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海釣沉底釣魚技巧
沉底釣的特點是不僅可釣取底層魚、中層魚,而且可釣表層魚;吃鉤率高,還在於鉤餌沉底,浮漂顯示清楚,易判斷准確,脫鉤率低;從水底到水表有一段距離,魚在水體中掙扎時,人與魚搏鬥,趣味濃郁,釣者可從中享受到極大的樂趣。
沉底釣技巧
淡水釣技巧
在淡水河、湖、塘、池、水庫等水域,手竿釣最深5米左右,一般池塘深1——2米,河、湖深2——3米,水庫及深盪、淀窪深處5——6米,如超過5米,手竿無法顯示其特長,除特殊水域外,一般淡水魚類多在1——5米水深處覓食,5米以上深水很少有魚。拋竿沉底釣多數在1——5米深的水域中進行。垂釣實踐證明,拋竿拋入水深10米以上的水域,很難釣到魚。這大約是浮游生物、水生植物、水生動物絕大多數在1——10米的淡水中生活的緣故。
海水釣技巧
海上釣魚一般在20米深左右沉底釣為好;在磯頭、碼頭、棧橋,鉤沉入5米深也很好。海上一般50米以內稱淺場,50米以上稱深場。淺場內手竿、手釣、拋竿皆可使鉤沉底釣;50米深以上的水域,多數為懸釣或舞餌釣等其他釣法。
沉底釣組
沉底釣是海釣使用最廣泛的方法,適用垂釣各種環境下的魚類。其釣組組裝簡單,使用方便。常用的單鉤釣組有兩種,一種是主線與腦線組合,另一種是單線(無腦線)組合。
主線腦線釣組
根據不同魚類和個體大小,選擇相對適用的拋竿和高強度釣線(作為主線和腦線)進行組合,其優點是腦線、演鉤可以隨時調換,是垂釣底柄魚類常用釣組。
單錢釣組
單線釣組無需腦線。使用拋竿從繞線輪直至漁鉤為整體一條線,裝配時將中通式鉛墜直接穿在主線上。在墜的下方可用鉛質細保險絲(5A)捲成長約1厘米、多環圈狀,穿人主線後擰緊作為擋子。也可用去掉銅芯的膠質電線,剪成約0.5厘米長。插上牙簽固定。這兩種擋子拋遠時不易滑動,能有效阻止鉛墜下滑,捎子與漁鉤距離在60~80厘米之間,在主線末端拴上漁鉤,這就是單線釣組。
② 海釣魚竿怎麼使用
甩海竿,我們總希望甩得又准又遠,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有時會出現一些問題,影響海竿的正常使用,常見問題有散餌和斷線。
(1)怎樣防止散餌
散餌,是指在甩竿時,餌團尚未到達釣點,即在空中分散開來,俗稱「天女散花」。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種:
①餌料太鬆散:
餌料在調合時,粘合劑添加不夠,或是揉和不夠均勻,這種餌料當然難捏成團。為此,在調制餌料時要特別精心,餌團不能太鬆散,又不能過粘。
②釣線纏繞竿尖:
由於操作時不夠注意,釣線纏繞竿尖過線圈處,甩竿時因放線不暢而造成散餌。為此,應在每一次甩竿前,都要注意不忘理順釣線,並用手勾釣線試試,看釣線是否暢動自如,確認無誤時才能甩竿。
③出線環問題:
只有打開出線環,釣線才能自由放出。若出線環不打開,釣線出線受阻,餌團自然就散開了。這主要是操作問題:其一是在甩竿出線時,無意中碰動出線環,使其復位所致,為此,在甩竿時兩手應握緊釣竿,以免其被碰動復位;其二是出線環太緊。
(2)怎樣防止斷線
斷線,是指在甩竿時,鉛墜將釣線扯斷,使鉛墜帶著餌鉤飛跑,故又叫「飛砣」。斷線導至墜飛鉤丟,損失不小,是釣者不願看到的。產生斷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
①釣線受損:
釣線由於長期使用,某些部位過分磨損,或某處受到機械損傷,或扣結處被勒傷等等,致使釣線承受不了甩竿時的沖擊力。為此,需經常檢查釣線,特別是前 20米釣線,即使沒有毛病,在使用二年左右也需要更換。或將繞線輪上的釣線卸下,掉頭使用。因每次使用,多使用前50米左右,後面的釣線基本沒用,猶如新線,掉頭使用可延長一倍使用時間。
②出線受阻:
在甩竿後,釣線將隨著鉛墜一起飛向釣點,若在鉛墜大力甩出時,釣線被卡住,不能順利出線,而鉛墜前沖的拉力大於釣線的抗拉強度,則會將釣線拉斷而斷線。導致出線受阻的原因,如前述主要是兩個:其一是釣線纏繞竿尖;其二是出線環過早復位。處理方法可按前述「散餌」中的方法進行。
出線受阻,輕則引起餌團散落,引起斷線飛砣;重則有可能引起斷竿,是需要切實防止的。
常聽釣友們說海竿炸彈鉤跑魚,其實手竿也跑魚,沒有那種釣法保證不跑魚,跑魚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關鍵是少跑魚和避免不必要的跑魚。要想炸彈鉤少跑魚,我們就應對炸彈鉤上魚的過程有所了解。
當魚連餌帶鉤把鉤吸進嘴裡以後,馬上就會感覺到嘴裡有異物,並且懷疑是不是有危險了。這時魚的本能決定了魚會邊吐鉤邊試圖掉頭遊走。在邊吐鉤邊掉頭遊走的過程中,魚嘴內的鉤子牽動釣線並通過釣線傳到了竿稍(空心墜這時仍躺在地上,一般不動)。此時竿稍的表現是顫動微動或者是小動,如果竿稍有鈴,鈴會響上一兩下。
注意:此時魚嘴內的鉤子並沒有完全鉤牢或穿透魚嘴。
當魚掉頭遊走扯了兩下以後,不但沒把線扯掉,反到自己也沒走掉。不但自己走不掉,還發現嘴上的鉤子反到越刺越深越疼了。魚此時已經不在懷疑是不是有危險了,而是真真切切的知道自己已經非常非常危險了,所以就開始拚命的逃竄。
此時釣竿的表現是「撲通撲通」大彎腰。
竿被拉彎的同時有幾個力決定了鉤越刺越深,一是魚的拉力,二是竿被拉彎產生的反作用力(反彈力),三是由於魚拉竿,竿拉魚,原來躺在地上靜止不動的鉛墜被魚拉的離開地面,懸在了空中。這時墜重的作用又產生了一個向下的重力。三個幾乎同時產生的力輕易而舉使鉤穿透了魚唇的上下左右。
這就是炸彈鉤上魚的全過程。
另外我還想說一下跑魚的兩個主要原因:
一是炸彈鉤釣魚提竿不要用力猛甩一下,魚的拉力本來已經那麼大了,如果魚吸鉤吸的不深,鉤的位置又不好,猛拉幾下有可能把鉤從里邊拉到魚嘴邊,你再甩那麼一下,後果可能是搖著搖著魚就脫鉤了。
二是線的軟硬對跑魚與否影響也很大。要想減少跑魚,炸彈鉤線不可太硬,硬了線有彈性,魚不容易吸起來,即便吸進嘴了,由於線硬也不會吸的很深。所以新炸彈鉤最好把線搓軟點。
③ 海釣的方法有哪些
釣具。海釣的漁具最好用1.5或者2的磯竿,這樣的竿釣大魚也方便,質地也較軟,要搭配漁輪使用。
④ 海釣桿的用法
海釣桿的用法:
1、逐節拉開海竿,使各過線圈對齊,並在一條直線上,各節連接處應稍加力拉緊,過線圈應對准繞線輪卡座。
2、安繞線輪,將繞線輪安在卡座上,用螺母將其固定死,把繞線輪逆止開關撥向反轉位置,拉動線頭,釣線即可拉出,再逐個穿過線圈,直到穿過竿尖過線圈,再用連線環掛上附子和炸彈餌,以備甩投。
3、把逆止開關撥回正轉位置,調整好曳力裝置,這很重要,過緊,出線阻力過大,遇大魚時易斷線;過松,出線阻力過小,遇大魚時出線過快,晚於線盡斷線,一般是用手拉釣線,要能拉動釣線即可。
4、旋轉繞線輪,使餌團離竿尖30~40厘米,再右手握竿於繞線輪處,以中指和無名指夾於線輪連接背,食指第一關節鉤住釣線、翻轉出線環,按你熟悉的甩投方式將餌鉤投向釣點。
5、待附子落水後,立即撥回出線環再搖動繞線輪手柄收線,當收線收回部分,釣線仍處於鬆弛狀態時,把海竿放在支架上,海竿的仰角(竿身與地面所成的)應大些,即應陡一些,仰角大小與竿尖反應靈敏度有直接關系。
6、若遇大風天氣,大仰角會使釣竿易受風的影響而擺動,為使海竿增強抗風能力,可將仰角減小,但不能過小,那樣會使竿尖靈敏度降低;另外,還可以將海竿收回幾節,使竿高降低,也可減少風力影響;或是將海竿側卧於岸邊,但要注意使釣竿與釣線間夾角,使之接近90°。
7、海竿支好後,就可靜觀反應,或聽鈴響,或看竿尖,當看到竿尖急劇擺動或鈴聲大作,卻可扭虧為持竿向後大力揚竿,隨即快速收線,收了幾米線後,又要揚竿一次,如此重復幾次,以使釣鉤扎牢魚唇。
8、餌料入水後,經過20~30分鍾仍無反應,這時就應起竿,重新換餌,因為餌食入水後不久即會散開,經過半小時,餌食就會被小魚吃光,不換餌就會白費時間。
(4)海釣的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海釣是指在海邊釣魚,海釣的主要對象是鱸魚、黃魚、鱈魚、帶魚、石斑魚、鰻魚等,由於海中的魚類是鹹水魚類,它們比淡水魚類更兇猛,更加貪吃,因此有利於釣魚的收獲量。
海釣時,要注意海水的暖流、寒流和潮汐,海釣的魚竿主要是海竿,海釣在漁具主要是:海竿(包括魚鉤、魚線、魚漂、沉子、卷線器、剪刀等)、高筒防水膠靴、救生衣、窩子(包括誘餌和打窩桶)、抄網、手套、墨鏡、防曬衣、毛巾、冰箱等。
海釣竿投拋方式:
(1)、上投式:兩腳分開,腳往前站,身體重心偏至左腳,左手握線、墜。
以40度-50度角度,右手揮竿,左手將線墜拋出。採用此法墜、線擺動幅度小,落點准確,簡單易學。
(2)、斜投式:左腳後退半步,左肩後偏,雙手同時握住海竿,竿與水平面呈45度角。
左手食指壓住魚線,重心落在右腳,竿梢從右手方往前揮。魚墜通過頭頂時,放開魚線,使鉤墜自然落入水中。
除此之外,還有側投(投墜線的中線居於上投和斜投之間)、單臂投、坐投、跪投等多種方式。
參考資料
網路-海釣
⑤ 海釣的餌料,海釣的技巧..
平常釣魚愛好者釣到的逛魚多是這種。這種魚頭大,無鱗,成魚有一尺多長,微黃色,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當年生,當年死。逛魚吃餌兇猛,非常好釣,又稱「傻魚」。其實它是「逛魚」是島城當地的俗稱,學名無考,主要有沙逛、粘逛和紅逛。,有釣魚行家介紹,不論你是粗線大鉤、有竿無竿(手線釣)、有漂無漂(憑手感),只要鉤上有餌,它就會兇猛地啄食,而且吞鉤後不會吐鉤而去,有時甚至會把鉤吞入胃裡。釣粘逛用手竿、甩線都可以。只要手竿能夠到水還是手竿快,海竿一般綁四個鉤,手竿綁三個鉤,甩線綁三個鉤。手竿墜用六或八個的螺絲帽就行,甩線用18-20mm的大螺絲帽或市售的鉛墜,魚鉤得選14號以上。鉤距和腦線有講究,子線不要小於200mm(300mm左右為好),鉤距以每個鉤上下不相碰為好。因為粘逛吃餌是搶食、吞鉤,如你子線很短,它吞不進去鉤,且易跑魚,也只能一次釣一條魚。如果你子線長,它不但可以將鉤吞進去,由於吞進魚鉤跑不掉,它就會在水中掙扎,其它兩個餌就在水中擺動,其它的粘逛看見就會馬上來搶食,這樣一竿可以調兩條或三條。釣粘逛的最佳餌料是:海蠶、青蝦(白蝦)、自身肉和其它肉類。如遇到粘逛不多,拋餌後不要死等,將竿抖一下,位移不要太大,就是讓魚餌活起來起到誘魚的目的,這一招相當有效。釣大頭魚一般都不是一根竿,多少都有,但要記住且么用好竿,手竿5.4M玻璃鋼竿,線與竿齊,線易粗不宜細。
⑥ 海釣如何掌握
海釣有很多種釣法、而且經驗再豐富的釣友估計也不敢拍胸脯說自己能夠掌握海釣!
至於後面的兩個問題,感覺LZ先應該確認自己准備用何種方法海釣後再說!
⑦ 怎麼使用海桿釣海魚
一、 拖釣: 對象為表層回遊性的魚類,諸如旗魚、鮪魚、鬼頭刀、魚等。搭乘專用的拖釣船或漁船,在潮流交會處以假餌或活餌拖放在船尾誘使掠食性的回遊魚上鉤。拖釣的費用在台灣算是較昂貴的,包括包船費用及專業的拖釣竿及相關的釣具等。此種釣法也是較國際性的釣遊方式。
二、 船釣: 搭乘專業海釣船出海,以船釣竿直接垂下釣組垂釣,可分定錨固定一點垂釣或采放流隨潮水探釣兩種方式。對象魚為深海底棲魚及近海底棲或回遊魚,諸如紅甘、石斑、雞魚類、魚參科魚類,鯛科魚類、白帶魚及透抽等等。裝備有80號至500號不等的六尺至十五尺的船釣竿,視對像魚而定,手動或電動的船釣卷線器,船釣用編織布線或白鐵線母線,船釣用倒吊或散尾釣組,船竿架、電瓶等等。 附表整理一份台灣船釣一般船資及船程資料供新朋友參考。
三、 重磯釣: 搭乘渡礁船上至離島外礁或本島延岸水深足夠的釣場,一般為潮流通暢,離岸30米處至少有10米以上的垂直深度。採用專用的重磯竿或80號以上的並繼竿,母線至少80磅,子線至少100磅以上,鉛負荷8兩以上。對象魚為底棲的石斑、紅槽、笛鯛科及回遊性的牛港、紅甘等。一般魚獲皆設定在10台斤以 上至100台斤左右。重磯專用釣竿一般為100號四米八至五米二左右的並繼竿,母線為100號重磯專用編織線,子線為多股編織而成的重磯編織線或鋼絲,鉤子用挪威鉤(有點像市場賣豬肉的掛鉤)或石斑卧眠鉤。因為對象魚體較大,所以重磯竿多在竿後座加上鴨嘴以膨漲岩釘固定在磯岩上,避免釣竿給大魚拖入海中,並保障釣魚人的安全,最好再加上四點安全繩的固定以確保整個釣重磯活動的安全。重磯釣顧名思義都是重量級的東西,一趟出門連釣組釘錘鉛塊等等加起來少說有三五十公斤,投資報酬率又低,連貢三年是常有的事,不過樂此不疲的還是大有人在!
四、 沉底釣: 比較起重磯釣,沉底的裝備要小上一號,所需的配備也沒有這麽多及繁雜。一般使用30號50號至80號的遠投竿或是6號以上的磯竿垂釣,母線在8號以上60磅以下,子線20磅以上至80磅以下。釣點通常為磯岩海岸或防波堤,對象為中小型底棲魚類如笛鯛科、魚參科及石斑等。沉底釣的范圍比較大,對象魚的體型大小也不一定,所以要參考釣場深淺及地型特性預先設定目標魚種來搭配最適合的釣組,以免殺雞用牛刀,拿80號竿80號子線釣組來釣一斤小笛鯛。此釣法通常在夏天夜釣時使用,釣獲的機率會高一些。
五、 浮游磯釣: 不同於沉底釣法,釣組為懸浮未觸底。採用浮標包括阿波、阿達力、直立式浮標、乒乓浮標等等,對象為黑毛、白毛、吊仔、黃雞、黑鯛、水針、白達仔、黑達仔、臭肚等等浮游性魚類,夜釣則目標主要為白帶魚。釣法種類多樣且多變,釣場為磯岩海岸或防波堤甚至蚵棚。一般磯釣竿在台灣的釣場大約從0號竿到2號竿左右,離島釣場用到3號或4號,卷線器選用1000型到3000型左右,母線一般採用3號到6號浮水線,子線用1號到5號碳纖線。另外購置太空豆、轉環、水中浮標、夜光珠等等小配件。浮游磯釣可再細分成多種釣法,一般磯岩、防波堤、船磯、筏釣都有相當的差異,是一種釣法最多樣的釣遊方式。至於冬季東北角的浮游磯釣,則是台灣冬天最吸引釣友的一種釣遊方式,不過潛在的冬磯安全問題是值得釣友多自行注意的問題。
六、 防坡堤釣: 防波堤釣依釣法可再細分浮釣及底釣。浮釣較接近浮游磯釣法,底釣則又跟重磯及沉底稍有不同。對象魚種約為數兩至幾斤重,所以裝備不如重磯及沉底般粗勇。如果是釣肉粽腳下的石斑則釣組就要考慮加大幾號了。東西海岸的防波堤釣又有所差異,西海岸的防坡堤釣對象多為石首科、鯛科及沙梭、烏魚、豆仔、變身苦、臭肚、黑毛、石鯛等魚類,偶有鱸魚及鶴箴、水針等目標。東海岸則對象魚大半為笛鯛科及魚參科魚類,比起西海岸要大上許多號,釣法則較接近沉底釣了。
七、 灘釣: 此釣法東西海岸的差異也很大,西海岸對象多為沙梭、石首魚科及鯛科魚類,以釣沙梭、帕頭跟春子、午魚為大宗。西海岸釣竿多為15至35號長9尺到15尺灘釣竿,釣組用倒吊或散尾加上天平,魚餌一般用海蟲蝦仁等。算是費用最少釣法最單純的海釣法,但對於看來都一樣的沙灘,怎麽選擇釣點則是一門較需經驗的技巧。尤其蘭陽地區釣春子,更是一門必須精通遠投跟看天候看地型的傳統技藝,其學問可不輸其他的各種釣法。
⑧ 海釣怎麼釣
相對於野釣來說,海邊作釣遇到的對象魚更多,而且遼闊的海域也是備受釣魚人喜愛的垂釣基地,那麼在海邊該如何釣魚呢?跟著本文一起來看看海邊釣魚的幾種常用釣法。
海邊釣魚的方法
1、路亞釣:該種釣法是海釣時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是採用類似水中小魚姿態的擬餌作釣,依次來誘引魚的注意力,搭配有效的作釣技巧,讓魚更好的上鉤。
2、船釣:所謂的船釣就是藉助船在適合的天氣航海出行,可分為隨潮水作釣及固定點作釣兩大類,到達作釣地點直接將魚竿拋進去即可,主要的對象魚為石斑、鯛科魚等。
3、灘釣:這種釣法就是在海灘上作釣,距離海面有一定的距離,特別適合一些海釣入門新手使用。其中釣竿需要控制在9-15尺之間,這樣能便於垂釣的靈活性。
4、沉底釣:該種釣法很適合在春季海釣,只需要將釣餌沉到海底,以此來誘發魚覓食,此外該種作釣方法也比較適合在礁石處使用,釣竿建議選擇磯釣桿或者遠投竿,子線的長度控制在20-80之間。
上述就是海邊釣魚常用的幾種釣法,具體可根據作釣的水情及魚情等來選擇,有興趣的釣魚可嘗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