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描寫人物有哪些方法
人物描寫的方法主要有六種,即概括描寫、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 、心理描寫、細節描寫
《三國演義》的人物描寫: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使用相貌、神態、語言等白描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在中國古典小說中,作者通常憑借各種藝術手段,從多角度、全方位對人物進行相貌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和行為描寫,既能展現人物音容笑貌、言談舉止和衣著服飾等外在形態,也能呈現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內在活動,從而塑造出成功而豐滿的人物形象。作為文學大師的羅貫中當然也不例外,使用白描手法,並藉助人物自身的語言、行動,以形傳神,做到形神兼備,勾勒出一位位鮮活的人物形象。
其次,通過對人物細致的語言與神態描寫對人物個性特徵加以渲染、突出。通過外貌、語言、神態等方面的共同塑造,越來越多的生動人物形象浮現在我們的腦海之中,他們由此而生機盎然,同時,牽動讀者的心扉去領悟那個時代的人、物和事情,去領悟那個時代的精神。
二、通過對比來突出人物形象
綜觀《三國演義》,作者特意布置了諸多對比情節,用來烘托英雄人物偉岸神情。
《三國演義》中,對比方式是一種主要的塑造手段。有時候在人物言語中給予對比;有時是在激烈的戰爭、矛盾中進行對比;有時是一個畫面中的兩個人物行為的對照。
對比可謂是《三國演義》的一經典布置,運用這種手段,羅貫中把人物形象以及作者本身褒貶傾向都滲透出來,起到了畫龍點睛的功效。
三、藉助次要人物來陪襯、烘托主要人物形象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是千百萬讀者所最尊敬、喜愛的人物,是「忠貞」和「智慧」的化身,上知天文,下曉地理,料事如神,才能卓越,作者對諸葛亮的形象,用盡筆力,大肆渲染。光是出場,便用了三回的故事,通過一系列的鋪墊來進行烘托。
在整部《三國演義》中,為了對諸葛亮形象進行多側面、多角度地烘托,作者有意安排了周瑜、曹操、司馬懿等人來進行陪襯。
在「赤壁之戰」中,周瑜連續使用反間計、苦肉計、詐降計等使曹操難以應對,然而這些計謀雖然瞞過了曹操,卻都被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看得一清二楚,步步在他的意料之中。周瑜又以造箭為由殺害諸葛亮,諸葛亮明知其意,卻沒有報復周瑜,而是憑借自己的智慧,使用巧計從曹操那裡「借」得十萬枝箭。之後周瑜為奪回荊州,對劉備發動了軍事斗爭,然而在與諸葛亮的交手中每次都處於下風,他的計策一次次被諸葛亮識破,最終只落得「即生瑜,何生亮」的下場。羅貫中對周瑜的形象使用如此多的筆墨,卻是通
❷ 描寫人物的方法有哪些
描寫人物的方法匯總如下
1、肖像描寫
通過對人物的容貌、神情、衣著、姿態、語調、外貌特徵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內心世界密切的聯系。
總之,外貌描寫要和表現人物特點、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緊密配合。外貌描寫要傳神,切忌臉譜化,反對那種部分主次,從頭寫到腳、千人一貌的寫法。
2、語言描寫
對話是兩個人或幾個人的談話;獨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語。語言是人物內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對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個性特點的語言可以起到「聞其言,見其人」的作用。
3、動作描寫
通過人物的行動、動作,來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種方法。一個人的行為、動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徵的最真實的外化。
4、心理描寫
心理是指人物內心的活動,是無聲的語言。人物內心世界,指人物內心的喜、哀、樂、憂傷、猶豫、嫉妒、嚮往等復雜的感情。在寫人的文章中,恰當地描寫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畫人物,突出中心思想。
❸ 描寫人物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1.肖像描寫(外貌描寫):通過對容貌、神情、姿態、服飾、音調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例如:她有著烏黑的頭發,粉紅色的外套稱托出她那水靈靈的臉蛋。
2.動作描寫(行動描寫):是通過對人物個性化的行動、動作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例如:他邁著步子,踏步向前進。
3.語言描寫:是通過人物的個性化的語言,如與別人交談的對話,來表現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例如:他誠懇地說:「對不起,老師,我錯了。」
4.心理描寫:是通過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動(如內心感受、意向、願望、思索、思想斗爭……),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畫人物形象內在性格特徵的一種描寫方法。例如:他心想,如果我有了理想,那就可以為此奮鬥了!
5.神態描寫:與外貌描寫是有區別的,神態描寫是對人的面部表情進行刻畫,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例如:他皺著眉毛,一種厭惡的神情。神態描寫也叫表情描寫。
❹ 人物描寫的方法有哪些
1.
肖像描寫(
外貌描寫):通過對容貌、神情、姿態、服飾、音調的描寫,來揭示
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2.動作描寫(行動描寫):是通過對人物個性化的行動、動作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3.
語言描寫:是通過人物的個性化的語言,如與別人交談的對話,來表現
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4.心理描寫:是通過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動(如內心感受、意向、願望、思索、思想斗爭……),挖掘人物的
思想感情,以刻畫人物形象內在性格特徵的一種描寫方法。
5.
神態描寫:是與
外貌描寫有區別的,神態描寫是對人的面部表情進行刻畫,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
❺ 人物描寫的方法有哪些
人物描寫方法有概括描寫、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人物描寫方法指的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體描繪出來的一種手法。
人物描寫的基本方法可分為四種:外貌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和心理描寫。
1、動作描寫
通過人物的行動、動作,來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種方法。一個人的行為、動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徵的最真實的外化。
2、心理描寫
心理是指人物內心的活動,是無聲的語言。人物內心世界,指人物內心的喜、哀、樂、憂傷、猶豫、嫉妒、嚮往等復雜的感情。在寫人的文章中,恰當地描寫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畫人物,突出中心思想。
3、語言描寫
對話是兩個人或幾個人的談話,獨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語。語言是人物內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對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個性特點的語言可以起到「聞其言,見其人」的作用。
4、肖像描寫
通過對人物的容貌、神情、衣著、姿態、語調、外貌特徵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內心世界密切的聯系。
❻ 人物描寫方法有哪些
物描寫的基本方法有五種: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心理描寫、神態描寫。
在寫作中恰當地運用人物描寫方法,可以把人物描寫得更生活形象,更鮮活具體,使人物躍然紙上,給讀者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現代文閱讀理解中,准確地判斷各種人物描寫方法,合理地分析它們的表達效果,也將給學生的考試加分。
本文依然結合初中語文教材中經典篇目,結合文中描寫人物的精彩語段,分析各種人物描寫方法的表達效果。
答題方式:判斷方法+概括內容+分析表達效果
1.肖像描寫(外貌描寫):通過對容貌、神情、姿態、服飾、音調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比如魯迅先生的《孔乙己》中對於孔乙己的外貌描寫是這樣的:「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鬍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
這段外貌描寫,先概括了孔乙己的形象特點:「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然後細致描寫他的身材,臉色,衣著,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蒼老、懶惰、常常受傷、生活艱難的孔乙己。
2.動作描寫:是通過對人物個性化的行動、動作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比如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兒落了》一文中的這段描寫:「每天他下班回來,我們在門口等他,他把草帽推到頭後面抱起弟弟,經過自來水龍頭,拿起灌滿了水的噴水壺,唱著歌兒走到後院來。他回家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澆花。那時太陽快要下去了,院子里吹著涼爽的風,爸爸摘一朵茉莉插到瘦雞妹妹的頭發上。」這段動作描寫,寫出了爸爸下班後推草帽,抱弟弟,拿水壺,唱這歌,澆花,摘朵花插到小女兒頭上的一系列動作,生動地刻畫了一個愛生活愛孩子的父親形象。
3.語言描寫:是通過人物的個性化的語言,如與別人交談的對話,來表現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比如魯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中的一段語言描寫:翻出我那講義上的一個圖來,是下臂的血管,指著,向我和藹的說道: 「你看,你將這條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了。——自然,這樣一移,的確比較的好看些,然 而解剖圖不是美術,實物是那麼樣的,我們沒法改換它。現在我給你改好了,以後你要全照 著黑板上那樣的畫。」
這里,藤野先生用親切和藹的語言講述解剖圖如何畫才是科學的,正確的,寫出了他對工作的嚴謹,對學生的負責和關心。
4.心理描寫:是通過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動(如內心感受、
❼ 人物描寫方法都有哪些
關於人物描寫的方法匯總如下
1、肖像描寫
通過對人物的容貌、神情、衣著、姿態、語調、外貌特徵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內心世界密切的聯系。
總之,外貌描寫要和表現人物特點、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緊密配合。外貌描寫要傳神,切忌臉譜化,反對那種部分主次,從頭寫到腳、千人一貌的寫法。
2、語言描寫
對話是兩個人或幾個人的談話;獨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語。語言是人物內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對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個性特點的語言可以起到「聞其言,見其人」的作用。
3、動作描寫
通過人物的行動、動作,來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種方法。一個人的行為、動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徵的最真實的外化。
4、心理描寫
心理是指人物內心的活動,是無聲的語言。人物內心世界,指人物內心的喜、哀、樂、憂傷、猶豫、嫉妒、嚮往等復雜的感情。在寫人的文章中,恰當地描寫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畫人物,突出中心思想。
❽ 描寫人物方法有哪些
一、人物描寫方法有哪些
1、肖像描寫
通過對人物的容貌、神情、衣著、姿態、語調、外貌特徵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內心世界密切的聯系。
總之,外貌描寫要和表現人物特點、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緊密配合。外貌描寫要傳神,切忌臉譜化,反對那種部分主次,從頭寫到腳、千人一貌的寫法。
2、語言描寫
對話是兩個人或幾個人的談話;獨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語。語言是人物內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對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個性特點的語言可以起到「聞其言,見其人」的作用。
3、動作描寫
通過人物的行動、動作,來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種方法。一個人的行為、動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徵的最真實的外化。
4、心理描寫
心理是指人物內心的活動,是無聲的語言。人物內心世界,指人物內心的喜、哀、樂、憂傷、猶豫、嫉妒、嚮往等復雜的感情。在寫人的文章中,恰當地描寫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畫人物,突出中心思想。
二、人物描寫句子賞析
小飛坐在座位上,埋頭只顧寫呀寫呀,筆底下好像有源源不斷的泉水涌流出來,用不到一節課的時間,一篇作文竟全寫好了。
曉鴻恰好面對窗戶坐著,午後的陽光射到她的圓臉上,使她的兩頰更加紅潤;她拿筆的手托著腮,張大的眼眶裡,晶亮的眸子緩慢游動著,豐滿的下巴微微上翹——這是每當她想出更巧妙的方法來解決一道數學題時,為數學老師所熟悉、喜愛的神態。
每當我做作業時,筆尖沙沙響,好像小鳥在對我唱歌,又好像在鼓勵我:「你要不怕困難,勇攀高峰。」
她站了起來,回答得那麼准確,那麼自然,那麼流暢,似乎早有準備似的。
她抑揚頓挫地朗誦著,聲調優美,娓娓動聽,舉座動容。
他這個調皮鬼,書念得太快了,劈劈啪啪,像是炒花生米一樣。
娟娟用普通話朗讀課文,聲音脆生生,很是好聽,連陽光也聽得入了迷,偷偷地從窗口鑽進了教室,落在她的書上,久久不願離開。
我貪婪地讀著書,如同一隻飢餓的小羊闖進芳草嫩綠的草地。
她鑽進浩如煙海的書籍里,如魚兒進入了大海,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他勉強打起精神,翻開書,開始就覺得一行行的字在上面活動起來,像要飛;後來覺得只是模模糊糊的一片,像一窩螞蟻在紙上亂爬。
他又埋頭寫起作業來,屋裡靜悄悄的,只聽到鋼筆在紙上沙沙寫字的聲音。
同學們坐在教室里,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課,像幾十株花兒在靜悄悄地承受著辛勤園丁的澆灌。
琅琅的讀書聲從各個教室飛出來,像動人的童聲大合唱,音符滿天。
❾ 五種人物描寫的方法
一、人物外貌描寫。可以從人物的容貌、衣著、姿態和神情等方面的描寫。這個描寫過程需要注意三點:1、寫人物的外貌是為了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質和性格特徵。2、寫人物的外貌,要抓住特點,表現出人物的個性。就拿眼睛來說,千百萬人就有千百萬雙不同的眼睛。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情況下,眼睛的表情也不同。比如當你成績考得好時,眼睛會閃爍出欣喜的光芒。抓住了這些特徵,你寫的眼睛就活了。3、寫人物的外貌,要有先後次序。
二、人物動作描寫。人的思想品質和性格是表現在行動中的。因此要寫好人物,一是要多寫他做了什麼和怎樣做的。寫人物的行動,既要仔細觀察動作的全過程,又要觀察整個動作是分幾個環節進行的,分辨出動作的變化,這樣才能將一連串的動作寫好。同時還要用確切的詞語,特別是動詞來描寫人物的動作,以加
強文章的表現力。
三、人物的語言描寫。寫人物的語言,要合乎人物的年齡、身份、職業、經歷和性格等要有人物的個性特點。
人物對話的表述形式,常用的有以下四種:
1、先寫話是誰說的,是在什麼場合,懷著什麼心情說的,然後寫說的話。
2、說的話寫在前面,然後交代這話是誰說的,以及說話人當時的心情、表情、語氣等。
3、先寫說的話,然後交代這話是誰說的,以及說話時的心情、表情、動作等,再接著把話寫完。
4、只有說的話,前、後和中間都不交代這段話是誰說的,讀者一看就明白。但這種對話形式多用於寫兩個人之間的對話。
四、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寫人物的心理活動,可以直接寫出人物對事物的感受,表露人物的內心活動;也可以通過語言動作描寫來暗示人物的心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