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苯甲酸鈉
苯甲酸鈉防腐劑。據了解,苯甲酸鈉是用於內服液體葯劑的防腐劑,有防止變質發酸、延長保質期的效果,用量過多會對人體肝臟產生危害,甚至致癌,根據GB2760—1996國家衛生標准規定,在水作品加工中不得使用苯甲酸鈉。
苯甲酸鈉是用於內服液體葯劑的防腐劑,有防止變質發酸、延長保質期的效果,用量過多會對人體肝臟產生危害,甚至致癌.
「蘇丹紅」事件發生後,各種食品添加劑隨之引起了公眾的極大關注而被頻頻「曝光」。根據我國 GB2760-1996《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准》規定,在肉製品中,食品防腐劑苯甲酸和苯甲酸鈉不得檢出。但是有些報道,如「苯甲酸和苯甲酸鈉在肉製品中是強制禁止使用的,因為有毒」,「苯甲酸含有苯,苯是致癌物質」等等,這些報道是否准確科學?本文通過介紹苯甲酸和苯甲酸鈉的理化性質、防腐機理、毒性試驗及其在人體內的解毒機理,以及國外對這兩種防腐劑的使用情況,旨在為探討苯甲酸和苯甲酸鈉能否在肉製品中添加使用提供參考依據。
1.苯甲酸和苯甲酸鈉
目前,我國食品防腐劑主要採用苯甲酸鈉及山梨酸鉀,由於苯甲酸鈉價格便宜,被食品企業廣泛使用。
物理化學性質(萬素英,1998;凌關庭,2003):
苯甲酸(Benzoic Acid)
分子式:CHCOOH
又稱安息香酸,無嗅或略帶安息香氣味,廣泛用作食品防腐劑,天然存在於酸果蔓、梅干、肉桂、丁香中,是一種芳香族酸,還可以作為香料添加。未離解酸具有抗菌活性,在PH值2.5-4.0范圍內,呈最佳活性。毒理學依據:LD 大鼠口服 2530mg.kg-1(bw)50GRAS FDA-21CFR 184.1021ADI 0-5mg.kg-1(bw)(本甲酸及其鹽的總量,以苯甲酸計)(FAO/WHO,1994)苯甲酸鈉(Sodium Benzoate)分子式:CH COONa結構式:
是苯甲酸的鈉鹽,無嗅或略帶安息香氣味,在酸性食品中能部分轉為有活性的苯甲酸,防腐機理同苯甲酸。由於比苯甲酸更易溶於水,而且在空氣中穩定,抑制酵母菌和細菌的作用強,因此比苯甲酸更常用。毒理學依據:LD 大鼠口服 4070 mg.kg -1 (bw)
50GRAS FDA-21CFR 184.23,181.733 ADI 0-5 mg.kg -1 (bw)(本甲酸及其鹽的總量,以苯甲酸計)(FAO/WHO,1994)
防腐作用機理:苯甲酸類防腐劑是以其未離解的分子發生作用的,未離解的苯甲酸親油性強,易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干擾黴菌和細菌等微生物細胞膜的通透性,阻礙細胞膜對氨基酸的吸收,進入細胞內的苯甲酸分子,酸化細胞內的儲鹼,抑制微生物細胞內的呼吸酶系的活性,從而起到防腐作用(侯振建,2004)。
苯甲酸是一種廣譜抗微生物試劑,對酵母菌、黴菌、部分細菌作用效果很好,在允許最大使用范圍內,在pH值4.5以下,對各種菌都有。
毒性和安全性:為確保食品添加劑的絕對安全使用,世界各國對各種食品添加劑能否使用、適用范圍和最大使用量,都有嚴格的規定,要受法規法律的制約。在國際上被公認的食品添加劑安全性指標有LD 、50GRAS 和 ADI(凌關庭,2003)LD (大鼠,經口)是判斷食品添加劑安全性的常50用指標,也是任何食品添加劑都必須進行的毒理學評價中的第一個階段急性毒性試驗指標,LD越大表明其毒性越小,在食品使用時其安全性越高, 根據我國衛生部《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標准》(1994)的毒性劃分規定,苯甲酸和苯甲酸鈉屬於實際無毒類,而肉製品中常用作發色劑的亞硝酸鈉LD為 220 mg.kg-1,屬於中等毒類。
GRAS 是美國 FDA 評價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指標。 根據FDA的規定,苯甲酸(FDA,§ 184.1021,2000 )被列為一般公認的安全類食品添加劑(GRAS)。ADI(Acceptable Daily Intakes)值為每日人體每千克體重允許攝入的毫克數,數值是由FAO/WHO(1994)規定的,苯甲酸在食品中的使用量為0.2-1g/kg。只要按照國標規定的添加量使用是不會有安全問題的。
人體解毒機理:在食品中添加少量苯甲酸時,對人體並無毒害。世界各國多年來的應用和毒性試驗表明,如按0.06g/kg添加,苯甲酸均無蓄積性、致癌、致畸、致突變和抗原等作用。苯甲酸在體內能很快被吸收,苯甲酸會與甘氨酸結合形成馬尿酸(甘氨酸苯甲醯),如圖 1 所示,其餘的會與葡萄糖醛酸結合而形成1-苯甲醯葡萄糖醛酸。75-80%的苯甲酸在6h內從人體排出,10-14h後可以全部從體內排出(FAO,1974),這種解毒作用使苯甲酸不會在體內蓄積。應該指出的是,貓對苯甲酸比較敏感,生產寵物食品時,應該加以注意。用含有2.39%苯甲酸的肉喂貓,28隻貓中有17隻表現神經過敏、興奮、失去平衡和視力(FAO, 1974)
2.關於在肉製品加工中使用苯甲酸和苯甲酸
鈉的討論
在歐洲和澳大利亞,苯甲酸和苯甲酸鈉是可以出現於肉製品中的,但並不推薦兒童消費(E210,E211)。在加拿大,苯甲酸和苯甲酸鈉可以用於帶包裝的魚肉和肉製品中。在印度,苯甲酸鈉被認為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接近天然添加劑,可以在肉製品中作為食品防腐劑使用。但在許多國家,如日本、美國等,苯甲酸和苯甲酸鈉未被允許在肉製品中使用。在日本,已經停止生產苯甲酸和苯甲酸鈉,而且在進口食品也有些限制(凌關庭,2003)。
根據美國 FAO 規定,苯甲酸和苯甲酸鈉可以用於速凍魚條、魚塊、魚餡製品,但並沒有把肉製品列入使用范圍。此外,在以上所列允許使用苯甲酸和苯甲酸鈉的國家中,這兩種添加劑也不作為肉製品推薦使用的防腐劑。
在國內,一些關於肉製品科學和加工工藝的文獻中,也提到可以採用苯甲酸和苯甲酸鈉作為防腐劑(孔保華,2003; 葛長榮,2002)。2004年在中國食品添加劑協會一次交流大會上,有企業提出「關於修改《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准》禁止使用麵粉增白劑(過氧化苯甲醯)的建議」,建議受到與會者的重視 (化工, 2004)。因為過氧化苯甲醯在麵粉中最終會形成苯甲酸,於是國內有些企業對甲酸和苯甲酸鈉禁止在肉製品中使用也提出了質疑,引起了爭論。
那麼究竟有沒有必要修改《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准》,擴大其使用范圍呢?首先,從苯甲酸和苯甲酸鈉的防腐作用機理知道,苯甲酸類防腐劑是以其未離解的分子發生作用的,而食品的pH值對苯甲酸在食品中未離解的百分比含量影響很大,即食品的pH值對苯甲酸類防腐效果影響很大。從表1看出,在相同的酸性下,不同添加劑作用不同,pH值為 5 時,苯甲酸未解離分子是山梨酸的 1/3,即在 pH 值為 5 的食品中,山梨酸的抑菌效果是苯甲酸的3倍(侯振建,2004)。但在 pH 值為 4 以下時,效果相差並不大,因此苯甲酸類防腐劑一般用於軟飲料、果醬、泡菜等酸性食品中。而肉製品pH 值一般為 5.3-6.5,即使是發酵肉製品,如義大利色拉米腸和德式色拉米腸,pH值也只在4.7-5.3之間(孔保華,2003),苯甲酸的防腐效果也受到限制。因此,除了在發酵肉製品中有部分效果,苯甲酸在一般肉製品中很難起防腐作用。
其次,我們比較一下苯甲酸和苯甲酸鈉和山梨酸的毒性,表2 是幾種常見的食品添加劑的LD 、ADI、我國國標規定的最大使用量以及價格比較。可以看出,山梨酸和山梨酸鉀的毒性比苯甲酸小,防腐效果比苯甲酸鈉好,更加安全。苯甲酸和苯甲酸鈉的優勢是在空氣中比較穩定,成本較低。但在密封狀態下,山梨酸和山梨酸鉀也很穩定,山梨酸鉀的熱穩定性比較好,分解溫度高達270℃。由於食品添加劑的添加量很小,並不會明顯增加肉製品產品成本。因此,許多國家已經開始逐漸採用山梨酸和山梨酸鉀替代苯甲酸和苯甲酸鈉。
另外,苯甲酸在酸性條件下溶解度較低,如果攪拌不均勻,會出現局部有苯甲酸結晶析出,導致局部產品添加劑超標(侯振建,2004)。苯甲酸還與氯化鈣有拮抗作用,與氯化鈉、異丁酸、葡萄糖酸、半胱氨酸鹽等也有類似作用(葛長榮,2002)。苯甲酸添加後還會使食品產生澀味,甚至會破壞肉製品的風味。因此並不提倡肉製品加工中使用苯甲酸和苯甲酸鈉作為防腐劑添加。
事實上,添加苯甲酸和苯甲酸鈉並不是肉製品唯一的防腐方法。使用天然防腐劑,如採用Nisin、殼聚糖、香辛料提取物等,也能夠達到抑菌保鮮作用,也是肉製品工業的一個發展方向。還可以通過改善加工條件,改進食品包裝,對產品熱處理或輻照殺菌、進行低溫儲藏等等來實現肉製品的防腐保鮮目的。歸根到底,最為重要的還是加強衛生管理,從源頭減少污染。
3.結語
添加食品防腐劑的目的是為了改善食品品質、延長保存期、方便加工和保全營養成分。只要按照國家規定的品種范圍和使用量進行添加苯甲酸和苯甲酸鈉,都是允許的,也是安全的。誠然,我國在食品添加劑法律規定上也有些欠缺,作為食品科學工作者面對著公眾對食品安全的空前關注或企業追求利益的壓力,應該本著負責的科學的態度進行論證,而不能憑空想像,隨意曲解食品防腐劑,誤導公眾,導致公眾對現代食品工業失去信心甚至產生恐慌。如果那樣的話,將會使食品工業的發展和食品安全問題的解決陷入被動。
Ⅱ 苯甲酸的使用方法
1、苯甲酸分子態的抑菌活性較離子態高,故PH小於4時,抑菌活性高,其抑菌最小濃度為0.015%-0.1%。但在酸性溶液中其溶解度降低,故不單靠提高溶液的酸性來提高其抑菌活性。苯甲酸最適抑菌PH為2.5~4.0。2、由於苯甲酸對水的溶解度低,故實際多是加適量的碳酸鈉或碳酸氫鈉,用90℃以上熱水溶解,使其轉化成苯甲酸鈉鈉後才添加到食品中。若必須使用苯甲酸,可先用適量乙醇溶解後再應用。
3、由於苯甲酸對水的溶解度比苯甲酸鈉低,因此在酸性食品中使用苯甲酸鈉時,要注意防止由於苯甲酸鈉轉變成苯甲酸而造成沉澱和降低其使用效果。
4、1g苯甲酸相當於1.18g苯甲酸鈉;1g苯甲酸鈉相當於0.847g苯甲酸
5、苯甲酸在醬油、清涼飲料中可與對-羥基苯甲酸酯類一起使用而增效。
《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准》
(GB2760-1996)規定:碳酸飲料,最大使用量為0.2g/kg;低鹽醬菜、醬類、蜜餞,0.5g/kg;葡萄酒、果酒、軟糖,0.8g/kg;醬油、食醋、果醬(不包括罐頭)、果汁(味)型飲料,1.0g/kg;食品工業用塑料桶裝濃縮果蔬汁,2g/kg;果汁(果味)冰,1.0g/kg(混用或單獨使用)。苯甲酸和苯甲酸鈉同時使用時,以苯甲酸計不得超過最大使用量。
醬油、不含二氧化碳的飲料中,以苯甲酸計,最高用量為0.6g/kg。(1998)
Ⅲ 笨鉀酸鈉和山梨酸鉀使用上的區別
1、使用不同
苯甲酸鈉主要用作食品防腐劑,也用於制葯物、染料等。
山梨酸鉀應用在食品以及飼料加工業,同時也用於化妝品、香煙、樹脂、香料以及橡膠等行業當中。不過其在食品防腐以及飼料當中的應用 最為廣泛。
2、合成不一樣
苯甲酸鈉由甲苯在環烷酸鈷催化劑存在下,以空氣氧化先製取苯甲酸,再以苯甲酸為原料,用碳酸氫鈉中和,活性炭脫色,再經過過濾、乾燥、粉碎製得產品。
山梨酸合成方法主要有兩種:
(1)丁烯醛同丙酮在特定條件下產生反應。
(2)丁烯醛以及乙烯酮作原料,在特定工藝條件下進行反應。
3、作用不一樣
苯甲酸鈉有防止變質發酸、延長保質期的效果。
山梨酸鉀有很強的抑制腐敗菌和黴菌的作用,其毒性遠低於其他防腐劑,目前被廣泛使用。山梨酸鉀在酸性介質中能充分發揮防腐作用,在中性條件下防腐作用小。
Ⅳ 苯甲酸鈉在食品的比例怎麼用生薑保鮮用多少
這個還是要看說明書來的,不能一概而論。
步驟/方法
01
芹菜保鮮 西芹和芹菜都可以這種方法:將芹菜或者西芹放進裝一點水的水盆里,然後放入冰箱里保存,可保存很長時間。普通芹菜還可以將葉子和莖桿分別放到保鮮袋裡保存。
02
香菜保鮮 最好挑選棵大、帶根的香菜,然後捆成小捆,外麵包―層紙後裝入塑料袋中,鬆散地紮上袋口,
讓香菜根朝上將袋置於陰涼處,隨吃隨取,保證香菜在7―10天內都是新鮮的。還可以准備一個放了水的杯子,將香菜的根部泡到水中,每天換水,同樣也能保持幾天的新鮮。
03
茄子保鮮 茄子不能用水沖洗,用保鮮膜包好放進冰箱里保存,避免磕碰、受熱,最好盡早食用。
04
韭菜保鮮 因為韭菜怕干,所以將新買回來的鮮韭菜用小繩捆起來,然後根部朝下放在水盆里,可以長時間不幹、不爛。也可以用噴過水的紙包好後放進保鮮袋裡保存,最好盡快食用。
05
西紅柿保鮮 西紅柿要挑選完好、沒有磕碰過的,不用水洗,直接放於保鮮袋內入冰箱保存就可以,如果西紅柿上面有一點腐爛最好就不要食用了。
06
土豆保鮮 土豆適宜低溫保存,低於0℃容易凍壞,高於5℃時又容易發芽,發了芽的土豆會產生有毒的龍葵素。貯藏土豆要注意溫度,另外就是注意保持土豆的乾燥,以防霉爛。
07
冬瓜保鮮 選擇表皮完好有完整白霜的冬瓜,放於通風陰涼處,最好能墊上木板等,而不要直接把冬瓜放在地上,這樣可以保鮮4—5個月。
08
大蔥保鮮 可先用紙包好後放進保鮮袋,豎著放入冰箱里保存時間會更長。
09
蔥頭保鮮 將買來的洋蔥頭晾乾,放在涼爽、乾燥、通風的地方,比如可以直接放入網袋中掛起來,能貯藏很長時間。如用塑料袋包住或放入冰箱,反而容易悶軟、變質、發芽。
10
大蒜保鮮 大蒜屬香辛類蔬菜,保存時最好能保持原樣。可放入網袋中,然後吊掛在室內陰涼通風處。還可以將大蒜去皮,加工成蒜泥密封起來放入冰箱內冷藏,大約可使用2個星期。
11
姜保鮮 姜分為老薑和嫩姜,老薑不適合冷藏保存,可放在通風處和沙土裡,嫩姜應用保鮮膜或者紙巾包起來至於冰箱內保存,還可以冷凍保存。
12
菠菜保鮮 用噴壺在菜葉上噴一些水,用紙包好再裝入保鮮袋中放進冰箱。
13
胡蘿卜、山葯保鮮 將胡蘿卜的上泥土洗凈、晾乾,用保鮮袋包好放進冰箱。
14
南瓜保鮮 切開的南瓜都是從瓜的心部開始變質,所以要將瓜瓤部分全部挖掉後再放入保鮮袋裡保存。
15
金針菇保鮮 可以在金針菇的包裝上扎兩個小孔,然後再放入冰箱里保存。
16
圓白菜、生菜保鮮 將菜切成兩半,從外面一片一片的食用。剩下的菜放入保鮮袋再存放於冰箱內。生菜可將菜芯摘除,然後將沾濕的紙巾塞入菜芯處讓生菜吸收水分,等到紙巾較干時取出,將生菜放入保鮮袋中冷藏。
17
白蘿卜、青蘿卜保鮮 蘿卜的養分會被根部的葉子吸收,所以可以將蘿卜的葉子切除,然後再保存。
18
青椒保鮮 青椒沾水以後會變質,保存前不要用水洗,直接擦乾入保鮮袋再存放於冰箱內。
Ⅳ 苯甲酸鈉會溶解在花生油中嗎
苯甲酸鈉(sodium benzoic)是一種白色顆粒或晶體粉末,無臭或微帶安息香氣味,味微甜,有收斂味。也稱安息香酸鈉,相對分子質量144.12。在空氣中穩定,易溶於水,其水溶液的PH 值為8,溶於乙醇。苯甲酸及其鹽類是廣譜抗微生物試劑,但它的抗菌有效性依賴於食品的PH 值。隨著介質酸度的增高其殺菌、抑菌效力增強,在鹼性介質中則失去殺菌、抑菌作用。其防腐的最適PH 值為2.5~4.0。
Ⅵ 苯甲酸鈉與苯甲酸一樣嗎
苯甲酸鈉與苯甲酸不一樣,苯甲酸鈉與苯甲酸區別為:化學式不同、水溶性不同、用途不同。
一、化學式不同
1、苯甲酸鈉:C7H5NaO2
2、苯甲酸:C6H5COOH
二、水溶性不同
1、苯甲酸鈉:苯甲酸鈉水溶性強,易溶於水
2、苯甲酸:苯甲酸水溶性弱,微溶於水,溶於乙醇,乙醚等
三、用途不同
1、苯甲酸鈉:苯甲酸鈉主要用作食品防腐劑,也用於制葯物、染料等
2、苯甲酸:主要用於抗真菌及消毒防腐,用於醫葯、染料載體、增塑劑、香料和食品防腐劑等的生產,也用於醇酸樹脂塗料的性能改進,也作為鋼鐵設備的防銹劑、農業化學品;可以製作苯甲酸水楊酸軟膏;可以用作食品、飼料、乳膠、牙膏的防腐劑;可以用作果汁飲料的定香劑。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苯甲酸鈉
網路——苯甲酸
Ⅶ 苯甲酸鈉的用法與用量是什麼
苯甲酸鈉的用量一般是0.2-1g/kg。
甲苯酸鈉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食物防腐劑,在很多食物中都含有甲苯酸鈉,苯甲酸鈉能夠有效的防止食品腐爛,另外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還會利用甲苯酸鈉來染布。
苯甲酸鈉是很好的食物防腐劑,能夠有效的減緩食物腐爛的速度,使食物保鮮,但是苯甲酸鈉對人們的身體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人們應該少吃含有苯甲酸鈉的食物。
苯甲酸鈉使用禁忌
苯甲酸鈉可以引起哮喘、口唇水腫、舌部水腫、鼻炎、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等過敏症狀,因此對於苯甲酸鈉和水楊酸過敏的患者禁止使用。
苯甲酸鈉具有一定的腐蝕性,可以發生接觸性皮炎,對眼部及黏膜可以造成強烈的刺激,因此在使用苯甲酸鈉時應該避免接觸眼睛或者敏感部位的黏膜。苯甲酸鈉治療真菌感染是一般作為二線用葯使用,因此在使用苯甲酸鈉之前到專業醫療機構咨詢專業醫師。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苯甲酸鈉
Ⅷ 食醋里怎麼配兌苯甲酸鈉
摘要 先用水溶解苯甲酸鈉,然後再把溶液慢慢的倒入醋中,倒得太快容易有沉澱,攪一下就好了。
Ⅸ 苯甲酸鈉用什麼溶解.工業用法
苯甲酸鈉
Sodium
benzoate
又稱
:安息香酸鈉。
CAS:532-32-1
產品規格:工業級、食品級
[分子式]:C7H5NaO2
[性狀]:白色顆粒或結晶性粉末。無氣味,有甜澀味。
[用途]:化學分析用試劑;用於醫葯工業和植物遺傳研究
苯甲酸又稱為安息香酸,故苯甲酸鈉又稱安息香酸鈉。苯甲酸在常溫下難溶於水,在空氣(特別是熱空氣)中微揮發,有吸濕性,大約常溫下0.34g/100ml;但溶於熱水;也溶於乙醇、氯仿和非揮發性油。而苯甲酸鈉在都使用苯甲酸鈉;苯甲酸和苯甲酸鈉的性狀和防腐性能都差不多。我簡單介紹一下苯甲酸鈉:苯甲酸鈉大多為白色顆粒,無臭或微帶安息香氣味,味微甜,有收斂性;易溶於水(常溫)53.0g/100ml左右,PH在8左右;苯甲酸鈉也是酸性防腐劑,在鹼性介質中無殺菌、抑菌作用;其防腐最佳PH是2.5-4.0,在PH5.0時5%的溶液殺菌效果也不是很好。苯甲酸鈉親油性較大,易穿透細胞膜進入細胞體內,干擾細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細胞膜對氨基酸的吸收;進入細胞體內電離酸化細胞內的鹼儲,並抑制細胞的呼吸酶系的活性,阻止乙醯輔酶A縮合反應,從而起到食品防腐的目的
Ⅹ 苯甲酸鈉的使用方法
苯甲酸鈉 一般用量0.1-0.25g
分子式:(C7H5NaO2) 分子量:144.11
性 質:白色結晶形粉末或雪片亦或顆粒。在空氣中穩定,極易溶於水(53.0g/100ml,25℃)溶於乙醇(1.4g/100ml),1g鈉鹽相當於苯甲酸0.847g。
用 途:
1、本品為優良的食品防腐劑,可用於各種食品如醬油、醬菜、果醬、腐乳、果子露、汽水、各種罐頭等效果優良。
2、可用於醫葯工業各種葯品的防腐。
3、日用品,用於牙膏、印泥、漿糊及粘膠劑等防腐。
4、汽車防凍液、鋼鐵防銹及有機合成材料等。
包 裝:25kg塑編袋、桶裝,可以根據用戶需求改變包裝。
規格及執行標准:
食品級:GB1902-94
葯用級:中國葯典95版
英國葯典BP80、BP93、BP98、BP2000版
美國葯典USP24、FCC4版及用戶特定標准