風破浪.
愛心是風,卷來濃密的雲;
愛心是雲,化作及時的雨;
愛心是雨,滋潤久旱的樹;
愛心是樹,為你撐起綠陰.
16.通感:
所謂通感,是利用諸種感覺相互交通的心理現象,以一種感覺來描述表現另一種感覺的修辭方式.
作用:通感的運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無窮的效果,其表達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它能化抽象為形象,讓讀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們豐富的聯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潑;它能准確表達,含意深遠;它能充實詩文的意境,構成特殊的藝術美.最典型的例子:「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清香乃是嗅覺,歌聲乃是聽覺,作者將兩種感覺互通,即為通感.
此外有:
「晨鍾雲外濕」(杜甫《夔州雨濕不得上岸作》)以「濕」字形容鍾聲,所聞之鍾聲,穿雨而來,穿雲而去,故「濕」,觸覺與聽覺相互溝通.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湯湯乎若流水」(《呂氏春秋?本味》)聽琴聲而知志在高山、流水,聽覺與視覺相互溝通.
17.互文:
帶有修互文,也叫互辭,是古詩文中常採用的一種修辭方法.在古文中,把屬於一個句子(或短語)的意思,分寫到兩個句子(或短語)里,解釋時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補足,就是互文.
古語對它的解釋是:「參互成文,含而見文.」具體地說,它是這樣一種形式: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一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互相補充,說的是一件事.
例如:
秦時明月漢時關.
煙籠寒水月籠沙.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主人下馬客上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在閱讀古代散文作品時,對於一些運用互文手法的句子,如果不進行仔細的思索和體味,往往容易忽略過去.
例如:
(1)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宋玉《登徒子好色賦》)意為:「她微微一笑就迷惑了陽城、下蔡所有的公子哥兒.」
(2)子建援牘如口誦,仲宣舉筆如宿構.(《文心雕龍?神思》)意為:「曹植、王粲鋪上紙拿起筆寫作時,就象事先寫好了背出來一樣.」
(3)齊魏徭戍,荊韓召募.(李華《弔古戰場文》)齊魏荊(楚)韓等戰國時期君王為徭役守邊而招募兵員.」
(4)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柳宗元《捕蛇者說》)意為:「凶暴的差吏來到我們村裡,到處叫嚷喧嘩,到處騷擾百姓.」這里的「東西南北」泛指「各處」.
(5)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范仲淹《岳陽樓記》)意為:「不因外物的影響而悲哀歡喜,也不因為個人處境好壞而歡欣悲傷.」
18.回環:
可以正讀,也可以倒讀,但是都流利,不會不通順!
例如:
響水潭中潭水響;黃金谷里谷金黃.
佛山香敬香山佛;翁源乳養乳源翁.
星島港迎港島星.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過大佛寺,寺佛大過人.
19.移情:
為了突出某種強烈的感情,寫說者有意識地賦予客觀事物一些與自己的感情相一致、但實際上並不存在的特性,這樣的修辭手法叫做移情.
運用移情修辭手法,首先將主觀的感情移到事物上,反過來又用被感染了的事物襯托主觀情緒,使物人一體,能夠更好地表達人的強烈感情,發揮修辭效果.
例如:
①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②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杜甫《春望》)
③清渭無情極,愁時獨向東.
(杜甫《秦州雜詩二十首》)
④行宮見月傷心色,
夜雨聞鈴斷腸聲.
(白居易《長恨歌》)
⑤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偏向別時圓?(蘇軾《水調歌頭》)
⑥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
(牛希濟《生查子》)
上面例①兩句詩的意思是:露從今夜起才特別慘白,月是故鄉的才格外明亮.為什麼是這樣的呢?因為詩人杜甫親歷了安史之亂的大動盪,在國家前途、個人命運不斷遭到打擊的情況下,不得不於公元前759年秋天棄官到秦州(今甘肅天水)客居.在這凄冷荒漠的邊塞小城裡,詩人將思念故鄉的感情移到露色和月光上,反過來又用被感染了的露色和月光襯托詩人思念故鄉的情緒,使事人一體,從而更好的表達了詩人思鄉的強烈感情.例②中兩句詩的意思是:感嘆國家遭逢喪亂,花朵濺滴悲傷的淚;痛恨一家流離分散,鳥兒叫喚驚動憂愁的心.花開鳥叫是自然界的現象,是沒有人的情感的,詩人運用移情修辭手法,才能寫出這樣感人的詩句.例③說渭河水只有在人愁的時候才「獨向東」;例④說月亮發出的是一種叫人看了「傷心」的光,鈴子搖響的是一種叫人聽了「斷腸」的聲;例⑤說月亮常常在人離別時變圓;例⑥說紅豆不是紅豆,而是一顆顆「相思淚」.以上各例都是運用移情修辭手法,將人的感情移到事物上.這樣人情和事物融為一體,能夠更好的表達人的強烈感情.
移情和移就的區別是:移情是將人的主觀的感情移到客觀的事物上,反過來又用被感染了的客觀事物襯托主觀情緒,使物人一體,能夠更集中地表達強烈感情;移就是甲乙兩項事物相關聯,就把原屬於形容甲事物(或人)的修辭語移來屬於乙事物,是一種詞語活用的修辭手法.簡言之,前者是「移人情及事物」;後者是「移形容,甲事物(或人)的詞形容乙事物.」
移情和擬人的區別是:前者是「移人情及事物」;後者是「將物當作人來寫」.
20.呼告:
寫文章時,對著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喚,並且跟他(它)說起話來,這種修辭手法叫做呼告.
運用呼告,能增加抒情效果,加強感染力.
例子(1):碩鼠!碩鼠!無食我黍.——《詩經.碩鼠》
例子(2):天啊!為什麼你要這樣對我?
例子(3):秋,聽說你已來到.

『陸』 小學常用12種修辭手法+例句是什麼

具體如下:

1、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間的某些相似之處,用一個事物來比方另一個事物。

例句: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誘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

2、擬人:把物當做人寫,賦予物以人的動作、行為、思想、語言、感情、活動,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

例句: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3、誇張是對事物的性質、特徵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誇大或縮小。

例句:這巴掌大的地方,怎麼能踢球呢?

4、排比: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意義相近、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排列起來,藉以增強表達效果。

例句: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

5、對偶:對偶又叫對仗,是一種結構相同、字數相等的一對短語或句子,表達相近或相反的意思。

例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6、借代是不直接說出本體事物的名稱,而借用與本體事物相聯系的其他事物來代替本體。

例句:幾十把雪亮的刺刀闖進來。

7、反問就是無疑而問,用疑問句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答案就在問句中。

例句:難道沒有應該責備的地方嗎?

8、設問:說話、寫文章時,為了強調自己的看法或結論,有時先提一個問題,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然後由自己來回答所提出的問題。可以直白的說就是自問自答。

例句:她敢從成把的火柴抽出一根,在牆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她終於抽出了一根。

9、對比是把兩種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的一種辭格。

例句: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樂;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10、反復:為了強調某個意思,表達某種感情,有意重復某個詞語的句子。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誰也不想,黨國倒愈像一個國。

11、引用現成的話(成語、詩句、格言、典故等)來提高語言表達效果,分明引和暗引兩種。

例句:例句:失敗乃成功之母,你千萬不要氣餒。

12、雙關:利用詞的多義及同音(或音近)條件,有意使語句有雙重意義,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雙關。

例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閱讀全文

與網校12個最常用的修辭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碘海醇使用方法 瀏覽:861
治療寶寶濕疹方法 瀏覽:516
97貴州茅台酒真假細節鑒別方法 瀏覽:343
什麼方法淡斑最有效 瀏覽:341
小度小度減肥的最好方法是什麼 瀏覽:318
地泵使用方法 瀏覽:687
圓領露肩的正確方法 瀏覽:206
心率脈率不一致測量方法 瀏覽:350
壓實度試驗都採取哪些方法 瀏覽:821
槐花怎麼冷凍方法 瀏覽:560
前列腺炎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瀏覽:197
中醫治療青春期抑鬱症的方法 瀏覽:17
如何知道方差分析用什麼檢驗方法 瀏覽:823
憋尿訓練方法 瀏覽:562
雷凌p2270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01
催作業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432
大破三步虎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370
小米的賬號保護設備鎖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87
TP集線器連接方法 瀏覽:562
國際危機管理研究方法 瀏覽: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