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樂高和編程的區別是什麼
樂高和編程的區別是目的不同,操控要求不同,實物要求不同。
一、目的不同
1、樂高:樂高機器人是組裝、搭建,以調用編程模塊指令讓機器動起來為目的,通常需要編程的模塊是已經寫好存儲在模塊里的,小朋友做的只是將模塊以不同的方式拼接起來。
2、編程:兒童編程學習是探究編程語言的本質,一層一層把模塊打開,學習模塊內部核心的邏輯、演算法、語法和結構。
二、操控要求不同
1、樂高:高級的樂高機器人需要非常扎實的編程基礎才可以進行操控,但是這種編程基礎是很難通過學習初級機器人和零碎的編程知識建立。
2、編程:接受兒童編程教育的孩子能夠系統掌握編程語言,從Scratch到Python再到C++,選擇范圍很廣,也可以操控樂高機器人。
三、實物要求不同
1、樂高:樂高機器人編程要用樂高積木做出實體模型,然後放上主控制器,再通過編寫程序讓模型運動。
2、編程:電腦編程是直接在電腦上操作,沒有實物要求。
B. 樂高積木幼兒結構游戲我的小坦克怎麼組織
【摘要】本文通過入園時間的不同進行區分,劃分為初期、提高、創造三個階段分別描述如何引導幼兒利用積塑進行建構游戲,依據幼兒年齡特點,遵循由易到難,由平面到立體的引導原則,有條不紊的進行,中間不同階段所給予的講評也不同,力爭達到最佳引導效果。 【關鍵詞】 結構游戲;平面建構;立體建構 結構游戲是一種富有創造性的游戲。在結構游戲中,幼兒利用積木、積塑、沙、粘土等材料,進行建造、插接,反映建築勞動、建築物及各種物品。本文主要論及幼兒利用積木進行建造的活動。 怎樣使幼兒對結構游戲產生興趣,使幼兒在建構能力以及創造力、想像力方面得到良好的發展呢?通過一個學期來分三階段對幼兒有針對性的引導,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入園初期階段 1 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表現 幼兒剛入園,對集體生活處於適應階段。他們的建構水平不同,有的幼兒不認識建構材料, 對建構活動無興趣,往往是無目的地玩弄和堆砌材料。建構中幼兒堅持性較差,注意易分散,小肌肉的控制能力不強,建構的時間也很短。 2 引導要點 2.1 創設情境,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 教師通過上課、參觀、散步、觀察圖片和模型等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並通過談話、繪畫的 方式加以鞏固。例如引導幼兒觀看一些單一的物體——大門、樓梯、圍牆、房屋的平面造型、汽車的側面造型等。教師有目的地創設一定的情境,提供一些輔助材料,可以增強幼兒游戲的目的性和興趣。例如:「我們搭個幼兒園吧,讓小兔進來玩。」於是幼兒開動腦筋,搭小路、大門、圍牆等。教師也可以和幼兒一起創設缺少某一玩具或材料的情境,鼓勵幼兒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2.2 提供適宜的材料供幼兒使用 2.2.1 材料的提供。針對這一階段孩子的特點,教師在提供材料時應注意選擇積塑的體積要 大,又要便於幼兒拿放,色彩要鮮艷,形狀要單一。如大型積木等。還要為不同層次的幼兒提供不同的的建構材料。如小積木形狀多、體積小,適合於有一定建構經驗的幼兒使用;大型積木體積大、形狀單一,較易成型且操作簡單,適合於剛開始接觸結構游戲的幼兒使用。 2.2.2 材料的使用。幼兒入園後的頭兩個月,一方面 ,我們主要引導幼兒認識各種積塑的形狀、顏色、大小等,摸索各種材料的多種使用方法。如採用「鋪路」的形式引導幼兒學習鋪平和延長的技能;搭建「幼兒園」、「街道」、「花園」等,引導幼兒在建構中將有顏色的一面對著自己;幫助幼兒形成左右對稱的概念;鼓勵幼兒向別人介紹自己的作品。另一方面,我們鼓勵幼兒和夥伴一起玩,學慣用禮貌語言(請、謝謝)借還玩具,不爭搶,不哭鬧,學會請求別人的幫助。幼兒入園後2~4個月,已經掌握了一些建構技能。我們主要鼓勵幼兒鞏固所學技能,掌握平衡、對稱的要領。比如,用架空的方法搭長椅、房子,用搭「大樹」的形式學習壘高技能,掌握高度與平衡的關系。這個階段,幼兒很想用建構的方法表現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實物。我們就用結構分析的方法幫助幼兒用不同的幾何圖形來表現物體的各個不同部分,幫助幼兒感受、理解各種材料的用途,知道一物多用、多物一用的道理。常規方面,我們鼓勵幼兒在教師幫助下收拾整理自己的游戲材料,學習遵守規則,學慣用禮貌的語言向同伴借物品,培養幼兒禮貌待人的行為及信賴別人的意識。 2.3 講評 教師以表揚為主,鼓勵幼兒大膽介紹自己的作品。講評時間短,講評對象的面廣,形式多樣化並且有趣味性(如拍照、小動物找家等)。 入園提高階段 1 幼兒的特點及表現 本階段幼兒已認識各種材料,並且基本掌握了它們的用途,對周圍的事物也能用簡單的平面建構的方法表現其主要特徵。如在建構滑梯時,幼兒已能用分部建構再連接組合的方法表現滑梯的台階、梯身等部分。但是,該階段幼兒的建構造型很單一,還不會裝飾細節部分,反映的物體也不夠逼真。 2 引導要點 2.1 引導幼兒由平面建構轉向立體建構 2. 1.1 引導幼兒觀察物體是由哪些形體構成的,幫助幼兒形成初步的形體概念(長方體、正方體等),認識各種形體的簡單構造。 2. 1.2 引導幼兒觀看事物的某一部分,並予以充分展開,把某些局部達成立體化。如在建構汽車、時,教師可出示一個「小動物」並提問:汽車是給旅客坐的,可是旅客坐在哪裡呢? 2. 1.3 引導幼兒由單個物體的部分立體建構發展到單個物體的全立體建構。在幼兒有了部分立體建構經驗後,教師可用語言引導和暗示,使幼兒很容易遷移原有的經驗,使某一事物全部立體化。教師應注意指導幼兒做好各部分的銜接,使之合理化並節省材料,還應該讓幼兒注意各部分之間的比例關系。此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學習一些簡單的蓋頂裝飾技能,如四邊裝飾、中心裝飾等。 2. 1.4 引導幼兒觀察同一事物的不同造型。如在房屋的建構中,引導幼兒觀察方房子、長房子、圓房子,初步學慣用組合的方法搭建房子(如後高前低、兩邊高中間低、中間高兩邊低等)。教師還應引導幼兒較為逼真地反映事物。如,汽車有4個輪子,亭子的頂有尖有方,寶塔是由下往上逐漸縮小的。 2.2 材料的提供及使用 進行立體建構後,孩子們對各種長板的需求量增大。教師可為幼兒提供一些大小、長短適中的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的平面板,並引導幼兒了解和發現各種材料的用途和不同的表現效果,如不同長短的板可以建構不同大小、形狀的物體等。同時,鼓勵幼兒選用不同的材料來表現同一事物,學會使用替代材料。在常規方面,要求幼兒學習由上而下收拾整理材料,並能按照標記將積木放在籃子里,擺在架子上。在收玩具時,做到盡量不發響聲。
C. 描寫搭積木動作的語句
1、積木搭起的房子看似很美,卻會在不經意間轟然倒塌。
2、彩色的積木,有長的、短的,方的、圓的,弟弟把它搭成房子,架成橋梁,還可建成一座小工廠哩。
3、有一次,我屏氣凝神地搭著積木,生怕它倒了,因為那是我化了心血才搭好的。
4、我屏息凝神地搭著積木,很怕他倒下去,因為那樣我就白費功了。
5、堆起多彩的積木,堆出一份快樂;攀爬美麗的滑梯,滑去一點憂傷;描繪美麗的圖畫,繪出一種精彩;哼唱甜美的歌謠,唱出一絲童心。六一兒童節到了,願你與孩子一起,再次走進他們的世界,再一次感受童年的美麗!
6、我屏氣凝神地搭著積木,很怕他倒下去,因為那樣我就白費功了。
7、我在家中拼樂高積木的時候,總能迅速拼出一個很復雜的模型,這是熟能生巧的原因。
8、我屏息凝神地搭著積木,生怕它倒了,感覺與楊俊是一樣的。
9、堆起多彩的積木,堆起一份快樂;攀爬美麗的滑梯,滑去一點憂傷;描繪美麗的圖畫,繪出一種精彩;哼唱甜美的歌謠,唱出一絲童心。六一兒童節到了,願你再次走進孩童的世界,再一次感受童年的美麗。
10、我屏氣凝神地搭著積木,生怕它倒了,感覺與楊俊是一樣的。
D. 樂高拖拉機的拼裝方法
樂高拖拉機的拼裝方法:根據圖紙,從下往上依次搭建就可以搭起來了。
首先拿到圖紙,看一下有沒有後拼接組裝的,比如頭和身體,身體和腳,如果有,讓賣家換圖紙,串聯積木後拼接的不容易拼接上。
不要一層一層拼,可以一串一串拼,最好在平整的平面按壓平整,不要著急,有扣接不上的,換幾個顆粒試一試,耐心才能拼出完整的樂高。把製作樂高謝爾曼所需要的積木,全部倒在一個鐵盤子里。這樣,在找積木零件的時候會比較方便,而且孩子在盤子里做積木,如果不小心沒拼好時,積木也不會掉在地上造成損壞或者丟失。
這里,先搭建樂高拖拉機的底盤部分。由四個車軸積木和兩個底板與一些零件積木所組成,左邊是拼裝所需的零件,右邊是拼裝好後的整體結構效果。
接著,拼裝拖拉機的車架部分。由兩個車架積木和一些零件積木所組成。左邊是拼裝所需的零件,右邊是拼裝好後的整體結構效果。
准備一盒未拼裝的樂高玩具打開步驟圖,先拼頭的部位慢慢拼裝,然後開始拼下半部分,最後就拼裝好了。
E. 兒童玩的小型游樂設備有哪些
1、淘氣堡
兒童淘氣堡是一項綜合性比較強的游樂項目,它是針對兒童喜歡鑽、爬、滑、滾、晃、盪、跳、搖等天性設計的,其獨特的外形,多樣的玩法吸引著不同年齡段的小孩子。
兒童淘氣堡裡面的很多項目都是根據客戶場地量身定製的,一個淘氣堡裡面可以包含許多小項目,可以根據場地面積的大小自行組合選擇。比如:裡面可以簡單搭配一些小孩子比較喜歡的滑梯、爬梯、海洋球、鑽洞等游樂項目。鄭州新啟翔為你打造最新穎最具競爭力的小型兒童樂園。
心理學家認為,玩沙不僅是游戲,更重要的是對小朋友的成長大有的好處。沙既是固體又是流體,它變化無常又易被掌握,它那無窮無盡的形態和用之不盡的玩法從本質上滿足兒童內心的需求創作。沙灘尋寶裡面可以搭配互動沙池、一些小滑梯、沙漏、沙池玩具等項目。
F. 2012樂高機器人比賽,食品安全場地的機器人搭建的方法
有兩種辦法,1.換車體,也就是換很大很大的策略物,比如一些歐美國家2.做一個較完善的的車體,換一些小的策略物。
我採用的是2,車上的一邊有一個固定的框子,接細菌,A馬達有一堆齒輪帶動,3個方向旋轉,輪子不變速,剩下的就是做策略物了。
G. 幼兒園樂高教案美麗的滑梯
幼兒園一般都有一些積木玩具類的,就是沒有樂高的積木,我伢在中南的百變樂高,伢很喜歡。;
H. 幼兒搭建的基本方法圖解
搭建游戲,是幼兒通過動手操作建構材料,進行模擬、再現和塑造的活動,是一種蘊含著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創造性活動。搭建游戲是積木游戲中最基礎的游戲類型,因而,提高幼兒搭建技能是積木游戲的首要目標。通過學習探索,首先,幼兒將在搭建中逐步掌握重復(平鋪、搭高)、架空、圍合、模式與對稱、早期表徵、創造性表徵等基本搭建技能;其次,幼兒將掌握加固、保持平衡等搭建技巧與方法;最後,幼兒將實現從自由搭建、模仿搭建到創意搭建,從個人搭建到合作搭建,從單元搭建到場景搭建的發展。
本文選自2016年10月刊,總第38期
《奕陽幼教評論·樂高教育專刊》
圖1
一、 搭建技能的發展階段
幼兒的搭建不能是無意識、無目的的活動,教師需要在幼兒搭建活動中,引導幼兒掌握搭高、平鋪、圍合、架空等搭建技能,發展幼兒從二維空間到三維空間的感知,為搭建更復雜、豐富的結構奠定基礎。
水平 1:搬弄(2 歲以下)。幼兒只是擺弄積木或玩積木(例如,把積木當作電話,玩打電話游戲)。
水平 2:重復(平鋪、疊高、加寬、延長)。重復的搭建技能一般在小班初期出現較多。
水平 3:橋式 / 架空。架空技能要求幼兒能夠目測比較兩塊積木之間的距離和判斷第三塊積木的長度是否足夠蓋在兩塊積木之上。
圖2
水平 4:圍攏。圍攏技能要求幼兒能准確判斷物體內外部之間的關系。例如,幼兒搭建動物園,他可能會採取這樣兩種方式:先圍攏,然後根據圍攏後的內部空間填充動物園;或是先搭建動物園里的內部空間,然後再根據內部空間圍攏,這兩種方式都是需要幼兒把握物體結構內外部之間的關系。這項技能對後期幼兒搭建更復雜的、內部豐富的建築具有重要的作用。
水平 5:對稱。掌握了對稱技能,說明幼兒對結構有了更多的視覺或動覺意識,具體而言 , 幼兒在搭建的過程中放置順序非常有節奏 , 如將積木分別放在左邊、右邊、前面、後面等。
圖3
水平 6:早期表徵。幼兒己經能夠掌握積木搭建的一般結構 , 並會靈活運用 , 在搭建過程中或者搭建完成以後為建築命名。但名字一般和搭建的建築並不相似。早期表徵的出現,說明幼兒嘗試將眼前的搭建作品形象與象徵性符號相對應,說明了幼兒抽象思維的初步發展。
水平 7: 進一步表徵(5 歲)。在搭建之前就已經開始命名 , 有計劃地搭建 , 搭建的結構多為幼兒熟悉的物體。幼兒還會運用輔助材料和這些建構物進行表演游戲。
二、 搭建過程中蘊含的科學概念
從科學領域的角度看,搭建過程其實是探索結構和力的穩定性的過程。而要探索結構和力的穩定性,則要了解不同連接方式(完全重疊、部分重疊、階梯排列)的作用。在搭建過程中,幼兒需要根據結構和力的穩定性,選擇合適的搭建方法進行搭建。例如,幼兒搭建一座高樓,需要探索如何讓高樓又高又不易倒。
圖4
如下圖所示,左邊的高樓採用完全重疊的方式進行搭建,支撐不穩,容易倒塌,而右邊的高樓採用部分重疊的方式搭建,支撐較穩,不易倒塌。因此,在游戲中,教師需要觀察幼兒搭建的高樓是否容易倒,如果倒了,幼兒會如何改進,並逐步引導幼兒感知採用部分重疊搭建比採用完全重疊搭建高樓要更穩固
I. 如何DIY樂高積木方法圖解
一般的樂高積木周邊都是90度角,但是成品並不局限於正方形。
將足夠多的90度角積木緊密連接在一起,可以搭建兼有球形和曲線形狀的物體。
只要有足夠的積木,幾乎可以搭建一切。
樂高積木的搭建方案沒有錯對之分,所以不同人的搭建方法可以有很大不同。
但通常第一步應該進行研究和計劃。
以下由樂高專業人員和前搭建專家內森·塞沃亞(Nathan Sawaya)介紹如何設計一個項目: 每個項目都不一樣,所以將針對不同的方案介紹不同的方法。
第一步就是進行研究,並獲得需要的參考材料。
例如,當搭建布魯克林大橋的復製品時,需要收集幾百張各個角度的大橋照片。
也可以畫一些草,但很多創造其實都是由基本的搭建過程組成。
可以首先搭建一部分雕塑,然後把它拆開,再搭建,重復這個過程,直到得到理想的形狀。
首先,需要准確確定項目將使用的比例。
這將決定搭建過程中的一切:從需要多少積木到完成此項目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可以製造一個袖珍模型,可以是任何物體,並且小得可以裝在口袋裡。
另一個極端是雕塑比例,可以是實物大小或小於實物,但一般都很巨型。
第三是人仔比例,根據需要使用的人仔的尺寸來設計作品的尺寸。
也可以選擇用基本積木為基礎搭建一個二維拼制。
但樂高積木不再局限於基本積木。
新系列包括像機翼、船帆和船桅等可定製積木。
一些系列,像生化戰士和騎士王國系列,專門用於搭建類似可動人形的模型。
技術系列可以通過添加柱頭螺栓、輪軸、發動機和齒輪將樂高作品改裝成機器。
智力風暴系列可以構建可編程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