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班科學教案:動物怎麼避暑
活動前評析對於孩子來說,夏天,是可以盡情享受冰淇淋的時候,是可以玩水消暑的時候,對於我們人類如何避暑,孩子們都能侃侃而談,但是炎熱的夏天,動物們怎樣度過夏天呢?卻是個謎,所以此次活動的重點是讓孩子了解部分動物避暑的方法,難點讓孩子學會模仿動物避暑的律動活動目標?知道夏天降溫的常用方法。
?了解部分動物避暑的方法。
?體驗模仿動物避暑的樂趣。
活動准備物質准備:(1)太陽頭飾一個、(2)教師自製的有關動物避暑方法的多媒體課件。(3)《誰跟小羚羊去避暑》故事錄音、熱身入場的音樂、播放器。
活動過程1. 播放夏天的音樂,帶領幼兒進入課堂氣氛。
2. 談話導人。
引導語:小朋友夏天是不是很熱啊?誰能想個辦法讓我們涼快一些,降降溫呢?(可以扇扇子、開空調、開電風扇、吃西瓜……)引導語:我們人類在夏天的時候有這么多避暑降溫的好方法,那小動物呢?你們想知道嗎?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它們在過夏天的時候是怎麼避暑降溫的。
3. 觀看課件、傾聽故事,了解動物避暑的好方法。
了解狗拾怎樣避暑降溫的。
教師模仿狗的叫聲,提問:這是哪個小動物?誰知道狗是怎麼避暑降溫的呢?
引導幼兒看課件,了解狗拾怎麼避暑降溫的。
小結:狗在夏天的時候通過伸出舌頭散發身體的熱量來避暑降溫的。
啟發幼兒模仿狗避暑降溫的樣子。
了解大象是怎樣避暑降溫的?
引導語: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長又長,幫人把活干。這是什麼動物?誰知道大象是怎麼避暑降溫的?
引導幼兒看課件,了解大象是怎麼避暑降溫的。
小結:大象是將沙子或牧草甩到背上避暑降溫的。
啟發幼兒模仿大象避暑降溫的樣子。
了解兔子是怎樣避暑降溫的。
引導語: 耳朵豎起來,愛吃蘿卜愛吃菜,蹦蹦跳跳真可愛,這是什麼動物?兔子是通過豎著兩只長耳朵散發熱量來避暑降溫的。
播放故事《誰跟小羚羊取避暑?》。引導幼兒了解其他動物避暑的方法。
. 提問:故事中都有哪些動物?它們是怎麼避暑降溫的?
. 根據幼兒的回答系統的小結故事中動物的避暑方法。
游戲"動物避暑"。
將幼兒進行分組,每組分別代表一種動物組織幼兒游戲:教師頭戴太陽頭飾,游戲開始時,教師站起來時,說"太陽出來了",幼兒就模仿自己所代表動物避暑的樣子游戲結束後,引導幼兒交換,重復游戲。
活動延伸在語言區投放有關動物避暑的圖書、圖片等,讓幼兒通過閱讀繼續了解其他動物是怎樣避暑降溫的。
要求幼兒回家後把今天了解的這些動物避暑的方法講給爸爸媽媽聽,然後和他們一起從書上或電腦上收集更多有關其他動物避暑的方法來與同伴一起分享。
活動資料誰跟小羚羊去避暑?(故事)天熱了,小羚羊,小羚羊的媽媽要帶孩子到高山地帶去避暑,小羚羊想還有許多小夥伴也一起熱得難受,得約大家一起去。
"誰跟我去避暑?"她一面走,一面喊。
一匹小紅馬奔跑過來,對小羚羊說:"我不去,我一出汗就像洗了冷水澡一樣涼快了。"原來她身上有許多汗腺,熱了就出許多汗來調節體溫,防止中暑,不需要避暑。
小羚羊想:聽說小黑狗身上沒有汗腺,一定熱得受不了,去約她避暑吧。這時,小黑狗正趴在一間屋檐下,張著嘴,伸出長長的舌頭,直喘氣。
"黑狗弟弟,高山地帶涼快極了,你跟我一起去避暑,好嗎?"小羚羊對他說。
"謝謝你。"小黑狗擺擺尾巴說,"我身上沒有汗腺,可舌頭上有許多汗腺呢。我伸出舌頭,就是用它排汗,調節體溫呀。"小羚羊,走到一棵告別了小黑狗,走到一棵大樹旁,看見小黃雞躺在樹下的沙土裡,兩腳搔著沙土,還不斷地打著滾兒。
"你躺在沙土裡玩,多熱呀!"小羚羊搖搖頭說。 小黃雞"咯咯咯"地笑了,他說:"我熱得直喘氣,在沙土裡躺躺,渾身諒嗖嗖的,可舒服了。"小黃雞不需要避暑,小羚羊多麼失望呀!她又走進林子里去約小松鼠。
"我不用去避暑。"小松鼠在樹枝間蹦來跳去,回答說,"夏天到來之前,我就脫掉了冬天的厚皮毛衣,換上了薄薄的夏裝啦。"再去找誰呢?小羚羊正猶豫著,小灰兔急急忙忙地從她面前經過,小羚羊喊住他。
小灰兔擺動著兩只大耳朵說:"我不想去避暑。夏天,我挺著這兩只大耳朵,可以散熱,調節體溫。"小羚羊看看沒有小朋有跟她去避暑,只好跟著自己的媽媽去避暑啦。
2. 幼兒園科學活動《動物怎樣避暑》公開課說課稿
一、說教材: 大家好,我今天要說的課是科學活動《動物怎樣避暑》,提起夏天,我們常常想到的是炙熱的陽光和流不完的汗水,對於中班的孩子來說,我們人類如何避暑,讓自己更加涼快,孩子都能侃侃而談,孩子的知識面不應該僅僅停留在這一個方面,我們應該培養幼兒熱愛身邊的動植物,同時喜愛小動物是孩子們的天性,在一次戶外活動的時候,談論到夏天小動物們的活動時,孩子們對小動物過夏的方式很感興趣:在炎熱的夏天,動物們是否也能像我們一樣躲進空調房屋享受清涼,動物避暑的方法有哪些等等。為了增強幼兒好奇心和求知慾;產生願意主動探索、發現動物避暑的方法,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我設計此活動,此活動的選擇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是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二、目標設置: 本節活動屬於科學討論型的活動,主要是通過孩子圍繞某一主題的表達交流,以達到分享知識經驗的目的。結合中班孩子已經具備一定的交流能力,而且隨著幼兒園科學探索活動的深入,孩子們也積累了一些有關記錄的經驗,結合《綱要》涉及的五大領域教育目標,確定本次教學活動的目標為: (1)能結合已有經驗,表達對夏天的感受。 (2)激發幼兒對夏天裡人們、動物過夏的興趣,增強好 奇心和求知慾。 (3)願意主動探索、發現動物避暑的方法,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嘗試用繪畫等方式進行歸類和記錄。 三、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激發幼兒對夏天裡人們、動物過夏的興趣,增強好奇心和求知慾。 活動難點:願意主動探索、發現動物避暑的方法,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說教法學法 教師應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及時察覺他們的需要,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因此,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法: 教法: 1. 多媒體演示法。 本次活動中的多媒體演示法是通過製作多媒體課件「誰跟小羚羊去避暑」來讓幼兒對動物的避暑方式有全新的認識,在這一過程中,現代教學輔助手段有助於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可利用多種感官做到看、聽、想、問相結合。有利於獲得感性知識,加深對所學內容的印象。 2. 啟發提問法 3. 討論法。 討論法能夠使幼兒主動提出問題,表達個人的觀點有助於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師要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松的環境,因此我利用討論法,讓幼兒在討論的過程中發現動物和人類的多種避暑方式。對於這些方法的運用,我「變」以往教學的傳統模式——教師說教,「為」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用啟發、引導的方式,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並以游戲的方式貫穿活動的始終,再加上形象、生動、直觀的課件,讓孩子們在快樂中獲得知識,習得經驗。 說學法: 1.多感官參與法 2.操作法 在整個學習活動中我引導幼兒通過看一看、說一說、聽一聽等多種感官來參與活動,不知不覺就對動物的避暑方式以及人類的避暑方式發生了興趣。 又通過動手製作避暑海報,來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宣傳活動中來。在操作中獲得探索經驗,整個活動過程,幼兒都是在積極主動中進行學習。 五、活動准備 1.幼兒知識經驗准備。 科學探究行活動不容易通過直接的實驗或探究進行學習,老師也不可能有那麼多的資料,所以這個活動需要通過收集資料的方式進行,在收集資料、整理資料的基礎上通過討論交流等手段獲取科學知識。以家長信的形式與家長溝通,與家長共同收集有關人們以及動物在夏天避暑的方式和方法的圖片及文字資料。 2.物質准備: (1)圖片及資料的准備。 (2)圖畫紙一張。 (3)課件《誰跟小羚羊去避暑》:(小紅馬,馬身上有汗腺,黑狗伸舌頭喘氣,小黃雞身體躺在沙里,小灰兔用長耳朵調節體溫,袋鼠將兩手舔得濕濕的,河馬泡在水裡)以及水牛、駱駝、泥鰍、猴子、鯨魚的圖片,各地動物如何避暑的錄象。 六、說活動過程 活動流程 本次活動,總體設計思路:以新《綱要》為指導,從「故事激趣――觀察探索、提升經驗。――交流分享,拓展視野。――情感升華,活動結束。」四個部分入手。讓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了活動的條件,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滿足了幼兒的認知興趣和探求慾望。 ★活動過程 本活動我共設計了4個環節。 一、故事激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導入是教學環節的關鍵一步。巧妙的導入如同路標,引導著幼兒的思維方向。在教學中,我調動孩子們已有的經驗,由孩子們的各種避暑方法因勢利導,過度到本課課題。 (導語:炎熱的夏天到了,太陽火辣辣地照射著大地,知了在樹上拚命地叫著,好像在說:「熱死我啦,熱死我啦!」柳樹也耷拉著腦袋,一動不動。那麼天氣非常炎熱的時候,我們會有什麼感覺?引導幼兒說一說夏季陽光照在身上,風吹在臉上以及在夏季人們活動後的感覺,激發了幼兒動腦參與活動的興趣。) 這個環節的活動目的是讓幼兒說一說夏天裡天氣的特徵,並為後面的活動做鋪墊。
3. 夏天避暑方法
避暑,要從衣食住行說起,要從身邊的小事說起。在整個炎熱的大環境下,只有方方面面都注意了,我們才能更好地在夏日獲得清爽的感覺。
衣食住行:
衣:穿衣要清爽,夏日穿衣以短薄透為主,可以放好地讓我們散熱。
食:夏日炎熱,容易使人上火,所以應該多吃一些清淡降火的食物。
住:涼爽最好,空調弊端多,當然能不吹空調的盡量不要吹空調,自然風最好。
行:擇時而行,選擇早上,傍晚出行,如果非要正午出行,則應該注意防曬措施
夏日防暑,衣字開頭很重要。
現在到了夏天,長裙、短裙、迷你裙;短袖衣、七分褲、西裝短褲,各種款式的時裝都可以防暑。然而在古代,每到赤日炎炎的夏天,既沒有空調,也沒有電扇驅除暑熱,古人在夏天除了搖扇避暑納涼之外,最方便的做法就是在夏天的衣服上想辦法,盡量把衣服做得輕薄而透氣,並具有較強的吸汗功能。
現在雖然我們有了空調等避暑神器,穿衣依舊很重要,我們要選擇以短薄透吸汗為主的衣服,當然夏日的衣服應該寬松,不能太貼身,要保證身體可以合理散熱,熱量散出來了,人自然感覺清爽了。穿上輕薄的淺色棉質衣服,合成纖維衣料容易鎖住熱量,而棉質衣服利於排汗,汗水的蒸發又能使你感覺更加涼爽,淺色衣服還能反射更多的陽光。
夏日防暑,吃,食物可以使人內火降低,從而內心舒暢。
最佳調味品:食醋。酷熱出汗多,多吃點醋,能幫助消化和吸收,促進食慾。同時吃點醋有助於解除疲勞,保持充沛的精力。
最佳蔬菜:苦味菜。夏季氣溫高,濕度大。吃點苦味蔬菜大有裨益,苦瓜、苦菜、萵筍、芹菜等都是避暑佳品。
最佳湯餚:番茄湯。夏令多喝番茄湯既可獲得養料,又能補足水分,一舉兩得。
最佳肉食:鴨肉。鴨肉不僅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質等養料,而且能防疾療病。
最佳飲料:熱茶。夏天離不開飲料,首選飲料既非各種冷飲製品,也不是啤酒或咖啡,而是極普通的熱茶,既解渴又解乏。
住:涼爽最好,自然風最好。
防止陽光直照室內,要拉簾,不在家時,把窗簾拉上,這樣就能阻止熱量進入,以防形成溫室。
夏日,衛生要勤打掃,要注意勤通風,使室內外空氣產生對流,室內外空氣進行換熱,同時要經常拖地,拖地可以使水分蒸發帶走一部分熱量,但是必須通風,否則熱量在室內無法散出,效果會向相反的方向發展。
當然經濟條件非常好的,可以選擇去避暑,比如去氣溫適宜的海邊……
行:擇時而行。
出門盡量選擇早上或傍晚,不要在陽光最毒辣的午後出門。
出門一定要帶好出門的裝備,男士戴帽子,女士可以打傘,同時可以塗一些防曬霜,防止皮膚灼傷。
出門盡量選擇少運動的出門方式,比如乘車,不要選擇在烈日下行走或奔跑。
當然,炎炎夏日,水是少不了的,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我們都要經常飲水,飲水有利於排汗,帶走自身熱量。
在炎熱的天氣里,你或許想要一杯冰鎮啤酒。最好少喝酒,因為酒精可能導致身體缺水。礦泉水或低糖汽水是更好的選擇。此外,咖啡或是可樂等含有咖啡因的飲料也盡量少喝,它們都會增加體內的代謝熱量。
運動,應該選擇合適的時間與地點。
夏日,在白天要盡量避免劇烈活動,巨烈活動將激活身體能量,增加內部溫度。如果你有跑步的習慣,最好在每天早上7點前氣溫相對較低的時候再跑。
運動過後用溫水沖澡 使用稍低於體溫的溫水沖澡或沐浴,特別是在睡前進行。雖說沖涼水澡讓你聽起來很誘人,但是你的身體會在涼水澡後產生更多的熱量以彌補沖澡時失去的熱量。
(網上摘抄)
4. 幼兒園《小朋友避暑的方法》教案
活動目標: 1、學慣用寫信的方式表達感情。 2、能清楚、連貫地講述一件事。 3、體驗幫助他人的愉快。 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幼兒了解寫信的意義和基本格式,知道郵票、寄信等常識。 2、物質准備:一封某災區幼兒園小朋友寄來的信,大張信紙、筆、信封和郵票等。 活動指導: 1、讀信,引發幼兒的情感共鳴和回信的願望。 (1)引導語:這是災區幼兒園小朋友寄來的信,最近他們那邊一直下雨,發生水災,情覓況很糟。我們來讀讀,他們要告訴我們什麼,需要什麼幫助。 (2)討論:看完信後,小朋友心裡都為他們著急。你們說,我們該為他們做點什麼? 2、討論交流信的內容。 (1)引導語:災區小朋友遇到困難,需要大家的幫助。我們先給他們回一封信吧。 (2)討論:該用什麼紙張寫?怎麼寫?寫什麼內容? (3)引導幼兒交流寫信的材料、格式,以及信的內容。 (4)小結:給災區小朋友回信,能帶去我們對他們的關心和安慰,他們肯定非常高興。我們寫信時,要用信紙寫,要按照信的格式來寫,可以用文字寫,還可以用畫畫來表示,要把我們對他們的關心、問候和准備幫助他們做什麼事情都表達出來。 3、分組進行寫信。 (1)以小組為單位,幼兒選擇寫字和繪畫結合的方式,或運用繪畫的方式寫信;一位幼兒負責寫或畫,其他幼兒講述。 (2)信寫好後,大家一起念念信的內容。 4、各組念信給大家聽。 每組輪流將信的內容講述給大家聽,聽後大家相互補充修改。 5、教師示範寫信。 (1)教師根據各組幼兒的寫信情況,組織集體進行回信。 (2)在一張大信紙上指導全班幼兒按寫信的格式和步驟將回信的內容寫下來。 (3)教師把回信的內容讀給幼兒聽,請幼兒提出修改和補充的意見。
5. 避暑的方法
醫生建議的10種避暑方法:
1、少吃多餐:一頓飯吃的東西越多,為了消化這些食物,身體產生代謝熱量也就越多,特別注意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它們產生的代謝熱量尤其多;
2、吃辛辣食物:醫生認為,盡管大熱天里吃這些東西難以想像,但辛辣食物可以刺激口腔內的熱量接收,提高血液循環,導致大量出汗,這些有助於降低體溫;
3、溫水沖澡:最好是用稍低於體溫的溫水沖澡或沐浴,特別是在睡前進行;
4、多喝水:醫生建議少飲酒多喝水,因為酒精可能導致身體缺水,礦泉水或低糖汽水是更好的選擇;
5、避免劇烈運動:劇烈活動將激活身體能量,增加內部溫度;
6、使用冰袋:可重復使用的冰袋是很好的降低皮膚溫度的工具,裡面預充的液體有降溫效果;
7、選好枕具:使用羽毛或絨毛枕頭,枕套最好是棉質的,合成纖維的枕套會積累熱量;
8、日間小睡:研究表明,人體對「白日夢」的反應之一就是降低身體溫度;
9、喝菊花茶:菊花茶能夠降溫醒腦;
10、涼水沖手腕:每隔幾小時用自來水沖手腕5秒,因為手腕是動脈流過的地方,這樣可降低血液溫度。
最佳調味品:食醋。酷熱出汗多,多吃點醋,能幫助消化和吸收,促進食慾。同時吃點醋有助於解除疲勞,保持充沛的精力。
最佳蔬菜:苦味菜。夏季氣溫高,濕度大。吃點苦味蔬菜大有裨益,苦瓜、苦菜、萵筍、芹菜等都是避暑佳品。
最佳湯餚:番茄湯。夏令多喝番茄湯既可獲得養料,又能補足水分,一舉兩得。
最佳肉食:鴨肉。鴨肉不僅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質等養料,而且能防疾療病。
最佳飲料:熱茶。夏天離不開飲料,首選飲料既非各種冷飲製品,也不是啤酒或咖啡,而是極普通的熱茶,既解渴又解乏。
此外,醫生還推薦了一個最佳保健措施:起睡定時,夏天日照時間長,天亮得早而黑得晚。因此,人們的起居和作息時間,應隨之作相應的調整,以遲睡早起為佳。
防暑寶典之一:喝什麼?
夏天人們特別容易口渴,需要隨時喝水,如何喝水才是科學的呢?
①飲水莫待口渴時,口渴時表明人體水分已失去平衡,細胞開始脫水,此時喝水為時已晚;
②大渴忌過飲,這樣喝水會使胃難以適應,造成不良後果。前人主張:「不欲極渴而飲,飲不過多」,這是防止渴不擇飲的科學方法;
③用餐前和用餐時不宜喝水,因為進餐前和進餐時喝水,會沖淡消化液,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長期如此對身體不利;
④早晨起床時先喝一些水,可以補充一夜所消耗的水分,降低血液濃度,促進血液循環,維持體液的正常水平。
防暑寶典之二:吃什麼?
盛夏人們的吃喝問題是很重要的,這是因為當人在炎熱的環境中勞動時,體溫調節、水鹽代謝以及循環、消化、神經、內分泌和泌尿系統發生顯著變化,會導致營養消耗增加,從出汗中流失了不少水和營養素。而夏天人們食慾減退,也會限制了營養的吸收。
專家建議:
要注意補充一些營養素。
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魚、肉、蛋、奶和豆類為好。
要補充維生素:新鮮蔬菜和水果,如西紅柿、西瓜、楊梅、甜瓜、桃、李等,含維生素C尤為豐富;在谷類、豆類、動物肝臟、瘦肉、蛋類中維生素B含量較多。
要補充水和無機鹽:可食用含鉀高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類或豆製品、海帶、蛋類等。
多吃清熱利濕的食物:有西瓜、苦瓜、桃、烏梅、草莓、西紅柿、黃瓜、綠豆等。
另外,在夏天喝粥也是大有好處的。赤豆粥有補腎消水腫的功能,腎功能較差的人最好多食用;蠶豆粥對於慢性水腫和腎炎有好處;荷葉粥能解暑熱、清胃潤腸,止渴解毒;蓮子粥能健脾益氣,對腹瀉、失眠、遺精、白帶多等有好處;百合粥能潤肺止咳,養心安神,適合肺陰不足的老年人食用;冬瓜粥利水消腫,止渴生津,並有降血壓的作用;銀耳粥生津潤肺,滋陰養肺,可治療高血壓和慢性支氣管炎;黃芪粥可治脾虛所致的水腫。
防暑寶典之三:防兩邪、防貪涼
一防暑邪:「暑」為夏季的主氣,為火熱所化,獨發於夏季。這時暑熱之邪,可以耗散陽氣津液,造成汗出過多,體液減少而傷津,唇乾口燥,尿黃心煩等現象,這時就要及時救治了,這是夏季最常見的中暑現象。
防範措施——要保護好心神,具體有兩個方面:一是要有事可做,可使精神不空虛;二是要有較好的精神修養,可免除外界不良情緒的干擾,只要做好這兩點,精神自然會飽滿,這就是夏日精神調養的基本法則。
二要防濕邪:「濕」也為長夏之主氣,尤其在南方,天氣炎熱又多雨。因為濕邪重濁向下,特別容易傷害脾胃功能,而導致夏天人們消化不良的現象;濕氣也特別容易侵犯肌膚筋骨,所以,在夏天多發生皮膚病變和關節炎等。三伏時,由於高溫、低壓、高濕度的作用,人體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後不易被蒸發掉,因而會使人煩躁、疲倦、食慾不振,易發胃腸炎、痢疾等。長夏的濕邪最易侵犯脾胃的功能,導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
防範措施——中醫認為,在長夏季節的飲食原則宜清淡,少油膩,要以溫食為主。在我國南方,不少人有食辣椒的習慣,吃辣椒可以促進排汗、幫助消化、增加食慾,有一定好處。食暖的辦法很簡單,就是喝粥。養生家認為,在早、晚餐時喝點粥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
三要防「貪涼」:防暑、防濕是夏天每個人都要做的事,而夏天取涼更是人們在炎熱的夏天獲取舒適生活的方法之一。但如果過度貪涼則容易感冒,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胃腸病,重者會患皮膚病和心血管疾病。而老年人和小孩出現各種症狀更加明顯。
防範措施——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室內外的溫差不宜過大,以不超過5℃為好。室內溫度不低於25℃。開空調的房間不要長期關閉,要經常通風。入睡後,最好關上空調。當在室內感覺涼意時,一定要站起來活動四肢和軀體,以加速血液循環。患有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慢性疾病的病人,尤其是老年人和關節痛患者,不要長期呆在冷氣環境里。
防暑寶典之四:調整好情緒為夏季養生之關鍵
炎炎夏日給忙碌的現代人帶來的不僅僅是身體不適的困擾,情緒的困擾也日益明顯。據有關專家介紹,目前有越來越多的人們被「夏季情感障礙症」的心理疾病所困擾著,有16%的正常人會因高溫而亂發脾氣。
專家們認為,人的情緒與氣候有密切關系,尤其當氣溫超過35度、日照超過12小時、濕度高於80%時,氣候條件對人體下丘腦的情緒調節中樞的影響就明顯增強。而精神病學家的研究也發現,當暖流入侵時,精神病人起床徘徊、無法入睡的情況顯著增加,情緒變化、躁動不安、叫罵、摔東西、自虐(含自殺)的幾率也比平常高出許多。當環境氣溫低於30度,日照時間低於12小時以下,情感障礙症的發生率就會明顯減少。
據測算,在如今正常的人群中,約有16%的人會在夏季莫名其妙地出現情緒和行為異常。還有專家解釋說,這種夏季情感障礙的發生,除了氣溫的變化以外,還與人的出汗多少,以及睡眠時間和飲食不足有關。因為這時人容易出汗,加上睡眠和食慾不好,使得體內電解質代謝產生障礙,因而影響大腦神經活動,令人發生情緒和行為方面的異常。因此,在酷暑難耐的盛夏之時,專家提醒人們調整好自己的情緒,是做好夏季養生的重要一環。
防暑寶典之五:不是天氣越熱才更容易中暑
通常情況下,為了保持人體的恆溫,體內新陳代謝產生的余熱必須通過傳導、對流、輻射等多種形式排出體外,使體溫和外界的溫度達到平衡。如果氣溫升高,以傳導和輻射方式的散熱減少了,汗液蒸發的散熱將逐漸增加。當氣溫在35—39℃時,人體余熱的三分之二將通過汗液蒸發排出。如果環境中相對濕度較高,汗液排泄就困難,人的體溫調節系統不能完成調節功能,這時,人就要發生中暑。
中暑的發生不僅和氣溫有關,還與濕度、風速、勞動強度、高溫環境、曝曬時間、體質強弱、營養狀況及水鹽供給等情況有關。誘發因素很復雜,但其中主要因素還是氣溫。
根據氣象特點,可將發生中暑現場小氣候分為兩類:一類是乾熱環境,這是以高氣溫、強輻射熱及濕度小為特點,環境氣溫一般可較室外高5~15℃,相對濕度常在40%以下;另一類為濕熱環境,氣溫高,濕度高,但輻射熱並不強。由於氣溫在35~39℃時,人體2/3餘熱通過出汗蒸發排泄,此時如果周圍環境潮濕,汗液則不易蒸發。
據實驗研究,導致中暑發生的氣象條件為:相對濕度85%,氣溫30~31℃;相對濕度50%,氣溫38℃;相對濕度30%,氣溫40℃。
(附:一些防暑物品的製作方法及功效:
赤豆湯:可用赤小豆、白菊花、金銀花、山楂片加水配製成消暑食物,既可散發人體內的熱量,又能補充水分。
綠豆湯:取綠豆200克,加水300毫升,煮湯取液飲用(可酌加白糖調配),有清暑解渴、利水消腫、清熱解毒之作用。
綠豆酸梅茶:綠豆100克,酸梅30克,水煎,加白糖適量,待涼後代茶飲。有清涼解毒,生津止渴的作用,可用於暑熱、煩躁、燥熱等症。
苦瓜茶:鮮苦瓜切斷去瓤,納入茶葉混合,懸掛通風處陰干。將外部洗干凈,連同茶葉切碎、混勻。每天取10克放入保溫瓶內,沸水沖泡,代茶飲。能夠明目、解毒、祛濕。 )
請採納
6. 避暑的簡易方法有哪些
持續幾天地高溫,大家都在為如何度過漫長的盛夏而發愁吧!據《每日郵報》報道,英國專家特意為酷暑提出了16種避暑方法,幫你度過一個清涼的夏季。
1.少吃多餐
一頓飯吃的東西越多,為了消化這些食物,身體產生代謝熱量也就越多。特別注意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它們產生的代謝熱量尤其多。
2.吃辛辣食物
雖然大熱天里吃這些東西的確難以想像,但是辛辣食物可以刺激口腔內的熱量接收器,提高血液循環.導致大量出汗,所有這些都有助於降低體溫。
3.溫水沖澡
使用稍低於體溫的溫水沖澡或沐浴,特別是在睡前進行。雖說沖涼水澡讓你聽起來很誘人,但是你的身體會在涼水澡後產生更多的熱量以彌補沖澡時失去的熱量。
4.呆在地下室
如果你有一間地下室,最好在每天太陽最毒,氣溫最高的時候躲在裡面,一般情況下地下室的溫度都會比高層樓房溫度低10到15度。
5.室內要拉簾
不在家時,把窗簾拉上,這樣就能阻止熱量進入,以防形成溫室。
6.多喝水
在炎熱的天氣里,你或許想要一杯冰鎮啤酒。最好少喝酒,因為酒精可能導致身體缺水。礦泉水或低糖汽水是更好的選擇。此外,咖啡或是可樂等含有咖啡因的飲料也盡量少喝,它們都會增加體內的代謝熱量。
7.女性選用蘆薈產品
用冰涼的蘆薈油代替保濕霜,早晚使用能夠起到降低皮膚溫度的效果。
8.放慢動作
避免劇烈活動,巨烈活動將激活身體能量,增加內部溫度。如果你有跑步的習慣,最好在每天早上7點前氣溫相對較低的時候再跑。
9.使用冰袋
可以重復使用的冰袋是很好的降低皮膚溫度的工具,裡面預充的液體無需冰箱冷凍就有降溫效果。
10.選好枕具
使用羽毛或絨毛枕頭,枕套最好是棉質的,合成纖維的枕套會積累熱量。
11.自製降溫用品
如果第二天你要在烈日炎炎中忙碌,最好前一天晚上准備一些濕的絨布放在冰箱里,第二天找個塑料袋裝上,開始感覺熱的時候用它們擦擦臉,你會備感涼快。
12.睡前冰床單
換掉棉被,蓋個床單,還覺得熱的話,給床單套個塑料袋,睡前放在冰箱里冰上幾個小時。我們入睡時體溫會有所下降,這就是為什麼在熱天里很難入睡的原因,從冰箱里直接拿出來的清涼床單會幫助你盡快入睡。
13.做白日夢
坐著休息一下,閉上眼睛,小睡一會兒。研究表明,人體對「白日夢」的反應之一就是降低身體溫度。
14.喝菊花茶
專業人士稱菊花茶能夠降溫清腦。
15.穿棉質服裝
穿上輕薄的淺色棉質衣服,合成纖維衣料容易鎖住熱量,而棉質衣服利於排汗,汗水的蒸發又能使你感覺更加涼爽,淺色衣服還能反射更多的陽光。
16.涼水沖手腕
每隔幾個小時把手腕放在自來水龍頭下沖五秒,因為那裡是動脈流過的地方,這樣做可以降低血液溫度。
7. 小朋友的避暑方法有哪些
夏季氣溫高,會使人更容易感到疲勞,無論在室內或室外,飲水過少或者頭部缺乏保護直接受到日光的照射等情況下,人體很容易出現中暑的情況。
以下是Mymo為您送上的夏季避暑小常識:
居住溫度室內空調溫度不宜太低,應該在28°C上下,與室外溫度相差不宜超過5°C。
保持空氣流通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與孩子呼吸至關重要,媽媽們可開窗通風,或用電扇讓室內空氣流通,使用空調降低室內溫度,並應注意定時開窗通氣,以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夏季衣著夏季孩子愛出汗,因此穿搭衣服上也有講究,夏季孩子穿衣服要穿寬大透氣,男孩衣服不宜過緊過小,女孩裙子裝飾不應過多。
適當多飲水適當飲水對兒童避暑相當重要。建議媽媽們以涼白開水為佳。
少去人群密集場所夏季,許多媽媽喜歡帶孩子到大型超市或者室內游樂場,覺得這樣既涼爽又方便。但是經常帶著孩子進出大型商超,容易讓孩子呼吸道污濁的空氣,讓病菌隨呼吸道進入體內,使孩子患病,所以父母應盡量少帶孩子到人多擁擠、空氣污濁的場所。
外出也要注意防曬
帶孩子外出時,大人一定要做好相應的防暑措施。例如:給孩子帶上遮陽帽,穿上防曬衣,擦上防曬霜......都可以起到較好的防曬作用。
無事在家就來美吉姆美吉姆保持室內恆溫27°C,具有新風系統凈化室內空氣,具有適合寶寶的遊玩場景。
夏季避暑爸爸媽媽一定要注意了,
8. 中班健康教案《避暑防曬有方法》
活動目標:
1、能結合已有經驗,表達對夏天的感受。
2、了解動物和人類夏天避暑、消暑的方法。
活動准備:
1、掛圖《誰和小羚羊與避暑》
2、圖畫紙。
活動過程:
1、和幼兒一起討論:天氣非常炎熱時,我們會有什麼感覺?
2、結合掛圖,講夏天動物避暑的故事《誰跟小羚羊去避暑》,幫助幼兒了解小動物是怎樣避暑的。
3、請幼兒講講我們人類是通過什麼方式避暑的,幫助幼兒掌握夏天保護自己不中暑的方法,體會人類的聰明和智慧。
4、製作消暑妙方海報。教師將討論結果記錄在圖畫紙上,製作消暑妙方的海報。如:
(1)穿什麼樣的服裝比較涼快?(裙子、短衣、短褲、涼鞋等)
(2)可以到哪裡去玩?(海邊、游泳池、樹陰下等)
(3)有什麼好方法可以待在室內不會熱?(扇扇子、開空調、吹點扇、洗澡等)
(4)有什麼清涼的食物?(冰棒、冰水、水果等)
活動延伸:
1、將動物避暑的圖片放在科學區,以便幼兒操作。
2、小製作:消暑工具——扇子(團扇:將卡紙剪成想要的形狀,畫上圖案,後面粘上雪糕棍即可。摺扇:卡紙來回折疊即可。)
3、驚醒夏季食品品嘗會。每人帶一種適合夏天吃的食品來園,幼兒一起品嘗。活動過程中請幼兒邊吃邊說說這些食品為什麼適合在夏天吃,了解夏季食品的特點。
附:故事《誰和小羚羊去避暑》
炎熱的夏天到了,小羚羊的媽媽要帶孩子到高山地帶去避暑。小羚羊想,還有許多小夥伴一定熱得難受,得約大家一起去。
「誰和我去避暑?」她一面走,一面喊。
一匹小馬奔跑過來,對小羚羊說:「我不去,我一出汗就像洗了冷水澡一樣涼快了。」原來他身上有許多汗腺,熱了就出許多汗來調節體溫,防止中暑,不需要避暑。
小羚羊想:聽說小黑狗身上沒有汗腺,一定熱得受不了,去約他避暑吧。這時,小黑狗正趴在一間屋檐下,張著嘴,伸出長長的舌頭,直喘氣。
「黑狗弟弟,高山地帶涼快極了,你跟我一起去避暑,好嗎?」小羚羊對他說。
「謝謝你!」小黑狗擺擺尾巴繼續說:「我身上沒有汗腺,可舌頭上有許多汗腺呢。我伸出舌頭,就用它排汗,調節體溫呀。」
小羚羊說聲「再見」,走到一棵大樹旁,看見小黃雞躺在樹下的沙土裡,兩腳搔著沙土,還不斷地打著滾兒。
「你躺在沙土裡玩,多熱呀!」小羚羊搖搖頭說。
小黃雞「咯咯咯」地笑了,他說:「我熱得直喘氣,在沙土裡躺躺,渾身涼嗖嗖的,可舒服了。」小黃雞不需要避暑,小羚羊多失望呀!他又走進林子里去約小松鼠。
「我不用避暑。」小松鼠在樹枝間蹦來跳去,回答說,「夏天到來之前,我就脫掉了冬天的厚皮毛衣,換上了薄薄的夏裝啦。」 再去找誰呢?小羚羊正猶豫著,小灰兔急急忙忙從他面前經過,小羚羊喊住他。
小灰兔擺動著兩只大耳朵說:「我不想去避暑。夏天,我挺著兩只大耳朵,可以散熱,調節體溫。」
小羚羊看看沒有小朋友跟他去避暑,只好跟著自己的媽媽去避暑啦!
9. 夏天有哪些避暑方法
夏天避暑小妙招如下:
1、調味品——醋
醋在烹調中必不可少,夏季菜中放醋更是有益。其一,醋能殺菌。夏天細菌繁殖活躍、腸道傳染病增加,此時,醋能對各種病菌有較強的殺傷作用。其二,醋能調節胃腸功能。醋味酸、微甜,帶有香味,當你聞到醋香、嘗到醋味時,消化液會自然分泌出來,讓你保證有旺盛的食慾。
2、蔬菜——苦味菜
俗話說:天熱食「苦」,勝似進補。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苦味素、生物鹼等,具有抗菌消炎、解熱祛暑、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等多種作用。常見的「苦」味食物有苦瓜、苦菜、芥藍等。需注意的是,苦味食品一次別吃太多,否則容易引起惡心、嘔吐等不適反應。
3、肉食——鴨肉
鴨肉味甘、咸、性涼,從中醫「熱者寒之」的治病原則看,特別適合體內有熱的人食用,如低燒、虛弱、食少、大便乾燥等病症。
4、飲料——熱茶
夏日離不開飲料,首選不是各種冷飲製品,也不是啤酒或咖啡,而是極普通的熱茶。茶葉中富含鉀元素(每100克茶水中鉀的平均含量分別為綠茶10.7毫克,紅茶24.1毫克),既解渴又解乏。
5、水果——西瓜
西瓜味甘甜、性寒,民間又叫「寒瓜」,是瓜類中清暑解渴的首選。西瓜營養十分豐富,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成分。因其含有96.6%的水分,能補充夏天人體散失的大量水分。
6、粥——綠豆粥
夏天多吃粥類食品,是我國傳統的保健方法,對身體大有好處。喝粥最好喝綠豆粥,綠豆性涼,有清熱解暑的作用。用於防暑的粥還有荷葉粥、鮮藕粥、生蘆根粥等。
7、食物——果蔬汁
夏天四肢倦怠時,多喝些果蔬汁是不錯的選擇。因為新鮮果蔬汁能有效為人體補充維生素以及鈣、磷、鉀、鎂等礦物質,可以增強細胞活力及腸胃功能,促進消化液分泌、消除疲勞。需要注意的是,製作果蔬汁時最好選用兩三種不同的水果、蔬菜,每天變化搭配,可以使不同營養物質均衡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