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使用方法 > 旗魚食用方法

旗魚食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20 05:52:41

❶ 全魚怎麼做好吃又簡單

魚是很多中國人都愛吃的美食,不過魚也有不同的品種,肉質當然也各有不同,而做法也更有多種,不同的魚不同的肉質當然也需要對應的做法才能更好吃,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魚怎麼做好吃又簡單?!
先知道魚料理通則
肉質好、鮮度高的魚,適用於任何烹調法。
肉質好、鮮度低的魚,要先用油煎或油炸之後再烹調,如此可去腥。
肉質普通、鮮度高的魚,要重調味,例如先腌制再紅燒。
肉質普通、鮮度低的魚,要先炸香之後再重味燒煮。
魚的6招烹調法一次學會
1.蒸:
適合魚種:馬頭、白鯧、石斑、黑喉、鱸魚、鯛魚、鱈魚、比目魚、虱目魚、午仔魚、豆魚等。

一定要在蒸鍋水開後,再將魚入鍋,才不易蒸過頭,蒸6∼7分鍾即關火。關火後,別馬上打開鍋蓋,利用鍋內余溫再蒸5~8分鍾後立即出鍋。
如果是新鮮海魚,通常「清蒸」是首選方式,魚的鮮度、蒸的火候、配料和醬汁都在在考驗掌廚者的「蒸」工夫,所以老饕都知道若要評斷一家海鮮餐廳的料理本事,點清蒸魚就對了。調味最簡單的只加鹽,適用本身味道就很好的魚,亦可使用破布子、自家腌鳳梨、醬瓜等蒸魚,別有風味。
清蒸魚以略帶油分、魚肉細致的白肉魚種為佳,料理重點是魚一定要新鮮、內臟要清理干凈,不然極講究魚本身滋味的清蒸做法,只要有點腥味都會被嘗出來。
蒸魚最難的是在蒸的時間和火候,原則上是水蒸氣越多越快蒸熟越好,用大鍋煮水至完全沸騰,水要多、火要大,至水大滾將處理好的魚放入蒸魚鐵盤,在魚身上淋一點米酒,鋪上姜絲,入鍋大火蒸熟。若火力太弱容易不熟,蒸的時間過久,魚的鮮甜味盡失、肉又老柴。

蒸魚時大多會在魚身上鋪滿蔥絲,起鍋前淋上熱油催熟蔥絲,把蔥特有的嗆味轉為香甜,配著魚肉除了去腥,更有提味效果。蒸魚醬油則要蒸好再淋,魚蒸好時出現的湯汁,其實是之前淋在上面去腥的米酒和魚的血水,味道很腥,所以蒸好後要倒干凈再淋上蒸魚醬油,才會清爽提鮮。清蒸用的魚千萬不要買回來就直接蒸,畢竟魚販處理時的水不知洗了多少東西,若沒有再洗一次,入口的味道可不只是五味雜陳能形容的。
2.煎:
適合魚種:吳郭魚、白鯧、鮭魚、鯧魚、白帶魚、肉仔魚、黃魚等。
魚肉纖維較粗的魚類最適合干煎。很多人都有煎魚被油噴到的經驗,抹上蛋液就能解決!首先將餐巾紙折成四等分,在紙巾中間倒入適量食用油,先一邊均勻塗抹乾鍋、同時一邊加熱,鍋里只有薄薄一層油,油越少、水分越少,水分蒸發得越快,煎魚越不會噴油。

用餐巾紙吸干魚表面水分,煎時才不會噴油。
接著,將魚徹底擦乾、兩面均勻刷上全蛋液,因雞蛋的蛋白質吸水能力強,魚肉水分被蛋汁吸收,就不會有濺油危險,且蛋液下鍋後遇熱凝固,在魚皮上可形成保護膜。

刷上蛋液或裹一層薄薄的麵粉、地瓜粉,待油溫熱後下去煎。
用不沾鍋較易煎出漂亮的魚。魚下鍋時,一手持魚頭、一手持魚尾,將魚輕輕放入鍋中,再將小火轉中大火煎,煎魚最忌不斷翻動,等一面金黃了,再翻一面煎,此時可蓋上鍋蓋、轉小火,用小火把魚慢慢燜熟,讓魚肉甜度完整不流失。
要煎的魚需充分退冰、水分瀝干,否則冰冷的魚吸走鍋子熱度,會導致魚皮黏鍋。
3.燒:
適合魚種:只要是適合煎的魚皆可,因為紅燒前皆須煎過,另外黃鰭鯛、紅目鰱、赤鯮、烏魚等也適合。

紅燒時可一邊用鍋鏟將調料淋上魚身,幫助均勻入味。
不論哪種紅燒魚料理,「煎魚」都是第一步。烹調紅燒魚時,煎魚是關鍵,要將魚煎得完整不破碎。先在鍋里把魚煎得熟透,油溫一定要高,另外湯水不宜加太多,以不要超過魚為原則,而鏟子盡量不要選用太銳利的,才不會弄碎魚肉。
紅燒是閩南人常見烹調方法,細節繁復。姜絲、蒜末下鍋爆香,直到略呈焦黃,即可將魚放入鍋內,2~3分鍾魚翻面後,將爐火轉大,放入紅燒用的調料,最單純的就是醬油加水,通常有特殊鮮甜味的魚,像是赤鯮、血鯛,常用很少的醬油加水調稀,等煎魚翻過兩面,醬油水再入鍋紅燒。
4.湯:
大部分魚都適合煮湯,其中又以油脂越多的魚,煮的湯頭越鮮美。煮湯需稍長時間加熱,所以應選肉質較強韌、彈性佳的魚類較適合,以免煮得過於軟爛,可加入少許姜絲、去腥。

魚肉下鍋煮前,先用熱水沖魚肉,可去除魚腥味又能讓魚肉表面凝結,保持魚肉鮮味不流失。
用來煮湯的魚不要切得太小,可保持魚肉鮮嫩,不會將魚肉煮得過老。一定要一次加足熱水來煮湯,米酒等起鍋前再加入,鹽等煮好後再調味,以免過咸。起鍋前加少量白醋,可以去腥提味。也可在魚湯中加入幾片豬肉片或雞肉一起煮,再撈出來,風味更鮮美。
冷水時就可將魚肉下鍋,若滾水才放魚塊,魚肉會瞬間縮起,肉質較柴。

姜等魚七分熟後再放,去腥作用較佳。
5.烤:
適合魚種:秋刀魚、香魚、鮭魚、鱈魚、海鱺、黃鰭鯛、赤鯮。
因為烤魚會有獨特香味,吃起來較干酥,所以選擇肉質細嫩且脂肪含量較多的魚類,才不會使魚肉太過干澀,反而失去應有風味。

在魚上面抹鹽簡單調味,就可以進烤箱烤。
烤魚在烤盤上鋪鋁箔紙,可避免魚皮沾黏在烤盤上。若放在烤架上烤,火要小,火焰不能直接接觸魚肉,以防燒焦。可放在烤肉網的外圍區,慢慢熟成。如果是烤整條魚的話,可注意魚的眼睛,開始出水就表示差不多熟了。吃烤魚加點檸檬汁,可增添魚的風味。
6.炸:
適合魚種:丁香、柳葉魚、黃魚、吳郭魚。
炸魚不沾鍋的技巧和煎魚大同小異。先用筷子測試油鍋溫度,待筷子周邊起大量油泡即表示油溫升高可下鍋,油炸最好控制在攝氏180度。
先在魚皮蘸上薄薄的一層麵粉或麵糊,魚的切面也要,可以保持炸的過程不會脫皮。握住魚尾將魚從鍋邊慢慢放入,視情況可翻轉整尾魚,將其酥炸至金黃色。

炸魚時油要多,放入魚後不要馬上用鏟子推,要等油泡大且少時,先輕搖鍋子魚滑動了才可翻轉魚身,且用中大火,再轉中小火,一直保持大火魚會燒焦。觀看油鍋起泡是否變小,即可分辨魚中水分是否釋出,表示整條魚將熟透,一般來說油炸中型黃魚時間約為5~8分鍾即可,接著轉中大火,將其吸附過多的油脂逼出後,即可起鍋。

起鍋前有一道「搶酥」手續逼油,轉大火讓油溫升至攝氏180度以上炸約60秒,可把魚體中多餘的油逼出,使肉質表面更酥脆。油炸最好讓油盡量覆蓋食物,減少食物與空氣的接觸,避免產生異味及破壞魚原有營養。炸魚的油最好使用半新半舊油,以新鮮油和用過的油1:1,炸出來的顏色較容易金黃均勻。如果同時要炸海鮮及蔬菜肉類,油炸順序為:蔬菜→肉類→海鮮。避免海鮮先行油炸,會有海鮮腥味殘留油鍋中。
魚料理少用炒:因魚肉結締組織少,較細致易散,所以較不常用「炒」料理。如要「炒魚」應該選擇肉質較緊密、纖維較長的魚類,像是鯊魚、旗魚類、鮪類及鰹類,且一定要順紋切,炒時魚肉才不會太碎散。

❷ 旗魚能不能吃

可以食用
有以下幾種做法:
迷迭香烤旗魚,旗魚蒸丸,糖醋旗魚丁,旗魚米粉湯,旗魚丸子,烤腌旗魚,旗魚肉燥等。

❸ 旗魚脯怎麼吃

放嘴巴里用牙齒嚼碎後直接吞服即可

❹ 新鮮旗魚肉怎麼做好吃

糖酷魚的做法:1、將魚去鱗,取出內臟,挖去兩腮,洗凈。每隔約1.3厘米距離,先直剞(1.6厘米深),再斜剞(2厘米深),然後提起魚尾使刀口張開,將精鹽撒入刀口內稍腌,再在魚的周身刀口處,均勻的塗上一層濕澱粉糊。
2、將花生油倒入勺內,在旺火上燒至七成熟時,手提魚尾放入油內,其刀口立刻張開。這時用鍋鏟將魚拖住以免粘鍋底,炸2分鍾,再翻身炸2分鍾。然後把魚身放平,用鏟將魚頭按入油內炸2分鍾。以上共約炸8分鍾,待魚全部成金黃色時,取出擺在盤內。
3、炒勺內留有花生油,燒至六成熟是,放入蔥、姜、蒜末,烹上醋、醬油,在加肉清湯、白糖、濕澱粉燒沸成糖醋汁,用炒勺舀出,迅速澆到魚上面即成。

椒麻魚家常做法
將魚先在滾水中過一下。
將與取出魚加芡粉、少量酒、胡椒腌制。
混合油燒5成油溫。下薑片,蒜瓣,干紅辣椒節,花椒,爆香,豆瓣醬抄至上味吐油。
將所有敷料撈出,加油,油溫後將魚放入。
將蔥葉剁成泥,加入調料花椒面、醬油、味精、香油、少許高湯拌和成椒麻泥。
魚撈出油鍋後將椒麻泥淋在魚上既成。

❺ 馬林魚好吃嗎

家常紅燒旗魚料理是一道簡單又營養的魚肉料理,旗魚又被稱為馬林魚,有時候是許多種海中大型掠食性魚類的總稱,也是一般超市或魚市場很容易見到的魚肉,旗魚除了今天介紹的紅燒做法之外,還有乾煎等簡單料理方式,而且許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旗魚肉是可以做成生魚片的,許多日本料理的生魚片拼盤上都少不了旗魚,不過因為製作生魚片需要有足夠衛生的技術,所以我們今天用紅燒的方式來料理,相對比較安全。

家常紅燒旗魚料理食材

新鮮旗魚肉一片、姜絲、醬油、蠔油、食用油、水

家常紅燒旗魚料理步驟

先把旗魚兩面煎熟

平底鍋預熱倒入食用油,把新鮮的旗魚肉下鍋乾煎一番,煎第一面的時候可以蓋上鍋蓋利用悶的方式把整片旗魚肉大至悶熟,但不要全熟。

翻面繼續乾煎

打開鍋蓋翻面繼續煎,兩面都要煎出金黃色的部份,這樣吃起來才會香。

開始煮紅燒醬

把剛剛煎好的旗魚先起鍋備用,利用原本鍋子內的油與溫度,把姜絲及調味料倒入鍋中炒香,其中調味料是醬油與水 1:1 調合而成,可以加一點點蠔油增加甜度。

把剛剛起鍋的旗魚肉放入鍋中

讓旗魚肉吸收醬汁,這個步驟不用太久,以免其魚肉太咸,對了,不用加鹽。

稍微開大火把旗魚肉與醬汁煮一下

整個香氣融合在一起,蓋上鍋蓋數十秒立刻開鍋,香氣逼人。

家常紅燒旗魚料理完成

看完以上的家常紅燒旗魚料理是不是覺得很簡單呢?的確,這樣的紅燒方式可以很快速簡單的做出一盤又好吃又美觀的旗魚料理,關鍵在於旗魚肉本身一定要夠新鮮,最好是當天現切的旗魚肉風味最佳,另外,這道料理不用額外加食鹽調味

❻ 關於旗魚的資料

旗魚Sailfish,屬於鯖亞目(或寫「顱形目」Perciformes)旗魚科,又名芭蕉魚,太平洋熱帶及亞熱帶大洋性魚類,是公認的短距離內游泳速度最快的魚類。旗魚全年皆有產量,一般市面常見的有雨傘旗魚(芭蕉旗魚)、立翅旗魚(白旗魚)、黑皮旗魚(黑旗魚)、紅肉旗魚。
界: 動物界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Chordata 綱: 輻鰭魚綱Actinopterygii 目:鱸形目 科:旗魚科 屬:旗魚屬
拉丁文學名:Histiophorus orientalis 英文名:Sailfish 鱸形
旗魚圖片集萃(16張)目(Perciformes)旗魚科(Istiophoridae)旗魚屬(Istiophorus)的重要食用魚和游釣魚,分布於全世界熱、溫帶海域。吻延伸為長圓形,矛狀,與近緣種類如槍魚的區別是體較細長,腹鰭長,特別是背鰭寬大如帆。體深藍色,腹側銀白,背鰭亮藍而有斑點。體長約3.4公尺(11呎),重約90公斤(200磅)或更重。主要以其他魚類為食。旗魚的分類尚無定論,可視為一個種I.platypterus或幾個種。 旗魚,又稱芭蕉魚 。一般體長2000~3000毫米。為太平洋熱帶及亞熱帶大洋性魚類。分布於印度尼西亞至太平洋中部諸島,北至日本南部。中國產於南海諸島、台灣海域、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山東等沿海。旗魚呈圓筒形,稍側扁;背、腹緣鈍圓,較平直。吻尖長,呈槍狀。眼小,側位。眼間隔寬平。口裂大,近於平直;前頜骨與鼻骨向前延長形成槍狀吻部,長於下頜,上頜骨向後伸達眼後緣下方。體被針狀鱗。側線完全,在胸鰭上方漸向下彎曲後作直線延伸至尾部。尾鰭分叉較深。頭及體背側青藍色,背側有橫排列的灰白色圓斑,腹部銀白色,除臀鰭灰色外各鰭為藍黑色,第一背鰭鰭膜上密布黑色圓斑。以小魚和烏賊類等軟體動物為食。
體形似月魚,但背腹寬闊,尾柄亦寬。頭吻部鈍圓。尾鰭外緣平直。背鰭大於臀鰭,背、臀鰭緣弧形,體色多變,有紅、淡黃、藍、紫紅等色,有深有淺,有偏藍或偏紅,上頜像劍樣向前突出。青褐色的身軀上,鑲有灰白色的斑點,這些圓斑成縱行排列,看上去像一條條圓點線。旗魚的第一背鰭長得又長又高,前端上緣凹陷,它們豎展的時候,彷彿是船上揚起的一張風帆,又像是扯著的一面面旗幟。人們因此叫它旗魚。

❼ 海里的旗魚吃什麼東西

鯊魚,被一些人認為是海洋中最兇猛的動物。不過,您現在看到的是一頭溫文爾雅的鯨鯊,它以小型海洋生物為食物,和須鯨差不多。由於食物具有某種相似性,經過漫長的生物演化,它們長得和須鯨很有相似點,這個叫做「趨同進化」。於是「鯨鯊」的名字就理所當然了。當然,鯨鯊是現存鯊魚中最大的,也是已知魚類中最大的。

鯊魚身體堅硬,肌肉發達,不同程度的呈紡錘形。口鼻部分因種類而異,有尖的,如灰鯖鯊和大白鯊;也有大而圓的,例如虎紋鯊和寬虎紋鯊的頭呈扁平狀。垂直向上的尾(尾鰭),大致呈新月形,大部分種類的尾鰭上部遠遠大於下部。

鯊游泳時主要是靠身體像蛇一樣的運動並配合尾鰭像櫓一樣的擺動向前推進。穩定和控制主要是運用多少有些垂直的背鰭和水平調度的胸鰭。鯊魚多數不能倒退,因此它很容易陷入像刺網這樣的障礙中,而且一陷入就難以自拔。鯊魚沒有鰾,所以這類動物的比重主要由肝臟儲藏的油脂量來確定。鯊魚密度比水稍大,也就是說,如果它們不積極游動,就會沉到海底。它們游得很快,但只能在短時間內保持高速。

鯊魚每側有5-7個鰓裂(不像我們平常從集市買來的鯉魚,有一對鰓蓋護著魚鰓),在游動時海水通過半開的口吸入,從鰓裂流出進行氣體交換。張著口游泳的鯊魚的確看起來很可怕,可是你能不讓人家呼吸嗎?少數鯊魚種類能停在海底進行呼吸。

在某種意義上講鯊魚全身是牙,其體表覆蓋的盾鱗構造和牙齒相近,可以稱得上皮膚牙齒。鯊魚的牙齒有幾百顆,可以移動,因此鯊魚不用擔心牙齒不夠用,因而具有很大的攻擊力。
鯨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動物。有的鯨身體很大,最大的體長可達30米。鯨的體形像魚,呈梭形。頭部大,眼小,耳殼完全退化。頸部不明顯。前肢呈鰭狀,後肢完全退化;多數種類背上有鰭;尾呈水平鰭狀,是主要的運動器官。有齒或無齒。鼻孔一或二個,開在頭頂。成體全身無毛(有許多種類只在嘴邊尚保存一些毛)。皮膚下有一層厚的脂肪,可以保溫和減小身體的比重。用肺呼吸,在水面吸氣後即潛入水中,可以潛泳10~45分鍾。一般以浮游動物、軟體動物和魚類為食。胎生,通常每胎產一仔,以乳汁哺育幼鯨。但許多人分其為魚類,事實上它們不是魚類而是哺乳動物。分布在世界各海洋中。

旗魚

美國旗魚jordanella floridae 又名旗魚、星條魚。原產地:美國佛羅里達州。

外形:

身長達6厘米,體形似月魚,但背腹寬闊,尾柄亦寬。頭吻部鈍圓。尾鰭外緣平直。背鰭大於臀鰭,背、臀鰭緣弧形,體色多變,有紅、淡黃、藍、紫紅等色,有深有淺,有偏藍或偏紅,滿身有10餘條縱向星點條紋,背鰭上布滿深色星點,其星點條紋很像美國國旗星條圖案而得名。

習性:

美國旗魚可耐18-20℃低溫,最適水溫為22-26℃,食性很雜,除攝食動物性活食外,也吃配合飼料,還需嫩葉等植物性餌料。喜陽光,對水質不苛求。性情活潑,可以和其他魚混養。同種魚宜雌雄魚均衡。

繁殖特點:

雌雄魚容易區別,成熟生殖期的雄魚體色艷麗,處在發情階段的雄魚,體上星條紋散亂不齊;雌魚體色較暗,腹部寬大肥滿。產卵箱中要有水草、砂粒和增氧設備。雌魚排卵延續6-7天,每天10-20餘粒不等。然後撈出雌魚,留下雄魚,雄魚極其愛護後代。增氧器輕輕增氧,不要停止。1周左右,仔魚陸續破膜而出。

海豚 delphinidae;dolphins

海豚屬於哺乳綱、鯨目、齒鯨亞目,海豚科,通稱海豚,共有近62種,分布於世界各大洋。體長1.2~4.2米,體重23~225千克。海豚一般嘴尖,上下頜各有約100顆尖細的牙齒,主要以小魚、烏賊、蝦、蟹為食。 海豚喜歡過「集體」生活,少則幾頭,多則幾百頭。海豚是一種本領超群、聰明伶俐的海中哺乳動物。經過訓練,能打乒乓球、跳火圈等。除人以外,海豚的大腦是動物中最發達的。人的大腦占本人體重的百分之二點一,海豚的大腦占它體重的百分之一點七。海豚的大腦由完全隔開的兩部分組成,當其中一部分工作時,另一部分充分休息,因此,可終生不眠。 海豚是靠回聲定位來判斷目標的遠近、方向、位置、形狀、甚至物體的性質。有人做試驗,把海豚的眼睛蒙上,把水攪渾,它們也能迅速、准確的追到扔給它的食物。 海豚不但有驚人的聽覺,還有高超的游泳和異乎尋常的潛水本領。據有人測驗,海豚的潛水記錄是300米深,而人不穿潛水衣,只能下潛20米。至於它的游泳速度,更是人類比不上的。海豚的速度可達每小時40公里,相當於魚雷快艇的中等速度。

在鯨類王國里,要數海豚家族--海豚科的種類最多了,全世界已知共有30多種。有的種類雖名叫「鯨」,如虎鯨、偽虎鯨,其實也是海豚家族中的成員。

海豚是一類智力發達、非常聰明的動物,它們既不像森林中膽小的動物那樣見人就逃,也不像深山老林中的猛獸那樣遇人就張牙舞爪,海豚總是表現出十分溫順可親的樣子與人接近,比起狗和馬來,它們對待人類有時甚至更為友好。

海獅和海狗同屬於海獅科,共有7屬,14種。它們和海豹的差別為:海獅及海狗的鰭狀後肢可朝向前方,所以能夠在陸地上行走,而海豹則不能。此外,有如小指頭般的耳朵也是海豹所久缺的特徵。因雄性頸部密生漂亮的鬃毛,故名為「海獅科」。海獅易與人類親近,記憶力不錯,可以飼養學藝。海獅的毛粗硬無絨毛,能防濕,毛皮僅可作防水用具外,沒有什麼價值。海狗很像海獅,全身覆有絨毛,臉很短是其特徵。海狗與海獅不同,不會學藝。但因為它們的皮毛柔軟、漂亮,往往招致獵人的捕殺以獲取暴利,目前在嚴格的國際法令保護下,族群數目正逐漸回復中。

海獅是海洋中的食肉類猛獸。海獅身體粗壯,食量大得很。在人工飼養下,一頭海獅一天要吃四十公斤的魚。一條三斤多重的大魚,它可以一口吞下。在自然條件下,海獅的活動量大增,它們的食量還會增加一倍。海獅不但食量大,而且膽子也不小。它敢於在魚網中鑽來鑽去,搶奪漁民的收獲。然後撕壞魚網逃之夭夭。因此,在漁民眼中,海獅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由於人們的大量捕殺,海獅的數量在不斷下降。目前,有些國家已經提出保護海獅的倡議。我國已經把海獅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海獅在地球上分布廣泛。種類較多。目前,人們已知的海獅有十四種。它們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個頭較大,體披稀疏剛毛,沒有或極少絨毛,共5種,如北海獅和南海獅;另一類個頭較小,身上既有剛毛,又有厚而密的絨毛,共9種,如生活在北太平洋的海狗。因為它們吼聲如獅,有的種類雄性頸部的長毛也像獅子,所以總稱為海獅類。

偶蹄目、河馬科,英文名hoppopotamus。原來遍布非洲所有深水的河流與溪流中,現在范圍已縮小,主要居住在非洲熱帶的河流間。它們喜歡棲息在河流附近沼澤地和有蘆葦的地方。生活中的覓食、交配、產仔、哺乳也均在水中進行。

河馬的特點是吻寬嘴大,四肢短粗、軀體象個粗圓桶。胃3室不反芻。鼻孔在吻端上面,與上方的眼睛和耳朵呈一條直線。這樣它全體潛伏水中只須將頭頂露出水面就能嗅、視、聽兼呼吸了。

體長3.75-4.6米,尾長約56厘米,肩高約1.5米,體重3-4.6噸,下犬齒長約60厘米,可重達3公斤。河馬皮膚排出的液體含紅色色素,經皮膚反射顯得象是紅色的,引起了河馬出「血汗」的說法。

河馬極善游泳,在受驚時,一般避入水中。每天大部分時間在水中 ,潛伏水下時一般每3、5分鍾把頭露出水面呼吸一次,但可潛伏約半小時不出水面來換氣。它們的皮膚長時間離水會乾裂。

河馬成對或結成小群活動,老年雄性常單獨活動。夜行性:它們幾乎整個白天都在河水中或是河流附近睡覺或休息,晚上出來吃食,有時會順水游出30多公里覓食。主要以水生植物為食;偶食陸地作物,以草為主,有時到田地去吃莊稼,食物短缺時,它們也吃肉,據稱,河馬是路地上最大的食肉動物(雜食)。河馬無定居:不在一個地方長期停留,每隔數日便遷到新地方去。

河馬繁殖期不固定,全年均繁殖,每產一仔,孕期227-240天,仔獸出生時體重27-45公斤。在人為飼養下約3歲性成熟,在野外5、6歲成熟。壽命40-50年。

河馬的皮下脂肪約5厘米厚。人們常獵殺它取其脂肪、肉和厚皮。脂肪可得90公斤。當地人非常珍視它的肉。牙齒質量也很好。

河馬看起來笨重而憨厚,實際上它們在岸上的奔跑速度遠比人要快,在非洲,河馬是野生動物中殺人最多的物種(比鱷魚還要多),河馬極具攻擊性,特別是當它們正要從岸上回到水裡的時候,如果有其他生物擋在中間,河馬會狂怒地沖向障礙. 河馬的犬齒十分尖利,力氣也很大,成年河馬可以一口咬斷鱷魚! 所以到非洲旅遊時,遠離河馬!

海豹的前腳較後腳為短,覆有毛的鰭腳皆有指甲,指甲為5趾,在陸地只能爬行。耳朵變得極小或退化成只剩下兩個洞,游泳時可自由開閉。游泳時大都靠後腳,但後腳不能向前彎曲,腳跟已退化與海獅及海狗等相異,不能行走,所以當它在陸地上行走時,總是拖著累贅的後肢,將身體彎曲爬行,並在地面上留下一行扭曲的痕跡。主要分布在北極、南極周圍附近及溫帶或熱帶海洋中,目前所知10屬,19種。海豹分布於全世界,在寒冷的兩極海域都有,南極海豹生活在南極冰源,由於數量較少。南極海豹已被列為國際保護動物。

哺乳類·海豹 海豹是肉食性海洋動物。它們的身體呈流線型,四肢變為鰭狀,適於游泳。海豹有一層厚的皮下脂肪保暖,並提供食物儲備,產生浮力。海豹無耳殼,鰭不能向前移動,在陸地上只能拖行或扭動。海豹大部分時間棲息在海中,脫毛、繁殖時才到陸地或冰塊上生活。海豹分布於全世界,在寒冷的兩極海域特別多,食物以魚和貝類為主。海獅、海象是海豹的近親,它們有耳殼,後肢能轉向前方來支持身體。

海豹體粗圓呈紡錘形,體重20~30千克。全身被短毛,背部藍灰色,腹部乳黃色,帶有藍黑色斑點。頭近圓形,眼大而圓,無外耳廓,吻短而寬,上唇觸須長而粗硬,呈念珠狀。四肢均具5趾,趾間有蹼,形成鰭狀肢,具鋒利爪。後鰭肢大,向後延伸,尾短小而扁平。毛色隨年齡變化:幼獸色深,成獸色淺。

爬行綱龜鱉目龜科動物。龜力陸棲性動物。四肢粗壯,有堅硬的龜殼,頭、尾和四肢都有鱗,頭、尾和四肢都能縮進殼內。中國常見的種類有烏龜,龜殼可熬製成龜膠,是常用的中葯。有時把龜鱉目的棱皮龜科、海龜科動物也統稱為龜類動物。棱皮龜科、海龜科為大型或中型的海龜,四肢變成槳狀,產於熱帶、亞熱帶海洋中。它們的肉多含有脂肪,可制油,卵可食用,甲也可作中葯。龜類的壽命很長,有的可達300多年。常見的大型海龜種類有象龜,體長1.5米,重200千克,以可以載人爬行而著名。綠毛龜是人們喜愛的展覽動物,它實際上是背甲上生育綠藻的金龜或水龜

❽ 生魚片要怎麼弄才好吃

最簡單的方法,做口水魚或者水煮魚片呀。
1在魚片里加入適量鹽,打入一個蛋清,一勺澱粉、幾滴白酒、少許花椒粉拌勻,腌制半個小時左右.
2蔥切末、姜切絲、辣椒用剪刀剪開去掉籽,豆瓣醬用刀剁碎備用,豆芽清洗干凈後焯熟鋪在盆底

3鍋里多放些油,將花椒放入鍋小火炸制,炸出香味後可以倒出一部分油以備後用,放入豆瓣醬入鍋煸炒出紅油,加入蔥姜、辣椒和八角

4、等水沸騰後轉中火,將腌好的魚片一片片丟入水中,魚片一熟就關火,將湯和魚一同倒入裝有豆芽的盆中

8、將一開始炸花椒的油倒入鍋中,小火加熱,油七成熱後關火,將剩下的辣椒放入油里,並迅速澆在盆里的魚肉上,水煮魚即成

❾ 魚有多少種做法怎麼做魚最痛苦

一、 魚湯(4-6個月寶寶適用) 材料:鮮魚塊20克,蔥姜各少許 做法:將魚塊放入鍋內,加水、姜後沸煮,文火10分鍾關火,用漏勺過濾。把魚塊撈出來碾成泥,合到魚湯里。 二、 魚泥粥(4-6個月寶寶適用) 材料:魚肉、米飯、牛奶、魚湯 做法:將魚肉燉熟後剃刺搗碎。取少許魚湯放入鍋中,加米飯和魚肉同煮。煮稠後加牛奶改用文火繼續煮。最後放一點點鹽。 三、 鱈魚蔬菜丸(7個月以上寶寶適用) 材料:鱈魚30克、豬肉20克、捲心菜20克、鹽、澱粉少許 做法:將所有材料放入食物調理機(或用刀切碎),捏成丸子後放入雞湯中煮熟 四、 魚片粥(10-12個月寶寶適用) 材料:白米粥、鮮貝、魚片 做法:用白米粥燉鮮貝,熟後再加上魚片。最後滴幾滴香油,撒上蔥花即可。 五、 氽魚片(10-12個月寶寶適用) 材料:三文魚肉25克,蔥姜少許,澱粉、鹽、水、濕木耳 做法:將三文魚切成薄片,用澱粉漿一漿,濕木耳切碎。油加熱後,倒入蔥姜,炒香後加水沸煮。最後加鹽調味。 六、 奶油魚(10-12個月寶寶適用) 材料:三文魚25克,黃油一小勺,洋蔥1片,鹽 做法:將鹽均勻地塗在魚身上淹30分鍾。將黃油加熱,加洋蔥末炒香後倒在魚上。把淹好的魚放在蒸鍋上蒸10分鍾。 七、 魚排(1歲以上以上寶寶適用) 材料:生魚片2片、植物油 做法:將生魚片切成約10*7cm的塊狀,與植物油、雞精粉、鹽淹制5分鍾,用不粘鍋、小火干煎至兩面金黃。上面撒一點香菜。 八、 紅燒鯉魚(1歲以上以上寶寶適用) 材料:鯉魚一條,鹽、油、醬油、糖、水 做法:將魚用鹽、油抹勻腌漬5分鍾後,放入鍋中干煎至兩面金黃。加蔥段、蒜泥、醬油、糖和水紅燒,最後滴香油、撒香菜。(給寶寶吃肚子上的肉)

❿ 海魚不用蔥姜蒜怎麼做好吃

海魚不用蔥姜蒜做,下面我們以馬林魚為例做一個說明:

旗魚(馬林魚)的做法:

食材:旗魚肉400g、雞蛋二顆、蔥末適量、麵粉3大匙

調味:香油二匙、芥末籽醬2大匙、黑醋1大匙或檸檬汁,糖少許,少許鹽

做法:旗魚改刀切片。雞蛋打散加入蔥末和少許鹽備用。

香油加入的芥末籽醬、檸檬汁或醋、少許鹽和糖調均醬汁。起鍋放少許油,魚片裹上乾麵粉下再沾蛋汁,放魚片煎兩面至金黃取出,配醬汁食用。

煎好的旗魚,肉質口感像極了雞肉,生魚片吃起來很緊實,煎過的口感體驗更神奇了,彷彿在吃咬有嚼勁雞肉,味道不像魚,居然有牛肉的味道,了解了一下,原來,大型的海魚的魚肉里含有肌紅素,牛肉也富含肌紅素,會產生相同的味道。

溫馨提示

小心切魚片,沾好麵粉靜置5分鍾,這樣就不容易脫漿,醋可以改用檸檬計,調好嘗嘗再調整適合的口味。

馬林魚其實就是旗魚,因為嘴的前面有一根很長的刺,很多人容易跟金嗆魚混合混淆了。馬林魚是屬於魚綱鱸形目旗魚科,這種魚屬於大型的海洋魚類,這種魚的皮膚比較粗糙一些。

閱讀全文

與旗魚食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班幼兒如何了解社區的方法 瀏覽:706
雙魚線的正確連接方法 瀏覽:757
野外接觸器接線方法視頻 瀏覽:450
win10解決限制大漠插件方法 瀏覽:48
鳥套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72
角磨機上鏈子的安裝方法 瀏覽:689
war3程序錯誤解決方法 瀏覽:125
如何提高新陳代謝率的方法 瀏覽:276
毒理動物實驗研究方法 瀏覽:455
怎麼測出有距離的方法 瀏覽:1
傳送帶每米重量計算方法 瀏覽:710
天窗解決方法賓士 瀏覽:432
嬰兒車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165
心理醫生的治療方法 瀏覽:277
電腦qq視頻旋轉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46
性格不同半生矛盾的解決方法 瀏覽:378
解決商業倫理問題的方法 瀏覽:101
祛除臭蟲的有效方法是什麼 瀏覽:480
ug80使用方法 瀏覽:509
足根痛的治療方法 瀏覽: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